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led灯用双功率放大式滤波型漏极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2514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述与非门ICl的正极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4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其输出端与与非门IC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与非门IC3的正极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4的输出端相连接,其输出端则与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放大电路20相连接,极性电容C7的正极与三极管Ql的基极相连接。
[0036]所述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放大电路20的结构如图2所示,即其由三极管Q7,三极管Q8,功率放大器P5,功率放大器P6,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5的负极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25,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6的正极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极性电容C12,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5的正极输入端与三极管Q7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24,串接在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8的基极之间的电阻R26,与电阻R26相并联的电容Cl I,负极与功率放大器P5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7后与三极管Q7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0,串接在三极管Q8的基极与极性电容ClO的正极之间的电阻R28,正极与三极管Q8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顺次经稳压二极管D5和电阻R29后与功率放大器P5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13,P极与功率放大器P6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经电阻R31和电阻R30后与稳压二极管D5与电阻R29的连接点相连接的二极管D6,以及P极与电容C13的负极相连接、N极与二极管D6与电阻R31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7组成。
[0037]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与极性电容ClO的正极相连接,其发射极与三极管Q8的发射极相连接,其集电极与功率放大器P5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与功率放大器P6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功率放大器P6的正极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5的输出端相连接。
[0038]连接时,所述极性电容ClO的正极与与非门IC3的输出端相连接,电阻R31与电阻R30的连接点与电阻RlOl的输入端相连接。
[0039]如图3所示,所述滤波放大电路10由三极管VT101,三极管VT102,三极管VT103,三极管VT104,三极管VT105,三极管VT106,三极管VT107,运算放大器P101,运算放大器P102,电阻R101,电阻R102,电阻R103,电阻R104,电阻R105,电阻R106,电阻R107,电阻R108,电阻R109,电阻R110,电阻R111,电阻R112,电阻R113,电阻R114,电阻R115,电容C101,电容C102,电容C103,电容C104,电容C105,电容C106,电容C107,电容C108,二极管D101,二极管D102,二极管D103组成。
[0040]连接时,电阻RlOl的一端作为输入端、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7的基极相连接,电容ClOl与电阻RlOl并联,电阻R103的一端与三极管VT107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05后与三极管VT107的发射极相连接,电阻R102的一端与三极管VT107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04后与三极管VT107的集电极相连接,电容C104的正极与三极管VT107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电阻R103和电阻R105的连接点相连接,电阻R114串接在三极管VTlOl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电阻R113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2的基极相连接,二极管DlOl的P极与三极管VT103的基极相连接、N极经电容C103后与三极管VT107的集电极相连接,二极管D103的P极经二极管D102后与二极管DlOl的N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106的基极相连接,电阻Rlll串接在三极管VT106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电阻Rl 12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4的发射极相连接,电容C105的负极接地、正极经电阻R106后与电容C104的正极相连接,电阻R108的一端与电容C105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lOl的负输入端相连接,电阻R107的一端与电容C105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PlOl的输出端相连接,电容C106的串接在运算放大器PlOl的负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电容C108的负极接地、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02的正输入端相连接,电容C107的负极经电阻R109后与运算放大器PlOl的输出端相连接、正极与运算放大器P102的负输入端相连接,电阻RllO的一端与电容C107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08的正极相连接,电容C102的负极与三极管VT107的基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15后与三极管VT104的发射极相连接;其中,电容C104的负极还同时与三极管VT106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T105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VTlOl的发射极、三极管VT103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T104的集电极均与电阻R102和电阻R104的连接点相连接,三极管VTlOl的基极与三极管VT102的发射极相连接,三极管VTlOl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102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10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103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10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104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104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105的发射极相连接,三极管VT105的基极与三极管VT106的发射极相连接,运算放大器PlOl的正输入端接地,电容C107的正极还同时与运算放大器P102的输出端以及二极管DlOl的N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104的发射极作为输出端且同时与功率放大器Pl的负极输入端和功率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
[0041]为确保本发明的使用效果,本发明中电阻Rl的阻值与电阻R2的阻值相同,均为15ΚΩ ;电阻R3的阻值与电阻R4的阻值相同,均为20ΚΩ。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和电阻R8的阻值相同,均为10ΚΩ。其中,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和电容C6均为贴片电容。而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和电阻R18的阻值均为15ΚΩ。
[0042]如上所述,便可以很好的实现本发明。
【主权项】
1.蓝光LED灯用双功率放大式滤波型漏极驱动系统,主要由分压开关电路,与分压开关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的控制开关电路,设置在控制开关电路输出端的非线性触发电路,以及设置在非线性触发电路输出端的功率放大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分压开关电路与功率放大电路之间还串接有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滤波放大电路(10)和逻辑保护射极耦合式放大电路(20);所述非线性触发电路由三极管Q5,三极管Q6,一端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6后与三极管Q6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5,一端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7后与三极管Q5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8,串接在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6的基极之间的电容C5,串接在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5的基极之间的电容C6,N极与电阻R15和电阻R16的连接点相连接、P极则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以及N极与电阻R17和电阻R18的连接点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l组成;所述功率放大电路则由功率放大器Pl,功率放大器P2,功率放大器P3,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l的输出端与负极输入端之间的电阻R9和电容C2,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2的输出端与正极输入端之间的电阻RlO和电容C3,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3的输出端与正极输入端之间的电阻R14,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l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3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1,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2,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13,以及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4组成;所述功率放大器Pl的负极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而功率放大器Pl的正极输入端还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相连接,功率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还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主要由功率放大器P4,与非门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