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话终端间的数据传送路径建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10581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电话终端间的数据传送路径建立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了经由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网络而收纳在移动电话网络内的小型基站的通信方式。
背景技术
在移动电话网络,例如第三代移动电话网络(Third Generation mobilephone network)中,存在着虽然在地图上看是服务区(来自基站的电波到达的范围)内,但是电波却难以到达的区域(称为“静区”)。这是由于电波基本上直线传播,因而有时在建筑物的影子、室内、地下等处,来自基站的无线电波未能充分到达。
作为静区之一,例如有室内,特别是有独立式住宅或公寓住宅中的个人住宅内。期望的是,在该个人住宅内配置小型基站,从而可在个人住宅内顺利地接收来自移动电话网络的电波。
作为与本发明相关联的现有技术,例如有以下的专利文献1和2所述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4-50794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2-535888号公报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用经由IP网络设置在移动电话网络的静区内的小型无线基站来实现移动电话网络和IP网络的有效利用的技术。
本发明是一种移动电话终端间的数据传送路径建立系统,该系统包含无线基站,其经由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网络被收纳在移动电话网络内;以及试行单元,其在上述无线基站从作为主叫终端的移动电话终端接收的主叫请求的被叫终端的移动电话终端可利用不同于与上述IP网络连接的上述无线基站的无线基站来接收上述主叫请求的情况下,尝试建立使上述无线基站和上述不同的无线基站不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而通过上述IP网络连接的数据通信路径,用来传送在上述主叫终端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所通信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使无线基站间直接连接、不经由移动电话网络的数据传送路径是为了移动电话终端间的数据通信而建立的。由此,由于终端间的数据(用户数据)不经由移动电话网络,因而可实现移动电话网络中的通信量减轻。
并且,在建立了经由移动电话网络的终端间的数据传送路径的情况下,数据的通信量通过IP网络两次。相比之下,在建立了无线基站间直接连接的数据传送路径的情况下,数据的通信量通过IP网络的次数为1次。由此,可实现IP网络的通信量减轻。
本发明的系统可还包含在不能建立上述数据通信路径的情况下,建立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和上述IP网络的替代数据传送路径,用来传送在上述主叫终端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所通信的数据的单元。
在不能建立使无线基站间直接连接的数据传送路径的情况下,可建立经由移动电话网络和IP网络的替代数据传送路径。由此,可补偿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连接。
并且,本发明是一种移动电话终端间的数据传送路径建立系统,该系统包含多个无线基站,其经由同一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网络被收纳在移动电话网络内;以及呼叫控制装置,其设置在上述IP网络内;上述呼叫控制装置包含存储部,其存储包含移动电话终端的识别信息和该移动电话终端可利用的收纳在上述IP网络内的无线基站的IP地址的对方信息;接收部,其从作为主叫侧无线基站的上述多个无线基站之一接收作为主叫终端的移动电话终端的主叫请求;检索部,其取得上述主叫请求内包含的作为被叫终端的移动电话终端的识别信息,并从上述存储部中读出与所取得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无线基站的IP地址;以及发送部,其在由上述检索部读出了无线基站的IP地址的情况下,把具有该IP地址的无线基站作为被叫侧无线基站,将上述主叫请求发送到该IP地址;在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自身的属下存在上述被叫终端的情况下,在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之间经由上述呼叫控制装置建立使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不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而通过上述IP网络连接的数据通信路径,用来传送在上述主叫终端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所通信的数据。
在该系统中,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在不能接收到对已发送到上述被叫终端的上述主叫请求的响应的情况下,把表示在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的属下不存在上述被叫终端的消息经由上述呼叫控制装置通知给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在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主叫终端之间建立第1数据传送路径,在从上述呼叫控制装置接收到上述消息的情况下,把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自身作为主叫终端来建立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使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连接的第2数据传送路径,通过使上述第1数据传送路径和上述第2数据传送路径连接,来建立上述主叫终端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的数据传送路径。
并且,该系统可构成如下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在与上述主叫请求对应的对方信息未被登记在上述存储部内的情况下,在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主叫终端之间建立第1数据传送路径,把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自身作为主叫终端来建立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使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连接的第2数据传送路径,通过使上述第1数据传送路径和上述第2数据传送路径连接,来建立上述主叫终端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的数据传送路径。
本发明是一种移动电话终端间的数据传送路径建立系统,该系统具有多个无线基站,其经由同一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网络被收纳在移动电话网络内;作为主叫侧无线基站的上述多个无线基站中的至少一个包含存储部,其存储包含移动电话终端的识别信息和该移动电话终端可利用的收纳在上述IP网络内的无线基站的IP地址的对方信息;接收部,其接收来自作为主叫终端的移动电话终端的主叫请求;检索部,其取得上述主叫请求内包含的作为被叫终端的移动电话终端的识别信息,并从上述存储部中检索与所取得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无线基站的IP地址;发送部,其在上述对应的无线基站的IP地址被检索出的情况下,把具有该IP地址的无线基站作为被叫侧无线基站,将上述主叫请求发送到该IP地址;以及控制单元,其在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自身的属下存在上述被叫终端的情况下,在与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之间建立使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不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而通过上述IP网络连接的数据通信路径,用来传送在上述主叫终端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所通信的数据。
该系统可构成如下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在不能接收到对已发送到上述被叫终端的上述主叫请求的响应的情况下,把表示在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的属下不存在上述被叫终端的消息通知给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在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主叫终端之间建立第1数据传送路径;在从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接收到上述消息的情况下,把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自身作为主叫终端来建立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使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连接的第2数据传送路径;以及通过使上述第1数据传送路径和上述第2数据传送路径连接,来建立上述主叫终端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的数据传送路径。
并且,该系统可构成如下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在与上述主叫请求对应的对方信息未被登记在上述存储部内的情况下,在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主叫终端之间建立第1数据传送路径;另外,把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自身作为主叫终端来建立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使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连接的第2数据传送路径;通过使上述第1数据传送路径和上述第2数据传送路径连接,来建立上述主叫终端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的数据传送路径。
并且,本发明可实现构成上述系统的无线基站、呼叫控制装置以及具有与上述系统相同特征的数据传送路径的建立方法。
根据本发明,可使用经由IP网络设置在移动电话网络的静区内的小型无线基站来实现移动电话网络和IP网络的有效利用。


图1是示出可应用本发明的移动电话网络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示出现有的声音数据通过的承载路由的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声音数据通过的承载路由的图。
图4是示出用于对本发明的第1方式进行说明的网络结构例的图,是示出能通过CABS将终端间直接连接的情况(第1案例)的图。
图5是用于对本发明的第1方式进行说明的顺序图,与图4对应。
图6是示出用于对本发明的第1方式进行说明的网络结构例的图,是示出不能通过CABS将终端间直接连接的情况(第2案例)的图。
图7是用于对本发明的第1方式进行说明的顺序图,与图6对应。
图8是示出用于对本发明的第2方式进行说明的网络结构例的图,是示出能通过CABS将终端间直接连接的情况(第3案例)的图。
图9是用于对本发明的第2方式进行说明的顺序图,与图8对应。
图10是示出用于对本发明的第2方式进行说明的网络结构例的图,是示出不能通过CABS将终端间直接连接的情况(第4案例)的图。
图11是用于对本发明的第2方式进行说明的顺序图,与图10对应。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方式(在第1方式中被叫侧未登记的情况)的顺序的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方式(在第2方式中被叫侧未登记的情况)的顺序的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第1方式中的CABS能直接连接的情况(第1案例)的实施例)的顺序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第1方式中的CABS能直接连接的情况(第1案例)的实施例)的顺序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第1方式中的CABS不能直接连接的情况(第2案例)的实施例)的顺序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第1方式中的CABS不能直接连接的情况(第2案例)的实施例)的顺序图。
图18是本发明的第2方式中的CABS能直接连接的情况的实施例的顺序图。
图19是本发明的第2方式中的CABS不能直接连接的情况的实施例的顺序图。
图20是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的被叫侧CABS未登记在CA Server内的情况的顺序图。
图21是本发明的第2方式中的被叫侧CABS未登记在主叫侧CABS内的情况的顺序图。
图22是示出本发明的小型基站(CABS)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23是示出本发明的呼叫控制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24是示出本发明的小型基站中的对方的推断部的结构例的框图。
符号说明10CABS(无线基站);19CNT部(控制部,协议转换部);20终端侧仿真器;21网络侧仿真器;22第1密码处理部;23第2密码处理部;24承载选择器(切换部);25音生成部;30呼叫控制装置;31,41消息接收部(接收部);32,42消息分析部;33,43对方检索部(检索部);34、44消息生成部;35,45消息发送部(发送部);36,46登记表存储部(存储部);36A,46A登记表。
