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无线连接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78568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现无线连接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近场通信技术,尤指一种实现无线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不同移动终端通过蓝牙或WIFI连接时,需要人为搜索终端,搜索到终端后,在通知栏进行显示,通过确定的配对密钥,确认进行配对,连接过程繁琐耗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无线连接的方法及系统,能够简化无线连接过程,降低时耗。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无线连接的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获取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根据获取的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生成相应的生物特征码;

第一终端从生成的生物特征码中提取连续字节的编码信息作为第一终端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地址,并广播发送至第二终端;

当第二终端接收的第一终端的MAC地址与预先存储的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码相匹配时,建立无线连接。

进一步地,该方法之前还包括: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后,设置允许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数据信息,所述第一终端不允许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信息。

进一步地,生物特征包括:指纹、人脸、虹膜或声纹。

进一步地,无线连接包括:蓝牙连接或无线局域网WIFI连接。

进一步地,获取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通过预先设置的传感器获取体感动作 信息,将获取的体感动作信息与预先设置的体感匹配信息进行匹配,匹配通过时,进入所述无线连接的流程。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实现无线连接的系统,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其中,

第一终端包括获取转换单元和提取广播单元;其中,

获取转换单元用于,获取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根据获取的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生成相应的生物特征码;

提取广播单元,用于从生成的生物特征码中提取连续字节的编码信息作为第一终端MAC地址并广播发送至第二终端;

第二终端至少包括匹配连接单元,用于当第二终端接收的第一终端的MAC地址与预先存储的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码相匹配时,建立无线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终端还包括第一设置单元,用于与第二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后,不允许向第二终端发送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还包括第二设置单元,用于与第一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后,设置允许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信息。

进一步地,生物特征包括:指纹、人脸、虹膜或声纹。

进一步地,无线连接包括:蓝牙连接或WIFI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终端还包括第一体感单元,用于通过预先设置的传感器获取体感动作信息,将获取的体感动作信息与预先设置的体感匹配信息进行匹配,匹配通过时进入无线连接流程。

进一步地,第二终端还包括第二体感单元,用于通过预先设置的传感器获取体感动作信息,将获取的体感动作信息与预先设置的体感匹配信息进行匹配,匹配通过时,进入无线连接流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包括:第一终端获取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根据获取的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生成相应的生物特征码;第一终端从生成的生物特征码中提取连续字节的编码信息作为第一终端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地址,并广播发送至第二终端;当第二终端接收的第一终 端的MAC地址与预先存储的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码相匹配时,建立无线连接。本发明通过从第一终端上获取转换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生成的生物特征码中提取连续字节的编码信息作为第一终端的MAC发送至第二终端,与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码进行匹配实现无线连接,简化了无线连接过程,节省了无线连接过程的时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现无线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现无线连接的系统的结构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图1为本发明实现无线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0、第一终端获取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根据获取的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生成相应的生物特征码;

本步骤中,生物特征包括:指纹、人脸、虹膜或声纹。

步骤101、第一终端从生成的生物特征码中提取连续字节的编码信息作为第一终端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地址,并广播发送至第二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生物特征码是形如“17 a6 c6 6b 20 7f……ff a5 15 a2 d4 a6”的编码序列,因此,提取连续字节的编码信息可以作为MAC地址广播发送至第二终端,提取编码信息的长度与MAC地址相同。另外,以指纹作为生物特征为例,采用哪个手指的指纹进行步骤102的生物特征码匹配,需 要人为的进行约定,即获取的指纹,必须是第二终端中预先存储了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码的指纹;第二终端预先存储的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码理论上是第二终端用户完整的生物特征码;例如、第一终端获取第二终端用户左手拇指指纹进行本发明方法无线连接,则第二终端理论上应当存储第二终端用户完整的左手拇指的生物特征码。

步骤102、当第二终端接收的第一终端的MAC地址与预先存储的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码相匹配时,建立无线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相匹配是指,预先存储的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码中包含与第一终端的MAC地址相同的编码信息。

