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垢过滤器及其处理工具和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29731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耳垢过滤器及其处理工具和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放在助听器件的开口中的变换器保护装置。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前述变换器保护装置的处理工具和分配器。

背景技术:
变换器保护装置或过滤器或耳垢过滤器用于防止耳垢或污垢进入开口如助听器件的声音开口。通常,变换器保护装置可进行更换,使得用过的、可能阻塞的耳垢过滤器可被新的、干净的耳垢过滤器替换。为此,提供有助于移除用过的耳垢过滤器及有助于插入新的耳垢过滤器的处理工具。为使能容易地携带多个变换器保护装置,变换器保护装置分配器已众所周知。现有技术变换器保护装置和处理工具在EP1439731B1和US6,795,562B1中公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改进的变换器保护装置及变换器保护装置处理工具。本发明的另一目标在于提供特别适合助听器传声器的变换器保护装置。根据本发明,该目标由变换器保护装置实现,其包括顶盖、从顶盖延伸并具有远端的茎柱、和茎柱远端处的密封件。顶盖具有向外侧和向内侧,在使用时,向内侧面对助听器。在使用时,茎柱突入到将要保护的助听器件的开口内。茎柱的近端连接到顶盖的向内侧。密封件具有适于与助听器件的开口的内壁匹配的向外的轮廓,使得在使用时密封件的外轮廓与开口的内壁接触。在密封件内,提供由密封件包围的、至少一声音开口。由密封件包围的声音开口与沿茎柱的至少一声音开口连通。在顶盖的向内侧上,提供至少一隔片,其形成为在使用时在顶盖的向内侧和助听器件的外表面之间提供间隙。由隔片导致的间隙用作顶盖和助听器件的外表面之间的声音入口。当变换器保护装置放在助听器件的开口内时,该间隙、沿茎柱的声音开口和由密封件包围的声音开口彼此连通,以让声音通过间隙及沿茎柱的和由密封件包围的声音开口从助听器件内传到其外面,反之亦然。当放在传声器开口中时,保护装置将借助于顶盖覆盖该开口,及当着色为与其所插入的助听器件一样的色度时,裸眼实际上看不见保护装置,这将有助于使前述助听器不太显眼。优选地,变换器保护装置为单件材料,如注模塑料件。此外,顶盖优选具有比用于变换器保护装置的开口的直径大的横向延伸。此外,顶盖优选没有开口,从而助听器件中的开口的口完全封闭并由顶盖覆盖,除了由隔片提供的、顶盖和助听器件的表面之间的间隙之外。通过这样的耳垢过滤器,可实现有效保护,即避免耳垢进入助听器件的开口,因为顶盖在使用时有效地覆盖助听器件中的开口的口。此外,借助于密封件防止耳垢的油腻成分沿助听器件的开口的内壁蔓延,密封件与内壁呈圆周及紧密地邻接。当变换器保护装置被移出助听器开口时,密封件将沿管内部刮擦,通过该行动,可能的耳垢或其它沉积物通过刮擦行动去除,这使得管内部保持清洁。这很重要,因为将要插入的下一过滤器将插入到清洁管内,避免在插入过滤器时将沉积物进一步推到助听器内。优选地,密封件具有轮廓清晰的外围边缘,其在使用时紧靠助听器件的开口的内壁。密封件的轮廓清晰的外围边缘具有与为变换器保护装置设计的开口的截面匹配的截面延伸或比其稍大。这确保密封件边缘之间接触,藉此防止耳垢沿内壁前进并通过密封件。在取出过滤器期间,与管邻接的密封件边缘将有助于管内壁上的清洁行动,因为边缘与内壁保持接触地从那里抽拉到管端。