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网双待终端进行通讯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63349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网双待终端进行通讯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网双待终端进行通讯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3G网络建设逐步展开,三大移动通讯运营商都正式步入了 3G时代。然 而由于在当前3G网络的建设初期以及接下来的一段发展期内,3G网络的覆盖水平相比已 经经过了十几年不断优化和完善的2G网络,无论是覆盖的广度(2G网络几乎覆盖我国全部 的自然村落)还是覆盖的深度(如室内、地下室和地铁等)都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各大运营 商也都不约而同的将2G和3G双网长期共存作为自己的运营目标和策略。中国移动更是 提出了“不换卡、不换号、不需要登记”的三不原则以及清一色的TD(时分同步码分多址)/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双模单待定制手机终端来推广和运营自己的TD 3G网络。但是这种“2、3G网络共存”、“TD/GSM双模单待终端定制”的策略在现实运营中却 遇到了难题。一方面,由于现有的“2、3G双模切换”策略,导致手机终端重选频繁,耗电严 重,通话掉话,上网断流,甚至脱网等异常故障时有发生,用户体验较差;另一方面又由于现 有的3G网络覆盖质量还远不如GSM网络,导致用户对TD网络信心不足。网络的问题导致 了终端的困局,而终端的困局反过来又放大了网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双网双待终端进行通讯的方法和装置,以实现 双网双待终端使用一个SIM卡与2/3G网络通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网双待终端进行通讯的方法,所述双网双 待终端包括应用子系统、3G无线通讯子系统、2G无线通讯子系统和身份识别模块,所述身 份识别模块中插有一身份识别卡,该身份识别卡中保存有用于2G网络和3G网络进行身份 认证的信息,应用子系统包含一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统分别与 应用子系统和身份识别模块连接,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与应用子系统连接,所述方法包 括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统读取身份识别模块中身份识别卡中的信息,将所述身份 识别卡中的信息保存到所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中,并使用所述身份识别卡中的信 息,与2G网络通讯;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读取所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中身份识别卡中的信 息,并使用读取到的信息,与3G网络通讯。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双网双待终端的用户发起业务时,所述应用子系统按照业务类型选择网 络,当所发起的业务为分组(PS)业务,或者为电路(CS)业务中的可视电话业务时,所述应 用子系统选择3G网络,当所发起的业务为除可视电话业务以外的CS业务时,所述应用子系 统选择2G网络;
5
当所选择的网络满足信号强度的条件时,所选择的网络对应的无线通讯子系统通 过所选择的网络进行通讯。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发起的业务为PS业务,所述应用子系统选择3G网络时,若所述应用子系统根 据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监测到的当前3G网络的信号强度,判断无法发起所述PS业务 时,通知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统激活2G网络的2G数据链路,发起所述业务;当所发起的业务为PS业务,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通过3G网络进行通讯的过程 中,若所述应用子系统根据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监测到的当前3G网络的信号强度,判断 当前3G网络的信号强度减弱到无法承载所述PS业务时,则所述应用子系统通知所述3G无 线通讯子系统和2G无线通讯子系统,将所述PS业务对应的分组数据协议(PDP)数据链路 从3G数据链路切换到2G数据链路。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统使用2G数据链路进行PS业务时,当所述应用子系统根据 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监测到的当前3G网络的信号强度,判断当前3G网络的信号强度增 强到可承载所述PS业务时,则所述应用子系统通知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和2G无线通讯 子系统,将所述PS业务对应的PDP数据链路从2G数据链路切换到3G数据链路。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具有以下特点所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位于应用子系统的无线接口层(RIL)。