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41359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动通信场景下,舰船、通信车等移动节点通过卫星、短波、散射、微波等通信手段与固定节点之间通信,由于目前的无线通信方式在同一时刻固定节点与移动节点之间只有一条无线链路激活且处于工作状态,导致无线链路资源利用率非常低,应用数据的传输严重受限。因此,目前的无线通信数据传输效率低。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旨在解决无线通信数据传输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始发节点中业务发起设备发送的各数据包,并获取所述各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和目的节点;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表,查找所述始发节点到达所述目的节点的各无线链路,并获取所述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根据所述各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和所述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为所述各数据包分配无线链路;将所述各数据包分别通过分配的无线链路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优选的,所述接收始发节点中业务发起设备发送的各数据包,并获取所述各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和目的节点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根据预先配置的目的节点属性信息、无线子网连接关系和到达所述目的节点的无线子网路由信息,获取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和/或,根据预先配置的目的节点属性信息和无线子网连接关系,以及无线子网上报的可达性信息,获取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和/或,根据预先配置的路由协议,进行邻居节点探测和链路通知,获取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根据成功得到的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生成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表。优选的,所述根据预先配置的路由协议,进行邻居节点探测和链路通知,获取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的步骤包括:配置所述始发节点的链路状态表;向所述始发节点的邻居节点发送探测消息,与所述邻居节点建立链路,并更新所述链路状态表;在所述始发节点与邻居节点的链路状态发生更新时,向所述邻居节点发送链路通知进行链路信息同步,并更新所述链路状态表;在收到所述邻居节点发送的链路通知时,更新所述链路状态表;根据所述链路状态表,获取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优选的,所述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表,查找所述始发节点到达所述目的节点的各无线链路,并获取所述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各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排列得到基于级别的数据包队列;依次取出所述数据包队列中的数据包,评估数据流量是否超过预设的标准;若数据流量未超标,则转入执行步骤: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表,查找所述始发节点到达所述目的节点的各无线链路,并获取所述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各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和所述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为所述各数据包分配无线链路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对所述各无线链路进行优先级排列;根据所述各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和所述各无线链路的优先级,轮询为所述各数据包分配对应的无线链路。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始发节点中业务发起设备发送的各数据包,并获取所述各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和目的节点;查询模块,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表,查找所述始发节点到达所述目的节点的各无线链路,并获取所述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和所述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为所述各数据包分配无线链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各数据包分别通过分配的无线链路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优选的,所述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配置模块,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目的节点属性信息、无线子网连接关系和到达所述目的节点的无线子网路由信息,获取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根据预先配置的目的节点属性信息和无线子网连接关系,以及无线子网上报的可达性信息,获取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根据预先配置的路由协议,进行邻居节点探测和链路通知,获取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根据成功得到的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生成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表。优选的,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配置所述始发节点的链路状态表;向所述始发节点的邻居节点发送探测消息,与所述邻居节点建立链路,并更新所述链路状态表;在所述始发节点与邻居节点的链路状态发生更新时,向所述邻居节点发送链路通知进行链路信息同步,并更新所述链路状态表;在收到所述邻居节点发送的链路通知时,更新所述链路状态表;根据所述链路状态表,获取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优选的,所述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排列得到基于级别的数据包队列;依次取出所述数据包队列中的数据包,评估数据流量是否超过预设的标准。