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7393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公开了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基站装置包括:发送单元,向移动站发送数据,使用控制信道要素发送控制信息;接收单元,接收使用1个正交序列及1个循环移位量定义的序列,由移动站扩频并发送的ACK或NACK,1个正交序列和1个循环移位量由与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对应的资源的识别号所定,每个正交序列是由4个码构成的序列长度为4的正交序列,包括第一和第二正交序列,第一正交序列中前2个码构成的序列不与第二正交序列中前2个码构成的序列正交,第一正交序列中后2个码构成的序列不与第二正交序列中后2个码构成的序列正交,不同于与第一正交序列关联的循环移位量的循环移位量,与第二正交序列关联。
【专利说明】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0001]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08年6月13日、申请号为200880020332.9、发明名称为
“无线通信装置和响应信号扩频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装置和响应信号扩频方法。
【背景技术】
[0003]在移动通信中,对从无线通信基站装置(以下简称为“基站”)发往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以下简称为“移动台”)的下行线路数据,适用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自动重发请求)。也就是说,移动台将表示下行线路数据的差错检测结果的响应信号,反馈给基站。移动台对下行线路数据进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后,在CRC=OK(无差错)时将ACK(Acknowledgment:确认)作为响应信号,而在CRC=NG(有差错)时将NACK (Negative Acknowledgment:不予确认)作为响应信号,反馈给基站。使用例如I3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等上行线路控制信道,将该响应信号发送到基站。
[0004]另外,基站将用于通知下行线路数据的资源分配结果的控制信息发送给移动台。使用例如Ll/L2CCH(Ll/L2Control Channel:L1/L2控制信道)等下行线路控制信道,将该控制信息发送到移动台。各个L1/L2CCH占用一个或多个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控制信道要素)。在一个L1/L2CCH占用多个CCE时,一个L1/L2CCH占用多个连续的CCE。根据通知控制信息所需的CCE数,基站对各个移动台分配多个L1/L2CCH中的任一个LI/L2CCH,并将控制信息映射到与各个L1/L2CCH所占用的CCE对应的物理资源而进行发送。
[0005]另外,为了高效率地使用下行线路的通信资源,正在研究使CCE与PUCCH关联对应的方案。各个移动台根据该对应关系,能够从与映射有发往本台的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对应的CCE,判定从本台发送响应信号时使用的PUCCH。
[0006]另外,如图1所示,正在研讨使用ZC(Zadoff-Chu)序列和沃尔什(Walsh)序列对来自多个移动台的多个响应信号进行扩频,从而进行码复用的方案(参照非专利文献I)。在图1中,(UU)表示序列长度为4的沃尔什序列。如图1所示,在移动台,首先在频率轴上,使用ZC序列(序列长度为12)对响应信号ACK或NACK在I码元内进行第一次扩频。接着,使第一次扩频后的响应信号分别与Wtl-W3对应而进行IFFTdnverse Fast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立叶逆变换)。通过该IFFT,在频率轴上用序列长度为12的ZC序列进行了扩频的响应信号被变换为时间轴上的序列长度为12的ZC序列。然后,再用沃尔什序列(序列长度为4)对IFFT后的信号进行第二次扩频。也就是说,一个响应信号被分别配置到四个码元Stl?S3。在其他移动台中也同样地使用ZC序列和沃尔什序列对响应信号进行扩频。但是,在不同的移动台间,使用时间轴上的循环移位(Cyclic Shift)量相互不同的ZC序列,或者相互不同的沃尔什序列。这里,因为ZC序列的时间轴上的序列长度为12,所以可以使用从同一 ZC序列生成的循环移位量为O?11的12个ZC序列。另外,因为沃尔什序列的序列长度为4,所以可以使用相互不同的四个沃尔什序列。因此,在理想的通信环境中,能够将来自最大48 (12 X 4)个移动台的响应信号进行码复用。
[0007]这里,在从同一 ZC序列生成的、循环移位量相互不同的ZC序列间的互相关为O。因此在理想的通信环境中,如图2所示,通过在基站中的相关处理,能够在时间轴上,不发生码间干扰地将使用循环移位量相互不同的ZC序列(循环移位量为O?11)分别扩频而码复用后的多个响应信号进行分离。
[0008]然而,由于移动台中的发送定时的偏差、多路径造成的延迟波、频率偏移等的影响,来自多个移动台的多个响应信号不一定同时到达基站。例如,如图3所示,在使用循环移位量为O的ZC序列进行了扩频的响应信号的发送定时迟于正确的发送定时的情况下,循环移位量为O的ZC序列的相关峰出现在循环移位量为I的ZC序列的检测窗口内。另外,如图4所示,在使用循环移位量为O的ZC序列进行了扩频的响应信号中存在延迟波的情况下,该延迟波所造成的干扰泄漏出现在循环移位量为I的ZC序列的检测窗口内。也就是说,在这些情况下,循环移位量为I的ZC序列受到来自循环移位量为O的ZC序列的干扰。因此,在这些情况下,使用循环移位量为O的ZC序列进行了扩频的响应信号与使用循环移位量为I的ZC序列进行了扩频的响应信号之间的分离特性劣化。也就是说,如果使用循环移位量彼此相邻的ZC序列,则响应信号的分离特性有可能劣化。
[0009]因此,以往在通过ZC序列的扩频将多个响应信号进行码复用时,在ZC序列间设置了不发生ZC序列间的码间干扰的程度的、充分的循环移位量的差(循环移位间隔)。例如,将ZC序列间的循环移位量的差设定为4,在循环移位量为O?11的12个ZC序列中,仅将循环移位量为0、4、8的三个ZC序列用于响应信号的第一次扩频。由此,在序列长度为4的沃尔什序列用于响应信号的第二次扩频时,能够将来自最大12(3X4)个移动台的响应信号进行码复用。
[0010][非专利文献 l]Multiplexing capability of CQIs and ACK/NACKs formdifferent UEs (ftp://ftp.3gpp.0rg/TSG_RAN/WGl_RLl/TSGRl_49/Docs/Rl-072315.zip)

【发明内容】

[0011]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
[0012]如上所述,在将序列长度为4的沃尔什序列(Wtl, W1, W2, W3)用于第二次扩频时,一个响应信号被分别配置到四个码元(StlNS3)15因此在接收来自移动台的响应信号的基站中,需要在整个4码元时间对响应信号进行解扩。另一方面,移动台高速移动时,在上述4码元时间中,移动台与基站间的传播路径的状态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存在高速移动的移动台时,有时用于第二次扩频的沃尔什序列间的正交性崩解。也就是说,存在高速移动的移动台时,与ZC序列间的码间干扰相比,更容易发生沃尔什序列间的码间干扰,其结果,响应信号的分离特性劣化。
[0013]另外,在多个移动台中的一部分移动台高速移动而其他移动台处于静止状态时,高速移动的移动台以及在沃尔什轴上被复用的静止状态的移动台都受到码间干扰的影响。
[001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无线通信装置和响应信号扩频方法,其能够将被码复用的响应信号的分离特性的劣化抑制到最小限度。
[0015]解决问题的方案[0016]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采用的结构包括:第一扩频单元,使用多个第一序列中的任意序列,对响应信号进行第一次扩频,所述多个第一序列根据相互不同的循环移位量能够相互分离;以及第二扩频单元,使用多个第二序列中的任意序列,对第一次扩频后的所述响应信号进行第二次扩频,其中,与彼此相邻且不同的第二序列分别组合的第一序列间的循环移位量的差比与同一个第二序列组合的第一序列间的循环移位量的差小。
[0017]本发明的基站装置采用的结构为,移动站用于发送ACK或NACK的资源的识别号码与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该基站装置包括:发送单元,向所述移动站发送数据,并使用所述控制信道要素向所述移动站发送与所述数据相关的控制信息;以及接收单元,使用多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以及由多个循环移位量中的I个循环移位量即与所述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从所述移动站接收被扩频并被发送来的对于所述数据的ACK或NACK,所述I个正交序列和所述I个循环移位量由与所述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的所述资源的识别号码所确定,所述多个正交序列的每I个是由4个码构成的序列长度为4的正交序列,所述多个正交序列包括第一正交序列和第二正交序列,其中,由所述第一正交序列中的前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不与由所述第二正交序列中的前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正交,并且由所述第一正交序列中的后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不与由所述第二正交序列中的后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正交,不同于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相关联。
