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呼叫控制的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88751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实现呼叫控制的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呼叫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通信网络中,交换机(包括固定交换机和移动交换机)是呼叫发起、接续和终结的设备,当前,交换机一般采用ISDN用户部分(ISUP)信令协议对呼叫进行控制,并提供对应的中继电路资源以完成语音信息的传递。
随着业务的发展,在被叫号码变换的业务处理方案中,要求一些信令处理设备能够处理ISUP协议的初始化地址消息(IAM消息),通过修改IAM消息中的被叫号码,变换被叫号码,同时通过监控ISUP呼叫流程的后继消息,以达到监控整个呼叫的目的。但由于这类信令处理设备本身一般不具有中继电路资源,因此为了实现该功能需要增加中继资源和对应的管理功能,不仅实现难度较大,而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呼叫控制的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将无中继资源的信令处理设备监控话路存在实现难度大和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实现呼叫控制的方法,该方法为将与信令处理设备配合的交换机中第一E1接口的中继电路映射到第二E1接口的中继电路来形成自环通路,并按下述步骤接续呼叫A、将主叫对被叫号码的呼叫接续到所述交换机;B、所述交换机将呼叫接续到信令处理设备,并为该次呼叫选择第一E1接口的第一中继电路;
C、信令处理设备转换所述被叫号码,将对转换后的被叫号码的呼叫接续到所述交换机,并为该次呼叫选择第二E1接口中与所述第一中继电路对应的第二中继电路;D、所述交换机接通过第一、第二中继电路及自环通路传送主、被叫之间的语音信息。
根据上述方法在进行步骤B之前,所述交换机根据呼叫中的被叫号码和预先的配置分析是否将该呼叫接续到所述信令处理设备。
步骤C中,信令处理设备在第一中继电路的电路识别码(CIC)上增加一个偏移量来确定为呼叫分配的第二中继电路,该偏量为第一E1接口与第二E1接口之间的CIC间隔。
对于被叫侧响应的后继消息,信令处理设备将消息中CIC的偏移量去掉后返回给所述交换机。
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交换机,以及与该交换机连接并用于话路监控的信令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上至少有两个E1接口互连,使该两个E1接口中的中继电路在交换机侧形成自环;所述交换机将被监控的呼叫接续到信令处理设备,在信令处理设备的控制下通过自环的中继电路接通主、被叫来传送话音信息。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交换机与无中继资源的信令处理设备配置来实现话路监控,解决了通信网络上部分不能提供中继资源的信令处理设备实现话路监控难度大和成本高的问题。
(2)在本发明实现过程中,不需要网上设备为话路监控功能进行硬件升级,因此,实现容易且成本低。
(3)采用本发明,无中继资源的信令处理设备可以通过对ISUP消息的处理获得对应的呼叫信息,并控制呼叫。


图1为与信令处理设备配合的交换机E1接口自环的示意图;图2为实现本发明的一个组网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呼叫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阅图1所示,信令处理设备具备ISDN用户部分(ISUP)或者电话用户部分(TUP)信令协议处理能力,但其不需要有中继资源,而由一个交换机进行配合实现呼叫处理能力。
在交换机上将同信令处理设备对应局向的中继进行E1自环,即将第一、第二两个E1接口互连。如,将交换机侧第一个E1中1到30号中继电路对应地映射到第二个E1中33到62号中继电路,即使从电路识别码(CIC)=1进入的语音将从CIC=33出来,同理,CIC=2的中继电路将对应CIC=34的中继电路,其他的依次类推。
对于从交换机到信令处理设备的一个呼叫来说,语音信息将通过自环的E1通道,返回到交换机侧,并不通过信令处理设备,但与呼叫相关的ISUP信令完整地通过信令处理设备,信令处理设备通过这些呼叫信令了解呼叫信息,并控制呼叫。
在图2所示的通信网络中,交换机C与信令处理设备连接,通过两者配合来实现呼叫处理能力,进而对网络中的话路进行监控。
在交换机C上进行中继自环,自环以后电路识别码(CIC)的偏移量Y取决于交换机两个自环E1接口之间的CIC的间隔,一般为32的倍数。
对于从交换机A发起的呼叫,通过各个网络实体对被叫进行号码分析(通过预先配置将特定的被叫号码接续到交换机C)将被叫号码为A的呼叫接续到交换机C,交换机C分析被叫号码为A的呼叫需要接续到信令处理设备,并分配第一E1中的第一中继电路(第一中继电路指代该E1接口中的一个中继电路,如,CIC=0的中继电路;第二中继电路同理。)。信令处理设备收到初始化地址消息(IAM消息)后,将被叫号码A修改被叫号码B,同时将CIC号码增加一个偏移量Y(如,Y=32),并将IAM消息发送给交换机C,交换机C分析被叫号码B后将呼叫接续到交换机B。对于交换机B响应的后继消息ACM、ANM,信令处理设备将CIC中的偏移Y去掉返回给交换机C。最终通过自环的第一、第二中继电路将主叫和被叫接通,使主、被叫间的话音信息不通过信令处理设备。
参阅图3所示,一个呼叫的具体处理流程如下1、交换机A通过发送初始化地址消息IAM将被叫号码为A的呼叫接续到交换机C。
2、交换机C分析被叫号码为A的呼叫需要接续到信令处理设备,则向信令处理设备发送IAM消息,该消息中携带的电路识别码为第一E1接口的第一中继电路的识别码,即CIC=X。
