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8024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拥有不止一个手机号码,终端设备厂商针对当前用户需求开始推出双卡终端设备,使得用户可以在一个终端设备上能够插入两张相同或不同运营商的客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简称为“SIM”)卡。

在SIM1卡通过天线向外辐射信息时,如果SIM2卡通过天线接收信号,此时SIM2卡不可避免的会接收到SIM1卡向外辐射的信号,如果SIM1卡的上行工作频点和SIM2卡的下行工作频点较为接近时,SIM2卡接收的信号可能会受到SIM1卡发射的信号的污染,从而可能导致接收信号之后的译码失败,出现寻呼丢失或者丢网的问题。

另外,随着SIM卡能够支持的网络制式越来越多,使得双卡的工作频点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增大,影响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可以降低双卡之间产生干扰的可能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根据应用于通信设备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SIM卡的至少一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下行频点和应用于所述通信设备的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从所述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所述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通过所述目标服务小区接收网络侧设备针对所述第一SIM卡传输的下行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根据所述第一SIM卡的至少一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下行频点和所述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从所述第一SIM卡的所述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所述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能够尽可能的避免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发送信息时对接收网络侧针对所述第一SIM卡发送的信息所产生的影响。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所述目标服务小区接收网络侧设备针对所述第一SIM卡传输的下行信息,包括:在所述第一SIM卡处于待机状态,以及所述第二SIM卡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所述目标服务小区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针对所述第一SIM卡传输的所述下行信息。

在为所述第一SIM卡确定目标服务小区之后,能够尽可能的避免所述第二SIM卡在处于工作状态时在所述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发送信息时所产生的干扰。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在通过所述目标服务小区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针对所述第一SIM卡传输的所述下行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目标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为不同小区时,将所述第一SIM卡的服务小区从所述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重选到所述目标服务小区。

此时,在所述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和所述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为不同小区时,执行重选过程,能够减小所述终端设备的耗电量。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应用于通信设备的第一SIM卡的至少一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下行频点和应用于所述通信设备的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从所述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所述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包括:根据所述每个小区的下行频点与所述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的差值,从所述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小区。

此时,能够通过差值直观方便的确定所述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每个小区的下行频点与所述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的差值,从所述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小区,包括:根据一个小区的下行频点与所述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的差值,为所述一个小区设置干扰标识信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小区中全部或部分小区的所述干扰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小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该至少一个小区中的小区设置干扰标识信息,以便于在确定该第一SIM卡的服务小区需要改变时,可以方便的根据干扰标识信息,从该至少一个小区中尽可能的确定一个干扰程度较小的小区作为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一个小区的下行频点与所述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的差值,为所述一个小区设置干扰标识信息,包括:在所述一个小区的下行频点与所述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小区时,为所述一个小区设置第一干扰标识信息;在所述一个小区的下行频点与所述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的小区时,为所述一个小区设置第二干扰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小区中全部或部分小区的所述干扰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小区,包括:在所述至少一个小区所包括的至少一个第一小区中存在至少一个设置有所述第一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的情况下,从所述至少一个设置有所述第一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小区;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小区中不存在设置有所述第一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的情况下,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小区中设置有所述第二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小区。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大于第二阈值且大于所述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和/或,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电平值大于第三阈值且大于所述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接收信号电平值。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设置有所述第二干扰标识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小区中的小区不包括所述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以及,所述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大于第四阈值和/或接收信号电平值大于第五阈值。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小区中存在至少一个设置有所述第一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的情况下,从所述至少一个设置有所述第一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小区,包括:从所述至少一个设置有所述第一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中确定接收信号质量值和/或接收信号电平值最大的小区为所述目标服务小区。

此时,能够为所述第一SIM卡选择接收信号质量值和/或接收信号电平值最佳的小区作为所述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使得所述终端设备能够更好的接收网络侧的下行信息。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小区中不存在设置有所述第一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和/或所述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接收信号电平值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

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小区中设置有所述第二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小区,包括: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小区中接收信号质量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和/或接收信号电平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且设置有所述第二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小区。

在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未受到干扰时,可以在所述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和/或所述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接收信号电平值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时,从设置有所述第二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即受到干扰的小区中确定所述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此时,能够尽可能的推迟该终端设备在接收网络侧设备针对第一SIM卡发送的信息时被干扰的情况。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小区中存在接收信号质量值和/或接收信号电平值大于所述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和/或接收信号电平值的小区的情况下、在确定所述第一SIM卡处于刚开机未驻留或者处于丢网后需要重新驻留的情况下、或在确定所述第二SIM卡的服务小区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触发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小区的操作。