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具有以下特点在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统读取身份识别模块中身份识别卡中的信息,将所述身 份识别卡中的信息保存到所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中的步骤中,所述2G无线通讯子 系统将身份识别卡中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标识、临时识别码(TMSI)和位置区标识 (LAI)三个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保存到所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中。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与3G网络通讯的过程中,若需要向3G网络发送所述身份 识别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则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通过应用子系统和2G无 线通讯子系统对所述身份识别模块中的身份识别卡进行异步访问,获取所述身份识别卡的 IMSI。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具有以下特点所述3G网络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网络,所述2G网络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SM)网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网双待终端进行通讯的装置,包括应用子 系统、3G无线通讯子系统、2G无线通讯子系统和身份识别模块,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统分 别与应用子系统和身份识别模块连接,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与应用子系统连接,其中,应用子系统包含一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所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用于 保存身份识别卡中的信息;所述身份识别模块中插有一身份识别卡,该身份识别卡中保存有用于2G网络和 3G网络进行身份认证的信息;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统,用于读取身份识别模块中身份识别卡中的信息,将所述身份识别卡中的信息保存到所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中,并使用所述身份识别卡中的 信息,与2G网络通讯;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用于读取所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中身份识别卡 中的信息,并使用读取到的信息,与3G网络通讯。优选地,上述装置还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应用子系统,用于当所述双网双待终端的用户发起业务时,按照业务类型选 择网络,当所发起的业务为PS业务,或者为CS业务中的可视电话业务时,选择3G网络并通 知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当所发起的业务为除可视电话业务以外的CS业务时,选择2G 网络并通知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统;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还用于监测当前3G网络的信号强度,并将当前3G网络 的信号强度告知所述应用子系统;以及,当应用子系统选择3G网络,且3G网络满足信号强 度的条件时,通过3G网络进行通讯;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统,还用于当应用子系统选择2G网络,且2G网络满足信号 强度的条件时,通过2G网络进行通讯;优选地,上述装置还具有以下特点所述应用子系统,还用于当所发起的业务为PS业务时,根据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 统监测到的当前3G网络的信号强度,判断无法发起所述PS业务时,通知所述2G无线通讯 子系统激活2G网络的2G数据链路,发起所述PS业务;还用于当所发起的业务为PS业务, 在通过3G网络进行通讯的过程中,若根据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监测到的当前3G网络的 信号强度,判断当前3G网络的信号强度减弱到无法承载所述PS业务时,则通知所述3G无 线通讯子系统和2G无线通讯子系统,将所述PS业务对应的PDP数据链路从3G数据链路切 换到2G数据链路;还用于在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统使用2G数据链路进行PS业务时,当根 据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监测到的当前3G网络的信号强度,判断当前3G网络的信号强度 增强到可承载所述PS业务时,则通知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和2G无线通讯子系统,将所 述PS业务对应的PDP数据链路从2G数据链路切换到3G数据链路。