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视距雷达广域联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8377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视距雷达广域联防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视距雷达广域联防系统。



背景技术:

安防系统是以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它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等的系统;或是由这些系统为子系统组合或集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我国安防产业发展很快,也比较普及,但是传统安防对人的依赖性比较强,非常耗费人力,而智能安防能够通过硬件和软件的结合实现智能判断,从而尽可能实现人想做的事。再有就是现有的安防系统检测区域较小,受环境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作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视距雷达广域联防系统,这种超视距雷达广域联防系统结构简单、部署灵活,将主动超视距探测、视频联动、多参数智能识别侵入目标、声光驱离威胁目标一系列安防业务纳入计算机软件智能化处理,检测分析迅速准确,探测距离远、不受环境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视距雷达广域联防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联防系统包括广域探测层、数据通讯层、安防业务层、显示安控层;所述广域探测层包括若干安防区域,各安防区域中心设有超视距雷达以及若干视频摄像仪和声光报警器,各安防区域构成一个广域安防系统;所述数据通讯层的通讯网络将处于中心控制室的安防业务层与广域探测层互联传输数据和影像;所述安防业务层包括视频影像存储的视频服务器和承载安防业务逻辑处理软件、数据存储的应用服务器;所述的显示安控层包括实时显示安防动态信息的显示屏幕和人机交互的安控终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应用服务器设有数据预处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上设有地理信息系统、侵入安防模型模块、预设安防区域周界模块和安防调度指挥模块,将广域探测层探测到的雷达探测数据和视频检测影响通过数据通讯层传输到数据预处理模块,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侵入目标姿态,侵入安防模型模块、预设安防周界模块联合判断威胁类型,并传输给安防调度指挥模块做出预警报警和声光警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超视距雷达和视频摄像仪可联动跟踪检测,联动跟踪检测时视频摄像仪可360°旋转。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广域联防为若干个包含超视距雷达和视频摄像仪的安防区域构成,每个安防区域可单独使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侵入安防模型模块上设有根据侵入目标聚集区域和数量建立的一套标识威胁类型和等级的数字量化研判规范系统。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预设安防周界模块上设有预设安防周界,为用户预先在电子地图上圈闭的广域探测层内的虚拟安防区域。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通讯网络为满足视频传输的无线宽带或有线光纤通讯网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安控终端为接入该联防系统的计算机、移动设备、智能终端。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利用雷达超视距大范围快速搜索定位的技术优势,实现全天时、全天候对区域进行扫描探测,及时发现、判别、定位、跟踪多个目标;利用视频摄像获取高清静态图像或动态影像,将目标位置、方向、速度、图像、视频合成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显示;对安防区域内的非法侵入目标进行语音警告劝离、强制驱离和启动报警预案;实现对安防区域内的人、车、和事件的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控,智能感知,并对监控区域内存在的威胁等级进行判断,发出预警和报警信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其中:1-超视距雷达,2-视频摄像仪,3-声光报警器,4-通讯网络,5-应用服务器,6-视频服务器,7-显示屏幕,8-安控终端,9-安防业务层,10-数据通讯层,11-广域探测层,12-显示安控层,91-数据预处理模块,92-地理信息系统,93-侵入安防模型模块,94-预设安防周界模块,95-安防调度指挥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超视距雷达广域联防系统,该联防系统包括广域探测层11、数据通讯层10、安防业务层9、显示安控层12;所述广域探测层11包括若干安防区域,各安防区域中心设有超视距雷达1以及若干视频摄像仪2和声光报警器3,各安防区域构成一个广域安防系统;所述数据通讯层10的通讯网络4将处于中心控制室的安防业务层9与广域探测层11互联传输数据和影像;所述安防业务层9包括视频影像存储的视频服务器6和承载安防业务逻辑处理软件、数据存储的应用服务器5;所述的显示安控层12包括实时显示安防动态信息的显示屏幕7和人机交互的安控终端8。

