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主动记录的方法及终端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77840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事件主动记录的方法及终端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特别涉及电子设备中的事件主动记录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些情况:打电话的时候需要记住一串号码;临时想起了一件事,需要记住,但是打字输入需要纪录的事件信息又太麻烦。在用户与别人通话需要将通话信息记录下来时,会出现没有带笔,利用终端设备来记录操作又比较繁琐,只能通过自己的记忆来保存通话信息的情况。或者用户想通过终端设备的录音方式来记录事件信息,需要用户自己通过一系列繁琐的人为操作,大大降低了用户体验。

可见,如何使终端在用户需要记录事件信息时,及时的帮助用户将需要记录的事件信息快速记录下来,方便用户使用和查阅,为用户提高更为方便且人性化的功能体验,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事件主动记录方法及终端设备,使得用户在需要记录事件信息时,终端能够及时的开启录音功能,将录音得到的音频文件转换为文本文件,帮助用户快速记录事件信息,并进行分类保存。保存信息的文件不需要占有太大的存储空间,并方便用户使用和查找的效果,有效的节约了用户的时间,提高了用户的办事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事件主动记录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在检测到录音功能的开启条件时,开启录音;

将录音得到的音频文件转换成文本文件;

对文本文件进行识别,获取到待保存的信息和保存类型;

将待保存的信息保存到与保存类型相对应的关联程序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含:

录用开启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录音功能的开启条件时,开启录音;

转换模块,用于将录音得到的音频文件转换成文本文件;

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文本文件进行识别,获取到待保存的信息和保存类型;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待保存的信息保存到与所述保存类型相对应的关联程序中。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终端检测到录音功能的开启条件时即为用户需要记录事件信息时。通过开启录音的方式帮助用户记录信息,避免了用户手动输入字符,浪费时间。将音频文件转换为文本文件,因为录音的音频文件的占用的存储空间相对于文本文件占用的存储空间大很多,所以将录音得到的音频文件转换成文本文件,既能够缩小文件占用的存储空间,又达到了帮助用户记录事件信息的作用。用户在查阅记录的事件时,如果是音频文件,用户往往需要听很多无关的语音内容后才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浪费了用户的时间,而采用文本文件保存的方式,用户能够快速的在保存的文本信息中寻找到信息的关键点,大大缩短了用户寻找有效信息所需要的时间。终端对文本文件进行识别,获取到待保存的信息和保存类型,即终端将记录到的不同的事件信息进行分类,使得不同的事件有其相对应的保存类型, 以达到将记录到的事件信息进行分流处理的目的,避免了在后续步骤中将多个事件信息保存在同一个关联程序中,出现用户不方便定位查阅的情况。终端根据识别到待保存的信息和其保存类型,将待保存的信息保存到与保存类型相对应的关联程序中,即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归类保存,使得用户需要查阅记录的事件信息时,根据不同的信息类型进入不同的关联程序进行查找,从而快速准确的定位到需要查阅的记录事件的信息,为用户提供更为方便且人性化的功能体验。

另外,在对文本文件进行识别,获取到待保存的信息和保存类型的步骤后,还包含判断待保存的信息中,是否存在时间点信息。如果存在时间点信息,则将该时间点设置为闹钟时间。由于终端帮助用户记录的事件信息,都是相对于用户较重要的事件,或用户临时想起的容易遗忘的事件。因此在终端记录的时间信息中,识别出时间点信息,通过设置闹钟的方式来提醒用户在该时间点有事件需要去完成,避免了用户由于忙碌或者别的突发情况,忘记应该完成的事件。

另外,录音功能的开启条件为预设的功能键以预设方式被按下,或者,终端进入通话状态。当用户需要记录事件时,可以通过预设的功能键即快捷键,给终端发送开启录音功能的控制信号,操作简单,且节约了用户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或者,录音功能的开启条件也可以为终端进入通话状态,由于在终端进入通话状态时,即表示用户在通话,会遇到需要记录电话号码或记录重要事件的情况。用户在一边通话一边记录事件信息时,可能会出现信息记录遗漏或者出错的情况。因此终端进入通话状态时,终端自动开启录音功能,帮助用户完整准确的记录事件信息,使得用户在通话时能够更好的进行交谈沟通,提高用户的体验。

