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和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方法、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71170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基站和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方法、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和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未来移动通信系统高速率和高可靠性数据传输以及满足新型业务需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启动了长期演进系统(LTE,Long Term Evolution)。LTE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和第四代移动通信(4G)技术之间的一个过渡,被成为“准4G”技术。LTE具有高频率利用率、高峰值速率、高可靠性传输、低延时等特定,已经成为移动通信技术领域一项重大技术革新。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技术,则是高可靠性数据传输的有效保障,是LTE的关键技术之一。

LTE系统下行采用异步自适应的HARQ机制,即:在任一帧的位置调用HARQ进程传输数据后,就等待接收端的确认。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后,进行接收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为正确,则向发送端反馈一个成功应答信号,否则向发送端反馈一个非成功应答信号。发送端接收则根据接收端的反馈消息后,查找相应的HARQ进程并根据反馈消息是成功应答或者非成功应答来决定是否重新传输。为了充分利用时域资源,LTE系统还进一步采用了多进程的HARQ技术,在一个子帧调用HARQ进程传输数据后,等待接收HARQ反馈消息的过程中,调用其他的HARQ进程传输其他数据,即有多个异步自适应的HARQ进程同时启动。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LTE下行HARQ反馈处理时,会对每个小区内的通信终端维护两个数组或链表,分别用于存放空闲的HARQ进程和繁忙的HARQ进程。当基站接收到通信终端发送的反馈消息后,遍历查找繁忙的HARQ进程数组或链表,然后根据反馈消息决定下一步的操作:如果是成功应答,则将该HARQ进程从繁忙HARQ进程数组或链表中取出放入空闲HARQ进程数组或链表,否则仍调用该HARQ进程进行重传。然而,对数组或链表的查找会占用大量的系统开销,影响LTE系统处理HARQ反馈的效率。尤其是在小区内的通信终端数量较多时,下行HARQ反馈的消息会非常多,上述问题也会更加突出。因此,迫切需要找到一种高效的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方法。

相关技术可以参考公开号为US2010202369A1的美国专利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时占用的系统开销大、效率不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方法,包括:

对小区内通信终端设置各自对应的数据结构,所述数据结构包含n个指示数据,各指示数据包括的第一数据用于指示各子帧传输数据时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各指示数据包括的第二数据用于指示各子帧传输数据时调用的第一数据对应的HARQ进程还未被释放而在该子帧上又传输新的数据时所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均为由比特组成的数,n为一个无线帧所包含子帧的个数;

当收到任一通信终端的HARQ反馈消息,则根据所述HARQ反馈消息对该通信终端的数据结构中相应的指示数据的比特位进行更新。

可选的,所述第一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和所述第二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均基于HARQ调度信息设置,所述HARQ调度信息包括调用HARQ进程传输数据时的子帧号以及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和所述第二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均基于HARQ调度信息设置包括:

在所述数据结构中查找与所述调用HARQ进程传输数据时的子帧号对应的指示数据;

若查找到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为初始值,则使该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的值等于所述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否则使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的值等于所述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HARQ反馈消息对该通信终端的数据结构中相应的指示数据的比特位进行更新包括:

基于接收所述HARQ反馈消息时的子帧号确定该HARQ反馈消息对应的传输数据时的子帧号;

在该通信终端的数据结构中查找与该HARQ反馈消息的传输数据时的子帧号对应的指示数据;

若所述HARQ反馈消息对应于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该HARQ反馈消息为成功应答且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不为初始值,则使查找到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的值等于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的值,并将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的所有比特位重置;

若所述HARQ反馈消息对应于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该HARQ反馈消息为成功应答且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为初始值,则将查找到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的所有比特位重置;

若所述HARQ反馈消息对应于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且该HARQ反馈消息为成功应答,则将查找到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的所有比特位重置;

若所述HARQ反馈消息为非成功应答,则维持查找到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所有比特位不变。

可选的,各指示数据还包括与各个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三数据以及与各个第二数据对应的第四数据,所述第三数据用于指示调用第一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传输数据的次数,所述第四数据用于指示调用第二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传输数据的次数,所述第三数据和第四数据为由比特组成的数;所述根据所述HARQ反馈消息对该通信终端的数据结构中相应的指示数据的比特位进行更新还包括:当所述HARQ反馈消息为非成功应答时,若该HARQ反馈消息对应于查找到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则将该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三数据的值加1,若该HARQ反馈消息对应于查找到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则将该第二数据对应的第四数据的值加1。

可选的,所述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数据结构中任一指示数据包括的第三数据的值大于系统允许的最大传输次数且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为初始值,则将该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及其对应的第三数据的所有比特位重置;

若所述数据结构中任一指示数据包括的第三数据的值大于系统允许的最大传输次数且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不为初始值,则使该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的值等于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的值,使该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三数据的值等于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对应的第四数据的值,再将该第二数据及其对应的第四数据的所有比特位重置;

若所述数据结构中任一指示数据包括的第四数据的值大于系统允许的最大传输次数,则将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及其对应的第四数据的所有比特位重置。

可选的,所述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方法还包括:

若在任一子帧调用第一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传输数据时出现反馈超时,则将与该子帧对应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三数据的值加1;

若在任一子帧调用第二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传输数据时出现反馈超时,则将与该子帧对应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对应的第四数据的值加1。

可选的,判断在任一子帧调用HARQ进程传输数据时出现反馈超时的步骤包括:

设置各子帧对应的超时定时器,所述超时定时器的超时门限基于各子帧的子帧号确定;

在任一子帧调用HARQ进程传输数据时,启动对应的超时定时器;

