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防盗方法及客户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8049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防盗方法及客户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防盗方法及客户端。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发送方的防盗指令,其中,防盗指令以短信为发送载体;解析防盗指令,得到该指令对应的防盗命令;执行防盗命令对应的操作,以实现移动终端防盗。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达到在未开启防盗功能的移动终端被盗之后有效对该移动终端进行防盗,并且降低偷盗犯罪率、保护用户财产安全的有益效果。
【专利说明】移动终端防盗方法及客户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应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防盗方法及客户端。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智能移动终端和网络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等多种设备)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全方位“助手”。为方便使用,人们在使用移动终端的应用时通常会将各种账号信息、私人聊天记录以及图片照片等信息直接存储在移动终端。因此,若移动终端丢失,不仅会给用户带来财产损失,更为重要的是用户存储于移动终端内的私人信息,例如账号密码等财务信息。这些私人信息若被泄露,对用户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因此,移动终端的防盗十分重要。
[0003]现有技术中,当移动终端被盗之后,移动终端在偷盗者一侧可以被继续使用。偷盗者通过对移动终端进行刷机或者拔出移动终端电池等操作阻止失主找回被盗移动终端,而失主在终端被盗之后无法对移动终端进行保护。当偷盗者对被盗终端进行交易,失主无法找回被盗终端,导致财产损失,并且,存储于移动终端中的数据等用户资料随着移动终端的丢失而丢失甚至造成更多难以估计的损失。
[0004]综上,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被盗之后,无法继续对移动终端进行防盗的缺陷间接鼓励偷盗者的偷盗行为,无法有效遏制偷盗犯罪,并且给用户造成财产损失等恶劣后果。

【发明内容】

[0005]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移动终端防盗方法和相应的客户端。
[0006]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防盗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发送方的防盗指令,其中,所述防盗指令以短信为发送载体;解析所述防盗指令,得到该指令对应的防盗命令;执行所述防盗命令对应的操作,以实现移动终端防盗。
[0007]可选地,解析所述防盗指令,得到该指令对应的防盗命令,包括:解析所述防盗指令,得到所述发送方的验证码,其中,所述验证码包括所述发送方的移动终端标识和/或证明所述发送方可信任的密码;将得到的所述发送方的验证码与预存的验证码进行匹配;若确定两者匹配,则解析得到所述防盗指令对应的防盗命令。
[0008]可选地,所述发送方的移动终端标识包括下列至少之一:所述发送方的电话号码;所述发送方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号;所述发送方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识别码IMEI。
[0009]可选地,证明所述发送方可信任的密码包括下列至少之一:所述发送方的移动终端标识;预先设置的证明所述发送方身份的字符串。
[0010]可选地,解析所述防盗指令,包括:确定所述防盗指令是否被加密;若是,采用相应的解密手段对所述防盗指令进行解密。
[0011]可选地,所述防盗指令中的所述发送方的验证码被加密;相应的,采用相应的解密手段对所述验证码进行解密,获取解密后的验证码。[0012]可选地,加密手段为数据加密标准DES加密,解密手段为DES解密。
[0013]可选地,所述接收来自发送方的防盗指令之前,还包括:预先存储可信任的移动终端标识和/或可信任的密码,以待对所述发起方进行验证。
[0014]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防盗方法还包括:将已存储的可信任的发送方的移动终端标识和/或密码删除;注销防盗功能。
[0015]可选地,当任一防盗命令被执行的过程中,轮询查询其是否执行成功;若是,则结束该防盗命令的执行;若否,则再次尝试执行该防盗命令。
[0016]可选地,执行所述防盗命令对应的操作之后,还包括:将执行结果作为回执返回所述发送方,其中,若所述发送方在指定时间内未收到所述回执,则发起轮询查询,查询是否回执成功;若是,则结束回执查询;若否,则再次请求回执。
[0017]可选地,利用短信作为所述防盗指令的发送载体时,在确定所述发送方的身份信息之前,还包括:判断接收到的短信是否携带有所述防盗指令;若是,则拦截该短信,获取所述防盗指令信息并触发所述发送方的身份信息确定操作;若否,则放行该短信。
[0018]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防盗客户端,包括:接收模块,配置为接收来自发送方的防盗指令,其中,所述防盗指令以短信为发送载体;解析模块,配置为解析所述防盗指令,得到该指令对应的防盗命令;执行模块,配置为执行所述防盗命令对应的操作,以实现移动终端防盗。
[0019]可选地,所述解析模块还配置为:解析所述防盗指令,得到所述发送方的验证码,其中,所述验证码包括所述发送方的移动终端标识和/或证明所述发送方可信任的密码;将得到的所述发送方的验证码与预存的验证码进行匹配;若确定两者匹配,则解析得到所述防盗指令对应的防盗命令。
[0020]可选地,所述解析模块还配置为:确定所述防盗指令是否被加密;若是,采用相应的解密手段对所述防盗指令进行解密。
[0021]可选地,所述解析模块还配置为:所述防盗指令中的所述发送方的验证码被加密;相应的,采用相应的解密手段对所述验证码进行解密,获取解密后的验证码。
[0022]可选地,还包括存储模块,配置为:预先存储可信任的移动终端标识和/或可信任的密码,以待对所述发起方进行验证。
[0023]可选地,还包括注销模块,配置为将已存储的可信任的发送方的移动终端标识和/或密码删除;注销防盗功能。