本发明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后,设置允许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信息,第一终端不允许向第二终端发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是相对而言的,设置允许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信息是基于:在第二终端上输入了第一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将生物特征转换为生物特征码后,提取连续字节的编码信息作为第一终端MAC地址发送到第二终端进行匹配的情况;如果第一终端需要向第二终端发送数据信息,则需要满足在第一终端上输入了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将生物特征转换为生物特征码后,提取连续字节的编码信息作为第二终端MAC地址发送到第一终端进行匹配的情况。

无线连接包括:蓝牙连接或无线局域网WIFI连接。

获取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之前,本发明方法还包括:

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通过预先设置的传感器获取体感动作信息,将获取的体感动作信息与预先设置的体感匹配信息进行匹配,匹配通过时,进入无线连接流程。

本发明通过从第一终端上获取转换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生成的生物特征码中提取连续字节的编码信息作为第一终端的MAC发送至第二终端,与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码进行匹配实现无线连接,简化了无线连接过程,节省了无线连接过程的时间。

图2为本发明实现无线连接的系统的结构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 终端和第二终端;其中,

第一终端包括获取转换单元和提取广播单元;其中,

获取转换单元用于,获取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根据获取的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生成相应的生物特征码;

提取广播单元,用于从生成的生物特征码中提取连续字节的编码信息作为第一终端MAC地址并广播发送至第二终端;

第二终端至少包括匹配连接单元,用于当第二终端接收的第一终端的MAC地址与预先存储的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码相匹配时,匹配通过时建立无线连接。

第一终端还包括第一设置单元,用于与第二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后,不允许向第二终端发送信息;

第二终端还包括第二设置单元,用于与第一终端建立无线连接后,设置允许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信息。

生物特征包括:指纹、人脸、虹膜或声纹。

无线连接包括:蓝牙连接或WIFI连接。

第一终端还包括第一体感单元,用于通过预先设置的传感器获取体感动作信息,将获取的体感动作信息与预先设置的体感匹配信息进行匹配,匹配通过时进入无线连接流程。

第二终端还包括第二体感单元,用于通过预先设置的传感器获取体感动作信息,将获取的体感动作信息与预先设置的体感匹配信息进行匹配,匹配通过时,进入无线连接流程。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进行清楚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用于陈述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方法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以第一终端用户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用户的第二终端为例进行无线连接的过程说明,无线连接可以是蓝牙、WIFI等。

本实施例以蓝牙的无线连接为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假设第一终端用 户的第一终端预先设置了传感器,可以获取体感动作信息;第二终端用户的第二终端也预先设置了传感器,可以获取体感动作信息;假设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上都存储了预先设置的体感匹配信息为在一定时间内上下移动终端三次,体感动作信息符合体感匹配信息要求时,进入蓝牙连接流程。另外,本实施例以第二终端用户的左手拇指指纹作为生物指纹进行实施例说明;当然,用户可以根据使用习惯采用其他手指作为生物指纹,或采用虹膜、声纹等作为生物指纹。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300、第一终端通过预先设置的传感器获取第一终端用户在一定时间内上下移动终端三次的体感动作信息,将获取的体感动作信息与预先存储的体感匹配信息进行匹配,进入蓝牙连接流程;这里,进入蓝牙连接流程;采用本实施例方法,进入蓝牙连接流程快速省时。

步骤301、第二终端通过预先设置的传感器获取第二终端用户在一定时间内上下移动终端三次的体感动作信息,将获取的体感动作信息与预先存储的体感匹配信息进行匹配,进入蓝牙连接流程;

步骤300和步骤301在两个终端上进行,时间顺序不论先后。

假设第二终端需要向第一终端发送名片、图片、或文档等数据信息,且实施例设定了在第一终端输入第二终端用户生物指纹,转化生成生物特征码,提取出的MAC地址广播到第二终端完成生物特征码匹配时,才可以进行第二终端到第一终端的数据信息的发送;则执行步骤302;

