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喇叭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29409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喇叭音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喇叭音箱至少包括:模块壳体及复数模块盖板,该模块壳体的内部设置复数中音喇叭单体及复数高音喇叭单体,该些中音喇叭单体分别设置于该模块壳体内部相对的两侧,而该些高音喇叭单体则设置于该些中音喇叭单体之间,因此不存在有对中高音的遮蔽率,而有效提升音效的输出质量,且通过上述的模块化提供较佳的现场应变能力及维修装卸便利等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模块化喇叭音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喇叭音箱,特别是指一种现场应变能力佳且维修装卸便利的模块化喇叭音箱。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类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物质与精神的享受不虞匮乏,在精神享受方面,最为广泛的便是聆听音乐,而聆听音乐最为高级的便是音响组,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极重要的角色及地位。国内在近几年来由于声光娱乐业界蓬勃发展下,音响组更是不可或缺的声音输出设备,其重要性与日俱增。一般而言,喇叭在实际应用时通常会借助呈矩形状的音箱外壳共同配置,以使音响的组合更加系统化。然而,时下在大型演唱会或剧院所使用的音响配备却存有诸多待改进的弊端,如:现有的装载线数组喇叭的矩形音箱相对于喇叭的辐射位置通常会以面网结构包覆,作为防撞之用,但由于现有的该面网结构存在有对中高音的遮蔽率,对于音效的输出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不是理想的设计。
[0003]此外,现有的大型喇叭属于一体式结构,不适宜频繁调动其所在位置而支持他处,对于诸多现场状况的调整及应变能力显然不高,且该一体式的结构在拆修上也相当的不易。
[0004]有鉴于此,由于现有的首箱系统结构设计未尽完美,造成使用尚存在有“中闻首的遮蔽率”及“机动性不佳且拆修困难”等问题,实是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改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根据从事该项业务多年的经验而了解到以往所使用系统美中不足之处并尝试找出其问题症结所在,经详加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喇叭音箱,其能够提供较佳的现场应变能力且亦具有维修装卸便利等特点。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喇叭音箱,其不存在有对中高音的遮蔽率,而有效提升音效的输出质量。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喇叭音箱包括:一模块壳体及复数模块盖板,该模块壳体的内部设置复数中音喇叭单体及复数高音喇叭单体,这些中音喇叭单体分别设置于该模块壳体内部相对的两侧,而这些高音喇叭单体则设置于这些中音喇叭单体之间,该复数模块盖板,接设于所述模块壳体。
[0008]该模块化喇叭音箱还可组接于喇叭音箱装置上,该喇叭音箱装置由一壳体及至少一盖体组成,该壳体具有一开口,该开口提供该模块化喇叭音箱的组接以及该盖体的枢接,其中该模块壳体及该喇机音箱装置的壳体,在该开口处分别设有相互定位的一第一螺孔及一第二螺孔,供该模块化喇叭音箱临时锁固于该开口,便利于组接、拆卸,并具有良好现场应变能力以及有拆修便利等效果。
[0009]此外,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喇叭音箱属无面网的结构,因此,不存在有对中高音的遮蔽率,而有效提升音效的输出质量。
[0010]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喇叭音箱的又一特征,在于邻近这些高音喇叭单体的该模块壳体处设置有一波导件,该波导件具有一抛物面,通过该抛物面朝向外侧弯曲的设置,能够增加线性音源辐射的导引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喇叭音箱的又一特征,在于这些高音喇叭单体及这些中音喇叭单体皆以垂直配置,能够降低音频相互干扰并提供较佳地线性音源辐射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喇叭音箱的又一特征,在于当该模块化喇叭音箱由该喇叭音箱装置卸下时,该喇叭音箱装置也可具有延迟喇叭功能,供现场辐射扩散的辅助效果。
[0013]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喇叭音箱的又一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组接有一活动板,通过所述活动板抵靠于所述壳体的外侧以固定所述盖体。
[0014]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喇叭音箱的又一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挡件,所述挡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挡件呈L形以进一步地加强所述盖体的固定效果O
[0015]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喇叭音箱的又一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相对两侧还设置复数低音喇叭单体,所述模块化喇叭音箱则位于所述低音喇叭单体之间,当所述盖体翻开并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盖体提供所述低音喇叭单体及所述中音喇叭单体共同的辐射导引功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喇叭音箱的立体分解图;
[0017]图2为图1的立体组合图;
[0018]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喇叭音箱组装于喇叭音箱装置的立体分解及组合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喇叭音箱装置 2 模块化喇叭音箱3
