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由无线设备的多个无线接入来支持基于网络的IP流移动性的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057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管理无线设备的互联网协议(IP)流移动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所述无线设备:

经由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来建立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

经由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来执行IP接入附接;

请求向所建立的PDN连接添加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IP接入;以及

响应于确认向所建立的PDN连接添加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所述IP接入,向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所述IP接入分配一个或多个IP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包括蜂窝无线接入网络,并且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无线设备:

经由所述蜂窝无线接入网络来向PDN网关发送一个或多个非接入层(NAS)消息,该NAS消息包括协议配置选项(PCO)并在建立所述PDN连接时指示对基于网络的IP流移动性(NB-IFOM)的支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无线设备:

经由所述蜂窝无线接入网络来向所述PDN网关发送用于所述PDN连接的所建议的一组IP流移动性路由规则;以及

经由所述蜂窝无线接入网络来从所述PDN网关接收用于所述PDN连接的所接受的一组IP流移动性规则,

其中所接受的一组IP流移动性路由规则包括路由规则,所述路由规则包括所述路由规则适用的接入类型、用于执行所述路由规则的优先级、以及所述路由规则适用的一个或多个IP流的指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IP流包括在源地址和源端口号与目的地地址和目的地端口号之间传送的一组IP分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路由规则进一步包括适用性字段,所述适用性字段确定所述路由规则是适用于在所述路由规则生效之后建立的未来IP流还是适用于现有IP流和未来IP流两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接受的一组IP流移动性路由规则进一步包括默认路由规则,所述默认路由规则具有最低优先级并且指示IP分组的默认路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并且所述第二无线网络包括蜂窝接入网络,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无线设备:

经由该WLAN通过演进分组数据网关(ePDG)来向PDN网关发送互联网密钥交换版本2(IKEv2)协议信令消息,该IKEv2协议信令消息在建立所述PDN连接时指示对基于网络的IP流移动性(NB-IFOM)的支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PDN网关针对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所述IP接入来分配与用于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所建立的PDN连接相同的IP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无线设备:

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来向PDN网关发送IP流移动性路由规则而无需路由过滤器,以指示在向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所述IP接入分配所述一个或多个IP流之前在新添加的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IP接入上没有流量将被初始路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无线设备:

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来向所述PDN网关发送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所述一个或多个IP流分配到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所述IP接入的请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针对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IP接入存在有效路由规则时,PDN网关针对经由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所述IP接入建立新的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隧道协议(GTP)隧道,同时维持针对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IP接入的先前建立的GTP隧道。

12.一种被配置用于基于网络的互联网协议(IP)流移动性(NB-IFOM)的无线通信设备,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无线电路,所述无线电路能够被配置为经由第一无线接入网络以及经由第二无线接入网络进行通信;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接到所述无线电路;和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耦接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使得所述无线通信设备:

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来建立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

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来执行IP接入附接,

请求向所建立的PDN连接添加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IP接入;以及

响应于确认向所建立的PDN连接添加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所述IP接入,向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所述IP接入分配一个或多个IP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包括蜂窝无线接入网络,并且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并且其中所述指令的执行进一步使得所述无线通信设备:

经由所述蜂窝无线接入网络来向PDN网关发送一个或多个非接入层(NAS)消息,该NAS消息包括协议配置选项(PCO)并在建立所述PDN连接时指示对基于网络的IP流移动性(NB-IFOM)的支持,

经由所述蜂窝无线接入网络来向所述PDN网关发送用于所述PDN连接的所建议的一组IP流移动性路由规则;以及

经由所述蜂窝无线接入网络来从所述PDN网关接收用于所述PDN连接的所接受的一组IP流移动性规则,

其中所接受的一组IP流移动性路由规则包括路由规则,所述路由规则包括所述路由规则适用的接入类型、用于执行所述路由规则的优先级、以及所述路由规则适用的一个或多个IP流的指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路由规则进一步包括适用性字段,所述适用性字段确定所述路由规则是适用于在所述路由规则生效之后建立的未来IP流还是适用于现有IP流和未来IP流两者。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接受的一组IP流移动性路由规则进一步包括默认路由规则,所述默认路由规则具有最低优先级并且指示IP分组的默认路由。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PDN网关针对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所述IP接入来分配与用于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所建立的PDN连接相同的IP地址。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指令的执行进一步使得所述无线通信设备:

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来向PDN网关发送IP流移动性路由规则而无需路由过滤器,以指示在向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所述IP接入分配所述一个或多个IP流之前在新添加的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IP接入上没有流量将被初始路由。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指令的执行进一步使得所述无线通信设备:

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来向所述PDN网关发送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所述一个或多个IP流分配到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所述IP接入的请求。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当针对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IP接入存在有效路由规则时,PDN网关针对经由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所述IP接入建立新的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隧道协议(GTP)隧道,同时维持针对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IP接入的先前建立的GTP隧道。

20.一种存储指令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当由无线通信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无线通信设备:

经由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来建立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

经由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来执行互联网协议(IP)接入附接;