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对本发明的详情进行说明。作为存在于移动电话网络的服务区内的静区,例如有独立式住宅或公寓住宅中的个人住宅(user home)。期望的是,在这种个人住宅内设置小型无线基站,移动电话的用户可从个人住宅内使用移动电话。这种住宅内用的小型基站与一般设置的基站相比较,优选地具有以下特征。
(1)为了能设置在住宅内,需要小型、廉价,而且服务区(来自小型基站的电波到达范围)狭小,并且电波是低输出(对其他同样的基站尽量减小电波干扰)的基站。
(2)为了形成网络,必须在基站和基站控制装置之间铺设物理线路。在该物理线路中,通过共同利用目前在个人住宅中不断普及的互联网连接用的宽带线路(例如xDSL(x Digital Subscriber Linex数字用户线路)线路服务,或者CATV(有线电视)的互联网连接服务等)具有的IP包传送路径的形式,来收发数据。
(3)住宅用的小型基站假定由个人住宅用户支付费用来设置。鉴于这一点,在基站控制装置(RNSRadio Network Sub-system无线网络子系统)和小型基站之间设置用于仅容许小型基站的设置用户(及其关系人)与小型基站连接的认证功能(终端一小型基站认证功能)。
图1是示出移动电话网络和小型基站的连接结构例的图。在图1中,MSC(Mobile Services Switching Center移动服务交换中心)是移动电话网络的交换处理装置(交换机)。MSC相互连接,并收纳至少一个RNS。RNS是控制属下的基站的基站控制装置。各RNS收纳至少一个BTS(BaseTransceiver Station基站收发站)。BTS是用于与移动终端(mobile station(移动站)或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UE))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以上是移动电话网络内包含的构成要素。
另外,图1示出3G(IMT-2000)的UMTS(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的一部分,作为移动电话网络的例子。UMTS大致由核心网和核心网的接入网(UTRAN(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通用地面无线接入网))构成。UTRAN包含无线部分。图1所示的MSC是核心网内包含的要素,RNS和BTS是UTRAN内包含的要素。
图1所示的CABS(Cubicle Area BTS室内区域BTS)相当于住宅内用的小型基站装置(very small BTS for home user住宅用户用的小型BTS)。CABS一般设置在住宅内,经由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网络与移动电话网络的RNS连接。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假定在用户住宅内导入了由ISP提供的互联网连接用的宽带线路(例如xDSL)。CABS与收纳作为宽带线路而利用的固定电话线路的xDSL调制解调器的IP接口连接。xDSL调制解调器经由从固定电话线路所分配的xDSL线路与设置在ISP网络内的DSLAM(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数字用户线路接入复用器)连接。
另一方面,RNS经由IWU(Inter-Working Unit互通单元)与设置在ISP网络入口的边缘路由器(ER)连接。由此,使移动电话网络和ISP网络相互连接。
IWU是IP层和目前的移动电话网络的下层即ATM(Asynchronous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之间的转换装置。RNS和ER之间通过与来自移动电话网络的呼叫量对应的数量的线路连接。
这样,CABS通过固定电话线路来物理连接。并且,CABS通过IP接口与RNS连接。这样,与某个ISP网络连接的所有CABS可收纳在移动电话网络内。
这样,只要利用已铺设在住宅内的宽带线路(连接到ISP的环境)来使CABS与移动电话网络连接,就无需在设置有CABS的各住宅内铺设连接到移动电话网络(RNS)的专用线路。因此,可削减CABS的导入相关的成本。
并且,CABS具有容许CABS自身仅与特定终端连接的功能。具体来说,在CABS接收到来自终端的连接请求的情况下,RNS/MSC执行与CABS之间的认证处理。根据认证处理的结果,如果连接请求源的终端是能连接的终端,则CABS容许来自终端的连接请求。
图2示出在收纳图1所示的CABS的方式中,被收纳于同一ISP内的CABS属下的终端相互进行通信的情况。
从图2可以看出,在终端间交换的数据(例如在语音呼叫的情况下是语音数据)通过CABS1a-RNS1-MSC-RNS2-CABS2a的路径(图中由箭头表示)。此时,通过同一ISP网络(IP网络)两次。
如果在使用图2所示的路径的通信中,如图3所示,只要在终端间交换的数据能通过CABS间的直接连接来交换,则通过ISP网络内的通信量就减半。并且,由于CABS间的通信量不通过位于ISP网络之上的移动电话网络,因而显然在设备方面是有利的。
各CABS具有在ISP网络内被唯一分配的IP地址。只要在CABS间知道彼此的IP地址,就能直接(不经由移动电话网络)交换IP包(例如含有语音数据的IP包)。
这种通信方式是与目前许多ISP提供服务的基于IP电话的通信相同的方式。ISP为了进行IP电话服务而在ISP网络内设置呼叫控制服务器(CA(Call Agent)server),与IP电话终端之间交换呼叫控制信号,提供通话服务。因此认为,只要把移动电话终端+CABS的组合当作IP电话终端,就能以相同手段提供服务。
然而,经由上述的ISP网络使CABS间直接连接的服务实际上实现起来存在很大问题。
首先,移动电话终端和CABS采用与ISP通常提供的IP电话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对话初始化协议)等)不同的移动电话协议(3GPP标准)。因此,在当前状况下,不能在CABS和呼叫控制服务器之间交换控制信号。并且,移动电话终端也并不总是在CABS的通信范围内。
并且,ISP的呼叫控制服务器针对来自某个移动电话终端+CABS的主叫请求,向将要登记目的地的CABS+移动电话终端发出被叫请求。在该情况下,该被叫请求可到达对方的CABS。然而,在接收到被叫请求的CABS的通信范围(来自CABS的被叫请求(无线电波)到达的范围)内不一定存在本来的作为目的地的移动电话终端。
在目的地的移动电话终端不在CABS的通信范围内的情况下,有时该移动电话终端存在于移动电话网络内的某处的某个BTS的属下。在该情况下,期望的是被叫请求通过该BTS到达目的地的移动电话终端。
然而,呼叫控制服务器无法知道目的地的移动电话终端位于某个BTS的属下。并且,呼叫控制服务器也无法使被叫请求与该某个BTS连接。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成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通过收纳于同一IP网络内的小型基站之间进行终端间的通信的情况下,可减少对移动电话网络和IP网络的负荷的技术。
本发明涉及移动电话终端间的数据传送路径建立方法及其系统。在本发明中,在多个小型基站(CABS)与同一ISP网络(地址赋予体系相同的IP网络)连接的情况下,在来自作为主叫终端的移动电话终端的主叫请求由多个CABS中的一个接收的情况下,为了在作为该主叫请求的目的地的被叫终端与主叫终端之间传送数据,尝试在接收到上述主叫请求的主叫侧CABS和属下具有上述被叫终端的被叫侧CABS之间建立不经由移动电话网络而使CABS间直接连接的实质的数据传送路径。
在不能建立上述的实质的数据传送路径的情况下,可建立通过移动电话网络和IP网络的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的数据传送路径。
本发明可利用设置在ISP网络内的呼叫控制装置来实现(第1方式)。并且,本发明也能不利用呼叫控制装置来实现(第2方式)。
在通过利用呼叫控制装置来实现本发明的情况(第1方式)下,构成为把呼叫控制装置配置在ISP网络内,呼叫控制装置通过在主叫侧CABS和被叫侧CABS之间进行消息交换,来控制CABS间的直接连接。
作为呼叫控制装置,可以把专用的呼叫控制装置配置在ISP网络内,以控制CABS间的呼叫连接(数据传送路径的建立)。然而,作为呼叫控制装置,以往利用设置在ISP网络内的IP电话用的呼叫控制服务器(称为“CA(call agent呼叫代理)服务器”),它在抑制与系统构建有关的成本上升这一点上是优选的。
呼叫控制服务器具有识别SIP等的规定IP电话用协议的功能。然而,呼叫控制服务器不具有识别移动电话用协议的功能。因此,在成为主叫侧CABS或被叫侧CABS的各CABS上安装有进行移动电话用协议和IP电话用协议之间的协议转换的协议转换功能(协议转换部)。
CABS使用协议转换功能,把基于移动电话用协议的来自移动终端的消息(主叫请求等)转换成可由呼叫控制服务器识别的基于IP电话用协议的形式,或者把从呼叫控制服务器所接收的消息转换成可由移动终端识别的基于移动电话用协议的形式。
并且,在应用呼叫控制装置(呼叫控制服务器)的情况下,呼叫控制装置判断主叫请求的被叫终端是否是可利用连接在与主叫侧CABS相同的ISP网络上的CABS的移动电话终端。
为了进行这种判断,例如,呼叫控制装置需要具有登记有包含连接在主叫侧CABS相同的ISP网络上的CABS的IP地址和可利用该CABS的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例如移动终端的电话号码)的对方信息的存储装置(存储部)。
而且,呼叫控制装置需要具有以接收来自主叫侧CABS的主叫请求为契机,判断与该主叫请求的发送源IP地址(主叫侧CABS的IP地址)和该主叫请求内包含的被叫终端的识别信息对应的对方信息是否被登记在存储部内的功能(判断部);以及在存储了对应的对方信息的情况下,把该对方信息内包含的CABS的IP地址决定为主叫请求的目的地的功能(决定部)。
在应用IP电话用的呼叫控制服务器作为呼叫控制装置的情况下,为了把上述登记部和判断功能(判断部)安装在呼叫控制服务器上,优选的是实施如下改良。
呼叫控制服务器具有为了进行IP电话终端间的连接服务,登记有包含IP电话终端的IP地址和该IP电话终端的电话号码的条目列表的登记表;以及以接收来自IP电话终端的主叫请求为契机,从登记表中读出与主叫请求对应的条目,以此推断出主叫请求的目的地的IP电话终端的IP地址的推断功能(推断部)。
另外,在登记表的各条目内,实际上,除了IP电话终端的IP地址和电话号码以外,还登记有用于建立RTP/UDP(Real-time TransportProtocol/User Datagram 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对话的端口编号和语音编码方式,作为用于建立语音呼叫的控制信息。
只要在这种登记表内登记包含上述的对方信息(CABS的IP地址和可成为该CABS的属下的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的条目,呼叫控制服务器就能把各CABS+移动终端识别为IP电话终端。然后,呼叫控制服务器可使用上述推断功能来推断出目的地的CABS+移动终端。另外,在登记表的条目内也能设置终端是移动终端的识别标记。
而且,在登记于呼叫控制服务器内的CABS的属下没有想要连接的终端(被叫终端)的情况下,需要用于由呼叫控制服务器判断(识别)该情况的机构(结构(configuration))。
而且,在判断为被叫终端不在登记CABS的属下的情况下,需要由呼叫控制服务器对移动电话网络进行主叫处理的机构(结构)。
在不使用呼叫控制装置而实现本发明的情况(第2方式)下,需要以下结构,即CABS以接收到来自作为主叫侧CABS的主叫终端的主叫请求为契机,判断主叫请求的被叫终端是否是可利用连接在与主叫侧CABS相同的ISP网络上的CABS的移动终端。
因此,CABS设置有登记了上述对方信息的存储部。而且,CABS设置有以接收来自主叫终端的主叫请求为契机,判断在存储部内是否登记有与主叫请求对应的对方信息的判断部;以及根据判断部的判断结果决定主叫请求的目的地的决定部。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结构只是例示,本发明不限于此。
<第1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第1方式,对建立经由存在于ISP网络内的IP电话的呼叫控制服务器而不经由小型基站间的移动电话网络的数据通信路径的方式进行说明。
《第1案例》图4是对第1案例,即在ISP网络(以下简称为“ISP”)内存在作为呼叫控制装置的呼叫控制服务器(CA Server)的情况下,作为主叫终端(calling terminal)的移动终端(以下简称为“终端”)UE-a和作为被叫终端(called terminal)的终端UE-b的各方处于分别可与连接ISP1的CABS1和CABS2进行通信的状态的情况的顺序进行说明的图。图5是图4所示的状态,即终端UE-b可与连接ISP1的CABS2进行通信的情况的顺序图。
如图4和图5所示,当终端UE-a主叫时,经由CABS1在终端UE-a和呼叫控制服务器之间进行呼叫预处理(CALL PREPROCESSES)(S01)。
这里,CABS1代替本来进行预处理的RNS1/MSC1而代行协议终端进行预处理。该预处理具体地说包含网络认证和加密密钥的确定。
预处理中的网络认证,即在该ISP1内终端UE-a是否可以进行通信,这是通过确认在呼叫控制服务器内终端UE-a是否被登记为可以进行通信的终端来判断的。因此,CABS1需要具有把与终端之间的认证请求的交换转换成呼叫控制服务器具有的呼叫控制协议(IP电话用协议)的功能。
这样,CABS1可代行与移动电话网络侧的上位装置(RNS/MSC)之间的协议来进行终端处理的功能是第1特征,具有终端的协议与呼叫控制服务器的协议转换功能是本发明的第2特征。然而,也能构成为仅在终端UE-a和CABS1之间实施预处理(不利用呼叫控制服务器)。
当预处理结束时,作为主叫请求(呼叫连接请求)的SETUP信号从终端UE-a被发送到CABS1(S02)。CABS1利用协议转换功能把该SETUP信号转换成呼叫控制服务器可处理的呼叫相当的信号(图6中例示出SETUP消息)来发送(S03)。这是本发明的第3特征。
来自CABS1的SETUP消息包含有CABS1的IP地址、终端UE-a的电话号码(主叫终端的识别信息)、被叫终端的电话号码(被叫终端的识别信息)等的信息。呼叫控制服务器在接收到来自CABS1的SETUP消息时,通过识别出CABS1是IP电话终端来进行动作。
SETUP消息包含有作为被叫终端的终端UE-b的电话号码。呼叫控制服务器把终端的识别编号和登记信息(登记在上述登记表内的信息)进行对照来推断出目的地CABS2。即,作为与终端UE-b对应的CABS的IP地址,通过从登记表中读出CABS2的IP地址,可推断出目的地CABS。呼叫控制服务器向CABS2发送主叫消息(SETUP)(S04)。该动作与把CABS2视为IP电话终端的动作相同。
CABS2在接收到主叫消息(SETUP)的情况下,首先确认终端UE-b(根据主叫消息内包含的识别编号来指定)是否存在于属下。
因此,根据被叫请求消息“PAGE REQUEST”向终端UE-b发送被叫请求(S05)。此时,CABS2使用安装在CABS2自身上的协议转换功能来把主叫消息协议转换成可由终端UE-b识别的“PAGE REQUEST”。该协议转换也是第3特征。
在终端UE-b存在于CABS2的通信范围内的情况下,终端UE-b把对被叫请求“PAGE REQUEST”的响应返回到CABS2。在CABS2接收到响应的情况下,与终端UE-a侧相同的呼叫预处理(CALLPREPROCESSES)起动(S06),执行终端UE-b的网络认证。
当终端UE-b的网络认证没有问题时,CABS2把呼叫连接请求的SETUP信号发送到终端UE-b(S07)。终端UE-b对SETUP信号作出响应,从而进入下一阶段。
