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和用户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4492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确定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和用户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通信领域中确定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简称为“LTE”)第8/9/10版本(Release8/9/10,简称为“Rel-8/9/10”)通信系统采用了动态调度的技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即基站(EvolvedNodeB,简称为“eNB”)根据每个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为“UE”)的信道状况来进行调度和分配资源,使得每个被调度的用户设备都在其最优的信道上进行传输。在下行传输中,eNB根据动态调度的结果为每个被调度的用户设备发送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简称为“PDSCH”)以及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简称为“PDCCH”),其中PDSCH承载着eNB发送给被调度的用户设备的数据,PDCCH主要用来指示对应的PDSCH的传输格式,即调度信息,包括资源的分配、传输块的大小、调制编码方式、传输秩以及预编码矩阵信息等。PDCCH和PDSCH时分复用在一个子帧中,因此一个子帧所能支持的PDCCH个数是受限的,即基站调度用户设备的个数是受限的。PDCCH的容量受限问题在LTERel-10通信系统的进一步演进中更加突出。特别地,演进系统通常应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简称为“MIMO”)技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谱效率,这就意味着基站同时调度的用户设备的数量增加了,因此需要更多的PDCCH。另外,演进系统中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场景就是异构网,该场景的一个具体实现方式是在一个宏小区的覆盖范围内除了设置宏基站之外,还设置了多个远端射频单元(RemoteRadioUnit,简称为“RRU”),这些RRU与其所在的宏小区具有相同的小区标识,并且PDCCH采用基于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Signal,简称为“DMRS”)的传输方式,因此每个RRU都可以单独服务一些用户设备。但是每个RRU对于用户设备而言是透明的,因而在该场景中极大地增加了基站调度的用户设备的数量,由此也增加了所需要的PDCCH的容量。为此,通信系统对现有的PDCCH进行了增强,即在原有的PDSCH区域划分出一部分资源,用于传输增强的PDCCH,即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nhanced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简称为“E-PDCCH”)。这样分配给控制信道的资源就有很大的灵活度,PDCCH的容量得到了增加,同时E-PDCCH也可以采用基于DMRS的传输方式,可以实现空间上的重用以提高控制信道的传输效率。例如,服务于不同的RRU下的用户设备的控制信道完全可以占用同样的时频资源,只要在空间上进行隔离即可。在LTERel-8/9/10通信系统中,通常采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简称为“HARQ”)技术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并且该HARQ技术也会继续应用在演进的通信系统中,例如应用于LTERel-11。由于动态被调度的用户设备需要给eNB上行反馈确认(Acknowledgement,简称为“ACK”)/否认(Non-Acknowledgement,简称为“NACK”)信息,因此动态被调度的用户设备需要确定上行反馈ACK/NACK信息的资源。考虑到动态调度的随机性以及资源的利用效率,上行反馈ACK/NACK信息的资源需要采用动态预留的方法,即当PDSCH被调度时,才会预留资源,而不适于采用半静态预留的方法。因此,对于采用HARQ技术的通信系统而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当用户设备检测到E-PDCCH和PDSCH后,如何动态地确定用于上行反馈ACK/NACK信息的资源。在相关技术中,对于PDCCH和PDSCH复用在一起的情况,即在没有对PDCCH进行增强的情况下,ACK/NACK信息的反馈是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简称为“PUCCH”)上以码分复用的方式进行的,即每个用户设备通过一个时频二维扩频的序列对ACK/NACK信息进行调制后发送,其中对于每个动态被调度的用户设备而言,用于上行反馈ACK/NACK信息的资源是由PDCCH的控制信道单元(ControlChannelElement,简称为“CCE”)的序号隐性地确定。然而,对于PDCCH、E-PDCCH和PDSCH复用在一起的情况,如果仍采用相关技术中通过CCE的序号来确定用于上行反馈ACK/NACK信息的资源的方法,那么由于不同的RRU下基于DMRS传输的E-PDCCH可以占用相同的时频资源和不同的DMRS端口,不同的E-PDCCH有可能具有相同的控制信道逻辑标号或序号,因而可能导致不同用户设备之间反馈ACK/NACK信息的资源出现冲突的问题,即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用户设备占用同样的资源,从而对不同用户设备之间的ACK/NACK信息造成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和用户设备,能够动态地确定用于上行反馈ACK/NACK信息的资源,并且能够避免不同用户设备之间的资源冲突问题。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基站发送的承载一个传输模式下的下行数据信道的调度信息的下行控制信道以及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格式,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由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形成,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映射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获取第一偏移量和与检测成功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相对应的第一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所述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信息和检测成功的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格式;根据所述检测成功的所述控制信道的格式和所述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所述天线端口信息和所述第一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所述序号信息,确定第一控制信道资源,所述第一控制信道资源用于反馈针对与所述检测成功的下行控制信道相应的下行数据信道的确认ACK/否认NACK信息。