优选的,所述分配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对所述各无线链路进行优先级排列;根据所述各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和所述各无线链路的优先级,轮询为所述各数据包分配对应的无线链路。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在收到始发节点中业务发起设备发送的各数据包后,获取各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和目的节点;然后,根据预先配置的路由表,查找从始发节点到达目的节点的各无线链路,并获取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从而得到从始发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各无线链路及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然后,根据各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和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为各数据包分配无线链路;在得到为各数据包分配的无线链路后,分别通过各数据包分配的无线链路发送各数据包,实现了两个节点之间多条链路同时传输数据,大大提升了链路资源的利用率和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第一实施例、第五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第四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组网关系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报文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数据发送应用场景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路由表配置应用场景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邻居节点探测应用场景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链路通知应用场景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数据流量控制应用场景示意图;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节点之间数据发送应用场景示意图。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参照图1,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步骤S10、接收始发节点中业务发起设备发送的各数据包,并获取所述各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和目的节点。本发明通过网络互联控制装置进行各种有线、无线通信手段及设备的综合接入、互联控制和智能组网;控制数据在多条传输链路上同时传输,实现IP数据在无线传输链路上的端到端传输,提高传输效率,提升资源利用率。网络互联控制装置的组网关系如图9所示,网络互联控制装置配置在节点和子网之间,用于各种有线、无线异构网络间的综合接入、互联控制和智能组网。其中,各节点内部可通过有线、无线等多种方式进行网络联接;各子网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进行联接,因此各子网也可称为无线子网;各节点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业务发起设备,例如终端、服务器或是其他设备,进行数据包的发送、接收和处理等。本实施例中以节点内部为有线连接,子网之间为无线连接进行举例说明。则,网络互联控制装置位于有线侧和无线侧之间,有线侧即为节点内部,无线侧即为子网之间。首先,网络互联控制装置接收始发节点中业务发起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并获取数据包的优先级和目的节点。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数据包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当有多个数据包时,本实施例以多个数据包的目的节点为同一节点进行举例说明。当多个数据包的目的节点不同时,可将各数据包根据目的节点进行分组,使目的节点相同的数据包在同一小组中,并分别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进行发送,提高数据发送效率。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预先配置有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策略,例如将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分为8级,包括0级、1级、2级、3级、4级、5级、6级和7级。其中,0级的业务优先级最高,7级的业务优先级最低。则,各业务发起设备在进行业务数据封装时,根据业务数据的优先级在IP(InternetProtocol,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报文头中的ToS(Typeofserver,服务类型)字段填写相应优先级编号。参照图10,以IPV4报文进行举例说明。报文中包括Version(版本),headerLength(报头长度),ToS,Len(Totallength,IP报文总长度),ID(Identifier,标识符),Offset(偏移量),TTL(TimeToLive,生存时间),Proto(Protocol,协议),HeaderChecksum(报头校验和),IP-SA(IPSourceAddress,IP源地址),IP-DA(IPDestinationAddress,IP目的地址),Data(数据)。其中,IP数据包的ToS字段为1个字节,利用ToS字段的IPPrecedence(IP优先级)三位可将不同的数据分成8级。当业务发起设备发送的各数据包到达网络互联控制装置时,网络互联控制装置可根据预设策略对不同优先级的数据包进行区分。由此,网络互联控制装置获取各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和目的节点。步骤S20、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表,查找所述始发节点到达所述目的节点的各无线链路,并获取所述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在获取数据包的目的节点后,网络互联控制装置根据预先配置的始发节点的路由表,查找从始发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各无线链路。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通过网络互联控制装置收集各节点有线链路和无线链路的路由信息,配置各节点的路由表,屏蔽了接入当前通信系统中的各子网及信道传输设备的差异性,保障了通信系统网络的畅通,实现了各子网间的数据高效传输。始发节点的路由表中记载了始发节点到其他各节点的链路信息。在根据路由表查找得到从始发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各无线链路后,网络互联控制装置获取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也即QoS(QualityofService,服务质量)。