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发热体及发热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39537发布日期:2020-10-17 01: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由第一发热材料制成的第一发热体(1)和由第二发热材料制成的第二发热体(2);

所述第一发热体(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发热体(2)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发热体(1)的第二端作为所述发热体的第一供电引脚a,所述第二发热体(2)的第二端作为所述发热体的第二供电引脚b,所述发热体上选择一点作为第三供电引脚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呈“凹”形分布,所述第一发热体(1)位于所述发热体外侧,所述第二发热体(2)位于所述发热体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材料和所述第二发热材料为不同发热材料,所述第一发热体(1)的温度系数小于所述第二发热体(2)的温度系数;或所述第一发热材料和所述第二发热材料为相同发热材料;

所述第一发热材料印刷在发热体基材上形成所述第一发热体(1),所述第二发热材料印刷在发热体基材上形成所述第二发热体(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供电引脚c设置在所述第一发热体(1)上;或

所述第三供电引脚c设置在所述第二发热体(2)上;或

所述第三供电引脚c设置在所述第一发热体(1)和所述第二发热体(2)的连接点;或

所述第三供电引脚c分为供电引脚c1和供电引脚c2,所述供电引脚c1设置在所述第一发热体(1)上,所述供电引脚c2设置在所述第二发热体(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体(1)为扁平条状体,所述第二发热体(2)为扁平条状体。

6.一种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发热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池、单片机、第一放大电路和第二放大电路,所述供电电池连接所述单片机的供电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控制电路还包括发热体、采样电阻r1、采样电阻r2、mos管q1和mos管q2;所述发热体包括由第一发热材料制成的第一发热体(1)和由第二发热材料制成的第二发热体(2);

所述第一发热体(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发热体(2)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发热体(1)的第二端作为所述发热体的第一供电引脚a,所述第二发热体(2)的第二端作为所述发热体的第二供电引脚b,所述发热体上选择一点作为第三供电引脚c;

所述发热体的第一供电引脚a通过所述采样电阻r1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所述mos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供电电池,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一pwm引脚;所述采样电阻r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一信号采集引脚;

所述发热体的第二供电引脚b通过所述采样电阻r2连接所述mos管q2的源极,所述mos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供电电池,所述mos管q2的栅极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二pwm引脚;所述采样电阻r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二信号采集引脚;所述发热体的第三供电引脚c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发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呈“凹”形分布,所述第一发热体(1)位于所述发热体外侧,所述第二发热体(2)位于所述发热体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发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体(1)的温度系数小于所述第二发热体(2)的温度系数;或所述第一发热体(1)的温度系数和所述第二发热体(2)的温度系数相同;

所述第一发热材料印刷在发热体基材上形成所述第一发热体(1),所述第二发热材料印刷在发热体基材上形成所述第二发热体(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发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供电引脚c设置在所述第一发热体(1)上;或

所述第三供电引脚c设置在所述第二发热体(2)上;或

所述第三供电引脚c设置在所述第一发热体(1)和所述第二发热体(2)的连接点;或

所述第三供电引脚c分为供电引脚c1和供电引脚c2,所述供电引脚c1设置在所述第一发热体(1)上,所述供电引脚c2设置在所述第二发热体(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发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体(1)为扁平条状体,所述第二发热体(2)为扁平条状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发热体及发热控制电路。该发热体包括由第一发热材料制成的第一发热体和由第二发热材料制成的第二发热体;发热材料的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第一发热体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发热体的第一端,第一发热体的第二端作为发热体的第一供电引脚A,第二发热体的第二端作为发热体的第二供电引脚B,发热体上选择一点作为第三供电引脚C。本实用新型将发热体分为不同供电段,并分别控制两条回路的功率,以此快速准确的提高降温较大的区域,减小高温区的温度继续升高,防止局部温度过高。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威滔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6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