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控制信道资源的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基站发送的承载一个传输模式下的下行数据信道的调度信息的下行控制信道以及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格式,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由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形成,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映射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偏移量和与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成功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相对应的第一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所述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信息和检测成功的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格式;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成功的所述控制信道的格式和所述传输模式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天线端口信息和所述第一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所述序号信息,确定第一控制信道资源,所述第一控制信道资源用于反馈针对与所述检测成功的下行控制信道相应的下行数据信道的确认ACK/否认NACK信息。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和用户设备,根据与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相应的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信息和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信息,能够动态地确定用于反馈ACK/NACK信息的控制信道资源,并且对于不同的用户设备而言能够确定不同的控制信道资源,由此能够避免不同用户设备之间的控制信道资源冲突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DCCH和PDSCH复用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秩为2时DMRS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确定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与物理资源块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ACK/NACK信息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与物理资源块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控制信道资源的用户设备的示意性框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确定控制信道资源的用户设备的示意性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应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ofMobile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简称为“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简称为“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简称为“GPRS”)、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Duplex,简称为“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DivisionDuplex,简称为“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ystem,简称为“UMTS”)等。还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也可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为“UE”)、移动台(MobileStation,简称为“MS”)、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l)等,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Network,简称为“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等,例如,终端设备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TransceiverStation,简称为“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简称为“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NodeB,简称为“eNB或e-NodeB”)。本发明实施例对基站和用户设备并不限定,但为描述方便,下述实施例将以eNB和UE为例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DCCH和PDSCH复用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PDCCH和PDSCH时分复用在一个子帧中。