[0024]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防盗客户端还包括:命令轮询模块,配置为当任一防盗命令被执行的过程中,轮询查询其是否执行成功;若是,则结束该防盗命令的执行;若否,则再次尝试执行该防盗命令。
[0025]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客户端还包括短信拦截模块,配置为:判断接收到的短信是否携带有所述防盗指令;若是,则拦截该短信,获取所述防盗指令信息并触发所述发送方的身份信息确定操作;若否,则放行该短信。
[002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来自发送方的、以短信为发送载体的防盗指令,通过解析防盗指令获取防盗命令,并且根据防盗命令,能够执行对应的防盗操作。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防盗指令来自能够发送短信的设备或终端,目前能够发送短信的设备或终端很多(例如手机、电脑、平板等),从而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移动终端的防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被盗之后,无法继续对移动终端进行防盗的问题。并且,使用能够发送短信的其他设备或终端能够开启本移动终端的防盗功能,避免如现有技术所说,因本移动终端自身未开启防盗功能导致给偷盗者可乘之机。本发明实施例在移动终端被盗之后,仍旧能够接收到发送方的防盗指令,并根据解析防盗指令获得的防盗命令执行防盗操作。例如,用户移动终端丢失之后,通过发送防盗指令至被盗移动终端,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对被盗移动终端进行锁屏操作,阻止偷盗者使用移动终端。偷盗者无法使用移动终端导致偷盗者无法通过刷机等操作翻新移动终端,进而偷盗者无法将被盗移动终端转卖获得利润。进一步,能够有效降低偷窃犯罪发生的概率。另外,根据接收到的防盗指令,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获取偷盗者的身份标识信息(如偷盗者的照片、指纹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获取到偷盗者的身份标识信息之后,能够根据上述身份标识信息对偷盗者进行抓捕。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达到终端被盗之后有效对终端进行防盗,并且降低偷盗犯罪率、保护用户财产安全的有益效果。
[0027]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8]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30]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防盗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0031]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注册短信拦截功能的处理流程图;
[0032]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短信接收处理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0033]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预先存储验证码的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0034]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对命令执行情况进行轮询查询的处理流程图;
[0035]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查询回执的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0036]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防盗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0037]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亲友手机侧的移动终端防盗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0038]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被盗手机一侧的移动终端防盗方法的处理流程图;以及
[0039]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防盗客户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41]相关技术中提及,移动终端被盗之后,无法继续对移动终端进行防盗的缺陷间接鼓励偷盗者的偷盗行为,无法有效遏制偷盗犯罪,并且给用户造成财产损失等恶劣后果。
[004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防盗方法。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防盗方法的处理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流程至少包括步骤S102至步骤S106。
[0043]步骤S102、接收来自发送方的防盗指令,其中,防盗指令以短信为发送载体。
[0044]步骤S104、解析防盗指令,得到该指令对应的防盗命令。
[0045]步骤S106、执行防盗命令对应的操作,以实现移动终端防盗。
