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充电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85129发布日期:2021-09-25 12:2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冷充电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液冷充电座。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使用大功率直流充电桩给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可以有效缓解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用时长的瓶颈问题,但这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虽然有大功率充电桩,有大功率充电桩专用的液冷线缆和液冷充电枪,但是新能源电动汽车上必须安装能与大功率直流液冷充电枪配套的大功率充电插座,以及与大功率充电插座配套的专用电缆才可以实现。新能源电动汽车若仍使用250a中功率插座、70平方毫米的干式电缆及干式导电插孔,在充电过程中,如果充电电流大于250a,电缆产生的热又不能很好的散去,会因过热而酿成事故,严重者会造成火灾,烧毁车辆。因此,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一种能在新能源电动汽车上使用的大功率专用充电电缆,但是现有的液冷充电座的充电电缆大部分为直出线规格,导致车辆布线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液冷充电座的充电电缆为直出线,致使车辆布线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液冷充电座。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冷充电座,包括壳体、插孔组件、液冷线缆、转接端子和冷却管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腔,所述插孔组件和所述液冷线缆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两端,所述插孔组件包括插孔端子,所述插孔端子的后端延伸入所述容腔;所述液冷线缆包括用于导电的线芯和用于连接冷却管道的冷却液管,所述线芯和所述冷却液管的一端均延伸入所述容腔;所述转接端子设置于所述容腔中,连接所述插孔端子和所述线芯,所述转接端子与所述插孔端子以一预设角度连接,所述预设角度在30
°‑
135
°
之间;所述冷却管道套设在所述转接端子的外周,所述冷却管道与所述冷却液管连接。
5.可选地,所述转接端子与所述插孔端子之间的夹角呈90
°
,所述转接端子通过螺钉与所述插孔端子连接。
6.可选地,所述转接端子外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冷却管道的固定套;所述插孔组件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插孔端子的插孔压板,所述插孔压板设置于所述容腔内,所述插孔压板上设置有供所述插孔端子穿过的通孔。
7.可选地,所述液冷线缆还包括绝缘保护套,所述线芯套设在所述冷却液管外周,所述绝缘保护套套设在所述线芯外周。
8.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插孔端子的第一壳体和设置有容腔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卡接,所述容腔内填充有导热胶。
9.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安装有端盖和防尘盖,所述端盖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防尘盖和所述端盖铰接。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圈;所述端盖和所述
第一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水圈。
11.可选地,所述容腔一端为开口,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盖合于所述容腔的盖板,所述第二壳体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尾盖,所述尾盖套设在所述第二壳体安装有所述液冷线缆的一端,所述液冷线缆一端延伸出所述尾盖。
12.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内还设置有线缆压板和线缆防水垫,所述线缆压板一端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线缆防水垫的凹槽,所述线缆压板套设在所述液冷线缆和所述线缆防水垫外周;所述线缆防水垫套设在所述液冷线缆外周。
13.可选地,所述线缆压板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三防水圈。
14.在本实用新型中,冷却管道套设在转接端子外周,冷却液通过在冷却液管和冷却管道中循环流动吸收转接端子、插孔端子和线芯之间产生的热量,对液冷充电座进行散热。插孔端子一端与转接端子呈一预设角度连接,转接端子另一端连接有线缆,使得线缆相对于插孔端子以预设角度出线,适用于电动车内狭小的空间,有效地解决空间限制,优化车辆的布线空间。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充电座的剖面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充电座的爆炸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充电座的液冷线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9.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20.如图1