不失一般性,这里以通用循环前缀为例,每个子帧(1ms)包括两个时隙,每个时隙包括7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简称为“OFDM”)符号,每个OFDM符号包括NRB×12个资源单元(ResourceElement,简称为“RE”),NRB是系统带宽所对应的资源块(ResourceBlock,简称为“RB”)的数量;其中PDCCH在第一个时隙的前n(n=1,2,3)个OFDM符号中传输,n是动态可变的,可以由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ControlFormatIndicatorChannel,简称为“PCFICH”)指示,剩余的OFDM符号用于传输PDSCH。在PDCCH区域中,除了上述的用于下行调度的PDCCH外,还包括用于上行调度的PDCCH、用于上行HARQ传输ACK/NACK信息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ysicalHybridARQIndicatorChannel,简称为“PHICH”)以及用于指示PDCCH区域包括的OFDM符号个数的PCFICH。应理解,在下文的描述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PDCCH都指用于下行调度。其中,每个PDCCH是由1/2/4/8个连续的控制信道单元(ControlChannelElement,简称为“CCE”)组成,每个CCE是由36个RE组成,并且组成每个PDCCH的CCE个数由PDCCH的大小以及PDCCH所对应用户设备的信道信息确定。由于PDCCH区域包括的RE个数受限于用于PDCCH的OFDM符号个数,并且如果进一步考虑PDCCH区域中的一部分RE需要用于PCFICH、PHICH和上行调度的PDCCH,剩余的RE个数将会限制用于下行调度的PDCCH的个数,即限制下行调度用户设备的数量。为此,通过对PDCCH进行增强,即在原有的PDSCH区域划分出一部分资源来传输E-PDCCH,如图1(B)所示,示出了PDCCH、E-PDCCH和PDSCH时分复用在一个子帧中。由此能够提高PDCCH的容量,增加同时调度用户设备的数量。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秩为2时DMRS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当被调度的用户设备的传输秩为1或2时,一对资源块中的12个RE用来传输DMRS,其中当传输秩为2时的两个DMRS是码分复用的;当被调度的用户设备的传输秩大于2时,一对资源块中的24个RE用来传输DMRS,其中多个DMRS之间采用时频分和码分复用。应理解,LTERel-10通信系统的传输模式9是基于DMRS的PDSCH传输,即在用户设备调度的资源块中传输DMRS,每个DMRS定义一个天线端口,PDSCH的每层数据映射到一个对应的天线端口,DMRS的个数等于PDSCH的数据块层数或者被调度用户设备的传输秩。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1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100包括:S110,检测基站发送的承载着一个特定传输模式下的下行数据信道的调度信息的下行控制信道以及其格式,该下行控制信道由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形成,且该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映射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S120,获取与检测成功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相对应的第一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信息和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以及该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信息和检测成功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格式;S130,根据所述控制信道的格式或者所述调度的下行数据信道的传输模式,该天线端口信息和该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以及该序号信息,确定第一控制信道资源,该第一控制信道资源用于反馈针对与该检测成功的下行控制信道相应的下行数据信道的ACK/NACK信息。为了动态地确定用户设备用于反馈ACK/NACK信息的控制信道资源,用户设备通过执行该方法100,可以根据与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相应的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信息和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信息,和所述控制信道的格式或者所述调度的下行数据信道的传输模式动态地确定用于反馈ACK/NACK信息的控制信道资源,并且对于不同的用户设备而言能够确定不同的控制信道资源,由此能够避免不同用户设备之间的控制信道资源冲突的问题。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确定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4所示,在S210中,用户设备检测基站发送的承载着一个特定传输模式的下行数据信道的调度信息的下行控制信道以及格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下行控制信道可以包括E-PDCCH,该下行数据信道可以包括PDSCH。PDSCH的传输模式可以是基于小区特定参考信号的单天线端口的传输模式(TM1),开环发送分集传输模式(TM2),开环复用的传输模式(TM3),闭环复用的传输模式(TM4),多用户MIMO的传输模式(TM5),单流的闭环复用传输模式(TM6),单流波束赋型传输模式(TM7),双流的波束赋型传输模式(TM8),基于用户特定参考信号的多流复用,最多可支持8个流的传输模式(TM9)以及基于用户特定参考信号的多流复用并支持多点联合传输(CoMP)的传输模式(10);具体地,PDSCH的传输模式是LTERel-11协议中(3GPPTS36.213V11.0.0或者其后续的协议版本)中所定义的部分或者全部的PDSCH传输模式。在每个下行数据信道传输模式下,所采用的控制信道的格式有至少两种,不同格式的控制信道的大小,以及调度的数据信道PDSCH的传输方案,资源分配等不一样,这些格式可以是DCIformat1A,1,1B,1D,2,2A,2B,2C,2D。例如,PDSCH的传输模式9下所用的控制信道格式包括DCIformat1A和DCIformat2C。具体地,每个PDSCH传输模式下所支持的控制信道格式是LTERel-11协议中(3GPPTS36.213V11.0.0或者其后续的协议版本)所定义的。