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前处理的铜面键合溶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10441发布日期:2022-03-26 11: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pcb前处理的铜面键合溶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各组分,且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为:氯酸钠5-10%、无机酸8-25%、苄叉丙酮10-25%、络合剂3-7%、三氯化钴溶液7-20%、氨基磺酸3-10%、表面活性剂1-3%、稳定剂1-3%、余量为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前处理的铜面键合溶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各组分,且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为:氯酸钠7-8%、无机酸15-20%、苄叉丙酮15-20%、络合剂5-6%、三氯化钴溶液10-15%、氨基磺酸5-8%、表面活性剂1.5-2.5%、稳定剂1.5-2.5%、余量为水。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pcb前处理的铜面键合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酸为碳酸、亚磷酸、偏磷酸或亚硫酸中的一种。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pcb前处理的铜面键合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络合剂为由乙二胺四乙酸、三乙醇胺和柠檬酸钠组成的混合物。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pcb前处理的铜面键合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乙二胺四乙酸、三乙醇胺、柠檬酸钠的质量比为1:2:2。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pcb前处理的铜面键合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吐温80、乙氧基的辛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丙二醇嵌段聚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总重量百分含量为1.5-2.5%。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pcb前处理的铜面键合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苯骈三氮唑。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PCB前处理的铜面键合溶液,包括以下各组分,且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为:氯酸钠5-10%、无机酸8-25%、苄叉丙酮10-25%、络合剂3-7%、三氯化钴溶液7-20%、氨基磺酸3-10%、表面活性剂1-3%、稳定剂1-3%、余量为水。本发明为多组分协同作用的体系,不但具有强-弱结合氧化作用机制,也包含组合络合剂,相互适应和促进,使得铜与络合剂形成的铜络合物对铜面有较强的吸附性,便于增强铜面与干膜、湿膜以及防焊油墨的结合力,提高稳定性。此外,本体系引入的苄叉丙酮、苯骈三氮唑、氨基磺酸等有机物能保证介电材料在铜面上的黏合强度,增强了铜面与介电材料的结合力。增强了铜面与介电材料的结合力。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星扬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9
技术公布日:2022/3/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