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设备及用在该吸引设备中的用于导出静电荷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436851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吸引设备及用在该吸引设备中的用于导出静电荷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吸引设备、尤其是湿式吸引设备以及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的前序部分的用于导出静电荷的装置,该装置尤其是应用在所述吸引设备中。
【背景技术】
[0002]在吸尘期间引导空气的部件例如吸管、吸引刷、灰尘用的收集器等被加载静电荷。电荷加载可能导致不愉快的电击。在许多吸尘器中使用电子控制装置来进行转速调节,这些电子控制装置具有微处理器。通过静高压可能导致在微处理器上的电压火花放电并且因而导致电子控制装置的功能失效以及也可能导致电子控制装置的损坏。
[0003]在保护等级I的设备中加载的静电荷通常经由电源线导出到保护接线上的。在现今常见的保护等级II的设备中不存在保护接线。对此,在将设备放置在绝缘的底板上例如放置在木头、地毯、层压板或类似物上时,加载的静电荷不能够被导出。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设计同类型吸引设备以及同类型装置,使得在保护等级II的设备中也确保可靠地导出加载的静电荷。
[0005]该任务在同类型吸引设备中根据本发明利用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并且在同类型装置中根据本发明利用权利要求19的特征部分的特征解决。
[0006]按本发明的吸引设备设置有电容器组,该电容器组具有至少一个电容器。该电容器连接到用于引导静电压的导线上并且在超过规定的电荷量时将电压输出到电力网上。在吸引设备的不导电的部件上形成的静电荷经由接通元件传导给电容器组。通向电容器组的连接构造成,使得吸引设备的操作人员不能够接触到接通元件以及电容器组。吸引设备自身满足根据保护等级II的要求,其中,用于导出静电压的装置确保,不会出现电压火花放电,使得优化地保护在吸引设备内的灵敏的电子元件避免这种电压火花放电。
[0007]接通元件在湿式吸引设备的情况下优选是驱动马达的马达轴。在湿式吸引设备的情况下被吸入的污垢与空气的分离在水中进行。在吸引时该水被卷起,使得水不断地与马达轴接触。由此能够经由马达轴将例如在吸管上形成的静电荷经由马达轴导出到电容器组。
[0008]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电容器组具有相对于马达轴串联连接的两个电容器,这些电容器连接到相线上和零线上。经由中间端子实现通向电容器组的电连接。与相负载相关地,所述导出经由相线或者经由零线实现。
[0009]有利地,电容器是X和/或Y电容器,这些电容器提供了优化的可靠性来抵制电压火花放电。
[0010]在一种有利的且可靠的构造形式中,电容器组具有至少两个分组。这两个分组各具有两个并联连接的电容器。其中一个分组连接到相线上并且另一个分组连接到零线上。
[0011]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引导电荷的导线内具有气体放电管。一旦静电压高于该气体放电管的着火电压,则气体放电管就会点亮并且将存在的高电压传递到电容器组上。此外,使用气体放电管具有如下优点:吸引设备的使用者能够在视觉上识别到:何时产生高的静电荷。
[0012]为提高运行可靠性,在导线中在气体放电管和电容器组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电阻。
[0013]优选气体放电管是辉光灯。
[0014]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电容器组上游接入至少一个电阻。该电阻是高欧姆的并且确保,静高压的安全的导出可靠地进行。为了提高可靠性,有利地,在电容器组上游接入两个串联的电阻。
[0015]有利地,连接到电容器组的中间端子上的导线与马达轴导电连接。因此,静高压的导出经由吸引设备的马达轴实现。在此,导线借助至少一个弹簧部件被弹性地压到马达轴的上端部上。由此确保在马达轴和导线之间的可靠的接通。
[0016]有利地,弹簧部件贴靠在与马达轴导电连接的接通球上。接通球由于其与弹簧部件的大致点状的接通确保:弹簧部件在通常以高转速旋转的马达轴的情况下也仅遭受小的磨损。
[0017]有利地,接通球安装在马达轴的上端侧内的凹部中。在此,接通球从该凹部中伸出来,以便确保与弹簧部件的接通。
[0018]在另一种有利的构造形式中,弹簧部件弹性地贴靠在接通销上,该接通销在轴向上超出马达轴地伸出并且与该马达轴导电连接。接通销和接通球一样是经济的构件,此外,该构件能够简单地设置在马达轴上。
[0019]在另一种有利的构造形式中,弹簧部件设置有弹簧线,该弹簧线在弹簧力作用下以其自由端部嵌接到马达轴的端侧内的中心孔中。由此也得到在弹簧部件和马达轴之间的可靠的接通。
[0020]如果弹簧线例如在马达起动时被马达轴一同带走,则弹簧线有利地与间隔开一定距离地包围马达轴的螺旋形区段连接。在该情况下螺旋形区段确保,在弹簧线上作用有高的复位力,使得保持(aufheben)在弹簧线和马达轴之间的止动(Hemmung)。于是马达轴相对于弹簧线旋转,该弹簧线可靠地将产生的静电压从马达轴带走并且朝向电容器组的方向传递。
