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透镜,成像设备,个人数据助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65158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焦透镜,成像设备,个人数据助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预定焦距范围之内如需要选择并设定焦距的变焦透镜。本发明 进一步涉及一种被改进为除小尺寸,高图像质量以及高可变放大率比之外,具有大孔径,宽 视角的变焦透镜。根据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也可以用于利用银盐胶片的银盐照相机,但是该 变焦透镜更适宜用于使用将图像转换为数字信息的电子摄像装置的成像设备。具体地,本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数字照相机,摄像机,个人计算机,可移动计算机,蜂窝电话,可移动信息 终端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等等的变焦透镜。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有高图像质量,小尺寸,宽视角以及高可变放大率比等等的数字照相 机,有增加的需求。与这些需求相对应的产品发展是必需的。所以,有5以上的高可变放大 率比的变焦透镜作为照相透镜是必需的,并且为了将它用用于像素数超过一千万像素的光 接收元件,需要有高图像质量,小尺寸,宽视角以及大孔径的变焦透镜。例如,在JP2005-215165A,JP2005-352348A,JP2007-171456A 以及 JP2007-3598A 等等中,公开了变焦透镜,其中从物侧开始顺次安置了具有正焦距的第一光学系统或第一 透镜组,具有负焦距的第二光学系统或第二透镜组,具有正焦距的第三光学系统或第三透 镜组,具有负焦距的第四光学系统或第四透镜组以及具有正焦距的第五光学系统或第五透 镜组,并且第一光学系统包括例如反射构件等等的偏转光学元件。另外,当高性能变焦透镜被用于高端(high end)数字照相机时,必须跨越整个变 焦区域获得大约至少5百万到1千万像素的图像拾取装置相对应的分辨率。此外,许多用户还需要有宽视角以及高可变放大率比的照相透镜。在变焦透镜广 角端的半视角更可取地应该设定为38度以上。当转换为35mm银盐照相机(所谓的Leica 版本)的焦距时,38度半视角等于观讓。另一方面,需要5以上的可变放大率比。对于以上要求,JPH8-248318A和JP2005-215165A公开了一种传统的变焦透镜,其 中通过在光学系统之内插入棱镜获得在照相机的光轴方向上更薄的形状。S卩,JPH8-248318A公开了一种变焦透镜,其从物侧开始顺次安置由具有正屈光力 (refractive power)的第一光学系统和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光学系统构成的可变放大率系统,孔径,固定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三光学系统,用于在到主体的距离改变时或当改变放 大率等情况时调节焦点位置的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可移动的第四光学系统。变焦透镜的第一光学系统从物侧开始顺次包括第一凹透镜,正交棱镜,第一凸透 镜,第二凹透镜以及第二凸透镜的粘合透镜。另外,JP2005-215165A公开了一种变焦透镜,其从物侧开始顺次包括具有正屈光 力并且当变焦时固定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三透 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四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五透镜组,其中变焦是通过移动至少 第二透镜组以及第四透镜组进行的。变焦透镜的第一透镜组从物侧开始顺次包括具有负屈 光力的单个的第一透镜,将光路弯曲90度的反射构件以及至少一个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二 透镜。然而,在JPH8-248318A以及JP2005-215165A中公开的变焦透镜最适合用 于摄像机。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在JP2005-215165A中可变放大率比是8以上以及在 JP2005-215165A中是7以上。但是和这样的大的可变放大率比成对比,在JPH8-248318A中 在广角端半视角大约33是度,在JP2005-215165A中大约是34度,以致不满足施加于数字 照相机的超过38度的要求。在JP2005-215165A中,第二实施例的数字示例2公开有变焦比7的高倍放大变焦 的变焦透镜的实例。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孔径和第三光学系统(第三透镜组)具有集成的 构造以致当视角加宽时,安置在孔径之后向物侧的光学系统变得过于大并且修正像差变得 困难。所以,在此实例中,未实现38度以上的宽视角。