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78303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耳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机,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抑制壳体共振,产生良好的播放音的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一般情况下是具有壳体内部容纳扬声器单元的结构,而扬声器单元则通过粘着剂等固定在壳体上。这种构造会将扬声器单元的振动传达给壳体,有时候也会因为壳体形状和材质的原因发生逆向的振动以及明显的共振。当壳体发生逆向的振动或显著的共振时,可能对耳机的播放音造成不利影响。为了抑制影响耳机播放音的壳体原因,以往人们下了很大功夫。其中一例如专利文献I所述。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特开2009-60207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根据专利文献I所述的技术,可以排除因壳体原因造成的不良影响,获得良好的
播放音。但是,这种技术除了使用树脂等材料构成的壳体之外,还具备了比这种材料比重更大的重量构件,此外,由于重量构件越大,效果越好,这样不适用于以轻便和小巧为目标的耳机上,所以还有进一步改良的余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耳机,其能在抑制因壳体产生的不良影响,获得良好的播放音的同时,能够实现轻便化以及小型化。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构造。I) 一种配置有扬声器(SP)以及容纳所述扬声器(SP)壳体(I)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具有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其中第一壳体(11)上安装有所述扬声器(SP),且覆盖所述扬声器(SP)的播音部一侧,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组合覆盖所述扬声器(SP)的播音部一侧的相反侧,所述第二壳体(12)具有多层构造,包括与第一壳体(11)形成一体化的基层部
(14)、使用比所述第一壳体(11)以及所述基层部(14)材质软的材料制成的,与所述基层部内侧接触且进行覆盖的内层部(13)、使用比所述基层部(14)材质软的材料制成的,与所述基层部(14)外侧接触且进行覆盖的外层部(15)。2)如I所述的耳机(5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在与所述基层部(14)粘结或者焊接成一体化的同时,与所述内层部(13)或者所述外层部(15)有接触。[0017]3)如I或2所述的耳机(51),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单元(SP)与所述内层部
(13)接触。4)如I 3任一项所述的耳机(5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部(15)设计为让所述基层部(14)的一部分露出的结构。5)如I 4任一项所述的耳机(5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部(13)以及所述外层部(15),分别由橡胶或者弹性体构成。实用新型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能获得在抑制因壳体产生的不良影响,获得良好的播放音的同时,实现轻便化以及小型化可能的效果。

[图1]说明本实用新型耳机实施例的外观透视图。[图2]说明本实用新型耳机实施例的截面图。[图3]说明本实用新型耳机实施例的另一个截面图。[图4]说明本实用新型耳机实施例的分解图。[图5-6]说明本实用新型耳机实施例中内壳的二面图。[图7-8]说明本实用新型耳机实施例中内层部的二面图。[图9-11]说明本实用新型耳机实施例中基层部的三面图。[图12-14]说明本实用新型耳机实施例中外层部的三面图。图中,1.主体部(壳体),2.音筒部,3.耳塞,4.导线,5.突出部,11.内壳,Ila.加强筋,Ilb.边缘端部,12.外壳,13.内层部,13a.突出部,13b.里脊部,13c.孔,13d.边缘部,14.基层部,14a.突出部,14b.基底部,14c.突起部,14d.边缘部,14e.加强筋,15.外层部,15a.框部,15b.交联部,15c.开口部,15d.突出部,15bl.孔部,15b2.腕部,51.耳机,SP.扬声器,SPa.播音部,SPb.后部
