一种智能路灯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59417发布日期:2020-12-29 10:0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路灯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路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随着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的市容市貌得到了极大的改观,城市灯光工程又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灯光工程的逐渐被重视。路灯照明的管理、监测控制和维护的工作量日渐增大与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矛盾日益突出。目前的路灯控制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如下问题:长时间照明致使电量消耗过多;路灯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正对目标物体;不能时时的进行监控和管理。

因此,提供一种智能化程度较高,且使所述路灯能够节省电量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对于城市灯光建设来说,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克服现有路灯耗电过多,且整体功能性智能性较差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路灯控制系统,包括路灯,还包括控制单元和调节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开关控制器、第一检测器、压力感应器和第一判断器;所述第一检测器、压力感应器、第一判断器和所述开关控制器依次相连;所述第一检测器检测是否有移动物体进入预设面积范围内,若是,则通过所述压力感应器获取移动物体的重力值,且通过第一判断器判断重力值是否达到预设重力范围内;若是,则移动物体为目标物体,开启所述开关控制器,所述开关控制器控制所述路灯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第二检测器和角度调节器,所述角度调节器与所述第二检测器相连,所述第二检测器获取所述移动物体所在的方位信息,所述角度调节器根据所述方位信息调节所述路灯的照射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单元还包括第二感应器、第二判断器和亮度调节器,所述第二感应器感应周围的亮度,所述第二判断器判断感应出的周围亮度是否小于预设亮度;若是,则开启亮度调节器,将周围亮度调节为所述预设亮度。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存储器和第二存储器,所述第一存储器存储预设面积范围对应的数据;所述第二存储器存储所述预设重力范围对应的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单元还包括第三存储器,所述第三存储器存储所述预设亮度对应的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复位器,若所述第一检测器检测出目标物体移出所述预设面积范围,则所述第一复位器控制所述开关控制器关闭,且所述角度调节器回位。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单元还包括第二复位器,若所述第二判断器判断感应出的周围亮度大于所述预设亮度;则所述第二复位器控制所述亮度调节器关闭。

进一步地,还包括摄像单元,所述摄像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在所述开关控制器开启时,所述摄像单元被触发启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将所述控制单元、调节单元和摄像单元的数据传输至管理中心。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基座和主灯杆,所述主灯杆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灯罩,所述灯罩安装在所述主灯杆上,且位于所述路灯上方。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检测器检测是否有移动物体进入预设面积范围内,若是,则通过所述压力感应器获取移动物体的重力值,且通过第一判断器判断重力值是否达到预设重力范围内;若是,则移动物体为目标物体,开启所述开关控制器,所述开关控制器控制所述路灯的开启和关闭;进一步通过所述第二检测器获取所述移动物体所在的方位信息,所述角度调节器根据所述方位信息调节所述路灯的照射角度;节省了电量,智能化程度高,适用性和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内控制单元的系统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内调节单元的系统框图。

图中:1-路灯,2-控制单元21-开关控制器,22-第一检测器23-压力感应器,24-第一判断器,25-第一存储器,26-第二存储器,27-第一复位器,3-调节单元,31-第二检测器,32-角度调节器,33-第二感应器,34-第二判断器,35-亮度调节器,36-第三存储器,37-第二复位器,4-摄像单元,5-通信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使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路灯1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路灯1,重要的是,还包括控制单元2和调节单元3,所述控制单元2包括开关控制器21、第一检测器22、压力感应器23和第一判断器24;所述第一检测器22、压力感应器23、第一判断器24和开关控制器21依次相连;所述第一检测器22检测是否有移动物体进入预设面积范围内,若是,则通过所述压力感应器23获取移动物体的重力值,且通过第一判断器24判断重力值是否达到预设重力范围内;若是,则移动物体为目标物体,开启所述开关控制器21;这样,通过第一检测器22和第一判断器24的双重对比,确定有目标物体进入所述预设面积范围,此时才通过开关控制器21将所述路灯1打开,所述智能路灯1控制系统通过智能化技术开启路灯1,进一步节省了电量的消耗。

所述调节单元3包括第二检测器31和角度调节器32,所述角度调节器32与所述第二检测器31相连,所述第二检测器31获取所述移动物体所在的方位信息,所述角度调节器32根据所述方位信息调节所述路灯1的照射角度。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调节单元3还包括第二感应器33、第二判断器34和亮度调节器35,所述第二感应器33感应周围的亮度,所述第二判断器34判断感应出的周围亮度是否小于预设亮度;若是,则开启亮度调节器35,将周围亮度调节为所述预设亮度。需要说明的是,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在获取周围环境亮度较低,通过亮度调节器35对开启的路灯1的亮度进行调节,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光亮,同时节省了电量。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2还包括第一存储器25和第二存储器26,所述第一存储器25存储预设面积范围对应的数据;所述第二存储器26存储所述预设重力范围对应的数据。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单元3还包括第三存储器36,所述第三存储器36存储所述预设亮度对应的数据。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单元2还包括第一复位器27,若所述第一检测器22检测出目标物体移出所述预设面积范围,则所述第一复位器27控制所述开关控制器21关闭,且所述角度调节器32回位。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单元3还包括第二复位器37,若所述第二判断器34判断感应出的周围亮度大于所述预设亮度;则所述第二复位器37控制所述亮度调节器35关闭。通过第一复位器27和第二复位器37,使得智能路灯1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更高,这样的控制系统的适用性更广。

其中,还包括摄像单元4,所述摄像单元4与所述控制单元2相连,在所述开关控制器21开启时,所述摄像单元4被触发启动。进一步地,还包括通信单元5,所述通信单元5将所述控制单元2、调节单元3和摄像单元4的数据传输至管理中心。通过通信单元5,使得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能够时时获知路灯1的工作情况,同时通过摄像单元4能够使工作人员对路灯1运行情况以及路灯1周围的环境进行监控,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调用摄像单元4中的信息进行信息查询。

其中,还包括固定基座和主灯杆,所述主灯杆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上。进一步地,还包括灯罩,所述灯罩安装在所述主灯杆上,且位于所述路灯1上方。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检测器检测是否有移动物体进入预设面积范围内,若是,则通过所述压力感应器获取所述移动物体的重力值,且通过第一判断器判断重力值是否达到预设重力范围内;若是,则所述移动物体为目标物体,开启所述开关控制器,所述开关控制器控制所述路灯的开启和关闭;进一步通过所述第二检测器获取所述移动物体所在的方位信息,所述角度调节器根据所述方位信息调节所述路灯的照射角度;总之,本实用新型节省了电量,智能化程度高,适用性和实用性更强。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