[004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来自发送方的、以短信为发送载体的防盗指令,通过解析防盗指令获取防盗命令,并且根据防盗命令,能够执行对应的防盗操作。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防盗指令来自能够发送短信的设备或终端,目前能够发送短信的设备或终端很多(例如手机、电脑、平板等),从而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移动终端的防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被盗之后,无法继续对移动终端进行防盗的问题。并且,使用能够发送短信的其他设备或终端能够开启本移动终端的防盗功能,避免如现有技术所说,因本移动终端自身未开启防盗功能导致给偷盗者可乘之机。本发明实施例在移动终端被盗之后,仍旧能够接收到发送方的防盗指令,并根据解析防盗指令获得的防盗命令执行防盗操作。例如,用户移动终端丢失之后,通过发送防盗指令至被盗移动终端,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对被盗移动终端进行锁屏操作,阻止偷盗者使用移动终端。偷盗者无法使用移动终端导致偷盗者无法通过刷机等操作翻新移动终端,进而偷盗者无法将被盗移动终端转卖获得利润。进一步,能够有效降低偷窃犯罪发生的概率。另外,根据接收到的防盗指令,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获取偷盗者的身份标识信息(如偷盗者的照片、指纹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获取到偷盗者的身份标识信息之后,能够根据上述身份标识信息对偷盗者进行抓捕。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达到终端被盗之后有效对终端进行防盗,并且降低偷盗犯罪率、保护用户财产安全的有益效果。
[0047]如图1中的步骤S10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接收到的防盗指令以短信为发送载体。在接收以短信为载体的防盗指令之前,本发明实施例注册短信拦截功能。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注册短信拦截功能的处理流程图。如图2中的步骤S20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注册短信拦截功能。注册完成之后,本发明实施例执行步骤S204,生成防盗指令与防盗命令对应的映射表。若以短信为防盗指令的发送载体,也可以称该映射表为“短信-命令表”,实施时可以根据该表查找并确定接收短信对应的防盗命令。该映射表中,防盗指令以及防盗命令形成对应关系。例如“Dingwei#”、“Suoding#”等。在映射表中,防盗指令中的“Dingwei#”在映射表中可以查找到对应防盗命令中的定位(Locate)命令,同理,防盗指令中的“Suoding#”在映射表中可以查找到对应防盗命令中的锁定屏幕(Lock)命令。另外,为区分防盗指令与普通短信,防盗指令中存储有识别防盗指令的识别字符,帮助识别短信中存在防盗指令。例如“Dingwei#”、“Suoding#”中的“#”或者“*Dingwei*”中防盗指令前后的“*”。当短信中出现如上述优选实施例中提及的或者或者其他移动终端能够输入的识别字符时,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识别并拦截到短信中的防盗指令,进而能够继续执行防盗操作。本例中的识别字符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字符的组合。由于识别字符的区别特性,通常选取不常用的特殊字符作为识别字符,例如上文提及的“#”、“*”,再例如指定不常用的罗马字母、希腊字母等字符作为识别字符均可。多个字符的组合使用可以加强识别字符的验证功能,例如,可以设置如下防盗格式:每隔N个字符检测到一个特殊字符,则证明该条短信为防盗短信,并非是普通短信。此时,若根据短信内容的长度,特殊字符的个数相应变化,可以是1、2、3……。
[0048]短信拦截功能注册结束之后,本发明实施例按照如图3所示的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短信接收处理方法的处理流程图执行操作。如图3所示,当本发明实施例接收到短信(即步骤S302)之后,本发明实施例执行步骤S304,判断接收到的短信是否携带有防盗指令。根据在图2中的步骤S204中生成的映射表,本发明实施例查询接收到的短信中是否携带有该映射表中包含的特殊字符。若含有特殊字符,则判断出接收的短信中携带有防盗指令,本发明实施例继续执行步骤S306。若未含有上述特殊字符,则判断出接收的短信中未携带有防盗指令,本发明实施例继续执行步骤S308。
[0049]如图3中的步骤S30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判断短信中携带有防盗指令之后,拦截该短信(通常也称吃掉短信)。本发明实施例中,拦截短信可以避免该短信在移动终端的系统中出现,引起偷盗者的疑心,导致偷盗者提高警惕。若移动终端的系统中显示携带有防盗指令的短信,偷盗者据此判断移动终端开启防盗功能,则偷盗者可能对移动终端执行刷机或者拔出电池等操作,降低被盗移动终端被找回的机率,并增大相关部门找回被盗终端、抓获偷盗者的难度。步骤S306执行完毕,本发明实施例继续执行步骤S310,获取短信中的防盗指令信息,并触发对发送方的身份信息进行确定的操作,流程结束。若根据判断,接收到的短信中未携带有防盗指令,则本发明实施例执行步骤S308,放行短信,流程结束。
[0050]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判断接收到的短信中未携带有防盗指令时,放行短信,能够降低偷盗者的警惕性,有利于找回被盗终端,抓获偷盗者。例如,当用户的移动终端丢失之后,若偷盗者在被盗移动终端中看到移动终端能够接收到短fe,认为移动终端并未被锁定,并未开启防盗功能。另外,本发明实施例将携带有防盗指令的短信拦截,使其无法显示在移动终端的系统中,而是在后台根据短信中携带的防盗指令进行防盗操作。偷盗者无法发现移动终端已开启防盗功能,并执行相应防盗操作,如上报移动终端的实时位置甚至上报偷盗者的指纹等操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降低偷盗者的警惕性,增大被盗移动终端找回的可能性,进而有效遏制偷盗犯罪的发生,保护用户的财产安全。
[0051]上文提及,当接收到的短信中携带有防盗指令时,本发明实施例获取短信中的防盗指令信息,并触发确定或验证发送方身份信息操作。如图1中的步骤S10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解析防盗指令,得到该指令对应的防盗命令。
[0052]本发明实施例对防盗指令进行解析,得到发送该防盗指令的发送方的验证码。得到验证码之后,本发明实施例继续对得到的验证码与移动终端预存的验证码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是否获取防盗指令对应的防盗命令。若得到的验证码与移动终端预存的可信任的移动终端标识和/或密码匹配,则获取防盗命令。若得到的验证码与移动终端预存的可信任的移动终端标识和/或密码不匹配,为避免接收到恶意发送端发送的防盗指令导致对移动终端执行错误的防盗操作,本发明实施例忽略该防盗命令。
