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插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4087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块插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插槽,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照相模块的改进的插 槽,该照相模块属于小型电子设备比如移动电话中。
背景技术
传统地,模块插槽(例如参见日本专利No. 3620833 )已经^皮用来装 载各种照相模块,这些照相模块都由一个诸如镜片的光学元件,和一个诸 如CCD (电荷耦合设备)或CMOS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 器的摄像器所组成,安装于诸如移动蜂窝电话或PDA(个人数字助理) 等小型电子设备的基板上。
图7是传统的模块插槽的剖面图,其中,该模块插槽的壳体容纳了一 个照相模块302。两个锁扣304各自连接于插槽壳体303的两个相对侧壁 的内表面。锁扣304用于将照相模块固定在适当位置,并且如图所示地与 对应的平坦锁扣表面310接合,该平坦锁扣表面310形成于照相才莫块302 的阶梯部上。这些锁扣用于将照相模块302锁定在其插槽中的适当位置。
各个锁扣304都有一个带有锁扣片305和锁扣片306的自由端,这两 个锁扣片的高度彼此不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相同类型的照相模块 302的不同类型尺寸的变化,这种变化由与制造相关的尺寸误差而导致。 它们适应于小尺寸模块302a和大尺寸模块302b混合出现的情况,其中, 小尺寸模块302a的外部尺寸相对小,大尺寸模块302b的外部尺寸相对大。 在小尺寸模块302a的情况下,如图7右侧所示,低位的锁扣片306与锁 扣表面310接合,而在大尺寸模块302b的情况下,高位的锁扣片305与 锁扣表面310接合
同时,端子307连接于插槽壳体303的底部308,并在它们各自弹簧 性质影响下从底部308向上突出。端子307与形成于照相模块302底部表 面上的相对的触点相接触。在小尺寸模块302a的情况下,插槽端子307 的突出距离大,在大尺寸模块302b的情况下,插槽端子307的突出距离小。
在以上和其他传统的照相模块插槽中,由于使用了四个这种锁扣304 去形成 一 个锁定机构,因此增加了组件的数量与形成照相模块插槽的成
本。同时,使用四个这种锁扣,在将照相模块302从模块插槽中移出时需 要同时操作所有的四个锁扣304。同时手动操作这四个锁扣304是困难的, 因此操作性较差。不仅如此,由于缺少用于限制锁扣304状态的装置,不 能避免(一个或多个)锁扣304过度地向内倾斜。不合适的安装照相模块 302的操作可能损坏(一个或多个)锁扣304或使其变形。如果锁扣304 无法施加足够强的力将照相模块302锁定在适当位置上,在某些情况下, 外部冲击可能会导致照相模块302从照相模块插槽中脱出。
为了保护锁扣304的弯曲部分以用足够有效的弹簧性质锁定照相模 块302,锁扣304的高度必须足够。这种高度上的增加使模块插槽厚度的 减少变得困难。
因而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克服上述缺点的照相模块插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照相模块的插槽,其包括固定器, 各个固定器都含有大体垂直于模块插入方向而延伸的锁定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插槽,其包括上述的固定器,还 包括用于限制锁定臂远端移位的装置,其中锁定臂在其远端包括接合片, 由此减少了组件数量和装备时间,并减少了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模块插槽,其由电绝缘材料制成, 包括一个面对冲莫块底部的基部,和从该基部外围直立起来的侧壁,该侧壁 沿其侧表面围绕模块的至少 一部分。端子由壳体支撑,固定器连接于侧壁"。 在该模块插槽中,固定器包括一个置于模块插槽内部的锁定臂,该锁定臂 在其远端部包括一个接合组件。照相模块插入到插槽中使得一个引导片向 模块插槽的外部移动,因而模块被容纳于模块插槽中;接合组件将插入的 模块固定在一个预定位置。