3、信令处理设备收到呼叫后,将被叫号码修改为B;同时将CIC增加一个偏移量Y(CIC=X+Y),使CIC为第二E1接口中与第一中继电路对应的第二中继电路的CIC,并通过发送IAM消息将呼叫接续到交换机C。(此时接续到交换机C的呼叫,对交换机而言是一个从信令设备到被叫号码的一个新呼叫。)其中偏移量Y由两个自环的E1接口间隔的CIC间隔来确定,如,前述实例,偏移量为32。
将被叫号码A修改为B,是为了防止交换机C将呼叫接续到信令处理设备而造成循环。
4、交换机C分析被叫号码B,并发送IAM消息将呼叫接续到交换机B。
5、交换机B向交换机C回应地址全消息ACM。
6、交换机C向信令处理设备回应ACM消息,该消息中携带第二中继电路的CIC,即CIC=X+Y。
7、信令处理设备向交换机C回应ACM,该消息中的CIC为第一中继电路的CIC,即CIC=X。
8、交换机C向交换机A回应ACM消息。
9、交换机B向交换机C发送应答消息ANM。
10、交换机C向信令设备发送ANM消息,该消息中的CIC为第二中继电路的CIC,即CIC=X+Y。至此,经第二中继电路接通交换机C与交换机B之间的话路。
11、信令处理设备向交换机C发送ANM消息,该消息中的CIC为第一中继电路的CIC,即CIC=X。
12、交换机C向交换机A发送ANM消息。
到此,经第一中继电路接通交换机A与交换机C之间的话路,由于第一中继电路和第二中继电路在交换侧自环,所以使得主、被叫之间的话路接通,其话音信息不通过信令处理设备。
被叫挂机时处理流程如下A、被叫挂机,交换机B向交换机C发送释放消息(REL消息)。
B、交换机C向信令设备发送释放REL消息,该消息中携带第二中继电路的CIC,即CIC=X+Y。
C、信令设备向交换机C发送REL消息,该消息中携带第一中继电路的CIC,即CIC=X。
D、交换机C向交换机A发送REL消息。
E、交换机A向交换机C回应释放完成消息(RLC消息)。
F、交换机C向信令设备回应RLC消息,该消息中携带第一中继电路的CIC,即CIC=X。
G、信令设备向交换机C回应RLC消息,该消息中携带第二中继电路的CIC,即CIC=X+Y。
H、交换机C向交换机B回应RLC消息。至此,接通主、被叫的第一、第中继电路被释放。
在本发明中交换机可为固定交换机,也可为移动交换机。可根据需要,在交换机上形成多个自环的E1接口。
本发明通过交换机的E1接口自环,使信令处理设备在不具备中继资源的情况下,通过处理ISUP消息从而具备话路控制能力。
权利要求
1.一种实现呼叫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信令处理设备配合的交换机中第一E1接口的中继电路映射到第二E1接口的中继电路来形成自环通路,并按下述步骤接续呼叫A、将主叫对被叫号码的呼叫接续到所述交换机;B、所述交换机将呼叫接续到信令处理设备,并为该次呼叫选择第一E1接口的第一中继电路;C、信令处理设备转换所述被叫号码,将对转换后的被叫号码的呼叫接续到所述交换机,并为该次呼叫选择第二E1接口中与所述第一中继电路对应的第二中继电路;D、所述交换机接通过第一、第二中继电路及自环通路传送主、被叫之间的语音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E1接口和第二E1接口为所述交换机与信令处理设备对应局向的接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步骤B之前,所述交换机根据呼叫中的被叫号码和预先的配置分析是否将该呼叫接续到所述信令处理设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信令处理设备在第一中继电路的电路识别码(CIC)上增加一个偏移量来确定为呼叫分配的第二中继电路,该偏量为第一E1接口与第二E1接口之间的CIC间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被叫侧响应的后继消息,信令处理设备将消息中CIC的偏移量去掉后返回给所述交换机。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IC间隔为32的倍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主叫或被叫挂机时,通过所述交换机向信令处理设备发送释放消息,由信令处理设备控制所述交换机释放第一、第二中继电路。
8.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交换机,以及与该交换机连接并用于话路监控的信令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上至少有两个E1接口互连,使该两个E1接口的中继电路在交换机侧形成自环;所述交换机将被监控的呼叫接续到信令处理设备,在信令处理设备的控制下通过自环的两个中继电路接通主、被叫来传送话音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E1接口中对应的中继电路的电路识别码(CIC)的间隔为32的倍数。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为固定交换机或移动交换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呼叫控制的方法及系统,用于使无中继资源的信令处理设备具备话路控制能力。所述方法是将与信令处理设备配合的交换机中第一E1接口的中继电路映射到第二E1接口的中继电路来形成自环,并按下述步骤接续呼叫将主叫对被叫号码的呼叫接续到所述交换机;由交换机将呼叫接续到信令处理设备,并为该次呼叫选择第一E1接口的第一中继电路;信令处理设备转换被叫号码,将对该被叫号码的呼叫接续到交换机,并为该次呼叫选择第二E1接口中与所述第一中继电路对应的第二中继电路;交换机接通过第一、第二中继电路及自环通路传送主、被叫之间的语音信息。
文档编号H04L12/26GK1658681SQ20041000565
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21日
发明者杨国道, 李祖健, 陈友军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