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01746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用于提高接收端设备的数据译码性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发送端设备在将一个传输块TB对应的每个编码块CB的编码信息进行级联时,将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进行交织级联,使得各CB的编码信息中的信息比特交织分布在该TB的编码信息中,从而在后续将调制后的TB的编码信息映射到物理资源上时,能够使得各CB的编码信息较均匀的分布在整个物理信道资源上,进而降低了由于不同CB译码性能不同对TB的译码性能造成的影响,提高了接收端设备的数据译码性能。
【专利说明】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LTE)系统的业务信道,当一个传输块 (Transport Block,TB)大于6144比特时(包括24比特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信息),需要进行编码块分割,得到多个长度较小的编码块(Code block,CB)。然 后,分别对每个CB进行信道编码(Turbo编码)及速率匹配。将对各个CB独立编码后的编 码信息按顺序级联起来,即得到待传输的TB编码信息d (0),. . .,(Msymb-l)Msymb为TB编码信 息总长度,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其中,"=+ 24) Z (6 i44 - 24)1 B为TB大小。分割成的 多个CB的长度可能相等,也可能有两种长度。当存在两种长度时(两种长度差异不大),前 面的CB对应长度较短,后面的CB对应长度较长。
[0003] TB编码信息进行调制之后得到:d(0),. . .,d(Msymb_l)。在进行预编码之前,需要 对调制后的信息进行层映射,即将调制后的信息分别映射到不同的空间层上以便进行后续 的空间复用或发送分集处理。一个TB可映射到1、2、3或4层。x(i)为调制后的信息进行 层映射之后的数据,其中x(i) = [x(tl) (i)... χ(υ_? (i)]T,x(v) (i)为第v层对应的数据,v = {0, 1,2,3},具体的:
[0004] 若映射到 1 层,则 X(Q)⑴=d(i),i = 0, 1,…Msymb-1 ;
[0005] 若映射到2层,则
[0006] x(0) (i) = d(2i)
[0007] x(1) (i) = d(2i+l);
[0008] 其中,i = 0, 1,一Msymb/2_1 ;
[0009] 若映射到3层,则
[0010] x(0) (i) = d(3i)
[0011] x(1) (i) = d(3i+l)
[0012] x(2) (i) = d(3i+2);
[0013] 其中,i = 0, 1,一Msymb/3_1 ;
[0014] 若映射到4层,则
[0015] x(0) (i) = d(4i)
[0016] x(1) (i) = d(4i+l)
[0017] x(2) (i) = d(4i+2)
[0018] x⑶⑴=d(4i+3);
[0019] 其中,i = 0, 1,一Msymb/4_1。
[0020] x(v)(i)经过予页编码处理后,一层数据x(v)(i)将映射至lj 一个天线端口上,得至ljy(p) (i),P为天线端口号。每个天线端口对应的数据进行物理资源映射后进行传输。资源映 射按照先频域再时域的顺序进行,即如图2所示的物理资源由资源单元(RE(1U))组成,进行 资源映射时,从y(P) (〇)开始,按照先增加 k然后增加1的顺序映射到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其中,Nsymb为TB编码信息总长度,NKB为系统带宽内物理资源块数量,# sf为 一个物理资源块内资载波的数量。
[0021] 若一个TB包括多个CB,则进行资源映射后的效果,如图3所示。
[0022] 小区专属参考符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 CRS)用于时频同步、信 道估计、测量等,其结构如图4所示。相邻小区的CRS在频域上进行移位,以避免相互干扰。
[0023] 由于CRS不只用于解调,因此不论当前是否有下行数据传输,基站总是要传输 CRS,且CRS的传输功率较高,因此相邻小区的CRS将会对本小区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造成一定的干扰。当一个 TB 包括多个 CB 时,这种CRS的干扰对不同的CB可能是不平均的。图5所示实例中,一个TB被分成4个 CB,进行映射后可以看到其中CB1、CB2、CB4所映射的资源中各包括一列CRS,则CB1、CB2、 CB4会受到邻小区CRS的干扰,而CB3所映射的资源中不包括CRS,则CB3不会受到邻小区 CRS的干扰。由于各CB所受到的干扰不同,其对应的信噪比(SINR)就会有差异,从而造成 各CB解调性能不同。而任意一个CB的译码错误都会造成整个TB的译码错误。
[0024] 综上,目前的资源映射方法会造成不同CB译码性能不同,从而影响整个TB的译码 性能。


【发明内容】

[002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译码方法和设备,用于提高接收端设备的数据译码性 能。
[0026] -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0027] 发送端设备将一个传输块TB划分为多个编码块CB ;
[0028] 发送端设备对每个CB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得到各CB对应的编码信 息;
[0029] 发送端设备将所述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进行交织级联,得到所述 TB的编码信息,该TB的编码信息的部分或全部信息中属于同一个CB的编码信息的信息比 特段互不相邻,每个CB的编码信息包含至少两个信息比特段,每个信息比特段为对应CB的 编码信息中连续的信息比特,并且不同信息比特段中所包含的信息比特不相同;
[0030] 发送端设备将所述TB的编码信息进行调制;
[0031] 发送端设备发送所述调制后的数据。
[0032]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0033] 接收端设备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传输块TB对应的数据;
[0034] 接收端设备对所述数据进行解调得到所述TB的编码信息;
[0035] 接收端设备对所述TB的编码信息进行解级联,得到多个编码块CB的编码信息,其 中,所述TB的编码信息由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交织级联后得到,所述TB的 编码信息的部分或全部信息中属于同一个CB的编码信息的信息比特段互不相邻,每个CB 的编码信息包含至少两个信息比特段,每个信息比特段为对应CB的编码信息中连续的信 息比特,并且不同信息比特段中所包含的信息比特不相同;
[0036] 接收端设备对各CB进行解速率匹配及译码处理。
[0037] -种发送端设备,该发送端设备包括:
[0038] 传输块划分单兀,用于将一个传输块TB划分为多个编码块CB ;
[0039] 编码匹配单元,用于对每个CB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得到各CB对应的编 码息;
[0040] 信息级联单元,用于将所述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进行交织级联,得 到所述TB的编码信息,该TB的编码信息的部分或全部信息中属于同一个CB的编码信息的 信息比特段互不相邻,每个CB的编码信息包含至少两个信息比特段,每个信息比特段为对 应CB的编码信息中连续的信息比特,并且不同信息比特段中所包含的信息比特不相同;
[0041] 信息调制单元,用于将所述TB的编码信息进行调制;
[0042] 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调制后的数据。
[0043] -种接收端设备,该接收端设备包括:
[0044] 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传输块TB对应的数据;
[0045] 数据解调单元,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解调得到所述TB的编码信息;
[0046] 解级联单元,用于对所述TB的编码信息进行解级联,得到多个编码块CB的编码信 息,其中,所述TB的编码信息由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交织级联后得到,所述 TB的编码信息的部分或全部信息中属于同一个CB的编码信息的信息比特段互不相邻,每 个CB的编码信息包含至少两个信息比特段,每个信息比特段为对应CB的编码信息中连续 的信息比特,并且不同信息比特段中所包含的信息比特不相同;
[0047] 数据译码单元,用于对各CB进行解速率匹配及译码处理。