优选地,固定器包括一对这样的锁定臂,并且提供至少一对彼此相对 放置的固定器,这一对固定器安装于模块插槽的相对的侧壁上。每个这样的锁定臂都优选地包括一个照相模块引导组件,该引导组件设置在锁定臂 上并与 一个独立的照相模块接合组件对齐。该引导组件有 一个向下成角度 的或弯曲的表面,以在模块插入时引导模块插入插槽。
至少 一个切口形成于壳体侧壁中的两个侧壁上,固定器的锁定臂沿一 个角度水平延伸进入切口。围绕锁定臂的远端部设有一个限位结构,使其 可以限制锁定臂的移位。
端子优选地连接于插槽壳体,使得其臂部突出进入到形成于壳体上的 凹槽或空腔内,端子以这种方式延伸进入底板部和侧壁部,使得端子向插 入插槽的照相模块施加向上的力,因而将照相模块固定在接合组件和端子 臂部之间的适当位置。端子臂部的远端低于壳体底板部的上表面。
本发明的照相模块插槽使用了带有锁定臂的固定器和一个限位机构, 其中锁定臂垂直于模块插入方向而延伸,限位机构用于限制锁定臂远端的 移位。用于引导模块插入的引导组件和接合组件形成于锁定臂的远端部, 并从锁定臂的相对边缘延伸。相应地,减少了组件的数量,也减少了组装 该插槽所需的时间,因而降低了成本,同时保持了该照相模块插槽的小尺 寸和可靠性。


图1为按本发明的原理制成的一个插槽模块的透视图; 图2为沿图1 A-A线的插槽的剖面图3为按本发明的原理制成的一个插槽固定器组件的透视图; 图4为图1的插槽的右上角区域的放大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该实施 例的固定器锁定臂的主要部分;
图5为图1的插槽在模块装入到其中后的透视图; -图6为沿图5B-B线的装有模块的插槽的剖面图;以及 图7为传统的模块插槽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为按本发明的原理制成的一个照相模块插槽10的透视图,而图 2为插槽10沿图1中A-A线的剖面图。插槽10用于固定照相模块,并且将该照相模块51和诸如印刷电路板 的基板电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模块51是一个照相模块,其由一 个诸如镜片的光学元件,和一个诸如CCD或CMOS图像传感器的摄像器 所组成。但是,模块51可以是任何类型的。例如,模块51可以是一个包 括红外传感器或指紋读取传感器的传感器模块,或者是诸如麦克风的声学 模块。插槽10用于将模块51安装在一个小型电子设备上,典型地可以安 装在蜂窝电话或PDA上。但是,插槽10可以用于将模块51安装在任何 种类的设备上;例如,装在诸如电视、洗衣机或冰箱等家用电子设备上, 或安全监视器上,或汽车上。插槽IO被安装于诸如印刷电路板的基板上, 该基板可以是刚性的,也可以是柔性的,还可以是任何材料与任何种类的。
如图1所示,插槽10包括一个用于容纳模块51的壳体组件11,连 接于壳体组件11的端子21,和连接于壳体组件11的固定器31。插槽10 采用底部封闭而一端开口的容器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底 部封闭的容器基本是一个矩形的平行六面体的形状,其顶端开口而底端封 闭。 r.
壳体组件11由一种诸如合成树脂的电绝缘材料整体成型。壳体组件 11包括一个矩形底板部或基部13,其对应于矩形插槽的一个端面,并面 对才莫块51的底部表面,还包括一个至四个侧壁部12,其从底一反13的对 应侧边直立起来而限定了模块插槽的中空的内部空间并沿其侧壁围绕模 块51。侧壁12对应于矩形管的侧壁,并分成一对第一侧壁12a和一对^ 二侧壁12b,其中,对应的固定器31连接于第一侧壁12a上,而第二侧 壁12b不支撑任何固定器31。两个第一侧壁12a彼此相对,两个第二侧 壁12b也4皮此相对。在本说明书中,第一侧壁12a和第二侧壁12b整体上 可以^皮称为侧壁12。
多个用于容纳对应端子21的端子容纳空腔14形成于基部13侧边的 附近和侧壁12上。如图2所示,端子空腔14是细长的凹槽,每一个的横 截面都是L形,并成型为具有两个分离部或腿部,其中一个沿底板部13 水平延伸,另一个沿侧壁12垂直延伸。优选地,每个空腔14容纳一个端 子21。在图2中,在每个第一侧壁部12a上形成有七个端子空腔14,在 每个第二侧壁部12b上形成有六个端子空腔14。端子空腔14的数量和排
