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及通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33506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及通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及通讯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及通讯装置。
背景技术
通讯装置例如手机、智能型手机、电子书、平板计算机或其他无线通讯装置,在处于不同的环境下或者为使用者所握持或靠近时,都会对通讯的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出现收讯品质不良、讯号微弱、电话漏接等状况。例如市面上一些智能型手机,出现贴近脸部或用手紧握时候可能会造成讯号屏蔽,故只好送顾客手机保护套,以减轻收讯不良的问题。如此,使用者会对此通讯装置产生不良的使用经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有关于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及通讯装置。通讯装置能动态进行阻抗匹配,可用以补偿某种状态下,例如处于某一环境或者为使用者所握持或靠近的状态下,对阻抗匹配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有助于维持良好的通讯品质。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的实施例。对于一通讯装置的一阻抗匹配电路对此阻抗匹配电路的一第一元件进行一第一次数的调谐;以及对此阻抗匹配电路的一第二元件进行一第二次数的调谐,其中第一次数不同于此第二次数。上述本发明的此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如下。切换一通讯装置的一阻抗匹配电路至一操作频带。对阻抗匹配电路的一第一元件,给予一第一数目的调谐电压,并自第一数目的调谐电压中选取其中之一作为第一元件的操作电压。对阻抗匹配电路的一第二元件,给予一第二数目的调谐电压,并自一第二数目的调谐电压中选取其中之一作为第二元件的操作电压,其中第一数目不同于第二数目。上述本发明的此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如下。切换一通讯装置的一阻抗匹配电路至一操作频带。输出一第一控制信号至阻抗匹配电路的一第一控制端并对第一控制信号的一第一参数进行次数为一第一数目的设定,并自个数为第一数目的第一参数的设定值中选取其中之一以产生第一控制端的操作信号。输出一第二控制信号至阻抗匹配电路的一第二控制端并对第二控制信号的一第二参数进行次数为一第二数目的设定,并自个数为第二数目的第二参数的设定值中选取其中之一以产生第二控制端的操作信号,其中第一数目不同于第二数目。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提出一种通讯装置的一实施例。此通讯装置包括一天线、一阻抗匹配电路、一检测电路以及一控制单元。阻抗匹配电路,与天线耦接,阻抗匹配电路具有多个控制端以控制此阻抗匹配电路的阻抗。检测电路,耦接至此阻抗匹配电路,产生一回授信号。控制单元,切换一通讯装置的一阻抗匹配电路至一操作频带,输出一第一控制信号至这些控制端的一第一控制端以进行次数为一第一数目的设定,并自个数为第一数目的第一参数的设定值中选取其中之一以产生第一控制端的操作信号。控制单元输出一第二控制信号至这些控制端中的一第二控制端并对第二控制信号的一第二参数进行次数为一第二数目的设定,并自个数为第二数目的第二参数的设定值中选取其中之一以产生第二控制端的操作信号,其中第一数目不同于第二数目。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一些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I为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通讯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方块图。图2A为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B为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A至图3C为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的其他实施例的流程图。图4A至图4C为进移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的一实施例中利用控制信号作调谐的波型的实施例。图5A至图5C为进移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可变匹配电路的可调元件的匹配电路的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6至图8为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通讯装置的其他实施例的方块图。