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网的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77972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入网的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入网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智能家居系统日益成熟,智能家居系统主要有云服务器,用户服务器以及各种传感器和告警器组成。传感器需要和用户服务器进行匹配,传感器加入网络的方法为用户先下载对应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简称为app),然后在app中输入传感器的串号,或者对传感器扫码后将传感器加入网络,然后在app上设置传感器和告警器之间的联动规则,对于用户来说使用比较复杂,对用户的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另外对传感器的串号管理和二维码分配管理会增加设备厂商的生产管理难度。

目前智能家居传感器与服务器之间主要通过zigbee、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简称为wifi)、蓝牙等近距离通信方式进行通信,传感器与服务器之间的加网方式比较复杂,一般通过如下方法实现:在用户服务器中预置传感器的串号、地址等信息。在传感器中预置用户服务器的串号、地址等信息。

用户用手机通过输入串号、扫码等方式为用户服务器添加传感器的识别信息。传感器完成加网后,与告警器之间的联动配置需要用户在下载相应的app管理软件,完成注册以后在联动设置页面选择对应的设备进行设置。

在相关技术的实现方式中,需要通过预制信息进行加网,用户拿到设备后可以直接使用,但用户添加设备(例如,传感器、报警器)困难,扩展性差。在相关技术总,需要通过借助手机app进行扫码操作添加设置,因此,对用户的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使用较为麻烦。并且,在相关技术中,设备厂商需要对设备预先进行串号和二维码的分配管理,如果串号或二维码丢失,则无法再次加网。

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家居设备加网不方便、添加设备困难以及拓展性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入网的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家居设备加网不方便、添加设备困难以及拓展性差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入网的方法,包括:通过射频识别确定第一终端与服务器的第一距离小于第一预定阈值;将所述第一终端加入到所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中。

可选地,所述通过射频识别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服务器的第一距离小于第一预定阈值包括:通过射频识别发送用于请求获取所述第一距离的第一请求消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通过射频识别返回的第一响应消息;根据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一距离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服务器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和/或,根据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服务器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一终端加入到所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中包括: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类型为所述服务器支持的设备类型;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用于指示允许所述第一终端加入到所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中的第二响应消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响应消息发送的入网请求;根据所述入网请求将所述第一终端加入到所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中。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类型为所述服务器支持的设备类型包括:通过射频识别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类型;在确定所述服务器支持的设备列表中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类型时,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类型为所述服务器支持的设备类型。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终端通过射频识别发送的用于请求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联动的第二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在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已加入所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后,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联动;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三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三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建立了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联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入网的方法,包括接收来自服务器的第一请求消息;根据所述第一请求消息通过射频识别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携带以下信息至少之一:第一终端和所述服务器之间的第一距离、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距离和/或所述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用于所述服务器判断是否允许所述第一终端加入所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射频识别将所述第一终端的类型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一终端的类型用于所述服务器判断是否支持所述第一终端的类型,并在支持所述第一终端的类型时,确定允许所述第一终端加入所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二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允许所述第一终端加入到所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中;根据所述第二响应消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入网请求,其中,所述入网请求用于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终端加入到所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中。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距离小于第二预定阈值,和/或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支持的设备类型;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联动匹配。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包括:通过射频识别获取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距离,确定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和/或,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支持的设备类型包括:通过射频识别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类型,在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设备列表中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类型时,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支持的设备类型。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射频识别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联动,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消息返回的第三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三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建立了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联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入网的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通过射频识别确定第一终端与服务器的第一距离小于第一预定阈值;加入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终端加入到所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用于通过射频识别发送用于请求获取所述第一距离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通过射频识别返回的第一响应消息;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一距离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服务器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和/或,根据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服务器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定阈值。

可选地,所述加入模块包括:第四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类型为所述服务器支持的设备类型;第五处理单元,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用于指示允许所述第一终端加入到所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中的第二响应消息;第六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响应消息发送的入网请求;第七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入网请求将所述第一终端加入到所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中。