[0053]本发明实施例中,验证码可以是发送方的移动终端标识和/或证明发送方可信任的密码。其中,发送方的移动终端标识包括发送方的电话号码、发送方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以下简称SIM)卡号以及发送方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以下简称 IMEI)至少任意之一。证明发送方可信任的密码可以是发送方的移动终端标识、预先设置的证明发送方可信任的字符串至少任意之一。例如,可以将数字与字母的任意组合设置为证明发送方可信任的字符串。如,ac 1088206、A34TFAK6808等。还可以将用户的姓名或者用户的生日、宠物的生日设置为证明发送方可信任的密码等等。
[0054]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预先存储可信任的移动终端标识和/或密码的方法的处理流程图。需要说明的是,本优选实施例中,为方便称呼,将可信任的移动终端标识和/或密码统称为密码,将可信任的移动终端标识称为亲友号码。参见图4,该流程至少包括步骤S402至步骤S412。
[0055]步骤S402、是否设置亲友号码。
[0056]本优选实施例中,首先询问用户是否在本移动终端上设置亲友号码,若是,则执行步骤S404,若否,则执行步骤S408。
[0057]步骤S404、设置亲友号码。
[0058]若用户选择设置亲友号码,则本发明实施例根据在移动终端本地的通讯录或者常用联系人列表或者白名单中选择若干常用联系电话号码,将其设为亲友号码。
[0059]步骤S406、对亲友号码设置完毕之后,设置密码为亲友号码。当移动终端接收到携带有防盗指令的短信之后,解析防盗指令获得验证码。若该验证码与预先设置的作为密码的亲友号码匹配,则获取防盗指令对应的防盗命令。
[0060]步骤S408、是否设置密码。
[0061]若根据用户选择,对亲友号码未进行设置,则继续询问是否设置密码。若不进行设置,则流程结束。若设置,则执行步骤S412。
[0062]步骤S410、根据用户输入的字符串设置密码
[0063]步骤S412、确认开启密码。
[0064]当设置密码为亲友号码成功之后,确认开启使用密码功能,流程结束。
[0065]如上文所述的存储可信任的移动终端标识和/或密码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通过设置可信任的移动终端标识和/或密码为空将已存储的可信任的移动终端标识和/或密码删除。例如,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按照如图4所示的流程,将亲友号码、短信防盗密码设置为空,并在点击“开启密码”栏以关闭密码功能。删除可信任的移动终端标识和/或密码之后,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选择注销防盗功能。
[0066]如上文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对防盗指令进行解析时获取验证码,确定防盗指令是否加密。若防盗指令为加密防盗指令,则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相应的解密手段对防盗指令进行解密,并采用相应的解密手段对验证码进行解密,获取解密后的验证码并进行匹配。本发明实施例中,防盗指令可以是通过任意加密算法被加密,本发明实施例在对防盗指令进行解析时采用相应的解密手段对防盗命令以及验证码进行解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定。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数据加密标准(Data EncryptionStandard,以下简称DES)对防盗指令进行加密以及解密。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对接收到的防盗指令中除验证码以及防盗命令之外的其他信息或者内容也进行加密处理。本发明实施例对防盗指令中的所有信息或者内容进行加密处理,能够增强对防盗指令中重要信息或者内容(如防盗指令中的验证码或者防盗命令)的保护,提高接收到的防盗指令的安全性。
[0067]当本发明实施例根据预先存储的验证码对防盗指令中携带的验证码进行匹配之后,若发送方的验证码与移动终端的验证码能够匹配,则解析防盗指令以得到对应的防盗命令。获取到防盗命令之后,执行如图1所示的步骤S106,执行防盗命令对应的操作,以实现移动终端防盗。
[0068]在任一防盗命令被执行的过程中,本发明实施例轮询查询该命令是否执行成功。如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对命令执行情况进行轮询查询的处理流程图。执行图5中的步骤S502,判断即将执行的防盗命令是否执行成功。若根据判断结果,该防盗命令未能执行,则执行步骤S504,再次尝试执行该防盗命令,流程结束。若根据判断结果,该防盗命令执行成功,则流程结束。
[0069]本发明实施例中,对防盗命令的执行情况进行轮询查询保证移动终端获取到的防盗命令能够被及时执行,避免因防盗命令执行不及时导致偷盗者对移动终端进行刷机或者其他操作使得移动终端无法被找回。例如,本发明实施例即将执行锁定屏幕命令,对该锁定屏幕命令是否执行成功进行查询。若锁定屏幕命令未执行,则本发明实施例执行锁定屏幕命令,对移动终端的屏幕进行锁定。若锁定屏幕命令执行成功,则本发明实施例放弃再次执行该屏幕锁定命令。
[0070]当接收到的防盗命令执行完毕之后,本发明实施例将执行结果作为回执返回防盗指令的发送方,提醒发送方防盗指令已执行。发送方收到该回执之后,能够继续下一步防盗操作。另外,若防盗指令发送方在指定时间内未收到回执,则本发明实施例发起轮询查询,查询回执是否成功。如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查询回执的方法的处理流程图。当发送方在执行时间内未收到回执,本发明实施例执行如图6所示的步骤S602,向服务器请求查询回执。继而,本发明实施例执行步骤S604,查询是否回执成功。若成功,则流程结束。若未成功,则本发明实施例返回执行步骤S602,直至查询回执成功。通过发送回执查询,本发明实施例保证防盗指令发送方能够及时获知防盗指令的执行情况,并能够及时获知防盗指令执行结束,并更加高效执行防盗操作。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被盗移动终端找回的机率。
[0071]现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移动终端防盗方法进行说明。
[0072]实施例一
[0073]图7至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防盗方法的处理流程图,用于支持上述任意一个移动终端防盗方法,将上述移动终端防盗方法阐述得更加清晰易懂。需要说明的是,为将本优选实施例阐述得更加明白简单,本优选实施例中,将发送方设置于亲友手机,将移动终端设置于被盗手机。
