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的识别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32475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终端的识别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的识别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VAMOS(Voice services over Adaptive Multi-user channels on One Slot,基于自适应的多用户复用一时隙语音业务)系统支持将两个终端复用在同一个语音信道上, 复用的终端能够同时发送语音信号。并非任意类型的终端都可以复用在同一信道上。例如,从终端的SAIC(Single Antenna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单天线干扰抵消)能力考虑,将支持SAIC能力且上报支持SAIC的终端称作SAIC终端,将支持SAIC能力但上报不支持SAIC的终端称作Mute SAIC终端,将不支持SAIC能力的终端称作Non-SAIC终端,将与其他终端复用后掉话的 SAIC终端或Mute SAIC终端称作SACI问题终端。那么,SAIC问题终端在与其他终端复用后会掉话,因此,SAIC问题终端不能与其他终端复用在同一信道上。另外,由于Non-SAIC终端只能和支持VAMOS level II的终端复用,而不能和SAIC终端复用,如果基站子系统根据上报的终端能力错将Mute SAIC终端当作Non-SACI终端进行复用,不仅,缩小了 Mute SAIC 终端复用的匹配范围,也会无法识别出SAIC问题终端。因此,在进行信道复用时,首先需要识别出SAIC终端和Mute SAIC终端,进而判断是否存在SAIC问题终端,以便为这两类终端选择匹配的终端进行复用,并避免将SAIC问题终端与其他终端复用。目前,常用的一种识别上述两类终端的方法是现网自动识别技术,启动现网识别技术后,所有基站子系统分别对小区覆盖范围内的终端进行自动识别,以判断是否存在SAIC终端或者Mute SAIC终端。然而,在使用现有的现网识别技术来识别上述两种类型的终端时,对网络的 KPI (key performance index关键绩效指标)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的识别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从而避免对网络的KPI产生较大影响。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终端的识别处理方法,包括网管设备接收其控制的所有基站子系统中的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上报的对接入终端的终端类型对应的单天线干扰抵消SAIC能力的识别结果;所述网管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识别结果进行合并;所述网管设备将合并后的识别结果下发给由所述网管设备控制的所有基站子系统。一种终端的识别处理系统,包括网管设备和其控制的基站子系统;
所述基站子系统用于根据设置的识别权限标识判断自身是否具备识别权限,在判断出自身具备识别权限后,对接入终端的终端类型对应的单天线干扰抵消SAIC能力进行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上报给所述网管设备;所述网管设备用于接收其控制的所有基站子系统中的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上报的对接入终端的终端类型对应的单天线干扰抵消SAIC能力的识别结果;对接收到的所述识别结果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后的识别结果下发给由所述网管设备控制的所有基站子系统。一种网管设备,包括结果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管设备控制的所有基站子系统中的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上报的对接入终端的终端类型对应的单天线干扰抵消SAIC能力识别结果;结果处理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识别结果进行合并;结果下发单元,用于将所述结果处理单元合并处理后的识别结果下发给由所述网管设备控制的所有基站子系统。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仅通过网络中的部分基站子系统对终端SAIC能力进行识别,并将SAIC能力的识别结果共享给其他基站子系统,从而使整个网络获得较好的KPI。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识别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管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的识别处理方法,其实现方式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操作S101、网络中的网管设备接收其控制的所有基站子系统中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上报的对接入终端的终端类型对应的SAIC能力的识别结果;S102、上述网管设备对接收到各个基站子系统上报的识别结果进行合并;S103、上述网管设备将合并后的识别结果下发给由该网管设备控制的所有基站子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但不仅限于应用在GSM(GlcA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UMTS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网络、LTE (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中。