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用户关系链的方法、近场社交的实现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92186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处理用户关系链的方法、近场社交的实现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处理用户关系链的方法、近场社交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交应用的发展,用户在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使用社交应用,以实现其与真实用户或者虚拟用户之间的聊天、分享等功能。由此基于社交应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用户关系链,其用于记录相互之间存在着好友关系的社交应用用户。

社交应用的用户关系链的呈现只是二维化的,即平面的网络展示,由此可得到平面的网络图谱,对于用户关系链中的深度维度,即社交应用用户之间的关系程度,则难以获取。

例如,社交应用用户A和社交应用用户B是真实朋友关系,还是未曾网页的网友关系,这些用户关系链中的深度维度,当前社交应用只能通过聊天次数、聊天内容、分享行为等判断正在聊天的两个人之间的深度维度,然而,此过程存在着隐私安全的问题并且需要配备强大的后台运算和处理机群,成本开销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处理用户关系链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和装置能够避免隐私安全问题的产生且成本开销较低。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近场社交的实现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和装置能够避免隐私安全问题的产生且成本开销较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将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处理用户关系链的方法,由服务器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上报的用户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登录社交应用所在的移动设备标识,获取的所述用户标识对应于一个以上的社交应用用户;

通过所述移动设备标识和用户标识进行指定的社交应用用户之间近场活动探测,以得到所述近场活动中社交应用用户的动作特征;

根据所述近场活动中社交应用用户的动作特征对所述社交应用的用户关系链进行深度维度的更新。

一种近场社交的实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用户标识登录的社交应用中,由近场活动的用户指定页面触发进行用户指定,以得到与第一社交应用用户进行近场活动的其他用户标识;

获取第一用户标识登录社交应用所在的移动设备标识,并向所述服务器上报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第一社交应用用户登录的移动设备标识和指定的其他用户标识;

近场状态下触发关联探测组件探测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用户在和其他社交应用用户之间的近场活动中的动作,以向所述服务器反馈所述近场活动中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用户的动作特征;

其中,通过所述反馈将使所述服务器得以更新所述社交应用中相应用户关系链的深度维度。

一种处理用户关系链的装置,置于服务器中,所述装置包括:

标识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上报的用户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登录社交应用所在的移动设备标识,获取的所述用户标识对应于一个以上的社交应用用户;

特征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移动设备标识和用户标识进行指定的社交应用用户之间近场活动探测,以得到所述近场活动中社交应用用户的动作特征;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近场活动中社交应用用户的动作特征对所述社交应用的用户关系链进行深度维度的更新。

一种近场社交的实现装置,包括:

指定页面响应模块,用于第一用户标识登录的社交应用中,由近场活动的用户指定页面触发进行用户指定,以得到与第一社交应用用户进行近场活动的其他用户标识;

第一标识上报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用户标识登录社交应用所在的移动设备标识,并向所述服务器上报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第一社交应用用户登录的移动设备标识和指定的其他用户标识;

第一动作探测模块,用于近场状态下触发关联探测组件探测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用户在和其他社交应用用户之间的近场活动中的动作,以向所述服务器反馈所述近场活动中所述第一社交应用用户的动作特征;

其中,通过所述反馈将使所述服务器得以更新所述社交应用中相应用户关系链的深度维度。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对于社交应用的用户关系链,其可由服务器获取上报的用户标识和用户标识登录社交应用所在的移动设备标识,该获取的用户标识对应于一个以上的社交应用用户,通过移动设备标识和用户标识进行指定的社交应用用户之间近场活动探测,以得到该近场活动中社交应用用户的动作特征,根据近场活动中社交应用用户的动作特征进行社交应用的用户关系链中深度维度的更新,从而获知近场活动中各社交应用用户的真实关系,甚至得到各社交应用用户的关系程度,此过程并不涉及各社交应用用户之间的聊天次数、聊天内容和分享行为等,有效避免了隐私安全问题的产生,且对于服务器而言,处理过程简单,不配备强大的后台动算和处理机群,成本开销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个实施例中处理用户关系链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图2中获取上报的用户标识和用户标识登录社交应用所在的移动设备标识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图2中通过移动设备标识和用户标识进行指定的社交应用用户之间近场活动探测,以得到近场活动中社交应用用户的动作特征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另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移动设备标识和用户标识进行指定的社交应用用户之间近场活动探测,以得到近场活动中社交应用用户的动作特征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图2中根据近场活动中社交应用用户的动作特征对社交应用的用户关系链进行深度维度的更新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是一个实施例中近场社交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另一个实施例中近场社交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另一个实施例中近场社交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另一个实施例中近场社交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对用户关系链的深度维度更新的时序图;