E-PDCCH承载PDSCH的调度信息,该E-PDCCH由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形成,该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映射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中的物理资源块。可选地,与一个用户设备相应的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映射到同一个天线端口。可选地,该天线端口为DMRS天线端口。应理解,基站发送的E-PDCCH和PDSCH是与被调度的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相关的E-PDCCH和PDSCH,该至少一个天线端口与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相应,该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形成基站调度的至少一个用户设备的E-PDCCH。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E-PDCCH在PDSCH区域发送,因此E-PDCCH也可以采用类似于PDSCH的基于DMRS的传输方式。对于E-PDCCH而言,不能采用PDSCH所采用的HARQ技术,因此E-PDCCH的传输性能要求要高于PDSCH。为了保证E-PDCCH的传输性能和效率,E-PDCCH所占用的资源需要是可变的,因此,可以针对不同的信道情况,例如信噪比等,进行自适应调制和/或编码来满足E-PDCCH的性能要求。另外,针对不同PDSCH传输模式的E-PDCCH的格式也不同,例如控制信道数据块不同,因此也需要E-PDCCH的资源是可变的。由于动态调度的随机性,用户设备需要对E-PDCCH进行盲检测,若E-PDCCH的资源可变的灵活性太大,就会增加用户盲检测复杂度。为了在盲检测复杂度和E-PDCCH传输效率之间折衷,可以定义E-PDCCH的资源粒度,这里的资源粒度可以定义为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聚合级别。根据E-PDCCH的控制信道格式以及信道的情况,可以确定一个E-PDCCH由Mn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组成,即Mn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承载着E-PDCCH的数据,其中n=0、1、...N-1,N是控制信道逻辑单元聚合级别数。组成每个E-PDCCH的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个数与被调度用户设备所用的控制信道格式以及信道的条件有关,并且组成每个E-PDCCH的Mn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映射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中的一组物理资源块中。应理解,本文中的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是虚拟资源块或CCE或者ECCE。例如,一个物理资源块对对应4个ECCE,分别为ECCE0,ECCE1,ECCE2,ECCE3,且这个物理资源块对中有4个天线端口,分别为DMRS端口107,108,109,110,那么每个ECCE关联一个DMRS端口。当一个EPDCCH是由1个ECCE聚合时,这个EPDCCH可以映射在这个物理资源块对中4个ECCE中的一个,且映射在这个ECCE所关联的DMRS端口;当一个EPDCCH由2个ECCE聚合时,这个EPDCCH可以映射在这个物理资源块对中的两个ECCE,如(ECCE0,ECCE1)或者(ECCE2,ECCE3),且映射到的两个ECCE所关联的两个DMRS端口上的一个,如DMRS端口107;当一个EPDCCH由8个ECCE聚合时,这个EPDCCH可以映射在两个物理资源块对中8个ECCE中,每个物理资源块对中的4个ECCE映射在一个DMRS端口,在这两个物理资源块对中所映射的DMRS端口可以一样或者不同。通过盲检测,用户设备可以获得EPDCCH的内容以及EPDCCH的格式,例如检测出的EPDCCH是DCIformat1A。在S220中,用户设备获取天线端口信息和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序号信息和检测成功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格式。可选地,用户设备根据预定义的或被通知的该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与该物理资源块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序号信息和/或该天线端口信息。该序号信息是与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相关的信息,该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形成用户设备检测成功的E-PDCCH。可选地,该序号信息包括该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中的第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或者由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变换后的序号,例如这里的变换是通过交织或者其它函数的形式来表达。应理解,该序号信息也可以包括该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中的其它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例如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中与所述控制信道所用的天线端口关联的某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该序号还可以是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中的某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所在的虚拟资源块或物理资源块的序号,例如该序号信息是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中的第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所在的虚拟资源块或物理资源块的序号或者由所述虚拟资源块或物理资源块序号变换后的序号,其中所述的一个物理资源块或者虚拟资源块中包括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例如,包含的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个数是1,2,3或4。