若所述超时定时器的计时长度等于对应的超时门限时仍未收到在该子帧调用HARQ进程传输数据的HARQ反馈消息,则判断在该子帧出现反馈超时。

可选的,判断在任一子帧调用HARQ进程传输数据时出现反馈超时的步骤包括:

若在任一子帧调用HARQ进程传输数据后在其对应的超时子帧处仍未接收到在该子帧调用HARQ进程传输数据的HARQ反馈消息,则判断在该子帧出现反馈超时,所述超时子帧的子帧号等于各子帧对应的接收HARQ反馈消息时的子帧号加超时门限,所述超时门限等于m个子帧长度,m∈[0,3]。

可选的,所述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方法还包括:

对小区内通信终端设置各自对应的第五数据和第六数据,所述第五数据用于指示空闲HARQ进程的进程号,所述第六数据用于指示待重传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所述第五数据和第六数据为由比特组成的数;

在更新所述数据结构中相应的指示数据的比特位的同时对所述第五数据和第六数据进行设置。

可选的,所述在更新所述数据结构中相应的指示数据的比特位的同时对所述第五数据和第六数据进行设置包括:

在与该通信终端对应的数据结构中查找与接收所述HARQ反馈消息时的子帧号对应的指示数据;

若收到HARQ反馈消息为成功应答,则将查找到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添加到所述第五数据的相应比特位;

若收到HARQ反馈消息为非成功应答,则将查找到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添加到所述第六数据的相应比特位。

可选的,所述第五数据和第六数据所包含的比特的位数基于所述LTE系统支持的HARQ进程的数量确定。

可选的,所述LTE系统为TDD-LTE系统,所述支持的HARQ进程的数量由TDD-LTE系统的上下行配置确定。

可选的,所述LTE系统为TDD-LTE系统且其存在下行子帧对应的最小HARQ重传间隔大于一个无线帧长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装置,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小区内通信终端各自对应的数据结构,所述数据结构包含n个指示数据,各指示数据包括的第一数据用于指示各子帧传输数据时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各指示数据包括的第二数据用于指示各子帧传输数据时调用的第一数据对应的HARQ进程还未被释放而在该子帧上又传输新的数据时所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均为由比特组成的数,n为一个无线帧所包含子帧的个数;

第一更新单元,用于当收到任一通信终端的HARQ反馈消息时,根据所述HARQ反馈消息对所述存储单元中的该通信终端的数据结构中相应的指示数据的比特位进行更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上述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所述数据结构中的各指示数据分别与各子帧相对应,就使得数据结构自带时间刻度,当接收到HARQ反馈消息后,就能根据接收到HARQ反馈消息时的子帧号快速确定对应的指示数据,以得到该HARQ反馈消息对应的传输数据时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无需再进行对数组或者链表的查找过程,提高了处理速度,节省了系统开销;另外,各指示数据中包含的第二数据能指示各子帧传输数据时调用的第一数据对应的HARQ进程还未被释放而在该子帧上又传输新的数据时所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使得本发明技术方案还能适用于TD-LTE系统中存在下行子帧对应的最小HARQ重传间隔大于一个无线帧长度时的应用场景。并且,由于数据结构是由比特组成的数,就将现有技术中的对数组或链表的操作转换为对所述数据结构中指示数据的比特位的操作,进一步的使得LTE系统的下行HARQ反馈的处理速度得到提高。

利用所述数据结构自带时间刻度的特点,当指示数据还包括由比特组成的第三数据和第四数据时,在接收到HARQ反馈消息对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进行更新的同时,通过简单的比特级操作即可得到调用HARQ进程传输数据的次数,简化了传输次数达到系统传输门限时的异常保护的过程,提高了处理效率。

利用所述数据结构自带时间刻度的特点,无需设置定时器,就能实现HARQ反馈的超时异常保护,进一步的节省了系统资源,提高了下行HARQ反馈处理的效率。

当对各通信终端设置对应的由比特组成的第五数据和第六数据时,可以更加直观的反映出当前哪些HARQ进程是空闲的,哪些HARQ进程是待重传的,为系统下一步的调度处理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LTE系统中某一个通信终端调用HARQ进程进行下行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的示意图;

图2是TDD LTE系统在上下行配置0时各子帧调用HARQ进程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的时序示意图;

图3是TDD LTE系统在上下行配置1时各子帧调用HARQ进程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的时序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数据结构C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步骤S101的具体执行过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数据结构D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述,LTE系统下行采用异步自适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机制,其中“异步”表示了采用不固定的重传时间间隔,即在大于最小重传间隔(RTT,Round Trip Time)的情况下,网络可以选择重传数据的发送时机;“自适应”表示了在数据重传的时候,可以根据链路自适应的情况,选择使用与首次传输时不相同的调制方式。对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小区内的某一个通信终端调用HARQ进程进行下行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如图1所示:

系统调度在子帧i(向下的箭头表示该子帧为下行子帧)处调用HARQ进程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在子帧i+k(向上的箭头表示该子帧为上行子帧)处会接收到相应的HRAQ反馈消息。若该HARQ反馈消息为成功应答(ACK,Acknowledgement)时,表示本次下行传输的数据已被接收端(即通信终端)正确接收,则本次传输结束;若该HARQ反馈消息为非成功应答(NACK,Nacknowledgement/DTX)时,表示本次下行传输的数据未被接收端成功接收,则需要进行重传。子帧j的位置即为该数据重传的位置,系统将在子帧j+p的位置收到本次重传的HARQ反馈消息。依此类推,数据会被反复传输,直到发送成功为止。可见,单个HARQ进程是采用“停等”的机制,即一个下行数据的传输过程包括下行数据传输、上行HARQ反馈以及可能的重传,直至数据被通信终端正确接收。当然,考虑到实际情况,LTE系统不会无休止的对一个数据进行反复的重传,当传输数据的次数达到系统允许的最大传输次数时,会结束对该数据的重传,以便释放被占用的HARQ进程进行其他数据的传输。LTE的相关规范对系统允许的最大传输次数为{1,2,3,4,5,6,7,8,9,10,12,16,20,24,28}中的任一值。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系统实际网络环境以及用户需求等来进行选择。