图13是一个实施例中处理用户关系链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标识获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3中一个实施例的特征获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3中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获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3中更新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一个实施例中近场社交的实现装置示意图;

图19是另一个实施例中近场社交的实现装置示意图;

图20是另一个实施例中近场社交的实现装置示意图;

图21是另一个实施例中近场社交的实现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如前所述的,对于社交应用的用户关系链,大都通过聊天次数、聊天内容和分享行为来判断社交应用中正在聊天的两个社交应用用户的关系程度,但是,一方面的,聊天次数、聊天内容和分享行为均属于两个社交应用用户之间的一对一隐私,由此所得到的关系程度将产生隐私安全问题;

另一方面的,由于需要计数器或者内容过滤器做出“闸”,以提取一定的关键词,并通过提取的关键词反映两个社交应用用户的关系程度,此过程即便做成异步,仍然需要强大的后台运算和处理机群。

因此,为避免隐私安全问题的产生和成本开销的降低,特提出了一种处理用户关系链的方法。该处理用户关系链的方法由计算机程序实现,与之相对应的,所构建的处理用户关系链的装置则被存储于服务器中,以在该服务器中运行,进而对用户关系链进行深度维度的更新。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该服务器1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11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120,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131或数据133的存储介质1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120和存储介质1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1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未示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服务器10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110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130通信,在服务器100上执行存储介质1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服务器1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150,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7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180,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135,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 LinuxTM,FreeBSDTM等等。

此外,通过硬件电路或者硬件电路结合软件指令也能同样实现本发明,因此,实现本发明并不限于任何特定硬件电路、软件以及两者的组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具体的,该处理用户关系链的方法如图2所示,由服务器执行,包括:

步骤210,获取上报的用户标识和用户标识登录社交应用所在的移动设备标识,获取的用户标识对应于一个以上的社交应用用户。

服务器是与运行了社交应用的各移动设备进行交互,以向其推送各种近场活动的服务器,其中,该服务器所推送的近场活动可以是根据实际运营的需要而确定的,也可以是社交应用用户自行通过服务器所发起的,在此不进行限定。用户标识是任一社交应用用户在移动设备中登录社交应用所使用的唯一标识,其用于在社交应用中唯一地标识用户身份。

其中,登录的社交应用可以是即时通信工具等聊天应用,也可以是各种虚拟社交网络应用等,甚至可以是具备会话功能的各种支付工具等,在此不一一进行例举。

移动设备标识为移动设备的硬件标识,例如,UIN码。运行于移动设备中的社交应用将获取用户标识和该用户标识登录社交应用所在的移动设备标识,并上报至服务器中。

需要说明的是,该社交应用是指定进行近场活动的社交应用用户所登录的。

步骤230,通过移动设备标识和用户标识进行指定的社交应用用户之间近场活动探测,以得到近场活动中社交应用用户的动作特征。

根据上报的用户标识和移动设备标识,服务器获知近场活动的指定社交应用用户以及指定的各社交应用用户所分别使用的移动设备,待指定的社交应用用户进行近场活动时,进行近场活动探测得到该近场活动中各社交应用用户的动作特征。

其中,近场活动指的是各社交应用用户在近场状态下所进行的活动,该近场状态指的是各社交应用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位于同一地理区域或者相近的地理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设备向服务器上报的用户标识和移动设备标识是近场活动指定的社交应用用户所对应的。移动设备中响应服务器推送的近场活动而进行各社交应用用户的指定,服务器则在各社交应用用户进行近场活动时触发动作特征的探测。所得到的动作特征表征相应社交应用用户在近场活动中进行的动作,例如,击掌等与其他社交应用用户的交互动作。