[0048]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发送端设备在将一个TB对应的每个CB的编码信息 进行级联时,是将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进行交织级联,使得得到的该TB的编 码信息的部分或全部信息中属于同一个CB的编码信息的信息比特段互不相邻,也即各CB 的编码信息中的信息比特交织分布在该TB的编码信息中,而不是各CB的编码信息中的信 息比特依次排列在该TB的编码信息中,从而在后续将该TB的编码信息调制进行层映射的 过程中,按照现有技术中先频域后时域的资源映射方法将调制后的编码信息映射到物理资 源上时,能够使得各CB的编码信息较均匀的分布在整个物理信道资源上,从而使得各CB受 到的CRS的干扰较均衡,缩小了各CB对应的SINR的差异性,也就缩小了各CB的解调性能 的差异性,进而降低了由于不同CB译码性能不同对TB的译码性能造成的影响,从而提高了 接收端设备的数据译码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9] 图1为现有技术中LTE系统的编码流程示意图;
[0050]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物理资源示意图;
[0051]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资源映射示意图;
[0052] 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CRS资源位置示意图;
[0053] 图5为现有技术中的一个TB的多个CB的资源映射示意图;
[0054]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方法流程示意图;
[0055]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方法流程示意图;
[0056] 图8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CB编码信息交织级联的示意图;
[0057] 图8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例四的CB编码信息交织级联的示意图;
[0058] 图8c为本发明实施例五?实施例六的CB编码信息交织级联的示意图;
[0059] 图8d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资源映射示意图;
[0060]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0061]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2] 为了提高接收端设备的数据译码性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0063] 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针对发送端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4] 步骤60 :发送端设备将一个TB划分为多个CB ;
[0065] 步骤61 :发送端设备对每个CB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得到各CB对应的 编码息;
[0066] 步骤62 :发送端设备将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进行交织级联,得到TB 的编码信息,在该TB的编码信息中各CB的编码信息的信息比特段交织出现,S卩:该TB的编 码信息的部分或全部信息中属于同一个CB的编码信息的信息比特段互不相邻,每个CB的 编码信息包含至少两个信息比特段,每个信息比特段为对应CB的编码信息中连续的信息 比特,并且不同信息比特段中所包含的信息比特不相同;也即,对于每个CB,将该CB的编码 信息划分为多段,每段称为一个信息比特段;
[0067] 步骤63 :发送端设备将TB的编码信息进行调制;具体的,发送端设备将该TB的编 码信息进行调制,将调制后的信息进行层映射,分别将得到的每层数据进行预编码处理后 映射到一个天线端口上,并将每个天线端口对应的数据映射到物理资源上;
[0068] 步骤64 :发送端设备发送调制后的数据。
[0069] 具体的,该TB的编码信息中各CB的编码信息的信息比特段交织出现具体可以为: 该TB的编码信息中各CB的编码信息的信息比特段循环排列。比如,该TB的编码信息中的 信息比特段按照如下顺序循环出现:第1个CB编码信息的信息比特段,第2个CB编码信息 的信息比特段,...,第N个CB编码信息的信息比特段;其中N为将该TB划分的CB的数目。 当然,各CB的编码信息的信息比特段循环排列的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也有可能是按 照如下顺序循环出现:第N个CB编码信息的信息比特段,第N-1个CB编码信息的信息比特 段,...,第1个CB编码信息的信息比特段;等等。
[0070] -种可能的情况是,各CB的编码信息中部分CB的编码信息的长度为第一信息长 度,另一部分CB的编码信息的长度为第二信息长度,其中第一信息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信 息长度;相应的,步骤62中将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进行交织级联,得到该TB 的编码信息,具体实现可以如下:
[0071] A1、重复执行n_次如下操作:分别从各CB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 Μ比特信息,将选取的比特信息依次进行级联;
[0072] Β1、若η+ > η_,则重复执行η+_η_次如下操作:分别从具有第二信息长度的每个CB 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Μ比特信息,将选取的比特信息依次进行级联,并 执行步骤C1 ;否则执行步骤C1 ;
[0073] Cl、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中未被级联的剩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0074] 其中,/Μ」,\ /M」,L_为第一信息长度,L+为第二信息长度,Μ为 不小于1的整数。
[0075] Μ的取值可以由协议约定或由高层配置。
[0076] 若Μ的取值由协议约定,较佳的,M = Q · V,其中Q为该ΤΒ对应的调制阶数,ν为 进行层映射的层数,ν的取值可能是1、2、3或4。
[0077] 较佳的,步骤Α1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从各CB的编码信息中选 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Μ比特信息;
[0078] 步骤Β1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从具有第二信息长度的每个CB 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Μ比特信息;
[0079] 步骤C1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中未被级联 的剩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0080] 另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各CB的编码信息中部分CB的编码信息的长度为第一信息 长度,另一部分CB的编码信息的长度为第二信息长度,其中第一信息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 信息长度;相应的,步骤62中将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进行交织级联,得到该 ΤΒ的编码信息,具体实现可以如下:
[0081] Α2、重复执行η次如下操作:分别从各CB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 Μ比特信息,将选取的比特信息依次进行级联;
[0082] Β2、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中未被级联的剩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0083] 其中,《 = L为第一信息长度,Μ为不小于1的整数。
[0084] Μ的取值可以由协议约定或由高层配置。
[0085] 若Μ的取值由协议约定,较佳的,M = Q · V,其中Q为该ΤΒ对应的调制阶数,ν为 进行层映射的层数,ν的取值可能是1、2、3或4。
[0086] 较佳的,步骤Α2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从各CB编码信息中选取 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Μ比特信息;
