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态金属基导热膜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4998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态金属基导热膜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态金属基导热膜复合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石墨膜材料因其优异的特性,包括高导热性、耐热、耐腐蚀以及高导电性,在目前的工业应用中,广泛应用在电子类产品散热、耐热密封材料、发热体等技术领域。
[0003]而当前散热技术主要是将石墨散热片直接与发热部位连接,或者是在散热片的上下表面涂上胶粘剂层,通过该胶粘剂层的粘附作用,在上下表面各贴上一层外保护层。然后,在其中的一个外保护层外侧再涂上压敏胶,进而在该压敏胶的外围贴上离型层。在使用该散热片时,揭掉前述的离型层,利用压敏胶将散热片贴附在需要散热的热源表面,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散热功能。
[0004]需要指出的是,当前的技术有极大的不足之处,主要原因在于:通过上述两种方法,散热片和发热部位看似接触良好,但却真实存在一些不连续的点接触,接触面间隙填充空气或者胶黏剂,而空气的导热系数只有O. lW/mk;所涂覆的胶黏层通常会有5-15微米厚,胶黏剂层也会大大影响热量的散发,导致界面热阻很高。液态金属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液态金属和导热膜复合,使用时,随着热源温度升高,液态金属熔化,与热源和散热器界面紧密贴合,显著降低热源和散热器之间的接触热阻。然而,现在常常将液态金属和散热器直接接触,导致其使用寿命缩短,时间久了就会使其彼此脱离;也有通过在液态金属和散热器之间设一层双面胶,以延长其使用寿命,但是双面胶的热阻大,不利于散热器的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液态金属和导热膜复合散热其中常常将液态金属和散热器直接接触,导致其使用寿命缩短,时间久了就会使其彼此脱离;也有通过在液态金属和散热器之间设一层双面胶,以延长其使用寿命,但是双面胶的热阻大,不利于散热器的散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态金属基导热膜复合结构,将导热膜层和液态金属层的边缘通过胶黏剂层固定,一方面延长了导热复合结构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极大的降低界面热阻,提高散热性能。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种液态金属基导热膜复合结构,包括复合在一起的导热膜层和液态金属层,所述导热膜层和液态金属层之间设有将导热膜层和液态金属层的边缘固定的胶黏剂层。
[0008]作为优选,所述导热膜层外还设有一层保护层。
[0009]具体地,所述保护层为PET离型膜。
[0010]具体地,所述导热膜层为散热石墨膜、石墨烯导热膜、或包含散热石墨膜或石墨烯导热膜的复合膜。
[0011 ]具体地,所述导热膜层的厚度为0.5-100μπι。
[0012]具体地,所述液态金属层是镓基合金、铟基合金或铋基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具体地,所述胶黏剂层为双面导热胶。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态金属基导热膜复合结构,将液态金属层四周边缘通过胶黏剂与导热膜紧密固定,导热膜层和液态金属层的其余部分接触连接,当散热器或热源处于工作状态,随着热源温度升高,液态金属熔化呈粘性流动状态,一面与导热膜充分接触,另一面与散热器或热源紧密贴合;当散热器或热源处于非工作状态,温度降低,液态金属逐渐凝固,液态金属层与导热膜层通过胶黏剂层紧密贴合形成一体,液态金属同时也被重新塑形,向导热膜层方向形成一个与胶黏剂层厚度相同的凸台,一方面提高了导热膜结构的使用寿命,并减少了胶黏剂的使用,另一方面是极大的降低界面热阻,提尚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0015]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态金属基导热膜复合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液态金属层,2、胶黏剂层,3、导热膜层,4、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8]如图I所不,一种液态金属基导热膜复合结构,包括复合在一起的导热膜层3和液态金属层I,导热膜层3和液态金属层I之间设有将导热膜层3和液态金属层I的边缘固定的胶黏剂层2,导热膜层3外还设有一层保护层4,胶黏剂层2为双面导热胶。
[0019]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保护层4优选为PET离型膜。
[0020]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导热膜层3优选为散热石墨膜、石墨烯导热膜、或包含散热石墨膜或石墨烯导热膜的复合膜。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导热膜层3为石墨烯导热膜。其厚度为 0.5-100μπι。
[0021]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液态金属层I可以是镓基合金、铟基合金或铋基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液态金属层I优选为镓基合金。
[0022]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液态金属基导热膜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在一起的导热膜层(3)和液态金属层(I),所述导热膜层(3)和液态金属层(I)之间设有将导热膜层(3)和液态金属层(1)的边缘固定的胶黏剂层(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液态金属基导热膜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膜层(3)外还设有一层保护层(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态金属基导热膜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4)为PET离型膜。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液态金属基导热膜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膜层(3)为散热石墨膜、石墨烯导热膜、或包含散热石墨膜或石墨烯导热膜的复合膜。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液态金属基导热膜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膜层(3)的厚度为 0·5-100μπι。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液态金属基导热膜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金属层(I)是镓基合金、铟基合金或铋基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液态金属基导热膜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黏剂层(2)为双面导热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态金属基导热膜复合结构,包括复合在一起的导热膜层和液态金属层,所述导热膜层和液态金属层之间设有将导热膜层和液态金属层的边缘固定的胶黏剂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态金属基导热膜复合结构,将液态金属层四周边缘通过胶黏剂与导热膜紧密固定,导热膜层和液态金属层的其余部分接触连接,一方面提高了导热膜结构的使用寿命,并减少了胶黏剂的使用,另一方面是极大的降低界面热阻,提高散热性能。
【IPC分类】B32B7/06, B32B9/04, B32B9/00, H05K7/20
【公开号】CN205161023
【申请号】CN201521035204
【发明人】徐世中, 朱秀娟, 李志文
【申请人】碳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