具体实施方式
利用图1 14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形态的优选例进行说明。图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耳机实施例中耳机51的外观透视图。耳机51即所谓塞入式耳机,用于左耳。在耳机进行立体声对应的情况下,左耳用耳机与右耳用耳机成为一对,两者呈对称形态。耳机51具有主体部I和从主体部I伸出的导线4,其中主体部I具有筒状突出的音筒部2。音筒部2上安装有可拆卸的耳塞3。主体部I内部收纳了未图示的扬声器单元,即扬声器SP。导线4的主体部I内的端部,与扬声器SP连接。主体部I的形状是较厚的略圆盘状。主体部I的轴线被设定为轴线CLh。耳机51佩戴于左耳时,在将耳塞3和音筒部2的一部分插入外耳道内的同时,主体部I收纳于耳甲腔内。主体部I上,为了提高佩戴舒适性而形成了其前端在佩戴时与耳甲腔后方侧内壁相抵接的突出部5。突出部5与导线4的延伸位置,围绕轴线CLh构成约120°的夹角。[0039]虽然因人而异,但耳机51佩戴于直立的人的左耳耳甲腔时,突出部5大致上呈水平方向。以下,在没有特别指定的情况下,“佩戴姿势”意味着突出部5处于水平方向时的姿势。图2是图1的S 1-Sl截面图。即,佩戴姿势中的突出部5位置下的水平方向的截面图。图3是图1的S2-S2截面图。即,佩戴姿势中的主体部I的轴线CLh位置下的铅直方向的截面图。图4是与图1对应的分解透视图。图2 图4中,为了便于理解壳体形状,大致省略了导线4在壳体内的形状。如图2 图4所示,主体部I是内壳11与外壳12组合形成的壳体。这里,“内” “外”指的是佩戴姿势下的头部侧为“内”其相反侧为“外”。以下,内外的方向遵从这个定义。音筒部2形成为内壳11的一部分。扬声器SP以其播音部Spa侧被覆盖的形式安装在内壳11的内层上。例如,扬声器SP在图2和图3上利用二点虚线所示的周面范围ARl内,通过粘着剂进行粘着固定。内壳11利用硬质材料构成。硬质材料例如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聚苯乙烯PS树脂、聚碳酸酯PC树脂等树脂材料。作为树脂材料以外的硬质材料例子,可以是木头或者金属。外壳12设计为覆盖扬声器SP后部SPb侧,即播音部Spa的相反侧,呈多个层构成。耳机51为三层构成。具体来说,从接近扬声器SP —侧开始,有内层部13、基层部14和外层部15。各层部13 15,并不一定要相互完全覆盖,也可形成为部分开放的形式。基层部14利用与内壳11相同或者刚性相近的硬质材料制成。在实施例中使用了与内壳11相同的ABS树脂。用于基层部14其他硬质材料的例子,可以是PC树脂、PS树脂、木头、金属等。内层部13和外层部15使用比基层部14所用材料要软的刚性低的软质材料构成。内层部13设计为与基层部14的内面接触,外层部15设计为与基层部14的外面接触。内层部13和外层部15所用材料,例如是橡胶和弹性体。内层部13和外层部15可以是相同或相异的材料。S卩,外壳12通过软质材料-硬质材料-软质材料的组合而构成。在这里,区分软硬度的话,例如软质材料在硬度计A型时为90以下,硬质材料为超过90,以此进行分类。硬质材料一般利用硬度测试D来测定合适的材料。图5-6是显示内壳11的二面图。图6是从外部观察内壳11的平面图,图5是其俯视图。如图5-6所示,内壳11中音筒部2的突出侧和其反方向侧的面呈圆形状开放,开放侧的边缘端部Ilb上设计有围绕周方向的数个弧形的加强筋11a。在图6中,三个加强筋IIa以几乎相同的角度设置在轴线CLh周围的各延伸角度范围中,互相形成约120°的夹角。[0060]图7-8是显示内层部13的二面图。图7是处于从外部观察耳机51时状态的正面图,图8是右侧视图。如图2 图4和图7-8所示,内层部13形成为有底的略杯状,具有径向的中间位置处有弧形开口的两个孔13c,以及开放侧的边缘部13d上朝轴线CL13方向弧形突出的突出部13a,以及在于相对边缘部13d的径向内侧的突出部13a要更加突出的两个里脊部13b。图9-11是显不基层部14的二面图。图9是处于从外部观察耳机51时状态的正面图,图10是俯视图,图11为右侧视图。如图2 图4,以及图9-11所示,基层部14呈有底的略杯状,形成有与突出部5对应的突出部14a,参照图1和图2。中央处形成有以指定直径朝轴线CL14方向突出的有底基底部14b。基底部14b在耳机51上作为外表而露出,成为让使用者可以观察到的可视部分。从边缘部14d突出的多个突起部14c,形成为前端窄小的形状,与内壳11的边缘端部Ilb相抵接并焊接。具体而言,多个突起部14c被设置为,分别与没有形成内壳11的加强筋Ila的边缘端部Ilb相抵接。内壳11与基层部14,以及突出部14c和边缘端部Ilb可以通过粘着形成一体化。图9-11虽然没有图示,如图2所示基层部14中形成了两个加强筋He。图12-14是显示外层部15的三面图。图12是处于从外部观察耳机51时状态的正面图,图13是仰视图,图14为相当于从内部观察时状态的内面图。