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口扩展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23766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端口扩展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多代路由器/交换机的混合组网相关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端口扩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路由交换系统中,通常由网络处理器(NP,Network Processer)将报文进行业务区分,然后输入至源交换芯片中依据不同业务查找出向端口映射表实现业务转发至不同目的交换芯片;然而,在多代路由交换设备共存的混合网络中,早期设计的交换芯片因需求差异而支持映射出向端口较少,不能与新的交换设备完全兼容,因此混合组网交换系统受限于最老的交换芯片支持的端口,设备使用率低下。

因此,提供一种端口扩展方案,能够解决因为出向端口限制导致的设备使用率低的问题,提高多代交换芯片混插组网时系统支持的端口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端口扩展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因为出向端口限制导致的设备使用率低的问题,提高多代交换芯片混插组网时系统支持的端口范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口扩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的待扩展源交换芯片;

配置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接入侧的网络处理器NP描述符携带报文业务的目的出向端口信息;

配置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的目的交换芯片的工作模式为端口扩展模式;所述端口扩展模式用于指示所述目的交换芯片将出向端口映射至所述目的出向端口所在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的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包括:

依据当前的报文业务确定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对应所述报文业务的源交换芯片,读取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各个交换芯片对应的芯片标识,依据所述芯片标识获取每个交换芯片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依据每个交换芯片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确定所述源交换芯片中待扩展源交换芯片。

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的待扩展源交换芯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接入侧的NP描述符的端口扩展位EPF。

上述方案中,所述配置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接入侧的NP描述符携带报文业务的目的出向端口信息包括:

配置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接入侧的NP描述符中的EPF携带报文业务的目的出向端口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配置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的目的交换芯片的工作模式为端口扩展模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配置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的工作模式为正常模式;所述正常模式用于指示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依据所述报文业务的交换描述符获取对应的目的交换芯片及目的出向端口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端口扩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第一配置模块及第二配置模块;其中,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的待扩展源交换芯片;

所述第一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接入侧的NP描述符携带报文业务的目的出向端口信息;

所述第二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的目的交换芯片的工作模式为端口扩展模式;所述端口扩展模式用于指示所述目的交换芯片将 出向端口映射至所述目的出向端口所在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依据当前的报文业务确定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对应所述报文业务的源交换芯片,读取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各个交换芯片对应的芯片标识,依据所述芯片标识获取每个交换芯片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依据每个交换芯片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确定所述源交换芯片中待扩展源交换芯片。

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接入侧的NP描述符的EPF。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配置模块,具体用于配置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接入侧的NP描述符中的EPF携带报文业务的目的出向端口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配置模块,还用于配置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的工作模式为正常模式;所述正常模式用于指示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依据所述报文业务的交换描述符获取对应的目的交换芯片及目的出向端口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端口扩展方法及装置,确定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的待扩展源交换芯片;配置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接入侧的NP描述符携带报文业务的目的出向端口信息;配置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的目的交换芯片的工作模式为端口扩展模式;所述端口扩展模式用于指示所述目的交换芯片将出向端口映射至所述目的出向端口所在位置。如此,能够解决因为出向端口限制导致的设备使用率低的问题,提高多代交换芯片混插组网时系统支持的端口范围,且实现简单、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端口扩展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路由交换系统组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网络处理器描述符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端口扩展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端口扩展装置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的待扩展源交换芯片;配置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接入侧的NP描述符携带报文业务的目的出向端口信息;配置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的目的交换芯片的工作模式为端口扩展模式;所述端口扩展模式用于指示所述目的交换芯片将出向端口映射至所述目的出向端口所在位置。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端口扩展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端口扩展方法包括:

步骤101:确定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的待扩展源交换芯片;

本步骤具体包括:依据当前的报文业务确定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对应所述报文业务的源交换芯片,读取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各个交换芯片对应的芯片标识,依据所述芯片标识获取每个交换芯片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依据每个交换芯片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确定所述源交换芯片中待扩展源交换芯片;

这里,所述依据当前的报文业务确定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对应所述报文业务的源交换芯片包括:

依据当前的报文业务的路由信息表确定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对应所述报文业务的源交换芯片。

所述确定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对应所述报文业务的源交换芯片的同时,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对应所述源交换芯片的目的交换芯片。

所述报文业务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所述芯片标识可以为交换芯片身份标识(ID,Identification);所述路由交换系统可以为网络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路由交换系统。

所述依据所述芯片标识获取每个交换芯片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包括:

依据所述芯片标识确定对应交换芯片的等级,依据每个交换芯片的等级查找交换芯片信息表获得每个交换芯片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

所述依据每个交换芯片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确定所述源交换芯片中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包括:

依据每个交换芯片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确定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支持的最大出向端口范围,确定所述源交换芯片中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小于所述最大出向端口范围的交换芯片为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路由交换系统组网示意图,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包括三个交换芯片V1、V2及V3;其中,交换芯片V1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为0~N,交换芯片V2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为0~M,交换芯片V3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为0~K,N<M<K;则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支持的最大出向端口范围为0~K,若交换芯片V1及交换芯片V3为源交换芯片,则确定交换芯片V1为待扩展源交换芯片。

本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接入侧的NP描述符的端口扩展位(EPF,Expand Port Flag);

这里,所述NP描述符仅在网络处理器中使用,用于携带业务协议、报文类型、路由信息等;所述NP描述符在由交换系统转发时作为净荷内容处理,其内容对于交换芯片来说为私密内容;

所述确定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接入侧的NP描述符的EPF包括:

选取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接入侧的NP描述符的部分或全部保留位段作为EPF;所述EPF用于携带所述报文业务的目的出向端口信息;所述EPF的大小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NP描述符示意图;其中,31为NP描述符的保留位段,32为NP描述符的自定义位段;所述NP描述符的自定义位段用于携带业务流信息等,对于交换芯片来说为私密信息;

这里,由于所述EPF占用的是NP描述符的保留位段,因此所述EPF对于交换芯片来说为非净荷且后续出向NP不再使用。

步骤102:配置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接入侧的NP描述符携带报文业务的目的出向端口信息;

本步骤包括:配置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接入侧的NP描述符中的EPF 携带报文业务的目的出向端口信息;具体包括:依据所述报文业务的路由信息表获取所述报文业务的出向端口信息,并将所述出向端口信息配置为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接入侧的NP描述符中的EPF信息。

步骤103:配置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的目的交换芯片的工作模式为端口扩展模式;

本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配置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的工作模式为正常模式;

所述正常模式用于指示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依据所述报文业务的交换描述符获取对应的目的交换芯片及目的出向端口信息;

这里,所述报文业务的交换描述符为由NP输入至源交换芯片的描述符,用于携带业务流信息等,仅在交换系统中使用,当报文从交换芯片输出至出向网络处理器时会自动剥离;

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依据所述报文业务的交换描述符获取对应的目的交换芯片及目的出向端口信息,包括:

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依据所述报文业务的交换描述符查找出向目的映射表获得对应所述报文业务的目的交换芯片及目的出向端口信息。

所述配置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的工作模式为正常模式的同时,所述方法还包括:配置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源交换芯片中除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的其它源交换芯片的工作模式为正常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端口扩展模式用于指示所述目的交换芯片将出向端口映射至所述目的出向端口所在位置;所述目的出向端口所在位置即所述EPF,将出向端口映射至所述EPF,进而解析获得所述EPT携带的目的出向端口号;也就是说,当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的目的交换芯片的工作模式为端口扩展模式时,所述目的交换芯片则不再依据源交换芯片利用报文业务的交换描述符索引得到的出向端口进行映射,而是直接利用所述EPF信息进行映射;如此,实现了端口扩展,且不影响业务流。

实施例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端口扩展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端口扩展方法包括:

步骤401:判断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是否存在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如果存在,执行步骤402;如果不存在,执行步骤401;

本步骤具体包括:依据当前的报文业务确定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对应所述报文业务的源交换芯片,读取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各个交换芯片对应的芯片标识,依据所述芯片标识获取每个交换芯片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依据每个交换芯片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判断所述源交换芯片中是否存在待扩展源交换芯片;