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是由各无线链路的链路带宽、传输质量、可用性、吞吐量、时延、时延变化(包括抖动和漂移)等信息根据预设的权重计算得到的,可使用权重值进行表征。步骤S30、根据所述各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和所述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为所述各数据包分配无线链路。步骤S40、将所述各数据包分别通过分配的无线链路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在得到各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以及从始发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后,网络互联控制装置选择无线链路向目的节点发送各数据包。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网络互联控制装置对不同业务优先级的数据包,按优先级顺序,分配对应的无线链路。具体的,网络互联控制装置根据路由表内从始发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各无线链路的质量等级,将高质量的无线链路分配给业务优先级高的数据包,将质量次之的无线链路分配给业务优先级较低的数据包。然后,网络互联控制装置将业务无优先级高的数据包通过分配的高质量的无线链路发送给目的节点,将业务优先级较低的数据包通过分配的质量次之的无线链路送给目的节点。进一步的,当发往同一目的节点且业务优先级相同的多个数据包同时到达网络互联控制装置时,采用先到先服务的原则进行转发,即:将高质量的无线链路优先分配给先到达的数据包,将质量次之的无线链路分配给后到达的数据包。然后,将先到达的数据包通过分配的高质量的无线链路发送给目的节点,将后到达的数据包通过分配的质量次之的无线链路发送给目的节点。作为一种具体的应用场景,参照图11,始发节点的网络互联控制装置收到业务优先级,也即ToS分别为0、1和2的数据包时,查找路由表得到从始发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无线链路包括链路1、链路2和链路3。然后,获取得到各链路的链路质量。其中,链路1的QoS为0,链路质量最好;链路2的QoS为2,链路质量次之;链路3的QoS为5,链路质量最差。则网络互联控制装置将链路1分配给ToS为0的数据包,使用链路1发送ToS为0的数据包;将链路2分配给ToS为1的数据包,使用链路2发送ToS为1的数据包;将链路3分配给ToS为2的数据包,使用链路3发送ToS为2的数据包。由此,实现了在两个节点间通过多条无线链路同时发送数据包。现有的常规IP路由设备,不允许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同一时刻存在两条以上的链路,否则会形成环路引起广播风暴。按照现有的常规路由协议控制方式,同一时刻两节点之间只有一条无线链路激活且处于工作状态,无线链路资源利用率非常低,应用数据的传输严重受限。在本实施例中,收到始发节点中业务发起设备发送的各数据包后,获取各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和目的节点;然后,根据预先配置的路由表,查找从始发节点到达目的节点的各无线链路,并获取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从而得到从始发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各无线链路及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然后,根据各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和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为各数据包分配无线链路;在得到为各数据包分配的无线链路后,分别通过各数据包分配的无线链路发送各数据包,实现了两节点之间的所有无线通信链路都处于工作状态,两个节点之间多条链路可以同时传输数据,大大提升了链路资源的利用率和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效率。进一步的,参照图2,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于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例,所述步骤S10之前还包括:步骤S50、根据预先配置的目的节点属性信息、无线子网连接关系和到达所述目的节点的无线子网路由信息,获取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本实施例中,网络互联控制装置配置始发节点的路由表。网络互联控制装置通过三种方式收集路由信息。网络互联控制装置根据不同的链路状态,可选择适合的路由信息获取方式以获取各链路的路由信息,最终根据收集到的全部路由信息生成始发节点的路由表。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网络互联控制装置根据预先静态配置的目的节点属性信息、无线子网连接关系和到达目的节点的无线子网路由信息,获取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适用于子网带宽低且子网不上报可达链路状态的无线子网。其中,目的节点属性信息包括目的节点号、目的节点IP地址以及子网掩码和到达目的节点的无线子网连接关系,如下表1所示。字段说明目的节点号节点标识目的节点IP地址以及子网掩码目的IP网段/子网掩码到达目的节点的无线子网连接关系表1目的节点属性信息表无线子网连接关系包括子网号、物理端口,以及远端子网设备地址和子网链路质量,如下表2所示。表2无线子网连接关系表到达目的节点的无线子网路由信息记载了节点与子网的对应路由信息,包括目的节点号和子网号,如下表3所示。字段说明目的节点号节点标识子网号表3到达目的节点的无线子网路由信息表网络互联控制装置将表1、表2和表3结合,得到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和/或,步骤S60、根据预先配置的目的节点属性信息和无线子网连接关系,以及无线子网上报的可达性信息,获取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部分无线子网可主动上报无线子网的可达状态,因此,针对主动上报可达性信息的无线子网,可以根据预先配置的目的节点属性信息和无线子网连接关系,以及无线子网上报的可达性信息,获取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其中,目的节点属性信息如上述表1所示;无线子网连接关系如上述表2所示;无线子网上报的可达性信息包括子网号和可达节点列表,如下述表4所示。自动说明子网号可达节点列表表4无线子网上报的可达性信息表网络互联控制装置将表1、表2和表4结合,得到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和/或,步骤S70、根据预先配置的路由协议,进行邻居节点探测和链路通知,获取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使用预先配置的路由协议收集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主要针对带宽足够的无线子网。使用路由协议收集路由信息的方式更加灵活且易于部署,在网络拓扑发生变化后能自动更新网络拓扑结构,在链路状态发生变化后也能动态更新路由信息。