对于上述过程,现有技术中,采用数组或链表来存储空闲的HARQ进程(free HARQ)和繁忙的HARQ进程(busy HARQ),当LTE系统接收到通信终端发送的HARQ反馈消息后,通过遍历查找busy HARQ数组或链表来决定下一步的操作:如果是ACK,则将查找到的busy HARQ进程从busy HARQ进程数组或链表中取出,放入free HARQ进程数组或链表中;如果是NACK,则进行重传。当小区内有大量的通信终端接入时,系统需要处理的HARQ反馈消息会非常多,这时系统会产生大量的查找开销,从而导致LTE系统在进行下行HARQ反馈处理时效率不高,尤其是在接入的通信终端数量较多的时候显得尤为突出。另外,由于基站内部通讯异常等问题,还可能导致LTE调度系统一直无法接收到HARQ反馈消息,还需要在每个子帧传输数据时设置一个定时器进行超时异常保护,当接入的通信终端数量较大时,也会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高效的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方法,通过对小区内的通信终端设置各自对应的、包含n个由比特组成的指示数据的数据结构,以各指示数据包括的第一数据来指示各子帧传输数据时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以各指示数据包括的第二数据来指示各子帧传输数据时调用的第一数据对应的HARQ进程还未被释放而在该子帧上又传输新的数据时所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由于所述数据结构中的各指示数据与各子帧对应,就使得数据结构自带时间刻度,当接收到HARQ反馈消息后,可以根据接收HARQ反馈消息时的子帧号查找到对应的指示数据,再根据HARQ反馈消息对该指示数据进行比特级的更新操作。这样就将现有技术中对数组或链表的查找过程转换成了比特级的操作,使得LTE系统用于查找的开销被大大减少,提高了下行HARQ反馈处理的效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首先,以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LTE系统为例,说明的下行HARQ反馈处理中各环节的时序关系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时分双工LTE系统,由于在时间资源上有上下行之间的分配,因此不同的上下行配置对应的时序关系也不同。具体的,不同的上下行子帧配置情况下的各子帧传输数据时对应的上行HARQ反馈之间的时间间隔AN TIMING值(即k的取值)、下行传输数据与可能的数据重传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RTTMIN的值(即j与i的差值)的取值参见表1:

表1

以第一种配置(配置0)的TDD LTE系统为例,共支持的HARQ进程的数量为4个,在各子帧调用HARQ进程进行下行数据传输的时序关系如图2所示,例如,在第N个无线帧的子帧0调用HARQ进程1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将在该无线帧的子帧4处收到对应的HARQ反馈消息,且当反馈消息为NACK时最快在第N+1个无线帧的子帧0的位置进行重传。

再以第二种配置(配置1)为例,共支持的HARQ进程数为7个,这时,在各子帧调用HARQ进程进行下行数据传输的时序关系如图3所示(图3中仅示出调用的两个HARQ进程的情况),例如,在第N个无线帧的子帧0调用HARQ进程1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将在该帧的子帧7收到对应的HARQ反馈消息。若HARQ反馈消息为ACK时,则释放HARQ进程1,若HARQ反馈消息为NACK时,则最快在第N+1个无线帧的子帧1的位置进行重传。

从表1还可看出,对于TDD LTE系统来说,不同的上下行配置对应的进程数量也不同。

从上述分析可知,根据接收HARQ反馈消息的位置,推算出发送与该HARQ反馈消息对应的数据的位置,以及当传输失败时可能的重传位置。因此,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受限于系统下行最小重传间隔(RTT MIN)的配置,适用于TDD LTE系统任何上下行配置的情况。

实施例一

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的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S100:对小区内通信终端设置各自对应的数据结构C,所述数据结构C包含n个指示数据,各指示数据包括的第一数据用于指示各子帧传输数据时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各指示数据包括的第二数据用于指示各子帧传输数据时调用的第一数据对应的HARQ进程还未被释放而在该子帧上又传输新的数据时所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均为由比特组成的数,n为一个无线帧所包含子帧的个数。

目前LTE系统中一个无线帧包含10个子帧,因此本实施例中n=10。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的数据结构C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所述数据结构C包含的10个指示数据分别为C0、C1、…、C9,其中各指示数据中包含由4个比特组成的第一数据和由4比特组成的第二数据(图中仅标示出指示数据C0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由于目前LTE系统最多可支持15个HARQ进程,即对应的进程号为1~15,因此将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中包含比特数都确定为4,以表示这15个进程的进程号。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后续系统可支持的HARQ进程个数发生变化时,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包含的比特数进行相应的调整即可。相应的,各指示数所包含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各比特位的初始值可以设置为0。可以看出,通过数据结构中各指示数据的下标就可以将各指示数与传输数据时的子帧号对应起来,使得数据结构自带时间刻度。

