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82387发布日期:2020-03-13 05:48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图像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图像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智能终端的推广和普及,人们不断追求高品质的音视体验,高清晰、高分辨率、高保真的图像成为标配,要求图像中含有大量细节,如明暗变化、场景复杂、轮廓色彩丰富等。

但是,目前主流的图像浏览应用(比如gallery(图库、图册)应用软件)依赖于系统的多媒体数据库,当图像文件夹下的图像文件被gallery之外的第三方应用修改后,无法将gallery媒体数据库中的记录、gallery显示列表与系统各个图像文件夹下的文件进行实时同步。比如经常会出现:点击预览已被删除的图像文件,编辑已被移动的图像文件,导致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图像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旨在实现图像应用的媒体数据库的实时更新,保证图库列表中图像的有效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图像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上安装有图像应用,所述终端的系统配置有基于所述图像应用的图像文件夹、媒体数据库及图库列表,所述方法包括:

当侦测到图像文件扫描条件触发时,扫描所述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以及图像应用的媒体数据库,得到所述图像文件夹中的第一图像文件信息以及所述媒体数据库中的第二图像文件信息;

对所述第一图像文件信息与所述第二图像文件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判断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是否有图像文件发生改变,其中,图像文件的改变至少包括图像文件的新增、删除或修改;

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发生改变,则对应更新所述图像应用的媒体数据库和图库列表。

可选地,所述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发生改变,则对应更新所述图像应用的媒体数据库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的新增,则将所述新增图像文件的存储路径、文件时长的相关记录插入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

和/或,

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的删除,则更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对应记录,并将此记录设置为未激活状态;

和/或,

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的修改,则更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对应记录,并将此记录中的文件最后修改时间更新为所述修改的图像文件的修改时间。

可选地,所述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发生改变,则对应更新所述图像应用的媒体数据库的步骤中还包括:

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新增的图像文件是因sd卡移入重新出现的图像文件,则更新所述媒体数据库的对应记录,并将此记录设置为激活状态;

和/或,

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删除的图像文件是因sd卡移出而丢失,则更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对应记录,并将此记录设置为未激活状态;

和/或,

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修改的图像文件是重命名的图像文件,且该图像文件的存储路径改变,则更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对应记录,将匹配记录的存储路径更改为当前图像文件的存储路径;或者,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修改的图像文件为保留文件名但替换原文件的图像文件,则将此图像文件的相关信息作为新记录插入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

可选地,所述图像文件扫描条件为:

所述图像应用被启动时;

或者,

在启动图像应用后,进入图像显示列表界面时;

或者,

在侦测到sd卡插入/移出终端时;

或者,

在监听到图像文件夹内容改变的广播时。

可选地,所述第一图像文件信息和第二图像文件信息包括:图像文件的文件名、存储路径、文件时长、文件大小、文件最后修改时间和/或文件是否激活;

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文件信息与所述第二图像文件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判断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是否有图像文件发生改变的步骤包括:

若将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的文件名、存储路径、文件时长与媒体数据库中对应的记录进行匹配,在媒体数据库中找不到匹配的记录,则确定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的新增;

若将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的文件名、存储路径、文件时长与媒体数据库中对应的记录进行匹配,在媒体数据库中存在的记录,而在图像文件夹中不存在对应的图像文件信息,则确定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的删除;

若将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的文件名、存储路径、文件时长及最后修改时间与媒体数据库中对应的记录进行匹配,文件名、存储路径和文件时长没有改变而最后修改时间发生改变,则确定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的修改;其中,若将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的文件名、存储路径、文件时长及最后修改时间与媒体数据库中对应的记录进行匹配,文件时长没有改变而文件名和存储路径发生改变,则确定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的重命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图像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上安装有图像应用,所述终端的系统配置有基于所述图像应用的图像文件夹、媒体数据库及图库列表,所述装置包括:

图像文件扫描模块,用于当侦测到图像文件扫描条件触发时,扫描所述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以及图像应用的媒体数据库,得到所述图像文件夹中的第一图像文件信息以及所述媒体数据库中的第二图像文件信息;