请求向所建立的PDN连接添加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IP接入;以及

响应于确认向所建立的PDN连接添加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所述IP接入,向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所述IP接入分配一个或多个IP流。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包括蜂窝无线接入网络,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并且所述指令的执行进一步使得所述无线通信设备:

经由所述蜂窝无线接入网络来向PDN网关发送一个或多个非接入层(NAS)消息,该NAS消息包括协议配置选项(PCO)并在建立所述PDN连接时指示对基于网络的IP流移动性(NB-IFOM)的支持。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指令的执行进一步使得所述无线通信设备:

经由所述蜂窝无线接入网络来向所述PDN网关发送用于所述PDN连接的所建议的一组IP流移动性路由规则;以及

经由所述蜂窝无线接入网络来从所述PDN网关接收用于所述PDN连接的所接受的一组IP流移动性规则,

其中所接受的一组IP流移动性路由规则包括路由规则,所述路由规则包括所述路由规则适用的接入类型、用于执行所述路由规则的优先级、以及所述路由规则适用的一个或多个IP流的指示。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IP流包括在源地址和源端口号与目的地地址和目的地端口号之间传送的一组IP分组。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路由规则进一步包括适用性字段,所述适用性字段确定所述路由规则是适用于在所述路由规则生效之后建立的未来IP流还是适用于现有IP流和未来IP流两者。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接受的一组IP流移动性路由规则进一步包括默认路由规则,所述默认路由规则具有最低优先级并且指示IP分组的默认路由。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所述第二无线网络包括蜂窝接入网络,并且所述指令的执行进一步使得所述无线通信设备:

经由该WLAN通过演进分组数据网关(ePDG)来向PDN网关发送互联网密钥交换版本2(IKEv2)协议信令消息,该IKEv2协议信令消息在建立所述PDN连接时指示对基于网络的IP流移动性(NB-IFOM)的支持。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PDN网关针对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所述IP接入来分配与用于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所建立的PDN连接相同的IP地址。

28.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指令的执行进一步使得所述无线通信设备:

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来向PDN网关发送IP流移动性路由规则而无需路由过滤器,以指示在向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所述IP接入分配所述一个或多个IP流之前在新添加的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IP接入上没有流量将被初始路由。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指令的执行进一步使得所述无线通信设备:

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来向所述PDN网关发送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所述一个或多个IP流分配到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所述IP接入的请求。

30.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当针对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IP接入存在有效路由规则时,PDN网关针对经由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所述IP接入建立新的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隧道协议(GTP)隧道,同时维持针对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IP接入的先前建立的GTP隧道。

31.一种管理无线设备的互联网协议(IP)流移动性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用于经由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来建立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的装置;

用于经由第二无线接入网络来执行IP接入附接的装置;

用于请求向所建立的PDN连接添加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IP接入的装置;和

用于响应于确认向所建立的PDN连接添加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所述IP接入而向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所述IP接入分配一个或多个IP流的装置。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包括蜂窝无线接入网络,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并且所述设备还包括:

用于经由所述蜂窝无线接入网络来向PDN网关发送一个或多个非接入层(NAS)消息的装置,该NAS消息包括协议配置选项(PCO)并在建立所述PDN连接时指示对基于网络的IP流移动性(NB-IFOM)的支持。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用于经由所述蜂窝无线接入网络来向所述PDN网关发送用于所述PDN连接的所建议的一组IP流移动性路由规则的装置;和

用于经由所述蜂窝无线接入网络来从所述PDN网关接收用于所述PDN连接的所接受的一组IP流移动性规则的装置,

其中所接受的一组IP流移动性路由规则包括路由规则,所述路由规则包括所述路由规则适用的接入类型、用于执行所述路由规则的优先级、以及所述路由规则适用的一个或多个IP流的指示。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其中IP流包括在源地址和源端口号与目的地地址和目的地端口号之间传送的一组IP分组。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路由规则进一步包括适用性字段,所述适用性字段确定所述路由规则是适用于在所述路由规则生效之后建立的未来IP流还是适用于现有IP流和未来IP流两者。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接受的一组IP流移动性路由规则进一步包括默认路由规则,所述默认路由规则具有最低优先级并且指示IP分组的默认路由。

37.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所述第二无线网络包括蜂窝接入网络,并且还包括:

用于经由该WLAN通过演进分组数据网关(ePDG)来向PDN网关发送互联网密钥交换版本2(IKEv2)协议信令消息的装置,该IKEv2协议信令消息在建立所述PDN连接时指示对基于网络的IP流移动性(NB-IFOM)的支持。

38.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中PDN网关针对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所述IP接入来分配与用于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所建立的PDN连接相同的IP地址。

39.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用于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来向PDN网关发送IP流移动性路由规则而无需路由过滤器以指示在向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所述IP接入分配所述一个或多个IP流之前在新添加的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IP接入上没有流量将被初始路由的装置。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用于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来向所述PDN网关发送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所述一个或多个IP流分配到经由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的所述IP接入的请求的装置。

41.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中当针对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IP接入存在有效路由规则时,PDN网关针对经由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所述IP接入建立新的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隧道协议(GTP)隧道,同时维持针对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络的IP接入的先前建立的GTP隧道。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