由此可知,进行近场活动的各社交应用用户可为好友关系,但也可以是相互之间并不存在好友关系的社交应用用户。例如,对于任一社交应用用户而言,其可与好友,或者,虽不为好友关系但获知相应用户标识的其它社交应用用户进行近场活动。

步骤250,根据近场活动中社交应用用户的动作特征对社交应用的用户关系链进行深度维度的更新。

根据社交应用用户的动作特征即可获知,进行了用户标识和移动设备标识上报的各社交应用用户将进入近场活动,且在此近场活动中存在着交互动作,因此,社交应用的用户关系链中这些社交应用用户之间的关系是真实好友且进行了这一近场活动,根据此对用户关系链进行深度维度的更新即可。

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将对存储的用户关系链不断进行深度维度的更新,进而不断完善关系深度数据的积累,使得存储的用户关系链呈现三维化的网络图谱,即对用户关系链进行立体的网络展示,从而使得为每一社交应用用户所存储的用户关系链能够准确反映社交应用用户特性以及与其他社交应用用户之间的真实特性,提高了精准性。

通过对社交应用的用户关系链所进行的深度维度更新,将使得后续基于用户关系链所进行的各种网络资源推送更为精准,更贴近用户意图。例如,根据更新了深度维度的用户关系链可知,在深度维度上,社交应用用户A和社交应用用户B是见过面且有肢体交互的好友,一同参与了“带你的朋友一起看球赛”的近场活动,则可对社交应用用户A和社交应用用户B推送足球服的广告信息的,进而极大的提高了网络中各种服务信息投放的精准性。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该步骤210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1,推送近场活动的用户指定页面至移动设备,以通过移动设备中用户指定页面的响应得到指定的用户标识和用户标识登录社交应用所在的移动设备标识。

服务器所接收到的用户标识和移动设备标识上报实质为移动设备中社交应用用户对服务器推送的近场活动页面所进行的响应。具体的,该近场活动页面包括了近场活动的用户指定页面。

移动设备通过与服务器的交互,将接收并显示近场活动的用户指定页面,并在此页面中完成参与此近场活动的用户指定,其中,指定的用户范围可以为与移动设备的社交应用中登录的用户标识存在好友关系的所有社交应用用户,也可以为获知用户标识的所有社交应用用户。

服务器将通过近场活动的用户指定页面的推送发起社交应用用户之间的近场活动。而近场活动的具体内容将根据实际运营的需要确定。例如,近场活动可以是“一起钓鱼”的活动,也可以是“一起看电影”的活动等。

步骤213,接收移动设备得到并上报的用户标识和用户标识登录社交应用所在的移动设备标识。

近场活动的用户指定页面中,通过触发的用户选定操作,将指定与当前社交应用用户一同参与近场活动的其他社交应用用户,由此用户的指定将获取得到当前社交应用用户所对应的用户标识、移动设备标识和其他社交应用用户所对应的用户标识,并上报至服务器中。

而与之相对应的,其他社交应用用户的移动设备将触发响应当前社交应用用户对近场活动所进行的用户指定,因此,将获取移动设备标识,并上报至服务器。

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实现了近场活动的用户指定,以便于后续通过各社交应用用户所进行的近场活动来获知各社交应用用户之间的关系程度,实现简单且保证了准确性。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该步骤230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31,接收移动设备反馈的各社交应用用户处于近场状态,各社交应用用户处于近场状态是移动设备跳转进入近场活动的执行页面后触发关联的探测组件探测得到的。

进行近场活动之前,指定的各社交应用用户将在移动设备中向服务器请求跳转进入近场活动的执行页面,此时向服务器反馈指定的各社交应用用户将进行近场活动,并且移动设备将触发其所关联的探测组件进行探测。

其中,探测组件是用于进行人体动作的探测,以及与其它相近探测组件的距离感知。例如,对于携带了探测组件的社交应用用户,可通过此探测组件进行手势的探测。指定的各社交应用用户均携带了探测组件,并且与移动设备相关联。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探测组件作为雷达信号源,通过发射雷达信号来实现其功能,其所发射的雷达信号为6GHZ。例如,该探测组件可以是google发布的名为project soli的概念性芯片原型,其安装在眼镜、手表等可穿戴设备上。