[0087] 步骤Β2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中未被级联 的剩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0088] 参见图7,本发明实施例针对接收端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89] 步骤70 :接收端设备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ΤΒ对应的数据;
[0090] 步骤71 :接收端设备对该数据进行解调得到该ΤΒ的编码信息;
[0091] 步骤72 :接收端设备对该ΤΒ的编码信息进行解级联,得到多个CB的编码信息,其 中,该ΤΒ的编码信息由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交织级联后得到,该ΤΒ的编码 信息的部分或全部信息中属于同一个CB的编码信息的信息比特段互不相邻,每个CB的编 码信息包含至少两个信息比特段,每个信息比特段为对应CB的编码信息中连续的信息比 特,并且不同信息比特段中所包含的信息比特不相同;
[0092] 步骤73 :接收端设备对各CB进行解速率匹配及译码处理。
[0093] 具体的,该ΤΒ的编码信息中各CB的编码信息的信息比特段循环排列。比如,该ΤΒ 的编码信息中的信息比特段按照如下顺序循环出现:第1个CB编码信息的信息比特段,第 2个CB编码信息的信息比特段,...,第N个CB编码信息的信息比特段;其中N为将该TB 划分的CB的数目。当然,各CB的编码信息的信息比特段循环排列的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 方式,也有可能是按照如下顺序循环出现:第N个CB编码信息的信息比特段,第N-1个CB 编码?目息的?目息比特段,...,第1个CB编码彳目息的彳目息比特段;等等。
[0094] 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各CB的编码信息中部分CB的编码信息的长度为第一信息长 度,另一部分CB的编码信息的长度为第二信息长度,其中第一信息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信 息长度;相应的,步骤72中该ΤΒ的编码信息由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交织级 联后得到,具体包括:
[0095] Α1、重复执行η_次如下操作:分别从各CB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 Μ比特信息,将选取的比特信息依次进行级联;
[0096] Β1、若η+ > η_,则重复执行η+-η_次如下操作:分别从具有第二信息长度的每个CB 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Μ比特信息,将选取的比特信息依次进行级联,并 执行步骤C1 ;否则执行步骤C1 ;
[0097] C1、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中未被级联的剩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0098] 其中,=μ_ /MJ,《+ =μ+ /MJ,L_为第一信息长度,L+为第二信息长度,Μ为 不小于1的整数。
[0099] Μ的取值可以由协议约定或由高层信令配置。
[0100] 若Μ的取值由协议约定,较佳的,M = Q · V,其中Q为该ΤΒ对应的调制阶数,ν为 进行层映射的层数,ν的取值可能是1、2、3或4。
[0101] 较佳的,步骤Α1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从各CB的编码信息中选 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Μ比特信息;
[0102] 步骤Β1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从具有第二信息长度的每个CB 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Μ比特信息;
[0103] 步骤C1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中未被级联 的剩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0104] 另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各CB的编码信息中部分CB的编码信息的长度为第一信息 长度,另一部分CB的编码信息的长度为第二信息长度,其中第一信息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 信息长度;相应的,步骤72中该ΤΒ的编码信息由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交织 级联后得到,具体包括:
[0105] Α2、重复执行η次如下操作:分别从各CB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 Μ比特信息,将选取的比特信息依次进行级联;
[0106] Β2、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中未被级联的剩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0107] 其中,《 =μ/Α?」,L为各CB的编码信息的长度,Μ为不小于1的整数。
[0108] Μ的取值可以由协议约定或由高层信令配置。
[0109] 若Μ的取值由协议约定,较佳的,M = Q · V,其中Q为该ΤΒ对应的调制阶数,ν为 进行层映射的层数,ν的取值可能是1、2、3或4。
[0110] 较佳的,步骤Α2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从各CB编码信息中选取 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Μ比特信息;
[0111] 步骤B2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中未被级联 的剩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0112] 对于接收端设备来说,由于各CB的编码信息较均匀的分布在整个物理信道资源 上,使得接收端设备可以较均衡的接收各CB的编码信息,比如在有三个CB时,可能的接收 情况是:接收CB1的一个信息比特段的数据、接收CB2的一个信息比特段的数据、接收CB3 的一个信息比特段的数据、接收CB1的另一个信息比特段的数据、接收CB2的另一个信息比 特段的数据、接收CB3的另一个信息比特段的数据,等等,依此类推。这样,接收端设备可能 在一个0FDM上接收到三个CB的信息比特段,从而使得接收端设备可以并行对三个CB进行 译码,而不需要等待一个CB的信息接收处理完成后,才能得到第二个CB的数据,从而进一 步提高了接收端设备的数据译码性能。
[0113] 图8a为本发明中发送端设备的整体处理示意图,具体如下:发送端设备在待传输 的TB中添加 CRC信息后,若该TB大于6144比特,则将该TB划分为η个CB,并在各CB后添 加 CRC信息;对每个CB分别进行Turbo编码和速率匹配,得到各CB的编码信息;η为大于 1的整数;发送端设备将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进行交织级联,得到该ΤΒ的编 码信息d(0),. . .,d(Msymb-l),Msymb为ΤΒ编码信息总长度,该ΤΒ的编码信息中各CB的编码 信息的信息比特段交织出现;发送端设备将该TB的编码信息进行调制,向接收端设备发送 调制后的数据。
[0114] 本发明中的发送端设备可以是网络侧设备,接收端设备是终端;或者,发送端设备 是终端,接收端设备是网络侧设备;网络侧设备可以是基站等。
[011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0116] 实施例一:
[0117] 本实施例中一个TB划分出3个CB,且所有CB对应的编码信息长度相等。
[0118] 步骤一:发送端在待传输的TB中添加 CRC信息后,若该TB大于6144比特,则将该 TB划分为3个CB :CB1、CB2、CB3,并在各CB后添加 CRC信息;对每个CB分别进行Turbo编 码和速率匹配,得到各CB的编码信息;
[0119] 步骤二:发送端将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进行交织级联,得到该TB的 编码?目息,如图8b所7]^ ;
[0120] 步骤三:发送端将该TB的编码信息进行调制,并发送调制后的数据;
[0121] 具体的,步骤二中发送端将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进行交织级联的 具体实现如下:
[0122] 设《 = p/ Af」,其中L为CB对应的编码信息长度,Μ的取值由协议约定为M = Q ·V, Q为该ΤΒ对应的调制阶数,ν为进行层映射的层数。
[0123] 步骤Α1 :进行信息比特段的级联时,首先对所有CB,按照CB编号升序顺序,选取每 个CB中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Q?v比特信息进行级联,重复进行η次。此时长度较短CB对 应的编码信息还余下Ζ-[Ζ/0.ν」·β.ν比特信息。