[0018]本发明的基站装置采用的结构为,移动站用于发送ACK或NACK的资源的识别号码与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该基站装置包括:发送单元,向所述移动站发送数据,并使用所述控制信道要素向所述移动站发送与所述数据相关的控制信息;以及接收单元,使用多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以及由多个循环移位量中的I个循环移位量即与所述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从所述移动站接收被扩频并被发送来的对于所述数据的ACK或NACK,所述I个正交序列和所述I个循环移位量由与所述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的所述资源的识别号码所确定,所述多个正交序列的每I个是由4个码构成的序列长度为4的正交序列,所述多个正交序列包括:第一正交序列和第二正交序列,其中,由所述第一正交序列中的前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不与由所述第二正交序列中的前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正交,并且由所述第一正交序列中的后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不与由所述第二正交序列中的后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正交;以及第三正交序列,其中,由所述第一正交序列中的前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与由第三正交序列中的前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正交,由所述第一正交序列中的后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与由所述第三正交序列中的后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正交,由所述第二正交序列中的前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与由所述第三正交序列中的前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正交,以及由所述第二正交序列中的后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与由所述第三正交序列中的后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正交,不同于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相关联,与关联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或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循环移位量相同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三正交序列相关联。
[0019]本发明的基站装置采用的结构为,移动站用于发送ACK或NACK的资源的识别号码与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该基站装置包括:发送单元,向所述移动站发送数据,并使用所述控制信道要素向所述移动站发送与所述数据相关的控制信息;以及接收单元,使用多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以及由多个循环移位量中的I个循环移位量即与所述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从所述移动站接收被扩频并被发送来的对于所述数据的ACK或NACK,所述I个正交序列和所述I个循环移位量由与所述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的所述资源的识别号码所确定,所述多个正交序列的每I个由[Wc^WpW2U表示,所述多个正交序列包括第一正交序列和第二正交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的[Wtl,W1]不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Wc^W1]正交,并且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的[w2,w3]不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w2,w3]正交,不同于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相关联。
[0020]本发明的基站装置采用的结构为,移动站用于发送ACK或NACK的资源的识别号码与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该基站装置包括:发送单元,向所述移动站发送数据,并使用所述控制信道要素向所述移动站发送与所述数据相关的控制信息;以及接收单元,使用多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以及由多个循环移位量中的I个循环移位量即与所述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从所述移动站接收被扩频并被发送来的对于所述数据的ACK或NACK,所述I个正交序列和所述I个循环移位量由与所述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的所述资源的识别号码所确定,所述多个正交序列的每I个由[Wc^WpW2U表示,所述多个正交序列包括第一正交序列和第二正交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的[Wtl,W1]不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Wtl, W1]正交,并且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的[W2,W3]不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w2,w3]正交;以及第三正交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的[Wc^W1]与所述第三正交序列的[WmW1]正交、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的[W2,W3]与所述第三正交序列的[W2,W3]正交,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Wtl, W1]与所述第三正交序列的[Wtl, W1]正交,以及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w2, W3]与所述第三正交序列的[W2, W3]正交,不同于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相关联,与关联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或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循环移位量相同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三正交序列相关联。
[0021 ] 本发明的基站装置采用的结构为,移动站用于发送ACK或NACK的资源的识别号码与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该基站装置包括:发送单元,向所述移动站发送数据,并使用所述控制信道要素向所述移动站发送与所述数据相关的控制信息;以及接收单元,使用多个正交序列内的I个正交序列、以及由多个循环移位量内的I个循环移位量即与所述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从所述移动站接收被扩频并被发送来的对于所述数据的ACK或NACK,所述I个正交序列和所述I个循环移位量由与所述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的所述资源的识别号码所确定,所述多个正交序列包括为[1,-1,1,_1]的第一正交序列、以及为[1,-1,-1,1]的第二正交序列,不同于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相关联。
[0022]本发明的基站装置采用的结构为,移动站用于发送ACK或NACK的资源的识别号码与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该基站装置包括:发送单元,向所述移动站发送数据,并使用所述控制信道要素向所述移动站发送与所述数据相关的控制信息;以及接收单元,使用多个正交序列内的I个正交序列、以及由多个循环移位量内的I个循环移位量即与所述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从所述移动站接收被扩频并被发送来的对于所述数据的ACK或NACK,所述I个正交序列和所述I个循环移位量由与所述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的所述资源的识别号码所确定,所述多个正交序列包括为[1,-1,1,_1]的第一正交序列、为[1,-1,-1,1]的第二正交序列、以及为[1,1,1,1]的第三正交序列,不同于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相关联,与关联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或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循环移位量相同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三正交序列相关联。
[0023]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移动站用于发送ACK或NACK的资源的识别号码与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该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所述移动站发送数据,并使用所述控制信道要素向所述移动站发送与所述数据相关的控制信息;以及接收使用多个正交序列内的I个正交序列、以及由多个循环移位量内的I个循环移位量即与所述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而由所述移动站扩频并发送来的对于所述数据的ACK或NACK,所述I个正交序列和所述I个循环移位量由与所述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的所述资源的识别号码所确定,所述多个正交序列的每I个是由4个码构成的序列长度为4的正交序列,所述多个正交序列包括第一正交序列和第二正交序列,其中,由所述第一正交序列中的前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不与由所述第二正交序列中的前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正交,并且由所述第一正交序列中的后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不与由所述第二正交序列中的后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正交,不同于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相关联。
[0024]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移动站用于发送ACK或NACK的资源的识别号码与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该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所述移动站发送数据,并使用所述控制信道要素向所述移动站发送与所述数据相关的控制信息;以及接收使用多个正交序列内的I个正交序列、以及由多个循环移位量内的I个循环移位量即与所述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而由所述移动站扩频并发送来的对于所述数据的ACK或NACK,所述I个正交序列和所述I个循环移位量由与所述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的所述资源的识别号码所确定,所述多个正交序列的每I个由[Wtl,Wl,w2,W3]表示,所述多个正交序列包括第一正交序列和第二正交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的[WyW1]不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Wc^W1]正交,并且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的[w2, W3]不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W2,W3]正交,不同于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相关联。
