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43569发布日期:2020-06-09 20:48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加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规电加热管采用截面为圆形,经过辊压等后道工序加工形成最终直管加热管;或直接折弯成最终电热管产品;或折弯后再卷绕成螺旋形以形成最终结构的电热管产品。为了提高内部绝缘材料的导热能力,延长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仅对局部折弯位置进行了压制处理。但现有的压制处理,仍然会出现压制后的产品压制位置出现绝缘导热材料密度未明显改善,以致内部电热丝产生的热量无法快速传递出去,使内部电热丝过热而发生熔断现象;同时压制处理不到位,导致压制位置产品耐高电压电性能低,产品存在工作时泄漏电流大等安全隐患;同时压制处理不合适,内部电热丝产生的热量无法快速传递出去,一旦产品出现非正常工作情况时,电热管内的电阻丝可能会比电热管外部或周围的温控装置(如温控器,温度保险丝)先熔断,或温度保险丝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熔断,导致无法快速保护产品,产品表面温度持续上升,对产品周围的附件带来安全隐患,无法满足产品安规性能要求。

另外现有技术的压制处理不合理,还会出现过度压制现象,导致电热管外管被严重压伤,微裂纹,影响产品安全性能,并产生大量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加热器。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电加热器,包括金属外管,金属外管内部设有电热丝,电热丝两端连接引出棒,金属外管内填充绝缘导热材料;金属外管折弯位置局部压制,压制部分压制前电热管截面积与压制后的截面积的变化值为8%~25%,压制位置和不压制位置之间采用压制过渡段处理。

作为一种改进,压制截面的每个角均进行圆角处理,避免压裂金属外管,也避免内部电热丝受到损伤,影响电热丝寿命。

作为一种改进,压制部分的截面形状为橄榄形、三角形、拱形或梯形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减少压制后电热管截面积,提升内部绝缘导热材料的热交换率,提升产品耐高电压等电性能,提高产品安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电热管的内部绝缘导热材料的密度提升5%~20%,产品的耐高压性能提升5%~15%,同时避免过度压制,导致金属外管损伤,甚至产生裂纹,破裂等不良,提高产品安全性能或降低报废,制造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j-j向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k-k向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l-l向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m-m向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在测试中的取样示意图。

图中:1-引出棒,2-金属外管,3-电热丝,4-绝缘导热材料,5-压制截面,6-压制区域,7-压制过渡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电加热器,包括金属外管2,金属外管2内部设有电热3丝,电热丝3两端连接引出棒1,金属外管2内填充绝缘导热材料4;金属外管折弯位置局部压制,压制部分压制前电热管截面积与压制后的截面积的变化值为8%~25%,压制位置和不压制位置之间采用压制过渡段处理。

压制截面5的每个角均进行圆角处理,避免压裂金属外管,也避免内部电热丝3受到损伤,影响电热丝3寿命。对于不锈钢材料的金属外管2,由于不锈钢材质本身机械性能,抗压强度高,其制成的电热管压制时,压制前电热管截面积与压制后的截面积的变化值控制在8%-15%之间。对于铝或铝合金的金属外管,由于其本身机械性能,抗压强度相对不锈钢低,延伸率高,延展性好,其制成的电热管压制时,压制前电热管截面积与压制后的截面积的变化值控制在13%-25%之间。对于铜及铜合金的金属外管,抗压强度相对不锈钢低,延伸率高,延展性好,其压制时,压制前电热管截面积与压制后的截面积的变化值控制在8%-20%之间。

基于上述的压制前、后截面积的变化值,电热管压制可以采用不同的截面形状加以实现。如图2、4、6和8,压制部分的截面形状为橄榄形、三角形、拱形或梯形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直管,可在加热管不同位置进行压制。直管整体压制,引出棒1为不发热段,可不压制。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的加热管,由直管两端折弯而成,折弯后整体压制,为了确保压制部分与不压制部分过渡光滑,需采用压制过渡区域7处理。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的应用于杯式或罐体式加热器内的螺旋状加热管,为直管辊压后折弯,整体压制后再进行卷绕。

实施例4

如图7所示,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折弯处加热管性能,需对其进行二次压制。

实施例5

如图9所示的加热管,由辊压后的直管中部折弯而成,折弯后对弯折部压制。

实施例6

如图10所示的加热管,如图2所示的加热管,由直管两端折弯而成,对特定位置进行压制,为了确保压制部分与不压制部分过渡光滑,需采用压制过渡段处理。

下面以下面三个试验为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试验一:针对不锈钢加热管,将灌装绝缘导热材料4,并辊压后的直管加热管放入特定型腔的压制模具中,进行压制处理,得到满足截面面积变化范围的加热管。如图11,取样5件,先分别测试和记录产品的极限耐电压值,然后再在压制区范围内,上、中、下段再各取5小段,进行测量压制后绝缘导热材料4的密度。

试验二:针对压制前的加热管,如图11,取样5件,先分别测试和记录产品的极限耐电压值,然后再在压制区范围内,上、中、下段再各取5小段,进行测量压制后绝缘导热材料的密度。

试验三:针对压制后截面积变化小于8%的加热管,如图11,取样5件,先分别测试和记录产品的极限耐电压值,然后再在压制区范围内,上、中、下段再各取5小段,进行测量压制后绝缘导热材料4的密度。

选取试验一和试验二的其中各一组数据进行耐电压值和绝缘导热材料4密度对比,结果如下表:

选取试验三和试验二的其中各一组数据进行耐电压值和绝缘导热材料4密度对比,结果如下表: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中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