8布取决于将被容纳在插槽10中的模块上的触点数量。
端子21通过对薄片金属进行冲压和弯曲成形。每个端子21的主体大 体为U形,并包括一个外部基部21a和一个内部基部21b。外部基部21a 和内部基部21b通过一个弹性形变的弯曲部^C此整体成型,因而可以实现 弹簧的效果。优选地,外部基部21a比内部基部21b要宽,并乂人底板部 13的下方压配到壳体组件11的端子容纳部14的侧壁之间。 一个作为焊 接尾的尾部22与外部基部21a的远端整体成型。该尾部22被弯曲至与外 部基部21a基本成直角。
一臂部23与端子内部基部21b的远端整体成型,并作为端子的接触 部以电连接到位于模块51底部的触点。端子臂部23通过一个弯曲部和内 部基部21b整体成型,并从弯曲部倾斜向下延伸,因而从弯曲部向内突出 于底板部13的一侧上方。 一个纟黄向延伸的扩大部23a成型于臂部23的自 由端(远端)(图2中所示的下端)。扩大部23a的宽度大致为端子空腔 14的宽度,因而改善了臂部23横向方向上(底板部13的一侧边延伸的 方向)的定位精确性和模块51的触点的电连接可靠性。
如图2所示,臂部23的自由端位于底板部1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 并在端子空腔14内的基部13的厚度范围内,而不从壳体组件11中向外 突出。端子可以被认为从L形空腔14的一部分延伸至空腔的另一部分。 因此,为将插槽IO安装到基板或类似物上而移动插槽10的过程中,臂部 23的自由端不和另外的组件或类似物相接触或受限。因此,可以避免由 于粗心操作而造成的端子21的变形。
当端子21安装入壳体11上的对应的空腔14后,每个外部基部21a 在其两侧被端子空腔14的相对的侧壁稳固。端子外部基部21a的凸起攫 住端子空腔14的对应侧,使外部基部21a可靠地紧固于壳体上。如图2 所示,尾部22的下表面从壳体组件11的底4反部13的下表面略孩i向下突 出,臂部23的非自由端的一部分从内部基部21b向内突出并在基部13上 方。尾部22通过焊接或类似的手段连接到形成于未示出的基板上的对应 的导电线或连接于导电线的焊盘上。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锁定模块51的固定器31连接于壳体11的对^ 的第一侧壁12a上。每个固定器31都基本为矩形,比第一侧壁部12a略宽,并由金属片制成。固定器31为形状类似于一个方的"C"形的组件,
使得主体部31a的相对两端部31b垂直于主体部31a弯曲。主体部31a的 长度大致等于第一侧壁12a的长度。固定器31连接于第一侧壁部12a, 使得主体部31a沿整个长度覆盖第一侧壁部12a的外表面,并使得端部 31b从外侧覆盖对应的第二侧壁部12b的端部,该端部和第一侧壁部12a 的对应的相对两端一体成型。接合孔35形成于固定器的主体部31a上, 并和形成于第一侧壁12a外表面上的接合凸起15相接合。固定指(finger) 33从各个端部31b的远端的上部突出,并^C弯曲成C形,以和形成于各 个第二侧壁12b的上边缘的柱16相接合。
多个下部凸起32可以形成于各个固定器31的下边缘,并向下突出, 以作为模块插槽的安装柱或支架。如图2所示,当固定器31连接于对应 的第一侧壁部12a时,下部凸起32的下端表面乂人壳体基部13的下表面向 下突出,端子21的尾部22也是如此。下部凸起32的底部表面和端子尾 部在同一高度,使得它们可以通过焊接或类似手段可靠地连接于基板表面 上的对应的连接垫片。下部凸起可以连接于基板上的地线以将固定器31 接地,使得它们可以作为电磁屏蔽罩使用。可以更改下部凸起32的数量 和排布,以适于对形成在基板表面上的信号线不会造成干扰。
一对横向突出的锁定臂41形成于各个固定器31的主体部31a的上边 缘。锁定臂41形成为沿固定器纵向的水平悬臂的组件。在纵向的中心区 域内,两个连接片42与固定器31的主体部31a的上边缘整体成型并被i^ 下弯曲。锁定臂41整体从对应的连接片42在横向方向上朝对应的端部 31b延伸即在固定器31的主体部31a的纵向上延伸。锁定臂41的远端 部41c可以基本平行于底板部13的表面而移动。进一步地,锁定臂41的 远端部41c;波置于壳体组件11的对应的四个角上。 ,