LTE系统在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LTE系统首先会进行HARQ调度,并发出HARQ调度信息,以指示需要在哪个子帧、调用哪个HARQ进程进行数据的传输。仍参考图3,若在第N个无线帧的子帧0处调用HARQ进程1传输数据不成功,即在第N个无线帧的子帧7的位置收到的是非成功应答,这时就需要在第N+1个无线帧的子帧1的位置进行重传,若此时系统调度要在第N+1个无线帧的子帧0的位置调用HARQ进程2进行一次初传,由于子帧0上的HARQ进程1仍未被释放,那么子帧0对应的指示数据中的第一数据还不能被重置,而在子帧0上又调用了HARQ进程2传输新的数据,此时就需要依靠指示数据中的第二数据对HARQ进程2的进程号进行指示。也就是说,指示数据中第一数据用来指示各子帧传输数据时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而第二数据就是用来指示各子帧传输数据时调用的第一数据对应的HARQ进程还未被释放而在该子帧上又传输新的数据时所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

HARQ调度信息包括调用HARQ进程传输数据时的子帧号以及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根据系统发出的HARQ调度信息,会首先对数据结构中相应的指示数据中第一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和第二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进行设置。具体的,根据HARQ调度信息对第一指示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进行设置的流程包括:首先,在所述数据结构中查找与所述调用HARQ进程传输数据时的子帧号对应的指示数据。由于调度信息中携带了传输数据时的子帧号,根据这个子帧号即可以在数据结构中找到对应的指示数据。仍参考图3,若系统调度在第N+1个无线帧的子帧0调用HARQ进程2进行数据传输,这时对应的指示数据就为C0,其中,C0通过其下标0与子帧0形成对应关系。具体的,先判断C0的第一数据是否为初始值,若是则说明子帧0上不存在仍未被释放的HARQ进程,那么这时直接使C0的第一数据的值等于所述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即可;若C0的第一数据是否为非初始值,那么就说明子帧0上还有未被释放的HARQ进程,这时就应使C0的第二数据的值等于所述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可以看出,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可以认为起一个备用的作用,一般当系统存在下行子帧对应的最小HARQ重传间隔大于一个无线帧的长度时情况便可能启用。

步骤S100之后,执行步骤S101:当收到任一通信终端的HARQ反馈消息,则根据所述HARQ反馈消息对该通信终端的数据结构C中相应的指示数据的比特位进行更新。步骤S101的具体执行如图6所示,包括:

步骤S1010:基于接收所述HARQ反馈消息时的子帧号确定该HARQ反馈消息对应的传输数据时的子帧号。参照表1,在第N个无线帧的子帧7收到的HARQ反馈消息,就能得到该HARQ反馈消息对应的传输数据时的子帧号为0或者1。

步骤S1011:在该通信终端的数据结构中查找到与该HARQ反馈消息对应的传输数据时的子帧号对应的指示数据。基于前面的分析已经知道,数据结构中的指示数据通过其下标和子帧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在步骤S1010中确定了传输数据时的子帧号,就能确定其对应的指示数据。

步骤S1012:判断HARQ反馈消息对应于查找到的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还是对应于查找到的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该HARQ反馈消息是否为成功应答以及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是否为初始值。

当步骤S1012的判断结果为HARQ反馈消息对应于查找到的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该HARQ反馈消息为成功应答且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不为初始值,执行步骤S1013:使查找到的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的值等于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的值,并将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的所有比特位重置。可以理解的,当查找到的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为非初始值时,就知道系统此时在该子帧上调用第一数据对应的HARQ进程传输数据时还未收到相应的HARQ反馈消息时,又调用其他HARQ进程在该子帧上传输数据。当HARQ反馈消息对应于查找到的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且该HARQ反馈消息为ACK时,就说明查找到的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对应的传输已经成功,应该将该第一数据重置,表示第一数据对应的HARQ进程被释放。可以理解的,若再接收到该子帧对应的成功应答时,就应该是调用第二数据指示的HRAQ进程传输数据对应的HARQ反馈消息了。这时,再使第一数据的值等于第二数据的值。这样处理的步骤,可以保证数据结构中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为先传输的数据。在实际实施时,本步骤可以直接使查找到的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的值等于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的值,并将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的所有比特位重置,而无需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若第一数据对应的HARQ进程被释放后,也可以不使第一数据的值等于第二数据的值,并将第二数据的所有比特位进行重置,而可以将新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存于原第一数据所在的比特位作为新的第二数据,并将原第二数据作为新的第一数据。如此,虽然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对应在HARQ进程初始传输时间上不再有先后顺序,但可以减少比特的运算操作,提高处理效率。

当步骤S1012的判断结果为HARQ反馈消息对应于查找到的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该HARQ反馈消息为成功应答且查找的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为初始值时,执行步骤S1014:将查找到的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的所有比特位重置。参考步骤S1013中分析可知,当查找到的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为初始值时,直接对该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重置即可。

当步骤S1012的判断结果为HARQ反馈消息对应于查找到的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且该HARQ反馈消息为成功应答时,则执行步骤S1015,将查找到的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的所有比特位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若第二数据不为初始值,则一旦第一数据对应的HARQ进程被释放,便会使第一数据的值等于第二数据的值,并将第二数据的所有比特位重置,因此,当接收到的HARQ反馈消息对应于查找到的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时,那么该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仍未被释放。

当步骤S1012的判断结果为HARQ反馈消息为非成功应答(无论该HARQ反馈消息对应于查找到的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还是第二数据),则执行步骤S1016:维持查找到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所有比特位不变。由于收到的HARQ反馈消息是非成功应答,这时需要对查找到的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或第二数据对应的数据进行重新传输,因此这时维持该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不变即可。