该天线端口信息是与该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相对应的物理资源块所在的第一天线端口的相关信息。优选地,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中第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所对应的物理资源块所在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也可以是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中其它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所在的物理资源块所在的第一天线端口信息。可选地,该天线端口信息至少包括该第一天线端口的序号和该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数量中的一种。即该天线端口信息包括该第一天线端口的序号,该天线端口信息也可以包括该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数量,该天线端口信息还可以包括该第一天线端口的序号和该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数量。该偏移量可以由高层半静态配置和/或由基站动态通知,该偏移量可以是针对用户设备设置的,即每个用户设备的偏移量相同或者不完全相同,该偏移量是由高层半静态配置的或者通过所述控制信道动态通知的,这个偏移量也可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高层半静态配置的,另一部分是通过所述的控制信道动态通知的,即上述偏移量包括第一偏移量和第二偏移量,所述第一偏移量是通过高层半静态配置的,所述第二偏移量是通过所述的控制信道动态通知的。该偏移量也可以是针对该用户设备所属的小区设置的,即一个小区内的用户设备的偏移量相同,该偏移量也可以针对用户设备和该用户所在的小区设置的,即偏移量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针对用户设备设置的,第二部分是针对该用户设备所属的小区设置的。下面将结合图5所示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与物理资源块的对应关系示意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5所示,用户设备从接收的DMRS天线端口7的物理资源块6~21中取出接收的数据,即E-PDCCH承载的数据,该物理资源块6~21对应于E-PDCCH虚拟资源块0~15。用户设备通过在虚拟资源块中对E-PDCCH进行盲检测,得到与该用户设备对应的E-PDCCH。例如,用户设备1的E-PDCCH对应于虚拟资源块8~15,用户设备2的E-PDCCH对应于虚拟资源块4~5,用户设备3的E-PDCCH对应于虚拟资源块0~3,用户设备4的E-PDCCH对应于虚拟资源块7。用户设备根据检测成功的E-PDCCH,可以确定组成该E-PDCCH的第一个虚拟资源块的序号nVRB,即第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所在的虚拟资源块,其中nVRB=0,1,…,NVRB-1,NVRB是配置的虚拟资源块的个数,以及与该第一个虚拟资源块所映射的物理资源相应的第一天线端口的序号nDMRS,其中nDMRS=0,1,…,NDMRS-1,NDMRS是第一天线端口的个数,例如DMRS天线端口7和8的序号nDMRS分别为0和1。例如,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用户设备1的第一个虚拟资源块的序号nVRB为8,用户设备2的第一个虚拟资源块的序号nVRB为4,用户设备3的第一个虚拟资源块的序号nVRB为0,用户设备4的第一个虚拟资源块的序号nVRB为7,配置的虚拟资源块的个数NVRB为16,第一天线端口的序号nDMRS为0,第一天线端口的个数NDMRS为1。可选地,第一个虚拟资源块的序号也可以采用与其对应的物理资源块的序号。例如,用户设备3的第一个虚拟资源块对应的物理资源块的序号为6,那么该第一个虚拟资源块的序号可以是6。在S230中,用户设备确定用于反馈该ACK/NACK信息的第一控制信道资源。可选地,用户设备可以根据获取的序号信息,天线端口信息,偏移量和数据信道的传输模式,确定该第一控制信道资源。可选地,用户设备可以根据获取的序号信息、天线端口信息,偏移量和所述检测的控制信道的格式,确定该第一控制信道资源。例如,配置给用户设备1的EPDCCH集合中的物理资源块对个数是4,其中每个物理资源块对中的ECCE个数是4,每个物理资源块对中的DMRS端口数也是4,分别为DMRS端口107,108,109,110,每个ECCE分别关联一个DMRS端口,例如,一个物理资源块对中的4个ECCE,0,1,2,3分别关联DMRS端口107,108,109,110;所配置的EPDCCH集合中的4个EPDCCH物理资源块对所对应的16个ECCE分别为0,1,2,...15;其次配置给用户设备1针对上述配置的EPDCCH集合的上行ACK/NACK资源的偏移量为用户设备1在对EPDCCH进行盲检测过程中,获取检测成功的EPDCCH的第一个ECCE的标号为nECCE,EPDCCH在其nECCE所在的物理资源块中所用的DMRS端口以及所检测的EPDCCH的格式,然后根据下面的方法来确定ACK/NACK资源。当成功检测的EPDCCH是第一格式时,例如DCIformat1A,确定该第一控制信道资源的序号如下:其中当成功检测的EPDCCH是第二格式时,例如DCIformat1/1B/1D/2/2A/2B/2C/2D,确定该第一控制信道资源的序号如下:其中offset是由EPDCCH动态地指示,且EPDCCHDCI中有至少1个比特显性地指示offset的值。在PDSCH的每个传输模式下,都有两种EPDCCH的格式,其中一种是DCIformat1A,这个主要是在PDSCH回退或者一些重配置时使用,这时传输信道的条件可能会差一些。为了保证DCIformat1A的性能,可以直接采用天线端口的信息来确定ACK/NACK资源,而不需要在DCIformat1A中增加几个比特来解决ACK/NACK资源冲突的问题,因为这样会增加DCIformat1A的负载,导致性能的下降;而在另外一种格式下,由于是PDSCH的正常传输,可以在其中增加1或多个比特显性地指示一个偏移量,从而可以灵活地避免不同用户之间ACK/NACK资源的冲突。可选地,用户设备1确定EPDCCH所调度的PDSCH的传输模式,且在对EPDCCH进行盲检测过程中,获取检测成功的EPDCCH的第一个ECCE的标号为nECCE,EPDCCH在其nECCE所在的物理资源块中所用的DMRS端口,然后根据下面的方法来确定ACK/NACK资源。当所述被EPDCCH所调度的PDSCH为第一传输模式时,例如TM10,确定该第一控制信道资源的序号如下:其中offset是由EPDCCH动态地指示,且EPDCCHDCI中有至少1个比特显性地指示offset的值。当所述被EPDCCH所调度的PDSCH为第二传输模式时,例如TM1-9,确定该第一控制信道资源的序号如下:其中当PDSCH的传输模式是TM10时,即进行CoMP操作时,这时调度的用户数可能增加了很多,例如在CoMP场景4中,这样就需要预留很多的ACK/NACK资源。