可选地,所述第四处理单元包括:获取子单元,用于通过射频识别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类型;确定子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服务器支持的设备列表中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类型时,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类型为所述服务器支持的设备类型。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通过射频识别发送的用于请求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联动的第二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建立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已加入所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后,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联动;处理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三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三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建立了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联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入网的装置,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请求消息通过射频识别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携带以下信息至少之一:第一终端和所述服务器之间的第一距离、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距离和/或所述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用于所述服务器判断是否允许所述第一终端加入所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射频识别将所述第一终端的类型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一终端的类型用于所述服务器判断是否支持所述第一终端的类型,并在支持所述第一终端的类型时,确定允许所述第一终端加入所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二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允许所述第一终端加入到所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中;第三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响应消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入网请求,其中,所述入网请求用于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终端加入到所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中。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距离小于第二预定阈值,和/或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支持的设备类型;匹配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联动匹配。

可选地,所述匹配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包括:通过射频识别获取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距离,确定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预定阈值;和/或,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支持的设备类型包括:通过射频识别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类型,在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设备列表中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类型时,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类型为所述第一终端支持的设备类型。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发送模块,用于通过射频识别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联动,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请求消息返回的第三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三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建立了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联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入网系统,包括:云平台、服务器和第一终端,其中,所述云平台与所述服务器连接,所述服务器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入网的装置,所述第一终端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另一种入网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上各步骤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上各步骤的程序代码。

通过本发明,由于服务器和各类型终端均配备射频距离识别功能,终端通过近距离接触即可通过射频距离识别完成与识别匹配并加入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通过近距离接触可以完成联动匹配识别,识别完成后建立联动。用户不需要再下载app进行设备设置,避免了复杂的操作,用户使用更加直观。厂商不需要再为传感器增加串号或二维码用于扫描加网,降低了厂商的生产难度和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入网的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入网的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入网的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连接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ot智能网关内部模块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入网的操作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感器与告警器联动的操作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入网的装置的结构框图(一);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确定模块92的结构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入模块94的结构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处理单元112的结构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入网的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一);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入网的装置的结构框图(二);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入网的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二);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入网的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三);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入网的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移动终端上为例,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入网的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1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装置10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移动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入网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移动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移动终端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interface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入网的方法的流程图(一),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通过射频识别确定第一终端与服务器的第一距离小于第一预定阈值;

步骤s204,将上述第一终端加入到上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中。

通过上述步骤,解决了终端设备加网不方便、添加设备困难以及拓展性差的问题,提高了终端设备加网的方便性。

可选地,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服务器,也可以是网关(比如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简称为iot)网关),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射频识别确定上述第一终端与上述服务器的第一距离小于第一预定阈值包括:通过射频识别发送用于请求获取上述第一距离的第一请求消息;接收上述第一终端通过射频识别返回的第一响应消息;根据上述第一响应消息中携带的上述第一距离确定上述第一终端与上述服务器的第一距离小于上述第一预定阈值,和/或,根据上述第一响应消息中携带的上述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上述第一终端与上述服务器的第一距离小于上述第一预定阈值。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和第一终端都配备射频识别功能,服务器通过射频识别发起查询设备的请消息求,(比如第一终端的第一请求消息),其中,第一请求消息的报文格式为协议标识、总长度、报文类型、指令长度、指令内容和校验和;第一终端收到第一请求消息后返回第一响应消息,其中,第一响应消息的报文格式为协议长度、总长度、报文类型、指令长度、指令内容和检验和,其中,指令内容中包括服务器与第一终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和/或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利用第一距离和/或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判断第一终端是否在服务器预设的第一阈值范围之内,如果第一终端在第一阈值范围之内,则判断第一终端的类型是否在服务器支持的设备列表中,如果第一终端不在服务器支持的设备列表中,则不进行类型的判断,匹配识别失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将上述第一终端加入到上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中包括:确定上述第一终端的类型为上述服务器支持的设备类型;向上述第一终端返回用于指示允许上述第一终端加入到上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中的第二响应消息;接收上述第一终端根据上述第二响应消息发送的入网请求;根据上述入网请求将上述第一终端加入到上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中。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报文中的指令内容中包括第一终端的标识,如果第一终端在服务器预设的第一阈值范围之内,且根据第一终端的标识判断第一终端的类型在服务器所支持的设备类型中,则记录第一终端的类型并对第一终端返回第二响应消息,其中,第二响应消息中携带第一终端与服务器是否匹配成功的匹配结果。如果根据读取匹配结果判断出第一终端和服务器匹配失败,则标识服务器不支持第一终端所属的设备类型或者是第一终端不在服务器预设的第一阈值范围之内;如果第一终端和服务器匹配成功,则服务器根据第一终端发出的入网请求将第一终端加入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中。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确定上述第一终端的类型为上述服务器支持的设备类型包括:通过射频识别获取上述第一终端的类型;在确定上述服务器支持的设备列表中包括上述第一终端的类型时,确定上述第一终端的类型为上述服务器支持的设备类型。本实施例中,通过射频识别获取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第一响应消息报文中指令内容中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根据第一终端的标识判断第一终端的设备类型是否在服务器所支持的设备列表中,如果第一终端在服务器所支持的设备列表中,则第一终端的类型为服务器所支持的设备类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接收上述第一终端通过射频识别发送的用于请求建立上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联动的第二请求消息,其中,上述第二请求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二终端的标识;在根据上述第二终端的标识确定上述第二终端已加入上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后,建立上述第一终端和上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联动;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三响应消息,其中,该第三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建立了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联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或者第二终端通过射频设别发送的第二请求消息,第二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一终端的信息和第二终端的信息,服务器接收到第二请求消息后匹配第二终端是否加入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中,如果根据第二终端的标识判断出第二终端的设备类型在服务器所支持的设备列表中,说明第二终端和服务器匹配成功,第二终端加入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中,服务器则把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组成的联动加入到服务器中的联动列表中,如果第二终端的标识不在服务器的设备列表中,则说明第二终端没有加入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联动建立失败。服务器将联动结果响应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入网的方法的流程图(二),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2:接收来自服务器的第一请求消息;