在JP2005-352348A中,第三实施例的数字示例3公开了一种高可变放大率和广角 的变焦透镜的实例,其中变焦比大约是35并且宽视角超过38度。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孔 径和第三光学系统(第三透镜组)具有集成的构造以致尺寸太大。另外,在这种情况下,畸 变变得极度地大而不再实现高性能。在JP2007-171456A中在第三实施例中公开一种高可变放大率和广角的变焦透 镜,其中变焦比大约是7并且宽视角超过38度。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孔径和第三光学 系统(第三透镜组)被整体地安置,以致光路只得由作为偏转光学元件的反射构件在作为 图像拾取表面的图像拾取装置的短边方向被弯曲。所以,照相机的布局变得困难。在这样 的构造下,为了在长边或纵向弯曲光路,作为反射构件的棱镜需要被放大以致第一光学系 统(第一透镜组)变大并且修正像差变得困难。在JP2007-3598A的每个实施例中,公开了当从短焦端向长焦端改变放大率时,孔 径和第三光学系统(第三透镜组)之间的间隔被减小。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实现38 度以上的宽视角和5以上的高可变放大率比。此外,在这样的构造下,为了实现宽视角和高 可变放大率比,需要满足在JP2007-3598A的权利要求1中所说明的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变焦透镜,成像设备,个人数据助理,其中例如放大的色差,色彩的彗差,等等的各种像差可以适当地被修正,而同时在光轴方向的厚度方面小尺寸的本体, 高性能,例如,38度以上的宽半视角,例如,5以上的高可变放大率比,例如,5X IO6到IOM象 素的高分辨率。为实现以上目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变焦透镜包含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 镜组,当改变所述变焦透镜的放大率时,所述第一透镜组不移动;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 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四透镜组,当改变所述变焦透镜的所 述放大率时,所述第四透镜组不移动;以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五透镜组,所述第一到第五透 镜组从物侧开始沿所述变焦透镜的光轴顺次排布,其中当从广角端向远摄端改变所述变焦 透镜的所述放大率时,至少所述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三透镜组,以及所述第五透镜组被移动 以进行所述放大率的改变;并且其中所述第三透镜组具有至少两个粘合表面。


图1是示意地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实例1的变焦透镜中的光学系统沿该 变焦透镜的光轴的结构的剖面图。图2是图解根据图1所示的实例1的变焦透镜在短焦端的球差,像散,畸变以及彗 差的像差曲线的图。图3是图解根据图1所示的实例1的变焦透镜在中间焦距位置的球差,像散,畸变 以及彗差的像差曲线的图。图4是图解根据图1所示的实例1的变焦透镜在长焦端的球差,像散,畸变以及彗 差的像差曲线的图。图5是示意地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实例2的变焦透镜中的光学系统沿该 变焦透镜的光轴的结构的剖面图。图6是图解根据图5所示的实例2的变焦透镜在短焦端的球差,像散,畸变以及彗 差的像差曲线的图。图7是图解根据图5所示的实例2的变焦透镜在中间焦距位置的球差,像散,畸变 以及彗差的像差曲线的图。图8是图解根据图5所示的实例2的变焦透镜在长焦端的球差,像散,畸变以及彗 差的像差曲线的图。图9是示意地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实例3的变焦透镜中的光学系统沿该 变焦透镜的光轴的结构的剖面图。图10是图解根据图9所示的实例3的变焦透镜在短焦端的球差,像散,畸变以及 彗差的像差曲线的图。图11是图解根据图9所示的实例3的变焦透镜在中间焦距位置的球差,像散,畸 变以及彗差的像差曲线的图。图12是图解根据图9所示的实例3的变焦透镜在长焦端的球差,像散,畸变以及 彗差的像差曲线的图。图13是示意地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实例4的变焦透镜中的光学系统沿该变焦透镜的光轴的结构的剖面图。图14是图解根据图13所示的实例4的变焦透镜在短焦端的球差,像散,畸变以及 彗差的像差曲线的图。图15是图解根据图13所示的实例4的变焦透镜在中间焦距位置的球差,像散,畸 变以及彗差的像差曲线的图。图16是图解根据图13所示的实例4的变焦透镜在长焦端的球差,像散,畸变以及 彗差的像差曲线的图。图17是示意地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实例5的变焦透镜中的光学系统沿 该变焦透镜的光轴的结构的剖面图。图18是图解根据图17所示的实例5的变焦透镜在短焦端的球差,像散,畸变以及 彗差的像差曲线的图。