比对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文件信息与所述第二图像文件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判断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是否有图像文件发生改变,其中,图像文件的改变至少包括图像文件的新增、删除或修改;

更新模块,用于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发生改变,则对应更新所述图像应用的媒体数据库和图库列表。

可选地,所述更新模块,还用于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的新增,则将所述新增图像文件的存储路径、文件时长的相关记录插入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

和/或,

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的删除,则更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对应记录,并将此记录设置为未激活状态;

和/或,

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的修改,则更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对应记录,并将此记录中的文件最后修改时间更新为所述修改的图像文件的修改时间。

可选地,所述更新模块,还用于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新增的图像文件是因sd卡移入重新出现的图像文件,则更新所述媒体数据库的对应记录,并将此记录设置为激活状态;和/或,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删除的图像文件是因sd卡移出而丢失,则更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对应记录,并将此记录设置为未激活状态;和/或,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修改的图像文件是重命名的图像文件,且该图像文件的存储路径改变,则更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对应记录,将匹配记录的存储路径更改为当前图像文件的存储路径;或者,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修改的图像文件为保留文件名但替换原文件的图像文件,则将此图像文件的相关信息作为新记录插入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

可选地,所述图像文件扫描条件为:

所述图像应用被启动时;

或者,

在启动图像应用后,进入图像显示列表界面时;

或者,

在侦测到sd卡插入/移出终端时;

或者,

在监听到图像文件夹内容改变的广播时。

可选地,所述第一图像文件信息和第二图像文件信息包括:图像文件的文件名、存储路径、文件时长、文件大小、文件最后修改时间和/或文件是否激活;

所述比对分析模块,还用于若将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的文件名、存储路径、文件时长与媒体数据库中对应的记录进行匹配,在媒体数据库中找不到匹配的记录,则确定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的新增;

若将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的文件名、存储路径、文件时长与媒体数据库中对应的记录进行匹配,在媒体数据库中存在的记录,而在图像文件夹中不存在对应的图像文件信息,则确定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的删除;

若将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的文件名、存储路径、文件时长及最后修改时间与媒体数据库中对应的记录进行匹配,文件名、存储路径和文件时长没有改变而最后修改时间发生改变,则确定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的修改;其中,若将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的文件名、存储路径、文件时长及最后修改时间与媒体数据库中对应的记录进行匹配,文件时长没有改变而文件名和存储路径发生改变,则确定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的重命名。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图像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当侦测到图像文件扫描条件触发时,扫描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以及图像应用的媒体数据库,得到所述图像文件夹中的第一图像文件信息以及所述媒体数据库中的第二图像文件信息;对所述第一图像文件信息与所述第二图像文件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判断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是否有图像文件发生改变,其中,图像文件的改变至少包括图像文件的新增、删除或修改;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发生改变,则对应更新所述图像应用的媒体数据库和图库列表,由此,通过该方案,当图像文件夹下的图像文件被修改时,如第三方应用重命名、删除、修改了图像文件,以及sd卡被移出等,实时同步图像显示列表和媒体数据库,仅显示已存在的图像,从而保证了图像显示列表中图像的有效性,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如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像数据处理装置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图像文件扫描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图像数据处理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图像数据处理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终端图像浏览应用中的图像数据处理,其中涉及的终端可以是pc等固定终端,也可以指移动终端,本发明实施例以移动终端进行举例,但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制。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0、用户输入单元130、输出单元150、存储器160、接口单元170、控制器180和电源单元190等等。图1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移动终端,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移动终端的元件。

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其允许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例如,无线通信单元可以包括广播接收模块111、无线互联网模块113中的至少一个。