然而,呼叫控制服务器在接收到来自CABS1的SETUP信号(主叫消息S03),并根据该主叫消息确认目的地(CABS2)时,把包含有该目的地的IP地址(CABS2的IP地址)的响应消息“SETUP ACK”发送到CABS1(S08)。
CABS1以接收响应消息为契机,把消息“CALL PROCEEDING”发送到终端UE-a,并在CABS1和UE-a之间建立无线通信信道承载(语音数据被交换有时也记载为“无线承载”)(S09NEW BEARER SET)。
另一方面,在CABS2侧,当CABS2从终端UE-b接收到针对SETUP信号(S07)的“CALL CONFIRM”消息时(S11),CABS2在与终端UE-b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信道承载的建立(S12)。
此时,终端UE-b发出呼叫音来告知终端UE-b的用户呼叫,并以建立承载为契机把呼叫中消息即ALERT发送到CABS2(S13)。
该ALERT经由CABS2、呼叫控制服务器以及CABS1被传递到终端UE-a(S14,S15,S16)。终端UE-a通过接收ALERT,可识别出正在呼叫终端UE-b。
此时,有必要让终端UE-a听见RBT(Ring Back Tone回铃音)。因此,CABS1具有音(Tone)生成功能。这是本发明的第4特征。
当终端UE-b的用户根据呼叫音来使终端UE-b摘机,并对呼叫作出响应时,终端UE-b发送表示被叫终端作了响应的CONNECT消息(S017)。
CONNECT消息经由CABS2和呼叫控制服务器被发送到CABS1(S18,S19)。然后,CONNECT消息从CABS1被提供给终端UE-a(S20)。
当CONNECT消息传递到终端UE-a时,在CABS1和CABS2之间建立VoIP(Voice over IP)对话(实质的数据传送路径),可开始通信。之后,来自终端的语音数据由CABS进行分组并在CABS1-CABS2之间被收发。
在CABS1-CABS2之间不存在承载的概念(由于是IP网络),通过至此所示的呼叫控制信号的交换,把对方的CABS的IP地址设定在包的目的地IP地址内,于是,语音数据处于可收发的状态(即,认为确保了承载(Bearer Securing))。
另外,CONNECT消息(S20)到达终端UE-a而开始通信,同时在CABS1的内部,把通向终端UE-a的语音路由路径从音生成部以内部方式切换到与CABS2之间的语音数据通信(S21)。这是本发明的第5特征。
另外,CABS2和终端UE-a的各方在接收到CONNECT消息时,把对该消息的响应消息“CONNECT ACK”分别返回到终端UE-b和CABS1(S22,S23)。之后,在终端UE-a和终端UE-b之间为通话中(during communication)(S24)。
在通信被切断的情况下,执行以下过程。即,针对来自终端UE的切断指示,在CABS 1-呼叫控制服务器-CABS2-终端UE-b之间进行切断信号的交换(切断处理DISCONNECT PROCESS)(S25)。
之后,进行终端UE-a和CABS1之间的无线承载的释放处理(S26)。而且,进行终端UE-b和CABS2之间的无线承载的释放处理(S27)。该通信切换处理可通过与在移动电话终端进行切断的情况下的网络侧动作相同的动作来实现。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图5所示的网络系统在第1案例中,作为一种移动电话终端间的数据传送路径建立系统执行功能,该系统具有作为无线基站的CABS1;以及试行单元,其在CABS1从作为主叫终端的终端UE-a接收的主叫请求(SETUP)的被叫终端(终端UE-b)可利用与连接CABS1的IP网络相同的IP网络(ISP1)连接的不同的无线基站(CABS2)来接收主叫请求的情况下,尝试在CABS1-CABS2之间建立通过ISP1的数据通信路径。在第3案例中,呼叫控制服务器实现作为试行单元的功能。
《第2案例》图6是示出作为第2示例,在图4所示的被叫侧终端UE-b存在于一般的BTS(图6中是BTS2)的属下的情况下,如何切换主叫动作的图。图7是第2案例中的顺序图。
在图7中,来自终端UE-a的主叫过程与第1案例相同,来自呼叫控制服务器的SETUP信号到达CABS2(S01~S04)。并且,与第1案例一样,以发送来自呼叫控制服务器的“SETUP ACK”为契机,在CABS1和终端UE-a之间建立无线通信信道承载(S08~S10)。
CABS2在接收到“SETUP”时,与第1案例一样,向终端UE-b发送被叫请求“PAGE REQUEST”(S05)。然而,终端UE-b不存在于属下(CABS2的通信范围内)。因此,没有来自终端UE-b的响应。
另一方面,CABS2以发送被叫请求为契机,使用定时器来监视对被叫请求的响应(S106)。CABS2在定时器超时的时刻判断为终端UE-b不在CABS2的属下,为了把超时通知给呼叫控制服务器,将超时消息发送到呼叫控制服务器(S107;P.REQ Timeout)。
当呼叫控制服务器接收到超时消息时,呼叫控制服务器判断为在呼叫控制服务器所属的ISP内不能使CABS间直接连接。在该情况下,呼叫控制服务器把用于使CABS1重新进行主叫的消息(重新主叫请求消息。在图7中例示出“P.REQ Timout”消息)发送到CABS1(S108)。
CABS1在接收到重新主叫请求消息时,向移动电话网络侧进行重新主叫。这是本发明的第6特征。
至此以后的过程是与当前的移动电话网络的主叫/被叫顺序相同的处理。然而,CABS1作为终端UE-a的代行终端,在从呼叫预处理开始重新进行这一点上与以往不同。该不同点是由于终端UE-a不能重复已进行的处理而产生的。
因此,CABS1针对移动电话网络作为主叫终端进行动作,在CABS1和终端UE-b之间建立数据通信用承载。然后,CABS1使所建立的承载与CABS1和终端UE-a之间的无线通信信道承载连接。这样,CABS1看起来针对终端UE-a,根据终端UE-a自身发送的主叫请求建立了通信呼叫。
在该情况下,通过在终端UE-a和CABS1之间的呼叫预处理(S01)所决定的加密密钥与在CABS1和RNS1/MSC1之间所决定的加密密钥不同。因此,CABS1对通过CABS1的所有控制消息和通信数据进行解密/重新加密处理。这是第7特征。
这种解密和重新加密处理不仅在主叫/被叫处理中进行,而且也在呼叫切断处理中进行。由此,可实施与当前同等的顺序处理。
使用图7对S108以后的处理(CABS1的主叫/被叫顺序)进行说明。在图7中假定了终端UE-b处在存在于MSC2/RNS2的属下的BTS2的通信范围内的情况。
以CABS1的主叫为契机,在CABS1和RNS1/MSC1之间进行呼叫预处理(CALL PREPROCESS)(S109)。
之后,作为主叫请求的SETUP信号通过RNS1从CABS1被提供给MSC1(S111)。MSC1判定在MSC1自身的管理范围内是否存在终端UE-b。该判定是例如通过判断在登记有存在于MSC1的管理范围内的终端的识别信息的被称为VLR(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来访者定位寄存器)的终端的位置管理寄存器(未作图示)内是否登记有终端UE-b来进行的。
在MSC1自身的管理范围内不存在终端UE-b的情况下,MSC1从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登记有在移动电话网络内登记的所有终端的识别信息及其位置信息的位置管理寄存器未作图示)推断出终端UE-b的位置。这里,由于终端UE-b位于MSC2的管理范围内,因而MSC1把SETUP信号发送到MSC2(S111)。
MSC2把SETUP信号发送到属于MSC2的管理范围的RNS(S112)。并且,MSC2向MSC1返回确认消息“SETUP ACK”(S113)。当MSC1接收到“SETUP ACK”时,MSC1把“CALL PROCEEDING”发送到CABS1(S113A)。以CABS1接收“CALL PROCEEDING”为契机,在CABS1和MSC1之间建立经由RNS1的数据传送用承载(S113B)。
在S112中从MSC2发送的SETUP信号到达属于MSC2的属下的RNS2。RNS2把作为被叫请求的“PAGE REQUEST”发送到属于RNS2的属下的所有基站。由此,“PAGE REQUEST”通过BTS2到达终端UE-b(S114)。
以终端UE-b接收到“PAGE REQUEST”为契机,经由BTS2在终端UE-b和RNS2/MSC2之间执行呼叫预处理(S115)。
之后,MSC2将作为主叫请求的SETUP信号发送到终端UE-b(S116)。于是,终端UE-b发送确认消息“CALL CONFIRM”到MSC2(S117)。由此,建立终端UE-b和MSC1之间的数据(这里是语音数据)传送用承载(S118)。
之后,从终端UE-b发送消息“ALERT”(S119,S120,S121)。当CABS1接收到来自终端UE-b的“ALERT”时,CABS1使该“ALERT”连接在与终端UE-a之间建立的承载上(进行承载切换S122)。
然后,CABS1对来自MSC1的“ALERT”进行解密和重新加密,作为对终端UE-a发送的“SETUP”的“ALERT”而发送到终端UE-a(S123)。
之后,当终端UE-b的用户对呼叫作出响应时,消息“CONNECT”从终端UE-b被发送(S124,S125,S126,S127)。然而,CABS1在S127中,对来自MSC1的“CONNECT”进行解密和重新加密并发送到终端UE-a。
然后,MSC2把对“CONNECT”的“CONNECT ACK”发送到终端UE-b(S128),终端UE-a把对“CONNECT”的“CONNECT ACK”发送到MSC1(S129,S130)。并且,CABS1在S130中,对来自终端UE-a的“CONNECT ACK”进行解密和重新加密并发送到MSC1。由此,终端UE-a和终端UE-b之间为通话中(During Communication)(S131)。
在上述的第2案例中,在终端UE-a和CABS1之间建立的数据传送路径相当于第1数据传送路径,在CABS1和终端UE-b之间建立的数据传送路径相当于第2数据传送路径。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图5所示的网络系统在第2案例中,作为一种移动电话终端间的数据传送路径建立系统执行功能,该系统具有在不能建立CABS1-CABS2之间的数据传送路径的情况下,建立经由移动电话网络和IP网络的替代数据传送路径的单元(建立单元)。该建立单元由CABS1实现。
<第2方式>
下面,作为本发明的第2方式,对不利用在第1方式中所述的呼叫控制服务器,而使CABS间经由ISP网络直接连接的方式进行说明。
在呼叫控制服务器不存在于ISP网络内的情况下,或者在不使用呼叫控制服务器的情况下,通过构成为在CABS内具有对方信息,可进行通信。
《第3案例》图8是示出不利用呼叫控制服务器,而是经由ISP网络在CABS间进行直接连接的方式<第3案例>来作为第2方式的图,图9是示出第2方式中的呼叫连接(信令)的顺序图。第3案例相当于第1方式中的第1案例。
在第2方式中,不利用呼叫控制服务器(CA Server)。因此,如图9所示,在CABS1和CABS2之间直接进行消息交换,这一点与图5所示的第1方式的第1案例中的顺序不同。
为了在CABS间进行直接交换,各CABS1、2至少登记有对方的IP地址、可与CABS自身连接的终端的电话号码等的终端的识别信息。
由此,例如如图8所示,在终端UE-a使用CABS1来进行主叫的情况下,在CABS1中检测其对方信息。由此,可判断为能经由CABS2到达终端UE-b。然后,CABS1可根据判断结果,经由CABS2把主叫请求直接发送到终端UE-b。
图9所示的顺序(S201~S224)与图5所示的第1方式不同如下。CABS1以主叫请求为契机进行呼叫预处理(S201),之后以接收来自终端UE-a的SETUP信号为契机,检查上述的对方信息。
即,CABS1根据“SETUP”内包含的终端UE-b的信息,参照预先登记在CABS1内的对方信息,判断终端UE-b是否被登记为CABS2的属下的终端(是否登记有与终端UE-b的识别信息对应的CABS2的IP地址)。
这里,CABS1可读出与终端UE-b的识别信息对应的CABS2的IP地址。然后,CABS1发送把所读出的CABS2的IP地址作为目的地的SETUP消息(S203)。CABS2把作为被叫请求的“PAGE REQUEST”发送到终端UE-b(S204),并发送对“SETUP”的“SETUP ACK”(S205)。
这样,由于没有呼叫控制服务器,因而除了在CABS1和CABS2之间进行消息交换这一点以外,动作与图5大致相同。然而,在第2方式中,各CABS无需针对呼叫控制服务器使自身假装成IP电话终端。因此,在第1方式中说明的协议转换功能不是必须的构成要件。
如以上说明那样,图8所示的网络系统在第3案例中作为一种移动电话终端间的数据传送路径建立系统而执行功能,该系统具有作为无线基站的CABS1;以及试行单元,其在CABS1从作为主叫终端的终端UE-a接收的主叫请求(SETUP)的被叫终端(终端UE-b)可利用连接在与连接了CABS1的IP网络相同的IP网络(ISP1)上的不同的无线基站(CABS2)来接收主叫请求的情况下,尝试在CABS1-CABS2之间建立通过ISP1的数据传送路径。在第3案例中,CABS1执行作为试行单元的功能。
《第4案例》图10是在第2方式中,在图8所示的网络结构中,终端UE-b不存在于CABS2的属下,而存在于一般的BTS2的属下的情况<第4案例>的说明图。图11是示出第4案例中的动作的顺序图。第4案例相当于第1方式中的第2案例。
图11所示的S201~S207的动作与第3案例相同。然而,如图10所示,作为被叫终端的终端UE-b不存在于CABS2的属下。因此,在CABS2中,以“PAGE REQUEST”(S204)的发送为契机而起动的定时器超时(S301)。在该情况下,CABS2向CABS1发送超时消息(S302)。
CABS1在接收到超时消息时,判断为终端UE-b不存在于CABS2的属下,与第2案例中的CABS1一样,取代终端UE-a而代行呼叫连接处理(信令)。
如图11所示,在CABS1判断为终端UE-b不存在于CABS2的属下的情况下的动作与图7所示的第2案例相同(图11;S109~S131)。因此,省略其说明。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2方式,如第3案例所示,即使在不利用呼叫控制服务器的情况下,也能在CABS间进行不经由移动电话网络的呼叫连接(数据传送路径的建立),并在终端间进行数据收发。
并且,如第4案例所示,即使在对方终端不存在于对方的CABS的属下的情况下,也能在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进行通话。
在上述的第3案例中,在终端UE-a和CABS1之间建立的数据传送路径相当于第1数据传送路径,在CABS1和终端UE-b之间建立的数据传送路径相当于第2数据传送路径。
如以上说明那样,图8所示的网络系统在第4案例中作为一种移动电话终端间的数据传送路径建立系统而执行功能,该系统具有在不能建立CABS1-CABS2之间的数据传送路径的情况下,建立经由移动电话网络和IP网络的替代数据传送路径的单元(建立单元)。该建立单元由CABS1实现。
<第3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3方式进行说明。在第1和第2方式中,有必要在呼叫控制服务器或CABS内登记对方(目的地)信息(CABS的IP地址和对方终端的识别信息)。
然而,在主叫时,考虑了针对该主叫的对方信息未被登记在呼叫控制服务器或CABS内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不等待图7和图11所示的目的地的超时(由于最初目的地不清楚,因而不能进行到达处理),在呼叫控制服务器或主叫方的CABS中判断为不能被叫,切换到使用原来的移动电话网络的主叫。
图12和图13示出第3方式的顺序。图12是示出在第1方式中,在呼叫控制服务器内未登记有与主叫请求对应的对方信息的情况的顺序图。
如图12所示,呼叫控制服务器在接收到来自CABS1的SETUP消息(S03)的情况下,从该SETUP内包含的对方终端UE-b的识别信息推断出目的地CABS。