附图符号说明10、60、70、80 :通讯装置110:阻抗匹配电路120、620、720、820 :检测电路130 :控制单元140 :射频收发器150,650 :基频信号处理单元ANT :天线Pl-PK :控制端SCl-SCK :控制信号SR:回授信号SB :频带的信息Z1-Z4 :可调元件S10-S40、S110、S120、S140、S210、S220、S230、S240 :步骤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方面提供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及通讯装置的实施例。图I为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通讯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方块图。在图I中,通讯装置10例如手机、智能型手机、电子书、平板计算机或其他具有无线通讯的装置。通讯装置10包括一天线ANT用以收讯或发讯、一阻抗匹配电路110、一检测电路120以及一控制单元130。阻抗匹配电路110,与天线ANT耦接,具有多个控制端PU P2. . .PK以控制阻抗匹配电路110的阻抗,能使之与天线ANT实质上实现阻抗匹配。从另一角度来说,阻抗匹配电路110可以具有可调元件,如可调电容、可调电感或可调电阻所组成的电路,例如图5A至图5C的任一实施例所示;又或者加上不可调的阻抗元件而成为一阻抗匹配电路,其中在图5A至图5C中的RF表示连接至其他射频电路,ANT表示与天线耦接。检测电路120,耦接至阻抗匹配电路110,产生一回授信号SR。例如,检测电路120检测信号反射的情况,依据反射信号的信号强度,转换为回授信号SR,例如是电压值表示信号反射的程度;回授信号SR例如是应用于调谐阻抗匹配。控制单元130,可输出控制信号SCl至SCK到这些控制端P1-PK,用以控制阻抗匹配电路110的阻抗以作阻抗匹配,其中K为大于I的整数。此外,基于图I中的闭回路(closed-loop)可调谐电路结构(如虚线所示)的一实施例,通讯装置10可以实施为例如上述的不同的通讯装置。在实作时还可结合其他的电路及元件,如图I所举例的一射频收发器140及一基频信号处理单元150。故此,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通讯装置的电路实现方式,并不以图I所示为限。依据本实施例,通讯装置10能动态进行阻抗匹配。请参考图2A,其为动态进行阻 抗匹配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此方法能适用于通讯装置10,使之能动态进行阻抗匹配。如图2A所示的实施例,此方法是对于操作于一操作频带的一通讯装置(例如,通讯装置10)的一阻抗匹配电路(例如,阻抗匹配电路110),进移动态阻抗匹配。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如步骤S20所示,对阻抗匹配电路的一第一元件(如图5B的元件Z3)进行一第一次数的调谐(tuning)。如步骤S40所示,对阻抗匹配电路的一第二元件(如图5B的元件Zl, Z2)进行一第二次数的调谐(例如对元件Zl及Z2分别进行3次及2次的调谐),其中第一次数不同于第二次数。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操作于某一操作频带,阻抗匹配电路的可调元件,例如图5B所示阻抗匹配网络中的元件Z1、Z2、Z3,被分为至少两类。步骤S20及S40,就是对这至少两类的元件,分别进行不同次数的调谐动作以作阻抗匹配的步骤。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执行至少一次或多次步骤S40以依序对阻抗匹配电路中可视为第二元件的其他可调元件进行调谐。而分类的准则,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依据阻抗匹配电路的多个可调元件于某一操作频带之下,对于阻抗匹配的敏感度来分类。例如,步骤S20中的第一元件为对于此操作频带的敏感元件,而步骤S40中的此第二元件为对于此操作频带的次敏感元件。换句话说,对于此操作频带,此第一元件的敏感度高于此第二元件的敏感度。此外,由于第一元件对于此操作频带的敏感度较高,故此步骤S20中调谐的次数,即第一次数,可以大于步骤S40中的第二元件的调谐的次数,即第二次数。换句话说,对于敏感度较高的元件,对于阻抗匹配的效果影响较大,故可进行较多次数(例如3、5或10次)的调谐,让阻抗匹配的效果更准确;而敏感度较低的元件,即次敏感元件,因为对于阻抗匹配的效果影响较少或准确度较低,故可进行较少次数(相对的,例如,2或4次)的调谐。如此,在通讯装置处于不同的环境下或使用者所握持的方式改变时,或甚至通讯装置的机体的不同部位(例如,但不限于滑盖、实体QWERT键盘)有相对运动时,通讯装置依上述各实施例能实质上有助于补偿各种情况对阻抗匹配的影响,进而有助于提升通讯品质。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某一操作频带,例如移动通讯网络的频带如HSPA/WCDMA 900/2100MHz、GSM :850/900/1800/1900MHz,可以针对某一频带中,依据此操作频带的信息,以及阻抗匹配电路的这些可调元件对于频带的敏感度的信息,对敏感度较高的第一元件进行一第一次数的调谐。举例而言,如图5A中的L型匹配网络,对于某一频带如GSM1800,元件Zl的敏感度大于元件Z2的敏感度。