[0021]在另一种有利的构造形式中,马达轴的上端部构造为球形。在该情况下不需要任何单独的接通部件,该接通部件需要固定在马达轴上。
[0022]在一种有利的构造形式中,接通元件可以是接通片或者也可以是接通带。所述接通片和所述接通带固定在吸引设备的不导电的部件上。接通片或者接通带将静电压传递到电容器组上。这种构造形式能够极好地应用在吸尘器中,在这些吸尘器中,不是利用液体而是借助滤尘袋实现灰尘分离。但是接通片或者接通带也可以应用在湿式吸引设备中。特别有利的是,在该情况下附加地设置接通片或者接通带,以便经由马达轴导出静电荷。
[0023]本发明的装置的特征在于,该装置尽管结构简单但仍确保可靠地导出静电压、尤其是静高压。只要达到规定的电荷量,电容器组的电容器就将静高压传递到电力网上。
[0024]有利地,电容器组设置有两个电容器,这两个电容器连接到相线上和零线上。与相负载相关地,向电力网的导出要么经由相线要么经由零线进行。
[0025]在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电容器组具有至少两个分组,这两个分组各设置有两个并联连接的电容器。其中一个分组可以连接到相线上并且另一个分组能够连接到零线上。
[0026]本申请的不仅从各个权利要求的主题中得到,而且通过在附图和说明书中公开的全部的数据和特征得到。即使它们不是权利要求的内容,但只要它们以单独的形式或者以组合的形式相对于现有技术是新颖的,它们作为本发明的基本部分属于要求保护的范围。
[0027]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由另外的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得出。
【附图说明】
[0028]根据在附图中所示的两种实施方式详细解释本发明。在附图中:
[0029]图1以示意图示出按本发明的吸引设备;
[0030]图2是根据图1的吸引设备的马达的剖视图;
[0031]图3以相应于图2的视图示出按本发明的吸引设备的马达的第二实施方式;
[0032]图4到图6示出导出导线与按本发明的吸引设备的马达轴连接的不同的实施方式;
[0033]图7以示意图示出在按本发明的吸引设备内导出静电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0034]图8示出导出电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吸引设备是无接地端子的保护等级II的设备并且有利地是湿式吸引设备并且具有用于净化液(优选水)的容纳容器I。容纳容器I位于底盘2上,利用该底盘能够使吸引设备行驶。将马达壳体3套装到容纳容器I上,该马达壳体可分开地与容纳容器I连接。在马达壳体3内具有电动马达4,利用该电动马达将马达轴5驱动为可旋转的。分离器6具有在朝向其下端部锥形延伸的壁7,在该壁中具有沿着高度方向延伸的缝隙8,被吸入的空气通过这些缝隙向内流动。
[0036]湿式吸引设备具有用于吸管10的接头9,具有污垢颗粒的待净化的空气经由该吸管被吸入。所述空气进入位于容纳容器I内的液体中,粗大的污垢颗粒保留在该液体中。通过以高转速旋转的分离器6,在其内仍包含有污垢颗粒的空气被吸入。在快速旋转的分离器6的将各缝隙8相互隔开的薄片11上污垢颗粒弹回并且回落到液体中,而净化过的吸入空气流过马达并且以已知的方式从马达壳体3中流出。
[0037]马达轴5可旋转地支承在电绝缘的支承管12内。马达轴5是转子13的组成部分,该转子设置有永久磁铁并且被定子14包围。
[0038]马达轴5向下超出定子14和转子13地伸出并且支承分离器6,该分离器有利地套装到马达轴下端部上并且可分开地与该马达轴连接。马达轴5的上端部和下端部露出。
[0039]在吸尘时引导空气的、由不导电的材料尤其是塑料制成的部件如吸管10或者吸引刷被加载静电荷。因为在湿式吸引设备的情况下用以进行灰尘分离的水形成良的电导体,所以静电荷能够经由合适的设备被良好地导出。位于在容纳容器I中的水的上方一定距离处的分离器6以高的转速绕着该分离器的轴线旋转。由此水被强烈地卷起,由此水不断地到达马达轴5的露出的下端部上。该马达轴与电容器组16导电连接,该电容器组将在湿式吸引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经由喷溅的水和马达轴5引导的静电荷可靠地导出。在马达轴5的上端部上连接有导线17,在该导线中具有气体放电管18和在下游串接的串联电阻19。在串联电阻19和电容器组16之间在导线17上连接有接通片20,该接通片与不导电的吸引设备部件连接。
[0040]电容器组16具有平行于马达轴5接入的两个X和/或y电容器21、22,其中电容器21位于相线L内,而电容器22位于中线或者说零线N内。经由中间端子23实现通向导线17的连接或者实现静高压的引导。
[0041]有利地,使用辉光灯作为气体放电管18。该辉光灯在本实施例中具有约60Volt的着火电压。在无电压的状态中电动马达4与将静电荷导出到电力网内的电容器组16分开。
[0042]如果引导空气的部件的静电荷导致的静电压大于气体放电管18的着火电压,则该气体放电管点亮并且将存在的高压传递到电容器组16上。经由该电容器组实现向电力网的导出。
[0043]使用气体放电管18具有如下优点:吸引设备的使用者可以在气体放电管18亮起来时识别到:静高压正从设备中被导出。
[0044]图3示出导出静高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代替气体放电管18,在导线17中具有另一个串联电阻24。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