步骤302、第二终端用户在第一终端上输入左手拇指指纹,第一终端根据输入的第二终端用户的左手拇指指纹生成相应的生物特征码。

步骤303、第一终端从生成的生物特征码中提取连续字节的编码信息作为第一终端MAC地址并广播发送。

步骤304、第二终端接收到第一终端广播发送的MAC地址,将接收的第一终端的MAC地址与预先存储的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码匹配,匹配通过时建立蓝牙连接;这里,由于第二终端预先存储了左手拇指指纹,并采用相同的转换方式获得生物特征码,因此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码中必定 包含第一终端广播发送的MAC地址包含的编码部分。

步骤305、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通过建立的蓝牙连接发送名片、图片、或文档等数据信息。

假设第一终端需要向第二终端发送名片、图片、或文档等数据信息,则按照实施例设定的规则,需要在第二终端输入第一终端用户生物指纹,转化生成生物特征码,提取出的MAC地址广播到第一终端完成生物特征码匹配时,才可以进行第一终端到第二终端的数据信息的发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以WIFI的无线连接为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假设第一终端用户的第一终端预先设置了传感器,可以获取体感动作信息;第二终端用户的第二终端也预先设置了传感器,可以获取体感动作信息;假设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上都存储了预先设置的体感匹配信息为在一定时间内上下移动终端三次,体感动作信息符合体感匹配信息要求时,进入WIFI连接流程。另外,本实施例以第二终端用户的左手拇指指纹作为生物指纹进行实施例说明;当然,用户可以根据使用习惯采用其他手指作为生物指纹,或采用虹膜、声纹等作为生物指纹。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400、第一终端通过预先设置的传感器获取第一终端用户在一定时间内上下移动终端三次的体感动作信息,将获取的体感动作信息与预先存储的体感匹配信息进行匹配,进入WIFI连接流程;这里,进入蓝牙连接流程;采用本实施例方法,进入WIFI连接流程快速省时。

步骤401、第二终端通过预先设置的传感器获取第二终端用户在一定时间内上下移动终端三次的体感动作信息,将获取的体感动作信息与预先存储的体感匹配信息进行匹配,进入WIFI连接流程;

步骤400和步骤401在两个终端上进行,时间顺序不论先后。

假设第二终端需要向第一终端发送名片、图片、或文档等数据信息,且实施例设定了在第一终端输入第二终端用户生物指纹,转化生成生物特征码,提取出的MAC地址广播到第二终端完成生物特征码匹配时,才可以进行第 二终端到第一终端的数据信息的发送;则执行步骤402;

步骤402、第二终端用户在第一终端上输入左手拇指指纹,第一终端根据输入的第二终端用户的左手拇指指纹生成相应的生物特征码。

步骤403、第一终端从生成的生物特征码中提取连续字节的编码信息作为第一终端MAC地址并广播发送。

步骤404、第二终端接收到第一终端广播发送的MAC地址,将接收的第一终端的MAC地址与预先存储的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码匹配,匹配通过时建立WIFI连接;这里,由于第二终端用于预先存储了左手拇指指纹,并采用相同的转换方式获得生物特征码,因此第二终端用户的生物特征码中必定包含第一终端广播发送的MAC地址包含的编码部分。

步骤405、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通过建立的WIFI连接发送名片、图片、或文档等数据信息。

假设第一终端需要向第二终端发送名片、图片、或文档等数据信息,则按照实施例设定的规则,需要在第二终端输入第一终端用户生物指纹,转化生成生物特征码,提取出的MAC地址广播到第一终端完成生物特征码匹配时,才可以进行第一终端到第二终端的数据信息的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蓝牙、WIFI的无线连接过程,对于其他需要进行匹配才可以进行连接的近场通信,均可以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