此时,在所述第二SIM卡的服务小区发生变化时,确定所述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能够及时地避免在该第二SIM卡的变化后的服务小区发送信息时可能带来的影响。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通信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单元。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射频电路、用于安装第一客户识别模块SIM卡和第二SIM卡的卡槽,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调度上行资源的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指令,并在所述指令的驱使下用于执行如下调度工作:根据应用于所述通信设备的第一客户识别模块SIM卡的至少一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下行频点和应用于所述通信设备的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从所述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所述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指示所述射频电路通过所述目标服务小区接收网络侧设备针对所述第一SIM卡传输的下行信息。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简称为“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TDD”)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简称为“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简称为“WiMAX”)通信系统以及未来的第五代(5th-Generation,简称为“5G”)通信系统等。

SIM卡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简称“SIM”)、用户标识模块(User Identity Module,简称“UIM”)卡、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简称“UMTS”)用户识别模块(UMTS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简称“USIM”)卡或双模卡等,也可以包括其他通信系统的下用户标识卡,为了描述方便,以下仅以SIM卡为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结合终端设备描述了各个实施例。终端设备也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为“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为“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为“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简称为“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例的示意图。终端设备10包括第一SIM卡的基带处理器11、第二SIM卡的基带处理器12、射频芯片13、射频前端14、天线15,其中,第一SIM卡的基带处理器11用于处理针对第一SIM卡合成的基带信号,或对第一SIM卡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解码;第二SIM卡的基带处理器12用于处理针对第二SIM卡合成的基带信号,或对第二SIM卡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解码。其中,第一SIM卡的基带处理器11和第二SIM卡的基带处理器12可以通过两个独立芯片上工作,或者可以将基带处理器11和基带处理器12的功能与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射频芯片13用于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在发射通路上将基带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得到高频射频信号;解调是在接收通路上将高频射频信号与本振信号混频得到基带信号。射频前端14可以用于射频收发和功率放大,即射频前端14可以将发射通路和接收通路都耦合到天线15中,使得天线15能够同时接收和发送,还可以对发送通路上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

如图1所示,该无线网络设备20可以是基站或基站控制器,用来为终端设备10提供蜂窝无线通信服务,终端设备10通过天线15实现与无线网络设备20的通信。终端设备10利用第一SIM卡通过射频芯片接收或发送信号时,例如进行数据或语音业务,该终端设备10能够利用第二SIM卡接收信号并处于待机状态,当第一SIM卡通过天线15向外辐射信号时,第二SIM卡会通过天线15接收信号,如果第一SIM卡的上行工作频点和第二SIM卡的下行工作频点较为接近时,第二SIM卡接收的信号会被第一SIM卡发射的信号污染,从而可能导致第二SIM卡接收信号之后译码失败,出现寻呼丢失或者丢网的问题。同样,终端设备10利用第二SIM卡通过射频芯片接收或发送信号,该终端设备10能够利用第一SIM卡接收信号并处于待机状态时,会出现相同的问题。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该终端设备安装有两张SIM卡为例进行说明,但该终端设备可以安装不止两张SIM卡,这里提到的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可以是多张SIM卡中的任意两张SIM卡。例如,假设存在SIM1卡、SIM2卡和SIM3卡,其中,SIM2可以是第一SIM卡,SIM卡3可以是第二SIM卡。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200可以由通信设备执行,该通信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由其它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终端设备执行为例进行说明。

在201中,该终端设备根据应用于该终端设备的第一SIM卡的至少一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下行频点和应用于该终端设备的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从该第一SIM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在确定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时,由于该终端设备在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上发送信息时,可能会影响到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下行频点上接收信息,因此,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SIM卡的至少一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下行频点和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从该第一SIM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能够尽可能的避免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发送信息对接收网络侧设备针对该第一SIM卡发送的信息所产生的影响。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确定满足以下条件之后,该终端设备从该第一SIM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

该终端设备在确定该第一SIM卡的至少一个小区中存在接收信号质量值和/或接收信号电平值大于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和/或接收信号电平值的小区的情况下,或在确定该第一SIM卡处于刚开机未驻留或者处于丢网后需要重新驻留的情况下,或在确定该第二SIM卡的服务小区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从该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的操作。