广播接收模块111经由广播信道从外部广播管理服务器接收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广播信道可以包括卫星信道和/或地面信道。广播管理服务器可以是生成并发送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的服务器或者接收之前生成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并且将其发送给终端的服务器。广播信号可以包括tv广播信号、无线电广播信号、数据广播信号等等。而且,广播信号可以进一步包括与tv或无线电广播信号组合的广播信号。广播相关信息也可以经由移动通信网络提供,并且在该情况下,广播相关信息可以由移动通信模块112来接收。广播信号可以以各种形式存在,例如,其可以以数字多媒体广播(dmb)的电子节目指南(epg)、数字视频广播手持(dvb-h)的电子服务指南(esg)等等的形式而存在。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类型的广播系统接收信号广播。特别地,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通过使用诸如多媒体广播-地面(dmb-t)、数字多媒体广播-卫星(dmb-s)、数字视频广播-手持(dvb-h),前向链路媒体(mediaflo@)的数据广播系统、地面数字广播综合服务(isdb-t)等等的数字广播系统接收数字广播。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被构造为适合提供广播信号的各种广播系统以及上述数字广播系统。经由广播接收模块111接收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或者其它类型的存储介质)中。

无线互联网模块113支持移动终端的无线互联网接入。该模块可以内部或外部地耦接到终端。该模块所涉及的无线互联网接入技术可以包括wlan(无线lan)(wi-fi)、wibro(无线宽带)、wimax(全球微波互联接入)、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等等。

用户输入单元130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命令生成键输入数据以控制移动终端的各种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30允许用户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键盘、锅仔片、触摸板(例如,检测由于被接触而导致的电阻、压力、电容等等的变化的触敏组件)、滚轮、摇杆等等。特别地,当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叠加在显示单元151上时,可以形成触摸屏。

接口单元170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识别模块可以是存储用于验证用户使用移动终端100的各种信息并且可以包括用户识别模块(uim)、客户识别模块(sim)、通用客户识别模块(usim)等等。另外,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下面称为"识别装置")可以采取智能卡的形式,因此,识别装置可以经由端口或其它连接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移动终端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移动终端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另外,当移动终端100与外部底座连接时,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作允许通过其将电力从底座提供到移动终端100的路径或者可以用作允许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通过其传输到移动终端的路径。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或电力可以用作用于识别移动终端是否准确地安装在底座上的信号。

输出单元150被构造为以视觉、音频和/或触觉方式提供输出信号(例如,音频信号、视频信号、警报信号、振动信号等等)。输出单元150可以包括显示单元151、音频输出模块152等。

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电话通话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与通话或其它通信(例如,文本消息收发、多媒体文件下载等等)相关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当移动终端100处于视频通话模式或者图像捕获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捕获的图像和/或接收的图像、示出视频或图像以及相关功能的ui或gui等等。

同时,当显示单元151和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彼此叠加以形成触摸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用作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显示单元15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三维(3d)显示器等等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显示器中的一些可以被构造为透明状以允许用户从外部观看,这可以称为透明显示器,典型的透明显示器可以例如为toled(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等。根据特定想要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显示单元(或其它显示装置),例如,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外部显示单元(未示出)和内部显示单元(未示出)。触摸屏可用于检测触摸输入压力以及触摸输入位置和触摸输入面积。

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在移动终端处于呼叫信号接收模式、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等模式下时,将无线通信单元110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160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提供与移动终端1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包括扬声器、蜂鸣器等等。

存储器160可以存储由控制器180执行的处理和控制操作的软件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暂时地存储己经输出或将要输出的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静态图像、视频等等)。而且,存储器160可以存储关于当触摸施加到触摸屏时输出的各种方式的振动和音频信号的数据。

存储器16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而且,移动终端100可以与通过网络连接执行存储器16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协作。

控制器180通常控制移动终端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80执行与语音通话、数据通信、视频通话等等相关的控制和处理。另外,控制器180可以包括用于再现(或回放)多媒体数据的多媒体模块181,多媒体模块181可以构造在控制器180内,或者可以构造为与控制器180分离。控制器180可以执行模式识别处理,以将在触摸屏上执行的手写输入或者图片绘制输入识别为字符或图像。