故对于此例来说,步骤S20先对元件Zl进行一第一次数的调谐,之后在步骤S40中对元件Z2进行一第二次数的调谐。又例如图5B中的T型匹配网络,对于某一频带如WCDMA 2100,元件Z3的敏感度大于元件Zl及Z2的敏感度。故对于此例来说,步骤S20先对元件Z3 (即第一元件)进行一第一次数的调谐,之后在步骤S40中对元件Zl及Z2(即第二元件)分别进行各自对应的次数的调谐。又例如图 5C中的型匹配网络,对于某一频带如一低频带,元件Z2的敏感度大于其他元件;而对于另一频带如一高频带,元件Z4的的敏感度大于其他元件。故对于此例来说,若通讯装置10操作于此低频带,通讯装置10执行步骤S20时,先对元件Z2(即第一元件)进行一第一次数的调谐。若通讯装置10操作于此高频带,通讯装置10执行步骤S20时,先对元件TA进行其所对应的一第一次数的调谐,其中此处的元件Z4对应的第一次数可以不同先前元件Z2所对应的第一次数。对于通讯装置10执行步骤S40时,亦可如此类推,对于通讯装置10当时操作的频带,对其他元件(即多个可视为第二元件的元件)进行个别对应的次数的调谐。上述有关于某一操作频带的信息以及阻抗匹配电路的这些可调元件对于频带的敏感度的信息,是可以通过实验得知,并可记录在通讯装置10之中。例如,对于图5C中的Ji型匹配网络,对于某一低频带及某一高频带,如元件Zl至TA分别代表可调元件LI、Cl、L2、C2,通过实验测试或计算机的模拟调谐这些可调元件时,对于信号功率的影响,可以得出例如表一的数据表一
元件LI 元件Cl 元件L2 元件C2 低频带 3dB4dBIdBIdB
高频带 0. 5dB IdB2. 5dB 3. 5dB依据上述数据的例子,可以得知对于其中某一频带,阻抗匹配电路的那一个元件是为敏感元件,其中数字愈大,则对于此频带,此元件的敏感度愈高。例如,可以对移动通讯网络的频带例如 HSPA/WCDMA :900/2100MHz、GSM :850/900/1800/1900MHz,分别得到这些频带与敏感元件的信息或是对应关系。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讯装置10可依据操作频带的信息与敏感元件的信息或是对应关系,执行图2A的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的实施例。例如在基于图2A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包括以下步骤。请参考图2B,如步骤SlO所示,依据此操作频带的信息以及这些可调元件对于频带的敏感度的信息,决定从一第一元件(如图5B的Z3)开始进行调谐。也就是说,决定先执行图2A中的步骤S20,再执行步骤S4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接着执行至少一次步骤S40以依序对阻抗匹配电路中可视为第二元件的其他可调元件进行调谐。又在一些实例中,例如以步骤S30实现,对于此操作频带,依据上述的信息或从其他可调元件中决定对这些其他可调元件中的一第二元件(如图5B的Zl,Z2)进行调谐。
而依据上述图2A,通讯装置10的控制单元130可用以实现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多个实施例。
上述步骤S20或S40对阻抗匹配电路的一可调元件(如图5B的元件Z3)进行某一次数的调谐可以用各种方式实现。例如,请参考图3A所示,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SllO中,切换一通讯装置的一阻抗匹配电路至一操作频带。在步骤S120中,对阻抗匹配电路的一第一元件,给予一第一数目的调谐电压,并自第一数目的调谐电压中选取其中之一作为第一压控元件的操作电压。在步骤S140中,对阻抗匹配电路的一第二元件,给予一第二数目的调谐电压,并自第二数目的调谐电压中选取其中之一作为第二压控元件的操作电压,其中第一数目不同于第二数目。本实施例的步骤S120及S140可以分别视为图2A或图2B的实施例中步骤S20及S40的一种实现方式,尤其是适用于可调元件为压控元件的例子。如在图4A的实施例中,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或以一频率依序给予一可调元件多个调谐电压,并从中选取一个作为操作电压。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对应各个第一数目(或第二数目)的调谐电压,依序自阻抗匹配电路取得各自对应的回授信号,以应用回授信号于调谐阻抗匹配。此外,对于图I中的阻抗匹配电路110,可以实施为一集成电路或是一集成电路的一部分,其具有多个控制端P1、P2. . .PK,可用以控制阻抗匹配电路110的阻抗。故此,控制单元130可输出控制信号SCl至SCK到这些控制端控制阻抗匹配电路110的阻抗以作阻抗匹配。请参考图3B所示,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SllO中,切换一通讯装置的一阻抗匹配电路至一操作频带。在步骤S220中,输出一第一控制信号至阻抗匹配电路(例如110)的一第一控制端(例如Pl)并对第一控制信号(例如SCl)的一第一参数进行次数为一第一数目的设定,并自个数为第一数目的第一参数的设定值中选取其中之一以产生第一控制端的操作信号。在步骤S240中,输出一第二控制信号(例如SC2、SC3等)至阻抗匹配电路的一第二控制端(例如P2、P3等)并对第二控制信号的一第二参数进行次数为一第二数目的设定,并自个数为第二数目的第二参数的设定值中选取其中之一以产生第二控制端的操作信号,其中第一数目不同于第二数目。