例如,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为小区1,其邻小区为小区2和小区3,当终端设备确定小区3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大于小区1的接收信号质量值时,该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存在比小区1更适合驻留的小区,此时,该终端设备可以从该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该目标服务小区。

再例如,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为小区4,第二SIM卡的邻小区为小区5和小区6,在第二SIM卡从小区4重选到小区5、丢网后重新驻留在小区5、或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切换到小区5或者被配置到小区5时,该终端设备可以从该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该目标服务小区。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上行频点和下行频点分别是对上行频率和下行频率的编号,即该频点可以用于指示频率,例如,对890MHz~915MHz以200KHz为间隔分为125个频段,以整数对此125个频段进行编号,获得的编号为1~125,其中,频点1可以指示890MHz,频点2可以指示890.2MHz,以此类推,或者频点1可以是890MHz~890.2MHz的中心频率,频点2可以是890.2MHz~890.4MHz的中心频率,以此类推。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至少一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下行频点与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的差值,从该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下行频点与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的差值,可以用于指示在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发送信息时对在对应的第一SIM卡的小区接收信息时的干扰程度。其中,该差值的绝对值越大,表示两个频点之间所间隔的距离越远,从而受到的干扰越小。应理解,该差值可以是频点对应的编号之间的编号差值,或者频点对应的频率之间的频率差值。

例如,以该差值为频率差值为例,该第一SIM卡的小区1、小区2和小区3的下行频点为2、1和6,对应于频率890.2MHz、890MHz和891MHz,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4的上行频点为5,对应于890.8MHz,则该终端设备计算该第一SIM卡的小区1、小区2和小区3的下行频点与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4的上行频点的频率差值分别为-600KHz、-800KHz和200KHz,则该终端设备通过小区2接收网络侧设备针对第一SIM卡发送的信息时,相较于小区1和小区3而言,受到该终端设备通过小区4发送信息时的干扰较小。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采用差值确定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为例进行说明,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通过差值或差值绝对值计算得到的值确定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例如,对差值绝对值进行归一化处理之后的值,此外,还可以通过上行频点与下行频点之间的比值确定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SIM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下行频点与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的差值为该第一SIM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中每个小区设置干扰标识信息,其中,该干扰标识信息用于指示在通过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发送信息时对在对应的第一SIM卡的小区接收信息的干扰程度;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SIM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中全部或部分小区的该干扰标识信息,确定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

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可以预先设定第一阈值集合,其中第一阈值集合包括第一正阈值和第一负阈值。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SIM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下行频点与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的差值与该第一阈值集合中两个阈值的关系,为该第一SIM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中每个小区设置干扰标识信息,其中,该第一正阈值的绝对值与第一负阈值的绝对值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进一步地,对于该第一SIM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中下行频点与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的差值大于或等于0的小区,该终端设备可以为差值大于或等于该第一正阈值的小区设置第一干扰标识信息,为差值小于该第一正阈值的小区设置第二干扰标识信息;对于该第一SIM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中下行频点与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的差值小于0的小区,该终端设备可以为差值小于或等于该第一负阈值的小区设置第一干扰标识信息,为差值大于该第一负阈值的小区设置第二干扰标识信息。

例如,以该差值为频率差值为例,该第一SIM卡的小区1、小区2、小区3和小区4的下行频点为2、1、8和6,对应于频率890.2MHz、890MHz、891.4MHz和891MHz,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5的上行频点为5,对应于频率890.8MHz,该终端设备通过一个比特位表示该小区的干扰标识信息,该终端设备计算该第一SIM卡的小区1、小区2、小区3和小区4的下行频点与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5的上行频点的频率差值分别为-600KHz、-800KHz、600KHz和200KHz,假设第一正阈值为600KHz,第一负阈值为-400KHz,该终端设备确定小区1和小区2的下行频点与小区5的上行频点的频率差值小于-400KHz,则为小区1和小区2的设置的干扰标识信息为“1”,该终端设备确定小区3的下行频点与小区5的上行频点的频率差值大于600KHz,则为小区3的设置的干扰标识信息为“1”,该终端设备确定小区4的下行频点与小区5的上行频点的频率差值小于600KHz,则为小区4的设置的干扰标识信息为“0”。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该干扰标识信息通过一个比特位进行表示为例进行说明,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该第一SIM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下行频点与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的差值的绝对值,为该第一SIM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中每个小区设置干扰标识信息。

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可以预先设定第一阈值,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SIM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下行频点与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的差值的绝对值与该第一阈值的关系,为该第一SIM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中每个小区设置干扰标识信息。

