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GA的圆形封装焊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12227发布日期:2021-02-27 12:35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BGA的圆形封装焊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bga的圆形封装焊盘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电路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bga的圆形封装焊盘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印刷电路板,又称印制电路板,是电子产品的物理支撑以及信号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bga(ballgridarray,球栅阵列结构封装)是目前电子封装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表面贴装封装形式,焊接原理是焊球和印刷电路板的焊盘熔融形成合金,实现bga器件装配和电气互联。
[0003]
随着印刷电路板发展,电子元器件的尺寸在缩小,同时电子元器件的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引脚急剧增加,因此对电子元器件的封装焊盘设计要求越来越苛刻,而在电子元器件有限的空间下布局所增加的i/o引脚,导致电子元器件在bga封装结构下难以散热,影响电子元器件和电路的性能并对电路的稳定性产生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bga的圆形封装焊盘结构。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bga的圆形封装焊盘结构,包括印刷电路板、至少一焊盘和至少一阻焊层,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多个板体,各所述焊盘设置于顶端的所述板体的表面,所述阻焊层置于顶端的所述板体的表面,且所述阻焊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焊盘,所述焊盘的外侧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贯穿至远离所述阻焊层的所述板体,所述散热孔的与所述焊盘的距离大于0.15mm。
[0006]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焊盘为圆形。
[0007]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焊层为圆形。
[0008]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焊盘和所述阻焊层同心设置。
[0009]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焊盘为圆形,所述阻焊层为圆形,所述焊盘和所述阻焊层同心设置,所述阻焊层的直径大于所述焊盘的直径。
[001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焊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焊盘的厚度。
[001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孔为圆形。
[001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焊层外盒所述焊盘外覆盖有防焊油墨。
[001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基于bga的圆形封装焊盘结构,通过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开设有散热孔,使得印刷电路板与电子元器件之间有空气流动,从而降低电子元器件所产生的热量,保护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和电路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一实施例中基于bga的圆形封装焊盘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一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0017]
需要理解的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18]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bga的圆形封装焊盘结构,包括印刷电路板10、至少一焊盘11和至少一阻焊层12,所述印刷电路板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多个板体15,各所述焊盘11设置于顶端的所述板体15的表面,所述阻焊层12置于顶端的所述板体15的表面,且所述阻焊层12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焊盘11,所述焊盘的外侧开设有散热孔13,所述散热孔13贯穿至远离所述阻焊层12的所述板体15,所述散热孔13的与所述焊盘11的距离大于0.15mm。
[0019]
具体地,为便于描述,如图2所示的印刷电路板剖视图中,将位于图中下方的板体15的方向定义为下,将位于图中上方的板体15的方向定义为上,则所述焊盘11设置于顶端的板体15的上表面,位于底端的板体15的背向所述焊盘11的一面为下表面。所述印刷电路板10的各板体15之间以及上表面设置有电路走线,所述焊盘11用于与电子元器件的i/o引脚焊接,所述阻焊层12用于所述焊盘11的防焊油墨14开窗,防止所述焊盘11被刷上防焊油墨14,所述焊盘11周围设置有散热孔13,且所述散热孔13的边缘距离所述焊盘11的边缘距离大于0.15mm,这样设置的散热孔13既能保证电子元器件发出的热量能较好地散发出去,同时还不影响所述焊盘11引出的电路走线,保护了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及电路的稳定性。
[0020]
如图1所示,为了能让锡珠更好的吸附在焊盘11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焊盘11为圆形,将焊盘11设置为圆形,通过将焊盘11设置为圆形,即可让锡珠均匀地吸附在焊盘11上,使得所述焊盘11和电子元器件的引脚结合时锡珠更均匀覆在所述焊盘11和电子元器件的i/o引脚,进一步地,使得电子元器件的引脚和焊盘11结合更牢固。
[0021]
为了适配焊盘11的形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焊层12为圆形,将阻焊层12设置成圆形即可适配所述焊盘11的形状,使得所述焊盘11在防焊油墨14开窗时,避免浪费所述印刷电路板10的上表面空间。
[0022]
为了所述阻焊层12能准确地为所述焊盘11开窗,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焊盘11和所述阻焊层12同心设置,通过这样设置即可准确定位所述焊盘11的开窗位置,在涂刷防焊油墨14时就能准确地避开所述焊盘11的位置。
[0023]
如图2所示,为了防止防焊油墨14印刷到所述焊盘11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焊盘11为圆形,所述阻焊层1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焊盘11和所述阻焊层12同心设置,所述阻焊层12的直径大于所述焊盘11的直径,将所述阻焊层12的直径设置成大于所述焊盘11的直径,即将所述焊盘11的防焊油墨14开窗的面积开设得大于所述焊盘11的面积,这样设置即可避免机器的略微误差导致所述焊盘11沾染上防焊油墨14。
[0024]
为了能让所述焊盘11与电子元器件的i/o引脚更好地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焊层12的厚度小于所述焊盘11的厚度,因为所述阻焊层12的作用仅仅是用于为所述焊盘11进行开窗,因此将所述阻焊层12的厚度设置成小于所述焊盘11的厚度,有利于所述焊盘11与电子元器件的i/o引脚更好地连接。
[0025]
如图1所示,为了让散热的空间更充足,同时还不影响所述印刷电路板10的电路走线,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孔13为圆形,散热孔13为圆形使得散热的空间更充足,通过将所述散热孔13设置成圆形,使得散热孔13的空气流动得更均匀。
[0026]
为了使得散热孔13的散热效果更佳,在一个实施例中,散热孔13的侧壁开设有若干导流槽,导流槽的延伸方向由散热孔13的一端至另一端设置,即导流槽的延伸防线关于散热孔13的延伸方向相同,导流槽依次贯穿各板体15,通过在散热孔的侧壁开设导流槽,一方面,使得散热孔的空气流通效果更佳,有效提高散热效率,另一方面,增加了散热孔的侧壁的表面积,增大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
[0027]
如图2所示,为了防止保护电路的走线不被腐蚀,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焊层12外和所述焊盘11外覆盖有防焊油墨14,即在所述印刷电路板10的上表面除所述阻焊层12和焊盘11外的其余位置涂有防焊油墨14,这样即可保护在所述印刷电路板10的上表面电路,防止所述印刷电路板10的上表面电路被磨损和腐蚀。
[0028]
为了节约所述印刷电路板10的上表面空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印刷电路板10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依次层叠设置的板体15,所述印刷电路板10上还包括多条电路走线,其中一条电路走线位于所述印刷电路板10的上表面,其余的电路走线分别位于所述印刷电路板10的各所述板体15之间,所述第一电路走线穿过所述阻焊层12与所述焊盘11连接,通过这样布线能节约所述印刷电路板10的上表面空间,同时也保护了所述印刷电路板10的各所述板体15之间的电路走线。
[0029]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孔13的直径小于0.1mm。将散热孔13的直径设置成小于0.1mm,且在所述焊盘11附近设置,既满足散热的需求,同时也不过多占用所述印刷电路板10的上表面空间。
[003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31]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