图19是图解根据图17所示的实例5的变焦透镜在中间焦距位置的球差,像散,畸 变以及彗差的像差曲线的图。图20是图解根据图17所示的实例5的变焦透镜在长焦端的球差,像散,畸变以及 彗差的像差曲线的图。图21是示意地图解根据本发明的实例6的变焦透镜中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的剖面 图。图22是图解根据实例6的变焦透镜在短焦端的球差,像散,畸变以及彗差的像差 曲线的图。图23是图解根据实例6的变焦透镜在中间焦距位置的球差,像散,畸变以及彗差 的像差曲线的图。图M是图解根据实例6的变焦透镜在长焦端的球差,像散,畸变以及彗差的像差 曲线的图。图25是示意地图解根据本发明的实例7的变焦透镜中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的剖面 图。图沈是图解根据实例7的变焦透镜在短焦端的球差,像散,畸变以及彗差的像差 曲线的图。图27是图解根据实例7的变焦透镜在中间焦距位置的球差,像散,畸变以及彗差 的像差曲线的图。图观是图解根据实例7的变焦透镜在长焦端的球差,像散,畸变以及彗差的像差 曲线的图。图四是示意地图解根据本发明的实例8的变焦透镜中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的剖面 图。图30是图解根据实例8的变焦透镜在短焦端的球差,像散,畸变以及彗差的像差 曲线的图。图31是图解根据实例8的变焦透镜在中间焦距位置的球差,像散,畸变以及彗差 的像差曲线的图。图32是图解根据实例8的变焦透镜在长焦端的球差,像散,畸变以及彗差的像差曲线的图。图33是示意地图解根据本发明的实例9的变焦透镜中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的剖面 图。图34是图解根据实例9的变焦透镜在短焦端的球差,像散,畸变以及彗差的像差 曲线的图。图35是图解根据实例9的变焦透镜在中间焦距位置的球差,像散,畸变以及彗差 的像差曲线的图。图36是图解根据实例9的变焦透镜在长焦端的球差,像散,畸变以及彗差的像差 曲线的图。图37是示意地图解根据本发明的实例10的变焦透镜中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的剖面 图。图38是图解根据实例10的变焦透镜在短焦端的球差,像散,畸变以及彗差的像差 曲线的图。图39是图解根据实例10的变焦透镜在中间焦距位置的球差,像散,畸变以及彗差 的像差曲线的图。图40是图解根据实例10的变焦透镜在长焦端的球差,像散,畸变以及彗差的像差 曲线的图。图41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照相机从前侧的,在坍缩状态的立体图。图41B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照相机的一部分在伸展状态的正视立体图。图41C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照相机的后视立体图。图4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照相机的系统结构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变焦透镜,成像设备,以及个人数据助理的
最优方案。首先,将解释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透镜。当前,对于数字照相机,高图像质量,小尺寸,以及广角方面的需要增加,并且,为 了满足需要,作为这样的数字照相机中的成像光学系统,负前导型(negative-lead type) 的变焦透镜是当前最关心的。另外,从可携带性和它的设计的观点,已经需要能够实现照相 机总体上的低厚度的成像光学系统,并且已经使用了具有安置在变焦透镜的光路上以反射 和偏转光线的反射表面的变焦透镜。在该变焦透镜中,光路在该反射表面被弯曲。作为一个例子,已经提出有一种变焦透镜,其中从物侧开始顺次排布具有正焦距 的第一光学系统,具有负焦距的第二光学系统,具有正焦距的第三光学系统,具有正焦距的 第四光学系统,具有负焦距的第五光学系统,以及具有正焦距的第六光学系统,并且第一光 学系统具有偏转光学元件。在这样的类型的变焦透镜中,由于第三光学系统和第四光学系 统中的透镜组的偏心灵敏性而产生的影响趋向更大,并且这引起制造困难。[第一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透镜包括具有正焦距的第一光学系统或者第一透 镜组G1,具有负焦距的第二光学系统或者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焦距的第三光学系统或者 第三透镜组G3,具有负焦距的第四光学系统或者第四透镜组G4,以及具有正焦距的第五光 学系统或者第五透镜组G5,它们从物侧开始顺次排布。该变焦透镜也具有设置在第三光学 系统的物侧的孔径光阑,以及第一光学系统可以包括偏转光学元件。当从短焦端到长焦端改变变焦透镜的放大率时,第一光学系统和第二光学系统之 间的间隔增加,第二光学系统和孔径光阑之间的间隔减小,孔径光阑和第三光学系统之间 的间隔减小,第三光学系统和第四光学系统之间的间隔增加,以及第四光学系统和第五光 学系统之间的间隔变化。