[0074]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防盗方法的处理流程图。如图7所示,手机被盗之后,本优选实施例执行步骤S702,通过亲友手机发送防盗短信至被盗手机。其中,该亲友手机的号码预先存储于被盗手机中。被盗手机接收到防盗短信之后,本优选实施例执行步骤S704,处理防盗短信。处理完毕之后,执行步骤S706,返回被盗处理结果至亲友手机,完成被盗手机的防盗处理流程。
[0075]现分别从亲友手机侧以及被盗手机侧介绍本优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防盗方法的处理流程。
[0076]请注意,在此以亲友手机代表防盗指令发送方,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防盗指令发送方不止可以使亲友手机,而可以是任何其他可以发送短信的通信设备,通过验证在防盗指令中包含的密码来验证该发送方的身份是否合法,本发明不限于此。
[0077]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亲友手机侧的移动终端防盗方法的处理流程图。参见图8,该流程至少包括步骤S802至步骤S806。
[0078]当手机被盗之后,本实施例通过亲友手机编辑并发送防盗短信至被盗手机。在编辑防盗短信时,若防盗短信中的防盗命令为一些简单操作,如“锁定手机屏幕”,则本实施例可以通过编辑特殊的防盗短信直接进行发送。若防盗短信中的防盗命令为一些安全要求较高的防盗命令,如“删除手机数据”、“备份手机数据”等,则本实施例首先对即将发送的防盗短信进行加密。其次,将经过加密处理的防盗短信发送至被盗手机。
[0079]如图8所示的步骤S802,本实施例对即将发送的防盗短信进行加密处理时,首先拼接特殊标记。在上文提及的包含特殊子符以及防盗指令的映射中存在步骤S802中拼接的特殊标记。并且,在该映射中,存在专门用于加密的特殊标记。例如,该映射中,同时存在“Dingwei#”以及“Dingwei#E”,两者对应的防盗命令均为Locate命令。但“Dingwei#”表示未加密的防盗指令,“Dingwei#E”标识加密的防盗命令。
[0080]之后,本实施例继续执行步骤S804,对其余内容进行加密。例如,“Dingwei#E1380013800”中,“Dingwei#E”后面的数字表示验证码,即被盗手机预先存储的密码或者亲友号码等。步骤S804对该密码或者亲友号码进行加密处理。加密处理之后,得至IJ“DingWeiE#ac35e5b301”。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展示的防盗指令中的字母及数字仅用作示例,不能代表真实的密码或者亲友号码的数字位数或者加密后的防盗指令的真实显示。对防盗短信进行加密之后,本实施例执行步骤S806,发送防盗短信至被盗手机,流程结束。
[0081]亲友手机发送防盗短信至被盗手机之后,被盗手机对接收到的防盗短信进行处理。如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被盗手机一侧的移动终端防盗方法的处理流程图。参见图9,该流程至少包括步骤S902至步骤S920。
[0082]步骤S902、接收防盗短信。
[0083]步骤S904、判断接收到的防盗短信的发送方是否为亲友号码。若是,直接执行步骤S910,若否,执行步骤S906。
[0084]步骤S906、判断接收到的防盗短信中是否含有经过DES加密的内容。若是,执行步骤S918,若否,执行步骤S908。
[0085]步骤S908、判断防盗短信中的验证码是否正确。
[0086]具体地,防盗短信中的验证码可以是证明发送方可信任的密码,可以是发送方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还可以同时包括密码以及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两者。经判断,若防盗短信中的验证码正确,执行步骤S910,若错误,流程结束。
[0087]步骤S910、获取防盗命令。
[0088]被盗手机接收到防盗短信之后,解析防盗短信中携带的防盗指令,获取与该防盗指令对应的防盗命令。[0089]步骤S912、执行防盗命令。
[0090]获取到防盗命令之后,被盗手机根据防盗命令执行相应的防盗操作。如根据防盗命令对被盗手机进行锁定屏幕的操作,或者根据防盗命令对解锁手机者进行拍照操作等的。
[0091]步骤S914、返回执行结果。
[0092]防盗命令执行完毕之后,被盗手机返回执行结果至发送方,提示发送方命令执行完毕。
[0093]步骤S916、返回执行结果至发送方之后,被盗手机防盗操作成功执行完毕,流程结束。
[0094]步骤S918、若防盗短信中存在DES加密内容,则对短信内容进行解密。
[0095]步骤S920、判断对防盗短信内容解密是否成功。若是,返回执行步骤S908,若否,流程结束。
[0096]基于上文各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防盗方法,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防盗客户端,用于实现上述移动终端防盗方法。
[0097]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防盗客户端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0,本发明实施例的客户端至少包括:接收模块1020、解析模块1030以及执行模块1060。
[0098]现介绍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防盗客户端的各器件或组成的功能以及各部分间的连接关系:
[0099]接收模块1020,配置为接收来自发送方的防盗指令,其中,防盗指令以短信为发送载体。
[0100]解析模块1030,与接收模块1020以及执行模块1060分别耦合,配置为解析防盗指令,得到该指令对应的防盗命令。
[0101]执行模块1060,与解析模块1030相耦合,配置为执行防盗命令对应的操作,以实现移动终端防盗。