预先配置的路由协议主要包括两种方式,针对有线侧的有线路由协议,如:RIP(RoutingInformation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OSPF(OpenShortestPath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IGRP(InteriorGatewayRoutingProtocol,内部网关路由协议)等,以及针对无线侧的无线路由协议HRP(HeterogeneousNetworkRouterProtocol,异构网络路由协议)。在有线侧,网络互联控制装置需要与路由器交互路由信息,所以有线侧采用常规路由协议。在无线侧,节点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手段相连,网络拓扑及链路状态不固定,由于常规路由协议占用带宽较大,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达到算法收敛,而此时由于节点的移动性,网络拓扑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使得主机在花费了很大代价后得到的是陈旧的路由信息,而使路由信息始终处于不收敛状态。所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HRP作为通信系统无线侧的路由协议,只有当两个节点间进行通信时,才会缓存路由纪录,因此相对主动路由来说,减小了路由维护的开销。并且,HRP具有快速收敛的特性,减少路由查找的开销,快速发现路由,提高路由发现的性能和效率,同时,应能够跟踪和感知节点移动造成的链路状态变化,以进行动态路由维护。针对无线侧,通过邻居节点探测和链路通知收集路由信息,收集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其中,邻居节点探测用于确定邻居节点关系,并周期性的发送消息以维持邻居关系;链路通知将本地的链路状态同步到邻居节点;在收到邻居节点的链路通知后,回复响应消息,进行链路通知响应,从而告知邻居节点已收到链路通知并已处理。由此,实现了节点之间的路由信息收集,得到了各节点之间的链路信息。然后,网络互联控制装置将收集得到路由信息,作为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步骤S80、根据成功得到的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生成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表。在网络互联控制装置通过一种或多种方式收集得到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后,根据成功得到的始发节点路由信息生成始发节点的路由表。参照图12,网络互联控制装置收集到的路由信息相互之间进行同步。具体的,网络互联控制装置收集有线侧和无线侧的路由信息。然后,网络互联控制装置将无线侧的路由信息通过OSPF通报到将子网内的有线侧,将有线侧的路由信息通报到无线侧,供节点内部或子网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使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多种方式灵活收集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其中,当子网带宽低且子网不上报可达链路状态时,可根据静态配置的目的节点属性信息和无线子网连接关系,以及无线子网上报的可达性信息,获取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针对部分可主动上报无线子网可达状态的部分无线子网,可以根据预先配置的目的节点属性信息和无线子网连接关系,以及无线子网上报的可达性信息,获取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针对带宽足够的无线子网,可以根据预先配置的路由协议,进行邻居节点探测和链路通知,收集路由信息。然后,根据一种或多种方式成功收集得到的始发节点路由信息,生成始发节点的路由表,以供查找达到目的节点的无线链路。本实施例配置了多种路由信息的获取方式,实现了支持多种通信手段的接入,路由协议收敛快、开销低,保障了路由信息的正确性。进一步的,参照图3,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于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所述步骤S70包括:步骤S71、配置所述始发节点的链路状态表。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无线侧路由需要由应用层维护一个链路状态表。不同于路由表,链路状态表描述的是能够到达某一个节点的链路信息,可能会出现多条,每条都有自己的权重信息,是各个节点在建立邻居节点关系或链路状态改变后,主动向自己的邻居关系通报而得来的。链路状态表包括目的网络前缀,子网掩码,下一跳IP地址,本地转发端口,表源,链路权重,链路属性和节点列表。其中,表源为此项链路信息的来源,可以是静态配置(Static),或者自动生成,例如HRP。权重是由链路请求中携带的网络质量和端口度量值计算而得,可以用于表征链路质量。权重越大链路质量越好,权重为0则表示链路断开。属性为链路的状态,若本条链路信息在上一次通知之后发生了改变,则置为new(新),否则置为old(旧)。节点列表用于根据此链路通知消息报文经过的节点顺序,记录此报文经过的所有节点。因此,在向自己的邻居节点发送链路通知消息时,可以根据节点列表,避开已经存在于节点列表中的节点,用于防止路由环路。步骤S72、向所述始发节点的邻居节点发送探测消息,与所述邻居节点建立链路,并更新所述链路状态表。邻居节点探测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邻居关系,建立链路,并周期性的发送探测消息以维持邻居关系。节点之间的探测消息包括节点探测请求和节点探测响应。需要说明的是,节点探测请求以及节点探测响应都只会在邻居节点之间传送。然后,网络互联控制装置向始发节点的各邻居节点分别发送节点探测请求;在收到邻居节点的节点探测响应后,网络互联控制装置记录邻居节点的路由信息,并向此邻居节点发送确认消息,建立链路和邻居关系;然后网络互联控制装置根据预设的频率向此邻居节点发送节点探测请求,以维持邻居关系。以当前始发节点包括1个邻居节点进行举例说明。参照图13,始发节点为节点A,当节点A启动之后,检测本地已经开启的端口。1节点A本地已经开启了一个端口,连接节点B。则节点A与邻居节点B建立并维持邻居关系的流程如下:节点A组播发送节点探测请求,也即hello报文,报文中的neighbor(邻居)字段为空(由于目前节点A未收到过节点B的hello报文,不知道节点B的节点ID);节点B收到节点A的hello报文之后,检测到neighbor字段为空,则立刻向节点A发送一个节点探测响应的hello报文,并在neighbor字段填节点A的路由器ID;节点A收到节点B的报文之后,检测到neighbor字段为自己的ID,证明节点B收到过自己的hello请求,此时节点A将节点B添加到自己的邻居列表中,建立邻居关系,并立刻向节点B发送一个确认报文,neighbor字段填写节点B的节点ID;节点B收到节点A的报文之后,检测到neighbor字段为自己的路由器ID,则将节点A添加到自己的邻居节点中,建立邻居关系;由此,实现了节点A和节点B之间链路的建立。然后,节点A和节点B定期向对方发送节点探测请求,也即hello报文,以维持邻居关系;若节点A或节点B超时未收到对方发送的hello报文,则认为该链路断开。以此类推,节点A分别与节点C和节点D建立链路,并维持邻居关系;节点B分别与节点A、节点C建立链路,并维持邻居关系;节点C分别与节点A、节点B、节点D建立链路,并维持邻居关系;节点D分别与节点A、节点C建立链路,并维持邻居关系。由此,实现了邻居节点探测。网络互联控制装置将始发节点与邻居节点的链路信息填入链路状态表,进行链路状态表的更新。步骤S73、在所述始发节点与邻居节点的链路状态发生更新时,向所述邻居节点发送链路通知进行链路信息同步,并更新所述链路状态表。