其中,该终端设备可以为该第一SIM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中下行频点与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小区,设置第一干扰标识信息;该终端设备可以为该第一SIM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中下行频点与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阈值的小区,设置第二干扰标识信息。

例如,以该差值为频率差值为例,该第一SIM卡的小区1、小区2、小区3和小区4的下行频点为2、3、4和7,对应于频率890.2MHz、890.4MHz、891.6MHz和891.2MHz,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5的上行频点为6,对应于频率891MHz,该终端设备通过一个比特位表示该小区的干扰标识信息,该终端设备计算该第一SIM卡的小区1、小区2、小区3和小区4的下行频点与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5的上行频点的频率差值的绝对值分别为800KHz、600KHz、400KHz和200KHz,假设第一阈值为600KHz,该终端设备确定小区1和小区2的下行频点与小区5的上行频点的频率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600KHz,则为小区1和小区2的设置的干扰标识信息为“1”,该终端设备确定小区3和小区4的下行频点与小区5的上行频点的频率差值的绝对值小于600KHz,则为小区3和小区4的设置的干扰标识信息为“0”。

可选的,该第一阈值或第一阈值集合可以根据第二SIM卡在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发射功率确定。

例如,在第二SIM卡在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发射功率较大时,会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产生影响,此时可以预设该第一阈值为一个较大的数值,或可以预设该第一阈值集合中的第一正阈值为一个较大的数值,第一负阈值为一个较小的数值;而在第二SIM卡在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发射功率较小时,可以预设该第一阈值为一个较小的数值,或可以预设该第一阈值集合中的第一正阈值为一个较小的数值,第一负阈值为一个较大的数值。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只对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小区设置第一干扰标识信息,其余小区不设置干扰标识,例如其余小区没有用于表示干扰标识信息的比特位;还可以只对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阈值的小区设置第一干扰标识信息,其余小区不设置干扰标识。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通过差值与阈值的关系为该第一SIM卡的至少一个小区设置干扰标识,还可以通过其它方法为该第一SIM卡的至少一个小区设置干扰标识,例如,可以对该第一SIM卡的至少一个小区的差值的绝对值进行排序,对其中的差值的绝对值排在前两个的小区设置第一干扰标识信息。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该干扰标识信息分为第一干扰标识信息和第二干扰标识信息为例进行说明,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预设有阈值1和阈值2,且阈值1大于阈值2,则可以对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阈值1的小区设置第一干扰标识信息,对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阈值2且小于阈值1的小区设置第二干扰标识信息,对差值的绝对值小于阈值2的小区设置第三干扰标识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可以从该第一SIM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小区;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至少一个第一小区的该干扰标识信息,确定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在确定该第一SIM卡的邻小区中存在接收信号质量值和/或接收信号电平值大于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和/或接收信号电平值的小区时,该终端设备可以从该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该至少一个第一小区。

可选地,该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大于第二阈值且大于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和/或,其接收信号电平值大于第三阈值且大于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接收信号电平值。

例如,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为小区1,邻小区为小区2、小区3、小区4和小区5,该终端设备对5个小区的接收信号电平值进行排序,排序之后发现小区1的接收信号电平值不再是5个小区中最大的,此时,该终端设备可以从该5个小区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小区。此时,该终端设备首先确定5个小区中接收信号电平值大于第三阈值的小区包括小区1、小区3、小区4和小区5,然后确定接收信号电平值大于该小区1的接收信号电平值的小区为小区4和小区5,则该终端设备将该小区4和小区5确定为第一小区。

可选地,该第一小区可以是对该第一SIM卡的至少一个小区中满足S准则的小区按照R准则排序之后,排序在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之前的小区。

例如,假设第一SIM卡所使用的是FDD制式时,首先确定该第一SIM卡的至少一个小区中满足下列S准则的小区:

S_qual=Q_qual_meas-Q_qual_min>0;

S_rxlev=Q_rxlev_meas-Q_rxlev_min-P_compensation>0;

其中,Q_qual_meas表示小区接收信号质量值,该值可以是公共导频信道(Common Pilot Channel,简称为“CPICH”)中每个码片的能量与白噪声的功率谱密度之比,该比值也可以表示为Ec/N0,Q_qual_min表示基站配置的小区最小接收信号质量值,Q_rxlev_meas表示小区接收信号电平值,该值可以是在CPICH上的接收信号电平值(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简称为“RSCP”),Q_rxlev_min表示基站配置的小区最小接收信号电平值,P_compensation=MAX(UE_TXPWR_MAX_RACH-P_MAX,0),UE_TXPWR_MAX_RACH表示终端设备在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简称为“RACH”)接入小区时可用的最大发射功率值,P_MAX表示终端设备的最大射频输出功率。此时,该第二阈值可以是Q_qual_min,该第三阈值可以是Q_rxlev_min+P_compensation。