为了节省ACK/NACK资源,可以配置两个EPDCCH集合所对应的ACK/NACK资源重叠或者部分重叠,这样可以重用一些不同的ACK/NACK资源。例如,如果只根据EPDCCH的第一个ECCE来确定ACK/NACK资源,那么当EPDCCH的聚合级别为2或者更大时,第一个ECCE之后的几个ECCE所对应的ACK/NACK资源就是空的,没有被使用。因此,可以在EPDCCH中增加1或多个比特来指示ACK/NACK资源的偏移量,从而可以把上述没有使用的资源利用起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但是,当PDSCH的传输模式是其它时,由于调度的用户数不会很多,直接使用天线端口来确定ACK/NACK资源就可以。这里仅是一个实施例,本发明不限于此。应理解,在用户设备确定用于反馈ACK/NACK信息的第一控制信道资源之后,由于上行反馈ACK/NACK信息是基于码分复用的,因此实际上每个用户设备确定的第一控制信道资源是一个资源块中的扩频序列。用户设备通过用ACK/NACK信息对该扩频序列进行调制后,在一个天线上发送,从而实现上行反馈ACK/NACK信息,如图6(A)所示。当用户设备采用空间正交资源发送分集方案(SpatialOrthogonalResourceTransmitDiversity,简称为“SORTD”)发送该ACK/NACK信息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200还包括:S240,用户设备确定用于反馈该ACK/NACK信息的第二控制信道资源。可选地,用户设备可以根据获得成功检测的EPDCCH的格式,获取的该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中的第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之后紧接的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该第一天线端口之后紧接的第二天线端口的序号,以及EPDCCH中指示的偏移量的至少一个确定该第二控制信道资源。可选地,用户设备可以根据EPDCCH所调度的PDSCH的传输模式,获取的该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中的第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之后紧接的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该第一天线端口之后紧接的第二天线端口的序号,以及EPDCCH中指示的偏移量的至少一个确定该第二控制信道资源。例如,用户设备可以根据获得成功检测的EPDCCH的格式或EPDCCH所调度的PDSCH的传输模式,该第一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信息,偏移量和EPDCCH中指示的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以及该第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之后紧接的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确定该第二控制信道资源。当成功检测的EPDCCH的格式是第一格式时,如DCIformat1A,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一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信息,偏移量,以及该第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之后紧接的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确定该第二控制信道资源;当成功检测的EPDCCH的格式是第二格式时,如DCIformat2C,用户设备根据偏移量,EPDCCH中指示的偏移量以及该第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之后紧接的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确定该第二控制信道资源。当成功检测的EPDCCH所调度的PDSCH是第一传输模式时,如TM10,用户设备根据偏移量,EPDCCH中指示的偏移量,以及该第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之后紧接的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确定该第二控制信道资源。当成功检测的EPDCCH所调度的PDSCH是第二传输模式时,如TM9,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一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信息,偏移量,以及该第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之后紧接的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确定该第二控制信道资源。用户设备也可以根据获得成功检测的EPDCCH的格式或EPDCCH所调度的PDSCH的传输模式,该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信息,偏移量,EPDCCH中指示的偏移量以及该第二天线端口的序号中的至少一种,确定该第二控制信道资源。当成功检测的EPDCCH的格式是第一格式时,如DCIformat1A,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信息,偏移量,以及该第二天线端口的序号,确定该第二控制信道资源;当成功检测的EPDCCH的格式是第二格式时,如DCIformat2C,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信息,偏移量,以及EPDCCH中指示的偏移量,确定该第二控制信道资源。当成功检测的EPDCCH所调度的PDSCH是第一传输模式时,如TM10,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信息,偏移量,EPDCCH中指示的偏移量,确定该第二控制信道资源。当成功检测的EPDCCH所调度的PDSCH是第二传输模式时,如TM9,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信息,偏移量,以及该第二天线端口的序号,确定该第二控制信道资源。应理解,采用两天线的发送分集方案SORTD能够提高上行反馈ACK/NACK信息的性能。对于用户设备采用SORTD而言,需要每个天线上有一个扩频序列,且这两个天线上的扩频序列不同,然后用同样的ACK/NACK信号来调制不同天线上的扩频序列,并且分别在这两个天线上发送,从而实现上行反馈ACK/NACK信息,如图6(B)所示。还应理解,HARQ的具体过程可以如下:在下行调度中,用户设备需要检测E-PDCCH以及对应的PDSCH。如果E-PDCCH检测成功,那么用户设备就根据E-PDCCH中的信息去解调对应的PDSCH,然后,用户设备需要上行反馈PDSCH的解调结果。