链路通知的目的是将始发节点本地的链路状态同步到邻居节点,为减少网络流量,只需要同步改变的链路状态即可,也即只有在探测到与邻居节点的链路通联状态由断开到连通、由联通到断开等链路状态更新时,才需要同步所有的链路信息。进一步的,由于无线链路的不稳定性,若有线侧路由链路状态变化后即刻通报则会快速加大网络阻塞,且会严重影响网络的收敛速度,鉴于无线侧网络的这种特性,可以通过预设时间间隔。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则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后,发送链路通知,以避免链路通知过于频繁。例如,当节点与邻居节点首次建立邻居关系时,则节点可以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后,向各邻居节点发送链路通知消息,以更新各节点记载的链路状态;在节点与邻居节点建立邻居关系后,若链路断开,则节点可以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后,向邻居节点发送链路通知消息,以更新各节点记载的链路状态。链路通知消息包括:目的节点的IP和掩码,链路质量,节点列表和CSEQ值。其中,链路质量可使用链路权重进行表征,权重越大链路质量越好,权重为0则表示链路断开。节点列表用于根据此链路通知消息报文经过的节点顺序,记录此报文经过的所有节点。因此,在向自己的邻居节点发送链路通知消息时,可以根据节点列表,避开已经存在于节点列表中的节点,用于防止路由环路。为了与链路通知响应相对应,必须增加一个CSEQ(CommandSequenceNumber,命令序列号)值,用于标识事务并进行排列,这个值由发起报文的节点产生,为一个递增的整形序列。需要说明的是,在节点首次与邻居节点建立邻居关系时,链路通知消息中记载了此节点的全部本地所有的链路信息,只记载状态发生更新的链路信息。参照图14,以始发节点为节点A进行举例说明。其中,节点A的邻居节点为节点B和节点C;节点B的邻居节点为节点A和节点C;节点C的邻居节点为节点B和节点D;节点D的邻居节点为节点C。当节点A启动后,网络互联管理装置首先会从本地有线网络学习到路由:192/网关/链路质量。当节点A收到节点B发送的带节点A的ID的Hello报文之后,确认成功与节点B建立链路,确定与节点B的邻居关系,则将本地所有的链路通知到节点B,并启动定时器等待节点B的响应;节点B收到节点A的LinkNotice(链路通知)消息之后,存储链路192/A/链路质量。同时,节点B将本节点加到源IP包的节点列表之后,向自己的邻居节点转发,但是在发送的过程中要忽略节点列表中已有的邻居节点,即B只能向邻居节点C转发,而不能向A转发;节点C在收到节点B的RREQ(RouteREQuest,路由请求)请求之后,生成链路192/B/链路质量,同时,重复节点B的过程,向节点D发送链路通知;节点D收到节点C的RREQ请求之后,生成链路192/C/链路质量,由于节点D无除节点C以外的邻居节点,不再发送链路通知。当节点A收到节点C发送的带节点A的ID的Hello报文之后,确认成功与节点C建立链路,确定与节点C的邻居关系,则将本地所有的链路通知到节点C,并启动定时器等待节点C的响应;节点C收到节点A的RREQ请求后,发现达到与节点A之间已有链路存在,若新链路的权重小于等于已有链路,不进行任何处理;否则,节点C向其邻居节点发送链路通知。需要注意的是,当两个邻居节点之间有超过一条的链路连接时,需要根据链路权重来选取一条最优的链路进行链路的通知,且两个邻接节点之间只要还有一条链路存在,则认为这对邻居节点之间的连接未断掉。由此,实现了各节点之间的链路信息同步。各节点网络互联控制装置将更新的链路信息更新到配置的链路状态表中。进一步的,若在预设的时间未收到邻居节点发送的链路通知响应,则转入执行步骤S72。链路通知响应是在收到邻居节点的链路通知之后回复给邻居节点的响应消息,同链路通知一样,只在相邻节点之间传递,用来告知相邻居节点本节点已经收到了链路通知消息并作了正确的处理。当节点在向邻居节点发送链路通知后,启动定时器进行计时。若在预设时间内未收到邻居节点的链路通知响应,则认为与此邻居节点断开,重新发送探测消息建立链路。基于上述图14所示的实施例,始发节点A的链路状态表,可参照下述表5。表5链路状态表步骤S74、在收到所述邻居节点发送的链路通知时,更新所述链路状态表。当始发节点的网络互联控制装置收到邻居节点发送的链路通知时,根据邻居节点发送的链路通知更新链路状态表中始发节点与邻居节点的链路状态。并根据邻居节点信息,发送链路通知。步骤S75、根据所述链路状态表,获取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网络互联配置装置根据始发节点链路状态表中记载的各链路的状态信息,配置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当链路状态表中记载的到达同一目的节点有多条链路时,可以选取链路权重值最大,也即链路质量最好的链路,用于配置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在本实施例中,首先配置始发节点的链路状态表;向始发节点的邻居节点发送探测消息,与邻居节点建立链路,并更新链路状态表,得到与邻居节点的链路信息;在始发节点与邻居节点的链路状态发生更新时,更新链路状态表,并向邻居节点发送链路通知,通信系统中的其他节点也依次根据收到的链路通知进行链路信息的同步,实现整个通信系统中路由信息的更新;若收到邻居节点的链路通知,则根据邻居节点发送的链路通知更新链路状态表;根据链路状态表,获取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并根据链路状态表的更新,实时更新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本实施例通过邻居节点探测,建立邻居节点之间的链路,收集各节点之间的链路信息;通过链路通知,实现了通信系统中各节点之间无线链路的路由信息更新,使得通信系统链路低消耗、快收敛,极大地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进一步的,参照图4,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于上述图1、图2或图3所示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以图1为例),所述步骤S20包括:步骤S90、根据所述各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排列得到基于级别的数据包队列。由于网络的带宽是有限的,特别是对于连接网络互联控制装置的各无线子网带宽资源极其有限,如果不限制用户发送的流量,那么大量用户不断突发的数据只会使网络更拥挤。为了使有限的网络资源能够更好地发挥效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必须对用户的流量加以限制。例如限制每个时间间隔某个语音流只能得到承诺分配给它的那部分资源,防止由于过分突发所引发的网络拥塞。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首先,网络互联控制装置对接收到的各数据包根据ToS字段记载的业务优先级进行流分级,并对各类数据采用CBQ(ClassBasedQueuing,基于级别的队列)拥塞控制策略。也即,网络互联控制装置将不同业务优先级的数据包对应排入不同的数据包队列。步骤S100、依次取出所述数据包队列中的数据包,评估数据流量是否超过预设的标准;若数据流量未超标,则转入执行步骤S20。网络互联控制装置通过对流量规格的监管,来限制流量及其资源使用。进行流量监管的前提,就是要知道流量是否超出了规格,然后才能根据评估结果实施调控策略。本实施例中,网络互联控制装置采用令牌桶(TokenBucket)对流量的规格进行评估,当网络流量过大时,优先发送高优先级数据,对次高优先级数据进行缓存,对优先级较低数据可直接丢弃,以防止网络拥塞。具体的,令牌桶可看作是一个存放一定数量令牌的容器。网络互联控制装置按预设的速度向桶中放置令牌,当桶中令牌存满,也即达到预设的数据流量标准时,多出的令牌溢出,桶中令牌不再增加。