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LC控制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93260发布日期:2022-03-23 15:35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PLC控制柜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plc控制柜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lc控制柜结构。


背景技术:

2.plc控制柜是指可编程控制柜,是一种可实现电机、开关等控制的电气柜;plc控制柜具有过载、短路、缺相保护等保护功能,plc控制柜可以根据实际控制规摸进行单柜的自动控制,也可以通过工业以太网或工业现场总线网络组成集散(dcs)控制系统实现多柜控制, plc控制柜能适应各种大小规模的工业自动化控制场合,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中。
3.plc控制柜在使用时需要与外部的设备进行通讯,因此就需要与外部设备进行线路的连接,在plc控制柜内主要通过plc模组与外部设备进行通讯连接,在plc模组上设有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一方面外部设备的控制信号通过plc模组的输入接口进行输入到plc控制柜内,另一方面plc模组对该控制信号的执行状态将通过输出接口反馈到外部设备,因此,在plc模组的输入、输出接口与外部设备之间需要进行大量的接线,现有技术中,plc模组输入、输出接口的数量和位置等随着plc控制柜应用状态和生产厂家的不同而有着明显的区别,故现有技术在对plc控制柜进行接线时,往往是将plc控制柜运送到用户处,然后将plc模组安装好后,再现场进行plc模组与外部设备之间线路的连接,一方面,plc模组上与外部不同设备连接的线路需要单独进行布线,且同一设备的输入和输出接线也需要独立分开,这样一方面大大增加了现场接线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当plc模组与外部较多设备进行连接时,由于plc控制柜内的空间有限,这样将会大大增加不同设备进行独立布线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大大减少现场接线的工作量,同时降低布线难度的plc控制柜结构。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plc控制柜结构,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plc模组,所述柜体内还设有若干个转接端子排,所述转接端子排上设有若干个外连接接口和若干个内连接接口,所述外连接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讯连接,所述内连接接口用于与所述plc模组通讯连接。
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方案的plc控制柜在使用时,通过设置转接端子排,可以在安装plc模组前,预先将外部设备与转接端子排上的外连接接口进行连接,然后在将plc控制柜运送到用户处后,只需要将plc模组安装好后,再将plc模组上的接口与转接端子排上的内连接接口进行连接即可,这样就使得在现场接线时,仅仅只需要连接plc模组上的接口和转接端子排上的内连接接口,由此可以大大减少现场接线的工作量,同时通过设置转接端子排,利用转接端子排来分别与外部设备和plc模组进行连接,也可以大大降低了在plc控制柜内的布线难度。
8.综上,本方案利用转接端子排预先完成对外部设备的接线,由此使得在现场仅仅需要对plc模组进行接线即可,大大减少了现场接线的工作量;同时利用转接端子排来实现
外部设备与plc模组之间的连接,与外部设备和plc模组直接连接的接线方式相比,本方案也大大降低了在plc控制柜内进行布线的难度。
9.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外连接接口呈多排布置方式,若干个所述内连接接口呈多排布置方式。
10.这样,通过将外连接接口多排布置,方便不同的外部设备与不同位置的外连接接口进行连接,同时也能减小转接线端子长度方向的尺寸,内连接接口多排布置,也可以方便内连接接口与plc模组上输入或输出接口之间的对应连接。
11.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外连接接口呈多排阶梯状的布置方式,若干个所述内连接接口呈多排阶梯状的布置方式。
12.这样,外连接接口和内连接接口均呈阶梯状布置方式,一方面在接线时便于识别各排的外连接接口和内连接接口,防止误接,另一方面阶梯状的布置方式也方便了各排的接线。
13.优选的,在所述转接端子排上对称分布有多个逐渐向外延伸的阶梯部,所述外连接接口和所述内连接接口分别布置在两侧的阶梯部上。
14.这样,外连接接口和内连接接口分别布置在两侧的阶梯部上,使得外连接接口和内连接口分别布置在不同的方向,避免误接。
15.优选的,所述柜体内设有两个转接端子排,且两个所述转接端子排对称布置在所述plc模组的轴向两侧。
16.这样,两个转接端子排对称布置在plc模组的轴向两侧,可以使得plc模组上不同位置的接口根据需要连接在不同侧的转接端子排上,方便了plc模组的布线。
17.优选的,所述转接端子排上设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开设有多个条形孔,在所述柜体内与所述转接端子排对应的位置均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支架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条形孔与对应位置的所述安装孔可拆卸连接。