用于引导将被插入的模块51的引导组件43以及用于接合模块51的 接合组件与每个远端部41c整体成型。切口 17形成于各个第一侧壁12a 的上边纟彖的对应的相对端部。锁定臂41的远端部41c伸入对应的切口 17。 引导组件43和接合组件44部分地通过切口 17突出超过第一侧壁12a的 内表面以突伸入插槽10的内部空间。因此,才莫块51可以在插槽10的四 个角上被锁定,插槽10的形状类似一个矩形的平行六面体,使得模块51能够被可靠地锁定在稳定状态下。
图3是本发明使用的固定器的透视图,图4是图1的插槽的右上角区 域的放大图,示出了锁定臂的主要部分。如图3所示,每个锁定臂41包 括与连接片42整体成型的根部41a;具有悬臂形状并从根部41a朝着 端部31b横向延伸的主体部41b;以及与主体部41b的自由端整体成型的、 具有引导片43和接合片44的远端部41c。锁定臂41通过将具有弹簧性 质的板材例如金属板形成为毛坯(blank),并将该毛坯进行弯曲及类似 的操作来形成。主体部41b通过弯曲形成,以相对于平行于固定器31的 主体部31a的根部41a形成预定的角度。远端部41c通过弯曲形成,以基 本与才艮部41a平行,并相对于主体部41b形成一个预定的角度。由此,远 端部41c比根部41a距离固定器31的主体部31a更远。因此,如图4所 示,在固定器31连接于对应的第一侧壁部12a的情况下,根部41a与第 一侧壁部12a的外表面接触,而远端部41c伸入切口 17。
引导组件43与远端部41c的下边缘整体成型,使得其根部基本与远 端部41c垂直,,人远端部41c朝插槽10内部延伸,基本以直角/人才艮部向 上弯曲,并从其直立部分朝着插槽10的外部倾斜弯曲。因此,引导组件 43的形状从侧面上看类似于梯形。引导组件43的自由远端位于锁定臂41 的远端部41c朝向插槽10的外部略微靠外的位置。引导组件43的远端部 的表面朝着插槽10的内部向下倾斜,因而形成一个弯曲的、成角度的冬 锥形的表面43a。在沖莫块51插入到插槽10的过程中,模块51的底部表 面和侧表面之间的一个边界边缘部,即模块51的下侧边缘,在有角度的 表面43a上滑动,从而使得模块51可以平滑地插入。在这种情况下,模 块51的下侧边缘朝着插槽10的外部方向对引导片43施力,使得锁定臂 41的远端部41c弹性地朝着插槽10的外部移位。随着模块51更深地插 入,模块51的一个侧壁向下移动,并在引导组件43的从有角度的表面 43a向下延伸的垂直表面上滑动。当一个形成于模块51侧壁上的接合阶 梯部通过引导組件43并向下移动时,引导组件43从向着插槽10外部的 力中释放出来,使得锁定臂41的远端部41c由于其自身的弹簧性质朝着 插槽10的内部移位。因此,引导组件43的下表面与模块51的接合阶梯 部的上表面接合,使得模块51被锁定臂41锁定。接合组件44与锁定臂41的远端部41c的下边缘整体成型,使得其根 部与远端部41c基本垂直,并朝着插槽IO的内部延伸。4妾合组件44形成 为使其远端朝向插槽10的内部突出但并没有超过引导组件43的垂直表 面。因此,在将模块51插入到插槽IO的过程中,模块51的侧表面不与 接合片44的远端相摩擦。接合片44的下表面基本与引导片43的下表面 位于同一高度,并和模块51的接合阶梯部的上表面接合。换句话说,接 合片44和引导组件43 —起作为锁定机构以锁定模块51。
上位限制片34与固定器31的每个端部31b的上边缘整体成型,使得 其根部端与端部31b基本垂直,并朝插槽10的内部延伸。锁定臂41的自 由端,即锁定臂41的远端部41c的一端的位置比该上位限制片34位置低。 因此,上位限制片34限制锁定臂41的远端向上移位。换句话说,当锁定 臂41由于受到外力而使锁定臂41的远端和上位限制片34邻接时,锁定 臂41的远端不会继续向上移位而超过上位限制片34。
在固定器31连接于对应的第一侧壁部12a的情况下,锁定臂41的远 端部41c的一端伸入切口 17,并位于一个下^f立限制表面17a的上方,该 下位限制表面17a是切口 17的底部表面。因此,下位限制表面17a限制 锁定臂41的远端向下移位。换句话说,当锁定臂41由于受到外力而使锁 定臂41的远端和下位限制表面17a邻接时,锁定臂41的远端不会继续向 下移位而超过下位限制表面17a。
在固定器31连接于对应的第一侧壁部12a的情况下,锁定臂41的ii 端部41c的一端伸入切口 17,并面对一个内^f立限制表面16a,该内^f立限制 表面16a是形成于对应的第二侧壁部12b的上边缘的固定片16的侧表面。 因此,内位限制表面16a限制锁定臂41的远端朝向插槽10内部移位。换 句话说,当锁定臂41由于受到外力而使锁定臂41的远端和内位限制表萄 16a邻接时,锁定臂41的远端不会继续向内移位而超过内位限制表面17a。