进一步的,该探测组件也可内置于移动设备中,在此不进行限定。

触发关联的探测组件进行距离感知后,对于此近场活动中的各社交应用用户,将测量各社交应用用户的探测组件之间的距离,所测距得到的距离即为各社交应用用户之间距离。

根据各社交应用用户之间距离判定各社交应用用户处于近场状态时向服务器反馈各社交应用用户处于近场状态。

步骤233,各社交应用用户处于近场状态时触发推送动作指引信息至移动设备,该移动设备是处于近场状态的各社交应用用户通过各自用户标识登录社交应用所在的移动设备。

服务器获知各社交应用用户处于近场状态时,向移动设备推送动作指引信息,以便于引导近场活动中的各社交应用用户进行相应的动作。

其中,该动作指引信息被推送至移动设备中,用于指示当前所进行的近场活动中各社交应用用户所要求完成的动作,例如,击掌动作等。

步骤235,通过探测组件探测并反馈社交应用用户响应动作指引信息所进行的动作,接收得到近场活动中社交应用用户的动作特征。

在探测组件的作用下,将探测社交应用用户在当前进行的近场活动中完成的动作,得到相应的动作特征,并向服务器反馈。

近场活动中,服务器接收得到探测组件反馈的动作特征,该动作特征可以是表征社交应用用户完成动作的hash值的形式,也可以是其它形式,只要能够表征社交应用用户响应动作指引信息所完成的动作即可。

例如,探测组件发射雷达信号,社交应用用户在做出一定动作时接收到该雷达信号的返回波,由对该返回波进行特征抽样得到相应的hash值,该hash值即动作特征,并返回给服务器。

通过此过程,要求各社交应用用户在近场活动中做出特定的动作,并通知探测组件探测该动作,得到相应动作特征并向服务器反馈,以此将使得服务器依据各社交应用用户进行的近场活动和动作特征即可得到各社交应用用户之间的关系程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步骤230还包括:

步骤237,侦听得到移动设备跳转进入近场活动的执行页面后根据移动设备标识和探测组件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查找用户标识关联的探测组件标识。

服务器在侦听得到移动设备中执行页面的跳转请求之后,对于任一社交应用用户侧,将在存储的移动设备标识和探测组件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对方社交应用用户侧的移动设备所关联的探测组件标识。

也就是说,在进行近场活动之前,首先为各社交应用用户的移动设备和探测组件进行绑定,以使移动设备和探测组件相关联,并将相应的移动设备标识和探测组件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于远端的服务器中。

因此,在存储的对应关系中进行查找到可得到近场活动中各社交应用用户关联的探测组件标识。

步骤238,为各社交应用用户分别推送其他社交应用用户的用户标识关联的探测组件标识,以按照探测组件标识测距得到各社交应用用户处于近场状态。

近场活动所指定的各社交应用用户,都将接收得到服务器推送的对方社交应用用户的探测组件标识,进而按照此探测组件标识进行各探测组件之间的测距,以获知各社交应用用户处于近场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的步骤250如图6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51,根据近场活动中社交应用用户的动作特征得到近场活动中各社交应用用户共同完成预设动作的结果。

通过探测组件所进行的动作特征反馈,将得到近场活动中各社交应用用户的动作特征,根据近场活动中各社交应用用户的动作特征判定各社交应用用户是否共同完成了预设动作,并输出相应的结果。

例如,通过近场活动中各社交应用用户的动作特征获知各社交应用用户均已经完成要求的肢体动作,例如,各社交应用用户之间进行了击掌,此时,将得到近场活动中各社交应用用户相互之间进行了击掌的结果。

近场活动中各社交应用用户共同完成预设动作的结果对于服器而言,一方面是通知指定的各社交应用用户之间近场活动已经完成,另一方面,该结果也将由服务器传递至存储了用户关系链的服务器中,以对用户关系链实现深度维度的更新。

步骤253,根据近场活动中各社交应用用户共同完成预设动作的结果对各社交应用用户在社交应用的用户关系链添加各社交应用用户之间的关系深度信息。

关系深度信息的更新包括近场活动中各社交应用用户共同完成预设动作的结果的更新,也包括了由此结果进行分析所得到的其它关系深度信息,在此不一一进行列举,其可根据实际运营的需要设置。

