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91705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加热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垫。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冬天的时候对保暖的要求更加高。比如,由于天气寒冷,餐桌温度较低,将饭菜上桌之后放在普通的餐桌垫上,饭菜上桌之后很快就会冷掉,因此,很多人采用酒精炉或者电磁炉对饭菜进行加热,这样危险性较大。
[0003]又比如,冬天的时候操作鼠标,因为手放置在冷冰冰的鼠标垫上,会因为手冻僵而影响操作。普通的鼠标垫无法加热,可加热的垫子一般采用金属电热丝作为发热材料,需要的供电电压较高,一方面一旦漏电高电压会造成触电,安全性能不好,另一方面,较高的电压对于供电的电源或者供电方式有较高要求。

【发明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采用较低电压供电的具有加热功能的加热垫。
[0005]一种加热垫,
[0006]包括依次层叠的保护层、加热膜及隔热层,所述加热膜包括:
[0007]第一绝缘层;
[0008]导电层,形成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表面;
[0009]电极层,形成于所述导电层的表面且与所述导电层电连接,所述电极层包括正电极及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包括正极汇流条及自所述正极汇流条延伸而出的多个正极内电极,所述负电极包括负极汇流条及自所述负极汇流条延伸而出的多个负极内电极,所述正极内电极与所述负极内电极交替设置且相互间隔;及
[0010]第二绝缘层,形成于所述电极层的表面;
[0011 ] 所述加热垫还包括与所述加热膜的电极层电连接的连接线。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汇流条及所述负极汇流条均为直线形且平行设置,多个所述正极内电极自所述正极汇流条靠近所述负极汇流条的一侧向所述负极汇流条延伸,多个所述负极内电极自所述负极汇流条靠近所述正极汇流条的一侧向所述正极汇流条延伸。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汇流条及所述负极汇流条均为弧形且间隔设置,所述正极内电极自所述正极汇流条的内侧向所述负极汇流条的内侧延伸,所述负极内电极自所述负极汇流条的内侧向所述正极汇流条的内侧延伸。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膜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及所述导电层之间的辅助电极层,所述辅助电极层与所述导电层电连接,所述辅助电极层包括辅助正电极及辅助负电极,所述辅助正电极包括辅助正极汇流条及自所述辅助正极汇流条延伸而出的多个辅助正极内电极,所述辅助负电极包括辅助负极汇流条及自所述辅助负极汇流条延伸而出的多个辅助负极内电极,所述辅助正极内电极与所述辅助负极内电极交替设置且相互间隔。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电极层的辅助正极内电极及所述辅助负极内电极在所述导电层的投影与所述电极层的正极内电极及所述负极内电极在所述导电层的投影相互错开。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膜还包括第一胶层及第二胶层,所述第一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及所述导电层之间,所述第二胶层设置于所述电极层及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电极有多个,多个所述正电极串联;
[0018]及/或,所述负电极有多个,多个所述负电极串联。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还包括控制器及无线通信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极层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器可接收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传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加热膜的加热。
[0020]另一种加热垫,
[0021]包括依次层叠的保护层、加热膜及隔热层,所述加热膜包括:
[0022]第一绝缘层;
[0023]第一电极层,形成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表面,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正电极,所述正电极包括正极汇流条及自所述正极汇流条延伸而出的多个正极内电极,
[0024]导电层,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表面,所述导电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电连接;
[0025]第二电极层,形成于所述导电层的表面且与所述导电层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负电极,所述负电极包括负极汇流条及自所述负极汇流条延伸而出的多个负极内电极,所述正极内电极与所述负极内电极在所述导电层的投影交替设置且相互间隔;及
[0026]第二绝缘层,形成于所述第二电极层的表面;
[0027]所述加热垫还包括与所述加热膜的第一电极层及第二电极层电连接的连接线。
[0028]上述加热垫,由于加热膜的电极层的正电极包括多个正极内电极,负电极包括多个负极内电极,正极内电极与负极内电极交替设置,降低了相邻的内电极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位于正极内电极及负极内电极之间的导电层的电阻较小,从而可以采用较低的电压供电,即使采用普通的锂电池供电,即可达到迅速加热的目的,从而可以使用较低的电压供电。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垫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图1中的加热件的加热膜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图2中加热膜的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垫的加热膜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垫的加热膜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垫的加热膜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7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垫的加热膜的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8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垫的加热膜的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9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垫的加热膜的电极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0为红外热像仪拍摄的实施例1的加热膜温度分布照片;
[0039]图11为红外热像仪拍摄的实施例2的加热膜温度分布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41]请同时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垫10,包括加热膜110、保护层120、隔热层130、供电装置150、电源开关170、控温开关180。
[0042]加热膜110夹设于保护层120及隔热层130之间。供电装置150、电源开关170及控温开关180通过连接线140与加热膜110电连接。
[0043]请参阅图2,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加热膜110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绝缘层112、导电层114、电极层116及第二绝缘层118。
[0044]第一绝缘层112为基底。第一绝缘层112的材料为玻璃或者聚合物。优选的,聚合物为PET、PVC、PE、PMMA、PVDF、PANI或PC。优选的,第一绝缘层112的厚度为10 μπι?125 μ mD
[0045]导电层114形成于第一绝缘层112的一侧表面。导电层114由导电材料形成。优选的,导电层114的材料为银、铜、铝、石墨烯、碳纳米管、ITO、FT0或ΑΖ0。进一步优选的,导电层114的材料为单层石墨烯或多层石墨烯。当导电层的材料为石墨烯时,导电层114还可以含有掺杂剂,掺杂剂为有机掺杂剂或无机掺杂剂。优选的,导电层的厚度为10nm?100nmo
[0046]电极层116形成于导电层114的表面,且与导电层114电连接。
[0047]请参阅图3,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电极层116包括正电极1162及负电极1164。电极层116的厚度为10nm?35 μπι。
[0048]正电极1162包括正极汇流条1162a及自正极汇流条1162a延伸而出的多个正极内电极1162b。
[0049]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正极汇流条1162a大致为条状,包括主体(图未标)、连接部(图未标)及与连接部连接的延伸部(图未标)。主体、连接部及延伸部为均为直线条状。连接部的一端与主体的一端垂直连接,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延伸部的一端垂直连接,且主体与延伸部分别位于连接部的两侧。
[0050]正极内电极1162b有多个,多个正极内电极1162b均自主体的一侧延伸而出。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正极内电极1162b为直线型且均垂直于正极汇流条1162a的主体。正极内电极1162b与正极汇流条1162a的连接部位于正极汇流条1162a的主体的同侧。正极内电极1162b的宽度为0.5mm?4mm。正极汇流条1162a的宽度远大于正极内电极1162b的宽度。正极汇流条1162a的宽度为6mm?10mm。
[0051]负电极1164包括负极汇流条1164a及自负极汇流条1164a延伸而出的多个负极内电极1164b ο
[0052]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负极汇流条1164a大致为条状,包括主体(图未标)、连接部(图未标)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