进一步地,固定器31的主体部31a位于锁定臂41的远端部41c朝向 插槽10外部向外的位置。因此,主体部31a的内表面限制锁定臂41的远 端向插槽IO外部移位。换句话说,当锁定臂41由于受到外力而使锁定臂 41的远端和主体部31a的内表面邻接时,锁定臂41的远端不会继续向外 移^f立而超过主体部31a的内表面。如上所述,上位限制片34、下位限制表面17a、内^f立限制表面16a和 主体部31a的内表面一起作为限位机枸,限制锁定臂41的远端向上、向 下、向内和向外的移位。因此,即使锁定臂41受到外力,锁定臂41也不 会过度变形。
接下来将描述模块51在插槽10中的安装。图5为根据本实施例的插 槽在模块装入到其中后的透视图。图6为沿图5 B-B线的装有模块的插槽 的剖面图。
这里,假定插槽10事先安装在一个未示出的基板上。该基板具有信 号线。这些信号线至少在安装有插槽10的区域中暴露在基板的上表面, 因而形成了连接部分。同样,信号线也可以连接到对应的诸如暴露在基板 上表面的连接垫片的连接部分上。因此,插槽10的端子21可以通过焊接 或类似的连接手段与连接部分相连接。端子21的尾部22的下表面可以通 过焊接或类似的连接手段与对应的连接部分相连接。同样,与固定器31 连接的诸如连接垫片的连接部分也置于基板的表面上。固定器31的下部 凸起32可以通过焊接或类似的连接手段与连接部分相连接。至少一些与 固定器31连接的连接部分可以和基板的地线相连接。
当插槽10将通过使用焊接作为连接手段而安装于基板上时,可以在 暴露于基板上表面的连接部分的上表面使用焊膏。而后,焊膏回流以用于 焊接。在这种情况下,插槽10被置于基板上,使得端子21的尾部22和 固定器31的下部凸起32位于被焊膏覆盖的相应的连接部分上。在将插才i 10置于基板上的同时进行焊接,使得焊膏通过加热炉或类似的加热装置 所产生的热量而回流。
模块51从上方插入到壳体组件11中,由此模块51如图5和图6所 示安装于插槽10中。模块51包括一个基本为圆柱形的上部52,和一个 类似于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的下部53。触点暴露于下部53底部的侧边缘 上的预定位置即,下部53的底部表面和侧表面之间的边界边缘上;也 即,下部53的下侧边缘上。这些触点与预定的对应端子21的臂部23相 连接。
在模块51插入到壳体组件11的过程中,下部53的侧表面在锁定臂 41的引导组件43上滑动。下部53的上表面作为模块51的接合阶梯部与引导组件43和接合组件44相接合。当模块51插入到壳体组件11中时, 由于引导组件43向插槽10的内部突出超过第一侧壁部12a的内表面,下 部53底部的侧边缘首先和锁定臂41的引导组件43的锥形表面43a相邻 接。随后,随着模块51更深地插入,下部53底部的侧边缘在锥形表面 43a上滑动并向下移动。下部53底部的侧边缘对引导片43施加朝着插槽 IO外部的力,使得锁定臂41的远端部41c朝着插槽IO的外部弹性移位。
随后,随着模块51更深地插入,模块51的下部53的侧壁向下移动 并在从锥形表面43a处开始向下延伸的引导片43的垂直表面上滑动。当 下部53的上表面的侧边缘通过了引导组件43并向下移动时,它们不再受 朝着插槽IO外部的力的作用,因而锁定臂41的远端部41c由于其自身的 弹簧性质向插槽10内部移位。因此,引导片43的下表面与下部53的上 表面,即模块51的接合阶梯部的上表面相接合。类似地,接合组件44的 下表面与模块51的接合阶梯部的上表面相接合。由此完成了模块51插入 到壳体组件ll中的操作。如图5和图6所示,模块51被锁定臂41锁定 而安装于插槽10中。 '
在模块51被锁定臂41锁定而安装于插槽10中的情况下,由于邻接 的触点设置于下部53底部表面的侧边缘上,端子21的臂部23被按压并 移位。在这种情况下,端子21的弯曲部主要发生弹性形变,使得臂部23 弹性地向外向下移位。同时,由于端子21作为弹簧使用,模块51受到萍 性移位的臂部23的反作用力。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臂部23倾斜,与臂部 23相邻接的下部53底部的侧边缘受到向内向上的力。