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在探测组件和近场活动的辅助下实现了社交应用的用户关系链中深度维度的更新,并且随着更新的不断进行,将不断丰用户关系链的关系深度信息,进而使用户关系链逐渐立体化,为基于用户关系链所实现的各种应用提供数据基础。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相应地提供了一种近场社交的实现方法,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10,第一用户标识登录的社交应用中,由近场活动的用户指定页面触发进行用户指定,以得到与第一社交应用用户进行近场活动的其他用户标识。

第一社交应用用户是对近场活动的用户指定页面进行响应,以进行用户指定的社交应用用户,其所对应的第一用户标识即为响应了用户指定页面的移动设备中社交应用所登录的用户标识。

在具体实现中,由于近场活动是基于社交应用所进行的近场社交,因此,服务器将向移动设备中运行的社交应用推送近场活动的用户指定页面。

社交应用将对近场活动的用户指定页面进行显示,此时第一社交应用用户将在此用户指定页面中触发用户选定操作,以指定进行近场活动的社交应用用户。其中,所指定的社交应用用户即为第一社交应用用户在社交应用中的联系人或者好友。

通过第一社交应用用户在近场活动的用户指定页面中触发进行的用户指定,将获取得到第一用户标识、与第一社交应用用户进行近场活动的其他用户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该社交应用可以是各种聊天应用,也可以是虚拟社交网络应用,还可以是具备会话功能的支付工具等。

步骤330,获取第一用户标识登录社交应用所在的移动设备标识,并向服务器上报第一用户标识、第一用户标识登录的移动设备标识和指定的其他用户标识。

第一社交应用用户侧,获取移动设备标识,并上报所获取得到的各种用户标识和移动设备标识,以使服务器获知进行近场活动的各社交应用用户以及各社交应用用户所使用的移动设备。

步骤350,近场状态下触发关联探测组件探测第一社交应用用户在和其他社交应用用户之间的近场活动中的动作,以向服务器反馈近场活动中第一社交应用用户的动作特征。

对于第一社交应用用户侧,在其与指定的各社交应用用户处于近场状态时,触发该第一社交应用用户在与其他社交应用用户进行近场活动时做出的动作,得到相应的动作特征并反馈。

其中,通过反馈将使服务器得以更新社交应用中相应用户关系链的深度维度。

需要说明的是,该反馈包括了第一社交应用用户侧所进行的动作特征反馈和指定的其他社交应用用户侧所进行的动作特征反馈。

根据该反馈所得到的动作特征,服务器获知近场活动中指定的各社交应用用户完成了要求的动作,从而根据此结果进行更新即可。

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实现了各社交应用用户之间的近场社交,并且随着各社交应用用户之间近场社交的不断进行而不断为每一社交应用用户进行数据丰富,其实质也是一个三维化用户关系链的过程。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步骤330之后,如上所述的方法如图8所示,还包括:

步骤410,其他任一用户标识登录的社交应用中,触发响应第一社交应用用户在用户指定页面中进行的用户指定,向服务器上报对应的移动设备标识。

第一社交应用用户指定参与近场活动的其他社交应用用户中,任一社交应用用户侧,社交应用将获知第一社交应用用户针对近场活动所进行的用户指定,如若触发了对第一社交应用用户在用户指定页面中进行的用户指定的响应,则获取移动设备标识并向服务器上报,以告之服务器指定的社交应用用户同意进行近场活动。

步骤430,近场状态下触发关联探测组件进行其他任一社交应用用户在近场活动的动作探测,以向服务器反馈近场活动中其他任一社交应用用户的动作特征。

与第一社交应用用户侧相类似的,其他任一社交应用用户侧,在与指定的各社交应用用户处于近场状态时,触发动作探测得到相应的动作特征并向服务器反馈。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如上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510,侦听得到跳转进入近场活动的执行页面。