如果应用在GSM网络中,上述基站子系统包括BSC (Base Station Controller,基站控制器)和 BTS (Base Transceiver Mation,基站收发台)。如果应用在UMTS网络中,上述基站子系统包括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和NodeB(B节点)。如果应用在 LET网络中,上述基站子系统为eN0deB(演进型B节点)。通过上述处理过程,网络中的部分基站子系统对接入终端SAIC能力进行识别,并由网管系统这部分基站子系统的识别结果进行合并后,下发给所有的基站子系统,使网络中的所有基站子系统均可获知识别结果,进而根据识别结果对接入的终端进行VAMOS复用的配对处理。较之现有技术中,所有基站子系统均进行SAIC能力识别的现网自动识别方式,避免了对全网的KPI产生较大影响,能够在全网范围内获得较好的KPI。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网管设备控制的所有基站子系统判断自身是否具备识别权限。其中,基站子系统中可以但不仅限于设置识别权限标识,通过该识别权限标识来判断该基站子系统是否具备识别权限。作为举例而非限定,该识别权限标识的值可以是布尔函数值,通过定义不同的布尔函数值来表示是否具备识别权限。另外,基站子系统的识别权限可以由网管设备分配并管理,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网管设备通过下发识别指示消息的方式告知基站子系统进行识别或禁止识别,相应的,基站子系统在接收到识别指示消息后,根据识别指示消息的内容设置识别权限标识。其中,网管设备可以但不仅限于根据各个小区的终端接入量、负载情况等参数决定由哪些基站子系统进行终端识别。基站子系统的识别权限还可以由基站子系统自己进行控制,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基站子系统根据小区通信参数(该小区通信参数可以但不仅限于包括小区的负荷情况,通信业务的呼叫质量等参数)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识别,并根据判断结果设置识别权限标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网管系统接收上述识别结果之前,可选的,还可以包括上述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对接入终端的终端类型进行识别;对该接入终端的 SAIC能力进行识别,确定该接入终端的终端类型对应的SAIC能力。相应的,例如,上述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根据上述网管设备定期下发的获取指令,将接入终端的终端类型对应的SAIC能力上报给该网管设备;或者,上述基站子系统定期主动将接入终端的终端类型对应的SAIC能力上报给该网管设备。其中,基站子系统可以终端类型与SAIC能力对应关系的方式上报上述识别结果,且既可以将本地保存的所有的终端类型与SAIC能力的对应关系上报给网管系统,也可以仅将上一次上报之后更新的终端类型与SAIC能力的对应关系上报给网管系统。其中,SAIC能力识别可以但不仅限于包括识别SAIC终端、识别Mute SAIC终端,以及识别SAIC问题终端)。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支持SAIC能力且上报支持SAIC 的终端称作SAIC终端,将支持SAIC能力但上报不支持SAIC的终端称作Mute SAIC终端, 将与其他终端复用后掉话的SAIC终端或Mute SAIC终端称作SACI问题终端。当多个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对相同类型的终端的SAIC能力都进行了识别,但识别结果不同时,上述网管设备在对识别结果进行合并时,还按照预先设定的识别结果优先级,保留优先级最高的识别结果作为该类型的终端SAIC能力识别结果。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一个应用实施例中,以GSM网络中应用VAMOS技术为例进行说明。其
中,网络中包括网管设备和该网管设备控制的基站子系统1,基站子系统2,......基站子
系统n-1,基站子系统η —共η个基站子系统,各个基站子系统由BTS和BSC组成。在该应用实施例中,网管设备对基站子系统的控制还体现在决定基站子系统1 基站子系统η中的哪些基站子系统对终端进行识别。由于网络中仅有部分基站子系统对终端的SAIC能力进行识别,因此,基站子系统中可以但不仅限于保存有识别权限标识,以便根据该识别权限标识来判断自身当前是否具备终端识别权限。以基站子系统1、基站子系统2和基站子系统3具备识别权限为例。此时,基站子系统1 3的BSC中的识别权限标识相应的基站子系统当前指示具备识别权限。则本应用实施例提供的处理过程如图2所示,具体实现方式如下S201、基站子系统中的BSC根据其识别权限标识判断其所在的基站子系统当前是否具备识别权限;在本应用实施例中,由于基站子系统1、基站子系统2和基站子系统3具备识别权限,因此,BSCU BSC2和BSC3分别触发相应的BTS1、BTS2和BTS3执行S202 ;其中,BTSl用于根据BSCl的控制进行数据收发及处理;STS2用于根据BSC2的控制进行数据收发及处理;BTS3用于根据BSC3的控制进行数据收发及处理。S202、BTSl、BTS2和BTS3在有终端进行呼叫接入时,获取接入终端的 IMEI (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具体可以通过获取Identity Request消息中携带的IMEI信息;S203、BTS1、BTS2和BTS3分别获取接入终端的IMEI中的TAC,TAC为IMEI中的前 8位;当BTS1、BTS2和BTS3获取了接入终端的TAC后,即获知了该接入终端的终端类型。