参照图15,网络互联控制装置在得到数据包队列后,依次从数据包队列中取出数据包,进行评估。每取出一个数据包就进行一次评估,每次进行评估时,如果桶中有足够的令牌可供使用,则说明流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未超过预设的标准,此时要从桶中取走与数据包的数据大小相同的令牌数量,然后发送此数据包到目的节点;否则,说明当前流量超标,可丢弃业务优先级低的数据包,并对物理端口进行限速。进一步的,可通过设置发送缓冲区,来为业务优先级高的队列保留缓冲空间,使高优先级数据包的传输质量得到保障;而这个缓冲空间对业务优先级低队列不起作用,也即,不缓存业务优先级低的数据包。在本实施例中,在收到始发节点中业务发起设备发送的各数据包后,根据各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排列得到基于级别的数据包队列;然后,依次取出数据包队列中的数据包,评估数据流量是否超过预设的标准;在数据流量未超标时,获取数据包到达目的节点的各无限链路,进行数据发送。本实施例通过数据流量控制,使有限的网络资源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提高数据发送的整体效率。进一步的,参照图5,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第五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于上述图1、图2、图3或图4所示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以图1为例),所述步骤S30包括:步骤S31、根据所述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对所述各无线链路进行优先级排列;步骤S32、根据所述各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和所述各无线链路的优先级,轮询为所述各数据包分配对应的无线链路。无线子网相对于有线网络而言带宽资源紧张。HF(HighFrequency,高频)链路带宽一般为300bps~2.4Kbps,VHF(VeryHighFrequency,甚高频)链路带宽一般为4.8Kbps、9.6Kbps、19.2Kbps,UHF(UltraHighFrequency,特高频)链路带宽一般1Mbps,卫星链路带宽一般为2.4Kbps~2Mbps。两个节点之间通过无线手段进行通信,当有大量数据采用单一手段传送时,很容易发送拥塞,且传输数据时间较长;因此当两个节点之间有多种无线手段时,网络互联控制装置可通过轮询发送方式实现多条无线链路同时传送数据,实现业务流量在多条无线链路上负荷分担,提高业务传送的效率。轮询发送需要与无线子网的带宽、传输质量结合,带宽高、传输质量好的链路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传输较多的数据。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并行传输模式下,网络互联控制装置综合发送数据的优先级和无线网络链路的状态,动态的选择并行无线网络链路进行数据传输。各个子网定时上报各条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网络互联控制装置定时根据收到无线链路质量情况对无线链路进行优先级的排队。同时,对当前始发节点需要发送的并行业务进行优先级排队。然后,根据各数据包的优先级和各无线链路的优先级,为业务优先级高的数据包优先分配优先级高的无线链路,为业务优先级次之的数据包分配优先级次之的无线链路,依次类推,直至各无线链路均已得到分配。然后,继续取出未分配无线链路的数据包,重新根据各无线链路的优先级,依次为各数据包分配无线链路。由此,实现了优先级高、链路质量高的无线链路发送较多的数据包,优先级低、链路质量较差的无线链路发送较少的数据包,使各无线链路均能得到充分利用。参照图16,以节点1向节点2发送数据进行距离说明。节点1发送大量数据到节点2,包括数据包1、2、3、4、5和6。两节点之间HF子网链路、VHF子网链路、UHF子网链路均可达。其中,UHF子网带宽最大、链路质量最好,VHF子网次之、链路质量次之,HF子网带宽最窄、链路质量最差,故在HF子网发送一包数据的时间内,可控制VHF子网发送2包数据,UHF子网发送3包数据。因此,以轮询的方式为数据包1、4、6分配UHF子网,为数据包2、5分配VHF子网,为数据包3分配HF子网。由此,实现了多链路同时并行发送节点1的数据。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对各无线链路进行优先级排列;根据各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和各无线链路的优先级,轮询为各数据包分配对应的无线链路,进行数据发送。本实施例通过无线链路的轮询分配,实现了两节点间同时多条链路并行发送数据,使业务流量在多条无线链路上负荷分担,充分利用了各链路资源,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参照图6,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0,用于接收始发节点中业务发起设备发送的各数据包,并获取所述各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和目的节点。本实施例中各节点内部可通过有线、无线等多种方式进行网络联接;各子网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进行联接,因此各子网也可称为无线子网;各节点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业务发起设备,例如终端、服务器或是其他设备,进行数据包的发送、接收和处理等。本实施例中以节点内部为有线连接,子网之间为无线连接进行举例说明。则,数据传输装置位于有线侧和无线侧之间,有线侧即为节点内部,无线侧即为子网之间。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首先,接收模块10接收始发节点中业务发起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并获取数据包的优先级和目的节点。本实施例中预先配置有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策略,例如将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分为8级,包括0级、1级、2级、3级、4级、5级、6级和7级。其中,0级的业务优先级最高,7级的业务优先级最低。则,各业务发起设备在进行业务数据封装时,根据业务数据的优先级在IP(InternetProtocol,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报文头中的ToS(Typeofserver,服务类型)字段填写相应优先级编号。当业务发起设备发送的各数据包到达接收模块10时,接收模块10可根据预设策略对不同优先级的数据包进行区分。由此,接收模块10获取各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和目的节点。查询模块20,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表,查找所述始发节点到达所述目的节点的各无线链路,并获取所述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在获取数据包的目的节点后,查询模块20根据预先配置的始发节点的路由表,查找从始发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各无线链路。需要说明的是,始发节点的路由表中记载了始发节点到其他各节点的链路信息。