[0124] 步骤C1 :按照CB编号升序,分别将各CB的剩余信息进行级联。
[0125] 实施例二:
[0126] 本实施例中一个ΤΒ划分出3个CB,且所有CB长度相等。
[0127] 步骤一: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TB对应的数据,对接收到数据进行解调得到该 TB的编码信息;
[0128] 步骤二:接收端对该TB的编码信息进行解级联,得到多个CB的编码信息,其中该 TB的编码信息由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交织级联后得到,如图8b所示;
[0129] 步骤三:接收端对各CB进行解速率匹配及译码处理。
[0130] 具体的,步骤二中该TB的编码信息由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交织级 联后得到,具体方法如下:
[0131] 设》二/ M」,其中L为CB对应的编码信息长度,Μ的取值由协议约定为M = Q · v, Q为该TB对应的调制阶数,ν为进行层映射的层数。
[0132] 步骤A1 :进行信息比特段的级联时,首先对所有CB,按照CB编号升序顺序,选取每 个CB中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Q ·ν比特信息进行级联,重复进行η次。此时长度较短CB对 应的编码信息还余下Ζ-^/β·ν」·β·ν比特信息。
[0133] 步骤C1 :按照CB编号升序,分别将各CB的剩余信息进行级联。
[0134] 实施例三:
[0135] 本实施例中一个ΤΒ划分出3个CB,且存在两种CB对应的编码信息长度,CB1对应 较短编码信息长度,CB2和CB3对应较长编信息长度。
[0136] 步骤一:发送端在待传输的ΤΒ中添加 CRC信息后,若该ΤΒ大于6144比特,则将该 ΤΒ划分为3个CB :CB1、CB2、CB3,并在各CB后添加 CRC信息;对每个CB分别进行Turbo编 码和速率匹配,得到各CB的编码信息;
[0137] 步骤二:发送端将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进行交织级联,得到该TB的 编码?目息,如图8b所7]^ ;
[0138] 步骤三:发送端将该TB的编码信息进行调制,并发送调制后的数据;
[0139] 具体的,步骤二中发送端将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进行交织级联的 具体实现如下:
[0140] 设=μ_ /M」,\ =μ+ /Af J,其中L_为长度较短的CB对应的编码信息长度, L+为长度较长的CB对应的编码信息长度,Μ的取值由协议约定为M = Q · v,Q为该TB对应 的调制阶数,ν为进行层映射的层数。
[0141] 步骤Α1 :进行信息比特段的级联时,首先对所有CB,按照CB编号升序顺序,选取每 个CB中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Q ·ν比特信息进行级联,重复进行η_次。此时长度较短CB对 应的编码信息还余下忍-/0·ν」·0·ν比特信息。
[0142] 步骤Β1 :若η+ > η_,则继续对长度较长的CB,按照CB编号升序顺序选取每个CB 中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Q ·ν比特信息,重复进行η+-η_次。此时长度较长的CB对应的编码 信息还余下忍-L4,0·ν」·0·ν比特信息,并执行步骤C1 ;若n+ = η_则执行步骤C1。
[0143] 步骤C1 :按照CB编号升序,分别将各CB的剩余信息进行级联。
[0144] 实施例四:
[0145] 本实施例中一个ΤΒ划分出3个CB,且存在两种CB对应的编码信息长度,CB1对应 较短编码信息长度,CB2和CB3对应较长编信息长度。
[0146] 步骤一: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TB对应的数据,对接收到数据进行解调得到该 TB的编码信息;
[0147] 步骤二:接收端对该TB的编码信息进行解级联,得到多个CB的编码信息,其中该 TB的编码信息由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交织级联后得到,如图8b所示;
[0148] 步骤三:接收端对各CB进行解速率匹配及译码处理。
[0149] 具体的,步骤二中该TB的编码信息由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交织级 联后得到,具体方法如下:
[0150] 设二1及/M」,心/M」,其中L_为长度较短的CB对应的编码信息长度,L+ 为长度较长的CB对应的编码信息长度,Μ的取值由协议约定为M = Q · v,Q为该TB对应的 调制阶数,ν为进行层映射的层数。
[0151] 步骤Α1 :进行信息比特段的级联时,首先对所有CB,按照CB编号升序顺序,选取每 个CB中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Q ·ν比特信息进行级联,重复进行η_次。此时长度较短CB对 应的编码信息还余下及-比特信息。
[0152] 步骤Β1 :若η+ > η_,则继续对长度较长的CB,按照CB编号升序顺序选取每个CB 中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Q ·ν比特信息,重复进行η+-η_次。此时长度较长的CB对应的编码 信息还余下/、-/0·ν」·0·ν比特信息,并执行步骤C1 ;若η+ = η-则执行步骤C1。
[0153] 步骤C1 :按照CB编号升序,分别将各CB的剩余信息进行级联。
[0154] 实施例五:
[0155] 本实施例中一个ΤΒ划分出3个CB,且存在一种或两种CB对应的编码信息长度。 若存在两种CB对应的编码信息长度,则CB1对应较短编码信息长度,CB2和CB3对应较长 编信息长度。
[0156] 步骤一:发送端在待传输的ΤΒ中添加 CRC信息后,若该ΤΒ大于6144比特,则将该 ΤΒ划分为3个CB :CB1、CB2、CB3,并在各CB后添加 CRC信息;对每个CB分别进行Turbo编 码和速率匹配,得到各CB的编码信息;
[0157] 步骤二:发送端将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进行交织级联,得到该TB的 编码?目息,如图8c所7]^ ;
[0158] 步骤三:发送端将该TB的编码信息进行调制,并发送调制后的数据;
[0159] 具体的,步骤二中发送端将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进行交织级联的 具体实现如下:
[0160] 设,其中若存在两种CB长度时L为长度较短的CB对应的编码信息长 度,否则L为CB长度,Μ的取值由协议约定为M = Q · v,Q为该TB对应的调制阶数,v为进 行层映射的层数。
[0161] 步骤Α2:进行信息比特段的级联时,首先对所有CB,按照CB编号升序顺序,选取每 个CB中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Q ·ν比特信息进行级联,重复进行η次。此时长度较短CB对 应的编码信息还余下μ/ρ.ν」.ρ·ν比特信息。
[0162] 步骤Β2 :按照CB编号升序,分别将各CB的剩余信息进行级联。
[0163] 实施例六:
[0164] 本实施例中一个TB划分出3个CB,且存在一种或两种CB对应的编码信息长度。 若存在两种CB对应的编码信息长度,则CB1对应较短编码信息长度,CB2和CB3对应较长 编信息长度。
[0165] 步骤一: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TB对应的数据,对接收到数据进行解调得到该 TB的编码信息;
[0166] 步骤二:接收端对该TB的编码信息进行解级联,得到多个CB的编码信息,其中该 TB的编码信息由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交织级联后得到,如图8c所示;
[0167] 步骤三:接收端对各CB进行解速率匹配及译码处理。
[0168] 具体的,步骤二中该TB的编码信息由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交织级 联后得到,具体方法如下:
[0169] 设《 = μ/Μ」,其中若存在两种CB长度时L为长度较短的CB对应的编码信息长 度,否则L为CB长度,Μ的取值由协议约定为M = Q · V,Q为该ΤΒ对应的调制阶数,ν为进 行层映射的层数。
[0170] 步骤Α2 :进行信息比特段的级联时,首先对所有CB,按照CB编号升序顺序,选取每 个CB中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Q ·ν比特信息进行级联,重复进行η次。此时长度较短CB对 应的编码信息还余下A - 仏1'」· Ρ ·ν比特信息。
[0171] 步骤Β2 :按照CB编号升序,分别将各CB的剩余信息进行级联。
[0172] 实施例七:
[0173] 本实施例中采用与【背景技术】中相同的实例,即一个ΤΒ被划分为4个CB。
[0174] 步骤一:基站在待传输的ΤΒ中添加 CRC信息后,若该ΤΒ大于6144比特,则将该ΤΒ 划分为4个CB :CB1、CB2、CB3、CB4,并在各CB后添加 CRC信息;对每个CB分别进行Turbo 编码和速率匹配,得到各CB的编码信息;