[010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来自发送方的、以短信为发送载体的防盗指令,通过解析防盗指令获取防盗命令,并且根据防盗命令,能够执行对应的防盗操作。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防盗指令来自能够发送短信的设备或终端,目前能够发送短信的设备或终端很多(例如手机、电脑、平板等),从而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移动终端的防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被盗之后,无法继续对移动终端进行防盗的问题。并且,使用能够发送短信的其他设备或终端能够开启本移动终端的防盗功能,避免如现有技术所说,因本移动终端自身未开启防盗功能导致给偷盗者可乘之机。本发明实施例在移动终端被盗之后,仍旧能够接收到发送方的防盗指令,并根据解析防盗指令获得的防盗命令执行防盗操作。例如,用户移动终端丢失之后,通过发送防盗指令至被盗移动终端,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对被盗移动终端进行锁屏操作,阻止偷盗者使用移动终端。偷盗者无法使用移动终端导致偷盗者无法通过刷机等操作翻新移动终端,进而偷盗者无法将被盗移动终端转卖获得利润。进一步,能够有效降低偷窃犯罪发生的概率。另外,根据接收到的防盗指令,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获取偷盗者的身份标识信息(如偷盗者的照片、指纹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获取到偷盗者的身份标识信息之后,能够根据上述身份标识信息对偷盗者进行抓捕。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达到终端被盗之后有效对终端进行防盗,并且降低偷盗犯罪率、保护用户财产安全的有益效果。
[0103]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防盗客户端中的接收模块1020接收来自发送方的防盗指令之前,短信拦截模块1010对移动终端接收到的短信进行筛选操作。即,移动终端接收到短信之后,短信拦截模块1010判断接收到的短信是否携带有防盗指令。
[0104]若短信拦截模块1010判断该短信中包含防盗指令,则短信拦截模块拦截该短信,阻止该短信在移动终端系统内显示,并触发接收模块1020接收以上述短信为载体的防盗指令。本发明实施例中,短信拦截模块1010对携带有防盗指令的短信进行拦截操作,避免该短信在移动终端的系统中出现,引起偷盗者的疑心,导致偷盗者提高警惕。若移动终端的系统中显示携带有防盗指令的短信,偷盗者据此判断移动终端开启防盗功能,则偷盗者可能对移动终端执行刷机或者拔出电池等操作,降低被盗移动终端被找回的机率,并增大相关部门找回被盗终端、抓获偷盗者的难度。
[0105]若短信拦截模块1010判断接收到的短信中未携带有防盗指令时,放行短信,能够降低偷盗者的警惕性,有利于找回被盗终端,抓获偷盗者。例如,当用户的移动终端丢失之后,若偷盗者在被盗移动终端中看到移动终端能够接收到短彳目,认为移动终端并未被锁定,并未开启防盗功能。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短信拦截模块1010将携带有防盗指令的短信拦截,使其无法显示在移动终端的系统中,而是触发接收模块1010在后台接收短信中携带的防盗指令,并进行防盗操作。偷盗者无法发现移动终端已开启防盗功能并执行相应防盗操作,如上报移动终端的实时位置甚至上报偷盗者的指纹等操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降低偷盗者的警惕性,增大被盗移动终端找回的可能性,进而有效遏制偷盗犯罪的发生,保护用户的财产安全。
[0106]当短信拦截模块1010拦截到携带有防盗指令的短信之后,触发接收模块1020。接收模块1020接收以短信为载体的防盗指令,并触发解析模块1030对该防盗指令进行解析。
[0107]解析模块1030对防盗指令进行解析,得到发送该防盗指令的发送方的验证码。得到验证码之后,解析模块1030继续对得到的验证码与本地存储的可信任的移动终端标识和/或密码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是否获取防盗指令对应的防盗命令。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本地存储的可信任的移动终端标识和/或密码由存储模块1040进行存储。若得到的验证码与存储模块1040存储的可信任的移动终端标识和/或密码匹配,则解析模块1030获取防盗命令。若得到的验证码与存储模块1040存储的可信任的移动终端标识和/或密码不匹配,为避免接收到恶意发送端发送的防盗指令导致对移动终端执行错误的放到操作,解析模块1030忽略该防盗命令。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与存储模块1040相耦合的注销模块1050能够删除存储模块1040存储的发送方的移动终端标识和/或密码,并注销防盗功能。
[0108]本发明实施例中,验证码可以是发送方的移动终端标识和/或证明发送方可信任的密码。其中,发送方的移动终端标识包括发送方的电话号码、发送方的SIM卡号以及发送方的MEI至少任意之一。证明发送方可信任的密码可以是发送方的移动终端标识、预先设置的证明发送方可信任的字符串至少任意之一。例如,可以将数字与字母的任意组合设置为证明发送方可信任的字符串。如,ac 1088206、A34TFAK6808等。还可以将用户的姓名或者用户的生日、宠物的生日设置为证明发送方可信任的密码等等。[0109]另外,解析模块1030对防盗指令进行解析时获取验证码,确定防盗指令是否加密。若防盗指令为加密防盗指令,则解析模块1030采用相应的界面手段对防盗指令进行解密,并采用相应的解密手段对验证码进行解密,获取解密后的验证码并进行匹配。本发明实施例中,防盗指令可以是通过任意加密算法被加密,解析模块1030在对防盗指令进行解析时采用相应的解密手段对防盗指令以及验证码进行解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定。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目前使用最广泛的DES对防盗指令进行加密以及解密。另夕卜,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对接收到的防盗指令中除验证码以及防盗命令之外的其他信息或者内容也进行加密处理。本发明实施例对防盗指令中的所有信息或者内容进行加密处理,能够增强对防盗指令中重要信息或者内容(如防盗指令中的验证码或者防盗命令)的保护,提高接收到的防盗指令的安全性。
[0110]当解析模块1030对防盗指令中携带的验证码以及存储模块1040预先存储的验证码进行匹配之后,若发送方的验证码与存储模块1040中存储的验证码能够匹配,则解析模块1030能够解析防盗指令得到对应的防盗命令。解析模块1030获取到防盗命令之后,触发执行模块1060根据防盗命令执行对应的操作,以实现移动终端防盗。在执行模块1060执行防盗命令的过程中,与执行模块1060相耦合的命令轮询模块1070轮询查询该防盗命令是否执行成功。若该防盗命令未执行成功,则命令轮询模块1070触发执行模块1060尝试再次执行该防盗命令。若该防盗命令执行成功,则命令轮询模块1070触发执行模块1060结束执行该防盗命令。