在查询模块20根据路由表查找得到从始发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各无线链路后,查询模块20获取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也即QoS(QualityofService,服务质量)。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是由各无线链路的链路带宽、传输质量、可用性、吞吐量、时延、时延变化(包括抖动和漂移)等信息根据预设的权重计算得到的,可使用权重值进行表征。分配模块30,用于根据所述各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和所述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为所述各数据包分配无线链路。发送模块40,用于将所述各数据包分别通过分配的无线链路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在得到各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以及从始发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后,数据传输装置选择无线链路向目的节点发送各数据包。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分配模块30对不同业务优先级的数据包,按优先级顺序,分配对应的无线链路。具体的,分配模块30根据路由表内从始发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各无线链路的质量等级,将高质量的无线链路分配给业务优先级高的数据包,将质量次之的无线链路分配给业务优先级较低的数据包。然后,发送模块40将业务无优先级高的数据包通过分配的高质量的无线链路发送给目的节点,将业务优先级较低的数据包通过分配的质量次之的无线链路送给目的节点。进一步的,当发往同一目的节点且业务优先级相同的多个数据包同时到达网络互联控制装置时,采用先到先服务的原则进行转发,即:分配模块30将高质量的无线链路优先分配给先到达的数据包,将质量次之的无线链路分配给后到达的数据包。然后,发送模块40将先到达的数据包通过分配的高质量的无线链路发送给目的节点,将后到达的数据包通过分配的质量次之的无线链路发送给目的节点。由此,实现了在两个节点间通过多条无线链路同时发送数据包。本实施例,实现了两个节点之间多条链路同时传输数据,大大提升了链路资源的利用率,也提高了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效率。进一步的,参照图7,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基于上述图6所示的实施例,所述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配置模块50,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目的节点属性信息、无线子网连接关系和到达所述目的节点的无线子网路由信息,获取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根据预先配置的目的节点属性信息和无线子网连接关系,以及无线子网上报的可达性信息,获取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根据预先配置的路由协议,进行邻居节点探测和链路通知,获取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根据成功得到的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生成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表。本实施例中,配置模块50配置始发节点的路由表。配置模块50通过三种方式收集路由信息。需要说明的是,配置模块50可根据不同的链路状态,可选择适合的路由信息获取方式以获取各链路的路由信息,最终根据收集到的全部路由信息生成始发节点的路由表。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配置模块50根据预先静态配置的目的节点属性信息、无线子网连接关系和到达目的节点的无线子网路由信息,获取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适用于子网带宽低且子网不上报可达链路状态的无线子网。其中,目的节点属性信息包括目的节点号、目的节点IP地址以及子网掩码和到达目的节点的无线子网连接关系。无线子网连接关系包括始发节点的子网号、物理端口,以及远端子网设备地址和子网链路质量。到达目的节点的无线子网路由信息记载了节点与子网的对应路由信息,包括目的节点号和子网号。作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部分无线子网可主动上报无线子网的可达状态,因此,针对主动上报可达性信息的无线子网,配置模块50可以根据预先配置的目的节点属性信息和无线子网连接关系,以及无线子网上报的可达性信息,获取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其中,无线子网上报的可达性信息包括子网号和可达节点列表。作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配置模块50使用预先配置的路由协议收集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主要针对带宽足够的无线子网。使用路由协议收集路由信息的方式更加灵活且易于部署,在网络拓扑发生变化后能自动更新网络拓扑结构,在链路状态发生变化后也能动态更新路由信息。预先配置的路由协议主要包括两种方式,针对有线侧的有线路由协议,如:RIP(RoutingInformation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OSPF(OpenShortestPath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IGRP(InteriorGatewayRoutingProtocol,内部网关路由协议)等,以及针对无线侧的无线路由协议HRP(HeterogeneousNetworkRouterProtocol,异构网络路由协议)。在有线侧,配置模块50需要与路由器交互路由信息,所以有线侧采用常规路由协议。针对无线侧,配置模块50通过邻居节点探测和链路通知收集路由信息,收集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其中,邻居节点探测用于确定邻居节点关系,并周期性的发送消息以维持邻居关系;链路通知将本地的链路状态同步到邻居节点;在收到邻居节点的链路通知后,回复响应消息,进行链路通知响应,从而告知邻居节点已收到链路通知并已处理。由此,实现了节点之间的路由信息收集,得到了各节点之间的链路信息。配置模块50通过一种或多种方式收集得到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后,根据成功得到的始发节点路由信息生成始发节点的路由表。本实施例配置了多种路由信息的获取方式,实现了支持多种通信手段的接入,路由协议收敛快、开销低,保障了路由信息的正确性。进一步的,参照图7,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基于上述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第二实施例,所述配置模块50还用于,配置所述始发节点的链路状态表;向所述始发节点的邻居节点发送探测消息,与所述邻居节点建立链路,并更新所述链路状态表;在所述始发节点与邻居节点的链路状态发生更新时,向所述邻居节点发送链路通知进行链路信息同步,并更新所述链路状态表;在收到所述邻居节点发送的链路通知时,更新所述链路状态表;根据所述链路状态表,获取所述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无线侧路由需要由配置模块50维护一个链路状态表。