指定进行近场所活动的任一社交应用用户侧,如若即将进行近场活动,例如,若到了与朋友一起观看球赛的近场活动的发生时间,则触发跳转进入近场活动的执行页面。

步骤530,接收执行页面的跳转进入触发推送的其他社交应用用户关联的探测组件标识,按照探测组件标识触发关联探测组件测距,以得到返回的各社交应用用户之间距离。

随着执行页面的跳转进入,将触发移动设备所关联的探测组件进行测距,得到当前社交应用用户与其他各社交应用用户之间距离。

移动设备所关联的探测组件测距需要按照对方社交应用用户,即近场活动中的其他社交应用用户所在移动设备关联的探测组件标识,进而按照此探测组件标识测距。

具体的,社交应用用户关联的探测组件将按照探测组件标识与对方探测组件通过信号的发射和回波测距。

步骤550,根据各社交应用用户之间距离判定各社交应用用户处于近场状态,并向服务器上报各社交应用用户处于近场状态。

根据各社交应用用户之间距离即可判定各社交应用用户是否已经处于近场状态,例如,若各社交应用用户之间距离小于预先设定的数值,如1米,则判定各社交应用用户处于近场状态。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如上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610,接收服务器根据各社交应用用户处于近场状态推送的动作指引信息。

服务器在接收到上报的各社交应用用户处于近场状态之后,将向各社交应用用户所在的移动设备推送动作指引信息,以要求进行近场活动的各社交应用用户完成指定动作。

步骤630,显示动作指引信息并通知关联探测组件进行动作探测。

近场活动的各社交应用用户侧,接收到服务器推送的动作指点信息之后将进行显示,并通知移动设备所关联的探测组件进行动作探测,以开启关联的探测组件。

下面结合一个实施例来对用户关系链的深度维度更新和近场社交的实现进行说明。该实施例中,用户关系链所对应的数据将存储于关系链服务器中,移动设备与探测组件绑定后,移动设备标识和探测组件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存储于存储中心。

服务器将为各社交应用用户提供了各种近场所活动,并通过近场活动的用户指定页面推送的方式使得移动设备进行相关近场页面的显示。

如图11所示,该近场所活动可以是带朋友一起看球赛,票买一送一的活动。通过服务器的推送,第一社交应用用户的移动设备将跳转进入近场活动的用户指定页面,并选定一好友或者其他任一社交应用用户作为其进行近场活动的指定用户。

请结合参阅图12所示的时序过程,第一社交应用用户通过近场活动的用户指定页面所进行的用户指定将按照选定的好友标识通过后台的分享通道分享给该指定的好友,在好友侧对此进行响应即向服务器上报好友的移动设备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社交应用用户侧所进行的用户标识和移动设备标识上报,即S740与所进行的分享步骤,即S730可同时进行,也可根据需要先后进行,对这两个步骤的时序不做限定。

第一社交应用用户邀请了其好友一起观看球赛之后,在一起观看球赛的日子来临时第一社交应用用户和好友的移动设备中跳转进入近场活动的执行页面,并在判定两个的直线距离小于1米时,第一社交应用用户和好友处于近场状态。

服务器将要求第一社交应用用户和好友做出击掌手势,如若通过反馈的动作特征判定第一社交应用用户和好友做出了击掌手势,则在继续近场活动的同时也将第一社交应用用户和好友一起看球的好友关系传递给关系链服务器,为第一社交应用用户和好友之间二维的用户关系链加入关系程度维度,以实现用户关系链中深度维度的更新。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还相应地提供了一种处理用户关系链的装置,置于服务器中,该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标识获取模块910、特征获取模块930和更新模块950,其中:

标识获取模块910,用于获取上报的用户标识和用户标识登录社交应用所在的移动设备标识;

特征获取模块930,用于通过移动设备标识和用户标识进行指定的社交应用用户之间近场活动探测,以得到近场活动中社交应用用户的动作特征;

更新模块950,用于根据近场活动中社交应用用户的动作特征对社交应用的用户关系链进行深度维度的更新。

进一步的,如图14所示,标识获取模块910包括指定页面推送911和标识接收单元913,其中:

指定页面推送单元911,用于推送近场活动的用户指定页面至移动设备,以通过移动设备中用户指定页面的响应得到指定的用户标识和用户标识登录社交应用所在的移动设备标识。

标识接收单元913,用于接收移动设备得到并上报的用户标识和用户标识登录的社交应用所在的移动设备标识。

进一步的,如图15所示,特征获取模块930包括状态接收单元931、动作指引单元933和反馈接收单元935,其中:

状态接收单元931,用于接收移动设备反馈的各社交应用用户处于近场状态,各社交应用用户处于近场状态是移动设备跳转进入近场活动的执行页面后触发关联的探测组件探测得到的;

动作指引推送单元933,用于待各社交应用用户处于近场状态时触发推送动作指引信息至移动设备,移动设备是处于近场状态的各社交应用用户通过各自用户标识登录社交应用所在的移动设备;

反馈接收单元935,用于通过探测组件探测并反馈社交应用用户响应动作指引信息所进行的动作,接收得到近场活动中社交应用用户的动作特征。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特征获取模块930如图16所示还包括查找单元937和标识推送单元938,其中:

查找单元937,用于侦听得到移动设备跳转进入近场活动的执行页面后根据移动设备标识和探测组件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查找用户标识关联的探测组件标识;

标识推送单元938,用于为各社交应用用户分别推送其他社交应用用户的用户标识关联的探测组件标识,以按照探测组件标识测距得到各社交应用用户处于近场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更新模块950包括结果获取单元951和关系深度添加单元953,其中:

结果获取单元951,用于根据近场活动中社交应用用户的动作特征得到近场活动中各社交应用用户共同完成预设动作的结果;

关系深度添加单元953,用于根据近场活动中各社交应用用户共同完成预设动作的结果对各社交应用用户在社交应用的用户关系链添加各社交应用用户之间的关系深度信息。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还提供了一种近场社交的实现装置,该装置包括指定页面响应模块1010、第一标识上报模块1030和第一动作探测模块1050,其中:

指定页面响应模块1010,用于第一社交应用用户标识登录的社交应用中,由近场活动的用户指定页面触发进行用户指定,以得到与第一社交应用用户进行近场活动的其他用户标识;

第一标识上报模块1030,用于获取第一用户标识登录社交应用所在的移动设备标识,并向服务器上报第一用户标识、第一社交应用用户登录的移动设备标识和指定的其他用户标识;

第一动作探测模块1050,用于近场状态下触发关联探测组件探测第一社交应用用户在和其他社交应用用户之间的近场活动中的动作,以向服务器反馈近场活动中第一社交应用用户的动作特征;

其中,通过反馈将使服务器得以更新社交应用中相应用户关系链的深度维度。

需要说明的是,指定页面响应模块1010、第一标识上报模块1030和第一动作探测模块1050运行于一社交应用用户侧,该社交应用用户侧将对进行近场活动的社交应用用户进行指定。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如上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二标识上报模块1110和第二动作探测模块1130,其中:

第二标识上报模块1110,用于其他任一用户标识登录的社交应用中,触发响应第一社交应用用户在用户指定页面中进行的用户指定,向服务器上报对应的移动设备标识;

第二动作探测模块1130,用于近场状态下触发关联探测组件进行其他任一社交应用用户在近场活动的动作探测,以向服务器反馈近场活动中其他任一社交应用用户的动作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标识上报模块1110和第二动作探测模块1130运行于相对上述社交应用用户侧的其他任一社交应用用户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如上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跳转侦听模块1210、测距触发模块1230和状态上报模块1250,其中:

跳转侦听模块1210,用于侦听得到跳转进入近场活动的执行页面;

测距触发模块1230,用于接收执行页面的跳转进入触发推送的其他社交应用用户关联的探测组件标识,按照探测组件标识触发关联探测组件测距,以得到返回的各社交应用用户之间距离;

状态上报模块1250,用于根据各社交应用用户之间距离判定各社交应用用户处于近场状态,并向服务器上报各社交应用用户处于近场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跳转侦听模块1210、测距触发模块1230和状态上报模块1250运行于各社交应用用户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如上所述的装置还动作指引接收模块1310和指引信息处理模块1330,其中:

动作指引接收模块1310,用于接收服务器根据各社交应用用户处于近场状态推送的动作指引信息;

指引信息处理模块1330,用于显示动作指引信息并通知关联探测组件进行动作探测。

需要说明的是,动作指引接收模块1310和指引信息处理模块1330运行于各社交应用用户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