这里,所述依据当前的报文业务确定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对应所述报文业务的源交换芯片包括:

依据当前的报文业务的路由信息表确定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对应所述报文业务的源交换芯片。

所述确定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对应所述报文业务的源交换芯片的同时,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对应所述源交换芯片的目的交换芯片。

所述报文业务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所述芯片标识可以为交换芯片ID;所述路由交换系统可以为IP路由交换系统。

所述依据所述芯片标识获取每个交换芯片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包括:

依据所述芯片标识确定对应交换芯片的等级,依据每个交换芯片的等级查找交换芯片信息表获得每个交换芯片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

所述依据每个交换芯片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判断所述源交换芯片中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包括:

依据每个交换芯片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确定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支持的最大出向端口范围,判断所述源交换芯片中是否存在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小于所述最大出向端口范围的交换芯片,如果存在,则所述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小于所述最大出向端口范围的交换芯片为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路由交换系统组网示意图,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包括三个交换芯 片V1、V2及V3;其中,交换芯片V1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为0~N,交换芯片V2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为0~M,交换芯片V3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为0~K,N<M<K;则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支持的最大出向端口范围为0~K,若交换芯片V1及交换芯片V3为源交换芯片,则确定交换芯片V1为待扩展源交换芯片。

步骤402:确定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接入侧的NP描述符的EPF;

这里,所述NP描述符仅在网络处理器中使用,用于携带业务协议、报文类型、路由信息等;所述NP描述符在由交换系统转发时作为净荷内容处理,其内容对于交换芯片来说为私密内容;

所述确定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接入侧的NP描述符的EPF包括:

选取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接入侧的NP描述符的部分或全部保留位段作为EPF;所述EPF用于携带所述报文业务的目的出向端口信息;所述EPF的大小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NP描述符示意图;其中,31为NP描述符的保留位段,32为NP描述符的自定义位段;所述NP描述符的自定义位段用于携带业务流信息等,对于交换芯片来说为私密信息;

这里,由于所述EPF占用的是NP描述符的保留位段,因此所述EPF对于交换芯片来说为非净荷且后续出向NP不再使用。

步骤403:配置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接入侧的NP描述符中的EPF携带报文业务的目的出向端口信息;

本步骤具体包括:依据所述报文业务的路由信息表获取所述报文业务的出向端口信息,并将所述出向端口信息配置为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接入侧的NP描述符中的EPF信息。

步骤404:配置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源交换芯片的工作模式为正常模式;

这里,所述正常模式用于指示所述源交换芯片依据所述报文业务的交换描述符获取对应的目的交换芯片及目的出向端口信息;

这里,所述报文业务的交换描述符为由NP输入至源交换芯片的描述符, 用于携带业务流信息等,仅在交换系统中使用,当报文从交换芯片输出至出向网络处理器时会自动剥离;

所述源交换芯片依据所述报文业务的交换描述符获取对应的目的交换芯片及目的出向端口信息,包括:

所述源交换芯片依据所述报文业务的交换描述符查找出向目的映射表获得对应所述报文业务的目的交换芯片及目的出向端口信息。

步骤405:配置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的目的交换芯片的工作模式为端口扩展模式;

这里,所述端口扩展模式用于指示所述目的交换芯片将出向端口映射至所述目的出向端口所在位置;所述目的出向端口所在位置即所述EPF,将出向端口映射至所述EPF,进而解析获得所述EPT携带的目的出向端口号;也就是说,当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的目的交换芯片的工作模式为端口扩展模式时,所述目的交换芯片则不再依据源交换芯片利用报文业务的交换描述符索引得到的出向端口进行映射,而是直接利用所述EPF信息进行映射。

实施例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端口扩展装置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端口扩展装置组成包括:确定模块51、第一配置模块52及第二配置模块53;其中,

所述确定模块51,用于确定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的待扩展源交换芯片;

所述第一配置模块52,用于配置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接入侧的NP描述符携带报文业务的目的出向端口信息;