可以看出,各通信终端的数据结构通过其下标与各子帧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使得数据结构本身带有时间刻度,可以根据接收HARQ反馈消息时的子帧号和系统在下行传输数据时各环节之间的时序关系,直接找到对应的由比特组成的指示数据。而且,指示数据中的第二数据还能在任一子帧对应的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对应的HARQ进程未被释放时,指示在该子帧上又进行数据传输时调用的其他HARQ进程的进程号,使得本实施例的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方法还适用于系统存在下行子帧对应的最小HARQ重传间隔大于一个无线帧长度的应用场景。然后,根据HARQ反馈消息的具体结果,直接对找到的指示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和/或第二数据的各比特位进行操作,释放传输成功的数据对应的HARQ进程,或者对传输失败的数据进行重传。这样就使得在LTE系统进行下行HARQ反馈处理的过程中,跳过了对数组或链表的查找过程,为系统节省了开销,提高了处理效率。另外,还将对数组或链表的操作转换成对所述数据结构的比特级的操作,简化了处理流程,进一步提高了处理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S200:对小区内通信终端设置各自对应的数据结构D。所述数据结构D包含n个指示数据,各指示数据包括第一数据和与其对应的第三数据,各指示数据还包括第二数据以及与其对应的第四数据。其中,各指示数据包括的第一数据用于指示各子帧传输数据时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与该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三数据用于指示调用第一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传输数据的次数,各指示数据包括的第二数据用于指示各子帧传输数据时调用的第一数据对应的HARQ进程还未被释放而在该子帧上又传输数据时所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与该第二数据对应的第四数据用于指示调用第二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传输数据的次数,所述第一数据、第二数据、第三数据和第四数据均为由比特组成的数,n为一个无线帧所包含子帧的个数。如图8所示,为数据结构D的示意图,所述数据结构D包含的10个指示数据分别为D0、D1、…、D9,每个指示数据都包含有第一数据以及与其对应的第三数据,第二数据以及与其对应的第四数据(图中仅标示出D0的第一数据及其对应的第三数据、第二数据及其对应的第四数据),且第一数据、第二数据、第三数据和第四数据均为由4个比特组成的无符号数,其中第二数据包含的比特数可以根据LTE系统设置的最大传输次数来确定。例如,LTE系统的最大传输次数为4时,可以将第三数据和第四数据设置为包含4个比特,且各比特位的初始值设置为0,表示传输次数为0。由于第三数据的值和第四数据的值是用来指示传输次数的,因此在根据HARQ调度信息对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进行设置时,还要对第三数据和第四数据进行相应的设置,具体的,当收到HARQ调度信息时,先判断与HARQ调度信息中调用HARQ进程传输数据时的子帧号对应的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是否为初始值,若是则使该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的值等于所述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并对该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三数据的值加1;若否则使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的值等于所述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并对该第二数据对应的第四数据的值加1。

步骤S201:当收到任一通信终端的HARQ反馈消息,则根据所述HARQ反馈消息对该通信终端的数据结构D中相应的指示数据的比特位进行更新。本步骤中对指示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比特位的更新的具体实施,可参考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101。这里重点描述如何在对指示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比特位进行更新的同时,对与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三数据以及与所述第二数据对应的第四数据的比特位进行相应的更新的过程。具体的,当HARQ反馈消息为非成功应答时,若该HARQ反馈消息对应于查找到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则将该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三数据的值加1,若该HARQ反馈消息对应于查找到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则将该第二数据对应的第四数据的值加1。例如,在第N个无线帧的子帧7收到了HARQ反馈消息,若接收到的HARQ反馈消息为NACK时,那么就要对第N个无线帧的子帧0处传输的数据进行重传,若该HARQ反馈消息对应于D0的第一数据,则对D0的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三数据的比特位的值加1,表示在第N个帧的子帧0,调用D0的第一数据对应HARQ进程传输的数据需要一次重传。若这次重传仍然失败,则D0的第三数据的比特位的值再加1。同理,若该HARQ反馈消息对应于D0的第二数据,则对D0的第二数据对应的第四数据的比特位的值加1,表示在第N个帧的子帧0,调用D0的第二数据对应HARQ进程传输的数据需要一次重传。

步骤S202:判断所述数据结构D中任一指示数据包括的第三数据的值是否大于系统允许的最大传输次数且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是否为初始值。前面已经提到,系统为了避免无休止对数据进行重传,会设定一个最大传输次数,一旦传输数据的次数达到系统允许的最大传输次数,则应该释放本次传输所调用的HARQ进程,为传输其他的数据预留资源。

具体的,若步骤S202的判断结果为所述数据结构中任一指示数据包括的第三数据的值大于系统允许的最大传输次数且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为初始值时,则表示对某一个数据的传输次数已经达到了系统设定的最大传输次数,且此时在该子帧上没有调用其他HARQ进程传输的数据,这时执行步骤S203:将该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及其对应的第三数据的所有比特位重置。例如,当D0=[0001010100000000]时,就表示在第N个无线帧的子帧0调用HARQ进程1传输数据的传输次数已经达到4次,若系统设定的最大传输次数为4时,这时就需要将D0的第一数据及其对应的第三数据的所有比特位重置,即使D0=[0000000000000000],表示在子帧0处调用的HARQ进程1释放掉。

若步骤S202的判断结果为所述数据结构中任一指示数据包括的第三数据的值大于系统允许的最大传输次数且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不为初始值时,则表示对某一个数据的传输次数已经达到了系统设定的最大传输次数,且此时在该子帧上还调用了第二数据对应的HARQ进程进行数据传输,这时应执行步骤S204:使该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的值等于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的值,使该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三数据的值等于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对应的第四数据的值,再将该第二数据及其对应的第四数据的所有比特位重置。具体的,对查找到的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处理,可参考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1013,不同的是,在使查找到的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的值等于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的值的同时,还应使该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三数据的值等于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对应的第四数据的值,相应的,在对查找到的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进行重置时,也对该第二数据对应的第四数据进行重置。例如,当D0=[0001010100110001]时,就表示在第N个无线帧的子帧0传输的数据其传输次数已经达到4次,且在第N+1个无线帧的子帧0调用HARQ进程3传输数据的次数已经达到1次,若系统设定的最大传输次数为4时,这时就需要将D0的第一数据及其对应的第三数据的所有比特位重置,并使该指示数据中第一数据及其对应的第三数据的值等于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及其对应的第四数据的值,并将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及其对应的第四数据的比特位重置,即使D0=[0011000100000000]。