由于模块51在设置于四个侧壁部12上的端子21的弹簧作用下从四 个方向受到向内的力作用,模块51从四个方向被弹性地固定,因此不会 发生横向运动。模块51受到端子21的弹簧作用导致的向上的压力。然而; 由于锁定臂41的引导组件43和接合组件44与模块51的接合阶梯部的上 表面相接合,模块51的向上运动受到限制。因此,模块51在垂直方向弹 性地固定在端子21和锁定臂41之间并且因此不会在垂直方向移位。通过 这种方式,模块51在垂直方向和四个横向方向上固定,因此,才莫块51以 足够的保持力安装并保持在插槽10中。 '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例,插槽10有两个连接到相对应的一对第一侧壁部12a的固定器31,所述一对第一侧壁部12a面向彼此,并且是壳 体组件11的四个侧壁部12的其中两个。每个固定器31包括一对锁定臂 41,其远端部41c可大体上与壳体组件11的底才反部13的表面平4于移动。 每个都具有与模块51相接合的引导组件43和接合组件44的远端部41c 设置在壳体组件11的相对应的四个角落。
因为插槽IO设置为使一对固定器31连接到一个单独的壳体组件11 上,所以减少了插槽IO组件的数目、工作时间和制造成本。锁定臂41具 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可以牢固地锁定模块51;还可以可靠地防止模块51 的脱离。因为锁定臂41的具有引导组件43和接合组件44的每个远端部 41c都可大体上与壳体组件11的底板部13的表面平行移动,因此可以减 少插槽10的高度,并允许减小插槽10的尺寸。
上位限制片34、下位限制表面17a、内位限制表面16a和主体部31a 的内表面位于锁定臂41的远端部41c的上方、下方、内部和外部,并且 一起作为限位机构,因此分别适当量地限制了锁定臂41的向上,向下, 向内和向外的移^立。
因此,即使当锁定臂41受到外力,锁定臂41也不会太过于变形因而 不会损坏或塑性变形。因此,锁定臂41的功能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增强。 即使模块51受到很大的冲击,例如,当安装有模块51的小尺寸的电子元 件掉落到例如地面上,模块51不会从插槽10中脱落,因为锁定臂41的 移位受到限制。因此,小尺寸的电子元件抗降落冲击能力得到增强。
此外,因为引导组件43具有向下向内倾斜的成角度的或锥形的表面 43a,锁定臂41仅通过向下移动模块51来操作,插入模块51的操作性得 到增强。
端子臂部23的远端位于形成在底板部13上的对应的空腔14中,因 此防止端子21的变形,端子21的变形可能是由于例如电缆被远端钩住而 引起的。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可作出各种 变形和修改,但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模块插槽,用于容纳从上方插入其中的模块,该模块插槽包括壳体,其由绝缘材料形成,该壳体包括与模块的底部相对的基部,以及至少一个从基部向上延伸的侧壁,以共同限定所述模块插槽的内部空间,当模块插入所述模块插槽时,侧壁沿着模块延伸;至少一个导电端子,其由所述壳体所支撑,使得所述端子的一部分延伸进入所述模块插槽的内部空间;以及固定器,其被支撑在所述侧壁上,所述固定器包括一个部分延伸入所述模块插槽的内部空间的水平悬臂延伸的锁定臂,所述固定器包括位于其远端部的接合组件,锁定臂还包括与接合组件相分离的引导组件,引导组件包括一个成角度的表面,当模块插入所述模块插槽时,该表面使所述引导组件向偏离所述模块插槽内部空间的方向发生移位,而所述接合组件与插入的模块接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插槽,其中,所述固定器包括一对锁 定臂。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插槽,其中,所述一对锁定臂沿着所 述固定器彼此分隔开。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插槽,其中,所述锁定臂引导组件水 平地与所述接合端部分隔开。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插槽,其中,所述引导组件沿着所述 锁定臂的顶部边缘向外延伸,所述接合组件沿着所述锁定臂的底部边缘 向外延伸。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插槽,其中,所述壳体侧壁包括至少 一个与所述锁定臂对齐的切口部,该切口限定一个空间,当模块插入所 述插槽壳体时,所述锁定臂可在该空间中偏斜。