此时,呼叫控制服务器在判断为未登记目的地CABS的情况下(在不能推断出目的地的情况下S401),把表示不存在目的地的不存在消息(图12中为“Don’t Exist”)回送到CABS1(S402)。
CABS1以接收不存在消息为契机,进行与在第2案例(图7)中说明的S109~S113A相同的动作。然而,与第2案例(图7)不同,CABS1没有机会以接收来自呼叫控制服务器的“SETUP ACK”为契机,向终端UE-a发送“CALL PROCEEDING”。
因此,CABS1以从MSC1接收“CALL PROCEEDING”为契机,向终端UE-a发送“CALL PROCEEDING”(S411)。以此为契机,在终端UE-a和MSC1之间,经由CABS1和RNS1建立数据传送用的无线承载(S412)。这样,在终端UE-a和CABS1之间建立无线承载的定时不同。
之后在到通话中为止的动作与第2案例(图7)大致相同。另外,CABS1对通过CABS1自身的消息和数据进行解密和重新加密这一点与第2案例相同。
图13是示出作为第3方式,在第2方式(在不利用ISP网络内的呼叫控制服务器的情况下)中,在主叫侧CABS内未登记与主叫请求对应的对方信息的情况的动作例的顺序图。
在图13中,CABS1与第4案例(图11)一样,与终端UE-a之间进行预处理(S201),接收作为对终端UE-b的主叫请求的SETUP信号(S202)。
此时,CABS1在判断为作为对终端UE-b的对方信息未登记CABS2(不能接收(对方未登记))的情况下(S421),进行用于使用移动电话网络来建立终端间的数据传送用承载的过程。该过程与图12所示的S109以后的过程相同,因而省略说明。
<第4方式>
在第1~第3方式的说明中,把CABS的信息(CABS的IP地址)作为登记终端的目的地的数据登记在呼叫控制服务器(CA Server)和CABS内。在第1~第3说明中,对被叫终端和被叫侧CABS的对应关系1对1地作了说明。然而,该对应关系可采用1对N(N是自然数)。
即,作为针对某个终端的被叫侧CABS,可登记多个CABS。在该情况下,呼叫控制服务器或主叫侧CABS把被叫请求发送到已登记的所有CABS中,与对被叫请求作出响应的CABS之间进行通信。
并且,在从发送了被叫请求的所有CABS那里没有响应的情况下,呼叫控制服务器或主叫侧CABS进行向移动电话网络的切换,也能进行主叫。
这样,通过登记具有在属下存在某个终端的可能性的所有CABS,可进一步提高对终端用户的便利性。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不用变更构成当前的终端和移动电话网络的各装置的结构(除了CABS以外),可在CABS间直接(不经由移动电话网络)确保承载(数据传送路径)。
由此,可减少ISP网络内的通信量和移动电话网络内的通信量。因此,可增加呼叫连接数。
并且,ISP主体的通信量增大对ISP的受益的可能性,由利用ISP而引起的设备缩小带来的成本下降提高了移动电话运营商的利益,该利益容易被返还给用户。因此,给移动电话运营商、ISP以及用户的三方带来利益。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例示出第三代移动电话网络(以下称为“3GNW”)中的具体顺序。另外,假定ISP(IP网络)内的协议采用例如在IP电话中最广泛采用的SIP协议的情况。
<第1实施例>
作为第1实施例,对与第1方式中的第1案例对应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4示出在图4所示的网络结构中,终端UE-a在CABS1的属下,终端UE-b在CABS2的属下的情况的顺序。
即,图14示出可经由ISP网络内的呼叫控制服务器(CA Server)在CABS1-CABS2之间进行直接通信(数据传送路径的建立)的情况。
首先,各CABS1和CABS2把可使用CABS自身的终端登记在呼叫控制服务器内(登记过程)。通过登记过程,在呼叫控制服务器内登记作为对方信息而利用的信息。应作为对方信息来登记的信息包含CABS的IP地址、可使用该CABS的终端的识别信息(例如电话号码)以及其他必要信息。应登记的信息的内容例如在呼叫控制服务器侧来决定。
登记过程的具体过程如下。作为例子,图14示出CABS1的登记过程。在登记CABS1和可利用CABS1的终端的情况下,CABS1把基于SIP消息的登记请求(图14中是消息“REGISTER”)发送到呼叫控制服务器(S501)。
呼叫控制服务器针对来自CABS1的“REGISTER(SIP消息)”,以“401 unauthorized”消息发送一次其信息密钥,督促发送应登记的信息(S502)。
CABS1根据“401 unauthorized”把应登记的信息记载在REGISTER消息内来重新发送(S503)。呼叫控制服务器从“REGISTER”中抽出应登记的信息,并登记在呼叫控制服务器内的规定登记位置。例如,呼叫控制服务器把应登记的信息登记在登记表内。
呼叫控制服务器在完成登记时,向CABS1发送消息“200 OK”(S504)。这样,登记过程完成。由此,可使用CABS1的终端UE-a被登记在呼叫控制服务器内。
上述的终端登记过程(S501~S504)也在CABS2-呼叫控制服务器之间进行(S505)。由此,CABS2把终端UE-b作为可使用CABS2的终端而登记在呼叫控制服务器内。
上述的S501~S504(S505)的登记过程在使CABS最初与IP网络连接的情况下仅进行1次。
当终端UE-a存在于CABS1的属下,并进行主叫时,进行呼叫预处理(CALL PREPROCESS)(S506)。具体地说,控制用的无线链路被设定在终端UE-a和CABS1之间,进行认证过程(AuthenticationProcedure)和用于确定加密用的密钥的交换(Security Procedure)。
这种预处理从终端UE-a来看与现有的在移动电话主叫处理前进行的预处理没有不同。然而,本来,这种预处理在假定CABS1是通常的基站(BTS)的情况下,在终端UE-a和CABS1的上位装置即RNS或MSC之间进行。
在S506中,CABS1终接来自终端UE-a的预处理用信号,取代RNS/MSC而在与终端UE-a之间进行预处理。这样,CABS1具有在与终端之间进行预处理的功能,避免了在移动电话网络中进行终端UE-a的网络认证和加密密钥的确定处理。
由此,避免了在移动电话网络中产生呼叫建立(信令)用的控制通信量。上述的CABS1的预处理可通过把RNS或MSC具有的预处理相关的功能安装在CABS上来实现。
另外,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不向呼叫控制服务器发送认证请求(呼叫控制服务器与网络认证无关)的例子。
当预处理结束时,终端UE-a把包含有对方电话号码(终端UE-b的识别信息)的主叫请求即“SETUP”发送到CABS1(S507)。
CABS1在接收到来自终端UE-a的“SETUP”时,把该“SETUP”转换成SIP的主叫请求消息即INVITE消息(S508),并发送到呼叫控制服务器(S509)。
呼叫控制服务器对来自CABS1的INVITE消息进行分析,检查是否登记了主叫侧和被叫侧(S510)。具体地说,例如,呼叫控制服务器根据INVITE消息的发送源地址来指定主叫侧CABS(CABS1)的IP地址。并且,根据INVITE消息内包含的主叫终端的电话号码来指定主叫终端。通过判定包含这些IP地址和电话号码的对方信息的条目是否被登记在登记表内,呼叫控制服务器判定是否登记了主叫侧CABS+终端。
另一方面,呼叫控制服务器把INVITE消息内包含的被叫终端的电话号码作为关键字,从登记表中检索包含对应的CABS的IP地址的对方信息的条目。由此,可判定是否登记了被叫侧CABS+终端。
这里,通过上述的登记过程(S501~S504,S505)登记主叫侧和被叫侧的对应信息。因此,呼叫控制服务器判断为登记了主叫请求的主叫方和目的地,把与被叫终端(终端UE-a)的电话号码对应的CABS2的IP地址决定为主叫请求的目的地地址。
然后,呼叫控制服务器将表示是处理中的100Trying消息向CABS1作出响应(S511)。并且,呼叫控制服务器把INVITE消息发送到CABS2的IP地址来开始被叫动作(S512)。
CABS1在接收到100Trying消息时,识别出受理了主叫请求,把受理了主叫请求一事以CALL PROCEDDING消息通知给终端UE-a(S513)。
然后,执行CABS1和终端UE-a之间的无线承载的建立过程。即,CABS1发送RADIO BEARER SETUP消息(S514)。终端UE-a返回对RADIO BEARER SETUP消息的RADIO BEARER SETUP COMPLETE消息(S515)。由此,建立终端UE-a和CABS1之间的无线承载。此时,在CABS1内,该无线承载的连接目的地被设定在CABS1内的音(Tone)生成部内(S516)。
另一方面,CABS2在接收到INVITE消息(S512)时,把100Trying消息回送到呼叫控制服务器(S517)。然后,CABS2把作为被叫请求的Paging Type 1消息记载在INVITE消息内的目的地电话号码(UE-b的电话号码)内来发送(S518)。
终端UE-b在接收到Paging Type 1消息时,在与CABS2之间开始呼叫预处理(S519)。该预处理是与在终端UE-a和CABS1之间进行的预处理(S506)相同的处理。
当预处理结束时,包含有主叫方信息(终端UE-a的信息包含在INVITE(S512)内)的SETUP消息从CABS2被发送到终端UE-b(S520)。
终端UE-b以CALL CONFIRM消息对SETUP消息作出响应(S521)。之后,为了建立无线承载,RADIO BEARER SETUP消息从CABS2被发送到终端UE-b(S522),终端UE-b以RADIO BEARERSETUP COMPLETE消息作出响应(S523)。由此,在CABS2和终端UE-b之间建立无线承载。
当无线承载建立时,终端UE-b把ALERTING消息发送到CABS2(S524)。与此同时,终端UE-b发出终端的被叫音(S525),把有被叫一事告知给终端UE-b用户。
ALERTING消息在CABS2中被转换成与SIP的呼叫消息相当的180Ringing消息(S526),并被发送到呼叫控制服务器(S527)。180Ringing消息经由呼叫控制服务器被发送到CABS1(S528)。
CABS1把180Ringing消息复原为ALERTING消息(S529),并发送到终端UE-a(S530)。此时,CABS1从CABS1内的音生成部把呼叫音(Ring Back ToneRBT)发送到终端UE-a的无线承载(S531)。于是从UE-a的扬声器听见RBT。
当终端UE-b通过摘机对呼叫作出响应时,将CONNECT消息发送到CABS2(S532)。CABS2把CONNECT消息转换成SIP的响应消息即200 OK消息(S533),并发送到呼叫控制服务器(S534)。呼叫控制服务器把来自CABS2的200 OK消息转发到CABS1(S535)。
CABS1把200 OK消息复原为CONNECT消息(S536),并发送到终端UE-a(S537)。与此同时,CABS1使与终端UE-a之间的无线承载与本来的CABS2侧连接(S538)。由此,终端UE-a可识别对主叫的响应,可使用无线承载来开始通信。
终端UE-a把对CONNECT消息的CONNECT ACK消息发送到CABS1(S539)。CABS1把CONNECT ACK消息转换成基于SIP的ACK消息(S540),并发送到呼叫控制服务器(S541)。
呼叫控制服务器把ACK消息转发到CABS2(S542)。CABS2把ACK消息转换成CONNECT ACK消息(S543),并发送到终端UE-b(S544)。由此,终端UE-b处于可通信状态。
如以上所述,在200 OK消息到达CABS1的时刻,识别出在CABS1和CABS2之间确保了实质的承载,可收发语音数据。
即,处于在终端UE-a和CABS1之间以及在CABS2和终端UE-b之间形成了基于无线承载的语音数据通信路径,并在CABS1和CABS2之间形成了基于VoIP的路径(实质的数据传送路径)的状态,可在终端UE-a和终端UE-b之间进行双向语音通信。
图15示出从图14所示的通信中的状态的切断顺序。在图15中,当终端UE-a的用户进行挂机(切断动作)时,DISCONNECT消息从终端UE-a被发送到CABS1(S601)。
CABS1把DISCONNECT消息转换成SIP协议的BYE消息(S602),并发送到呼叫控制服务器(CA Server)(S603)。BYE消息经由呼叫控制服务器被发送到CABS2(S604)。
并且,CABS1向终端UE-a发送RELEASE消息(S605),终端UE-a把RELEASE COMPLETE消息回送到CABS1(S606)。由此,识别出同意切断处理。
接收到BYE消息的CABS2把BYE消息转换成DISCONNECT消息(S607),并发送到终端UE-b(S608)。终端UE-b以RELEASE消息作出响应(S609)。
于是,CABS2经由呼叫控制服务器把对切断的响应(BYE消息的响应消息)即200 OK消息发送到CABS1(S610,S611)。
CABS1接收到200 OK消息,于是CABS1和CABS2之间的切断完成。另一方面,CABS2把RELEASE COMPLETE消息发送到终端UE-b来通知同意切断(S612)。
处于同意切断的状态的CABS1为了切断与终端UE-a之间的无线控制链路,发送RRC Connection release消息来请求切断无线控制链路(S613)。
终端UE-a以针对RRC Connection release消息的RRC Connectionrelease complete消息作出响应,释放两者间的无线控制链路(S614)。
同样在CABS2和终端UE-b之间进行RRC Connection release消息和RRC Connection release complete消息的收发(S615,S616),释放两者间的无线控制链路。
如图14和图15的说明所示,CABS1-呼叫控制服务器CABS2之间的顺序与基于SIP协议的主叫/被叫/切断控制没有任何不同(然而,消息中的参数追加了一部分,追加了呼叫控制服务器参照追加的参数的处理。)。
并且,从各终端UE-a和UE-b看到的主叫/被叫/切断顺序与当前的移动电话网络中的主叫/被叫/切断动作没有不同。
呼叫控制服务器的改变可通过追加以下处理来实现,即通过上述的登记过程接收来自CABS的应登记的信息来登记在规定位置的处理;以及呼叫控制服务器参照来自CABS的INVITE内包含的被叫终端的电话号码,判断是否登记了与该电话号码对应的对方的CABS,把与判断结果对应的消息发送到规定的目的地的处理。这种处理可通过改变安装在呼叫控制服务器上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并且,可以安装进行这种处理的专用硬件。
<第2实施例>
作为第2实施例,对与上述的第1方式中的第2案例对应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6和图17示出图6所示的被叫终端UE-b位于BTS2而不是CABS2的属下的情况的顺序。即,是不能进行CABS间的直接通信、且存在呼叫控制服务器的情况的顺序。
在图16的顺序中,假定CABS1/2及其属下的终端UE-a/b通过图14所示的登记过程(S501~S504,S505)被预先登记在呼叫控制服务器(CA Server)内。
终端UE-a为了请求主叫而开始预处理(S506),发送SETUP消息(S507),SETUP消息在CABS1被转换成INVITE消息(S508),被发送到呼叫控制服务器(S509),在被发送到CABS2(S512)之前的过程与图14相同。
CABS2把Paging Type 1消息作为主叫请求发送到属下(CABS2的通信范围)(S518)。然而,不存在应对消息作出响应的终端UE-b。因此,CABS2不能接收来自终端UE-b的响应消息“Paging Response”。
CABS2在发送Paging Type 1消息时,设定受理“Paging Response”的接收的定时器(S701)。在该情况下,定时器超时。CABS2在检测出超时时,识别出属下不存在终端UE-b。