[0025]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移动站用于发送ACK或NACK的资源的识别号码与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该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所述移动站发送数据,并使用所述控制信道要素向所述移动站发送与所述数据相关的控制信息;以及接收使用多个正交序列内的I个正交序列、以及由多个循环移位量内的I个循环移位量即与所述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而由所述移动站扩频并发送来的对于所述数据的ACK或NACK,所述I个正交序列和所述I个循环移位量由与所述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的所述资源的识别号码所确定,所述多个正交序列包括为[1,-1,1, -1]的第一正交序列、以及为[ι,-ι,-ι,ι]的第二正交序列,不同于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相关联。
[0026]本发明的集成电路采用的结构为,移动站用于发送ACK或NACK的资源的识别号码与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该集成电路控制如下处理:向所述移动站发送数据,并使用所述控制信道要素向所述移动站发送与所述数据相关的控制信息;以及接收使用多个正交序列内的I个正交序列、以及由多个循环移位量内的I个循环移位量即与所述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而由所述移动站扩频并发送来的对于所述数据的ACK或NACK,所述I个正交序列和所述I个循环移位量由与所述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的所述资源的识别号码所确定,所述多个正交序列的每一个是由4个码构成的序列长度为4的正交序列,所述多个正交序列包括第一正交序列和第二正交序列,其中,由所述第一正交序列中的前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不与由所述第二正交序列中的前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正交,并且由所述第一正交序列中的后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不与由所述第二正交序列中的后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正交,不同于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相关联。
[0027]本发明的集成电路采用的结构为,移动站用于发送ACK或NACK的资源的识别号码与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该集成电路控制如下处理:向所述移动站发送数据,并使用所述控制信道要素向所述移动站发送与所述数据相关的控制信息;以及接收使用多个正交序列内的I个正交序列、以及由多个循环移位量内的I个循环移位量即与所述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而由所述移动站扩频并发送来的对于所述数据的ACK或NACK,所述I个正交序列和所述I个循环移位量由与所述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的所述资源的识别号码所确定,所述多个正交序列的每I个由[Wtl, W1, w2, W3]表示,所述多个正交序列包括:第一正交序列和第二正交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的[Wtl, W1]不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Wc^W1]正交,并且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的[w2, W3]不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w2, W3]正交,不同于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相关联。
[0028]本发明的集成电路采用的结构为,移动站用于发送ACK或NACK的资源的识别号码与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该集成电路控制如下处理:向所述移动站发送数据,并使用所述控制信道要素向所述 移动站发送与所述数据相关的控制信息;以及接收使用多个正交序列内的I个正交序列、以及由多个循环移位量内的I个循环移位量即与所述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而由所述移动站扩频并发送来的对于所述数据的ACK或NACK,所述I个正交序列和所述I个循环移位量由与所述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的所述资源的识别号码所确定,所述多个正交序列包括为[1,-1,1, -1]的第一正交序列、以及为[1,-1,_1,1]的第二正交序列,不同于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相关联。
[002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30]根据本发明,能够将被码复用的响应信号的分离特性的劣化抑制到最小限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表示响应信号的扩频方法的图(以往)。
[0032]图2是表示用ZC序列进行了扩频的响应信号的相关处理的图(理想的通信环境的情况)。
[0033]图3是表示用ZC序列进行了扩频的响应信号的相关处理的图(存在发送定时的偏差的情况)。
[0034]图4是表示用ZC序列进行了扩频的响应信号的相关处理的图(存在延迟波的情况)。
[0035]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I的基站的结构的方框图。
[0036]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I的移动台的结构的方框图。
[0037]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I的ZC序列、沃尔什序列与PUCCH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其一)。
[0038]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I的第一序列、第二序列与PUCCH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
[0039]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I的ZC序列、沃尔什序列与PUCCH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其二)。
[0040]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I的ZC序列、沃尔什序列与PUCCH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其三)。
[0041]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沃尔什序列的图。
[0042]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ZC序列、沃尔什序列与PUCCH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
[0043]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ZC序列、沃尔什序列与PUCCH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其一)。
[0044]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ZC序列、沃尔什序列与PUCCH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其二)。
[0045]图15是表示参照信号的扩频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47](实施方式I)
[0048]图5表不本实施方式的基站100的结构,图6表不本实施方式的移动台200的结构。
[0049]另外,为了避免说明的复杂化,在图5中表示与本发明密切关联的、发送下行线路数据、以及接收上行线路上的对该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的结构部分,而省略接收上行线路数据的结构部分的图示和说明。同样地,在图6中表示与本发明密切关联的、接收下行线路数据、以及发送上行线路上的对该下行线路数据的响应信号的结构部分,而省略发送上行线路数据的结构部分的图示和说明。
[0050]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将ZC序列用于第一次扩频,并将沃尔什序列用于第二次扩频的情况。但是,对第一次扩频,也可以使用ZC序列以外的、因循环移位量相互不同而可以相互分离的序列。同样地,对第二次扩频也可以使用沃尔什序列以外的正交序列。
[0051]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使用序列长度为12的ZC序列以及序列长度为4的沃尔什序列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序列长度。
[0052]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循环移位量为O?11的12个ZC序列分别记为ZC#0?ZC#11,并且将序列号O?3的四个沃尔什序列分别记为珊O?W#3。
[0053]另夕卜,在以下的说明中,假设L1/L2CCH#1占用CCE#1,L1/L2CCH#2占用CCE#2,L1/L2CCH#3 占用 CCE#3,L1/L2CCH#4 占用 CCE#4 和 CCE#5,L1/L2CCH#5 占用 CCE#6 和 CCE#7,L1/L2CCH#6 占用 CCE#8 ~CCE#1L...。
[0054]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假设使CCE号与由ZC序列的循环移位量和沃尔什序列号定义的PUCCH号——对应。也就是说,CCE#1与PUCCH#1、CCE#2与PUCCH#2、CCE#3与PUCCH#3…分别对应。