步骤S203或步骤S204执行完毕后,返回步骤S201,继续处理接收到的HARQ反馈消息。

至此,LTE系统的一次HARQ下行反馈处理过程就完成了。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LTE系统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方法,由于所述数据结构自带时间刻度,使得在处理过程中省略了对数组或者链表的查找过程,节省了系统开销,提高了处理速度。另外,比特级的操作也是的处理流程得到了简化,进一步节省了系统资源。

进一步的,由于指示数据中还包含了用于指示HARQ进程传输数据的次数的比特位,因此在判断调用HARQ进程传输数据时是否达到了系统允许的最大传输次数时,可以直接对由比特组成的数据结构进行查找,而不必对存储busy HARQ进程的数组或者链表进行查找,简化了传输次数达到系统允许的最大传输次数时的异常保护流程,提高了处理的效率。

实施例三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S300:对小区内通信终端设置各自对应的数据结构D。所述数据结构D包含n个指示数据,各指示数据包括第一数据和与其对应的第三数据,各指示数据还包括第二数据以及与其对应的第四数据。其中,各指示数据包括的第一数据用于指示各子帧传输数据时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与该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三数据用于指示调用第一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传输数据的次数,各指示数据包括的第二数据用于指示各子帧传输数据时调用的第一数据对应的HARQ进程还未被释放而在该子帧上又传输数据时所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与该第二数据对应的第四数据用于指示调用第二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传输数据的次数,所述第一数据、第二数据、第三数据和第四数据均为由比特组成的数,n为一个无线帧所包含子帧的个数。

步骤S301:当收到任一通信终端的HARQ反馈消息,则根据所述HARQ反馈消息对该通信终端的数据结构D中相应的指示数据的比特位进行更新。

步骤S300和步骤S301的具体实施可参考实施例二中的步骤S200和步骤S201,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302:判断是否有任一子帧调用HARQ进程传输数据时出现反馈超时。前面已经提到,由于基站内部通信异常等问题,可能出现LTE系统一直无法接收到HARQ反馈消息的情况,因此在每个子帧传输数据时还需要进行接收超时的异常保护。考虑到LTE系统在进行下行HARQ反馈处理的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有相对固定的时序关系,因此从调用HARQ进程进行数据传输的子帧号,可以确定相应的接收HARQ反馈消息的子帧号。若在确定的子帧号之后延迟一段时间仍未接收到该数据的HARQ反馈消息,那么就认为基站内部通信异常,这时应该通过相应的超时异常保护功能,避免系统停滞在等待接收HARQ反馈消息的状态。

具体的:首先,确定任一子帧调用HARQ进程传输数据时对应的超时子帧的子帧号。通常,任一子帧调用HARQ进程传输数据对应的接收HARQ反馈消息时的子帧号加超时门限,就是超时子帧的子帧号。其中超时门限可以为m个子帧的长度,m∈[0,3],本实施例中取m=3,即超时保护门限时间为3ms。然后,若在某一子帧调用第一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传输数据或者调用第二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传输数据时对应的超时子帧处是否仍未接收到该子帧对应的HARQ反馈消息,则可以判断该子帧出现了反馈超时。例如,若D0=[0001000100100001],其中第一数据为0001,表示系统在第N个无线帧的子帧0调用了HARQ进程1传输数据,第二数据为0010,表示系统在第N+1个无线帧的子帧0调用了HARQ进程2传输数据。若超时门限为3个子帧长度时,考虑到系统内部处理一般会有2ms的延时,则最晚应该在第N+1个无线帧的子帧2处接收到对应的HARQ反馈消息,若此时仍未接收到HARQ反馈消息,就可以判断在子帧0处调用第一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进行数据传输时出现了反馈超时,应使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三数据的值加1;同理,应该在第N+2个无线帧的子帧2处接收到对应的HARQ反馈消息,若此时仍未接收到HARQ反馈消息,就可以判断在子帧0处调用第二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传输数据时出现了超时,应使第二数据对应的第四数据的值加1。应注意,由于TD LTE系统中各子帧有上下行的分配,若按照表1推算得到的某子帧对应的接收HARQ反馈消息的子帧为下行子帧,那么实际的接收HARQ反馈消息的子帧为该下行子帧后面的第一个上行子帧。

若步骤S302的判断结果为在任一子帧调用第一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传输数据时出现反馈超时,则执行步骤S303:将与该子帧对应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三数据的值加1;若步骤S302的判断结果为在任一子帧调用第二数据对应的HARQ进程传输数据时出现反馈超时,则执行步骤S304:将与该子帧对应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对应的第四数据的值加1;若步骤S302的判断结果为没有任何子帧调用HARQ进程传输数据时出现反馈超时,则返回步骤S301继续等待接收HARQ反馈消息。

本实施例的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方法,能够根据HARQ反馈消息,利用所述数据结构自带时间刻度的特点,直接在数据结构中查找对应的指示数,并对指示数进行比特级的操作,能够更加快速、高效的实现下行HARQ反馈的处理。另外,利用数据结构自带时间刻度的特点,无需对各子帧设置超时定时器,就能快速的确定在哪些子帧出现了反馈超时,以便系统能做出快速响应,并启动重传。