假设第一SIM卡所使用的是TDD制式时,首先确定该第一SIM卡的至少一个小区中满足下列S准则的小区:

S_rxlev=Q_rxlev_meas-Q_rxlev_min-P_compensation>0;

其中,Q_rxlev_meas表示小区接收信号电平值,该值可以是在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rimary 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简称为“P-CCPCH”)上的RSCP。此时,该第三阈值可以是Q_rxlev_min+P_compensation。

对该第一SIM卡的至少一个小区中满足S准则的小区按照R准则进行排序,其中,R准则的公式如下:

R_s=Q_meas,s+Q_Hyst;

R_n=Q_mean,n-Q_offset;

其中,Q_meas,s表示服务小区的小区接收信号质量值,如果第一SIM卡所使用的是FDD制式,该Q_meas,s可以是CPICH Ec/N0或者CPICH RSCP,如果第一SIM卡所使用的是TDD制式,该Q_meas,s可以是P-CCPCH RSCP,Q_Hyst表示小区重选迟滞,Q_mean,n表示邻小区接收信号质量值,Q_offset表示基站配置的小区偏置值。以上公式通过引入了迟滞技术,能够提高从当前服务小区重选到其它邻小区的难度,在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与邻小区很接近时,能够避免出现乒乓重选。

排序之后,R_n大于R_s的小区可以作为第一小区。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在确定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设置有第二干扰标识信息时,该终端设备可以从该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该至少一个第一小区。

可选地,该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大于第四阈值和/或接收信号电平值大于第五阈值,且该第一小区不是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

例如,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为小区1,邻小区为小区2、小区3和小区4,该终端设备在对该第一SIM卡的至少一个小区设置干扰标识信息时,发现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1设置有第二干扰标识信息,则该终端设备可以从区域的3个小区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小区。此时,该终端设备确定3个小区中接收信号电平值大于第五阈值的小区包括小区2和小区3,则该终端设备将该小区2和小区3确定为第一小区。

可选地,该第一小区可以是满足S准则的小区。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SIM卡的至少一个小区可以是该第一SIM卡的全部小区。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从该第一SIM卡的至少一个小区中选择该第一小区的过程,同样可以用于从该第一SIM卡的全部小区中选择该至少一个小区,此时,在为该第一SIM卡的至少一个小区设置干扰标识信息之后,可以不需要从该至少一个小区中选择该第一小区。

应理解,在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属于受到干扰的小区时,则可以从该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该至少一个第一小区,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设置有第二干扰标识信息属于受到干扰的一种形式,例如,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下行频点与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时,也可以从该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该至少一个第一小区。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二阈值与该第四阈值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该第三阈值与该第五阈值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述方式从该第一SIM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小区为例进行说明,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该终端设备还可以随机地从该第一SIM卡的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小区,或者,还可以将该第一SIM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中的每个小区都确定为该第一小区。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该第一SIM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所包括的至少一个第一小区中存在至少一个设置有该第一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从该至少一个设置有该第一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中确定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在该第一SIM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所包括的至少一个第一小区中不存在设置有该第一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从该至少一个第一小区中设置有该第二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中,确定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

例如,该第一小区中包括小区1,小区2,小区3和小区4,其中小区1和小区3设置有第一干扰标识信息,小区2和小区4设置有第二干扰标识信息,此时终端设备确定该第一小区中包括两个设置有第一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则该终端设备从小区1和小区3中确定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

再例如,该第一小区中包括小区1,小区2和小区3,三个小区均设置有第二干扰标识信息,此时终端设备确定该第一小区中不存在设置有第一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则该终端设备从小区1、小区2和小区3中确定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可以在该第一SIM卡的服务小区需要进行小区重选,或在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被设置第二干扰标识信息,或周期性的确定该第一SIM卡的服务小区时,可以先选择至少一个满足条件的第一小区,再对该至少一个第一小区设置对应的干扰标识信息,并根据该干扰标识信息确定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