如果管的开口端具有,至少在将接收变换器保护装置的部分中,优选变换器保护装置的顶盖具有比密封件的横向延伸及其外围边缘大的横向延伸。顶盖和密封件在变换器保护装置的纵向彼此间隔开。在使用时,变换器保护装置的纵轴横越助听器件的表面延伸。优选地,茎柱包括沿耳垢过滤器的纵轴延伸的至少一壁件。该壁至少在一侧限制沿茎柱的声音开口的边界。应当理解,耳垢过滤器的“纵轴”意为沿助听器件的开口的纵向延伸的轴。沿茎柱的声音开口优选径向通到耳垢过滤器的外面,意为沿茎柱的声音开口不由耳垢过滤器本身的壁封闭。而是,当使用时,沿茎柱的声音开口的外面由助听器件的开口的内壁形成。因而可避免助听器件中的开口的内壁和变换器保护装置的外壁之间的毛细管效应。借助于茎柱,密封件放置成与开口的口有一定距离,这进一步帮助防止油蔓延到开口内。为更有效地防止油腻物沿耳垢过滤器或助听器件中的开口的内壁蔓延,优选茎柱构造成在使用时与开口的内壁隔开。换言之,茎柱与开口的内壁具有一定径向距离。具体地,茎柱设计成使得前述距离足够大以避免茎柱的径向向外的表面和开口内壁之间的任何毛细管效应。在优选实施例中,茎柱由从耳垢过滤器的中心纵轴沿三个不同的径向而径向延伸的三个壁件构成。因此,茎柱具有星形截面。优选地,每一壁在耳垢过滤器的中心以120度角相交。因而,沿茎柱的三个声音开口由三个壁件形成,每一声音开口由两个相邻的壁件和助听器件中的开口的内壁形成。关于安排在顶盖的向内侧的隔片,优选提供三个肋形隔片。每一肋形隔片以与茎柱的对应壁件一样的径向和纵向延伸,且优选具有与茎柱的壁件一样的厚度。换言之,每一壁件和隔片在垂直于耳垢过滤器的径向的方向的空间延伸优选一样。进一步优选地,每一壁件和密封件的远端面安排在同一平面中,其优选垂直于耳垢过滤器的纵向延伸。进一步优选地,密封件由耳垢过滤器的远端附近的所有三个壁件支撑。因而,由耳垢过滤器包围的三个声音开口通过密封件包围壁件和声音开口形成。为使能容易地插入耳垢过滤器,密封件的外周表面为截头圆锥形,使得密封件的前沿有斜面。密封件优选为环形,以与助听器件中的圆茎柱形开口匹配。附图说明另外的优选细节可从结合附图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明显看出。在图中: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耳垢过滤器。图2示出了图1的耳垢过滤器插入在助听器件的开口中。图3示出了附有新的耳垢过滤器的过滤器处理工具。图4示出了具有多个耳垢过滤器处理工具及耳垢过滤器插入于其中的分配袋的立体图。图5a和5b示出了图4的分配袋完全打开的两个不同的立体图。图6为图4和5的分配袋的分解图。图7为图5-6的分配袋的一壳件的立体图。图8为其内放置过滤器处理工具和过滤器的分配袋的一壳件的示意图。图9为图8的放大细节。图10为在包封处理工具和过滤器的分配袋的透视图中,附有耳垢过滤器的处理工具的远端的放大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以立体图形式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耳垢过滤器10。耳垢过滤器10的主要构件为顶盖12、茎柱14和密封件16。顶盖12具有向外的表面20和向内的表面22。当耳垢过滤器10插入在助听器件的开口中时,向内的表面22面对助听器件的表面。在顶盖12的向内的表面22上具有三个肋形隔片24。三个壁件26构成茎柱14。三个壁件26中的每一个从耳垢过滤器10的中心纵轴径向延伸。所有三个壁件26具有相同的厚度。厚度指壁件在垂直于径向的方向的尺寸。如图所示,每一隔片24从对应的壁件26按相同的径向和纵向延伸。每一隔片24具有与对应的壁件26一样的厚度。