需要说明的是,在系统的处理能力和资源相对较多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设置超时定时器的方式,来实现超时异常保护。具体的:首先,设置各子帧对应的超时定时器,所述超时定时器的超时门限基于各子帧的子帧号确定。可以理解的,调用第一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传输数据时以及调用第二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传输数据时都应启动对应的超时定时器,且超时定时器的时长的确定可参照上述超时子帧的确定过程。当任一子帧的第一数据对应的超时定时器的计时长度等于对应的超时门限时仍未收到在该子帧调用第一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传输数据的HARQ反馈消息,则判断在该子帧调用第一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传输数据时出现反馈超时,这时应使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三数据的值加1;同理,当任一子帧的第二数据对应的超时定时器的计时长度等于对应的超时门限时仍未收到在该子帧调用第二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传输数据的HARQ反馈消息,则判断在该子帧调用第二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传输数据时出现反馈超时,这时应使第二数据对应的第四数据的值加1。由于在下行HARQ反馈处理的过程中,仍是对数据结构的比特级操作,因此在进行下行HARQ反馈处理时仍具有快速、高效的优点。

实施例四

如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S400:对小区内通信终端设置各自对应的数据结构C、第五数据和第六数据。其中,所述数据结构C的结构可参考实施例一中的数据结构C,所述第五数据用于指示空闲HARQ进程的进程号,所述第六数据用于指示待重传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所述第五数据和第六数据为由比特组成的数。

LTE系统在进行传输数据调度时,通常会在free HARQ进程选择,在现有技术中,就是通过查找free HARQ数组或链表来进行的,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对数组或者链表的查找会占用很多系统资源。通过在数据结构C可以确定已经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是哪些,再结合系统支持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就可知到系统当前free HARQ进程的进程号。例如,C中的指示数据C0的第一数据不为初始值,C7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都不为初始值,然后取C0的第一数据的比特位的值以及C7的第一数据的比特值以及第二数据的比特值,就可以知道当前系统已经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如C0的第一数据的值等于1,C7的第一数据的值等于4、第二数据为5,若此时系统支持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为1~7,那么free HARQ进程的进程号就为2,3,6,7。为了使LTE系统在进行传输数据调度时,能够更加直观、快速的获得当前系统free HARQ进程的进程号,在本实施例中,在对小区内任一通信终端设置数据结构C的同时,还设置相应的第五数据,用于指示free HARQ进程的进程号,其所包含的比特数与系统支持的HARQ进程的数量有关。例如,当系统支持7个HARQ进程时,第五数据就可以设置为包含有28(4乘以7)个比特的无符号数,从低位到高位每4个比特的值用来指示一个free HARQ进程的ID。系统在初始状态时,所有的HARQ进程都是空闲的,因此,第五数据的初始值应包含所有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仍以支持7个HARQ进程的系统为例,第五数据的初始值应等于[0111011001010100001100100001]。当LTE系统收到HARQ调度信息后,就可以将HARQ调度信息中携带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从第五数据中去掉,以表示该HARQ进程已不是free的状态。具体的,若接收到的HARQ调度信息中指示在第N个无线帧的子帧0处调用HARQ进程1来传输数据,这时就可以将第五数据中的低4个比特取出,然后其他比特位右移四位,第五数据就变为[0000011101100101010000110010],可以看出,这时第五数据中包含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就变为2~7,最高的4为比特位初始值,不指示任何HARQ进程的进程号。当然,也可以通过本领域常用的其他方法使得第五数据中不包含HARQ调度信息中指示的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

同理,为了更加直观的反映出待重传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在本实施例中,在对小区内任一通信终端设置数据结构的同时,还设置相应的第六数据,用于指示待重传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其所包含的比特数与系统支持的HARQ进程的数量有关。例如,与第五数据类似,当系统支持7个HARQ进程时,第六数据就可以设置为包含有28(4乘以7)个比特的无符号数,从低位到高位每4个比特的值用来指示一个重传HARQ进程的进程号。系统在初始状态时,所有的HARQ进程都是空闲的,因此,第六数据的初始值不包含任一HARQ进程的进程号,在本实施例中第六数据的初始值可以设置为等于[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表示初始状态时没有任何待重传的HARQ进程。

对数据结构C的设置则可以参考实施例一,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400之后,执行步骤S401:当收到任一通信终端的HARQ反馈消息,则根据所述HARQ反馈消息对该通信终端的数据结构C中相应的指示数据的比特位进行更新,同时对第五数据和第六数据进行设置。

对数据结构中相应的比指示数据的比特位的更新,可参考实施例二,这里说明一下对第五数据和第六数据的设置过程。具体的,首先在数据结构中查找与接收所述HARQ反馈消息时的子帧号对应的指示数据,然后根据HARQ反馈消息的类型对第五数据和第六数据进行设置:若收到的HARQ反馈消息为成功应答,则将查找到的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添加到第五数据的相应比特位;若收到HARQ反馈消息为非成功应答,则将查找到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添加到所述第六数据的相应比特位。也就是说,当传输数据成功时,就将传输数据时调用的HARQ进程释放掉,并放入指示free HARQ进程的第五数据中;当传输数据不成功时,则需要对该数据进行重传,这时就将待重传数据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添加到第六数据中,等待重传。可以理解的,若该重传数据被重新调度并重传后,则应将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从第六数据中去除。仍参考步骤S400中的例子,当在第N个无线帧的子帧0调用HARQ进程1传输数据时对应的HARQ反馈消息为ACK时,读取C0中第一数据的比特位的值,并将其添加到第五数据中,例如用指示HARQ进程1的四个比特位覆盖C0中全0的四个比特位,第五数据就变为[0001011101100101010000110010],其中包含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为1~7;当在第N个无线帧的子帧0调用HARQ进程1传输数据时对应的HARQ反馈消息为NACK时,就在第六数据中添加HARQ进程1对应的进程号,这时第六数据就应为[0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假设此时没有其他待重传数据),表示此时调用HARQ进程1的数据在等待重传。