优选地,上述装置还具有以下特点所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位于应用子系统的无线接口层。优选地,上述装置还具有以下特点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统,还用于在读取身份识别模块中身份识别卡中的信息,将 所述身份识别卡中的信息保存到所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中时,将身份识别卡中的 PLMN标识、TMSI和LAI三个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保存到所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中。优选地,上述装置还具有以下特点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还用于在与3G网络通讯的过程中,若需要向3G网络发 送所述身份识别卡的IMSI,则通过应用子系统和2G无线通讯子系统对所述身份识别模块 中的身份识别卡进行异步访问,获取所述身份识别卡的IMSI。优选地,上述装置还具有以下特点所述3G网络为TD网络,所述2G网络为GSM网络。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和装置,仅使用单SIM卡就实现了双网双待功能,与其他双 网双待双卡双号的终端相比,有利于硬件和结构件设计,节约了成本。与现有的2/3G双模
7单待终端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兼顾了 2G网络CS电路域业务专长以及3G网络的数据业务专 长的同时,通过双网双待技术减少了双模切换几率(仅在数据业务时有部分切换),也就从 根本上减少和避免了 2/3G双模单待终端因为“2、3G双模切换”策略所导致的网络重选频 繁,耗电严重,通话掉话,脱网等故障。提高了终端的用户使用感受,也推动了 TD网络的发展。另外,由于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SIM proxy)存在于应用子系统(AP),用户 批量操作操作电话本、短信的时间比当前商用的双模双待双卡速度快,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双网双待终端进行通讯的装置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应用示例的双网双待终端进行通讯的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发明中,主要针对双网双待终端采用双Modem(调制解调模块)架构的双网双 待单卡单号的情况。如图1所示,双网双待终端包括应用(AP)子系统、3G无线通讯子系统、2G无线 通讯子系统和身份识别模块(SIM卡模块),所述身份识别模块中插有一身份识别卡(SIM 卡),该身份识别卡中保存有用于2G网络和3G网络进行身份认证的信息,所述2G无线通讯 子系统分别与应用子系统和身份识别模块连接,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与应用子系统连接。3G无线通讯子系统和2G无线通讯子系统组成无线通讯(CP)子系统。在本发明中,应用子系统包含一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SIM Proxy),应用子系 统对SIM Proxy模块进行管理,使两个无线通讯子系统(两个Modem)能够共同访问SIM proxy模块,物理上只使用一张SIM卡,这样可以使得SIM卡的使用管理更加灵活高效。具体地,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统读取身份识别模块中身份识别卡中的信息,将所 述身份识别卡中的信息保存到所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中,并使用所述身份识别卡中 的信息,与2G网络通讯;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读取所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中身份识别卡中的信 息,并使用读取到的信息,与3G网络通讯。应用子系统可以在RIL(Radio interface Layer,无线接口层)构建一个SIM Proxy,两个独立的无线通讯子系统通过AT命令访问SIM proxy,在使用一张SIM卡的基础 上实现双网双待功能。在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统读取身份识别模块中身份识别卡中的信息后,可将 所述身份识别卡中的全部或部分信息保存到所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中,比如,可 以将身份识别卡中的PLMN(Publie 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络)标识、 TMSI (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临时识别码)和 LAI (Location Area Identification,位置区标识)三个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保存到所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 模块中。另外,所述身份识别卡的IMSI (International MobileSubscriberldentification Number,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可不保存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 理模块中,而是在3G无线通讯子系统与3G网络通讯的过程中,若需要向3G网络发送所述 身份识别卡的IMSI,则3G无线通讯子系统通过应用子系统和2G无线通讯子系统对所述身 份识别模块中的身份识别卡进行异步访问,获取所述身份识别卡的IMSI。