S204、BTS1、BTS2和BTS3对上述接入终端的SAIC能力进行识别,具体的识别方式可采用现有技术的实现手段,这里不再赘述;S205、BTS1、BTS2和BTS3将S203中获取的接入终端的TAC以及S204中得到的接入终端的SAIC能力识别结果分别上报给相应的BSC1、BSC2和BSC3 ;S206、BSC1、BSC2和BSC3分别确定上述TAC与SAIC能力的对应关系,并判断自身是否保存有上述TAC和SAIC能力的对应关系,如果已经保存,则执行S207,否则,保存上述 TAC和上述SAIC能力的对应关系;作为举例而非限定,可以如表1所示的表格形式保存TAC与SAIC能力识别结果的对应关系,且每张表格为一个TAC与终端的SAIC能力识别结果的对应关系
终端类型Mute SAIC终端标识SAIC问题终端标识TAC值标识值标识值表 1其中,TAC值表示终端的类型;Mute SAIC终端标识的标识值取值分别为0、1、2,取值为0表示该类型的终端为None SAIC终端,取值为1表示该类型的终端为Mute SAIC终端,取值为2表示不需要对该类型的终端进行SAIC能力识别;SAIC问题终端标识的标识值取值分别为0、1、2、3,取值为0表示该类型的终端不是SAIC问题终端,取值为1表示该类型的终端是SAIC问题终端,取值为2表示不需要对该类型的终端进行SAIC能力检测,取值为 3表示该类型终端为Mute SAIC终端但还没有完成SAIC问题终端的检测。由于对Mute SAIC终端的识别只有在接入终端上报的CLASSMARK3表示该终端不支持SAIC能力时才会发起,对SAIC问题终端的识别只有在接入终端被识别出是SAIC终端或者被识别出是Mute SAIC终端时才会发起。因此,当接入终端的CLASSMARK3表示该终端支持SAIC能力时,会出现上述表1中Mute SAIC终端标识的标识值取2的情况;当上述表 1中Mute SAIC终端标识的标识值取0时,上述表1中SAIC问题终端标识的标识值会出现取2的情况。另外,对表1中相应字段的取值进行说明如下Mute-SAIC终端标识的取值为0时,表示接入终端为None-SAIC终端,则SAIC问题终端标识的取值必须为2,即不需要发起对SAIC问题终端的识别;Mute-SAIC终端标识的取值为1时,表示接入终端为Mute SAIC终端,则SAIC问题终端标识的取值必须为0、1或者3 ;其中,SAIC问题终端标识的取值为0时,表示接入终端不是SAIC问题终端;SAIC问题终端标识的取值为1时,表示接入终端是SAIC问题终端;Mute-SAIC终端标识的取值为2时,表示不对接入终端进行Mute SAIC终端的识别,则SAIC问题终端标识必须为0或者1。S207、网管设备定期从其控制的各个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的BSC上获取 BSC本地保存的识别结果文件,该识别结果文件可以但不限于是按照TAC保存的上述表格;其中,网管设备可以通过下发命令的方式主动获取识别结果文件,也可以由各个 BSC定期主动上报本地保存的识别结果文件。S208、网管设备将获得的识别结果文件进行合并;由于终端的TAC与SAIC能力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当多个基站子系统对相同类型的终端的SAIC能力的识别结果不同时,该网管设备在对识别结果文件进行合并时,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识别结果优先级,保留优先级最高的识别结果作为该类型的终端的SAIC 能力识别结果。对优先级规则的制定可以根据应用场景进行设定,作为举例而非限定,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但不仅限于当网管系统接收到的识别结果文件是上述表1的形式,在相同类型的终端的SAIC能力的识别结果发生冲突时,首先判断Mute SAIC终端标识是否冲突,如果冲突,按照优先级=None-SAIC > Mute SAIC终端>不涉及,保留优先级最高的记录;如果Mute SAIC标识一致,SAIC问题终端标识冲突,按照优先级SAIC问题终端>非 SAIC问题终端>不确定,保留优先级最高的记录。S209、网管设备将合并后的识别结果下发给其控制的所有基站子系统,可选的,网管设备还在本地数据库中保存合并后的识别结果;作为举例而非限定,网管设备可以将合并后的识别结果分别与各个基站子系统保存的识别结果进行对比,将两者差异化部分下发给各个基站子系统。通过上述处理过程,由部分基站子系统对终端能力进行识别,由网管系统这部分基站子系统的识别结果进行合并后,下发给所有的基站子系统,使网络中的所有基站子系统均可获知识别结果,进而根据识别结果对接入的终端进行VAMOS复用的配对处理。较之现有技术中,所有基站子系统均进行SAIC能力识别的现网自动识别方式,避免了对全网的KPI产生较大影响,能够在全网范围内获得较好的KPI。本发明另一个应用实施例中,仍以GSM网络中应用VAMOS技术为例进行说明。其
中,网络中包括网管设备和该网管设备控制的基站子系统1、基站子系统2,......基站子
系统n-1、基站子系统n,各个基站子系统由BTS和BSC组成。在该应用实施例中,各个基站子系统中的BSC在本地设置识别权限标识,通过该识别权限标识来判断本地是否具备识别权限。例如,各个基站子系统的BSC可以根据小区通信参数(该小区通信参数可以但不仅限于包括小区的负荷情况,通信业务的呼叫质量等参数)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识别,并根据判断结果设置识别权限标识。本应用实施例中,对终端的识别处理过程可参照上述应用实施例的处理过程,这里不再赘述。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0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的识别处理系统,其结构如图3所示,具体实现结构如下网管设备300和其控制的基站子系统301 30η。