18.这样,通过将安装支架滑动连接在安装架上,可以通过安装支架在安装架上的滑动方便的调节转接端子排的位置,以根据需要将转接端子盘移动的不同的位置,同时当转接端子排移动到位后,再将安装支架上的条形孔与对应位置的安装孔进行连接即可,当需要再次调节转接端子排的位置时,将条形孔与对应位置的安装孔进行拆卸,然后再次通过安装支架沿安装架的滑动来调节转接端子排的位置即可,故本方案可以根据需要方便的实现转接端子排的移动和固定。
19.优选的,在所述转接端子排两侧的所述安装支架上均开设有条形孔。
20.这样,转接端子排两侧的安装支架上均开设条形孔,使得当转接端子排调整到位需要固定时,转接端子排两侧的条形孔均与对应位置的安装孔之间进行连接,由此对转接端子排两侧均进行固定连接,保证了转接端子排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1.优选的,所述条形孔与对应位置的所述安装孔通过螺栓连接。
22.这样,螺栓的连接方式简单且连接性能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plc控制柜结构的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plc控制柜结构的内部局部正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plc控制柜结构中转接端子排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柜体1、转接端子排2、内连接接口201、外连接接口202、plc模组3、安装支架4、条形孔401、安装架5、安装孔501。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8.如附图1到附图3所示,一种plc控制柜结构,包括柜体1,柜体1内设有plc模组3,柜体1内还设有若干个转接端子排2,转接端子排2上设有若干个外连接接口202和若干个内连接接口201,外连接接口202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讯连接,内连接接口201用于与plc模组3通讯连接。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方案的plc控制柜在使用时,通过设置转接端子排2,可以在安装plc模组3前,预先将外部设备与转接端子排2上的外连接接口202进行连接,然后在将plc控制柜运送到用户处后,只需要将plc模组3安装好后,再将plc模组3上的接口与转接端子排2上的内连接接口201进行连接即可,这样就使得在现场接线时,仅仅只需要连接plc模组3上的接口和转接端子排2上的内连接接口201,由此可以大大减少现场接线的工作量,同时通过设置转接端子排2,利用转接端子排2来分别与外部设备和plc模组3进行连接,也可以大大降低了在plc控制柜内的布线难度。
30.综上,本方案利用转接端子排2预先完成对外部设备的接线,由此使得在现场仅仅需要对plc模组3进行接线即可,大大减少了现场接线的工作量;同时利用转接端子排2来实现外部设备与plc模组3之间的连接,与外部设备和plc模组3直接连接的接线方式相比,本方案也大大降低了在plc控制柜内进行布线的难度。
31.在本实施例中,若干个外连接接口202呈多排布置方式,若干个内连接接口201呈多排布置方式。
32.这样,通过将外连接接口202多排布置,方便不同的外部设备与不同位置的外连接接口202进行连接,同时也能减小转接线端子长度方向的尺寸,内连接接口201多排布置,也可以方便内连接接口201与plc模组3上输入或输出接口之间的对应连接。
33.在本实施例中,若干个外连接接口202呈多排阶梯状的布置方式,若干个内连接接口201呈多排阶梯状的布置方式。
34.这样,外连接接口202和内连接接口201均呈阶梯状布置方式,一方面在接线时便于识别各排的外连接接口202和内连接接口201,防止误接,另一方面阶梯状的布置方式也方便了各排的接线。
35.在本实施例中,在转接端子排2上对称分布有多个逐渐向外延伸的阶梯部,外连接接口202和内连接接口201分别布置在两侧的阶梯部上。具体的,如附图3所示,本方案中多个外连接接口202和多个内连接接口201均分成三排布置。
36.这样,外连接接口202和内连接接口201分别布置在两侧的阶梯部上,使得外连接接口202和内连接口分别布置在不同的方向,避免误接。
37.在本实施例中,柜体1内设有两个转接端子排2,且两个转接端子排2对称布置在plc模组3的轴向两侧。
38.这样,两个转接端子排2对称布置在plc模组3的轴向两侧,可以使得plc模组3上不同位置的接口根据需要连接在不同侧的转接端子排2上,方便了plc模组3的布线。
39.在本实施例中,转接端子排2上设有安装支架4,安装支架4上开设有多个条形孔401,在柜体1内与转接端子排2对应的位置均设有安装架5,安装架5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501,安装支架4滑动连接在安装架5上,且条形孔401与对应位置的安装孔501可拆卸连接。
40.这样,通过将安装支架4滑动连接在安装架5上,可以通过安装支架4在安装架5上的滑动方便的调节转接端子排2的位置,以根据需要将转接端子盘移动的不同的位置,同时当转接端子排2移动到位后,再将安装支架4上的条形孔401与对应位置的安装孔501进行连接即可,当需要再次调节转接端子排2的位置时,将条形孔401与对应位置的安装孔501进行拆卸,然后再次通过安装支架4沿安装架5的滑动来调节转接端子排2的位置即可,故本方案可以根据需要方便的实现转接端子排2的移动和固定。
41.在本实施例中,在转接端子排2两侧的安装支架4上均开设有条形孔401。
42.这样,转接端子排2两侧的安装支架4上均开设条形孔401,使得当转接端子排2调整到位需要固定时,转接端子排2两侧的条形孔401均与对应位置的安装孔501之间进行连接,由此对转接端子排2两侧均进行固定连接,保证了转接端子排2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3.在本实施例中,条形孔401与对应位置的安装孔501通过螺栓连接。
44.这样,螺栓的连接方式简单且连接性能稳定可靠。
45.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