可选地,在该至少一个第一小区中存在至少一个设置有该第一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可以从该至少一个设置有该第一干扰标识的小区中确定接收信号质量值和/或接收信号电平值最大的小区为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

例如,该第一小区中设置有第一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为小区1和小区3,其中,假设该终端设备确定小区1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大于小区2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则该终端设备可以选择小区1作为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

可选地,在该至少一个第一小区中不存在设置有该第一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先确定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和/或其接收信号电平值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在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大于第六阈值,和/或其接收信号电平值大于第七阈值时,表示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还可以进行驻留,则不会从该至少一个第一小区中确定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在终端设备移动的过程中,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和/或接收信号电平值可能会逐渐减小,在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和/或其接收信号电平值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表示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已经不适合进行驻留,可以从该至少一个第一小区中确定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

例如,该第一小区中包括小区1,小区2和小区3,三个小区均设置有第二干扰标识信息,在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接收信号电平值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时,假设该终端设备确定小区2的接收信号电平值大于小区1和小区3的接收信号电平值且接收信号电平值大于第七阈值,则该终端设备可以选择小区2作为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SIM卡或第二SIM卡的服务小区发生变化时,对该第一SIM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设置干扰标识信息,以便于该终端设备在确定该第一SIM卡的服务小区需要改变时,可以方便的根据干扰标识信息,从该第一SIM卡的满足特定条件的至少一个小区中尽可能的确定一个干扰程度较小的小区作为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也可以不预先对该第一SIM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设置干扰标识信息,此时,在该第一SIM卡的服务小区需要改变时,再对该第一SIM卡的满足特定条件的至少一个小区设置干扰标识信息,以用于从中选择干扰较小小区作为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

在202中,该终端设备通过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接收网络侧设备针对该第一SIM卡传输的下行信息。

可选地,在该第一SIM卡处于待机状态,以及该第二SIM卡处于工作状态时,该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接收该网络侧设备针对该第一SIM卡传输的该下行信息。

可选地,在该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均处于待机状态时,该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接收该网络侧设备针对该第一SIM卡传输的该下行信息。

应理解,该终端设备确定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时该第一SIM卡可以处于待机或工作状态,该第二SIM卡可以处于待机或工作状态,该终端设备在通过该目标服务小区接收针对该第一SIM卡传输的该下行信息时,该第一SIM卡处于待机状态,该第二SIM卡可以处于待机或工作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中,由于该终端设备在确定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时,考虑到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SIM卡的至少一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下行频点和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因此,可以尽可能的避免在该第二SIM卡进入工作状态时,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发送信息时所产生的干扰。

可选地,在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SIM卡的至少一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下行频点和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从该第一SIM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时,在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不属于受到干扰的小区,且信号质量满足驻留条件时,则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即为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此时不需要进行重选;而在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属于受到干扰的小区,和/或信号质量不满足驻留条件时,则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和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不是相同小区,此时需要进行将该第一SIM卡的服务小区从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重选到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通过根据该第一SIM卡的至少一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下行频点和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从该第一SIM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能够尽可能的避免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发送信息时对接收网络侧设备针对该第一SIM卡发送的信息所产生的影响。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方法300中以有两张SIM卡为例进行说明,两张SIM卡分别为SIM1卡和SIM2卡。

在301中,该终端设备在开机后,根据该SIM1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下行频点与该SIM2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的频率差值为该每个小区设置干扰标识信息。

其中,该干扰标识信息可以使用一个比特位进行表示,且可以设置为“0”或“1”,该终端设备在设置有“0”的小区接收信息时所受到的干扰相对较小,该终端设备在设置有“1”的小区接收信息时所受到的干扰相对较大。

可选地,该终端设备保存该每个小区设置干扰标识信息。

在302中,该终端设备确定该至少一个小区中存在接收信号质量值和/或接收信号电平值大于该SIM1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小区。

在303中,该终端设备从该SIM1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至少一个待选小区,该待选小区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大于阈值a1且大于该SIM1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和/或,其接收信号电平值大于阈值b1且大于该SIM1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接收信号电平值。

在304中,该终端设备确定该至少一个待选小区中是否存在至少一个设置有“0”的小区。其中,在该终端设备确定该至少一个待选小区中存在至少一个设置有“0”的小区的情况下,执行步骤305,在该至少一个待选小区中不存在设置有“0”的小区的情况下,执行步骤306。