在该情况下,CABS2以基于SIP的消息“408 Request Timeout”把超时通知给呼叫控制服务器(S702)。呼叫控制服务器将“408 RequestTimeout”照原样发送到CABS1(S703)。
CABS1在接收到“408 Request Timeout”时,判断为不能通过CABS2进行与终端UE-b之间的通信。因此,CABS1针对本来CABS1所属的移动电话网络开始主叫过程。该过程从RNS1/MSC1侧(图6)来看,必须看起来是终端进行普通主叫动作。
因此,CABS1具有终端动作功能,使用该功能,并使用由终端UE-a先进行的预处理等的主叫动作所获得的信息,进行UE-a的代行主叫动作。
即,CABS1使用通过执行S506的预处理所获得的信息,在与RNS1之间进行呼叫预处理(S704),并向MSC1发送作为主叫请求的“SETUP”(S705)。
由此,移动电话网络进行与通常的主叫相同的动作,使位于BTS2的属下的终端UE-b接收Paging Type 1消息(S706~S708)。终端UE-b可对Paging Type 1消息作出响应。另外,在S706中,“SETUP”以应用于MSC间通信的B-ISUP(Broad-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Network)User Part)消息之一,即IAM(地址(Initial Address))消息,并从MSC1被转发到MSC2。
以后的过程(S709~S719)是与移动电话网络的通常的收发顺序完全相同的顺序。由此,在CABS1和MSC1之间建立语音数据通信用的承载(S712),而且在MSC1和终端UE-b之间建立语音数据通信用的承载(S719)。
另外,MSC2在接收到IAM消息时,把作为其确认消息的IAA(地址确认(IAM acknowledgement))消息发送到MSC1(S710)。并且,MSC2向MSC1发送ACM(地址完成(Address complete))消息(S711)。
之后,如图17所示,表示呼叫中的ALERTING消息从终端UE-b被发送,经由移动电话网络被传递到终端UE-a(S720~S724)。
并且,以终端UE-b的用户进行摘机动作为契机,表示终端UE-b的被叫响应的CONNECT消息从终端UE-b被发送,经由移动电话网络被传递到终端UE-a(S725~S729)。
然后,接收到CONNECT消息的MSC2把响应消息“CONNECTACK”通知给终端UE-b,而且终端UE-a把“CONNECT ACK”通知给MSC1。由此,终端UE-a和终端UE-b之间处于语音通信中的状态(S734)。
然而,在S720~S724的顺序中,CABS1使用当CABS1自身作为终端进行了动作时(通过S704的预处理)所决定的密码来对从RNS1/MSC1侧发送来的ALERTING和CONNECT消息进行暂时解密。然后,CABS1使用当终端UE-a进行了主叫动作时通过由CABS1代行RNS1/MSC1进行的预处理(S506)所决定的密码来对ALERTING和CONECT消息进行加密,并将它们发送到终端UE-a侧(S723,S728)。
反之,CABS1使用通过与终端UE-a之间的预处理(S506)所决定的密码来对来自终端UE-a的CONNECT ACK消息进行解密,并使用通过由CABS1作为终端进行的预处理(S704)所决定的密码来对该消息进行加密(S732)。
之后,在从终端UE-a侧切断通信的情况下,在终端UE-a侧和终端UE-b侧进行与跟以往相同的切断过程相同的过程(S735~S755)。
具体的过程如下。当终端UE-a的用户进行切断操作(挂机)时,DISCONNECT消息从终端UE-a被发送(S735)。CABS1进行对DISCONNECT消息的解密和重新加密(S736),之后经由RNS1发送到MSC1(S737)。
MSC1向终端UE-a发送针对DISCONNECT消息的RELEASE消息(S738)。RELEASE消息在CABS1被解密和被重新加密(S739),之后被发送到终端UE-a(S740)。
终端UE-a发送针对RELEASE消息的RELEASE COMPLETE消息(S741)。CABS1对RELEASE COMPLETE消息进行解密和重新加密(S742),并发送到MSC1(S743)。这样,终端UE-a-MSC1之间的承载被释放。
MSC1在接收到来自终端UE-a(CABS1)的RELEASE消息时,把DISC(切断)消息发送到MSC2(S744)。MSC2把针对DISC消息的REL(释放)消息返回到MSC1(S745)。于是,MSC1把RLC(释放完成)消息发送到MSC2(S746)。这样MSC1和MSC2之间的承载被释放。
MSC1把用于指示终端UE-a和RNS1之间的无线控制链路的释放的IU RELEASE COMMAND消息发送到RNS1(S747)。于是,在RNS1和终端UE-a之间进行无线控制链路的释放处理(S748)。当释放处理结束时,表示释放处理结束的IU RELEASE COMPLETE消息从RNS1被通知给MSC1(S749)。
然而,MSC2根据来自MSC1的DISC消息把DISCONNECT消息发送到终端UE-b(S750)。终端UE-b把针对DISCONNECT消息的RELEASE消息发送到MSC2(S751)。MSC2把针对RELEASE消息的RELEASE COMPLETE消息发送到终端UE-b(S752)。由此,终端UE-b和MSC2之间的承载被释放。
MSC2把用于指示终端UE-b和RNS2之间的无线控制链路的释放的IU RELEASE COMMAND消息发送到RNS2(S753)。于是,在RNS2和终端UE-b之间进行无线控制链路的释放处理(S754)。当释放处理结束时,表示释放处理结束的IU RELEASE COMPLETE消息从RNS2被通知给MSC2(S755)。
在以上动作中,CABS1在与终端UE-a之间的交换中,进行看起来是终端RNS1/MSC1的动作,并在与RNS1/MSC1侧之间的交换中,进行看起来是终端UE-a的动作。
因此,CABS1有必要对呼叫连接顺序中的消息、通信中的语音数据、以及切断顺序相关的消息进行解密和重新加密处理(S723,S728,S732,S734A,S736,S739,S742)。
然而,顺序自身与现有的移动电话网络中的交换没有不同。只要使用这种CABS1,就能进行图16和图17所示的动作,而不对终端和移动电话网络自身施加任何变更。
<第3实施例>
作为第3实施例,对与上述的第2方式中的第3案例对应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8示出在图8所示的网络结构中,不利用呼叫控制服务器(CA Server)的情况的顺序。
当把图18所示的顺序和第1实施例的顺序(图14)进行比较时,与第1实施例的顺序的不同点仅是在CABS1和CABS2之间直接交换SIP消息(参照图18;S509A,S517A,S527A,S534A,S541A,S603A,S610A)。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然而,为了实现图18所示的顺序,构成如下在CABS1和CABS2内,与第1实施例不同,彼此预先登记有对方侧的IP地址和终端的识别信息(电话号码)等的对方信息,以接收主叫请求为契机,CABS1进行推断目的地的处理(S508)。
<第4实施例>
作为第4实施例,对与上述的第2方式中的第4案例对应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9示出在不利用呼叫控制服务器的情况下,被叫终端(终端UE-b)不存在于CABS2的属下的情况(参照图10)下的顺序。
当把图19所示的顺序和第2实施例的顺序(图16)进行对比,二个顺序的差异仅是在CABS1和CABS2之间直接交换SIP消息这一点上(参照图19;S509A,S517A,S702A)。
如图19所示,当CABS1接收到408 Request Timeout消息时,执行图16和图17所示的S704以后的顺序。省略该顺序的说明。
<第5实施例>
作为第5实施例,对与上述的第3方式对应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第5实施例是在第1实施例中的呼叫控制服务器和在第2实施例中的CABS内未登记对方信息的案例。
图20是示出与第1实施例一样,在利用呼叫控制服务器的情况下,在呼叫控制服务器内未登记对方信息的情况的动作的顺序图。
如图20所示,从预处理(S506)到INVITE消息的发送(S509)的处理与第1和第2实施例(图14、图16)相同。
呼叫控制服务器与第2实施例一样,根据INVITE消息进行对方信息的检查(S510)。然而,这里假定未登记对方信息,即与作为被叫终端的终端UE-b对应的CABS2的信息。
在该情况下,呼叫控制服务器不能从登记表中读出对应的对方信息。因此,呼叫控制服务器把表示不存在对方的404 Not Found消息发送到CABS1(S511A)。
于是,CABS1作为主叫终端进行动作,开始通过移动电话网络的呼叫连接顺序(信令)。该顺序与图16所示的S704~S719的过程大致相同。
然而,在图20所示的顺序中,没有把CALL PROCEEDING消息回送到作为主叫终端的终端UE-a的机会(由于CABS1未接收到100Trying消息)。因此,CABS1以从MSC1接收到已发送给CABS1自身的CALL PROCEEDING消息(S709)为契机,生成针对来自终端UE-a的SETUP(S507)的CALL PROCEEDING消息(S709A),并发送到终端UE-a(S709B)。之后,在终端UE-a和MSC1之间执行无线承载建立过程(S712A)。这些方面与第2实施例不同。
图21是示出与第3实施例一样,在未利用呼叫控制服务器的情况下,在主叫侧CABS内未登记对方信息的情况的动作的顺序图。
在图21中,预处理(S506)和SETUP发送(S507)与第3和第4实施例相同。CABS1根据SETUP检查是否登记了对应的对方信息(S508A)。此时,未登记对方信息,即与作为被叫终端的终端UE-b对应的CABS2的信息。在该情况下,CABS1作为主叫终端进行动作,开始通过移动电话网络的呼叫连接顺序(信令)。S508A以后的处理与图20所示的处理相同,因而省略其说明。
<第6实施例>
作为第6实施例,对CABS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22是CABS的功能框图。具有图22所示结构的CABS可应用于上述的第1~第5实施例。
在图22中,CABS具有由连接发送天线11的发送部(Tx)12和连接接收天线13的接收部(Rx)14构成的无线处理部(RF)15;针对控制信道(Cch)和用户信道(Uch)的复用/分离部(Cch/Uch-Mux/Dmux)16;取入/插入部(Drop/Insert)17;IP复用/分离部(IP Mux/Dmux)18;控制部(controllerCNT(IMT/SIP Converter))19(相当于控制单元);终端侧仿真器(Terminal Side Emulator)20;网络侧仿真器(Network SideEmulator)21(相当于代行单元);终端侧的加密处理部(Cipher Decipher)22(相当于第1密码处理部);网络侧的加密处理部23(相当于第2密码处理部);承载选择器(Bsel)24;以及音生成部(Tone Generator)25。
来自终端(UE)的无线信号由RF15接收,并由复用/分离部16分成控制信道和用户信道。这些信号在取入/插入部17中由IP网络侧的通信对方决定是否传送(取入)到CNT部19、终端侧仿真器20、网络侧仿真器21中的任意一方。
即,在经由IP网络进行与不同的CABS之间的通信的情况下,信号被发送到CNT部19。此时,把移动电话(例如IMT-2000)用的协议转换成IP电话用协议(例如SIP)的功能(IMT/SIP转换器协议转换部)进行工作,与对方的CABS或呼叫控制服务器进行通信。IP电话用协议在CNT部19中被终接。
在与不同的CABS之间不能进行通信,而与移动电话网络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终端有必要进行把CABS自身识别为网络侧的动作,网络侧有必要进行把CABS识别为终端的动作。
因此,构成如下把网络侧仿真器部21和终端侧仿真器部20安装在CABS10上,可使用它们来对作为终端的功能和作为移动电话网络的功能进行仿真。即,网络侧仿真器部21具有在取代RNS/MSC而与终端之间进行预处理用的交换的功能,以及生成应发送到终端而取代RNS/MSC的基于移动电话协议的消息的功能。
另一方面,终端侧仿真器20具有用于使CABS1作为主叫终端进行动作的功能。终端侧仿真器20执行使CABS1作为主叫终端在与RNS/MSC之间进行预处理,或者进行呼叫连接用的消息交换的处理。
由以上的模块所转换的控制信号在取入/插入部17中被插入后,在IP复用/分离部18中进行IP复用(包含IP分组化),并被发送到必要的对方(CABS、呼叫控制服务器、RNS中的任意一方)。来自网络侧的信号通过其相反路由被发送到无线处理部15,并被发送到终端。
对具体例进行说明。例如,在图14所示的顺序中,来自终端UE-a的“SETUP”(S507)经由接收天线13、接收部14、复用/分离部16被输入到取入/插入部17,由CNT部19取入。于是,CNT部19把“SETUP”转换成“INVITE”,并传送到取入/插入部17。“INVITE”从IP复用/分离部18被发送到呼叫控制服务器。对于来自终端UE-a的“CONNECTACK”(S539)也进行相同的动作。
并且,来自呼叫控制服务器的“100 Trying”(S511)经由IP复用/分离部18被输入到取入/插入部17。取入/插入部17把“100 Trying”传送到CNT部19。CNT部19把“100 Trying”转换成可由终端UE-a识别的“CALL PROCEEDING”,并传送到取入/插入部17。“CALLPROCEEDING”经由复用/分离部16、发送部12、发送天线11被发送到终端UE-a。对于来自呼叫控制服务器的“180 Ringing”(S528)和“200OK”(S525)也进行相同动作。
并且,在图16所示的顺序中,来自呼叫控制服务器的“408 RequestTimeout”(S703)经由IP复用/分离部18被输入到取入/插入部17。“408Request Timeout”被传送到CNT部19。CNT部19对“408 Request Timeout”进行协议转换,之后传送到网络侧仿真器21。
于是,网络侧仿真器21把在终端UE-a和CABS1之间进行的预处理(S506)相关的信息传送到终端侧仿真器20。终端侧仿真器20根据来自网络侧仿真器21的信息,在RNS1/MSC1之间进行预处理(S704)相关的消息交换、“SETUP”发送(S705)、无线承载建立过程(S712)。
并且,在图17所示的顺序中,来自MSC1的“ALERTING”(S722)从取入/插入部17被取入终端侧仿真器20内。终端侧仿真器20使用通过预处理(S704)所决定的加密密钥对“ALERTING”进行解密,并传送到网络侧仿真器21。网络侧仿真器使用通过预处理(S506)所决定的加密密钥对“ALERTING”进行加密,并传送到取入/插入部17(S723的解密/重新加密处理)。
“ALERTING”经由取入/插入部17、复用/分离部16、发送部12、发送天线被发送到终端UE-a。对于来自MSC1的“CONNECT”(S727)、“RELEASE”(S738)也进行与“ALERTING”相同的动作。
另一方面,在图17所示的顺序中,来自终端UE-a的“CONNECTACK”(S731)从取入/插入部17被取入网络侧仿真器21内。于是,网络侧仿真器21使用通过预处理(S506)所决定的加密密钥对“CONNECTACK”进行解密,并传送到终端侧仿真器20。终端侧仿真器20使用通过预处理(S704)所决定的加密密钥对“CONNECT ACK”进行加密,并传送到取入/插入部17(S732的解密/重新加密处理)。“CONNECT ACK”经由IP复用/分离部19被发送到MSC1(S733)。对于来自终端UE-a的“DISCONNECT”(S727)、“RELEASE COMPLETE”(S743)也进行与“CONNECT ACK”相同的动作。