[0055]在图5所示的基站100中,下行线路数据的资源分配结果被输入到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1和映射单元104。
[0056]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1对每个移动台生成用于通知资源分配结果的控制信息,将其输出到编码单元102。每个移动台的控制信息包括移动台ID信息,其表示该控制信息为发往哪个移动台的控制信息。例如,在控制信息中包含用该控制信息的通知目的地的移动台的ID号掩蔽了的CRC作为移动台ID信息。在编码单元102,对每个移动台的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后,在调制单元103进行调制,然后输入到映射单元104。另外,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1根据通知控制信息所需的CCE数,对各个移动台分配多个L1/L2CCH中的任一个LI/L2CCH,并将与分配了的L1/L2CCH对应的CCE号输出到映射单元104。例如,在向移动台#1通知控制信息所需的CCE数为1,从而将L1/L2CCH#1分配给移动台#1的情况下,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1将CCE号#1输出到映射单元104。另外,在向移动台#1通知控制信息所需的CCE数为4,从而将L1/L2CCH#6分配给移动台#1的情况下,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1将CCE号#8~#11输出到映射单元104。
[0057]另一方面,编码单元105对发往各个移动台的发送数据(下行线路数据)进行编码,并将其输出到重发控制单元106。
[0058]重发控制单元106 在初次发送时,按每个移动台保持编码后的发送数据,而且将其输出到调制单元107。重发控制单元106保持发送数据直到从判定单元116输入来自各个移动台的ACK为止。另外,从判定单元116输入来自各个移动台的NACK时,也就是在重发时,重发控制单元106将对应于该NACK的发送数据输出到调制单元107。
[0059]调制单元107对从重发控制单元106输入的编码后的发送数据进行调制,并输出到映射单元104。
[0060]在发送控制信息时,映射单元104根据从控制信息生成单元101输入的CCE号,将从调制单元103输入的控制信息映射到物理资源,并输出到IFFT单元108。也就是说,映射单元104将每个移动台的控制信息映射到构成OFDM码元的多个副载波中的、对应于CCE号的副载波上。
[0061]另一方面,发送下行线路数据时,映射单元104根据资源分配结果,将发往各个移动台的发送数据映射到物理资源,并输出到IFFT单元108。也就是说,映射单元104根据资源分配结果,将每个移动台的发送数据映射到构成OFDM码元的多个副载波中的任意的副载波上。
[0062]IFFT单元108对映射了控制信息或发送数据的多个副载波进行IFFT而生成OFDM码元,将其输出到CP (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附加单元109。
[0063]CP附加单元109将与OFDM码元的末尾部分相同的信号作为CP附加到OFDM码元的开头。
[0064]无线发送单元110对附加CP后的OFDM码元进行D/A变换、放大以及上变频等发送处理,然后从天线111发送到移动台200 (图6)。[0065]另一方面,无线接收单元112通过天线111接收从移动台200发送的响应信号,对响应信号进行下变频、A/D变换等接收处理。
[0066]CP去除单元113去除附加在接收处理后的响应信号上的CP。
[0067]解扩单元114以移动台200中用于第二次扩频的沃尔什序列,对响应信号进行解扩,将解扩后的响应信号输出到相关处理单元115。
[0068]相关处理单元115求从解扩单元114输入的响应信号、即用ZC序列进行了扩频的响应信号与在移动台200中用于第一次扩频的ZC序列之间的相关值,将其输出到判定单元116。
[0069]判定单元116使用在时间轴上对每个移动台设定的检测窗口,对每个移动台检测相关峰,从而检测每个移动台的响应信号。例如,在用于移动台#1的检测窗口 #1中检测出相关峰时,判定单元116检测来自移动台#1的响应信号。然后,判定单元116判定所检测出的响应信号是ACK还是NACK,并将每个移动台的ACK或NACK输出到重发控制单元106。
[0070]另一方面,在图6所示的移动台200中,无线接收单元202通过天线201接收从基站100发送的OFDM码元,对OFDM码元进行下变频、A/D变换等接收处理。
[0071]CP去除单元203去除附加在接收处理后的OFDM码元上的CP。
[0072]FFT (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立叶变换)单兀 204 对 OFDM码兀进行 FFT,从而获得映射在多个副载波上的控制信息或下行线路数据,并将其输出到提取单元205。
[0073]在接收控制信息时,提取单元205从多个副载波中提取控制信息,将其输出到解调单元206。该控制信息由解调单元206解调,并由解码单元207解码后,被输入到判定单元 208。
[0074]另一方面,在接收下行线路数据时,提取单元205根据从判定单元208输入的资源分配结果,从多个副载波中提取发往本台的下行线路数据,将其输出到解调单元210。该下行线路数据由解调单元210解调,并由解码单元211解码后,被输入到CRC单元212。
[0075]CRC单元212对解码后的下行线路数据进行使用了 CRC的差错检测,在CRC=OK (无差错)时生成ACK作为响应信号,而在CRC=NG (有差错)时生成NACK作为响应信号,并将生成的响应信号输出到调制单元213。另外,在CRC=OK(无差错)时,CRC单元212将解码后的下行线路数据作为接收数据而输出。
[0076]判定单元208进行“盲”(blind)判定,以判定从解码单元207输入的控制信息是否为发往本台的控制信息。例如,判定单元208将用本台的ID号进行解掩蔽后CRC=OK(无差错)的控制信息,判定为发往本台的控制信息。然后,判定单元208将发往本台的控制信息、也就是对本台的下行线路数据的资源分配结果,输出到提取单元205。另外,判定单元208根据与映射了发往本台的控制信息的副载波对应的CCE号,判定用于从本台发送响应信息的I3UCCH,将判定结果(PUCCH号)输出到控制单元209。例如,因为控制信息被映射在对应于CCE#1的副载波上,所以被分配上述L1/L2CCH#1的移动台200的判定单元208将对应于CCE#1的PUCCH#1判定为本台用的PUCCH。另外,因为控制信息被映射在对应于CCE#8?CCE#11的副载波上,所以被分配上述L1/L2CCH#6的移动台200的判定单元208将与CCE#8?CCE#11中的、序号最小的CCE#8对应的PUCCH#8判定为本台用的PUCCH。
[0077]控制单元209根据从判定单元208输入的PUCCH号,控制扩频单元214中的第一次扩频所使用的ZC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以及扩频单元217中的第二次扩频所使用的沃尔什序列。也就是说,控制单元209对扩频单元214设定与从判定单元208输入的PUCCH号对应的循环移位量的ZC序列,并对扩频单元217设定与从判定单元208输入的PUCCH号对应的沃尔什序列。控制单元209中的序列控制的细节将在后面叙述。
[0078]调制单元213对从CRC单元212输入的响应信号进行调制后,将其输出到扩频单元 214。
[0079]扩频单元214以图1所示的方式,使用控制单元209所设定的ZC序列,对响应信号进行第一次扩频,将第一次扩频后的响应信号输出到IFFT单元215。
[0080]IFFT单元215以图1所示的方式,对第一次扩频后的响应信号进行IFFTjf IFFT后的响应信号输出到CP附加单元216。
[0081]CP附加单元216将与IFFT后的响应信号的末尾部分相同的信号作为CP附加到该响应信号的开头。
[0082]扩频单元217以图1所示的方式,使用控制单元209所设定的沃尔什序列对附加CP后的响应信号进行第二次扩频,将第二次扩频后的响应信号输出到无线发送单元218。
[0083]无线发送单元218对第二次扩频后的响应信号进行D/A变换、放大以及上变频等发送处理,然后从天线201发送到基站100 (图5)。
[0084]这样,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进行使用了 ZC序列的第一次扩频和使用了沃尔什序列的第二次扩频,对响应信号进行二维扩频。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循环移位轴和沃尔什轴的两个轴上,对响应信号进行扩频。
[0085]下面说明控制单元209 (图6)中的序列控制的细节。
[0086]在将ZC序列用于响应信号的第一次扩频时,如上所述,在ZC序列间设置不发生ZC序列间的码间干扰的程度的充分的循环移位量的差,例如循环移位量的差=4。因此,使用循环移位量相互不同的ZC序列进行了第一次扩频的、相互不同的响应信号间的正交性不容易崩解。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存在高速移动的移动台时,用于第二次扩频的沃尔什序列间的正交性容易崩解。
[0087]于是,在本实施方式,根据图7所示的对应关系控制ZC序列和沃尔什序列,以便通过ZC序列的循环移位量的微小的差,吸收解扩单元114(图5)中的解扩后还残留在响应信号中的干扰分量。也就是说,控制单元209根据图7所示的对应关系,控制扩频单元214中的第一次扩频所使用的ZC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以及扩频单元217中的第二次扩频所使用的沃尔什序列。
[0088]图7中,使PUCCH#1与ZC#0和W#0关联对应,使PUCCH#2与ZC#4和W#0关联对应,使PUCCH#3与ZC#8和W#0关联对应,使PUCCH#4与ZC#1和W#1关联对应,使PUCCH#5与ZC#5和W#1关联对应,使PUCCH#6与ZC#9和W#1关联对应,使PUCCH#7与ZC#2和響2关联对应,使PUCCH#8与ZC#6和W#2关联对应,使PUCCH#9与ZC#10和W#2关联对应,使PUCCH#10与ZC#3和W#3关联对应,使PUCCH#11与ZC#7和W#3关联对应,以及使roCCH#12与ZC#11和W#3关联对应。
[0089]因此,例如从判定单元208输入PUCCH号#1时,控制单元209对扩频单元214设定ZC#0,同时对扩频单元217设定W#0。另外,例如从判定单元208输入PUCCH号#2时,控制单元209对扩频单元214设定ZC#4,同时对扩频单元217设定稱0。还有,例如从判定单元208输入PUCCH号#4时,控制单元209对扩频单元214设定ZC#1,同时对扩频单元217设定w#l。
[0090]这里,在图7中,在第二次扩频中使用W#1时的用于第一次扩频的ZC序列、SPZC#1、ZC#5和ZC#9是,使在第二次扩频中使用W#0时的用于第一次扩频的ZC序列、即ZC#0、ZC#4和ZC#8分别循环移位I所获得的序列。另外,在第二次扩频中使用稱2时的用于第一次扩频的ZC序列、即ZC#2、ZC#6和ZC#10是,使在第二次扩频中使用W#1时的用于第一次扩频的ZC序列、即ZC#1、ZC#5和ZC#9分别循环移位I所获得的序列。另外,在第二次扩频中使用W#3时的用于第一次扩频的ZC序列、即ZC#3、ZC#7和ZC#11是,使在第二次扩频中使用稱2时的用于第一次扩频的ZC序列、即ZC#2、ZC#6和ZC#10分别循环移位I所获得的序列。
[0091]另外,在图7中,与彼此相邻且不同的沃尔什序列分别组合的ZC序列间的循环移位量的差,比与同一个沃尔什序列组合的ZC序列间的循环移位量的差小。例如,与w#o组合的ZC#0和与W#1组合的ZC#1之间的循环移位量的差为1,相对于此,都与w#o组合的、ZC#0和ZC#4之间的循环移位量的差为4。