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进行业务分流,即针对3G网络带宽较大,适合数据业务,而 2G网络优化工作积累较多,对语音等2G业务支持较好的特点,在终端侧利用2G、3G双网双 待实现PS (分组业务)、CS (电路业务)业务分流(即2G网络承载CS业务,3G网络承载PS 数据业务),规避当前23G网络共存带来的问题。具体地,当所述双网双待终端的用户发起业务时,所述应用子系统按照业务类型 选择网络,当所发起的业务为PS业务,或者为CS业务中的可视电话业务时,所述应用子系 统选择3G网络,当所发起的业务为除可视电话业务以外的CS业务时,所述应用子系统选择 2G网络;当所选择的网络满足信号强度的条件时,所选择的网络对应的无线通讯子系统通 过所选择的网络进行通讯。其中,可视电话业务虽然是基于CS电路域的业务,由于必须通过3G网络进行业务 承载,所以当用户发起可视电话业务时,需要选择3G网络。上述满足信号强度的条件是指,网络的信号强度可承载相关业务(即所发起的业 务)。具体实现时,可以是当网络的信号强度大于指定门限值时,判断满足信号强度的条件。在本发明中,可采用如下方式对所发起的PS业务进行调整,包括1、当所发起的业务为PS业务,所述应用子系统选择3G网络时,若所述应用子系统 根据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监测到的当前3G网络的信号强度,判断无法发起所述PS业务 时,通知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统激活2G网络的2G数据链路,发起所述业务;2、当所发起的业务为PS业务,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通过3G网络进行通讯的过 程中,若所述应用子系统根据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监测到的当前3G网络的信号强度,判 断当前3G网络的信号强度减弱到无法承载所述PS业务时,则所述应用子系统通知所述3G 无线通讯子系统和2G无线通讯子系统,将所述PS业务对应的PDP (Packet Data Protocol, 分组数据协议)数据链路从3G数据链路切换到2G数据链路。3、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统使用2G数据链路进行PS业务时,当所述应用子系统根 据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监测到的当前3G网络的信号强度,判断当前3G网络的信号强度 增强到可承载所述PS业务时,则所述应用子系统通知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和2G无线通 讯子系统,将所述PS业务对应的PDP数据链路从2G数据链路切换到3G数据链路。具体实现时,可以是应用子系统判断当前3G网络的信号强度,若小于等于指定门 限值,则判定无法发起所述PS业务或承载所述PS业务,若大于指定门限值,则判定可承载 所述PS业务。当然,上述三种情况所使用的指定门限值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另外,针对所发起的业务为可视电话业务,但应用子系统根据所述3G无线通讯子 系统监测到的当前3G网络的信号强度,判断无法发起所述可视电话业务的情况,应用子系 统控制将该可视电话业务回落到普通的语音业务,再通知2G无线通讯子系统发起该语音 业务。上述3G网络可以是TD 网络、WCDMA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宽 带码分多址)网络、CDMA2000网络,2G网络可以是GSM网络、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9Access,码分多址)网络等,在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应用示例中,主要以3G网络为TD网络,2G 网络为GSM网络进行描述,但不限于此,其它类型的3G网络和2G网络也同样适用于本发明。下面以3G网络为TD网络,2G网络为GSM网络的应用示例进一步描述。如图2所示,本示例运用“AP(应用)+TD Modem(无线)+GSM Modem(无线)”三核 架构的TD/GSM双网双待手机来实现CS、PS业务的23G网络承载分流,其中AP部分是负责 应用的主模块,两个无线通讯子系统TDmodem和GSM modem分别负责与2G、3G网络的交互。 为了实现两个无线模块共同使用一张SIM卡的功能,由于用户使用CS业务的频率远比使用 PS业务频率高,所以将SIM卡槽(身份识别模块)挂接在GSM Modem无线通讯子系统上。 在AP子系统的RIL层构建出一个SIM Proxy,在AP子系统对GSM MODEM开机时,GSMmodem 可以直接访问SIM卡,并将SIM卡的数据通过AT命令保存到AP子系统的SIM Proxy中,而 TD Modem通过访问AP的SIM Proxy访问SIM卡,实现理论上的两个独立的无线通讯模块访 问同一张SIM卡的功能,达到双网双待单卡单号的目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于双网双待单卡单号实现23G双网双待终端CS、PS业 务分流的装置包括以下模块4、々?(应用)子系统AP子系统具有独立CPU的应用处理器模块,是手机终端的主控系统,负责完成和 用户的交互,如果用户需要进行无线通讯方面或者SIM卡方面的操作,则由该系统负责控 制相应的无线通讯系统完成相关功能。在本示例中该子系统有以下功能按“CS业务走2G网络,PS业务走3G网络”原则,对各个业务进行分类,当用户发 起业务时,判断如果是CS业务,则从GSM无线通讯子系统发起,如果是PS业务,则从TD无 线通讯子系统发起。