如果PDSCH解调正确,那么用户设备反馈ACK信息给eNB,表示用户设备已经正确接收到发送的数据,从而eNB可以进行新的数据块的传输;反之,用户设备反馈NACK信息给eNB,表示数据没有正确接收,需要eNB重传该数据。如果E-PDCCH没有被正确检测,那么用户设备就认为没有调度给自己的PDSCH,从而在上行也不进行任何反馈,即非连续传输(DiscontinuousTransmission,简称为“DTX”)。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文结合图5所示的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与物理资源块的对应关系示意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图5所示的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是小区特定的,即基站对每个小区分配控制信道逻辑单元集合,小区内的被调度的每个用户设备的E-PDCCH对应于该控制信道逻辑单元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因此,形成每个用户设备的检测成功的E-PDCCH的第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不同。本发明实施例仅以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是小区特定的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用户设备特定的,即基站对每个被调度的用户设备分配控制信道逻辑单元集合,每个被调度的用户设备的E-PDCCH对应于各自的控制信道逻辑单元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因此,形成每个用户设备的检测成功的E-PDCCH的第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且不同用户设备的物理资源块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分开的,如图7所示。例如,用户设备1的物理资源块与用户设备2的物理资源块部分重叠,但都与用户设备3的物理资源块完全分开。在此情况下,用户设备同样可以根据获取的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信息、第一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信息、偏移量等参数,此时的偏移量是用户设备特定的,即基站给每个用户单独地配置偏移量,确定用于反馈该ACK/NACK信息的第一和/或第二控制信道资源,这时的偏移量可以通过高层半静态配置的方式来通知。进一步地,在用户设备特定的偏移量的基础上,还有一个该用户所属小区特定的偏移量,这时偏移量就包括两部分,且这两部分都可以通过高层半静态配置的方式来通知。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确定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根据检测成功的控制信道的格式或控制信道所调度的数据信道的传输模式,与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相应的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信息,偏移量和控制信道动态指示的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信息,能够动态地确定用于反馈ACK/NACK信息的控制信道资源,并且对于不同的用户设备而言能够确定不同的控制信道资源,由此能够避免不同用户设备之间的控制信道资源冲突的问题。上文结合图3至图7,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8至图9,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控制信道资源的用户设备。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控制信道资源的用户设备5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8所示,该用户设备500包括:检测模块510,用于检测基站发送的承载着一个特定传输模式下的下行数据信道的调度信息的下行控制信道以及其格式,该下行控制信道由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形成,且该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映射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获取模块520,用于获取与该检测模块510检测成功的下行控制信道的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相对应的第一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信息和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以及该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信息和检测成功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格式;第一确定模块530,用于根据该获取模块520获取的该天线端口信息和该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以及该序号信息,所述控制信道的格式或者所述调度的下行数据信道的传输模式,确定第一控制信道资源,该第一控制信道资源用于反馈针对与该检测成功的下行控制信道相应的下行数据信道的ACK/NACK信息。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控制信道资源的用户设备,根据成功检测的控制信道的格式或者控制信道所调度的数据信道的传输模式,与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相应的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信息和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信息,能够动态地确定用于反馈ACK/NACK信息的控制信道资源,并且对于不同的用户设备而言能够确定不同的控制信道资源,由此能够避免不同用户设备之间的控制信道资源冲突的问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序号信息是与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相关的信息。