[0175] 步骤二:基站将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进行交织级联,得到该TB的编 码信息;交织级联的方式可以采用步骤A1-步骤C1 ;
[0176] 步骤三:基站将该TB的编码信息进行调制,向终端发送调制后的数据;
[0177] 步骤四: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该TB对应的数据,对接收到数据进行解调得到该TB 的编码息;
[0178] 步骤五:终端对该TB的编码信息进行解级联,得到多个CB的编码信息;
[0179] 步骤六:终端对各CB进行解速率匹配及译码处理。
[0180] 采用本方法进行交织级联后,再按照现有方式进行后续的调制、层映射、预编码、 资源映射得到的结果如图8d所示,可以看出,CRS对各个CB的干扰相同,避免了个别CB对 应的SINR明显低于其他CB的情况。
[0181] 本发明的另一大优势在于,接收端可以快速的针对各CB进行并行译码,而不需要 等待一个CB的接收处理完成后,才能得到第二个CB的数据。
[0182] 参见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送端设备,该发送端设备包括:
[0183] 传输块划分单兀90,用于将一个传输块TB划分为多个编码块CB ;
[0184] 编码匹配单元91,用于对每个CB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得到各CB对应的 编码息;
[0185] 信息级联单元92,用于将所述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进行交织级联, 得到所述TB的编码信息,该TB的编码信息的部分或全部信息中属于同一个CB的编码信息 的信息比特段互不相邻,每个CB的编码信息包含至少两个信息比特段,每个信息比特段为 对应CB的编码信息中连续的信息比特,并且不同信息比特段中所包含的信息比特不相同;
[0186] 信息调制单元93,用于将所述TB的编码信息进行调制;
[0187] 数据发送单元94,用于发送所述调制后的数据。
[0188]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级联单元92生成的所述TB的编码信息中各CB的编码信息的 信息比特段循环排列。
[0189]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级联单元92包括:
[0190] 第一级联单元,用于在各CB的编码信息中部分CB的编码信息的长度为第一信息 长度,另一部分CB的编码信息的长度为第二信息长度,其中第一信息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 信息长度时,重复执行n_次如下操作:分别从各CB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 Μ比特信息,将选取的比特信息依次进行级联;
[0191] 第二级联单元,用于在η+ > η_时,重复执行η+-η_次如下操作:分别从具有第二信 息长度的每个CB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Μ比特信息,将选取的比特信息依 次进行级联,并触发第三级联单元执行对应操作;在η+ < η_时触发第三级联单元执行对应 操作;
[0192] 第三级联单元,用于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中未被级联的剩余比特信息进行级 联;
[0193] 其中,=|_Ζ_/Α?」,《+=|_i+/M」,L_为第一信息长度,L+为第二信息长度,Μ为 不小于1的整数。
[0194]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级联单元92包括:
[0195] 第四级联单元,用于在各CB的编码信息中部分CB的编码信息的长度为第一信息 长度,另一部分CB的编码信息的长度为第二信息长度,其中第一信息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 信息长度时,重复执行η次如下操作:分别从各CB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 Μ比特信息,将选取的比特信息依次进行级联;
[0196] 第五级联单元,用于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中未被级联的剩余比特信息进行级 联;
[0197] 其中,》= μ/Μ」,L为第一信息长度,Μ为不小于1的整数。
[0198] 进一步的,所述Μ的取值由协议约定或由高层信令配置。
[0199] 进一步的,所述Μ的取值等于Q*v,其中Q为所述ΤΒ对应的调制阶数,ν为所述ΤΒ 进行层映射的层数。
[020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级联单元用于: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从各CB 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Μ比特信息;
[0201] 所述第二级联单元用于: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从具有第二信息长 度的每个CB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Μ比特信息;
[0202] 所述第三级联单元用于: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 中未被级联的剩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0203]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级联单元用于: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从各CB 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Μ比特信息;
[0204] 所述第五级联单元用于: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 中未被级联的剩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0205] 参见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收端设备,该接收端设备包括:
[0206] 数据接收单元101,用于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传输块ΤΒ对应的数据;
[0207] 数据解调单元102,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解调得到所述ΤΒ的编码信息;
[0208] 解级联单元103,用于对所述ΤΒ的编码信息进行解级联,得到多个编码块CB的编 码信息,其中,所述ΤΒ的编码信息由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交织级联后得到, 所述ΤΒ的编码信息的部分或全部信息中属于同一个CB的编码信息的信息比特段互不相 邻,每个CB的编码信息包含至少两个信息比特段,每个信息比特段为对应CB的编码信息中 连续的信息比特,并且不同信息比特段中所包含的信息比特不相同;
[0209] 数据译码单元104,用于对各CB进行解速率匹配及译码处理。
[0210] 进一步的,所述ΤΒ的编码信息中各CB的编码信息的信息比特段循环排列。
[0211] 进一步的,各CB的编码信息中部分CB的编码信息的长度为第一信息长度,另一部 分CB的编码信息的长度为第二信息长度,其中第一信息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信息长度;
[0212] 所述ΤΒ的编码信息由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交织级联后得到,具体 包括:
[0213] Α1、重复执行η_次如下操作:分别从各CB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 Μ比特信息,将选取的比特信息依次进行级联;
[0214] Β1、若η+ > η_,则重复执行η+-η_次如下操作:分别从具有第二信息长度的每个CB 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Μ比特信息,将选取的比特信息依次进行级联,并 执行步骤C1 ;否则执行步骤C1 ;
[0215] C1、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中未被级联的剩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0216] 其中,《_ =ΙΖ+/Λ#」,L_为第一信息长度,L+为第二信息长度,Μ为 不小于1的整数。
[0217] 进一步的,各CB的编码信息中部分CB的编码信息的长度为第一信息长度,另一部 分CB的编码信息的长度为第二信息长度,其中第一信息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信息长度;