其中,鉴于CS64kbps可视电话是TD网络特有业务,所以可视电话业务 也是通过TD无线通讯子系统发起。应用子系统通过SIM proxy对两个无线通讯子系统涉及SIM卡的相关信息进行管理。根据TD无线通讯子系统负责监测的所处TD网络信号强度对终端当前的PS业务 策略进行调整。如当TD无线通讯子系统监测的所处TD网络信号强度不足以支撑发起相关数据业务 时,应用子系统能通过GSM无线通讯子系统激活2G数据链路来发起相关业务。当终端正在使用默认的TD网络进行数据业务过程中,所处位置的网络信号变弱 至不足以支撑相关业务正常进行时,应用子系统负责将相关PDP数据链路切换到GSM无线 通讯子系统负责的2G数据链路上,以延续相关业务的正常进行。B、GSM无线通讯子系统GSM无线通讯子系统,负责与GSM网络进行交互,承载各种CS业务,并负责对SIM 进行初始化工作,可包括AT命令接口层和GSM无线协议栈。GSM无线通讯子系统包括GSM Modem (本示例中,可认为GSM无线通讯子系统即为 GSM Modem),主要负责整个终端除可视电话外所有CS电路域业务的承载,并在TD信号不佳 时通过2G的数据链路临时承载相关数据业务。在开机过程中,GSM无线通讯子系统负责初始化SIM卡,并将SIM卡大部分的参数
10读出并保存在AP子系统的SIM Proxy中,如PLMN标识、TMSI、LAI等,准备让TD无线通讯 子系统访问,完成TD无线通讯子系统的网络注册。GSM无线通讯子系统负责SIM proxy和SIM卡之间的数据同步。C、TD无线通讯子系统TD无线通讯子系统负责与TD网络进行交互,承载各种PS业务和可视电话功能,可 包括AT命令接口层和TD无线协议栈。TD无线通讯子系统包括TD Modem(本示例中,可认为TD无线通讯子系统即为TD Modem)。本实施例的TD Modem区别于目前正在商用的TDModem,它不具备TD/GSM双模切换 功能,仅工作在‘TD ONLY’模式。它主要负责基于TD网络的数据业务以及可视电话业务的 数据交互。以及当前终端所处TD网络的信号强度监测,当信号弱至一定值时,通知AP应用 子系统将PS业务切换到GSM无线通讯子系统。TD无线通讯子系统侧在开机时通过AT命令读取AP子系统的SIM proxy大部分参 数进行初始化,不需要直接访问SIM卡,可以节省初始化时间。但涉及认证算法(网络侧需 要SIM卡的IMSI信息)仍需要TD modem通过AP发起AT命令对GSM侧SIM卡异步访问, 通常需要保证200ms以内完成,因此硬件的通道驱动要保证速率要求。D、SIM 卡模块SIM卡模块中插有一 SIM卡,该SIM卡中保存有用于GSM网络和TD网络进行身份 认证的信息。在开机初始化过程中,由于SIM卡实际上是挂接在GSM Modem上的,TD modem是 通过虚拟的方式访问SIM卡,所以在开机过程中,首先应对GSMModem上电,由GSM Modem先 完成SIM卡初始化,负责将SIM卡大部分的参数读出保存在AP子系统的SIM Proxy中,如 PLMN标识、TMSI, LAI等。之后对TD Modem上电,TD Modem通过AT命令读取AP子系统的 SIMProxy中相应的参数,再发起协议栈的初始化流程,涉及认证算法仍需要TDmodem通过 AP子系统再通过GSM异步访问SIM卡,最终会将同一张SIM卡的IMSI号上报各自对应的 TD网络以及GSM网络。以普通语音电话业务为例,当用户通过拨号界面呼出语音电话时,应用子系统根 据“Cs业务走GSM网络,PS业务走TD网络”的逻辑,调用GSM无线通讯子系统与GSM网络 进行交互,并通过GSM网络承载与对方进行业务。被叫时,网络设备根据终端在网络侧注册 的信息(主要是终端注册GSM网络使用的IMSI号),和终端的GSM无线通讯子系统建立链 接并承载业务。短信等其他CS业务流程也是如此。需要说明的是,基于CS电路域的TD可视电话业务,由于需要TD网络进行承载,当 用户发起呼叫后,应用子系统将调用TD无线通讯子系统与TD网络进行交互和数据承载。 而被叫时,网络设备根据终端在网络侧注册的信息(主要是终端注册TD网络使用的IMSI 号),和终端的TD无线通讯子系统建立链接并承载业务。当用户通过浏览器上互联网时,当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相关网址后,应用子系统 先通过TD无线通讯子系统查询当前终端所处TD网络的信号强度。当应用子系统得知网络 信号满足要求时,再通过TD无线通讯子系统和与之对应的网络服务设备建立基于TD网络 的数据链路通道并进行相关业务数据交互。当应用子系统得知网络信号不满足要求时,应 用子系统将主动通过GSM无线通讯子系统和与之对应的网络服务设备建立基于GSM网络的
11数据链路通道来替代TD网络完成上网业务。当然,当终端使用默认的TD无线通讯子系统和 TD网络上网时,网络信号衰变到不满足业务要求时,终端应用子系统将通过TD无线通讯子 系统主动断开基于TD网络的PDP数据链路,并立即调用GSM无线通讯子系统让终端和GSM 网络建立数据链路,已维持上网业务的进行。反之,当终端临时使用GSM无线通讯子系统和 GSM网络上网时,应用子系统通过TD无线通讯子系统得知TD网络信号恢复到满足数据业务 要求时,又会将相关PDP数据链路切换回TD数据链路。其他形式的数据业务基本与通过浏览器上网的流程类似,这里不做赘述。不过,彩 信业务和PushMail (邮件推送服务)邮件业务由于其业务流程中特殊的PUSH通知消息机 制,被动接收相关彩信以及PushMail邮件时的交互流程要复杂一些。由于PUSH通知消息 属CS电路域范畴,网络侧将先把相关PUSH通知消息通过GSM网络和GSM通讯子系统送达 终端的应用子系统,应用子系统再根据当前网络情况并按照相关PS业务策略进行调度。