[0111]本发明实施例中,命令轮询模块1070对防盗命令的执行情况进行轮询查询保证获取到的防盗命令能够被及时执行,避免因防盗命令执行不及时导致偷盗者对移动终端进行刷机或者其他操作使得移动终端无法被找回。例如,命令轮询模块1070对该锁定屏幕命令是否执行成功进行查询。若锁定屏幕命令未执行成功,则命令轮询模块1070触发执行模块1060尝试再次执行锁定屏幕命令。若锁定屏幕命令执行成功,则执行模块1060放弃再次执行该屏幕锁定命令。
[0112]根据上述任意一个优选实施例或多个优选实施例的组合,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011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来自发送方的、以短信为发送载体的防盗指令,通过解析防盗指令获取防盗命令,并且根据防盗命令,能够执行对应的防盗操作。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防盗指令来自能够发送短信的设备或终端,目前能够发送短信的设备或终端很多(例如手机、电脑、平板等),从而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移动终端的防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被盗之后,无法继续对移动终端进行防盗的问题。并且,使用能够发送短信的其他设备或终端能够开启本移动终端的防盗功能,避免如现有技术所说,因本移动终端自身未开启防盗功能导致给偷盗者可乘之机。本发明实施例在移动终端被盗之后,仍旧能够接收到发送方的防盗指令,并根据解析防盗指令获得的防盗命令执行防盗操作。例如,用户移动终端丢失之后,通过发送防盗指令至被盗移动终端,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对被盗移动终端进行锁屏操作,阻止偷盗者使用移动终端。偷盗者无法使用移动终端导致偷盗者无法通过刷机等操作翻新移动终端,进而偷盗者无法将被盗移动终端转卖获得利润。进一步,能够有效降低偷窃犯罪发生的概率。另外,根据接收到的防盗指令,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获取偷盗者的身份标识信息(如偷盗者的照片、指纹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获取到偷盗者的身份标识信息之后,能够根据上述身份标识信息对偷盗者进行抓捕。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达到终端被盗之后有效对终端进行防盗,并且降低偷盗犯罪率、保护用户财产安全的有益效果。
[0114]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0115]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0116]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0117]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0118]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防盗设备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0119]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0120]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0121]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 A1、一种移动终端防盗方法,包括:
[0122]接收来自发送方的防盗指令,其中,所述防盗指令以短信为发送载体;
[0123]解析所述防盗指令,得到该指令对应的防盗命令;
[0124]执行所述防盗命令对应的操作,以实现移动终端防盗。
[0125]A2、根据A1所述的方法,其中,解析所述防盗指令,得到该指令对应的防盗命令,包括:
[0126]解析所述防盗指令,得到所述发送方的验证码,其中,所述验证码包括所述发送方的移动终端标识和/或证明所述发送方可信任的密码;
[0127]将得到的所述发送方的验证码与预存的验证码进行匹配;
[0128]若确定两者匹配,则解析得到所述防盗指令对应的防盗命令。
[0129]A3、根据A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送方的移动终端标识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0130]所述发送方的电话号码;
[0131]所述发送方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号;
[0132]所述发送方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识别码MEI。
[0133]A4、根据A2或A3所述的方法,其中,证明所述发送方可信任的密码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0134]所述发送方的移动终端标识;
[0135]预先设置的证明所述发送方可信任的字符串。
[0136]A5、根据A1至A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解析所述防盗指令,包括:
[0137]确定所述防盗指令是否被加密;
[0138]若是,采用相应的解密手段对所述防盗指令进行解密。
[0139]A6、根据A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防盗指令中的所述发送方的验证码被加密;
[0140]相应的,采用相应的解密手段对所述验证码进行解密,获取解密后的验证码。
[0141 ]A7、根据A5或A6所述的方法,其中,加密手段为数据加密标准DES加密,解密手段为DES解密。
[0142]A8、根据A1至A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来自发送方的防盗指令之前,还包括:
[0143]预先存储可信任的移动终端标识和/或可信任的密码,以待对所述发起方进行验证。
[0144]A9、根据A1至A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0145]将已存储的可信任的发送方的移动终端标识和/或密码删除;
[0146]注销防盗功能。
[0147]A10、根据A1至A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当任一防盗命令被执行的过程中,[0148]轮询查询其是否执行成功;
[0149]若是,则结束该防盗命令的执行;
[0150]若否,则再次尝试执行该防盗命令。