本实施例的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方法,能够根据HARQ反馈消息,直接在数据结构中查找对应的指示数,并对指示数进行比特级的操作,能够更加快速、高效的实现下行HARQ反馈的处理。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用于指示空闲HARQ进程的第五数据和用于指示待重传HARQ进程的第六数据,能够更加直观的反映出系统等待重传的数据所调用的HRAQ进程的进程号以及空闲HARQ进程的进程号,使得系统的调度以及重传处理更加的简单快捷。

可以理解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所描述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方法进行合理结合,以满足系统不同的处理需求。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装置,如图11所示,包括:反馈消息接收单元U10、存储单元U20、第一更新单元U30、第一设置单元U40、第二更新单元U50、第三更新单元U60和第四更新单元U70。其中,所述反馈消息接收单元U10用于接收HARQ反馈消息。所述存储单元U20,用于存储小区内通信终端各自对应的数据结构,所述数据结构包含n个指示数据,各指示数据包括第一数据和与其对应的第三数据,各指示数据还包括第二数据以及与其对应的第四数据。其中,各指示数据包括的第一数据用于指示各子帧传输数据时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与该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三数据用于指示调用第一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传输数据的次数,各指示数据包括的第二数据用于指示各指示数据包括的第二数据用于指示各子帧传输数据时调用的第一数据对应的HARQ进程还未被释放而在该子帧上又传输新的数据时所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与该第二数据对应的第四数据用于指示调用第二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传输数据的次数,所述第一数据、第二数据、第三数据和第四数据均为由比特组成的数,n为一个无线帧所包含子帧的个数;第一更新单元U30,用于当收到任一通信终端的HARQ反馈消息时,根据所述HARQ反馈消息对所述存储单元U20中的该通信终端的数据结构中相应的指示数据的比特位进行更新;第一设置单元U40,用于基于HARQ调度信息对所述第一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和第二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进行设置,所述HARQ调度信息包括调用HARQ进程传输数据时的子帧号以及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第二更新单元U50,用于当所述数据结构中任一指示数据包括的第三数据的值大于系统允许的最大传输次数且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为初始值时,将该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及其对应的第三数据的所有比特位重置;第三更新单元U60,用于当所述数据结构中任一指示数据包括的第三数据的值大于系统允许的最大传输次数且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不为初始值时,使该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的值等于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的值,使该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三数据的值等于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对应的第四数据的值,再将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及其对应的第四数据的所有比特位重置;第四更新单元U70,用于当所述数据结构中任一指示数据包括的第四数据的值大于系统允许的最大传输次数时,将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及其对应的第四数据的所有比特位重置。

其中,所述第一更新单元U30包括:确定单元U301,用于基于接收所述HARQ反馈消息时的子帧号确定该HARQ反馈消息对应的传输数据时的子帧号;第二查找单元U302,用于在所述存储单元U20中的该通信终端的数据结构中查找与该HARQ反馈消息对应的传输数据时的子帧号对应的指示数据;第一更新子单元U303,用于当所述HARQ反馈消息对应于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该HARQ反馈消息为成功应答且所述第二查找单元U302查找到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不为初始值时,使查找到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的值等于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的值,并将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的所有比特位重置;或者当所述HARQ反馈消息对应于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该HARQ反馈消息为成功应答且所述第二查找单元U302查找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为初始值时,将查找到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的所有比特位重置;或者当所述HARQ反馈消息对应于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且该HARQ反馈消息为成功应答,则将查找到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的所有比特位重置;维持单元U304,用于当所述HARQ反馈消息为非成功应答时,维持查找到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所有比特位不变;第二更新子单元U305,用于当所述HARQ反馈消息为非成功应答时,若该HARQ反馈消息对应于查找到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则将该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三数据的值加1,若该HARQ反馈消息对应于查找到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则将该第二数据对应的第四数据的值加1。

所述第一设置单元U40包括:第一查找单元U401,用于在所述数据结构中查找与所述调用HARQ进程传输数据时的子帧号对应的指示数据;赋值单元U402,用于当所述第一查找单元U401查找到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为初始值时,使该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的值等于所述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或者当所述第一查找单元U401查找到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不为初始值时,使该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的值等于所述调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单元U10还用于存储小区内的通信终端各自对应的第五数据和第六数据,所述第五数据用于指示空闲HARQ进程的进程号,所述第六数据用于指示待重传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所述第五数据和第六数据为由比特组成的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设置单元U80、第五更新单元U90和第六更新单元U100,其中第二设置单元U80,用于在所述第一更新单元U30更新所述数据结构中相应的指示数据的比特位的同时对所述第五数据和第六数据进行设置,第五更新单元U90用于当在任一子帧调用第一数据指示的HARQ进程传输数据时出现反馈超时,将与该子帧对应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三数据的值加1;第六更新单元U100,用于在任一子帧调用第二数据对应的HARQ进程传输数据时出现反馈超时,将与该子帧对应的所述指示数据的第二数据对应的第四数据的值加1。

本实施例中的LTE系统为TDD-LTE系统,尤其适用于系统中存在下行子帧对应的最小HARQ重传间隔大于一个无线帧长度的应用场景。

对应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上述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装置。

本实施例的LTE系统中处理下行HARQ反馈的装置以及基站的具体实施可参考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ROM、RAM、磁碟、光盘等。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