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 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 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 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双网双待终端进行通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网双待终端包括应用子系统、3G无线通讯子系统、2G无线通讯子系统和身份识别模块,所述身份识别模块中插有一身份识别卡,该身份识别卡中保存有用于2G网络和3G网络进行身份认证的信息,应用子系统包含一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统分别与应用子系统和身份识别模块连接,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与应用子系统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统读取身份识别模块中身份识别卡中的信息,将所述身份识别卡中的信息保存到所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中,并使用所述身份识别卡中的信息,与2G网络通讯;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读取所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中身份识别卡中的信息,并使用读取到的信息,与3G网络通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双网双待终端的用户发起业务时,所述应用子系统按照业务类型选择网络,当 所发起的业务为分组(PS)业务,或者为电路(CS)业务中的可视电话业务时,所述应用子系 统选择3G网络,当所发起的业务为除可视电话业务以外的CS业务时,所述应用子系统选择 2G网络;当所选择的网络满足信号强度的条件时,所选择的网络对应的无线通讯子系统通过所 选择的网络进行通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发起的业务为PS业务,所述应用子系统选择3G网络时,若所述应用子系统根据所 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监测到的当前3G网络的信号强度,判断无法发起所述PS业务时,通 知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统激活2G网络的2G数据链路,发起所述业务;当所发起的业务为PS业务,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通过3G网络进行通讯的过程中, 若所述应用子系统根据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监测到的当前3G网络的信号强度,判断当 前3G网络的信号强度减弱到无法承载所述PS业务时,则所述应用子系统通知所述3G无线 通讯子系统和2G无线通讯子系统,将所述PS业务对应的分组数据协议(PDP)数据链路从 3G数据链路切换到2G数据链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统使用2G数据链路进行PS业务时,当所述应用子系统根据所述 3G无线通讯子系统监测到的当前3G网络的信号强度,判断当前3G网络的信号强度增强到 可承载所述PS业务时,则所述应用子系统通知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和2G无线通讯子系 统,将所述PS业务对应的PDP数据链路从2G数据链路切换到3G数据链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位于应用子系统的无线接口层(RI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统读取身份识别模块中身份识别卡中的信息,将所述身份识 别卡中的信息保存到所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中的步骤中,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统 将身份识别卡中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标识、临时识别码(TMSI)和位置区标识(LAI) 三个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保存到所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与3G网络通讯的过程中,若需要向3G网络发送所述身份识 别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则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通过应用子系统和2G无 线通讯子系统对所述身份识别模块中的身份识别卡进行异步访问,获取所述身份识别卡的 IMSI。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G网络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网络,所述2G网络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 网络。