步骤304:根据上述第一请求消息通过射频识别向上述服务器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一响应消息中携带以下信息至少之一:第一终端和上述服务器之间的第一距离、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上述第一距离和/或上述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用于上述服务器判断是否允许上述第一终端加入上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

通过上述步骤,解决了终端设备加网不方便、添加设备困难以及拓展性差的问题,提高了终端设备加网的方便性。

可选地,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第一终端(比如传感器、告警器),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射频识别将上述第一终端的类型发送给上述服务器,其中,上述第一终端的类型用于上述服务器判断是否支持上述第一终端的类型,并在支持上述第一终端的类型时,确定允许上述第一终端加入上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收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后,返回第一响应消息,第一响应消息报文中的指令内容中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根据第一终端的标识判断第一终端的类型是否在服务器所支持的类型列表中,确定第一终端的类型在服务器所支持的类型后,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加网的消息,根据服务器响应的第一响应消息加入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中。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射频识别将上述第一终端的类型发送给上述服务器,其中,上述第一终端的类型用于上述服务器判断是否支持上述第一终端的类型,并在支持上述第一终端的类型时,确定允许上述第一终端加入上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接收上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二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允许上述第一终端加入到上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中;根据上述第二响应消息向上述服务器发送入网请求,其中,上述入网请求用于上述服务器将上述第一终端加入到上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中。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二终端与上述第一终端的第二距离小于第二预定阈值,和/或确定上述第二终端的类型为上述第一终端支持的设备类型;与上述第二终端进行联动匹配。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种终端发出的查询请求消息,第二终端发出响应第一终端的响应消息(也可以是第二种终端发出的查询请求消息,第一终端发出响应第一终端的响应消息),其中,第二终端发出的响应消息报文中的指令内容中携带第二终端的标识、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或第二终端和第一终端之间的第二距离;根据第二终端的标识判断第二终端是否在第一终端所支持的设备列表中,如果第二终端在第一终端所识别的设备类型中,且第二终端和第一终端之间的距离在第二预定阈值内,说明第二终端和第一终端匹配成功,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建立联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确定上述第二终端与上述第一终端的第二距离小于上述第二预定阈值包括:通过射频识别获取上述第二终端与上述第一终端的第二距离,确定上述第二距离小于上述第二预定阈值;和/或,确定上述第二终端的类型为上述第一终端支持的设备类型包括:通过射频识别获取上述第二终端的类型,在确定上述第一终端的设备列表中包括上述第二终端的类型时,确定上述第二终端的类型为上述第一终端支持的设备类型。在本实施例中,判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是否匹配的匹配条件可以为确定上述第二距离小于上述第二预定阈值,也可以为第二终端的类型为上述第一终端支持的设备类型,也可以是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射频识别向上述服务器发送第二请求消息,其中,上述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上述第一终端和上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联动,上述第二请求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二终端的标识;接收上述服务器根据上述第二请求消息返回的第三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三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建立了上述第一终端和上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联动。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连接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系统包括云端服务器,一个作为智能家居服务器的路由(对应上述服务器)和一套智能家居传感器(对应上述第一终端)、告警器(对应上述第二终端)设备组成,本实施中,第一终端可以是传感器也可以是告警器,对应的,第二终端可以是传感器,也可以是告警器。