具体地,控制器180还可以包括:

图像文件扫描模块201,用于当侦测到图像文件扫描条件触发时,扫描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以及图像应用的媒体数据库,得到所述图像文件夹中的第一图像文件信息以及所述媒体数据库中的第二图像文件信息;

比对分析模块202,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文件信息与所述第二图像文件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判断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是否有图像文件发生改变,其中,图像文件的改变至少包括图像文件的新增、删除或修改;

更新模块203,用于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发生改变,则对应更新所述图像应用的媒体数据库和图库列表。

电源单元190在控制器18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并且提供操作各元件和组件所需的适当的电力。

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以使用例如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施。对于硬件实施,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电子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来实施,在一些情况下,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控制器180中实施。对于软件实施,诸如过程或功能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允许执行至少一种功能或操作的单独的软件模块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由以任何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或程序)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并且由控制器180执行。

如图1中所示的移动终端100可以被构造为利用经由帧或分组发送数据的诸如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基于卫星的通信系统来操作。

现在将参考图2描述其中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能够操作的通信系统。

这样的通信系统可以使用不同的空中接口和/或物理层。例如,由通信系统使用的空中接口包括例如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特别地,长期演进(lte))、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等。作为非限制性示例,下面的描述涉及cdma通信系统,但是这样的教导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系统。

参考图2,cdma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移动终端100、多个基站(bs)270、基站控制器(bsc)275和移动交换中心(msc)280。msc280被构造为与公共电话交换网络(pstn)290形成接口。msc280还被构造为与可以经由回程线路耦接到基站的bsc275形成接口。回程线路可以根据若干己知的接口中的任一种来构造,所述接口包括例如e1/t1、atm,ip、ppp、帧中继、hdsl、adsl或xdsl。将理解的是,如图2中所示的系统可以包括多个bsc275。

每个bs270可以服务一个或多个分区(或区域),由多向天线或指向特定方向的天线覆盖的每个分区放射状地远离bs270。或者,每个分区可以由用于分集接收的两个或更多天线覆盖。每个bs270可以被构造为支持多个频率分配,并且每个频率分配具有特定频谱(例如,1.25mhz,5mhz等等)。

分区与频率分配的交叉可以被称为cdma信道。bs270也可以被称为基站收发器子系统(bts)或者其它等效术语。在这样的情况下,术语"基站"可以用于笼统地表示单个bsc275和至少一个bs270。基站也可以被称为"蜂窝站"。或者,特定bs270的各分区可以被称为多个蜂窝站。

如图2中所示,广播发射器(bt)295将广播信号发送给在系统内操作的移动终端100。如图1中所示的广播接收模块111被设置在移动终端100处以接收由bt295发送的广播信号。在图2中,示出了几个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300。卫星300帮助定位多个移动终端100中的至少一个。

在图2中,描绘了多个卫星300,但是理解的是,可以利用任何数目的卫星获得有用的定位信息。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典型操作,bs270接收来自各种移动终端100的反向链路信号。移动终端100通常参与通话、消息收发和其它类型的通信。特定基站接收的每个反向链路信号被在特定bs270内进行处理。获得的数据被转发给相关的bsc275。bsc提供通话资源分配和包括bs270之间的软切换过程的协调的移动管理功能。bsc275还将接收到的数据路由到msc280,其提供用于与pstn290形成接口的额外的路由服务。类似地,pstn290与msc280形成接口,msc与bsc275形成接口,并且bsc275相应地控制bs270以将正向链路信号发送到移动终端100。

基于上述移动终端硬件结构以及通信系统,提出本发明各个实施例。

由于现有技术中,图像浏览应用依赖于系统的多媒体数据库,当图像文件夹下的图像文件被第三方应用修改后,无法媒体数据库中的记录、图像显示列表与系统各个图像文件夹下的文件进行实时同步,导致用户体验差。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图像应用的媒体数据库的实时更新,保证图库列表中图像的有效性。