其中,基站子系统301 30η用于根据设置的识别权限标识判断自身是否具备识别权限,在判断出自身具备识别权限后,对接入终端的终端类型对应的单天线干扰抵消 SAIC能力进行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上报给所述网管设备;网管设备300用于接收其控制的所有基站子系统301 30η中的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上报的对接入终端的终端类型对应的SAIC能力的识别结果;对接收到的所述识别结果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后的识别结果下发给由所述网管设备控制的所有基站子系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中,上述基站子系统进一步用于根据是否接收到网管设备300发来的识别指示消息来设置识别权限标识;或者,根据小区通信参数设置识别权限标识。该基站子系统还用于根据上述识别权限标识判断自身是否具备识别权限。上述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用于在判断自身具备识别权限后,对所述接入终端的终端类型进行识别;对所述接入终端的SAIC能力进行识别,并确定所述接入终端的终端类型对应的SAIC能力。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管设备300还用于,向所述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下发的获取指令,所述获取指令用来指示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上报所述接入终端的终端类型对应的SAIC能力。如果不同的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对相同类型的终端的SAIC能力识别结果不同,则网管设备300进一步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识别结果优先级,保留优先级最高的识别结果作为所述类型的终端SAIC能力识别结果。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VAMOS系统中的网管设备,其结构如图4所示,具体实现结构包括结果接收单元401,用于接收所述网管设备控制的所有基站子系统中的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上报的对接入终端的终端类型对应的SAIC能力识别结果;
结果处理单元402,用于对接收到的识别结果进行合并;结果下发单元403,用于将所述结果处理单元合并处理后的识别结果下发给由所述网管设备控制的所有基站子系统。如果不同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对相同类型的终端的SAIC能力识别结果不同,则结果处理单元402进一步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识别结果优先级,保留优先级最高的识别结果作为所述类型的终端SAIC能力识别结果。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管设备还可以包括权限控制单元404,用于向所述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下发获取指令,所述获取指令用来指示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上报所述接入终端的终端类型对应的SAIC能力。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管设备通过对部分基站子系统上报的对终端的识别结果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后的结果发送给全网的各个基站子系统。从全网角度而言,较之现有技术中,所有基站子系统均进行SAIC能力识别的现网自动识别方式,避免了对全网的KPI产生较大影响。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终端的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管设备接收其控制的所有基站子系统中的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上报的对接入终端的终端类型对应的单天线干扰抵消SAIC能力的识别结果;所述网管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识别结果进行合并;所述网管设备将合并后的识别结果下发给由所述网管设备控制的所有基站子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管设备控制的所有基站子系统根据是否接收到所述网管设备发来的识别指示消息来设置识别权限标识,或者,根据小区通信参数设置识别权限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管设备控制的所有基站子系统根据所述识别权限标识判断自身是否具备识别权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识别结果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所述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对所述接入终端的终端类型进行识别;所述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对所述接入终端的SAIC能力进行识别,确定所述接入终端的终端类型对应的SAIC能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管设备接