其中云端服务器作为服务云,支持用户管理、设备管理、数据服务、联动告警信息推送工作,也可以搭配具体的业务云完成节能控制、安全防护、健康医疗等具体的业务功能。物联网(internetofthing,简称为iot)智能网关(对应上述服务器)作为智能家居服务器的管理和控制中心,负责上下云端交互层和设备接入层的连接,提供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处理、配置管理、ui后台服务等功能。各种传感器、告警器负责各种信息的采集上报,告警信息的通知功能。

本实施例中的iot智能网关和各类型传感器告警器均配备射频距离识别(对应上述射频设别)功能,传感器与服务器通过近距离接触即可通过射频距离识别完成传感器和服务器的识别匹配工作,匹配完成后传感器自动加入智能家居网络。传感器和告警器之间通过近距离接触可以完成传感器与告警器的识别(对应上述匹配),识别完成后进行联动规则(对应上述联动)设置。

用户在首次使用本系统时,iot智能网关启动后开始设备加网准备和设备搜索;用户将需要加入网络的传感器靠近iot智能网关,iot智能网关通过射频距离识别判断传感器进入加网设备范围(对应上述第一预定阈值),与传感器完成匹配;iot智能网关将对应传感器加入网络,并同步设备状态至云平台;iot智能网关通知传感器加网完成。

本实施例中的联动设置方法包括:用户将需要配置联动的传感器和告警器靠近;告警器通过射频距离识别判断传感器进入识别范围,与传感器完成匹配;告警器通知iot智能网关新建联动规则;iot智能网关通知云平台新建联动规则;联动规则建立成功,云平台通知iot智能网关,iot智能网关通知传感器和告警器。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总体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家居系统包括云平台,iot智能网关以及终端(各种传感器、告警器组成)。云平台与iot智能网关之间通过云服务器应用层协议交互,iot智能网关与各种传感器、告警器之间通过zigbee传感器网络,wifi传感器网络连接。iot智能网关和各类型传感器告警器均配备射频距离识别模块,传感器与服务器通过射频距离识别完成传感器和服务器的识别匹配工作,匹配完成后传感器自动加入智能家居网络。传感器和告警器之间通过射频距离识别完成传感器与告警器的识别匹配工作,匹配完成后自动完成联动规则设置。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ot智能网关内部模块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iot智能网关包括:管理模块、数据服务模块、距离识别模块、wifi模块、zigbee模块和云平台接入模块。其中云平台接入模块负责与云平台的接入和数据传输,管理模块和数据服务模块负责管理本地数据,距离识别模块负责iot智能网关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识别,wifi模块和zigbee模块负责传感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入网的操作示意图,如图7所示,具体步骤如图下:

步骤702:iot智能网关查找传感器,iot智能网关发起查询请求,查找可响应的智能终端(对应上述第一终端)。请求报文格式为协议标示、总长度、报文类型、指令长度、指令内容和校验和,如表1所示。

表1

步骤704:智能终端收到查询指令后返回响应消息,响应报文格式为协议标示、总长度、报文类型、指令长度、指令内容和校验和,响应的协议标示,如表2所示。其中指令内容包括mac地址(对应上述标识)和终端距离值(对应上述第一距离),mac地址可唯一标识该智能终端,距离值为该终端距离iot智能网关的距离值。

表2

步骤706:iot智能网关判断响应报文中的智能终端类型是否在支持的设备列表中,并判断响应报文中的距离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如果终端(对应上述第一终端)类型在支持的智能终端列表中并且距离值在预设范围内,则查找到目标设备,记录该目标设备mac地址供后续加网时验证使用。iot智能网关发送通知消息(对应上述第一响应消息)通知智能终端匹配成功。通知报文格式为协议标示、总长度、报文类型、指令长度、指令内容和校验和,如表3所示。其中指令内容包括匹配结果。

表3

智能终端收到响应报文(对应上述第一响应消息),读取指令内容中的匹配结果,如果匹配失败,标识智能网关不支持该类型设备或距离未达标,不做后续处理;如果匹配成功,智能终端开始准备加网,进入下一步。

步骤708:智能终端发起加网请求,向iot智能网关发送加网请求报文,请求报文格式为协议标示、总长度、报文类型、指令长度、指令内容和校验和,如表4所示。其中指令内容为智能终端的类型和mac地址。