本实施例的步骤S220及S240可以分别视为图2A或图2B的实施例中步骤S20及S40的一种实现方式。此种实现方式可适用于阻抗匹配电路采用控制信号的一参数来控制可调元件的场合,第一及第二参数例如控制信号的振幅、电流、相位差、或频率或其他电信号的参数,或是控制信号所包含的数值。此外,视阻抗匹配电路实施方式而定,第一及第二参数可为同一种参数或是不同种类的参数。因为阻抗匹配电路中的内部可调元件并不一定为设计者所得知,故此,在依据图I的通讯装置10及图3A的方法来实现时,令控制单元130输出适当的控制信号以及作适当的设定控制信号的参数即可达成多次的调谐。例如阻抗匹配电路110采用电压控制的方式,则控制信号的参数(即电压值)可以相对应地调谐阻抗匹配电路中的内部可调元件的阻抗。而设定某一控制信号的参数的大小某一次数,则可对某一内部可调元件的阻抗进行此一次数的调谐。例如图4A至图4C所示,为利用控制信号作调谐的波型的实施例,其中随着不同的时段,控制信号的位准设定了一次,亦即进行了一次调谐。另外,阻抗匹配电路例如可实现为具有三个控制端,各对应到如图5B的三个可调元件,例如Z1-Z3分别代表可调电容C1、C2及C3,其中可调电容各自具有各自的可调范围,例如可调电容Cl的可调范围为2. 7pF至8. 2pF ;可调电容C2的可调范围为0. 8pF至2. 2pF ;可调电容C3的可调范围为
0.9pF 至 2. 7pF。而多个控制端可各自对应到一个可调元件,如图5A至图5C所示的例子。故此,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讯装置10可执行基于图2B及图3B的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的实施例。图3C所示为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的一实施例。在步骤S210中,依据一操作频带的信息以及可调元件对于频带的敏感度的信息,决定从阻抗匹配电路的这些控制端中的一第一控制端开始进行调谐。也就是说,决定先执行图3B中的步骤S220,再执行步骤S24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接着执行至少一次步骤S240以各别对阻抗匹配电路中可视为第二元件的其他可调元件进行调谐。又在一些实例中,例如以步骤S230实现,对于此操作频带,依据上述的信息或从其他可调元件中决定对这些其他可调元件中的一第二元件(如图5B的Z1,Z2)进行调谐。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对应各个第一参数的个数为第一数目(或第二数目)的设定值,依序自阻抗匹配电路取得各自对应的回授信号,以应用回授信号于调谐阻抗匹配。 而依据上述图3A-图3C,通讯装置10的控制单元130亦可用以实现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多个实施例。以下还提出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通讯装置的其他实施例。图6所示为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通讯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在图6中,一通讯装置60包括一天线ANT、一阻抗匹配电路110、一检测电路620、一射频收发器140以及一基频信号处理单元650。图6及图I相似的是检测电路120或620的一端耦接至天线ANT及阻抗匹配电路110之间。而通讯装置60与通讯装置10的差别在于通讯装置60的基频信号处理单元650输出控制信号SCl至SCK以控制阻抗匹配电路110 ;且通讯装置60的检测电路620的另一端耦接至基频信号处理单元650。对于此实施例,依据图1,可视为将通讯装置10的控制单元130的功能或是电路可以整合到基频信号处理单元150之中。图7所示为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通讯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在图7中,一通讯装置70包括一天线ANT、一阻抗匹配电路110、一检测电路720、一控制单元130、一射频收发器140以及一基频信号处理单元150。图7的通讯装置70与图I的通讯装置10的差别在于通讯装置70的检测电路720的一端耦接至射频收发器140与阻抗匹配电路110之间,以使检测电路720检测信号反射的情况,并产生回授信号SR。由于其他元件皆为相同,故不再赘述。图8所示为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通讯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在图8中,一通讯装置80包括一天线ANT、一阻抗匹配电路110、一检测电路820、一射频收发器140以及一基频信号处理单元650。图8及图7相似的是检测电路820或720的一端耦接至射频收发器140及阻抗匹配电路110之间,以使检测电路820或720检测信号反射的情况,并产生回授信号SR。而通讯装置80与通讯装置70的差别在于通讯装置80的基频信号处理单元650输出控制信号SCl至SCK以控制阻抗匹配电路110 ;且通讯装置80的检测电路820的另一端耦接至基频信号处理单元650,以输出回授信号SR。