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30794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显示屏及终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屏及终端,其包括依次叠加的第一显示层、发光层和第二显示层,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一显示层及第二显示层均有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层和所述第二显示层;所述发光层向所述第一显示层和所述第二显示层发光,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第一显示信号时,所述控制器切换所述第一显示层呈现透光状态,并切换所述第二显示层呈现遮光状态;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第二显示信号时,所述控制器切换所述第二显示层呈现透光状态,并切换所述第一显示层呈现遮光状态,使得所述显示屏在一面显示光线时,另一面遮蔽光线,实现显示效果良好。
【专利说明】显示屏及终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显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及终端。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双屏翻盖手机都具有内屏和外屏,以达到翻开可以当翻盖机使用,合上也可以当直板机形式使用.目前此种手机的结构设计均是采用两块单独的屏幕,一块用做内屏,一块用做外屏。这两块屏幕结构都是完整结构,包括各自屏幕的组成部分,如背光片、液晶玻璃等。然而此种结构是两块屏幕公用一个背光板,当有一块屏幕显示图像时,另一块屏幕也会因为背光板而显示图像,所以显示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双面显示且显示效果良好的显示屏。
[000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显示屏,其中,其包括:依次叠加的第一显示层、发光层和第二显示层,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一显示层及第二显示层均有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所述发光层为所述第一显示层和所述第二显示层提供光源,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层和所述第二显示层;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第一预设信号时,所述控制器切换所述第一显示层呈现透光状态,并切换所述第二显示层呈现遮光状态;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第二预设信号时,所述控制器切换所述第二显示层呈现透光状态,并切换所述第一显示层呈现遮光状态。
[000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上述的显示屏,所述终端还包括壳体,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壳体上。
[0006]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第一显示层和所述第二显示层均具有透过光线状态和遮蔽光线状态,并且利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层和所述第二显示层,切换所述第一显示层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以及切换所述第二显示层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使得所述第一显示层透光时,所述第二显示层遮光,所述第二显示层透光时,所述第一显示层遮光,以达到所述显示屏双面显示的效果,并且所述显示屏在一面显示图像时,另一面不出现图像,实现显示效果良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屏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1]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显示屏100,其包括显示装置10和控制器20。所述显示装置10为发光板件,可以实现双面显示图像,所述控制器20电连接所述显示装置10,所述控制器20发送电信号给所述显示装置10,所述显示装置10显示图像。
[0012]具体的,所述显示装置10包括依次层叠连接的第一保护板11、第一偏光片12、第一显示层13、发光层14、第二显示层15、第二偏光片16和第二保护板17。所述发光层14用于为所述第一显示层13和所述第二显示层15提供光源。
[001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层1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发光面141和第二发光面142。所述发光层14电连接所述控制器20,当所述发光层14从所述控制器20接收到电流信号时,所述第一发光面141和所述第二发光面142均会发光,并且所述第一发光面141和所述第二发光面142均会根据所述电信号的变化显示出图像。使得所述发光层14实现多种显示效果。所述发光层14材质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rganic Light-Emitting D1de7OLED),使得所述发光层14具有可视度高、亮度高、电压需求低且省电效率高等效果,同时实现所述发光层14具有反应快、重量轻、厚度薄、构造简单和成本低等优点。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层14还可以是LED双面发光板。
[0014]所述第一显示层13贴合于所述第一发光面141上,所述第一显示层13具有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所述透光状态为透过所述第一发光面141的光线,所述遮光状态为遮蔽所述第一发光面141的光线。所述第一显示层13电连接所述控制器20,可以根据所述控制器20的电信号切换所述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显示层13接收到第一预设电信号时,所述第一显示层13呈现透光状态;所述第一显示层13接收到第二预设电信号时,所述第一显示层13呈现遮光状态。所述第一显示层13材质为液晶材料,所述第一显示层13为触控屏。所述第一显示层13通过电压改变实现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所述第一显示层13功耗低,光线处理效果好。
[0015]所述第二显示层15贴合于所述第二发光面142上,所述第二显示层15具有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所述透光状态为透过所述第二发光面142的光线,所述遮光状态为遮蔽所述第二发光面142的光线。所述第二显示层15电连接所述控制器20,可以根据所述控制器20的电信号切换所述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显示层15接收到所述第一预设电信号时,所述第二显示层15呈现遮光状态;所述第二显示层15接收到所述第二预设电信号时,所述第二显示层15呈现透光状态。即所述第一显示层13呈现透光状态时,所述第二显示层15呈现遮光状态,所述第一显示层13呈现遮光状态时,所述第二显示层15呈现透光状态。所述第二显示层15材质为液晶材料,所述第二显示层15为触控屏。所述第二显示层15通过电压的改变实现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所述第二显示层15具有功耗低,光线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0016]所述第一偏光片12用于改变透过所述第一显示层13的光线照射角度,即将从所述第一显示层13发射出的光线发散照射改变为平行照射,使得透过所述第一显示层13的光线可视度提高,显示效果更加清晰。同理所述第二偏光片16用于改变透过所述第二显示层15的光线照射角度,使得透过所述第二显示层15的光线可视。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在所述第一显示层两侧均添加偏光片,以及在所述第二显示层两侧均添加偏光片。