收其控制的所有基站子系统中的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上报的对接入终端的终端类型对应的SAIC能力的识别结果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管设备向所述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下发获取指令,所述获取指令用来指示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上报所述接入终端的终端类型对应的SAIC能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不同的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对相同类型的终端的SAIC能力识别结果不同,则所述网管设备对接收到的识别结果进行合并包括按照预先设定的识别结果优先级,保留优先级最高的识别结果作为所述类型的终端 SAIC能力识别结果。
7.—种终端的识别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管设备和其控制的基站子系统;所述基站子系统用于根据设置的识别权限标识判断自身是否具备识别权限,在判断出自身具备识别权限后,对接入终端的终端类型对应的单天线干扰抵消SAIC能力进行识别, 并将识别结果上报给所述网管设备;所述网管设备用于接收其控制的所有基站子系统中的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上报的对接入终端的终端类型对应的单天线干扰抵消SAIC能力的识别结果;对接收到的所述识别结果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后的识别结果下发给由所述网管设备控制的所有基站子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子系统进一步用于根据是否接收到所述网管设备发来的识别指示消息来设置识别权限标识;或者,根据小区通信参数设置识别权限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管设备还用于,向所述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下发获取指令,所述获取指令用来指示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上报所述接入终端的终端类型对应的SAIC能力。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不同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对相同类型的终端的SAIC能力识别结果不同,则所述网管设备进一步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识别结果优先级,保留优先级最高的识别结果作为所述类型的终端SAIC能力识别结^ ο
11.一种网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果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网管设备控制的所有基站子系统中的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上报的对接入终端的终端类型对应的单天线干扰抵消SAIC能力识别结果; 结果处理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识别结果进行合并;结果下发单元,用于将所述结果处理单元合并处理后的识别结果下发给由所述网管设备控制的所有基站子系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管设备,其特征在于,如果不同的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对相同类型的终端的SAIC能力识别结果不同,则所述结果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识别结果优先级,保留优先级最高的识别结果作为所述类型的终端SAIC能力识别结果。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网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管设备还包括权限控制单元,用于向所述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下发获取指令,所述获取指令用来指示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上报所述接入终端的终端类型对应的SAIC能力。
全文摘要
一种终端的识别处理方法,包括网管设备接收其控制的所有基站子系统中的具备识别权限的基站子系统上报的对接入终端的终端类型对应的单天线干扰抵消SAIC能力的识别结果;所述网管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识别结果进行合并;所述网管设备将合并后的识别结果下发给由所述网管设备控制的所有基站子系统。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管设备和终端的识别处理系统。由于仅通过网络中的部分基站子系统对终端的SAIC能力进行识别,并由网管系统将识别结果合并后共享给其他基站子系统,从而避免了对整个网络的KPI造成较大影响。
文档编号H04W24/10GK102158880SQ201110085850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日
发明者任宇, 梅竞晋, 计晨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