9.一种双网双待终端进行通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子系统、3G无线通讯子 系统、2G无线通讯子系统和身份识别模块,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统分别与应用子系统和身 份识别模块连接,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与应用子系统连接,其中,应用子系统包含一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所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用于保存 身份识别卡中的信息;所述身份识别模块中插有一身份识别卡,该身份识别卡中保存有用于2G网络和3G网 络进行身份认证的信息;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统,用于读取身份识别模块中身份识别卡中的信息,将所述身 份识别卡中的信息保存到所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中,并使用所述身份识别卡中的信 息,与2G网络通讯;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用于读取所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中身份识别卡中的 信息,并使用读取到的信息,与3G网络通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子系统,用于当所述双网双待终端的用户发起业务时,按照业务类型选择网 络,当所发起的业务为PS业务,或者为CS业务中的可视电话业务时,选择3G网络并通知所 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当所发起的业务为除可视电话业务以外的CS业务时,选择2G网络 并通知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统;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还用于监测当前3G网络的信号强度,并将当前3G网络的信 号强度告知所述应用子系统;以及,当应用子系统选择3G网络,且3G网络满足信号强度的 条件时,通过3G网络进行通讯;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统,还用于当应用子系统选择2G网络,且2G网络满足信号强度 的条件时,通过2G网络进行通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子系统,还用于当所发起的业务为PS业务时,根据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监 测到的当前3G网络的信号强度,判断无法发起所述PS业务时,通知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 统激活2G网络的2G数据链路,发起所述PS业务;还用于当所发起的业务为PS业务,在通 过3G网络进行通讯的过程中,若根据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监测到的当前3G网络的信号 强度,判断当前3G网络的信号强度减弱到无法承载所述PS业务时,则通知所述3G无线通 讯子系统和2G无线通讯子系统,将所述PS业务对应的PDP数据链路从3G数据链路切换到 2G数据链路;还用于在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统使用2G数据链路进行PS业务时,当根据所 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监测到的当前3G网络的信号强度,判断当前3G网络的信号强度增强 到可承载所述PS业务时,则通知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和2G无线通讯子系统,将所述PS业务对应的PDP数据链路从2G数据链路切换到3G数据链路。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位于应用子系统的无线接口层。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统,还用于在读取身份识别模块中身份识别卡中的信息,将所述 身份识别卡中的信息保存到所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中时,将身份识别卡中的PLMN 标识、TMSI和LAI三个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保存到所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中。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还用于在与3G网络通讯的过程中,若需要向3G网络发送所 述身份识别卡的IMSI,则通过应用子系统和2G无线通讯子系统对所述身份识别模块中的 身份识别卡进行异步访问,获取所述身份识别卡的IMSI。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3G网络为TD网络,所述2G网络为GSM网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网双待终端进行通讯的方法和装置,所述双网双待终端包括应用子系统、3G无线通讯子系统、2G无线通讯子系统和身份识别模块,所述身份识别模块中插有一身份识别卡,该身份识别卡中保存有用于2G网络和3G网络进行身份认证的信息,应用子系统包含一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所述2G无线通讯子系统读取身份识别模块中身份识别卡中的信息,将所述身份识别卡中的信息保存到所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中,并使用所述身份识别卡中的信息,与2G网络通讯;所述3G无线通讯子系统读取所述虚拟身份识别卡管理模块中身份识别卡中的信息,并使用读取到的信息,与3G网络通讯。
文档编号H04W88/06GK101984688SQ201010522678
公开日2011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0日
发明者李建忠, 杨起, 王余雷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