如图2 图4以及图12-14所示,外层部15具有以下结构:环状的框部15a ;拥有腕部15b2的交联部15b,其中腕部15b2有三个,分别与框部15a呈大致120°夹角进行连接;在交联部15b的中央部设置的开口部15c ;在各腕部15b2的中央部附近开口的孔部15bl ;突出部15d,突出部15d是腕部15b2的其中一个沿着径向向外伸出而形成。突出部15d与图1等所示的突出部5对应。内壳11、内层部13、基层部14以及外层部15被组合成如下。基本上是内壳11与基层部14形成一体化。该一体化是如上所述如通过焊接来进行。具体来说,内壳11的边缘端部Ilb与基层部14的突起部14c进行焊接。焊接例如可以使用超音波焊接。在焊接后,在基层部14上对于内层部13以及外层部15进行组合。内层部13是如图2所示以将基层部14的加强筋14e嵌入孔13c的形式组合在基层部14上。在让外层部15的开口部15c嵌入基层部14的基底部14b的同时,外层部15的突出部15d通过嵌入基层部14的突出部14a来进行组合。这样一来,内壳11在与基层部14形成一体化的同时,内层部13以及外层部15就能形成夹在内壳11与基层部14之间的结构。各层部13 15,不仅相互通过表面接触进行重合,还利用各自的孔以及该孔嵌入突出部的关系进行卡合重合。[0082]例如,如上所述,如图2所示内层部13的孔13c上嵌入了基层部14的加强筋14e,外层部15的开口部15c上嵌入了基层部14的基底部14b,基底部14的突出部14a被嵌入在外层部15的突出部15d上。如图1和图2所示,内壳11所有的层部,即内层部13、基层部14以及外层部15与边缘端部11或者加强筋Ila保持接触。扬声器SP与内壳11和内层部13接触,不与基层部14和外层部15接触。内层部13中,如图3所示内层部13的里脊部13b与扬声器SP的侧面接触。基于如下的表I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耳机实施例中各构件一体化关系。表I中,显示了扬声器SP、内壳11、内层部13、基层部14以及外层部15相互之间是否处于一体化状态。[表 I]
权利要求1.一种耳机,其具备扬声器以及容纳所述扬声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中第一壳体上安装有所述扬声器,且覆盖所述扬声器的播音部一侧,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组合,覆盖所述扬声器的所述播音部一侧的相反侧, 所述第二壳体具有多层构造,包括与所述第一壳体形成一体化的基层部、使用比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基层部材质软的材料制成的,与所述基层部内侧接触且进行覆盖的内层部、使用比所述基层部材质软的材料制成的,与所述基层部外侧接触且进行覆盖的外层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在与所述基层部焊接或者粘结成一体化的同时,与所述内层部或者所述外层部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与所述内层部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部设计为让所述基层部的一部分露出的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部以及所述外层部,分别由橡胶或者弹性体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该耳机能抑制因壳体产生的不良影响,获得良好的播放音,同时能够实现轻便化与小型化。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收纳了扬声器(SP)。壳体(1)具有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其中第一壳体(11)上安装有扬声器(SP),且覆盖了扬声器(SP)的播音部一侧;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组合,覆盖扬声器(SP)的播音部侧的相反一侧。第二壳体(12)具有多层构造,包括与第一壳体(11)形成一体化的基层部(14)、使用比第一壳体(11)以及基层部(14)材质软的材料制成的,与基层部(14)内侧接触且进行覆盖的内层部(13)、使用比基层部(14)材质软的材料制成的,与基层部(14)外侧接触且进行覆盖的外层部(15)。
文档编号H04R1/28GK202940940SQ201220327820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3日
发明者内田裕 申请人:Jvc建伍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