对于此实施例,依据图7,可视为将通讯装置70的控制单元130的功能或是电路可以整合到基频信号处理单元150之中。在依据上述图2A-2B或图3A-3C的一些实施例以及图I或图7的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30与基频信号处理单元150耦接以取得操作频带的信息。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操作频带的信息亦可内建于控制单元130之中或是由其他电路如存储器处读取。另外,上述的控制单元130或基频信号处理单元150或650,可利用如处理器、数字讯号处理器,或是以可编程的集成电路如微控制器、元件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 ASIC)之类的电路来实现。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是以第一元件为敏感元件为例,然而本发明并非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步骤S20、S120或S220中,第一元件可以定义为对于操作频带的敏感度低于此第二元件对于操作频带的敏感度。如此,可以令第一次数(或第一数目)小于第二次数(或第二数目)。也就是说,在这些实施例中,可以依步骤S20、S120或S220先对敏感度较低的可调元件进行调谐,接着在步骤S40、S140或S240再对可能是敏感度较高的可调元件进行调谐。
如上所述的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及通讯装置的实施例。在通讯装置处于不同的环境下或使用者所握持的方式改变时,或甚至通讯装置的机体的不同部位有相对运动时,都有可能会产生阻抗不匹配的情况。通讯装置依上述各实施例能实质上动态地有助于补偿使用情况改变所造成对通讯效果的影响,进而有助于提升通讯品质。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先对敏感度较高的可调元件进行调谐,故此可以加快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速度。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据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切换一通讯装置的一阻抗匹配电路至一操作频带; 对该阻抗匹配电路的一第一元件,给予一第一数目的调谐电压,并自该第一数目的调谐电压中选取其中之一作为该第一元件的操作电压;以及 对该阻抗匹配电路的一第二元件,给予一第二数目的调谐电压,并自该第二数目的调谐电压中选取其中之一作为该第二元件的操作电压,其中该第一数目不同于该第二数目。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其中该第一数目大于该第二数目,该第一元件为对于该操作频带的敏感元件,该第二元件为对于该操作频带的次敏感元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其中该第一元件对于该操作频带的敏感度高于该第二元件对于该操作频带的敏感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还包括 依据该操作频带的信息以及该第一元件及该第二元件对于频带的敏感度的信息,决定从该第一元件开始进行调谐; 其中该给予该第一数目的调谐电压的步骤执行后,执行该给予该第二数目的调谐电压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其中给予该第一数目的调谐电压的步骤是以一频率依序给予该第一元件,且该第一数目的调谐电压彼此不同。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还包含 对应各个该第一数目的调谐电压,依序自该阻抗匹配电路取得各自对应的回授信号。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其中该第一数目小于该第二数目,该第一元件对于操作频带的敏感度低于该第二元件对于操作频带的敏感度。
8.一种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切换一通讯装置的一阻抗匹配电路至一操作频带; 输出一第一控制信号至该阻抗匹配电路的一第一控制端并对该第一控制信号的一第一参数进行次数为一第一数目的设定,并自个数为该第一数目的该第一参数的设定值中选取其中之一以产生该第一控制端的操作信号;以及 输出一第二控制信号至该阻抗匹配电路的一第二控制端并对该第二控制信号的一第二参数进行次数为一第二数目的设定,并自个数为该第二数目的该第二参数的设定值中选取其中之一以产生该第二控制端的操作信号,其中该第一数目是不同于该第二数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其中该第一数目大于的该第二数目,该第二控制端用以控制该阻抗匹配电路的一第二元件,该第一控制端用以控制该阻抗匹配电路的一第一元件,该第一元件为对于该操作频带的敏感元件,该第二元件为对于该操作频带的次敏感元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其中该第一元件对于该操作频带的敏感度高于该第二元件对于该操作频带的敏感度。