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lc谐振器及带通滤波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221900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复合lc谐振器及带通滤波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具备多个电感器及多个电容器的复合LC谐振器以及包含多个复合LC谐振器的带通滤波器。
【背景技术】
[0002]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层叠带通滤波器,该层叠带通滤波器在包含多个绝缘体层的层叠体内具备:将线路电极与过孔电极相组合而成的环状电感器、以及电容器电极。专利文献I所示的层叠带通滤波器中,分别使由并联LC谐振电路构成的多个谐振器依次进行凄里A
柄口 O
[0003]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LC谐振元件,该LC谐振元件在包含多个绝缘体层的层叠体内具备:与绝缘体层平行的电容器电极、以及形成为其一端与一个电容器电极垂直相连的电感器导体。
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24450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5013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专利文献I所示的结构中,难以在通频带以外任意设计衰减极。为了设置衰减极而需增加电抗元件的元件数,为此将导致大型化。另外,专利文献I所示的层叠带通滤波器沿着层叠体的下表面具备接地电极,但不具有将层叠带通滤波器整体屏蔽的屏蔽功能。若以专利文献I所示的结构沿着层叠体的上表面形成接地电极,则在线路电极与接地电极之间会产生不需要的电容,带通滤波器的特性可能变差。
[0006]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所示的结构中,沿着层叠体的上下主面具备接地电极,因此确保了上述屏蔽功能。然而,伴随着层叠体的薄型化,由过孔电极构成的电感值变小,无法构成具有所希望的谐振频率的谐振器或具有所希望的带通特性的滤波器,因此难以小型化。
[0007]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LC谐振器以及包含该复合LC谐振器的带通滤波器,其能够在通频带外设置衰减极,内置屏蔽功能,且具备Q值较高的电感器,并能实现小型化、薄型化。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8]本发明的复合LC谐振器在电路上的特征在于,
该复合LC谐振器是层叠多个绝缘体层而成的层叠体,所述多个绝缘体层具有沿着主面形成的平板电极以及在层方向上贯通的过孔电极,该复合LC谐振器由所述平板电极及所述过孔电极所形成的多个电容器及多个电感器来构成,或者由所述平板电极及所述过孔电极中的某一个所形成的多个电容器及多个电感器来构成,该复合LC谐振器的特征在于,包括:
接地电极(GI),该接地电极(Gl)配置于所述层叠体的第I主面侧(第I主面附近);第I电容器电极(Ep),该第I电容器电极(Ep)配置于所述接地电极(Gl)的内层侧,与所述接地电极(Gl) —起构成第I电容器(Cp);
第2电容器的第I电极(Esa);
第2电容器的第2电极(Esb),该第2电容器的第2电极(Esb)与第2电容器的第I电极(Esa) —起构成第2电容器(Cs);
第I电感器(LI),该第I电感器(LI)的第I端与第I电容器电极(Ep)导通,其第2端与第2电容器的第I电极(Esa)导通;以及
第2电感器(L2),该第2电感器(L2)的第I端与第2电容器的第2电极(Esb)导通,其第2端与所述接地电极(Gl)导通;
[0009]本发明的带通滤波器在结构上的特征在于,多个上述复合LC谐振器形成于单一的层叠体,并具备使相邻的复合LC谐振器互相进行耦合的耦合用电极。由此,通过使多个复合LC谐振器进行耦合,从而能构成在通频带的两侧具有衰减极的带通滤波器。
[0010]所述耦合用电极例如包含与构成第I电感器的过孔电极及第I电容器电极导通的耦合用电容器电极。由此,能够利用电容使谐振器之间进行耦合,从而能实现低频侧的衰减特性优异的滤波器。
[0011]所述耦合用电极例如包含耦合用电感器电极及与其并联连接的耦合用电容器电极。由此,能够利用并联LC谐振器使谐振器进行耦合,从而能实现高频带侧的衰减特性优异的滤波器。
[0012]优选为,所述耦合用电感器电极的一部分由所述过孔电极构成。由此,能够提高耦合用电感器的Q值,降低滤波器的插入损耗。
[0013]优选为,所述耦合用电感器电极的过孔电极配置于构成所述第I电感器的过孔电极与构成所述第2电感器的过孔电极之间。由此,能够进行第I级的复合LC谐振器(101A)的电感器(L11、L21)与耦合用电感器(Lc)之间的耦合调整、以及第2级的复合LC谐振器(101B)的电感器(L12、L22)与耦合用电感器(Lc)之间的耦合调整。也就是说,能根据经由耦合用电感器的两级复合LC谐振器的耦合来设定滤波特性。
发明效果
[0014]根据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5](a)能够利用层叠体的第I主面侧的接地电极来屏蔽复合LC谐振器的谐振电路。
[0016](b)第I电感器与第2电感器电气性地串联连接,且能够在层叠体内并排放置而非纵向放置,因此能实现层叠体的薄型化、小型化。
[0017](c)在第I电感器与第2电感器之间具备第2电容器,从而在并联LC谐振电路的内部构成串联LC谐振电路,因此能形成衰减极。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将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复合LC谐振器101构成为层叠有多个绝缘体层而成的层叠体时的该层叠体的立体图。 图2是复合LC谐振器101的电路图。
图3(A)是表示复合LC谐振器101的频率特性的图,图3(B)是表示作为比较例的LC谐振器的频率特性的图。
图4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带通滤波器201的电路图。
图5是带通滤波器201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带通滤波器201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带通滤波器201的频率特性的图。
图8(A)、⑶、(C)是表示使图4所示的电路中的第I电容器Cpl、Cp2与第2电容器CsU Cs2的电容比发生变化时的滤波特性的图。
图9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带通滤波器202的电路图。
图10是带通滤波器202的外观立体图。
图11是带通滤波器202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带通滤波器202的频率特性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参照附图举出几个具体例,来示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各图中对相同部分附加相同标号。各实施方式是示例,毫无疑问地,可以将不同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进行局部置换或组合。
[0020]《实施方式I》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复合LC谐振器101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立体图。该示例是将复合LC谐振器101构成于层叠有多个绝缘体层的层叠体时的该层叠体的立体图。其中,省略多个绝缘体层的图示,以双点划线来表示层叠体10的外形。复合LC谐振器101具有沿着绝缘体层的主面形成的平板电极以及在层方向上贯通的过孔电极。
[0021]层叠体10的第I主面SI侧(靠近第I主面)配置有由平板电极构成的接地电极Glo接地电极Gl的内层侧配置有由平板电极构成的第I电容器电极Ep。该第I电容器电极Ep与接地电极Gl构成第I电容器Cp。
[0022]层叠体10的第2主面S2侧(靠近第2主面)配置有由平板电极构成的第2电容器的第2电极Esb。第2电容器的第2电极Esb的内层侧配置有第2电容器的第I电极Esa0该第2电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