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图像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上安装有图像应用,所述终端的系统配置有基于所述图像应用的图像文件夹、媒体数据库及图库列表,所述装置包括:图像文件扫描模块201、比对分析模块202及更新模块203,其中:

图像文件扫描模块201,用于当侦测到图像文件扫描条件触发时,扫描所述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以及图像应用的媒体数据库,得到所述图像文件夹中的第一图像文件信息以及所述媒体数据库中的第二图像文件信息;

比对分析模块202,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文件信息与所述第二图像文件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判断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是否有图像文件发生改变,其中,图像文件的改变至少包括图像文件的新增、删除或修改;

更新模块203,用于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发生改变,则对应更新所述图像应用的媒体数据库和图库列表。

进一步地,所述匹配更新模块202,还用于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的新增,则将所述新增图像文件的存储路径、文件时长的相关记录插入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

和/或,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的删除,则更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对应记录,并将此记录设置为未激活状态;

和/或,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的修改,则更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对应记录,并将此记录中的文件最后修改时间更新为所述修改的图像文件的修改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匹配更新模块202,还用于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新增的图像文件是因sd卡移入重新出现的图像文件,则更新所述媒体数据库的对应记录,并将此记录设置为激活状态;和/或,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删除的图像文件是因sd卡移出而丢失,则更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对应记录,并将此记录设置为未激活状态;和/或,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修改的图像文件是重命名的图像文件,且该图像文件的存储路径改变,则更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对应记录,将匹配记录的存储路径更改为当前图像文件的存储路径;或者,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修改的图像文件为保留文件名但替换原文件的图像文件,则将此图像文件的相关信息作为新记录插入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

具体地,本实施例图像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pda或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还可以应用于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本实施例以手机进行举例。

本实施例在手机等终端上安装有图像浏览应用软件,比如gallery(图库、相册)应用软件,一种可以将数码照片发布到网页上的工具,并可以自动创建带有数码照片的超级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markuplanguage,html)网页,生成数码图片库,即多媒体数据库,支持所有流行的图片格式,实现图像显示并可以实现不同显示效果。

其中,对应多媒体数据库,通常在终端系统中设置有图像文件夹,用于存储对应的图像文件,多媒体数据库中主要记录有图像文件夹中各图像文件的存储路径、文件名称、文件大小、文件时长等,此外,多媒体数据库还为图像文件额外维护了分类tag(标记、标签)、收藏、私密等参数信息。

在用户启动图像浏览软件浏览图像时,图像浏览软件首先会调用多媒体数据库中记录的图像文件信息,然后,通过多媒体数据库中记录的图像文件信息去调用图像文件夹中对应的图像文件,从而显示相应的图像,实现图像浏览。

由于现有的图像浏览应用软件(以下简称图像应用,以gallery为例)依赖于系统的多媒体数据库,当图像文件夹下的图像文件被图像应用之外的第三方应用(比如:文件管理器)修改后,无法将gallery媒体数据库中的记录、gallery显示列表与系统各个图像文件夹下的文件进行实时同步。比如经常会出现:点击预览已被删除的图像文件,编辑已被移动的图像文件,导致用户体验差。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本实施例设定有相应的触发条件,来对图像文件进行扫描,通过扫描获取终端系统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信息以及媒体数据库中的图像文件信息,以便将媒体数据库中的记录、gallery显示列表与系统各个图像文件夹下的文件进行实时同步,保证图像文件信息的一致性、完整性,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所述图像文件信息可以包括:图像文件的文件名、存储路径、文件时长、文件大小、文件最后修改时间和文件是否激活等。

具体地,本实施例设定以下图像文件扫描触发机制:

1、在进入图库应用时,或在启动图像应用后,返回至图像列表主界面时,需要扫描图像文件,更新图像显示列表与图像应用的媒体数据库;

2、当发生sd卡(securedigitalmemorycard,安全数码卡)插入/移出时,需要扫描图像文件,更新图像显示列表与图像应用的媒体数据库;