茎柱14的远端面向远离顶盖12的方向。在茎柱14的远端周围安排有密封件16。密封件16为连到所有三个壁件26的环形件。密封件16具有截头圆锥形的环形侧表面28。由于密封件16的截头圆锥形,密封件16的前沿有斜面。此外,密封件16的截头圆锥形侧壁28用于轮廓清晰的外围密封边缘30。如图1中所示,密封件16连同壁件26一起形成三个声音开口32,这些开口由密封件16包围。声音开口32与沿茎柱14的声音开口连通。壁件26和隔片24因而形成声音开口,其与密封件16包围的声音开口一起形成声音通道。图2为耳垢过滤器10插入在助听器件的开口40中时的剖视图。助听器件的开口40由柔性管42包围,柔性管胶粘在助听器件46的面板44的孔内。软管材料和轮廓清晰的外围密封边缘30的组合确保沿管表面的整个内周能很好地密封,即便管的内表面不完美也能很好地密封。连到橡胶管42的远端的传声器未示出。如图2中所示,隔片24形成用于声音进入隔片24和壁件26形成的声音通道的间隙48。进一步如图2中所示,顶盖12的横向延伸大于助听器件46中的开口的、由橡胶管42形成的直径。轮廓清晰的外围密封边缘30的外径与橡胶管42的内径匹配,因而与助听器件46中的开口匹配。在图2中,可以看出,茎柱的壁件26构造成在使用时与开口40的内壁间隔开。这在壁件26和管42的内表面之间留下间隙47,换言之,茎柱在径向与开口的内部有一些距离。图3示出了从两个不同角度看的耳垢过滤器处理工具50,连同作为组成部分形成过滤器处理工具50的耳垢过滤器10。过滤器处理工具50和耳垢过滤器10通过注模制成单一塑料件。过滤器处理工具50具有笔形主体54。耳垢过滤器10附着到过滤器处理工具50的主体54的远端,同时在过滤器处理工具50的近端形成叉52。叉52用于在插入新的耳垢过滤器之前从助听器件移除用过的耳垢过滤器。新的耳垢过滤器将是附着到过滤器处理工具50的耳垢过滤器10。当过滤器10插入到开口40内时,处理工具50通过相对于密封在开口中的过滤器10轻轻地倾斜主体54而使过滤器10和处理工具50之间的拉离连接断开。多个过滤器处理工具50可放在如图4-6中所示的分配袋60中。分配袋60由两个一样的注模塑料壳62制成,如图6的分解图中所示。一个注模塑料壳如图7中所示。分配袋60的两个壳62借助于壳62的下部66中的卡扣连接器64进行连接。壳62的上部68借助于弯曲铰链70连接到壳62的下部66。在所示实施例中,铰链70与壳62的两个部分66、68整体模塑,但也可使用其它形式的铰链。弯曲铰链70使能通过抓爪72打开分配袋60,如图4-6中所示。抓爪72以突起73和对应的凹口76为特征,二者卡扣锁定以保持分配袋60闭合。从图7可以看出,在该特定实施例中,分配袋60构造成接收八个过滤器处理工具50。因此,每一壳62具有八个槽形贮槽80。每一贮槽80形成为接收笔形处理工具50,先接收其远端。沿贮槽80的纵向具有导向肋82,导向肋相互在两个壳62连接时形成用于处理工具50的槽形贮槽。图8示出了壳62的平面图,其中上面的壳以透明方式示出,这样,各个处理工具50可在其每一贮槽中一起看见。在图10中,示出了怎样在处理工具50的远端提供止档86。止档86与分配袋中每一贮槽中的触止件88相互作用,其防止过滤器处理工具50在贮槽80中插入得太深。因而,在过滤器处理工具50插入在分配袋60中时,在耳垢过滤器10周围保留足够的空间,详见图10所示。从而防止耳垢过滤器10在分配袋60内被无意地与过滤器处理工具50断开。此外,每一过滤器处理工具50上的凹口90和每一贮槽80中的突起92形成卡扣锁,这确保在分配袋60被颠倒打开时过滤器处理工具50将不会从对应的贮槽80掉下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