另外,在对文本文件进行识别,获取到待保存的信息和保存类型的步骤中,包含以下步骤:在文本文件中的字符中,检测是否存在预设的提醒字符; 如果存在提醒字符,则将提醒字符后的信息作为待保存的信息。在终端帮助用户记录事件时,由于是将录音到的音频文件转化为文本文件,而口语化的记录方式会出现条例性不强的情况。因此会出现保存较多不重要的字符信息的情况。在保存过多不重要的信息时,不利于用户对有效信息进行删选,给用户在查找翻阅时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从而浪费了用户的时间和精力。因此通过设置提醒字符的方法,让终端对信息内容进行简要删选,从而保存对用户而言相对重要的字符信息,以供用户查找和翻阅。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事件主动记录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事件主动记录方法。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步骤101,终端设备判断是否检测到录音功能的开启条件。当终端检测到录音功能开启条件时,则执行步骤102,开启录音。否,则返回步骤101,继续判断是否检测到录音功能的开启条件。

其中,录音开启的条件可以为预设的功能键以预设方式被按下。预设的功能键与预设的按下功能键的方式,可以为用户提前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设置 的由终端保存的按键及按键方式,如依次按“1、2、3”键一次,则终端响应用户操作,自动开启录音,或者是终端默认设置的按键及按键方式,如长按“#”号键,则终端响应用户操作,自动开启录音。

终端在检测到录音功能的开启条件(如按下预设的功能键即快捷键)时即用户需要记录事件信息时,终端生成开启录音功能的控制信号,开启录音功能,操作简单,易于实现,节约了用户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录音开启的条件还可以是终端进入通话状态,由于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通话时需要记录电话号码或者记录重要事件的情况,而用户在进行通话时有可能忘记按下预设的功能键,以至于错过重要信息的记录。因此终端在检测处于通话状态时,自动开启录音功能,帮助用户完整准确的记录事件信息,使得用户在通话时能够更好的进行交谈沟通,提高用户的体验。

步骤102,开启录音,此时终端即进入记录事件信息的状态。

通过开启录音,可以实时记录用户的语音即可,避免信息的遗漏。

步骤103,将录音得到的音频文件转换成文本文件。即将音频文件中的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信号。

由于终端需要对事件信息进行记录并且保存,如果终端直接将录音得到的音频文件进行保存,音频文件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大,会出现保存时内存空间不够的情况。并且,用户在查找记录事件信息中的有效信息时,如果是音频文件,用户往往需要听很多无关的语音内容后才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浪费了用户的时间。

因此,将录音得到的音频文件转换为相对于的文本本件。在保存记录事件信息时,将文本文件进行保存,缩小记录事件信息的文件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同时用户能够通过翻阅文本文件,快速的搜索到记录事件信息中的关键点,大大缩短了用户寻找有效信息所需要的时间。

步骤104,对文本文件进行识别,判断是否识别到数字信息。如果识别到数字信息,则执行步骤105,获取数字信息的长度。否则执行步骤109,将识别到的文字信息作为待保存的信息,将文本类型作为所述保存类型。

其中,数字信息可以是单个数字,也可以是一连串数字的组合。

由于不同的数字及其组合,代表不同的数字信息。在用户记录的事件信息中,可以是一串电话号码,也可以是某事物的数量,还可以是一组qq号码。

因此,在记录的事件信息中,数字信息是相对于文本信息较为特殊的一种文本信息的表达方式。对文本文件进行数字信息的识别,使得终端能根据不同的文本文件的内容,进行分流处理,从而便于将不同的文本文件进行分类。

步骤105,获取数字信息的长度。

不同的数字信息长度代表不同意义的数字信息。如,数字信息长度为11位,数字信息代表可能是手机号码或者是qq号码。数字信息长度为3位数,就代表数字信息可能是一个事物的数量,如300件。

步骤106,判断获取到的数字信息的长度是否为电话号码长度。如果获取到的数字信息的长度为电话号码长度,则执行步骤107,否则执行步骤109。

其中,电话号码长度可以为手机号码长度,即11位数,也可以是固定电话号码的长度,即8位数。

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在用户与别人通话需要将通话信息记录下来时,会出现没有带笔,只能通过自己的记忆来保存通话信息的情况,或者用户想通过录音的方式来记录事件信息,操作极为不方便。尤其是当记录的事件信息为一串电话号码时,如果此时用户不方便拿纸笔记录(如坐公交),此时用户只能暗记电话号码,由于用户既需要与别人进行沟通,又需要暗记电话号码,容易出现错记,漏记的情况。一旦出现错记漏记的情况,用户就需要重 新确认,从而就会耽误用户的时间,影响到用户的生活工作等。