[0017]所述第一保护板11和第二保护板17均为透明板件,实现透光作用的同时保护所述第一偏光片12、第一显不层13、发光层14、第二显不层15和第二偏光片16不被损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护板11和第二保护板17均为有机玻璃,所述第一保护层11粘接于所述第一偏光片12上,所述第一保护层11和所述第一偏光片12之间设置第一粘胶层11a,所述第二保护板17粘接于所述第二偏光片16上,所述第二保护板17和所述第二偏光片16之间设置第二粘胶层17a。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护板和所述第二保护板还可以是树脂板、或普通玻璃。
[0018]所述控制器20电连接发光层14。所述控制器20电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层13和第二显示层15,具体的,所述控制器20与所述第一显示层13的连接电路设置于所述发光层14上,所述控制器20与所述第二显示层15的连接电路设置于所述发光层14上。所述控制器20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层13、发光层14和第二显示层15工作。具体的,所述控制器20给定电流信号给所述发光层14,所述发光层14根据所述电流信号发光,并且根据所述电流信号的变化,产生光亮,即所述发光层14依据自身每个显示单元的配方不同,显示出红绿蓝三种基本色彩,从而显示出各种多色彩的图像。所述控制器20给定所述第一预设电信号给所述第一显示层13和所述第二显示层15,所述第一显示层13呈现透光状态,所述第二显示层15呈现遮光状态,所述发光层14向所述第一显示层13发出的光线被透过,向所述第二显示层15发出的光线被遮蔽,进而从所述第一显示层13远离所述发光层14 一侧可以显示所述发光层14的光线,并通过所述第一偏光片12使得人眼可以直接看见所述发光层14的光线,同时在所述第二显示层15远离所述发光层14 一侧是没有任何光线,利用所述第二显示层15暗度增加,起到良好的辅助所述第一显示层13显示作用。
[0019]同理,当所述控制器20给定所述第二预设电信号至所述第一显示层13和第二显示层15时,所述第一显示层13呈现遮光状态,所述换第二显示层15呈现透光状态,从所述第二显示层15远离所述发光层14 一侧可以显示所述发光层14的光线,并通过所述第二偏光片16使得人眼可以直接看见所述发光层14的图像,同时在所述第一显示层13远离所述发光层14 一侧是没有任何光线,利用所述第一显示层13的暗度增加,起到良好的辅助所述第二显示层15显示作用。
[002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20可以为IC芯片(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所述控制器20设置于所述软性电路板20a上,所述软性电路板20a电连接发光层14。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可以是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
[0021]如图2所示,本实施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终端30,所述终端30包括所述显示屏100和壳体31。所述显示屏100安装于所述壳体31上。
[002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30为翻盖手机。所述壳体31包括上盖311和下盖312。所述上盖311为矩形框件,所述显示屏100固定于所述上盖311内。所述下盖312为矩形板件,所述下盖312转动连接所述上盖311,实现所述下盖312相对所述上盖311翻转,当需要所述显示屏100的第一显示层13显示图像时,所述下盖312相对所述上盖311翻转,呈展开状态;当需要所述显示屏100的第二显示层15显示图像时,所述下盖312相对所述上盖311翻转,呈闭合状态。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还可以是直板手机,或者手提电脑,或者显示器,或者数控机床。
[002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第二实施方式的一种显示屏(未图示),所述显示屏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所述显示屏100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所述发光层14为背光灯。所述发光层14采用多个排列的一起的LED灯形成光源组件,使得所述发光层14可以向所述第一显不层13和第二显不层15发光。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层13和第二显示层15的材质均为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 TFT)。所述第一显示层13和第二显示层15均可以独立的对每一个像素进行控制,并且利用每一个像素在通电加热状态下可以透光,在断电冷却状态下可以遮光的特性,实现所述第一显示层13和第二显示层15均可以透过所述发光层14的光线显示各种图像,或者遮蔽所述发光层14的光线不显示图像。进而利用所述控制器20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层13呈现透光状态时,所述第二显示层15呈现遮光状态;所述第一显示层13切换至遮光状态时,所述第二显示层15呈现透光状态,从而实现所述显示屏100的双面显示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层还可以是采用多个排列一起的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灯组成的光源组件。
[0025]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屏,通过所述第一显示层和所述第二显示层均具有透过所述光线状态和遮蔽所述光线状态,并且利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层和所述第二显示层,切换所述第一显示层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以及切换所述第二显示层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使得所述第一显示层透光时,所述第二显示层遮光,所述第二显示层透光时,所述第一显示层遮光,以达到所述显示屏双面显示的效果,并且所述显示屏在一面显示光线时,另一面遮蔽光线,实现显示效果良好。
[0026]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叠加的第一显示层、发光层和第二显示层,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一显示层及第二显示层均有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所述发光层为所述第一显示层和所述第二显示层提供光源,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层和所述第二显示层;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第一预设信号时,所述控制器切换所述第一显示层呈现透光状态,并切换所述第二显示层呈现遮光状态;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第二预设信号时,所述控制器切换所述第二显示层呈现透光状态,并切换所述第一显示层呈现遮光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材质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层材质为液晶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层材质为液晶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所述第一保护板和所述第二保护板均透光,所述第一保护板、第一显示层、发光层、第二显示层和第二保护板依次叠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层为触控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层为触控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为背光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层和第二显示层材质均为薄膜晶体管。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所述终端还包括壳体,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壳体上。
【文档编号】H04M1/02GK204069062SQ201420423348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9日
【发明者】谷二东 申请人: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