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插槽,还包括一个限位机构,其围绕 锁定臂的远端部设置,以限制锁定臂的移位。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插槽,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一个L形的端子容纳空腔,所述端子包括一个从L形空腔的一部分延伸进入L形空腔的另一部分的端子臂部,使得所述端子对插入到所述模块插槽的模 块施加一个向上的力。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插槽,其中,端子臂部的远端向所述 壳体的底板部的上表面下方延伸。
10. —种照相模块插槽,包括绝缘壳体,该壳体具有底板和多个围 绕底板的直立的壁,所述壁与所述底板共同限定一个用于容纳照相模块 的中空内部空间,壳体包括多个导电端子,每个端子都容纳于设置在所 述壳体内的端子容纳空腔中,该端子容纳空腔的形状大体为由两个互连 的腿部形成的L形,其中一个腿部位于侧壁内,而所述两个腿部的另一 个位于所述底板中,每个所述端子都包括一个尾部,该尾部向所述壳体 外部延伸,用于连接到基板上的电路线,还包括一个接触部,用于接触 所述照相模块的 一个导电元件,该接触部从一个腿部朝向并且延伸进入 所述另一个腿部,所述端子接触部包括在照相模块插入到所述插槽的压 力下偏斜的自由端,所述端子在插入到所述插槽的照相模块上施加向上 的力;以及, 一个外部固定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两个相对侧 壁上的两个固定器元件,每个所述固定器元件都包括部分延伸至中空内 部空间的悬臂延伸的锁定臂,锁定臂包括横向地从所述臂向外延伸的接 合组件,所述锁定臂还包括从所述锁定臂向外侧延伸的引导组件,引导 组件包括向所述中空内部空间内成角度的表面,并且所述引导组件和接 合组件沿着所述锁定臂彼此分隔开。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相模块插槽,其中,所述锁定臂相对 于所述锁定臂水平地悬臂延伸。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相模块插槽,其中,每个所述固定^ 元件都包括位于所述固定器元件的相对两端的 一 对锁定臂。
13.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相模块插槽,其中,所述引导组件和 所述接合组件从所述锁定臂的相对的两个边缘向外延伸。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相模块插槽,其中,所述引导组件巧 所述锁定臂的顶部边缘向外延伸,而所述接合组件从所述锁定臂的底部 边缘向外延伸。
15.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相模块插槽,其中,所述固定器元件 大体为U形,并且滑过所述壳体侧壁。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照相模块插槽,其中,所述侧壁包括接 合柱,所述固定器元件包括适配所述接合柱的夹紧組件。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照相模块的模块插槽,包括一个绝缘壳体,该绝缘壳体具有一个基部和向上延伸的四个壁。基部和壁具有L形的端子容纳空腔用于在其中容纳端子。端子在L形空腔的两个腿部之间延伸,因此将端子接触部与照相模块底部表面上的触点相对地放置。两个金属固定器位于壳体相对的两壁处,所述固定器具有水平地延伸至壳体的内部空间的锁定臂。每个锁定臂都包括分开的成角度的引导组件和接合组件,其中第一个将模块引导至插槽中,第二个将模块固定在所述插槽内的适当位置。
文档编号H04N5/225GK101310414SQ200680042862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30日
发明者水村晶范 申请人:莫列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