[0151]All、根据A1至A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防盗命令对应的操作之后,还包括:
[0152]将执行结果作为回执返回所述发送方,其中,若所述发送方在指定时间内未收到所述回执,则发起轮询查询,查询是否回执成功;若是,则结束回执查询;若否,则再次请求回执。
[0153]A12、根据A1至All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短信作为所述防盗指令的发送载体时,在确定所述发送方的身份信息之前,还包括:
[0154]判断接收到的短信是否携带有所述防盗指令;
[0155]若是,则拦截该短信,获取所述防盗指令信息并触发所述发送方的身份信息确定操作;
[0156]若否,则放行该短信。
[0157]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 B13、一种移动终端防盗客户端,包括:
[0158]接收模块,配置为接收来自发送方的防盗指令,其中,所述防盗指令以短信为发送载体;
[0159]解析模块,配置为解析所述防盗指令,得到该指令对应的防盗命令;
[0160]执行模块,配置为执行所述防盗命令对应的操作,以实现移动终端防盗。
[0161]B14、根据B13所述的移动终端防盗客户端,其中,所述解析模块还配置为:
[0162]解析所述防盗指令,得到所述发送方的验证码,其中,所述验证码包括所述发送方的移动终端标识和/或证明所述发送方可信任的密码;
[0163]将得到的所述发送方的验证码与预存的验证码进行匹配;
[0164]若确定两者匹配,则解析得到所述防盗指令对应的防盗命令。
[0165]B15、根据B13或B14所述的移动终端防盗客户端,其中,所述解析模块还配置为:
[0166]确定所述防盗指令是否被加密;
[0167]若是,采用相应的解密手段对所述防盗指令进行解密。
[0168]B16、根据B15所述的移动终端防盗客户端,其中,所述解析模块还配置为:
[0169]所述防盗指令中的所述发送方的验证码被加密;
[0170]相应的,采用相应的解密手段对所述验证码进行解密,获取解密后的验证码。
[0171]B17、根据B13至B16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客户端,其中,还包括存储模块,配置为:
[0172]预先存储可信任的移动终端标识和/或可信任的密码,以待对所述发起方进行验证。
[0173]B18、根据B13至B17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客户端,其中,还包括注销模块,配置为将已存储的可信任的发送方的移动终端标识和/或密码删除;注销防盗功能。
[0174]B19、根据B13至B18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客户端,其中,还包括:
[0175]命令轮询模块,配置为当任一防盗命令被执行的过程中,轮询查询其是否执行成功;若是,则结束该防盗命令的执行;若否,则再次尝试执行该防盗命令。[0176]B20、根据B13至B19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客户端,其中,还包括短信拦截模块,配置为:
[0177]判断接收到的短信是否携带有所述防盗指令;
[0178]若是,则拦截该短信,获取所述防盗指令信息并触发所述发送方的身份信息确定操作;
[0179]若否,则放行该短信。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终端防盗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发送方的防盗指令,其中,所述防盗指令以短信为发送载体;解析所述防盗指令,得到该指令对应的防盗命令;执行所述防盗命令对应的操作,以实现移动终端防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解析所述防盗指令,得到该指令对应的防盗命令,包括:解析所述防盗指令,得到所述发送方的验证码,其中,所述验证码包括所述发送方的移动终端标识和/或证明所述发送方可信任的密码;将得到的所述发送方的验证码与预存的验证码进行匹配;若确定两者匹配,则解析得到所述防盗指令对应的防盗命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送方的移动终端标识包括下列至少之一:所述发送方的电话号码;所述发送方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号;所述发送方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识别码IMEI。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证明所述发送方可信任的密码包括下列至少之一:所述发送方的移动终端标识;预先设置的证明所述发送方可信任的字符串。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解析所述防盗指令,包括:确定所述防盗指令是否被加密;若是,采用相应的解密手段对所述防盗指令进行解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防盗指令中的所述发送方的验证码被加密;相应的,采用相应的解密手段对所述验证码进行解密,获取解密后的验证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当任一防盗命令被执行的过程中,轮询查询其是否执行成功;若是,则结束该防盗命令的执行;若否,则再次尝试执行该防盗命令。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防盗命令对应的操作之后,还包括:将执行结果作为回执返回所述发送方,其中,若所述发送方在指定时间内未收到所述回执,则发起轮询查询,查询是否回执成功;若是,则结束回执查询;若否,则再次请求回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利用短信作为所述防盗指令的发送载体时,在确定所述发送方的身份信息之前,还包括:判断接收到的短信是否携带有所述防盗指令;若是,则拦截该短信,获取所述防盗指令信息并触发所述发送方的身份信息确定操作;若否,则放行该短信。
10.一种移动终端防盗客户端,包括:接收模块,配置为接收来自发送方的防盗指令,其中,所述防盗指令以短信为发送载体;解析模块,配置为解析所述防盗指令,得到该指令对应的防盗命令;执行模块,配置为 执行所述防盗命令对应的操作,以实现移动终端防盗。
【文档编号】H04M1/725GK103702299SQ201310684896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3日
【发明者】张炅轩, 范国峰, 张之弢, 邱慧 申请人: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