表4

步骤710:iot智能网关收到加网请求报文后,匹配收到的智能终端mac地址是否在步骤706中保存验证通过设备列表中,如果不在设备列表中,说明该设备不在距离验证成功的设备列表中,加网失败;如果在设备列表中,说明该设备之前已完成距离验证,iot智能网关将该设备加入到激活设备列表中,并返回响应消息(对应上述第二响应消息)。响应报文格式为协议标示、总长度、报文类型、指令长度、指令内容和校验和,响应的协议标示,如表5所示。

表5

步骤712:iot智能网关通知云平台新设备(上述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加入,云平台同步设备信息。通知报文格式为协议标示、总长度、报文类型、指令长度、指令内容和校验和,如表6所示。其中指令内容包括设备类型和设备mac地址。

表6

步骤714:云平台返回响应消息,响应报文格式为协议标示、总长度、报文类型、指令长度、指令内容和校验和,响应的协议标示,如表7所示。其中指令内容同步结果。

表7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感器与告警器联动的操作示意图,如图8所示,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802:智能告警器(对应上述第二终端)发起查找智能传感器(对应上述第一终端)的查询请求,查找可响应的智能传感器。请求报文格式为协议标示、总长度、报文类型、指令长度、指令内容和校验和,如表8所示。

表8

智能传感器收到查询指令后返回响应消息,响应报文格式为协议标示、总长度、报文类型、指令长度、指令内容和校验和,响应的协议标示,如表9所示。其中指令内容包括mac地址(对应上述标识)和终端距离值(对应上述第二距离),mac地址可唯一标识该智能传感器,距离值为该终端距离智能告警器的距离值。

表9

步骤804:智能告警器判断响应报文中的智能终端类型是否在支持的设备列表中,并判断响应报文中的距离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如果终端类型在支持的智能终端列表中并且距离值在预设范围内,则查找到目标传感器设备,记录该传感器设备mac地址。智能告警器发送通知消息给智能传感器。通知报文格式为协议标示、总长度、报文类型、指令长度、指令内容和校验和,如表10所示。其中指令内容包括匹配结果。

表10

步骤806:智能告警器和智能传感器匹配成功。

步骤808:告警器将自身信息和传感器信息发送给iot智能网关,iot智能网关新建联动规则。请求报文格式为协议标示、总长度、报文类型、指令长度、指令内容和校验和,如表11所示。其中指令内容为智能传感器的类型和mac地址以及智能告警器的类型和mac地址。

表11

步骤810:iot智能网关收到新建联动规则请求报文后,匹配收到的智能传感器以及智能告警器的mac地址是否在已加网的设备列表中,如果不在列表中,说明该设备尚未完成加网,联动规则建立失败;如果在列表中,说明该设备之前已完成加网,iot智能网关该智能传感器和智能告警器所组成的联动规则加入到联动规则列表中,并返回响应消息。响应报文格式为协议标示、总长度、报文类型、指令长度、指令内容和校验和,响应的协议标示,如表12所示。

表12

步骤812:iot智能网关通知云平台新联动规则加入,云平台同步联动信息。通知报文格式为协议标示、总长度、报文类型、指令长度、指令内容和校验和,如表13所示。其中指令内容为联动规则定义。

表13

联动规则定义如表14,包括联动规则名称,联动规则类型(标志是用户定义还是预置),发起类型(发起端设备类型),发起设备mac地址,执行类型(执行端设备类型),执行设备mac地址。