在305中,该终端设备从该至少一个设置有“0”的小区中确定该SIM1卡的目标服务小区。

可选地,该终端设备确定其中接收信号质量值和/或接收信号电平值最大的小区为该目标服务小区。

在306中,该终端设备从该至少一个待选小区中设置有“1”的小区中,确定该SIM1卡的目标服务小区。

可选地,该终端设备从该至少一个待选小区中接收信号质量值大于该阈值a2和/或接收信号电平值大于该阈值b2,且设置有该“1”的小区中,确定该目标服务小区。

在307中,该终端设备根据该至少一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下行频点与该SIM2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的频率差值,更新该每个小区的干扰标识信息。

可选地,该终端设备保存该每个小区设置干扰标识信息。

在308中,该终端设备通过该目标服务小区,接收针对该SIM1卡传输的下行信息,例如寻呼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中,该步骤308之后还可以从302开始继续执行,即在更新干扰标识信息的之后,在出现302的情况时,可以继续执行302之后的步骤。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例如,302可以在301之前执行,即在终端设备确定该SIM1卡的至少一个小区中存在接收信号质量值和/或接收信号电平值大于该SIM1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和/或接收信号电平值的小区的情况下,再设置干扰标识信息,此时终端设备可以不需要存储该干扰标识信息,也可以不执行步骤307。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通过提前为该SIM1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设置干扰标识信息,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根据该设置的干扰标识信息从该至少一个小区中尽可能的确定一个干扰程度较小的小区作为该SIM1卡的目标服务小区,能够提前避免该SIM2卡在进入工作状态之后,该终端设备在该SIM2卡的当前服务小区发送信息对接收针对该SIM1卡的下行信息所产生的干扰。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图。方法400中以有两张SIM卡为例进行说明,两张SIM卡分别为SIM1卡和SIM2卡。

在401中,该终端设备在开机后,根据该SIM1卡的该一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下行频点与该SIM2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的频率差值为该每个小区设置干扰标识信息。

其中,该干扰标识信息可以使用一个比特位进行表示,且可以设置为“0”或“1”,该终端设备在设置有“0”的小区接收信息时所受到的干扰相对较小,该终端设备在设置有“1”的小区接收信息时所受到的干扰相对较大。

可选地,该终端设备保存该每个小区设置干扰标识信息。

在402中,该终端设备确定处于工作状态的该SIM2卡的服务小区发生变化。

在403中,该终端设备根据该SIM1卡的该一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下行频点与该SIM2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的频率差值,更新该每个小区的干扰标识信息,并确定该SIM1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干扰标识信息为“1”。

此时,该终端设备通过该SIM1卡的当前服务小区接收网络侧设备针对该SIM1卡发送的信息时,会受到该终端设备通过该SIM2卡的当前服务小区发送信息的干扰,使得该终端设备无法接收到对该SIM1卡的寻呼消息,甚至可能导致丢网。

在404中,该终端设备从该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至少一个待选小区,该至少一个待选小区中的小区不包括该SIM1卡的当前服务小区,且,该待选小区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大于阈值a1和/或接收信号电平值大于阈值b1。

405至409与方法300中的304至308相同,为了简洁,此处就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中,该步骤409之后还可以从402开始继续执行,即在更新干扰标识信息的之后,在出现402的情况时,可以继续执行402之后的步骤。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例如,402和403可以在401之前执行,即在终端设备确定该SIM1卡的当前服务小区设置有第二干扰标识信息的情况下,再设置干扰标识信息,此时终端设备可以不需要存储该干扰标识信息,也可以不执行步骤408。

还应理解,图3中的方法300和图4中的方法400时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当时方法300和方法400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两种方法可以相互结合。例如,在方法300的308之后,在出现方法402的情况时,可以继续402之后的步骤;同样,在方法400的409之后,在出现方法302的情况时,可以继续302之后的步骤。

还应理解,图3和图4中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300和方法400中各步骤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图2中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200的具体描述,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通过提前为该SIM1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设置干扰标识信息,在该终端设备确定该SIM2卡的服务小区发生变化,且更新该干扰标识信息之后确定该SIM1卡的当前服务小区属于受到干扰的小区时,可以根据该更新后的SIM1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设置干扰标识信息从该SIM1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中尽可能的确定一个干扰程度较小的小区作为该SIM1卡的目标服务小区,能够避免该终端设备在该SIM2卡的当前服务小区发送信息时对接收网络侧设备针对该SIM1卡发送的信息所产生的干扰。

上文中结合图2至图4,详细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下面将结合图5和图6,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5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5所示,该通信设备500包括:

确定模块501,用于根据应用于该通信设备的第一SIM卡的至少一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下行频点和应用于该通信设备的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从该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

接收模块502,用于通过该确定模块501确定的该目标服务小区接收网络侧设备针对该第一SIM卡传输的下行信息。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通信设备通过根据该第一SIM卡的至少一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下行频点和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从该第一SIM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能够尽可能的避免该通信设备在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发送信息时对接收网络侧设备针对该第一SIM卡发送的信息所产生的影响。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接收模块502具体用于:在该第一SIM卡处于待机状态,以及该第二SIM卡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该目标服务小区接收该网络侧设备针对该第一SIM卡传输的该下行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该通过该目标服务小区接收该网络侧设备针对该第一SIM卡传输的该下行信息之前,该确定模块501还用于:在该目标服务小区和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为不同小区时,将该第一SIM卡的服务小区从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重选到该目标服务小区。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确定模块501具体用于:根据该每个小区的下行频点与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的差值,从该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该目标服务小区。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确定模块501具体用于:根据一个小区的下行频点与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的差值,为该一个小区设置干扰标识信息;根据该至少一个小区中全部或部分小区的该干扰标识信息,确定该目标服务小区。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确定模块501具体用于:在确定该一个小区的下行频点与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的该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小区时,为该一个小区设置第一干扰标识信息;在确定该一个小区的下行频点与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的该差值的绝对值小于该第一阈值的小区时,为该一个小区设置第二干扰标识信息;

在该至少一个小区所包括的至少一个第一小区中存在至少一个设置有该第一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的情况下,从该至少一个设置有该第一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中确定该目标服务小区;在该至少一个第一小区中不存在设置有该第一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的情况下,从该至少一个第一小区中设置有该第二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中,确定该目标服务小区。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大于第二阈值且大于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和/或,该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电平值大于第三阈值且大于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接收信号电平值。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下行频点与该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的差值小于该第一阈值,该至少一个第一小区中的小区不包括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以及,该第一小区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大于第四阈值和/或接收信号电平值大于第五阈值。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该至少一个第一小区中存在至少一个设置有该第一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的情况下,该确定模块501具体用于:在该至少一个第一小区中存在至少一个设置有该第一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的情况下,从该至少一个设置有该第一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中确定接收信号质量值和/或接收信号电平值最大的小区为该目标服务小区。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该至少一个第一小区中不存在设置有该第一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的情况下,该确定模块501还用于:确定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和/或其接收信号电平值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以及

从该至少一个第一小区中接收信号质量值大于该第六阈值和/或接收信号电平值大于该第七阈值,且设置有该第二干扰标识信息的小区中,确定该目标服务小区。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该确定模块501还用于:在确定该至少一个小区中存在接收信号质量值和/或接收信号电平值大于该第一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接收信号质量值和/或接收信号电平值的小区的情况下、在确定该第一SIM卡处于刚开机未驻留或者处于丢网后需要重新驻留的情况下、或在确定该第二SIM卡的服务小区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触发确定该目标服务小区的操作。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5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至图4中的各个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6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通信设备600包括处理器601、存储器602、射频电路603、和总线系统604,还可以包括用于安装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的卡槽605。其中,处理器601、存储器602、射频电路603可以通过总线系统604相连,处理器601和卡槽605相连,用于该处理器601读取安装在卡槽605中的SIM卡中的信息,该存储器602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601用于执行该存储器602存储的指令,并控制该射频电路603接收信息和发送信息。

其中,该处理器601用于根据应用于该通信设备的第一SIM卡的至少一个小区中每个小区的下行频点和应用于该通信设备的第二SIM卡的当前服务小区的上行频点,从该第一SIM卡的该至少一个小区中确定该第一SIM卡的目标服务小区;具体确定目标服务小区的方法请参照之前的实施例。

射频电路603用于通过该目标服务小区接收网络侧设备针对该第一SIM卡传输的下行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通信设备600中的处理器601可以集成有图1中所示的基带处理器11和基带处理器12,或者该通信设备600除了包括处理器601之外还包括两个基带处理器;该通信设备600中的射频电路603可以对应与图1中的射频芯片和射频前端。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6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至图4中的各个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601可以是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为“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处理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为“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为“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为“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简称为“GAL”)或其任意组合。

该存储器6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简称为“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简称为“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简称为“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

该总线系统6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总线系统,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图2至图4中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该可读介质可以是ROM或RAM,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以及“A或B中的至少一种”,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