如图2所示,所述应用服务器5设有数据预处理模块91,数据预处理模块91上设有地理信息系统92、侵入安防模型模块93、预设安防区域周界模块94和安防调度指挥模块95,将广域探测层11探测到的雷达探测数据和视频检测影响通过数据通讯层10传输到数据预处理模块91,地理信息系统92分析侵入目标姿态,侵入安防模型模块93、预设安防周界模块94联合判断威胁类型,并传输给安防调度指挥模块95做出预警报警和声光警示。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超视距雷达1和视频摄像仪2可联动跟踪检测,联动跟踪检测时视频摄像仪2可360°旋转。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广域联防为若干个包含超视距雷达1和视频摄像仪2的安防区域构成,每个安防区域可单独使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侵入安防模型模块93上设有根据侵入目标聚集区域和数量建立的一套标识威胁类型和等级的数字量化研判规范系统。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预设安防周界模块94上设有预设安防周界,为用户预先在电子地图上圈闭的广域探测层11内的虚拟安防区域。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通讯网络4为满足视频传输的无线宽带或有线光纤通讯网络。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安控终端8为接入该联防系统的计算机、移动设备、智能终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安防区域内的雷达探测数据和视频监测影像通过通讯网络传输到中心控制室的应用服务器和视频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承载安防业务逻辑处理软件,负责安防数据的分析、处理、存储,并识别侵入目标类型和威胁等级,以可视化图标、曲线、表格的形式实时显示安防动态信息,满足安防值守人员、管理人员、移动用户的安防业务需求。

雷达探测数据,雷达对覆盖区域进行24小时不间断探测扫描,获得侵入目标的大小、方位、距离、速度等基础数据,探测到侵入目标后,在有效距离内联动视频跟踪监测影像。

视频监测影像,可独立对有效探测距离内进行影像监测,也可由雷达发现侵入目标后,联动其他视频跟踪监测,以获取实时影像。

数据预处理,将雷达探测数据、视频监测影像、电子地图数据进行综合处理,按照平台数据交互规则生成统一编码的侵入目标的位置坐标、大小、速度、影像等信息,并存储在安防系统数据库。

预设安防周界,由用户通过安控终端在电子地图上设定的安全防护虚拟周界区域,用以保护重点生产设备和设施,以及路口、卡口和建筑物等。

电子地图数据,用以二维坐标标识安防区域的电子地图数据信息,作为识别危险目标侵入和显示安防状态的综合信息显示地图。

威胁类型研判,根据侵入安防模型和用户预设的安防周界,对数据预处理得到的侵入目标姿态数据进行威胁类型研判,识别出目标侵入哪个安防区域、侵入类型和危险等级等。

安防调度指挥,实时显示安防动态信息,根据侵入目标的研判的威胁类型信息,向用户做出预警或报警警示,并控制侵入目标附近的声光警示器对发出声光驱离警示。

声光驱离警示,通过现场安装的声光警示器,对危险侵入目标发出强光或高分贝声音驱离。

安防动态显示,实时显示来自雷达探测的目标原始数据;实时显示来自视频监测的原始影像;以图形符号形式显示安防区域侵入目标动态变化;以图表形式显示侵入目标分析结果;以图表形式显示预警和报警信息等。

本实用新型机技术特点在于:

1、超视距安防区域,雷达中心向外可扩展至15km以上超视距安防区域;

2、全天候安防,具有昼夜超视距的探测能力,且不受风、雨、雷、电、雾、云、沙尘暴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电磁等因素的干扰,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

3、主动探测及早防范,为及早采取处置措施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障;

4、应用范围广泛,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油田等工矿企业,以及重点区域的安全防护,例如:①供电巡线、破坏及偷盗电安防;②野外设备巡查,破坏及偷盗油安防;③输油巡线、破坏及偷盗油安防;④重点路口卡口警戒安防;⑤聚众群体滋事安防。

本实用新型利用雷达大范围快速搜索定位的技术优势,实现全天时、全天候对区域进行扫描探测,及时发现、判别、定位、跟踪多个目标;利用视频摄像获取高清静态图像或动态影像,将目标位置、方向、速度、图像、视频合成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显示;对安防区域内的非法侵入目标进行语音警告劝离、强制驱离和启动报警预案;实现对安防区域内的人、车、和事件的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控,智能感知,并对监控区域内存在的威胁等级进行判断,发出预警和报警信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