[0218] 所述ΤΒ的编码信息由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交织级联后得到,具体 包括:
[0219] Α2、重复执行η次如下操作:分别从各CB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 Μ比特信息,将选取的比特信息依次进行级联;
[0220] Β2、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中未被级联的剩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0221] 其中,《 = ,L为第一信息长度,Μ为不小于1的整数。
[0222] 进一步的,所述Μ的取值由协议约定或由高层信令配置。
[0223] 进一步的,所述Μ的取值等于Q*v,其中Q为所述ΤΒ对应的调制阶数,ν为所述ΤΒ 进行层映射的层数。
[0224] 进一步的,步骤A1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从各CB的编码信息中 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Μ比特信息;
[0225] 步骤Β1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从具有第二信息长度的每个CB 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Μ比特信息;
[0226] 步骤C1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中未被级联 的剩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0227] 进一步的,步骤Α2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从各CB编码信息中选 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Μ比特信息;
[0228] 步骤Β2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的未被级联 的剩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0229]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023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发送端设备在将一个ΤΒ对应的每个CB的编码信息 进行级联时,是将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进行交织级联,使得得到的该ΤΒ的编 码信息的部分或全部信息中属于同一个CB的编码信息的信息比特段互不相邻,也即各CB 的编码信息中的信息比特交织分布在该ΤΒ的编码信息中,而不是各CB的编码信息中的信 息比特依次排列在该ΤΒ的编码信息中,从而在后续将该ΤΒ的编码信息调制后进行层映射 的过程中,按照现有技术中先频域后时域的资源映射方法将调制后的编码信息映射到物理 资源上时,能够使得各CB的编码信息较均匀的分布在整个物理信道资源上,从而使得各CB 受到的CRS的干扰较均衡,缩小了各CB对应的SINR的差异性,也就缩小了各CB的解调性 能的差异性,进而降低了由于不同CB译码性能不同对ΤΒ的译码性能造成的影响,从而提高 了接收端设备的数据译码性能。
[0231]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 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 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 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 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 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的装置。
[0232]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 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 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 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0233]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 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 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 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0234]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 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 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235]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 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 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发送端设备将一个传输块TB划分为多个编码块CB ; 发送端设备对每个CB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得到各CB对应的编码信息; 发送端设备将所述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进行交织级联,得到所述TB的 编码信息,该TB的编码信息的部分或全部信息中属于同一个CB的编码信息的信息比特段 互不相邻,每个CB的编码信息包含至少两个信息比特段,每个信息比特段为对应CB的编码 信息中连续的信息比特,并且不同信息比特段中所包含的信息比特不相同; 发送端设备将所述TB的编码信息进行调制; 发送端设备发送所述调制后的数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B的编码信息中各CB的编码信息的信 息比特段循环排列。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CB的编码信息中部分CB的编码信息的长 度为第一信息长度,另一部分CB的编码信息的长度为第二信息长度,其中第一信息长度小 于或等于第二信息长度; 所述将所述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进行交织级联,得到所述TB的编码信 息,具体包括: A1、重复执行11_次如下操作:分别从各CB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M比 特信息,将选取的比特信息依次进行级联; B1、若n+ > n_,则重复执行n+-n_次如下操作:分别从具有第二信息长度的每个CB的编 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M比特信息,将选取的比特信息依次进行级联;否则执 行步骤C1 ; C1、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中未被级联的剩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其中,=LZ_/Mj,n+=LZ+/Mj,L+为第一信息长度,L+为第二信息长度,M为不小 于1的整数。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CB的编码信息中部分CB的编码信息的长 度为第一信息长度,另一部分CB的编码信息的长度为第二信息长度,其中第一信息长度小 于或等于第二信息长度; 所述将所述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进行交织级联,得到所述TB的编码信 息,具体包括: A2、重复执行n次如下操作:分别从各CB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M比 特信息,将选取的比特信息依次进行级联; B2、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中未被级联的剩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其中,《 = [Z/M」,L为第一信息长度,M为不小于1的整数。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的取值由协议约定或由高层信令 配置。