上述的CABS10内的动作即使在图18~图21中的动作中也是大致相同。然而,根据是否利用呼叫控制服务器,在呼叫控制服务器和不同的CABS之间变更来自CABS1的消息的目的地。
在图22中,用户信道也根据网络侧的通信对方是呼叫控制服务器或不同的CABS、还是RNS/MSC来分成2个路由。即,分成通向RNS侧的用户信道和通向CABS/呼叫控制服务器侧的用户信道。
在通信对方是CABS的情况下,不仅对来自终端的密码进行解密,而且使用仅通过密码处理部22的路由(第1路由)来在CABS10内转发用户数据。
即,当接收部14接收到用户数据时,该用户数据经由复用/分离部16被输入到密码处理部22。密码处理部22使用从网络侧仿真器21所获得的加密密钥来对用户数据进行解密,并输出到承载选择器24。此时,承载选择器在CNT部19的控制下,把来自密码处理部22的用户数据直接传送到IP复用/分离部18。然后,用户数据从IP复用/分离部18被送出到通向CABS的用户信道。
相比之下,在通信对方是RNS的情况下,在对来自终端的用户数据施加的密码进行解密之后,必须使用RNS侧的密码进行加密。因此,用户数据在CABS内通过经过密码处理部22和23的第2路由。这种用户数据通过密码处理部的次数由CNT部19来判断,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承载选择器24。
即,当接收部14接收到用户数据时,该用户数据经由复用/分离部16被输入到密码处理部22。密码处理部22使用从网络侧仿真器21所获得的加密密钥来对用户数据进行解密,并输出到承载选择器24。此时,承载选择器在CNT部19的控制下,把来自密码处理部22的用户数据传送到密码处理部23。密码处理部23使用来自终端侧仿真器20的加密密钥来对用户数据进行加密,之后传送到IP复用/分离部18。然后,数据从IP复用/分离部18被送出到通向RNS的用户信道。
对于从CABS或RNS接收的用户数据(相反路由的数据)也进行相同处理(用户数据的解密/加密和承载选择器24的控制)。这样,承载选择器24作为切换部执行功能,CNT部19作为切换控制部执行功能。
并且,在IP网络通信时和主叫切换时,有必要把它们通知给主叫终端的用户。用于以音(或消息)形式使用户听见的音生成部25设置在CABS10内,可根据来自CNT19的指示进行切换。
例如,在图14所示的顺序中,当把“ALERTING”发送到终端UE-a时(S530),CNT部19把RBT的输出指示提供给音生成部25。音生成部25生成RBT,并输出到承载选择器24。并且,CNT部19把用于选择RBT的控制信号提供给承载选择器24。由此,RBT通过承载选择器24被输入到密码处理部22并进行加密。然后,RBT经由发送部12被发送到终端UE-a(S531)。
并且,在图14所示的顺序中,当把“CONNECT”发送到终端UE-a时,CNT部19把停止RBT生成的指示提供给音生成部25,并把用于选择来自IP复用/分离部的用户数据的控制信号提供给承载选择器24。由此,处于可把来自对方终端(终端UE-b)的用户数据转发到终端UE-a的状态。
这样,音生成部25作为呼叫音生成部执行功能,CNT部19作为呼叫音控制部执行功能。
并且,例如在图16所示的顺序中,在CABS1接收到“408 RequestTimeout”的情况下,呼叫目的地被切换到移动电话网络(RNS)。在该情况下,主叫终端的用户的等待时间延长。鉴于此,可以构成如下音生成部25生成表示已切换了呼叫目的地的特别音,并使该特别音连接到与主叫终端之间已建立的用户信道,把已切换了呼叫目的地一事通知给用户。特别音的连接处理可通过CNT部19对承载选择器24的控制来执行。
这样,音生成部25作为通知音生成部执行功能,CNT部19作为通知音控制部执行功能。
本发明的CABS是在基本的CABS的结构中还安装了图22的粗框和粗字表示的功能的装置,通过使用具有这些功能的CABS,可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各功能可以由专用的硬件芯片构成,或者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使用处理器(CPU等)执行规定程序来实现。
<第7实施例>
最后,对实施例的呼叫控制服务器和CABS对目的地的推断功能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23是示出可应用于第1、第2和第5实施例的呼叫控制装置(呼叫控制服务器)的结构例的框图。在图23中,呼叫控制装置30具有接收来自CABS的消息的消息接收部31(相当于接收部);对由消息接收部31接收到的消息进行分析的消息分析部32;根据消息分析部32的分析结果来检索消息的转发目的地和响应消息的发送目的地的对方检索部33(相当于检索部、判断部、决定部);根据分析结果来进行消息的编辑和响应消息的生成的消息生成部34;发送来自消息生成部34的消息的消息发送部35(相当于发送部);以及存储了由对方检索部33所参照/检索的登记表36A的登记表存储部36(相当于存储部)。
消息接收部31与来自CABS的控制信道连接,接收通过该控制信道发送来的消息(例如SIP消息)。
消息分析部32对由消息接收部31所接收的消息的内容进行分析,把消息和分析结果传送到消息生成部34。
对方检索部33从消息分析部32接收用于参照登记表36A的参数,使用该参数来从登记表36A检索对应的条目,把所检索的条目内包含的参数传送到消息生成部34。
消息生成部34根据消息分析结果和对方检索部33的检索结果,进行消息的编辑和响应消息的生成,并传送到消息发送部35。
消息发送部35把从消息生成部34接收到的消息送出到通向CABS的控制信道。
在登记表36A内登记有与设置有呼叫控制装置10的ISP网络连接的CABS相关的对方信息的条目。在各条目内登记有CABS的IP地址、作为可利用该CABS的移动电话终端的识别信息的终端电话号码、以及其他必要信息(现有的登记表内所登记的信息等)。
在图23所示的示例中示出包含CABS1的IP地址和作为可利用CABS1的移动电话终端的识别信息的终端UE-a的电话号码的对方信息的条目;以及包含CABS2的IP地址和作为可利用CABS2的移动电话终端的识别信息的终端UE-b的电话号码的对方信息的条目。
对呼叫控制装置30的具体动作例进行说明。例如,在图14的顺序中,从CABS1发送的“INIVITE”(来自终端UE-a的主叫请求S509)由消息接收部31接收。于是,作为S510的处理,执行如下处理。
即,消息分析部32把“INVITE”的发送源IP地址、以及“INVITE”内包含的主叫终端的电话号码和被叫终端的电话号码作为检索参数来抽出,并提供给对方检索部33。
对方检索部33首先从登记表检索包含发送源IP地址和主叫终端的电话号码的条目。此时,从登记表36检索条目编号1的条目(包含CABS1的IP地址和终端UE-a的电话号码的条目)作为对应的条目。由此,对方检索部33判断为登记了主叫侧CABS+终端。
然后,对方检索部33把被叫终端(终端UE-b)的电话号码作为关键字,从登记表36检索对应的条目。此时,检索出与终端UE-b的电话号码对应的包含CABS2的IP地址的条目编号2的条目。
于是,对方检索部33判断为登记了主叫侧和被叫侧的双方,判断为可在CABS间直接连接,把所检索的CABS2的IP地址决定为“INVITE”的目的地地址。包含该目的地的IP地址(CABS2的IP地址)的决定结果从对方检索部33被提供给消息生成部34。
消息生成部34从消息分析部32接收“INVITE”,并从对方检索部33接收包含CABS2的IP地址的决定结果。于是,消息生成部34把呼叫控制装置30的IP地址设定在“INVITE”的发送源IP地址内,并把CABS2的IP地址设定在目的地地址内,提供给消息发送部35。消息发送部35向CABS2发送“INVITE”(图14;S512)。
相比之下,在与“INVITE”内包含的被叫终端的电话号码对应的条目(这里是条目编号2的条目)未被登记在登记表36内的情况下,对方检索部33不能检索对应的条目。在该情况下,对方检索部33判定为目的地未登记(即,不能在CABS间直接实施连接)(参照图20;S510)。
在该情况下,对方检索部33把目的地未登记的决定结果传送到消息生成部34。于是,消息生成部34生成针对来自消息分析部32的“INVITE”的“404 Not Found”消息,并传送到消息发送部35。此时,消息的目的地IP地址根据“INVITE”的发送源IP地址被设定在CABS1内。消息发送部35把“404 Not Found”消息发送到CABS1(图20;S511A)。
图24是示出设置在CABS内的主叫请求的对方的推断功能的结构例的图。图24的结构(对方的推断部40)可安装在图22所示的CNT部19(相当于控制单元)上。
在图24中,对方的推断部40可由以下构成,即消息接收部41(相当于接收部),消息分析部42,对方检索部43(相当于检索部、判断部、决定部)、消息生成部44,消息发送部45(相当于发送部),以及存储了登记表46A的登记表存储部46(相当于存储部)。各部的一般功能具有与图23所示的各部相同的功能。
推断部40的具体动作例如下。例如,如图18所示,当来自终端UE-a的“SETUP”被输入到CNT部19(图22)时,“SETUP”经由消息接收部41被输入到消息分析部42。
消息分析部42从“SETUP”中抽出被叫终端的识别信息(终端UE-b的电话号码),并提供给对方检索部43。对方检索部43从登记表46中检索对应的条目。这里,检索出包含CABS2的IP地址的条目编号1的条目(这里,在图24中,假定仅登记了条目编号1的条目。)作为对应的条目。由此,对方检索部43把“SETUP”的目的地决定为CABS2,并把该决定结果提供给消息生成部34。
消息生成部44在从消息分析部42接收到“SETUP”时,使用IMT/SIP转换器(图22)来把“SETUP”转换成“INVITE”,并把CABS2的IP地址设定在“INVITE”的目的地IP地址内并传送到消息发送部45。消息发送部45把“INVITE”传送到取入/插入部17(图22)。由此,“INVITE”从CABS1被发送到CABS2(图18;S509A)。
然而,在对方检索部43不能检索出与被叫终端对应的对方信息的情况下(这里,在未登记条目编号1的条目的情况下),判断为未登记主叫请求的对方(不能进行CABS间的直接连接),把主叫请求的目的地决定为移动电话网络(图21;S508A),并把该决定结果传送到消息生成部44。
于是,消息生成部44生成指示网络侧仿真器21(图22)开始终端侧仿真器20的主叫的主叫开始指示(CABS内的内部消息),并传送到消息发送部45。消息发送部45把主叫开始指示传送到网络侧仿真器21。由此,预处理相关的信息从网络侧仿真器21被传送到终端侧仿真器20,终端侧仿真器20开始图21的S704以后的处理。
另外,图24所示的登记表46的条目编号2的条目是假定了终端UE-b可使用CABS2和CABS3(未作图示)中的任意一方来与移动电话网络连接的情况(终端和CABS的关系是1∶N(N是自然数)的情况)的条目。
在该情况下,发给CABS2和CABS3各方的“INVITE”从CABS1被发送。并且,可以把这种条目登记在呼叫控制装置30的登记表36内,来自呼叫控制装置30的“INVITE”可以被发送到CABS2和CABS3。
另外,在图22和图24所示的实施例中,对CABS具有IMT/SIP转换器并进行协议转换的例子作了说明,然而在CABS间直接交换消息的情况下,无需进行协议转换。因此,可省略IMT/SIP转换器。
<实施例的作用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终端间使用与同一ISP(IP)网络连接的两个CABS来进行数据通信的情况下,建立不经由移动电话网络而使两个CABS间直接连接的数据传送路径,使用该数据传送路径来进行终端间的用户数据通信。由此,可实现移动电话网络和ISP网络的通信量的减轻。
并且,在主叫侧CABS中,最初,主叫请求被发送到呼叫控制服务器或被叫侧CABS而不是移动电话网络侧(RNS)。因此,在移动电话网络内不产生控制用的通信量,因而可减轻移动电话网络的负荷。
并且,在使用设置于ISP网络内的IP电话用的呼叫控制服务器来进行CABS间的直接连接的情况下,各CABS设置有协议转换部,呼叫控制服务器可把各CABS作为IP电话来处理。由此,可把对呼叫控制服务器的改变抑制到最小,因而可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所需要的成本的降低。
并且,在未利用呼叫控制服务器的情况下,不需要对ISP网络的构成要素进行改变。并且,在本发明实施时,不需要改变移动电话网络和移动电话终端。因此,可抑制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成本。
并且,不管是否利用呼叫控制服务器,在被叫侧CABS的属下不存在被叫终端的情况下,或者未登记被叫侧的对方信息的情况下,主叫侧CABS作为终端执行功能,进行与被叫终端的连接处理,使通过该连接处理所建立的承载与在主叫侧CABS和主叫终端之间所建立的承载连接。由此,不会使主叫终端进行的主叫动作(包含预处理)无用,可补偿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的连接。即使在该情况下,也不需要对移动电话网络和移动电话终端的改变,可抑制本发明的导入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电话终端间的数据传送路径建立系统,该系统包含无线基站,其经由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网络被收纳在移动电话网络内;以及试行单元,其在上述无线基站从作为主叫终端的移动电话终端接收的主叫请求的被叫终端的移动电话终端,可利用不同于与上述IP网络连接的上述无线基站的无线基站来接收上述主叫请求的情况下,尝试建立使上述无线基站和上述不同的无线基站不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而通过上述IP网络连接的数据通信路径,用来传送在上述主叫终端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所通信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话终端间的数据传送路径建立系统,该系统还包含在不能建立上述数据通信路径的情况下,建立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和上述IP网络的替代数据传送路径,用来传送在上述主叫终端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所通信的数据的单元。