[0021]模块化喇叭音箱5 盖体6
[0022]挡件8 活动板61
[0023]低音喇叭单体 71 第一螺孔72
[0024]第二螺孔73 波导件74
[0025]高音喇叭单体 701 中音喇叭单体 702
[0026]模块盖板703 模块壳体704
[0027]抛物面740

【具体实施方式】
[0028]请参阅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喇叭音箱3的分解图及立体图,本实用新型该模块化喇叭音箱3,包括模块壳体704及复数模块盖板703,该模块壳体704的内部设置复数中音喇叭单体702及复数高音喇叭单体701,这些中音喇叭单体702分别设置于该模块壳体704内部相对的两侧,而这些高音喇叭单体701则设置于上述中音喇叭单体702之间。而且,在邻近上述高音喇叭单体701的模块壳体704处设置有波导件74,该波导件74具有抛物面740,通过该抛物面740朝向外侧弯曲的设置,能够增加线性音源辐射的导引效果。此外,这些高音喇叭单体701及中音喇叭单体702皆以垂直配置,能够降低音频相互干扰并提供较佳地线性音源辐射效果。
[0029]因此,由上介绍可知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喇叭音箱3的高音喇叭单体701及该中音喇叭单体702的外侧并无面网结构设置以覆盖于其表面,属无面网的结构,其不存在有对中高音的遮蔽率,而能够有效提升音效的输出质量。
[0030]请参阅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喇叭音箱3组装于喇叭音箱装置的立体分解及组合图,本实用新型该模块化喇叭音箱3除可以独立的设置在演唱会的会场,提供不存在有对中高音的遮蔽率,有效提升音效的输出质量,还可以搭配喇叭音箱装置2作低、中、高一音的组合,换言之,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喇叭音箱3还可以包括一喇叭音箱装置2,该喇叭音箱装置2由壳体5及至少一盖体6组成,该壳体5具有开口 550,该开口 550提供该模块化喇叭音箱3的组接以及该盖体6的枢接。其中该模块壳体704及该壳体5,在该开口550处分别设有相互定位的一第一螺孔72及一第二螺孔73,供该模块化喇叭音箱3锁固于该开口 550,便利于组接、拆卸,并具有良好现场应变能力以及有拆修便利等效果。
[0031]此外,上述盖体6组接有活动板61,通过该活动板61抵靠于该壳体5的外侧以固定该盖体6。较佳地,该活动板61与该壳体5之间可设有挡件8,该挡件8设置于该壳体5的外侧,该挡件8呈L形以进一步地加强该盖体6的固定效果。
[0032]此外,该喇叭音箱装置2的壳体5内部的相对两侧还设置复数低音喇叭单体71,该模块化喇叭音箱3则位于上述低音喇叭单体71之间,当该盖体6翻开并固定于该壳体5的外侧,该盖体6提供该低音喇叭单体71及该中音喇叭单体702共同的辐射导引功能,并且,当该模块化喇叭音箱3由该喇叭音箱装置2卸下时,该喇叭音箱装置2也可具有延迟喇叭功能,供现场辐射扩散的辅助效果。
[0033]综上所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的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的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模块化喇叭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模块壳体,所述模块壳体内部设置复数中音喇叭单体及复数高音喇叭单体,所述中音喇叭单体分别设置于所述模块壳体内部相对的两侧,而所述高音喇叭单体则设置于所述中音喇叭单体之间;以及 复数模块盖板,接设于所述模块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喇叭音箱,其特征在于,在邻近所述高音喇叭单体的所述模块壳体处设置一波导件,所述波导件具有一抛物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喇叭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音喇叭单体及所述中音喇叭单体皆以垂直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喇叭音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喇叭音箱装置,所述喇叭音箱装置由一壳体及至少一盖体组成,所述壳体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提供所述模块化喇叭音箱的组接以及该盖体的枢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喇叭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壳体及所述喇叭音箱装置的壳体,在所述开口处分别设有相互定位的一第一螺孔及一第二螺孔,供所述模块化喇叭音箱临时锁固在所述开口,便利于组接、拆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喇叭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组接有一活动板,通过所述活动板抵靠于所述壳体的外侧以固定所述盖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喇叭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挡件,所述挡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挡件呈L形以进一步地加强所述盖体的固定效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喇叭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相对两侧还设置复数低音喇叭单体,所述模块化喇叭音箱则位于所述低音喇叭单体之间,当所述盖体翻开并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盖体提供所述低音喇叭单体及所述中音喇叭单体共同的辐射导引功能。
【文档编号】H04R1/20GK204157015SQ201420344211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4日
【发明者】苏新平 申请人:苏新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