因此,电话号码对于用户而言,是相对较为重要且难以记忆的事件信息。终端通过判断获取到的数字信息的长度是否为电话号码长度,将信息进行分类,为用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体验。

步骤107,将识别到的文字信息作为第一待保存信息,将文本类型作为保存类型,将数字信息作为第二待保存的信息,将电话号码作为保存类型;

具体地说,当识别到文本文件中存在数字信息且数字信息的长度为电话号码的长度时,此时获取到的数字信息极有可能是一串电话号码,则对文本文件中的信息进行分类,不同的信息对应不同的保存类型,如将文本文件中的文字信息作为第一待保存信息,将数字信息作为第二待保存信息,文字信息的保存类型为文本类型,数字信息的保存类型为电话号码,实现对信息进行分流处理,以便于后续步骤分类保存。

步骤108,将保存类型为文本类型的第一待保存信息保存至记事本或备忘录中,并将保存类型为电话号码的第二待保存的信息,保存至电话簿中;

其中,在将保存类型为文本类型的第一待保存信息保存至记事本或备忘录中时,其命名的方式可以是将数字信息作为标题进行保存,也可以是将第一待保存信息的前N个字符作为标题进行保存(N为预设的自然数)。

通过这种分类保存的方式,将不同的文本文件对应不同的保存类型,再根据保存类型将文件保存到对应的、方便用户查找和翻阅的关联程序中,并且用户能够根据事件标题,了解记录事件中所记录的大致文本内容或者数字信息,从而达到记录事件信息的较人性化的效果,避免了不同文件都保存到一个程序中时,用户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查找信息的情况。

步骤109,将识别后的文本文件中的信息作为待保存的信息,将文本类型作为保存类型;

具体的说,当文本文件中不存在数字信息时,则将文本文件中所有的文字信息作为待保存信息,将文本文件作为保存类型;或者当文本文件中出现数字信息但是该数字信息的长度不为电话号码长度时,将识别到的文字信息和数字信息作为待保存的信息,将文本类型作为保存类型。

步骤110,将待保存信息的前N个字符作为标题,保存至备忘录或记事本中。其中,N为预设的自然数。N的具体取值,可以是用户提前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设置且由终端保存的数值。或者是终端默认设置的数值,如N为5。

由于终端在保存时,会出现直接依据将事件记录的顺序,将事件名称保存为“001”、“002”的情况。此时,用户根据事件标题,难以知道记录的事件内容到底是什么,需要用户一条一条将信息打开浏览来获取事件信息。

因此,将步骤109中的识别到的文本信息的前N个字符作为标题,使得用户可以根据事件标题,大概的知晓记录事件的内容,帮用户在查阅有效信息时,节约了时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快捷键的方式或者当用户在通话时,终端根据用户的操作,及时的检测当前用户是否需要记录事件信息。保证了终端能够及时的开启录音功能,将录音得到的音频文件转换为文本文件,从而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并且有效的记录事件信息。终端对记录到的文本信息进行识别,将不同类型的文本信息进行分流处理,并进行分类保存。电话号码分为一类保存类型,文字信息分为一类保存类型,并将电话号码保存到电话簿中,将文字信息保存到记事本或者备忘录中,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和查找。保存的文本信息将信息中的前N个字符作为标题,有效的节约了用户查找事件信息的时间,使得用户仅根据事件标题,就可以大概的知晓记录事件的内容,提高了用户的办事效率。从而使终端在用户需要纪录事件信息时,及时的帮助用户将需要记录的事件信息快速记录并分类保存下来,便于用户使用和查阅,为用户提高更为方便且人性化的功能体验。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事件主动记录方法。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文本文件进行识别,获取到待保存的信息和保存类型的步骤中,包含以下步骤:在文本文件中的字符中,检测是否存在预设的提醒字符。如果存在提醒字符,则将提醒字符后的信息作为待保存的信息。如果不存在提醒字符,则将文本文件中所有的文本信息作为待保存的信息。

其中,预设的提醒字符可以为用户提前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设置的由终端保存的字符信息,或者是终端默认设置的字符信息。预设的提醒字符信息可以是待会、记得、回头、等下,也可以是上述提醒字符信息的任意组合。