3.一种移动电话终端间的数据传送路径建立系统,该系统包含多个无线基站,其经由同一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网络被收纳在移动电话网络内;以及呼叫控制装置,其设置在上述IP网络内;上述呼叫控制装置包含存储部,其存储包含移动电话终端的识别信息和该移动电话终端可利用的收纳在上述IP网络内的无线基站的IP地址的对方信息;接收部,其从作为主叫侧无线基站的上述多个无线基站之一接收作为主叫终端的移动电话终端的主叫请求;检索部,其取得上述主叫请求内包含的作为被叫终端的移动电话终端的识别信息,并从上述存储部中读出与所取得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无线基站的IP地址;以及发送部,其在由上述检索部读出了无线基站的IP地址的情况下,把具有该IP地址的无线基站作为被叫侧无线基站,将上述主叫请求发送到该IP地址;在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自身的属下存在上述被叫终端的情况下,在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之间经由上述呼叫控制装置建立使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不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而通过上述IP网络连接的数据通信路径,用来传送在上述主叫终端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所通信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电话终端间的数据传送路径建立系统,其中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的各方具有协议转换部,其进行在无线基站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使用的移动电话用协议和在无线基站与上述呼叫控制装置之间使用的IP电话用协议之间的转换处理;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在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自身的协议转换部中把从上述主叫终端接收的基于上述移动电话用协议的主叫请求和应发送到上述呼叫控制装置的消息转换成基于上述IP电话用协议的形式,之后发送到上述呼叫控制装置;和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在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自身的协议转换部中把从上述呼叫控制装置接收的基于上述IP电话用协议的主叫请求和应发送到上述被叫终端的消息转换成基于上述移动电话用协议的形式,之后发送到上述被叫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移动电话终端间的数据传送路径建立系统,其中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在不能接收到对已发送到上述被叫终端的上述主叫请求的响应的情况下,把表示在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的属下不存在上述被叫终端的消息经由上述呼叫控制装置通知给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在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主叫终端之间建立第1数据传送路径,在从上述呼叫控制装置接收到上述消息的情况下,把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自身作为主叫终端来建立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使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连接的第2数据传送路径,通过使上述第1数据传送路径和上述第2数据传送路径连接,来建立上述主叫终端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的数据传送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电话终端间的数据传送路径建立系统,其中上述呼叫控制装置在与上述主叫请求对应的对方信息未被登记在上述存储部内的情况下,把表示不存在应连接的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的消息通知给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在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主叫终端之间建立第1数据传送路径,把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自身作为主叫终端来建立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使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连接的第2数据传送路径,通过使上述第1数据传送路径和上述第2数据传送路径连接,来建立上述主叫终端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的数据传送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移动电话终端间的数据传送路径建立系统,其中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具有第1密码处理部,其使用在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主叫终端之间所决定的第1密码来对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进行加密/解密;以及第2密码处理部,其使用在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移动电话网络之间所决定的第2密码来对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进行加密/解密;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在从上述主叫终端接收到使用上述第1密码所加密的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的情况下,在上述第1密码处理部中对上述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进行解密,而且在上述第2密码处理部中对所解密的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进行加密,之后将其发送到上述移动电话网络;和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在从上述移动电话网络接收到使用上述第2密码所加密的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的情况下,在上述第2密码处理部中对上述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进行解密,而且在上述第1密码处理部中对所解密的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进行加密,之后将其发送到上述主叫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电话终端间的数据传送路径建立系统,其中在由上述检索部检索出与上述被叫终端的识别信息对应的多个无线基站的IP地址的情况下,上述发送部把上述主叫请求发送到所检索的各IP地址;和属下具有上述被叫终端且分别具有上述多个IP地址的无线基站之一作为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在与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之间建立使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不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而通过上述IP网络连接的数据通信路径。
9.一种移动电话终端间的数据传送路径建立系统,该系统具有多个无线基站,其经由同一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网络被收纳在移动电话网络内;作为主叫侧无线基站的上述多个无线基站中的至少一方包含存储部,其存储包含移动电话终端的识别信息和该移动电话终端可利用的收纳在上述IP网络内的无线基站的IP地址的对方信息;接收部,其接收来自作为主叫终端的移动电话终端的主叫请求;检索部,其取得上述主叫请求内包含的作为被叫终端的移动电话终端的识别信息,并从上述存储部中检索与所取得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无线基站的IP地址;发送部,其在上述对应的无线基站的IP地址被检索出的情况下,把具有该IP地址的无线基站作为被叫侧无线基站,将上述主叫请求发送到该IP地址;以及控制单元,其在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自身的属下存在上述被叫终端的情况下,在与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之间建立使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不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而通过上述IP网络连接的数据通信路径,用来传送在上述主叫终端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所通信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电话终端间的数据传送路径建立系统,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在不能接收到对已发送到上述被叫终端的上述主叫请求的响应的情况下,把表示在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的属下不存在上述被叫终端的消息通知给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在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主叫终端之间建立第1数据传送路径;在从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接收到上述消息的情况下,把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自身作为主叫终端来建立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使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连接的第2数据传送路径;以及通过使上述第1数据传送路径和上述第2数据传送路径连接,来建立上述主叫终端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的数据传送路径。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移动电话终端间的数据传送路径建立系统,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在与上述主叫请求对应的对方信息未被登记在上述存储部内的情况下,在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主叫终端之间建立第1数据传送路径;另外,把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自身作为主叫终端来建立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使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连接的第2数据传送路径;通过使上述第1数据传送路径和上述第2数据传送路径连接,来建立上述主叫终端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的数据传送路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移动电话终端间的数据传送路径建立系统,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具有第1密码处理部,其使用在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主叫终端之间所决定的第1密码方式来对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进行加密/解密;以及第2密码处理部,其使用在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移动电话网络之间所决定的第2密码方式来对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进行加密/解密;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在从上述主叫终端接收到使用上述第1密码方式所加密的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的情况下,在上述第1密码处理部中对上述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进行解密,而且在上述第2密码处理部中对所解密的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进行加密,之后将其发送到上述移动电话网络;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在从上述移动电话网络接收到使用上述第2密码方式所加密的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的情况下,在上述第2密码处理部中对上述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进行解密,而且在上述第1密码处理部中对所解密的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进行加密,之后将其发送到上述主叫终端。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电话终端间的数据传送路径建立系统,在由上述检索部检索出与上述被叫终端的识别信息对应的多个无线基站的IP地址的情况下,上述发送部把上述主叫请求发送到所检索的各IP地址;属下具有上述被叫终端且分别具有上述多个IP地址的无线基站之一作为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在与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之间建立使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不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而通过上述IP网络连接的数据通信路径。