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还包括 依据该操作频带的信息以及这些可调元件对于频带的敏感度的信息,决定从该阻抗匹配电路的多个控制端中的该第一控制端开始进行调谐,其中这些控制端用以对应地控制该阻抗匹配电路的多个可调元件;其中进行次数为该第二数目的设定的该步骤,执行在进行次数为该第一数目的设定的该步骤之后。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其中进行次数为该第一数目的设定的该步骤是以一频率依序设定,且该第一参数的个数为该第一数目的设定值彼此不同。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还包含 对应各个该第一参数的个数为该第一数目的设定值,依序自该阻抗匹配电路取得各自对应的回授信号。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其中该第一控制端用以控制一第一元件,该第二控制端用以控制第二元件,该第一元件对于操作频带的敏感度低于该第二元件对于操作频带的敏感度。
15.一种通讯装置,该装置包括 一天线; 一阻抗匹配电路,与该天线耦接,该阻抗匹配电路具有多个控制端以控制该阻抗匹配电路的阻抗; 一检测电路,耦接至该阻抗匹配电路,产生一回授信号;以及 一控制单元,切换一通讯装置的一阻抗匹配电路至一操作频带,输出一第一控制信号至这些控制端的一第一控制端以进行次数为一第一数目的设定,并自个数为该第一数目的该第一参数的设定值中选取其中之一以产生该第一控制端的操作信号;该控制单元输出一第二控制信号至这些控制端中的一第二控制端并对第二控制信号的一第二参数进行次数为一第二数目的设定,并自个数为该第二数目的该第二参数的设定值中选取其中之一以产生该第二控制端的操作信号,其中该第一数目不同于该第二数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该第一次数大于该第二次数,该第一控制端用以控制该阻抗匹配电路的一第一元件,该第二控制端用以控制该阻抗匹配电路的一第二元件,该第一元件为对于该操作频带的敏感元件,该第二元件为对于该操作频带的次敏感元件。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该第一元件对于该操作频带的敏感度高于该第二元件对于该操作频带的敏感度。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该控制单元依据该操作频带的信息以及这些可调元件对于频带的敏感度的信息,输出该第一控制信号至该第一控制端并对该第一控制信号的该第一参数进行次数为该第一数目的设定。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该控制单元以一频率依序进行次数为该第一数目的设定,且该第一参数的个数为该第一数目的设定值是彼此不同。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该第一控制端用以控制该阻抗匹配电路的一第一元件,该第二控制端用以控制该阻抗匹配电路的第二元件,该第一元件对于操作频带的敏感度低于该第二元件对于操作频带的敏感度。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该检测电路的一端耦接至该天线及该阻抗匹配电路之间,该检测电路的另一端耦接至该控制单元。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该通讯装置还包括一基频信号处理单元,该控制单元与该基频信号处理单元耦接。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该控制单元为该通讯装置的一基频信号处理单元。
24.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该通讯装置还包括一射频收发器,耦接该阻抗匹配电路,其中该检测电路的一端耦接至该射频收发器及该阻抗匹配电路之间,该检测电路的另一端耦接至该控制单元。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该通讯装置还包括一基频信号处理单元,该控制单元与该基频信号处理单元耦接。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通讯装置,其中该控制单元为该通讯装置的一基频信号处理单元。
全文摘要
本发明披露一种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及通讯装置。该动态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包括切换一通讯装置的一阻抗匹配电路至一操作频带;对该阻抗匹配电路的一第一元件,给予一第一数目的调谐电压,并自该第一数目的调谐电压中选取其中之一作为该第一元件的操作电压;以及对该阻抗匹配电路的一第二元件,给予一第二数目的调谐电压,并自该第二数目的调谐电压中选取其中之一作为该第二元件的操作电压,其中该第一数目不同于该第二数目。
文档编号H04B1/18GK102739273SQ20111008624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7日
发明者何建廷, 苏志钦, 许君维, 赖柊棋, 陈万明 申请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