[0092]这样,在图7中,沃尔什序列号每增加1,使ZC序列循环移位I。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彼此相邻的沃尔什序列间的、ZC序列间的循环移位量的最小的差为I。换言之,在图7中,使彼此相邻的沃尔什序列与循环移位量相互不同的ZC序列组合,并将其用于响应信号的二维扩频。因此,在因沃尔什序列间的正交性崩解而在沃尔什序列间发生码间干扰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用ZC序列进行扩频,抑制该码间干扰。例如,在图7中,对使用PUCCH#4发送的响应信号,用ZC#1和Wn进行二维扩频,对使用TOCCH#7发送的响应信号,用ZC#2和W#2进行二维扩频。因此,在W#1与W#2之间的正交性崩解而在W#1和W#2之间发生码间干扰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ZC#1与ZC#2之间的循环移位量的微小的差,抑制该码间干扰。
[0093]另一方面,在图7中,使用如ZC#1和ZC#2那样,循环移位量彼此相邻的ZC序列、也就是循环移位量的差为I的ZC序列。因此,有时ZC序列间的正交性崩解而在ZC序列间发生码间干扰。但是,在图7中,使循环移位量的差为I的各个ZC与相互不同的沃尔什序列组合,并将其用于响应信号的二维扩频。因此,在由于ZC序列间的正交性崩解而在ZC序列间发生码间干扰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用沃尔什序列进行扩频,抑制该码间干扰。例如,在图7中,对使用PUCCH#4发送的响应信号,用ZC#1和Wn进行二维扩频,对使用TOCCH#7发送的响应信号,用ZC#2和W#2进行二维扩频。因此,在ZC#1和ZC#2之间发生码间干扰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W#1和W#2的序列的不同,抑制该码间干扰。
[0094]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循环移位轴上,吸收沃尔什轴上的正交性的崩解(即,沃尔什序列间的码间干扰),同时在沃尔什轴上,吸收循环移位轴上的正交性的崩解(即,ZC序列间的码间干扰)。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以ZC序列的扩频增益,补偿因沃尔什序列间的正交性的崩解而产生的沃尔什序列间的码间干扰,并且通过沃尔什序列的扩频增益,补偿因ZC序列间的正交性的崩解而产生的ZC序列间的码间干扰。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被码复用的响应信号的分离特性的劣化抑制到最小限度。
[0095]图8是,将图7所不的对应关系一般化的图。也就是说,图8表不使用多个第一序列和彼此正交的多个第二序列,对信号进行扩频的情况,所述多个第一序列根据彼此不同循环移位量能够相互分离。也就是说,根据图8,与同一个第二序列组合的多个第一序列间的、循环移位量的差设为k时,与相互相邻的多个第二序列组合的多个第一序列间的循环移位量的差为Λ (A〈k)。即,在图8中,第二序列的序号每增加1,使第一序列循环移位Λ。
[009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能够在以ZC序列的扩频增益补偿沃尔什序列间的码间干扰的同时,以沃尔什序列的扩频增益补偿ZC序列间的码间干扰。因此,可以使与同一个沃尔什序列组合的ZC序列间的循环移位量的差,小于图7中的“4”。图9表示将该差设为“2”的情况。在图7中能够使用PUCCH#1~PUCCH#12的12个PUCCH,而在图9中能够使用PUCCH#1~PUCCH#24的24个PUCCH。换言之,在图7中使用48个码资源中的12个码资源,而在图9中使用48个码资源中的24个码资源。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高有限的码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使码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
[0097]另外,使用图10所不的对应关系也能够获得与使用图9所不的对应关系时相同的效果。
[0098](实施方式2)
[0099]如图11 所示,w#0 为(I, I, I, I),W#1 为(I, -1, I, — I)时,ff#0 和 W#1 的前一半的2码片彼此正交,并且后一半的2码片也彼此正交。同样地,W#2为(1,1,-1, -1),W#3为(1,-1,-1, I)时,ff#2和稱3的前一半的2码片彼此正交,并且后一半的2码片也彼此正交。因此,如果在2码元时间中的传播路径状态的变化十分小,则不发生W#0与W#1之间的码间干扰,以及稱2与W#3之间的码间干扰。因此能够将通过使用了 W#0和W#i的第二次扩频而被码复用的多个响应信号分为前一半的2码片和后一半的2码片来进行分离。同样地,能够将通过使用了 W#2和W#3的第二次扩频而被码复用的多个响应信号分为前一半的2码片和后一半的2码片来进行分离。
[0100]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单元209根据图12所示的对应关系,控制扩频单元214中的第一次扩频所使用的ZC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以及扩频单元217中的第二次扩频所使用的沃尔什序列。在图12中,与W#0组合的ZC序列的循环移位量和与W#1组合的ZC序列的循环移位量相同,即0、2、4、6和10,与W#2组合的ZC序列的循环移位量和与W#3组合的ZC序列的循环移位量相同,即1、3、5、7、9和11。
[0101]这里,例如,在第二次扩频中同时使用W#0、W#1、W#2时,为了分离使用W#0进行了
第二次扩频的响应信号,求图1中的Sc^SpSyS3的总和。由此,能够从接收信号中,去除分另Ij用W#1和W#2进行扩频所获得的响应信号分量。但是,使用W#1的移动台和使用W#2的移动台高速移动时,因传播路径变动而产生的差分作为码间干扰残留在分离后的响应信号中。
[0102]也就是说,着眼于W#1时,因为Stl的符号与S1的符号不同,所以通过将Stl和S1相加,可以去除用W#1进行扩频所获得的响应信号分量。但是,因传播路径变动而产生的Λ#1的码间干扰残留在分离后的响应信号中。假设传播路径变动为线性,则在S2和S3之间,Δ#1的码间干扰同样地残留在分离后的响应信号中。因此,合计2Χ Δ#1的码间干扰残留在分离后的响应信号中。
[0103]另一方面,着眼于稱2时,因为Stl的符号与S1的符号相同,所以根据S2和S3的符号的不同,去除用W#2进行扩频所获得的响应信号分量。此时,合计4X A #2的码间干扰残留在分离后的响应信号中。
[0104]也就是说,在使用前一半的2码片彼此正交且后一半的2码片彼此正交的多个沃尔什序列进行了码复用的多个响应信号间的码间干扰变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相互的码间干扰较小的不同沃尔什序列(w#o和W#l)与同一个循环移位量的ZC序列组合使用,并且相互的码间干扰较大的不同沃尔什序列(W#0和W#2)与循环移位量不同的ZC序列组合使用。
[0105]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使用短于序列长度的、序列的一部分彼此正交的沃尔什序列,对响应信号进行第二次扩频,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移动台的高速移动的抗性。
[0106](实施方式3)
[0107]在通过使用了 ZC序列的第一次扩频的码复用中,也就是在循环移位轴上的码复用中,如上所述,在ZC序列间设置了不发生ZC序列间的码间干扰的程度的充分的循环移位量的差。因此,ZC序列间的正交性不容易崩解。而且,存在高速移动的移动台时,ZC序列间的正交性也不崩解。另一方面,在使用了沃尔什序列的第二次扩频的码复用中,也就是在沃尔什轴上的码复用中,如上所述,存在高速移动的移动台时,沃尔什序列间的正交性容易崩解。因此,通过第二次扩频将响应信号进行码复用时,增加正交性不容易崩解的循环移位轴上的平均复用度,而减少正交性容易崩解的沃尔什轴上的平均复用度即可。并且,最好在ZC序列间使沃尔什轴上的复用度均匀(相同),以免仅在使用一部分ZC序列进行了第一次扩频的响应信号中,沃尔什轴上的复用度极端地变大。也就是说,将响应信号在循环移位轴和沃尔什轴的两个轴上进行二维扩频时,最好减少沃尔什轴上的平均复用度,同时使沃尔什轴上的复用度在ZC序列间均匀(相同)。
[0108]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图13所示的对应关系,控制ZC序列和沃尔什序列。也就是说,控制单元209根据图13所示的对应关系,控制扩频单元214中的第一次扩频所使用的ZC序列的循环移位量、以及扩频单元217中的第二次扩频所使用的沃尔什序列。
[0109]这里,与图13所示的PUCCH#1~PUCCH#12分别对应的CCE#1~CCE#12中,假设按照CCE#1,CCE#2,…CCE#11,CCE#12的顺序,与CCE号对应的响应信号用物理资源(PUCCH用物理资源)的使用概率P或者CCE的优先级下降。也就是说,随着CCE号的增加,上述使用概率P单调减少。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PUCCH与ZC序列和沃尔什序列如图13所示地关联对应。
[0110]也就是说,着眼于图13的沃尔什轴的第一行(W#0)和第二行(W#l),可知PUCCH#1与 PUCCH#6 复用,PUCCH#2 与 PUCCH#5 复用。由此,PUCCH#1 与 PUCCH#6 的 PUCCH 号的总和7等于PUCCH#2与PUCCH#5的PUCCH号的总和7。也就是说,在沃尔什轴上,将序号较小的PUCCH与序号较大的PUCCH组合而进行配置。对于roCCH#3、PUCCH#4、PUCCH#7~PUCCH#12也同样。另外,在沃尔什轴的第三行(W#2)和第四行(W#3)中也同样。也就是说,在图13中,在彼此相邻的ZC序列间,彼此相邻的沃尔什序列的PUCCH号的总和(即CCE号的总和)相同。因此在图13中,沃尔什轴上的平均复用度大致均匀(大致相同)。
[0111]另外,在与同一个沃尔什序列组合的ZC序列间的循环移位量的差设为“2”时(图9),要使沃尔什轴上的复用度在ZC序列间均匀(相同),则根据图14所示的对应关系控制ZC序列和沃尔什序列即可。
[0112]与图14所示的PUCCH# I~PUCCH#24分别对应的CCE# I~CCE#24中,假设按照CCE#1, CCE#2, CCE#23,CCE#24的顺序,与CCE号对应的响应信号用物理资源的使用概率P或者CCE的优先级下降。也就是说,与上述同样,随着CCE号的增加,上述使用概率P单调减少。
[0113]着眼于图14的沃尔什轴的第一行_)和第三行(W#2),可知PUCCH#1与PUCCH#18 复用,PUCCH#2 与 PUCCH#17 复用。由此,PUCCH#1 与 PUCCH#18 的 PUCCH 号的总和19等于PUCCH#2与PUCCH#17的PUCCH号的总和19。另外,着眼于图14的沃尔什轴的第二行(W#0)和第四行(W#l),可知 PUCCH#12 与 PUCCH#19 复用,PUCCH#11 与 PUCCH#20 复用。由此,PUCCH#12 与 PUCCH#19 的 PUCCH 号的总和 31 等于 PUCCH#11 与 PUCCH#20 的 PUCCH 号的总和31。也就是说,在沃尔什轴上,与图13同样地,将序号较小的TOCCH与序号较大的PUCCH组合而进行配置。
[0114]PUCCH#3 ?PUCCH#10、PUCCH#13 ?PUCCH#16、PUCCH#21 ?PUCCH#24 也同样。也就是说,在图14中,与图13同样地,在彼此相邻的ZC序列间,彼此相邻的沃尔什序列的PUCCH号的总和(即CCE号的总和)相同。因此在图14中,与图13同样地,沃尔什轴上的平均复用度大致均匀(大致相同)。