如果孔径光阑独立地设置在第三光学系统上在第三光学系统的物侧,并且当变焦 透镜设定到短焦端时,孔径光阑被从第三光学系统移动到更接近第二光学系统,则可以避 免由于广角改变而增加的离轴光,以致可以实现变焦透镜的小尺寸。从而,可以实现变焦透 镜的小尺寸并且可以容易地修正离轴光的像差。在这样的类型的变焦透镜中,第二光学系统和第三光学系统用作主要地用于改变 变焦透镜的放大率的可变放大率光学系统或者可变放大率透镜组。为了实现高可变放大率 比,第二光学系统和第三光学系统之间的间隔是重要的。为了实现5以上的可变放大率比,其实现38度以上的宽半视角,更适宜满足以下 条件0. 5 < (T23w/Y' ) (ft/fw) <1.0(1)其中T23w是在短焦端第二光学系统和第三光学系统之间的间隔,Y’是变焦透镜 的最大像高度,ft是变焦透镜在长焦端的焦距,并且fV是变焦透镜在短焦端的焦距。如果值小于条件(1)的下限,则第二光学系统和第三光学系统之间的间隔太小, 于是第二光学系统和第三光学系统的光焦度被要求过于大,以致贯穿整个的变焦范围修正 离轴像差是困难的。如果该值大于条件(1)的上限,则第二光学系统和第三光学系统之间 的间隔太大,因此在短焦端通过第二光学系统和第三光学系统的离轴光较高,以致离轴像 差的修正变得困难。那么,为了实现变焦透镜的进一步的小尺寸和更高的性能,更适宜满足以下条 件0. 2 < Ts3w/T2sw < 1. 5(2)其中Ts3w为在短焦端孔径光阑和第三光学系统之间的间隔,T2sw为在短焦端第 二光学系统和孔径光阑之间的间隔。如果值小于条件O)的下限,则孔径离第二光学系统太远以致经过排布在短焦端 孔径光阑的物侧的透镜组的离轴光增加。所以,修正对于第一光学系统或者第二光学系统 的离轴像差变得困难。另一方面,如果该值大于条件(2)的上限,则孔径光阑离第三光学系 统太远以致第三光学系统的离轴光增加。所以,修正第三光学系统离轴像差变得困难。在长焦端孔径光阑的最大孔径Dt可以大于在短焦端孔径光阑的最大孔径Dw。在 根据本发明的此实施例的结构中,如果从短焦端到长焦端孔径光阑的孔径相同,则在长焦端的变焦透镜的F值(F数)大于在短焦端的。从而,在长焦端的最大孔径被设定为大于在 短焦端的最大孔径以致可以获得小的全孔径F值。如果最大孔径保持恒定并且在长焦端 F值当从短焦端到长焦端改变放大率时被设定为较小,则在短焦端F值变得太小,因此修正 在短焦端球差,彗差等等变得困难。在此实施例中,更适宜满足以下条件2. 0 > Dt/Dw > 1. 1(3)其中Dt为在长焦端孔径光阑的最大孔径以及Dw为在短焦端孔径光阑的最大孔径。如果值小于条件(3)的下限,则当在长焦端F值较小时,在短焦端F值变得太小。 从而,修正在短焦端的球差,彗差等等变得困难。另一方面,如果值大于条件(3)的上限,则 在长焦端F值变得太小,因此修正在长焦端的球差,彗差等等变得困难。在此实施例中,更适宜满足以下条件-3. 0 < f2/Y' < -1. 2 (4)2. 0 < f3/Y' < 4. 0(5)其中f2为第二光学系统的焦距以及f3为第三光学系统的焦距。如果值f2/Y’小于条件的下限,则第二光学系统的光焦度太大以致修正第二 光学系统中的像差变得困难。另一方面,如果值f2/Y’大于条件的上限,则第二光学系 统的光焦度太小。当使用第二光学系统改变放大率时,第二光学系统的移动量较大以致经 过在短焦端的第一光学系统或者第二光学系统的离轴光变得太大,因此变焦透镜的尺寸应 该增加。从而,修正离轴像差变得困难。如果值f3/Y’为小于条件(5)的下限,则第三光学系统的光焦度太大以致修正第 三光学系统中的像差变得困难。另一方面,如果条件(5)的值f3/Y’大于条件(5)的上限, 则第三光学系统的光焦度太小,因此第三光学系统的移动量太大而不能使用第三光学系统 来改变变焦透镜的放大率。从而,在短焦端进入第三光学系统的离轴光变得太大以致修正 离轴像差变得困难。在根据本发明的此实施例的变焦透镜中,当从短焦端到长焦端改变变焦透镜的放 大率时,第四光学系统更适宜仍然保留。如果在改变变焦透镜的放大率的过程中第四光学 系统没有被移动而保持在固定位置,则可以简化在其中设置有变焦透镜的透镜筒结构,并 且确保在光学系统当中的偏心精度。虽然移动变焦透镜中的全部光学系统对有效地修正像 差来说是有利的,但是透镜筒的结构是复杂的以致容易出现制造错误。因为第二光学系统和第三光学系统主要是改变变焦透镜放大率的可变放大率光 学系统,所以为了实现高性能以及高可变放大率比,更适宜满足以下条件3. 5b2t/b2w > 2. 0(6)3. 0 > b3t/b3w >1.5(7)其中b2t是在长焦端的第二光学系统的横向放大率,b2w是在短焦端的第二光学 系统的横向放大率,b3t是在长焦端的第三光学系统的横向放大率,以及b3w是在短焦端的 第三光学系统的横向放大率。
如果值t32t/b2w大于条件(6)的上限,则由于第二光学系统而产生的可变放大率 比太大,因此第二光学系统的移动量太大。从而,需要变焦透镜的大尺寸并且通过在短焦端 的第一光学系统或者第二光学系统的离轴光增加以致修正离轴像差变得困难。如果值Mt/