所述第二配置模块53,用于配置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的目的交换芯片的工作模式为端口扩展模式;

这里,所述端口扩展模式用于指示所述目的交换芯片将出向端口映射至所述目的出向端口所在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确定模块51,具体用于依据当前的报文业务确定当前路由 交换系统组网中对应所述报文业务的源交换芯片,读取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各个交换芯片对应的芯片标识,依据所述芯片标识获取每个交换芯片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依据每个交换芯片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确定所述源交换芯片中待扩展源交换芯片;

这里,所述报文业务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所述芯片标识可以为交换芯片ID;所述路由交换系统可以为IP路由交换系统;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51依据当前的报文业务确定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对应所述报文业务的源交换芯片,包括:

所述确定模块51依据当前的报文业务的路由信息表确定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对应所述报文业务的源交换芯片;

所述确定模块51依据所述芯片标识获取每个交换芯片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包括:

所述确定模块51依据所述芯片标识确定对应交换芯片的等级,依据每个交换芯片的等级查找交换芯片信息表获得每个交换芯片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

所述确定模块51依据每个交换芯片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确定所述源交换芯片中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包括:

所述确定模块51依据每个交换芯片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确定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支持的最大出向端口范围,确定所述源交换芯片中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小于所述最大出向端口范围的交换芯片为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路由交换系统组网示意图,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中包括三个交换芯片V1、V2及V3;其中,交换芯片V1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为0~N,交换芯片V2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为0~M,交换芯片V3支持的出向端口范围为0~K,N<M<K;则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支持的最大出向端口范围为0~K,若交换芯片V1及交换芯片V3为源交换芯片,则确定交换芯片V1为待扩展源交换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确定模块51,还用于确定对应所述源交换芯片的目的交换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确定模块51,还用于确定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接入侧的NP描述符的EPF;

这里,所述NP描述符仅在网络处理器中使用,用于携带业务协议、报文类型、路由信息等;所述NP描述符在由交换系统转发时作为净荷内容处理,其内容对于交换芯片来说为私密内容;

所述确定模块51,具体用于选取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接入侧的NP描述符的部分或全部保留位段作为EPF;所述EPF用于携带所述报文业务的目的出向端口信息;所述EPF的大小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NP描述符示意图;其中,31为NP描述符的保留位段,32为NP描述符的自定义位段;所述NP描述符的自定义位段用于携带业务流信息等,对于交换芯片来说为私密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配置模块52,具体用于配置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接入侧的NP描述符中的EPF携带报文业务的目的出向端口信息;

所述第一配置模块52,具体用于依据所述报文业务的路由信息表获取所述报文业务的出向端口信息,并将所述出向端口信息配置为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接入侧的NP描述符中的EPF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配置模块53,还用于配置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的工作模式为正常模式;所述正常模式用于指示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依据所述报文业务的交换描述符获取对应的目的交换芯片及目的出向端口信息;

这里,所述报文业务的交换描述符为由NP输入至源交换芯片的描述符,用于携带业务流信息等,仅在交换系统中使用,当报文从交换芯片输出至出向网络处理器时会自动剥离;

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依据所述报文业务的交换描述符获取对应的目的交换芯片及目的出向端口信息,包括:

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依据所述报文业务的交换描述符查找出向目的映射表获得对应所述报文业务的目的交换芯片及目的出向端口信息。

所述第二配置模块53,还用于配置当前路由交换系统组网源交换芯片中除 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的其它源交换芯片的工作模式为正常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端口扩展模式用于指示所述目的交换芯片将出向端口映射至所述目的出向端口所在位置;所述目的出向端口所在位置即所述EPF,将出向端口映射至所述EPF,进而解析获得所述EPT携带的目的出向端口号;也就是说,当所述待扩展源交换芯片对应的目的交换芯片的工作模式为端口扩展模式时,所述目的交换芯片则不再依据源交换芯片利用报文业务的交换描述符索引得到的出向端口进行映射,而是直接利用所述EPF信息进行映射;如此,实现了端口扩展,且不影响业务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51、第一配置模块52及第二配置模块53均可由终端或服务器中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