[0115]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与CCE号对应的响应信号用物理资源的使用概率P或CCE的优先级,使各个PUCCH(即各个CCE)与用于二维扩频的各个序列关联对应。由此,沃尔什轴上的平均复用度、即沃尔什轴上的PUCCH复用数的期望值成为大致均匀(大致相同)。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不会出现仅在使用一部分ZC序列进行了第一次扩频的响应信号中,沃尔什轴上的复用度极端地变大的情形,因此能够将沃尔什序列间的正交性崩解时的影响抑制到最小限度。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进一步抑制通过第二次扩频而被码复用的响应信号的分离特性的劣化。
[0116]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117]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扩频单元,使用多个第一序列中的任意序列,对响应信号进行第一次扩频,所述多个第一序列根据相互不同的循环移位量能够相互分离;以及第二扩频单元,使用多个第二序列中的任意序列,对第一次扩频后的所述响应信号进行第二次扩频,与彼此相邻且不同的第二序列分别组合的、第一序列间的循环移位量的差比与同一个第二序列组合的第一序列间的循环移位量的差小。
[0118]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响应信号扩频方法,包括:第一扩频步骤,使用多个第一序列中的任意序列,对响应信号进行第一次扩频,所述多个第一序列根据相互不同的循环移位量能够相互分离;以及第二扩频步骤,使用多个第二序列中的任意序列,对第一次扩频后的所述响应信号进行第二次扩频,与彼此相邻且不同的第二序列分别组合的、第一序列间的循环移位量的差比与同一个第二序列组合的第一序列间的循环移位量的差小。
[0119]另外,图7、图9、图10、图12、图13和图14中,示出了使用W#0?W#3的四个沃尔什序列的情况。但是,在使用两个、三个、或五个以上的沃尔什序列的情况下也通过与上述同样的方法,能够实施本发明。
[0120]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以ZC序列的扩频增益补偿沃尔什序列间的码间干扰的结构。但是,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将沃尔什序列等完全正交序列用于第二次扩频的情况,也可以适用于例如将PN(伪随机)序列等非完全正交序列用于第二次扩频的情况。此时,以ZC序列的扩频增益,补偿因PN序列的非完全正交性而产生的码间干扰。也就是说,在将根据相互不同的循环移位量能够彼此分离的序列用于第一次扩频,并且将根据序列的不同能够彼此分离的序列用于第二次扩频的所有无线通信装置中,可以适用本发明。[0121]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来自多个移动台的多个响应信号进行码复用的情况。但是,也能够在将来自多个移动台的多个参照信号(导频信号)进行码复用的情况下,与上述同样地实施本发明。如图15所示,从ZC序列(序列长度为12)生成3码元的参照信号IVRpR2时,首先使ZC序列与序列长度为3的正交序列(FpFpF2)分别对应而进行IFFT。通过该IFFT,可以获得时间轴上的序列长度为12的ZC序列。然后,使用正交序列(Fc^FpF2)对IFFT后的信号进行扩频。也就是说,将一个参照信号(ZC序列)分别配置到三个码元IVRpRp在其他移动台中也同样将一个参照信号(ZC序列)被分别配置到三个码元R0,、R1, R2。但是,在不同的移动台间,使用在时间轴上的循环移位量相互不同的ZC序列,或者相互不同的正交序列。这里,ZC序列的时间轴上的序列长度为12,因此可以使用从同一个ZC序列生成的循环移 位量为O~11的12个ZC序列。另外,正交序列的序列长度为3,因此可以使用相互不同的三个正交序列。所以在理想的通信环境中,能够将来自最大36(12X3)个移动台的参照信号进行码复用。
[0122]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PUCCH是用于反馈ACK或NACK的信道,因而有时被称为ACK/NACK信道。
[0123]另外,有时移动台被称为UE,基站被称为Node B,副载波被称为音调(tone)。另外,CP有时被称为保护间隔(Guard Interval ;GI)。
[0124]另外,差错检测的方法不限于CRC。
[0125]另外,用于进行频域与时域之间的变换的方法不限于IFFT、FFT。
[0126]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本发明适用于移动台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被固定的静止状态的无线通信终端装置和与基站之间进行与移动台同等的动作的无线通信中继站装置。总之,本发明可以适用于所有的无线通信装置。
[0127]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由硬件构成本发明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可以由软件实现。
[0128]另外,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的各功能块通常被作为集成电路的LSI来实现。这些块既可以被单独地集成为一个芯片,也可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地被集成为一个芯片。虽然此处称为LSI,但根据集成程度,可以被称为1C、系统LS1、超大LSI (Super LSI)、或特大 LSI (Ultra LSI)。
[0129]另外,实现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仅限于LSI,也可使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使用可在LSI制造后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可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
[0130]再者,随着半导体的技术进步或随之派生的其他技术的出现,如果出现能够替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新技术,当然可利用该新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还存在着适用生物技术等的可能性。
[0131]2007年6月1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7-159580号以及2007年6月1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7-161966号所包含的说明书、说明书附图和说明书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都引用于本申请。
[0132]工业实用性
[0133]本发明能够适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等。
【权利要求】
1.基站装置, 移动站用于发送ACK或NACK的资源的识别号码与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 该基站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向所述移动站发送数据,并使用所述控制信道要素向所述移动站发送与所述数据相关的控制信息;以及 接收单元,接收使用多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以及由多个循环移位量中的I个循环移位量即与所述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而由所述移动站扩频并发送来的对于所述数据的ACK或NACK, 所述I个正交序列和所述I个循环移位量由与所述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的所述资源的识别号码所确定, 所述多个正交序列的每I个是由4个码构成的序列长度为4的正交序列, 所述多个正交序列包括第一正交序列和第二正交序列,其中,由所述第一正交序列中的前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不与由所述第二正交序列中的前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正交,并且由所述第一 正交序列中的后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不与由所述第二正交序列中的后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正交, 不同于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相关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 所述多个正交序列还包括第三正交序列,其中,由所述第二正交序列中的前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与由所述第三正交序列中的前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正交,并且由所述第二正交序列中的后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与由所述第三正交序列中的后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正交, 与关联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循环移位量相同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三正交序列相关联。
3.基站装置, 移动站用于发送ACK或NACK的资源的识别号码与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 该基站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向所述移动站发送数据,并使用所述控制信道要素向所述移动站发送与所述数据相关的控制信息;以及 接收单元,接收使用多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以及由多个循环移位量中的I个循环移位量即与所述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而由所述移动站扩频并发送来的对于所述数据的ACK或NACK, 所述I个正交序列和所述I个循环移位量由与所述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的所述资源的识别号码所确定, 所述多个正交序列的每I个是由4个码构成的序列长度为4的正交序列, 所述多个正交序列包括: 第一正交序列和第二正交序列,其中,由所述第一正交序列中的前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不与由所述第二正交序列中的前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正交,并且由所述第一正交序列中的后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不与由所述第二正交序列中的后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正交;以及 第三正交序列,其中,由所述第一正交序列中的前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与由所述第三正交序列中的前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正交,由所述第一正交序列中的后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与由所述第三正交序列中的后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正交,由所述第二正交序列中的前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与由所述第三正交序列中的前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正交,以及由所述第二正交序列中的后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与由所述第三正交序列中的后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正交, 不同于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相关联, 与关联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或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循环移位量相同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三正交序列相关联。