6.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的取值等于Q *v,其中Q为所述 TB对应的调制阶数,v为所述TB进行层映射的层数。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 分别从各CB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M比特信息; 步骤B1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从具有第二信息长度的每个CB的编 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M比特信息; 步骤C1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中未被级联的剩 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 分别从各CB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M比特信息; 步骤B2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中未被级联的剩 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9.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接收端设备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传输块TB对应的数据; 接收端设备对所述数据进行解调得到所述TB的编码信息; 接收端设备对所述TB的编码信息进行解级联,得到多个编码块CB的编码信息,其中, 所述TB的编码信息由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交织级联后得到,所述TB的编码 信息的部分或全部信息中属于同一个CB的编码信息的信息比特段互不相邻,每个CB的编 码信息包含至少两个信息比特段,每个信息比特段为对应CB的编码信息中连续的信息比 特,并且不同信息比特段中所包含的信息比特不相同; 接收端设备对各CB进行解速率匹配及译码处理。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B的编码信息中各CB的编码信息的 信息比特段循环排列。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CB的编码信息中部分CB的编码信息的 长度为第一信息长度,另一部分CB的编码信息的长度为第二信息长度,其中第一信息长度 小于或等于第二信息长度; 所述TB的编码信息由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交织级联后得到,具体包 括: A1、重复执行11_次如下操作:分别从各CB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M比 特信息,将选取的比特信息依次进行级联; B1、若n+ > n_,则重复执行n+-n_次如下操作:分别从具有第二信息长度的每个CB的编 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M比特信息,将选取的比特信息依次进行级联;否则执 行步骤C1 ; C1、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中未被级联的剩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其中,=[忍/ Af」,/Af」,L_为第一信息长度,L+为第二信息长度,M为不小 于1的整数。
12.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CB的编码信息中部分CB的编码信息的 长度为第一信息长度,另一部分CB的编码信息的长度为第二信息长度,其中第一信息长度 小于或等于第二信息长度; 所述TB的编码信息由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交织级联后得到,具体包 括: A2、重复执行n次如下操作:分别从各CB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M比 特信息,将选取的比特信息依次进行级联; B2、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中未被级联的剩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其中,,L为第一信息长度,M为不小于1的整数。
13. 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的取值由协议约定或由高层 信令配置。
14. 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的取值等于Q?v,其中Q为所 述TB对应的调制阶数,v为所述TB进行层映射的层数。
15.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 序,分别从各CB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M比特信息; 步骤B1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从具有第二信息长度的每个CB的编 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M比特信息; 步骤C1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中未被级联的剩 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16.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 序,分别从各CB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M比特信息; 步骤B2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的未被级联的剩 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17. -种发送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发送端设备包括: 传输块划分单兀,用于将一个传输块TB划分为多个编码块CB ; 编码匹配单元,用于对每个CB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得到各CB对应的编码信 息; 信息级联单元,用于将所述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进行交织级联,得到所 述TB的编码信息,该TB的编码信息的部分或全部信息中属于同一个CB的编码信息的信息 比特段互不相邻,每个CB的编码信息包含至少两个信息比特段,每个信息比特段为对应CB 的编码信息中连续的信息比特,并且不同信息比特段中所包含的信息比特不相同; 信息调制单元,用于将所述TB的编码信息进行调制; 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调制后的数据。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送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级联单元生成的所述TB 的编码信息中各CB的编码信息的信息比特段循环排列。
19.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送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级联单元包括: 第一级联单兀,用于在各CB的编码信息中部分CB的编码信息的长度为第一信息长度, 另一部分CB的编码信息的长度为第二信息长度,其中第一信息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信息 长度时,重复执行n_次如下操作:分别从各CB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M比 特信息,将选取的比特信息依次进行级联; 第二级联单元,用于在n+ > n_时,重复执行n+-n_次如下操作:分别从具有第二信息长 度的每个CB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M比特信息,将选取的比特信息依次进 行级联;在n+ < n_时触发第三级联单元执行对应操作; 第三级联单元,用于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中未被级联的剩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其中,=|_Z_/M」,》+ =|_Z+/M」,L_为第一信息长度,L+为第二信息长度,M为不小 于1的整数。
