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和用户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44927阅读:来源:国知局
确定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和用户设备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确定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基站发送的承载一个传输模式下的下行数据信道的调度信息的下行控制信道以及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格式,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由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形成,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映射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获取偏移量和与检测成功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相对应的第一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所述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信息和检测成功的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格式;当所述检测成功的控制信道的格式是第一格式时,根据所述天线端口信息,所述偏移量,以及所述序号信息来确定第一控制信道资源,其中所述偏移量包括第一偏移量;当所述检测成功的控制信道的格式是第二格式时,根据所述偏移量和所述序号信息来确定第一控制信道资源,其中所述偏移量包括所述第一偏移量和第二偏移量;所述第一控制信道资源用于反馈针对与所述检测成功的下行控制信道相应的下行数据信道的确认ACK/否认NACK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序号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中的第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或者所述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中的其它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端口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天线端口的序号和所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数量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映射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映射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中的物理资源块,所述获取所述序号信息或所述天线端口信息,包括:根据预定义的或被通知的所述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与所述物理资源块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序号信息和/或所述天线端口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量是由所述基站动态通知的或者由高层半静态配置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量是针对用户设备和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的小区中的至少一种设置的。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采用空间正交资源发送分集方案SORTD发送所述ACK/NACK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中的第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之后紧接的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所述第一天线端口之后紧接的第二天线端口的序号中以及所述检测成功的控制信道动态指示的偏移量的至少一种,确定用于反馈所述ACK/NACK信息的第二控制信道资源。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端口为解调参考信号DMRS天线端口。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移量是由用户设备专用的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的,所述第二偏移量是由所述检测成功的控制信道动态地指示的。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格式是DCIformat1A,所述第二格式是DCIformat1/1B/1D/2/2A/2B/2C/2D中的一种;或者第一格式是DCIformat1/1B/1D/2/2A/2B/2C/2D中的一种,第二格式是DCIformat1A。11.一种确定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基站发送的承载一个传输模式下的下行数据信道的调度信息的下行控制信道以及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格式,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由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形成,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映射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获取偏移量和与检测成功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相对应的第一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所述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信息和检测成功的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格式;当所述数据信道的传输模式是第一传输模式时,根据所述天线端口信息,所述偏移量,以及所述序号信息来确定第一控制信道资源,其中所述偏移量包括第一偏移量;当所述数据信道的传输模式是第二传输模式时,根据所述偏移量和所述序号信息来确定第一控制信道资源,其中所述偏移量包括所述第一偏移量和第二偏移量;所述第一控制信道资源用于反馈针对与所述检测成功的下行控制信道相应的下行数据信道的确认ACK/否认NACK信息。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序号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中的第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或者所述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中的其它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端口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天线端口的序号和所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数量中的一种。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映射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映射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中的物理资源块,所述获取所述序号信息或所述天线端口信息,包括:根据预定义的或被通知的所述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与所述物理资源块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序号信息和/或所述天线端口信息。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量是由所述基站动态通知的或者由高层半静态配置的。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量是针对用户设备和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的小区中的至少一种设置的。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采用空间正交资源发送分集方案SORTD发送所述ACK/NACK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中的第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之后紧接的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所述第一天线端口之后紧接的第二天线端口的序号中以及所述检测成功的控制信道动态指示的偏移量的至少一种,确定用于反馈所述ACK/NACK信息的第二控制信道资源。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端口为解调参考信号DMRS天线端口。19.根据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移量是由用户设备专用的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的,所述第二偏移量是由所述检测成功的控制信道动态地指示的。20.根据权利要求11或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模式是TM10,所述第二传输模式是TM1/2/3/4/5/6/7/8/9中的一种;或者第一传输模式是TM1/2/3/4/5/6/7/8/9中的一种,第二传输模式是TM10。21.一种确定控制信道资源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基站发送的承载一个传输模式下的下行数据信道的调度信息的下行控制信道以及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格式,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由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形成,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映射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偏移量和与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成功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相对应的第一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所述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信息和检测成功的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格式;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成功的控制信道的格式是第一格式时,根据所述天线端口信息,所述偏移量,以及所述序号信息来确定第一控制信道资源,其中所述偏移量包括第一偏移量;当所述检测成功的控制信道的格式是第二格式时,根据所述偏移量和所述序号信息来确定第一控制信道资源,其中所述偏移量包括所述第一偏移量和第二偏移量;所述第一控制信道资源用于反馈针对与所述检测成功的下行控制信道相应的下行数据信道的确认ACK/否认NACK信息。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序号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中的第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或者所述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中的其它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端口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天线端口的序号和所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数量中的一种。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检测基站发送的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所述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映射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中的物理资源块,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预定义的或被通知的所述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与所述物理资源块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序号信息和/或所述天线端口信息。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天线端口信息和所述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偏移量是由所述基站动态通知的或者由高层半静态配置的。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天线端口信息和所述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偏移量是针对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的小区的至少一种设置的。27.根据权利要求22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采用空间正交资源发送分集方案SORTD发送所述ACK/NACK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中的第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之后紧接的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所述第一天线端口之后紧接的第二天线端口的序号中,以及所述检测成功的控制信道动态指示的偏移量的至少一种,确定用于反馈所述ACK/NACK信息的第二控制信道资源。28.根据权利要求2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端口为解调参考信号DMRS天线端口。29.根据权利要求21中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移量是由用户设备专用的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的,所述第二偏移量是由所述检测成功的控制信道动态地指示的。30.根据权利要求21或29中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格式是DCIformat1A,所述第二格式是DCIformat1/1B/1D/2/2A/2B/2C/2D中的一种;或者第一格式是DCIformat1/1B/1D/2/2A/2B/2C/2D中的一种,第二格式是DCIformat1A。31.一种确定控制信道资源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基站发送的承载一个传输模式下的下行数据信道的调度信息的下行控制信道以及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格式,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由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形成,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映射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偏移量和与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成功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相对应的第一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所述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信息和检测成功的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格式;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数据信道的传输模式是第一传输模式时,根据所述天线端口信息,所述偏移量,以及所述序号信息来确定第一控制信道资源,其中所述偏移量包括第一偏移量;当所述数据信道的传输模式是第二传输模式时,根据所述偏移量和所述序号信息来确定第一控制信道资源,其中所述偏移量包括所述第一偏移量和第二偏移量;所述第一控制信道资源用于反馈针对与所述检测成功的下行控制信道相应的下行数据信道的确认ACK/否认NACK信息。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序号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中的第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或者所述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中的其它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端口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天线端口的序号和所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数量中的一种。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检测基站发送的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所述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映射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中的物理资源块,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预定义的或被通知的所述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与所述物理资源块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序号信息和/或所述天线端口信息。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天线端口信息和所述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偏移量是由所述基站动态通知的或者由高层半静态配置的。36.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天线端口信息和所述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偏移量是针对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的小区的至少一种设置的。37.根据权利要求32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采用空间正交资源发送分集方案SORTD发送所述ACK/NACK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中的第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之后紧接的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所述第一天线端口之后紧接的第二天线端口的序号中,以及所述检测成功的控制信道动态指示的偏移量的至少一种,确定用于反馈所述ACK/NACK信息的第二控制信道资源。38.根据权利要求31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端口为解调参考信号DMRS天线端口。39.根据权利要求31中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移量是由用户设备专用的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的,所述第二偏移量是由所述检测成功的控制信道动态地指示的。40.根据权利要求31或39中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模式是TM10,所述第二传输模式是TM1/2/3/4/5/6/7/8/9中的一种;或者第一传输模式是TM1/2/3/4/5/6/7/8/9中的一种,第二传输模式是TM1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