4.基站装置, 移动站用于发送ACK或NACK的资源的识别号码与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 该基站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向所述移动站发送数据,并使用所述控制信道要素向所述移动站发送与所述数据相关的控制信息;以及 接收单元,接收使用多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以及由多个循环移位量中的I个循环移位量即与所述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而由所述移动站扩频并发送来的对于所述数据的ACK或NACK, 所述I个正交序列和所述I个循环移位量由与所述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的所述资源的识别号码所确定, 所述多个正交序列的每I个由[Wtl, W1, W2,W3]表示, 所述多个正交序列包括第一正交序列和第二正交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的[W0, W1]不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Wtl, W1]正交,并且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的[W2,W3]不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w2,w3]正交, 不同于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相关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装置, 所述多个正交序列还包括第三正交序列,其中,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Wc^W1]与所述第三正交序列的[Wc^W1]正交、以及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w2,w3]与所述第三正交序列的[w2,W3]正交, 与关联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循环移位量相同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三正交序列相关联。
6.基站装置, 移动站用于发送ACK或NACK的资源的识别号码与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 该基站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向所述移动站发送数据,并使用所述控制信道要素向所述移动站发送与所述数据相关的控制信息;以及 接收单元,接收使用多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以及由多个循环移位量中的I个循环移位量即与所述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而由所述移动站扩频并发送来的对于所述数据的ACK或NACK, 所述I个正交序列和所述I个循环移位量由与所述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的所述资源的识别号码所确定, 所述多个正交序列的每I个由[Wtl, W1, W2,W3]表示, 所述多个正交序列包括: 第一正交序列和第二正交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的[Wc^W1]不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w。,W1]正交,并且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的[W2,W3]不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W2,W3]正交;以及 第三正交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的[Wtl, W1]与所述第三正交序列的[Wtl, W1]正交,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的[w2,W3]与所述第三正交序列的[W2,W3]正交,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Wtl, W1]与所述第三正交序列的[Wtl, W1]正交,以及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W2,W3]与所述第三正交序列的[w2,w3]正交, 不同于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相关联, 与关联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或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循环移位量相同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三正交序列相关联。
7.如权利要求4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装置, 所述W。~W3为I或-1。
8.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装置, 所述多个循环移位量包括多个第一循环移位量、以及与所述多个第一循环移位量不同的多个第二循环移位量, 所述第一正交序列与所述多个第一循环移位量相关联,所述第二正交序列与所述多个第二循环移位量相关联。
9.如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装置, 所述多个循环移位量包括多个第一循环移位量、以及与所述多个第一循环移位量不同的多个第二循环移位量, 所述第一正交序列与所述多个第一循环移位量相关联,所述第二正交序列和所述第三正交序列与所述多个第二循环移位量相关联。
10.如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装置, 所述多个循环移位量包括多个第一循环移位量、以及与所述多个第一循环移位量不同的多个第二循环移位量, 所述第一正交序列与所述多个第一循环移位量相关联,所述第二正交序列与所述多个第二循环移位量相关联,所述第三正交序列与所述多个第一循环移位量或所述多个第二循环移位量相关联。
11.基站装置, 移动站用于发送ACK或NACK的资源的识别号码与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 该基站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向所述移动站发送数据,并使用所述控制信道要素向所述移动站发送与所述数据相关的控制信息;以及 接收单元,接收使用多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以及由多个循环移位量中的I个循环移位量即与所述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而由所述移动站扩频并发送来的对于所述数据的ACK或NACK, 所述I个正交序列和所述I个循环移位量由与所述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的所述资源的识别号码所确定, 所述多个正交序列包括为[1,-1,1,_1]的第一正交序列、以及为[1,-1,_1,1]的第二正交序列, 不同于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相关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装置, 所述多个正交序列包括为[1,1,1,1]的第三正交序列, 不同于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三正交序列的相关联。
13.基站装置, 移动站用于发送ACK或NACK的资源的识别号码与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 该基站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向所述移动站发送数据,并使用所述控制信道要素向所述移动站发送与所述数据相关的控制信息;以及 接收单元,接收使用多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以及由多个循环移位量中的I个循环移位量即与所述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而由所述移动站扩频并发送来的对于所述数据的ACK或NACK, 所述I个正交序列和所述I个循环移位量由与所述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的所述资源的识别号码所确定, 所述多个正交序列包括为[1,-1,1,_1]的第一正交序列、为[1,-1,_1,1]的第二正交序列、以及为[1,1,1,1]的第三正交序列, 不同于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相关联, 与关联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或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循环移位量相同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三正交序列相关联。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装置, 所述多个循环移位量包括多个第一循环移位量、以及与所述多个第一循环移位量不同的多个第二循环移位量, 所述第一正交序列与所述多个第一循环移位量相关联,所述第二正交序列与所述多个第二循环移位量相关联。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装置, 所述多个循环移位量包括多个第一循环移位量、以及与所述多个第一循环移位量不同的多个第二循环移位量, 所述第三正交序列与所述多个第一循环移位量相关联,所述第二正交序列与所述多个第二循环移位量相关联。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装置, 所述多个循环移位量包括多个第一循环移位量、以及与所述多个第一循环移位量不同的多个第二循环移位量, 所述第一正交序列与所述多个第一循环移位量相关联,所述第二正交序列与所述多个第二循环移位量相关联,所述第三正交序列与所述多个第一循环移位量或所述多个第二循环移位量相关联。