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液冷充电座,包括壳体10、插孔组件、液冷线缆20、转接端子3和冷却管道40。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容腔13,所述插孔组件和所述液冷线缆20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两端,所述插孔组件包括插孔端子51,所述插孔端子51的后端延伸入所述容腔13。所述液冷线缆20包括用于导电的线芯21和用于连接冷却管道40的冷却液管22,所述线芯21和所述冷却液管22的一端均延伸入所述容腔13。所述转接端子3设置于所述容腔13中,连接所述插孔端子51和所述线芯21,所述转接端子3与所述插孔端子51以一预设角度连接,所述预设角度在30
°‑
135
°
之间。所述冷却管道40套设在所述转接端子3的外周,所述冷却管道40与所述的冷却液管22连接。
21.具体地,冷却液为非绝缘液体介质,冷却管道40呈螺旋状环绕所述转接端子3。
22.具体地,插孔端子51包括dc+插孔端子51、dc

插孔端子51、cc1插孔端子51、cc2插孔端子51、pe插孔端子51、a+插孔端子51、a

插孔端子51、s+插孔端子51和s

插孔端子51。以插孔端子51为dc+、dc

插孔端子51为例,冷却管道40上的出液口设置在一个转接端子3上,进液口设置在另一个转接端子3上,冷却管道40在两个转接端子3上形成冷却回路。
23.在本实施例中,冷却管道40套设在转接端子3外周,冷却液通过在冷却液管22和冷却管道40中循环流动吸收转接端子3、插孔端子51和线芯21之间产生的热量,对液冷充电座
进行散热。插孔端子51一端与转接端子3呈一预设角度连接,转接端子3另一端连接有线缆,使得线缆相对于插孔端子51以预设角度出线,适用于电动车内狭小的空间,有效地解决空间限制,优化车辆的布线空间。
24.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端子3与所述插孔端子51之间的夹角呈90
°
,所述转接端子3通过螺钉与所述插孔端子51连接。线缆相对于插孔端子51直角出线,适用于电动车内狭小的空间,有效地解决空间限制。
25.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端子3外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冷却管道40的固定套41,防止冷却管道40从转接端子3上脱落。所述插孔组件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插孔端子51的插孔压板52,所述插孔压板52设置于所述容腔13内,所述插孔压板52上设置有供所述插孔端子51穿过的通孔。
26.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冷线缆20还包括绝缘保护套23,所述线芯21套设在所述冷却液管22外周,所述绝缘保护套23套设在所述线芯21外周。使用时将位于容腔13内的冷却液管22从绝缘保护套23和线芯21中剥离出,并与冷却管道40的进液口或出液口连接。
27.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插孔端子51的第一壳体11和设置有容腔13的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卡接,所述容腔13内填充有导热胶,具体地,所述容腔13内的空隙处均用所述导热胶填充,实现相对空气对流更有效的热传递方式进行散热。具体地,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的夹角呈90度。
28.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1远离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一端安装有端盖111和防尘盖112,所述端盖111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上,所述防尘盖112和所述端盖111铰接。
2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11背离所述端盖111的一面设置有端盖防水垫113,防止雨水进入插孔端子51。
30.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1上安装有电子锁6。
31.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圈71。所述端盖111和所述第一壳体11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水圈。通过设置第一防水圈71和第二防水圈72,保证液冷充电座的密封性。
32.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腔13一端为开口,所述第二壳体12上设置有盖合于所述容腔13的盖板121,所述第二壳体12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尾盖122,所述尾盖122套设在所述第二壳体12安装有所述液冷线缆20的一端,所述液冷线缆20一端延伸出所述尾盖122。通过设置盖板121,便于容腔13内转接端子3和冷却管道40的安装,同时方便填充导热胶。
33.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12内还设置有线缆压板81和线缆防水垫82,所述线缆压板81一端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线缆防水垫82的凹槽,所述线缆压板81套设在所述液冷线缆20和所述线缆防水垫82外周。所述线缆防水垫82套设在所述液冷线缆20外周,保证线缆外周的密封性。具体地,所述线缆压板81和所述线缆防水垫82均与所述尾盖122抵触。
34.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缆压板81和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设置有第三防水圈73。保证线缆压板81和第二壳体12之间的密封性。
3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