14.一种移动电话终端的无线基站,其经由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网络被收纳在移动电话网络内,该无线基站包含接收部,其接收来自作为主叫终端的移动电话终端的主叫请求;发送部,其把上述主叫请求发送到上述IP网络内的呼叫控制装置;以及控制单元,其在作为上述主叫请求的被叫终端的移动电话终端可利用与上述IP网络连接的不同的无线基站来接收从上述呼叫控制装置发送的上述主叫请求的情况下,在与上述不同的无线基站之间通过上述呼叫控制装置建立使上述无线基站和上述不同的无线基站不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而经由上述IP网络连接的数据传送路径,用来传送在上述主叫终端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所通信的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电话终端的无线基站,该无线基站还包含代行单元,其取代上述移动电话网络来代行在移动电话终端和上述移动电话网络之间执行的过程。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移动电话终端的无线基站,该无线基站还包含协议转换部,其进行在与上述移动电话终端之间使用的移动电话用协议和在与上述呼叫控制装置之间使用的IP电话用协议之间的转换处理;上述协议转换部把从上述无线基站自身的属下的移动电话终端接收的应发送到上述呼叫控制装置的消息转换成基于上述IP电话用协议的形式;以及把从上述呼叫控制装置接收的基于上述IP电话用协议的应发送到上述无线基站自身的属下的移动电话终端的消息转换成基于上述移动电话用协议的形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电话终端的无线基站,上述无线基站作为主叫侧无线基站,在与上述主叫终端之间建立第1数据传送路径;在表示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的属下不存在上述被叫终端的消息经由上述呼叫控制装置被上述接收部接收的情况下,把上述无线基站自身作为主叫终端来建立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使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连接的第2数据传送路径;以及通过使上述第1数据传送路径和上述第2数据传送路径连接,来建立上述主叫终端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的数据传送路径。
18.根据权利要求14~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电话终端的无线基站,上述无线基站在上述呼叫控制装置不能找到应发送上述主叫请求的上述不同的无线基站的情况下,作为主叫侧无线基站在上述无线基站自身和上述主叫终端之间建立第1数据传送路径;把上述无线基站自身作为主叫终端来建立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使上述无线基站自身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连接的第2数据传送路径;以及通过使上述第1数据传送路径和上述第2数据传送路径连接,来建立上述主叫终端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的数据传送路径。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移动电话终端的无线基站,上述无线基站为了建立第2数据传送路径,根据通过为了建立上述第1数据传送路径而在与上述主叫终端之间执行的呼叫连接过程所得到的信息,把上述无线基站自身作为主叫终端向上述移动电话网络进行发送,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执行上述被叫终端和上述无线基站之间的呼叫连接过程。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动电话终端的无线基站,上述无线基站在把上述无线基站自身作为主叫终端向上述移动电话网络进行发送的情况下,回送与从上述主叫终端和上述移动电话网络接收的消息对应的响应消息,使得从上述主叫终端来看上述无线基站自身看起来是上述移动电话网络,而且从上述移动电话网络来看上述无线基站自身看起来是主叫终端。
21.根据权利要求17~2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电话终端的无线基站,该无线基站还包含第1密码处理部,其使用在上述无线基站自身和上述主叫终端之间所决定的第1密码方式来对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进行加密/解密;以及第2密码处理部,其使用在上述无线基站自身和上述移动电话网络之间所决定的第2密码方式来对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进行加密/解密;在从上述主叫终端接收到使用上述第1密码方式所加密的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的情况下,在上述第1密码处理部中对上述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进行解密,而且在上述第2密码处理部中对所解密的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进行加密,之后将其发送到上述移动电话网络;在从上述移动电话网络接收到使用上述第2密码方式所加密的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的情况下,在上述第2密码处理部中对上述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进行解密,而且在上述第1密码处理部中对所解密的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进行加密,之后将其发送到上述主叫终端。
22.一种移动电话终端的无线基站,其经由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网络被收纳在移动电话网络内,该无线基站包含存储部,其存储包含移动电话终端的识别信息和该移动电话终端可利用的收纳在上述IP网络内的无线基站的IP地址的对方信息;接收部,其接收来自作为主叫终端的移动电话终端的主叫请求;检索部,其取得上述主叫请求内包含的作为被叫终端的移动电话终端的识别信息,并从上述存储部中检索与所取得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无线基站的IP地址;发送部,其在上述对应的无线基站的IP地址被检索出的情况下,把具有该IP地址的无线基站作为被叫侧无线基站,将上述主叫请求发送到该IP地址;以及控制单元,其在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自身的属下存在上述被叫终端的情况下,在与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之间建立使上述无线基站自身和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不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而通过上述IP网络连接的数据通信路径,用来传送在上述主叫终端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所通信的数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移动电话终端的无线基站,该无线基站还包含代行单元,其取代上述移动电话网络来代行在移动电话终端和上述移动电话网络之间执行的过程。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移动电话终端的无线基站,上述无线基站在与上述主叫终端之间建立第1数据传送路径;在表示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的属下不存在上述被叫终端的消息由上述接收部从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接收到的情况下,把上述无线基站自身作为主叫终端来建立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使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连接的第2数据传送路径;以及通过使上述第1数据传送路径和上述第2数据传送路径连接,来建立上述主叫终端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的数据传送路径。
25.根据权利要求22~2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电话终端的无线基站,上述无线基站在与上述主叫请求对应的对方信息未被登记在上述存储部内的情况下,在上述无线基站和上述主叫终端之间建立第1数据传送路径;把上述无线基站自身作为主叫终端来建立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使上述主叫侧无线基站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连接的第2数据传送路径;以及通过使上述第1数据传送路径和上述第2数据传送路径连接,来建立上述主叫终端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的数据传送路径。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移动电话终端的无线基站,上述无线基站为了建立第2数据传送路径,根据通过为了建立上述第1数据传送路径而在与上述主叫终端之间执行的呼叫连接过程所得到的信息,把上述无线基站自身作为主叫终端向上述移动电话网络进行发送,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执行上述被叫终端和上述无线基站之间的呼叫连接过程。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移动电话终端的无线基站,上述无线基站在把上述无线基站自身作为主叫终端向上述移动电话网络进行发送的情况下,回送与从上述主叫终端和上述移动电话网络接收的消息对应的响应消息,使得从上述主叫终端来看上述无线基站自身看起来是上述移动电话网络,而且从上述移动电话网络来看上述无线基站自身看起来是主叫终端。
28.根据权利要求24~2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电话终端的无线基站,该无线基站还包含第1密码处理部,其使用在上述无线基站和上述主叫终端之间所决定的第1密码来对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进行加密/解密;以及第2密码处理部,其使用在上述无线基站和上述移动电话网络之间所决定的第2密码来对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进行加密/解密;上述无线基站在从上述主叫终端接收到使用上述第1密码所加密的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的情况下,在上述第1密码处理部中对上述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进行解密,而且在上述第2密码处理部中对所解密的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进行加密,之后将其发送到上述移动电话网络;上述无线基站在从上述移动电话网络接收到使用上述第2密码所加密的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的情况下,在上述第2密码处理部中对上述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进行解密,而且在上述第1密码处理部中对所解密的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进行加密,之后将其发送到上述主叫终端。
29.根据权利要求21或28所述的移动电话终端的无线基站,在上述无线基站的内部设置有使用户数据仅通过上述第1密码处理部的第1路由,以及使用户数据通过上述第1密码处理部和第2密码处理部的第2路由;上述无线基站还包含切换部,其将上述用户数据在上述无线基站内部的传送路由在上述第1路由和第2路由之间切换;以及切换控制部,其在使上述无线基站和上述不同的无线基站不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而经由上述IP网络连接的数据传送路径被建立的情况下,使上述切换部选择第1路由,在使上述第1数据传送路径和上述第2数据传送路径连接的情况下,使上述切换部选择上述第2路由。
30.根据权利要求14~2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电话终端的无线基站,该无线基站还包含呼叫音生成部,其生成上述被叫终端的呼叫音;以及呼叫音控制部,其在使上述无线基站自身和上述被叫侧无线基站不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而经由上述IP网络连接的数据通信路径被建立的情况下,在从接收表示上述被叫终端的正被呼叫的消息到接收表示上述被叫终端对呼叫进行响应的消息的期间,使来自上述呼叫音生成部的呼叫音与在上述主叫终端和上述无线基站之间建立的数据传送路径连接。
31.根据权利要求16~21以及24~3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电话终端的无线基站,该无线基站还包含通知音生成部;以及通知音控制部,其在上述无线基站自身作为主叫终端来建立上述第2数据传送路径的情况下,使由上述通知音生成部生成的通知音与在上述主叫终端和上述无线基站之间建立的第1数据传送路径连接。
32.一种移动电话终端间的数据传送路径建立方法,该方法包含在包含经由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网络被收纳在移动电话网络内的无线基站的网络系统中,上述无线基站以从作为主叫终端的移动电话终端接收到主叫请求为契机,指定作为该主叫请求的被叫终端的移动电话终端;上述所指定的被叫终端在可利用不同于与上述IP网络连接的上述无线基站的无线基站来接收上述主叫请求的情况下,尝试建立使上述无线基站和上述不同的无线基站不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而通过上述IP网络连接的数据通信路径,用来传送在上述主叫终端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所通信的数据。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移动电话终端间的数据传送路径建立方法,在不能建立上述数据通信路径的情况下,建立经由上述移动电话网络和上述IP网络的替代数据传送路径,用来传送在上述主叫终端和上述被叫终端之间所通信的数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电话终端间的数据传送路径建立系统。在包含经由IP网络被收纳在移动电话网络内的无线基站的网络系统中,无线基站以从主叫终端接收到主叫请求为契机,指定该主叫请求的被叫终端,被叫终端在可利用不同于与IP网络连接的无线基站的无线基站来接收主叫请求的情况下,尝试建立使无线基站和不同的无线基站不经由移动电话网络而通过IP网络连接的数据通信路径,用来传送在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之间所通信的数据。
文档编号H04W92/12GK101049036SQ20048004427
公开日2007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0日
发明者桥本正则, 手塚康夫, 矢场明男, 本桥佳代 申请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