小于条件(6)的下限,则由于第二光学系统而产生的可变放大率比较小,因此需要由于 其它光学系统而产生的大可变放大率比以致贯穿整个的变焦范围修正像差变得困难。如果值b3t/b3w大于条件(7)的上限,则由于第三光学系统而产生的可变放大率 比太大,因此第三光学系统的移动量太大。从而,需要变焦透镜的大尺寸并且通过在短焦端 的第三光学系统的离轴光增加以致修正离轴像差变得困难。如果值b3t/b3w小于条件(7) 的下限,则由于第三光学系统而产生的可变放大率比较小,因此需要由于第二光学系统而 产生的大可变放大率比以致贯穿变焦透镜的整个的变焦范围修正像差变得困难。为了实现高性能以及高可变放大率比,更适宜满足以下条件1. 0 > (b3t/b3w)/(b2t/b2w) > 0. 5(8)其中b2t是在长焦端的第二光学系统的横向放大率,b2w是在短焦端的第二光学 系统的横向放大率,b3t是在长焦端的第三光学系统的横向放大率,以及3w是在短焦端的 第三光学系统的横向放大率。如果值大于条件(8)的上限,则由于第三光学系统而产生的可变放大率比变得太 大,因此通过第三光学系统的离轴光增加以致可以修正离轴像差。如果值小于条件(8)的 下限,则由于第二光学系统而产生的可变放大率比变得太大,因此通过第二光学系统的离 轴光增加以致修正离轴像差变得困难。虽然以上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基本结构,但是将参考图1 到16基于具体的数值实例详细说明根据此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各种实例。(实例1)将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具体的实例。实例1,2,3,和4基 于具体的数值实例显示根据此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具体的结构。在实例1到4中,显示结 构和具体的数值实例。在实例1到4中,变焦透镜进一步包括光学元件,其安置在第五透镜组的像侧并且 以平行板形式形成。举例来说,该光学元件是,诸如光学低通滤光片,红外截止滤光片等等 的光学过滤器,或者诸如CCD传感器等等的光接收元件的盖玻璃(密封玻璃),并且在下文 中称为滤光片。另外,在实例1到4中,非球面设置在第一透镜组Gl的最靠近物侧(most object side)的透镜的像侧表面,在第二透镜组G2的最靠近物侧的透镜的像侧表面,以及在第三 透镜组G3的最靠近物侧和最靠近像侧的表面两者中。虽然实例1到4中的每个非球面为 所谓的非球面铸模透镜(mold lens),但是每个非球面可以由在其中树脂膜被放置在球面 透镜上以形成非球面的所谓的非球面混合透镜形成。 在实例1到4中,像差被充分地修正,并且可以将该变焦透镜应用于具有IOM象素的光接收元件。由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结构,可以实现38度以上的宽半视 角,充分小的尺寸的变焦透镜,以及极好的成像性能,在下文中使用的参考号表示如下f:透镜系统的总焦距F(F No. ) :F 数(F 值)ω:半视角(度)R 曲率半径DA, DB, DC, DD, DE, DF (可变的)间隔Nd:折射率vd 阿贝数(Abbe number)K:非球面的圆锥常数A4:四阶非球面系数A6 六阶非球面系数A8:八阶非球面系数关于这一点,用于以下实例的非球面由以下方程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包含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组,当改变所述变焦透镜的放大率时,所述第一透镜组不移动;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 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四透镜组,当改变所述变焦透镜的所述放大率时,所述第四透镜组 不移动;以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五透镜组,所述第一到第五透镜组从物侧开始沿所述变焦透镜的光 轴顺次排布,其中当从广角端向远摄端改变所述变焦透镜的所述放大率时,至少所述第二透镜组, 所述第三透镜组,以及所述第五透镜组被移动以进行所述放大率的改变;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透镜组具有至少两个粘合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被配置为当改变所述变焦 透镜的所述放大率时移动的孔径光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二透镜组以及其后朝向所 述像侧的每个透镜组都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聚焦是利用所述第四透镜组进行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放大率比是5以上。
8.一种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设备包括图像拾取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所 述的变焦透镜。
9.一种包括成像光学系统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光学系统是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变焦透镜。
10.一种包含照相机功能中的成像光学系统的个人数据助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光 学系统是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