在终端帮助用户记录事件时,由于是将录音到的用户口述的音频文件转化为文本文件,口语化的输入方式会存在条例性不强的情况。因此会保存较多不重要的信息。在保存过多的不重要的信息的情况下,会给用户在查找翻阅时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浪费用户的时间。

当用户用到预设的提醒字符时,说明记录的事件都是较为重要或者紧急的事件。而此时如果终端直接将录音得到的文本文件全部保存,会出现保存信息过多,不利于用户筛选有效信息,从而浪费了用户的时间和精力。因此通过设置提醒字符的方法,让终端对信息进行简要筛选,从而对信息中较为重要的字符信息进行保存,以供用户查找和翻阅,为用户提供更人性化的功能体验。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事件主动记录方法。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当判断获取的数字信息的长度为电话号码长度时,则将数字信息作为待保存的信息,将电话号码作为保存类型。而在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当判断获取的数字信息的长度为电话号码长度后,还需要检测在识别到的数字信息之前或之后,是否存在预设的标志字符。如果不存在标志字符,则再进入 将数字信息作为待保存的信息,将电话号码作为保存类型的步骤。否则,如果存在标志字符,则根据该标志字符所指示的类型,获取待保存的信息的保存类型。

其中,预设的标志字符可以为用户提前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设置的由终端保存字符信息,或者是终端默认设置的字符信息,如“快递单号”、“QQ号”。

由于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与电话号码数字信息长度一样的数字信息,如QQ号码、快递单号等。如记录事件信息为“快递单号20009324745”,此时终端设备对文本文件进行识别,识别到数字信息,且获取到的数字信息长度为为电话号码长度。终端就会将该数字信息即“20009324745”作为电话号码,保存到电话簿中。然而,数字信息“20009324745”虽然与电话号码的数字信息长度相同,但并不是电话号码,将其保存到电话簿中是不妥当的,并且终端只是对数字信息部分进行了保存,用户在查阅时发现该数字信息不是电话号码时,在没有文本信息标注时,用户会对该数字信息的作用产生疑问,给用户造成不便。

因此,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准确的对包含数字信息的文本文件进行分类,在判断获取的数字信息的长度是否为电话号码长度的步骤后,还需要检测在识别到的数字信息之前或之后,是否存在预设的标志字符,即增加了一个对获取到的数字信息是否就是电话号码判断的过程,从而保证了QQ号码、快递单号等不被误存到电话簿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事件主动记录方法。第四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文本文件进行识别,获取到待保存的信息和保存类型的步骤后,还需判断待保存的信息中,是否存在时间点信息。如果存在时间点信息,则将该时间点设置为闹钟时间。如果不存在时间点信息,则直接执行将待保存的信息 保存到与保存类型相对应的关联程序中的步骤。

由于终端帮助用户记录的事件信息,都是相对于用户较重要的事件,或用户临时想起的容易遗忘的事件,如待保存的信息为“下午五点接小孩放学”。此时下午五点相对于用户是较为重要的时间点,用户在该时间点有事件要去完成。

因此,为了防止用户由于忙碌或者别的突发情况,在规定的时间点忘记应该完成的事件,如“忘记接小孩这件事情”。终端在检测到记录事件的信息中包含时间点信息时,如“下午五点”,将该时间点设置为闹钟时间,到时间点就会以触发终端自带的提示音或者以终端振动的方式来引起用户的注意,从而起到提示用户的作用。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含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终端设备,如图2所示,包含:

录用开启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录音功能的开启条件时,开启录音;

转换模块,用于将录音得到的音频文件转换成文本文件;

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文本文件进行识别,获取到待保存的信息和保存类型;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待保存的信息保存到与所述保存类型相对应的关联程序中。

其中,识别模块还包含以下子模块:

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是否识别到数字信息;

数字长度获取子模块,用于在识别到数字信息时,获取数字信息的长度;

长度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获取的所述数字信息的长度是否为电话号码长度;

获取子模块,用于在判定所述数字信息的长度为电话号码长度时,将所述数字信息作为待保存的信息,将电话号码作为所述保存类型;该获取子模块还用于在识别到文字信息时,将识别到的文字信息作为待保存的信息,将文本类型作为所述保存类型;

存储模块中,将保存类型为电话号码的待保存的信息,保存至电话簿中,并将保存类型为文本类型的待保存的信息,保存至备忘录或记事本中。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系统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