17.如权利要求14至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装置, 所述多个循环移位量由以规定的I个单位进行循环移位的12个循环移位量构成, 所述多个第一循环移位量由所述多个循环移位量中以2个单位进行循环移位的6个循环移位量构成, 所述多个第二循环移位量由所述多个循环移位量中去除所述多个第一循环移位量后的、以2个单位进行循环移位的6个循环移位量构成。
18.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权利要求11至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基站装置, 对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和所述第二正交序列各自采用的所述循环移位量的最小差,小于对同一正交序列 采用的多个循环移位量的最小差。
19.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权利要求11至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基站装置, 所述控制信息包含所述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权利要求11至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 所述发送单元使用I个或号码连续的多个控制信道单元发送所述控制信息, 所述资源与用于发送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控制信道单元中的最小号码相对应。
21.无线通信方法, 移动站用于发送ACK或NACK的资源的识别号码与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 该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所述移动站发送数据,并使用所述控制信道要素向所述移动站发送与所述数据相关的控制信息;以及 接收使用多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以及由多个循环移位量中的I个循环移位量即与所述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而由所述移动站扩频并发送来的对于所述数据的ACK或NACK, 所述I个正交序列和所述I个循环移位量由与所述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的所述资源的识别号码所确定, 所述多个正交序列的每I个是由4个码构成的序列长度为4的正交序列, 所述多个正交序列包括:第一正交序列和第二正交序列,其中,由所述第一正交序列中的前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不与由所述第二正交序列中的前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正交,并且由所述第一正交序列中的后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不与由所述第二正交序列中的后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正交, 不同于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相关联。
22.无线通信方法, 移动站用于发送ACK或NACK的资源的识别号码与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 该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所述移动站发送数据,并使用所述控制信道要素向所述移动站发送与所述数据相关的控制信息;以及 接收使用多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以及由多个循环移位量中的I个循环移位量即与所述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而由所述移动站扩频并发送来的对于所述数据的ACK或NACK, 所述I个正交序列和所述I个循环移位量由与所述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的所述资源的识别号码所确定, 所述多个正交序列的每I个由[Wtl, W1, W2,W3]表示, 所述多个正交序列包括第一正交序列和第二正交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的[W0, W1]不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Wtl, W1]正交,并且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的[W2,W3]不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w2,w3]正交, 不同于与所述第一正交 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相关联。
23.无线通信方法, 移动站用于发送ACK或NACK的资源的识别号码与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 该无线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所述移动站发送数据,并使用所述控制信道要素向所述移动站发送与所述数据相关的控制信息;以及 接收使用多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以及由多个循环移位量中的I个循环移位量即与所述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而由所述移动站扩频并发送来的对于所述数据的ACK或NACK, 所述I个正交序列和所述I个循环移位量由与所述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的所述资源的识别号码所确定, 所述多个正交序列包括为[1,-1,1,_1]的第一正交序列、以及为[1,-1,_1,1]的第二正交序列, 不同于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相关联。
24.集成电路, 移动站用于发送ACK或NACK的资源的识别号码与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 该集成电路控制如下处理: 向所述移动站发送数据,并使用所述控制信道要素向所述移动站发送与所述数据相关的控制信息;以及 接收使用多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以及由多个循环移位量中的I个循环移位量即与所述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而由所述移动站扩频并发送来的对于所述数据的ACK或NACK,所述I个正交序列和所述I个循环移位量由与所述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的所述资源的识别号码所确定, 所述多个正交序列的每I个是由4个码构成的序列长度为4的正交序列, 所述多个正交序列包括:第一正交序列和第二正交序列,其中,由所述第一正交序列中的前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不与由所述第二正交序列中的前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正交,并且由所述第一正交序列中的后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不与由所述第二正交序列中的后一半的2个码构成的序列正交, 不同于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相关联。
25.集成电路, 移动站用于发送ACK或NACK的资源的识别号码与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 该集成电路控制如下处理: 向所述移动站发送数据,并使用所述控制信道要素向所述移动站发送与所述数据相关的控制信息;以及 接收使用多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以及由多个循环移位量中的I个循环移位量即与所述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而由所述移动站扩频并发送来的对于所述数据的ACK或NACK, 所述I个正交序列和所述I个循环移位量由与所述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的所述资源的识别号码所确定, 所述多个正交序列的每I个由[Wtl, W1, W2,W3]表示, 所述多个正交序列包括:第一正交序列和第二正交序列,其中,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的[W0, W1]不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Wtl, W1]正交,并且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的[W2,W3]不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的[w2,w3]正交, 不同于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相关联。
26.集成电路, 移动站用于发送ACK或NACK的资源的识别号码与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 该集成电路控制如下处理: 向所述移动站发送数据,并使用所述控制信道要素向所述移动站发送与所述数据相关的控制信息;以及 接收使用多个正交序列中的I个正交序列、以及由多个循环移位量中的I个循环移位量即与所述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所定义的序列,而由所述移动站扩频并发送来的对于所述数据的ACK或NACK, 所述I个正交序列和所述I个循环移位量由与所述控制信道要素的号码相对应的所述资源的识别号码所确定, 所述多个正交序列包括为[1,-1,1,_1]的第一正交序列、以及为[1,-1,_1,1]的第二正交序列, 不同于与所述第一正交序列相关联的循环移位量的循环移位量,与所述第二正交序列相关联。
【文档编号】H04B1/707GK103546227SQ201310492202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5日
【发明者】中尾正悟, 今村大地, 西尾昭彦, 星野正幸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