该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信息包括该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中的第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或者由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变换后的序号,例如这里的变换是通过交织或者其它函数的形式来表达。;应理解,该序号信息也可以包括该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中的其它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例如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中与所述控制信道所用的天线端口关联的某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该序号还可以是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中的某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所在的虚拟资源块或物理资源块的序号,例如该序号信息是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中的第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所在的虚拟资源块或物理资源块的序号或者由所述虚拟资源块或物理资源块序号变换后的序号,其中所述的一个物理资源块或者虚拟资源块中包括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例如,包含的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个数是1,2,3或4。该第一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信息至少包括该第一天线端口的序号和该至少一个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数量中的一种。可选地,该检测模块510,具体用于检测基站发送的该下行控制信道以及其格式,该至少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映射到至少一个天线端口中的物理资源块,该获取模块520具体用于根据预定义的或被通知的该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与该物理资源块的对应关系,获取该序号信息和/或该天线端口信息。可选地,该获取模块520,具体用于获取该天线端口信息和该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该偏移量是由该基站动态通知的或者由高层半静态配置的。可选地,该获取模块520,具体用于获取该天线端口信息和该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该偏移量是针对该用户设备和该用户设备所属的小区的至少一种设置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天线端口可以是解调参考信号DMRS天线端口。可选地,如图9所示,该用户设备500还可以包括:第二确定模块540,用于在采用SORTD发送该ACK/NACK信息时,根据控制信道的格式或者控制信道所调度的数据信道的传输模式,该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中的第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之后紧接的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控制信道动态指示的偏移量以及该第一天线端口之后紧接的第二天线端口的序号中的至少一种,确定用于反馈该ACK/NACK信息的第二控制信道资源。应理解,第二确定模块540可以根据控制信道的格式或者控制信道所调度的数据信道的传输模式,该第一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信息,偏移量和EPDCCH中指示的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以及该第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之后紧接的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确定该第二控制信道资源。第二确定模块540也可以控制信道的格式或者控制信道所调度的数据信道的传输模式,根据该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信息,偏移量,EPDCCH中指示的偏移量以及该第二天线端口的序号至少一种,,确定该第二控制信道资源。源。应理解,与第一确定模块530确定第一控制信道资源相类似,第二确定模块540可以根据控制信道的格式或者控制信道所调度的数据信道的传输模式,该第一个控制信道逻辑单元之后紧接的其它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偏移量控制信道动态指示的偏移量以及该第一天线端口之后紧接的其它天线端口的序号中的至少一种,确定用于反馈ACK/NACK信息的该第二控制信道资源。当然,第二确定模块540还可以参考第一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信息、第一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信息和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确定该第二控制信道资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控制信道资源的用户设备500可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并且用户设备500中的检测模块510、获取模块520和第一确定模块530可以分别用于执行图3和图4中的S110、S120、S130以及S210、S220、S230,用户设备500中的第二确定模块540可以用于执行图4中的S240,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控制信道资源的用户设备,根据成功检查的控制信道的格式或者控制信道所调度的下行数据信道的传输模式,与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相应的天线端口的天线端口信息和偏移量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控制信道逻辑单元的序号信息,能够动态地确定用于反馈ACK/NACK信息的控制信道资源,并且对于不同的用户设备而言能够确定不同的控制信道资源,由此能够避免不同用户设备之间的控制信道资源冲突的问题。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和硬件相结合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