不同于路由表,链路状态表描述的是能够到达某一个节点的链路信息,可能会出现多条,每条都有自己的权重信息,是各个节点在建立邻居节点关系或链路状态改变后,主动向自己的邻居关系通报而得来的。链路状态表包括目的网络前缀,子网掩码,下一跳IP地址,本地转发端口,表源,链路权重,链路属性和节点列表。邻居节点探测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邻居关系,建立链路,并周期性的发送探测消息以维持邻居关系。节点之间的探测消息包括节点探测请求和节点探测响应。需要说明的是,节点探测请求以及节点探测响应都只会在邻居节点之间传送。配置模块50向始发节点的各邻居节点分别发送节点探测请求;在收到邻居节点的节点探测响应后,配置模块50记录邻居节点的路由信息,并向此邻居节点发送确认消息,建立链路和邻居关系;然后配置模块50根据预设的频率向此邻居节点发送节点探测请求,以维持邻居关系。配置模块50将始发节点与邻居节点的链路信息填入链路状态表,进行链路状态表的更新链路通知的目的是将始发节点本地的链路状态同步到邻居节点,为减少网络流量,只需要同步改变的链路状态即可,也即只有在探测到与邻居节点的链路通联状态由断开到连通、由联通到断开等链路状态更新时,才需要同步所有的链路信息。进一步的,由于无线链路的不稳定性,若有线侧路由链路状态变化后即刻通报则会快速加大网络阻塞,且会严重影响网络的收敛速度,鉴于无线侧网络的这种特性,可以通过预设时间间隔。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则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后,发送链路通知,以避免链路通知过于频繁。由此,实现了各节点之间的链路信息同步。各节点网络互联控制装置将更新的链路信息更新到配置的链路状态表中。链路通知消息包括:目的节点的IP和掩码,链路质量,节点列表和CSEQ值。其中,链路质量可使用链路权重进行表征,权重越大链路质量越好,权重为0则表示链路断开。节点列表用于根据此链路通知消息报文经过的节点顺序,记录此报文经过的所有节点。因此,在向自己的邻居节点发送链路通知消息时,可以根据节点列表,避开已经存在于节点列表中的节点,用于防止路由环路。为了与链路通知响应相对应,必须增加一个CSEQ(CommandSequenceNumber,命令序列号)值,用于标识事务并进行排列,这个值由发起报文的节点产生,为一个递增的整形序列。需要说明的是,在节点首次与邻居节点建立邻居关系时,链路通知消息中记载了此节点的全部本地所有的链路信息,只记载状态发生更新的链路信息。链路通知响应是在收到邻居节点的链路通知之后回复给邻居节点的响应消息,同链路通知一样,只在相邻节点之间传递,用来告知相邻居节点本节点已经收到了链路通知消息并作了正确的处理。当节点的数据传输装置在向邻居节点发送链路通知后,启动定时器进行计时。若在预设时间内未收到邻居节点的链路通知响应,则认为与此邻居节点断开,配置模块50重新发送探测消息建立链路。当始发节点的配置模块50收到邻居节点发送的链路通知时,根据邻居节点发送的链路通知更新链路状态表中始发节点与邻居节点的链路状态。并根据邻居节点信息,发送链路通知。配置模块50根据始发节点链路状态表中记载的各链路的状态信息,配置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当链路状态表中记载的到达同一目的节点有多条链路时,可以选取链路权重值最大,也即链路质量最好的链路,用于配置始发节点的路由信息本实施例实现了通信系统中各节点之间无线链路的路由信息更新,使得通信系统链路低消耗、快收敛,极大地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进一步的,参照图8,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基于上述图6或图7所示的任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以图6为例),所述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60,用于根据所述各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排列得到基于级别的数据包队列;依次取出所述数据包队列中的数据包,评估数据流量是否超过预设的标准。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首先,控制模块60对接收到的各数据包根据ToS字段记载的业务优先级进行流分级,并对各类数据采用CBQ(ClassBasedQueuing,基于级别的队列)拥塞控制策略。也即,控制模块60将不同业务优先级的数据包对应排入不同的数据包队列。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60采用令牌桶(TokenBucket)对流量的规格进行评估,当网络流量过大时,优先发送高优先级数据,对次高优先级数据进行缓存,对优先级较低数据可直接丢弃,以防止网络拥塞。具体的,令牌桶可看作是一个存放一定数量令牌的容器。网络互联控制装置按预设的速度向桶中放置令牌,当桶中令牌存满,也即达到预设的数据流量标准时,多出的令牌溢出,桶中令牌不再增加。控制模块60在得到数据包队列后,依次从数据包队列中取出数据包,进行评估。每取出一个数据包就进行一次评估,每次进行评估时,如果桶中有足够的令牌可供使用,则说明流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未超过预设的标准,此时要从桶中取走与数据包的数据大小相同的令牌数量,然后由查询模块20、分配模块30和发送模块40配合,发送此数据包到目的节点;否则,说明当前流量超标,可丢弃业务优先级低的数据包,并对物理端口进行限速。进一步的,控制模块60可通过设置发送缓冲区,来为业务优先级高的队列保留缓冲空间,使高优先级数据包的传输质量得到保障;而这个缓冲空间对业务优先级低队列不起作用。本实施例通过数据流量控制,使有限的网络资源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提高数据发送的整体效率。进一步的,参照图6,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第五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基于上述图6、图7或图8所示的任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以图6为例),所述分配模块30,还用于,根据所述各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对所述各无线链路进行优先级排列;根据所述各数据包的业务优先级,和所述各无线链路的优先级,轮询为所述各数据包分配对应的无线链路。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并行传输模式下,分配模块30综合发送数据的优先级和无线网络链路的状态,动态的选择并行无线网络链路进行数据传输。各个子网定时上报各条无线链路的链路质量,分配模块30定时根据收到无线链路质量情况对无线链路进行优先级的排队。同时,对当前始发节点需要发送的并行业务进行优先级排队。然后,分配模块30根据各数据包的优先级和各无线链路的优先级,为业务优先级高的数据包优先分配优先级高的无线链路,为业务优先级次之的数据包分配优先级次之的无线链路,依次类推,直至各无线链路均已得到分配。然后,继续取出未分配无线链路的数据包,重新根据各无线链路的优先级,依次为各数据包分配无线链路。由此,实现了优先级高、链路质量高的无线链路发送较多的数据包,优先级低、链路质量较差的无线链路发送较少的数据包,使各无线链路均能得到充分利用。本实施例通过无线链路的轮询分配,实现了两节点间同时多条链路并行发送数据,使业务流量在多条无线链路上负荷分担,充分利用了各链路资源,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