11.一种被配置为将光从物体导向包括相对的长边和相对的短边的成像表面的变焦透 镜,其特征在于,包含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组,当改变所述变焦透镜的放大率时,所述第一透镜组保持静止;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 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四透镜组,当改变所述变焦透镜的所述放大率时,所述第四透镜组 保持静止;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五透镜组;以及具有正或负屈光力的第六透镜组,所述第一到第六透镜组从物侧开始沿所述变焦透镜 的光轴顺次排布,其中当从广角端向远摄端改变所述变焦透镜的所述放大率时,至少所述第二透镜组, 所述第三透镜组,以及所述第五透镜组被移动以进行所述放大率的改变;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具有弯曲光路的反射光学元件;以及 其中所述光路通过所述反射光学元件沿所述成像表面的纵向被弯曲。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 0. 5 < fw/Y' <1.4其中fW是所述变焦透镜在所述广角端的焦距,而Y’是所述变焦透镜的最大像高度。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 0. 15 < Lrl/Lr2 < 0. 22其中Lrl是所述变焦透镜中的所述透镜组的最靠近物侧的表面和所述变焦透镜的所 述光轴上的所述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面之间的距离,以及Lr2是在所述变焦透镜的所述光 轴上反射面和成像表面之间的距离。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 3 < Lgl/fw < 7其中Lgl是所述第一透镜组在所述变焦透镜的所述光轴的方向的厚度,fw是所述变焦 透镜在所述广角端的厚度。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1< Lr2/ft < 3其中ft是所述变焦透镜在所述远摄端的焦距,Lr2是在所述变焦透镜的所述光轴上所 述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面和成像表面之间的距离。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2< fLl/fw < 5其中fLl是安置在所述反射光学元件的所述物侧上的至少一个光学元件的合成焦距, fw是所述变焦透镜在所述广角端的焦距。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孔径光阑,其中满足以下 条件0. 3 < Tap/T < 0. 7其中Tap是在所述变焦透镜的所述光轴上,所述变焦透镜的最靠近物侧的表面和所述 孔径光阑的表面之间的距离,T是所述变焦透镜沿所述变焦透镜的所述光轴的总体长度。
18.—种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图像拾取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 变焦透镜。
19.一种包括成像光学系统的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光学系统是如权利要求 11所述的变焦透镜。
20.一种包括照相机功能中的成像光学系统的个人数据助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光 学系统是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焦透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变焦透镜,成像设备,个人数据助理。变焦透镜包含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组,当改变所述变焦透镜的放大率时,所述第一透镜组不移动;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四透镜组,当改变所述变焦透镜的所述放大率时,所述第四透镜组不移动;以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五透镜组,所述第一到第五透镜组从物侧开始沿所述变焦透镜的光轴顺次排布,其中当从广角端向远摄端改变所述变焦透镜的所述放大率时,至少所述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三透镜组,以及所述第五透镜组被移动以进行所述放大率的改变;并且其中所述第三透镜组具有至少两个粘合表面。
文档编号H04N5/225GK102062935SQ20101054351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7日
发明者厚海广道, 须藤芳文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