表14

步骤814:云平台返回响应消息,响应报文格式为协议标示、总长度、报文类型、指令长度、指令内容和校验和,响应的协议标示,如表15所示。其中指令内容同步结果。

表15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入网的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入网的装置的结构框图(一),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92和加入模块94,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第一确定模块92(对应上述距离识别模块),用于通过射频识别确定第一终端与服务器的第一距离小于第一预定阈值;加入模块94,连接至上述第一确定模块92,用于将上述第一终端加入到上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中。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确定模块92的结构框图,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确定模块92包括:第一处理单元102、第二处理单元104和第三处理单元106,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第一处理单元102,用于通过射频识别发送用于请求获取上述第一距离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二处理单元104,连接至上述第一处理单元102,用于接收上述第一终端通过射频识别返回的第一响应消息;第三处理单元106,连接至上述第二处理单元104,用于根据上述第一响应消息中携带的上述第一距离确定上述第一终端与上述服务器的第一距离小于上述第一预定阈值,和/或,根据上述第一响应消息中携带的上述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上述第一终端与上述服务器的第一距离小于上述第一预定阈值。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入模块94的结构框图,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加入模块94包括:第四处理单元112、第五处理单元114、第六处理单元116和第七处理单元118,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第四处理单元112,用于确定上述第一终端的类型为上述服务器支持的设备类型;第五处理单元114,连接至上述第四处理单元112,用于向上述第一终端返回用于指示允许上述第一终端加入到上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中的第二响应消息;第六处理单元116,连接至上述第五处理单元114,用于接收上述第一终端根据上述第二响应消息发送的入网请求;第七处理单元118,连接至上述第六处理单元116,用于根据上述入网请求将上述第一终端加入到上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中。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处理单元112的结构框图,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四处理单元112包括:获取子单元122和确定子单元124,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获取子单元122,用于通过射频识别获取上述第一终端的类型;确定子单元124,连接至上述获取子单元122,用于在确定上述服务器支持的设备列表中包括上述第一终端的类型时,确定上述第一终端的类型为上述服务器支持的设备类型。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入网的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一),如图13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9所示的所有模块外,还包括:第一接收模块132、建立模块134和处理模块136,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第一接收模块132,连接至上述加入模块94,用于接收上述第一终端通过射频识别发送的用于请求建立上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联动的第二请求消息,其中,上述第二请求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二终端的标识;建立模块134,连接至上述第一接收模块132,用于在根据上述第二终端的标识确定上述第二终端已加入上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后,建立上述第一终端和上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联动;处理模块136,连接至上述建立模块134,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三响应消息,其中,该第三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建立了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联动。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入网的装置的结构框图(二),如图14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二接收模块142和第一发送模块144,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第二接收模块142,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的第一请求消息;第一发送模块144,连接至上述第二接收模块142,用于根据上述第一请求消息通过射频识别向上述服务器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一响应消息中携带以下信息至少之一:第一终端和上述服务器之间的第一距离、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上述第一距离和/或上述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用于上述服务器判断是否允许上述第一终端加入上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入网的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二),如图15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14所示的所有模块外,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152,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第二发送模块152,连接至上述第一发送模块144,用于通过射频识别将上述第一终端的类型发送给上述服务器,其中,上述第一终端的类型用于上述服务器判断是否支持上述第一终端的类型,并在支持上述第一终端的类型时,确定允许上述第一终端加入上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入网的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三),如图16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15所示的所有模块外,还包括第三接收模块162和第三发送模块164,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第三接收模块162,连接至上述第二发送模块152,用于接收上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二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允许上述第一终端加入到上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中;第三发送模块164,连接至上述第三接收模块162,用于根据上述第二响应消息向上述服务器发送入网请求,其中,上述入网请求用于上述服务器将上述第一终端加入到上述服务器所属的网络中。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入网的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四),如图17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16所示的所有模块外,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172和匹配模块174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第二确定模块172,连接至上述第三发送模块164,用于确定第二终端与上述第一终端的第二距离小于第二预定阈值,和/或确定上述第二终端的类型为上述第一终端支持的设备类型;匹配模块174,连接至上述第二确定模块172,用于与上述第二终端进行联动匹配。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匹配模块174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上述第二终端与上述第一终端的第二距离小于上述第二预定阈值包括:通过射频识别获取上述第二终端与上述第一终端的第二距离,确定上述第二距离小于上述第二预定阈值;和/或,第二确定单元,连接至上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上述第二终端的类型为上述第一终端支持的设备类型包括:通过射频识别获取上述第二终端的类型,在确定上述第一终端的设备列表中包括上述第二终端的类型时,确定上述第二终端的类型为上述第一终端支持的设备类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第四发送模块,连接至上述匹配模块174,用于通过射频识别向上述服务器发送第二请求消息,其中,上述第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上述第一终端和上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联动,上述第二请求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二终端的标识;第四接收模块,连接至上述第四发送模块,用于接收上述服务器根据上述第二请求消息返回的第三响应消息,其中,上述第三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建立了上述第一终端和上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联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入网系统,该系统包括:云平台、服务器和第一终端,其中,该云平台与服务器连接,该服务器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入网的装置(一),该第一终端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入网的装置(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上各步骤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上各步骤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上述各步骤。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