20.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送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级联单元包括: 第四级联单元,用于在各CB的编码信息中部分CB的编码信息的长度为第一信息长度, 另一部分CB的编码信息的长度为第二信息长度,其中第一信息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信息 长度时,重复执行n次如下操作:分别从各CB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M比 特信息,将选取的比特信息依次进行级联; 第五级联单元,用于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中未被级联的剩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其中,《 = ,L为第一信息长度,M为不小于1的整数。
21. 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发送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的取值由协议约定或 由高层信令配置。
22. 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发送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的取值等于Q ? V,其 中Q为所述TB对应的调制阶数,v为所述TB进行层映射的层数。
23.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发送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联单元用于:按照CB 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从各CB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M比特信息; 所述第二级联单元用于: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从具有第二信息长度的 每个CB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M比特信息; 所述第三级联单元用于: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中未 被级联的剩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24.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发送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级联单元用于:按照CB 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从各CB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M比特信息; 所述第五级联单元用于: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中未 被级联的剩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25. -种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接收端设备包括: 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传输块TB对应的数据; 数据解调单元,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解调得到所述TB的编码信息; 解级联单元,用于对所述TB的编码信息进行解级联,得到多个编码块CB的编码信息, 其中,所述TB的编码信息由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交织级联后得到,所述TB 的编码信息的部分或全部信息中属于同一个CB的编码信息的信息比特段互不相邻,每个 CB的编码信息包含至少两个信息比特段,每个信息比特段为对应CB的编码信息中连续的 信息比特,并且不同信息比特段中所包含的信息比特不相同; 数据译码单元,用于对各CB进行解速率匹配及译码处理。
26.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TB的编码信息中各CB的编码 信息的信息比特段循环排列。
27.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各CB的编码信息中部分CB的编码 信息的长度为第一信息长度,另一部分CB的编码信息的长度为第二信息长度,其中第一信 息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信息长度; 所述TB的编码信息由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交织级联后得到,具体包 括: A1、重复执行11_次如下操作:分别从各CB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M比 特信息,将选取的比特信息依次进行级联; B1、若n+ > n_,则重复执行n+-n_次如下操作:分别从具有第二信息长度的每个CB的编 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M比特信息,将选取的比特信息依次进行级联;否则执 行步骤C1 ; C1、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中未被级联的剩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其中,/Af」,,L_为第一信息长度,L+为第二信息长度,M为不小 于1的整数。
28.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各CB的编码信息中部分CB的编码 信息的长度为第一信息长度,另一部分CB的编码信息的长度为第二信息长度,其中第一信 息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信息长度; 所述TB的编码信息由各CB的编码信息包含的信息比特段交织级联后得到,具体包 括: A2、重复执行n次如下操作:分别从各CB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M比 特信息,将选取的比特信息依次进行级联; B2、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中未被级联的剩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其中,w = [Z/ikf」,L为第一信息长度,M为不小于1的整数。
29. 如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的取值由协议约定或 由高层信令配置。
30. 如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的取值等于Q ? V,其 中Q为所述TB对应的调制阶数,v为所述TB进行层映射的层数。
31. 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步骤A1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 大的顺序,分别从各CB的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M比特信息; 步骤B1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从具有第二信息长度的每个CB的编 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M比特信息; 步骤C1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中未被级联的剩 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32. 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步骤A2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 大的顺序,分别从各CB编码信息中选取未进行级联的连续前M比特信息; 步骤B2中,按照CB的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将各CB的编码信息的未被级联的剩 余比特信息进行级联。
【文档编号】H04L1/00GK104283630SQ201310276557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日
【发明者】林亚男, 沈祖康 申请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