3、监听注册的图像扫描广播,当收到此类广播时,启动图像扫描,为主动请求扫描的功能提供扩展。

在侦测到图像文件扫描条件触发时,扫描终端系统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以及图像应用的媒体数据库,获取所述终端系统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信息(本实施例称第一图像文件信息)以及媒体数据库中的图像文件信息(本实施例称第二图像文件信息)。

其中,作为一种图像文件扫描方式,可以采用如下图像文件过滤机制:

如图4所示,具体流程如下:

s11,扫描文件;

s12,判断是文件,则进入s13;否则,返回s11;

s13,判断是否为图像格式文件;若不是,则进入s14;

s14,解析文件头信息;

s15,判断其中的mimetype是否包括“image”字段等;若是,则判断是图像文件,否则,判断不是图像文件。

具体地,在启动图像扫描后,对终端内/外部存储器上的图像文件夹逐个遍历扫描,过滤图像文件格式,比如,文件后缀是否为.png、.jpg等图像格式。若不是这些图像格式,则解析文件头信息,判断其中是否包括“image”字段等。在扫描到图像文件后,将图像解析、解码、显示,由此可以提高图像文件的扫描效率。

对于图像应用的媒体数据库的扫描,主要扫描多媒体数据库中记录的图像文件的存储路径、文件名称、文件大小、文件时长等图像文件信息,此外,多媒体数据库还为图像文件额外维护了分类tag、收藏、私密等参数信息。

在获取到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信息与媒体数据库中的图像文件信息后,将两者的图像文件信息进行比对,判断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信息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有发生改变,则对应更新媒体数据库中记录的图像文件信息,同时更新图库列表。

其中,判断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信息是否发生改变,主要判断图像文件夹中是否有图像文件的新增、删除、修改操作等。

当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改变时(如第三方应用文件管理器对图像文件进行重命名、删除、修改操作,以及sd卡移出等),触发图像应用的多媒体数据更新机制。

本实施例考虑到:当第三方应用对图像文件进行了重命名、内容修改等操作,或是sd卡移出/移入操作,而图库的媒体数据库并没有进行及时更新,此时存在这种问题:数据库中的某些记录,无法通过其存储路径找到对应的图像文件,则判定该文件不存在。此外,由于图库为图像文件额外维护了分类tag、收藏、私密等参数信息,用户并不希望删除这些信息。

因此,当进行扫描时,对于不存在的记录,并不执行删除操作,而是更新数据库,将此记录设置为未激活状态,并且更新图像显示列表,不显示已不存在的图像文件。

开始扫描时,启动扫描线程,查询并缓存图库多媒体数据库中所有记录的信息:存储路径、文件时长、文件最后修改时间、文件是否激活等,用于与图像文件夹下的每个图像文件信息进行对比。

具体地,将获取的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信息与所述媒体数据库中的图像文件信息进行比对,判断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是否有图像文件的新增、删除、修改(本实施例将重命名作为修改中的一种)操作。

其中,判断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是否有图像文件的新增、删除、修改操作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若将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的文件名、存储路径、文件时长与媒体数据库中对应的记录进行匹配,在媒体数据库中找不到匹配的记录,则判定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的新增;

若将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的文件名、存储路径、文件时长与媒体数据库中对应的记录进行匹配,在媒体数据库中存在的记录,而在图像文件夹中不存在对应的图像文件信息,则判定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的删除;

若将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的文件名、存储路径、文件时长及最后修改时间与媒体数据库中对应的记录进行匹配,文件名、存储路径和文件时长没有改变而最后修改时间发生改变,则判定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的修改;

若将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的文件名、存储路径、文件时长及最后修改时间与媒体数据库中对应的记录进行匹配,文件时长没有改变而文件名和存储路径发生改变,则判定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的重命名。

以下对图像文件的新增、删除、修改、重命名的应用场景下的图像数据同步更新进行详细阐述:

1、对于新增图像文件的应用场景:

包括新增图像文件和sd卡移入两种情况,其中:

对于新增图像文件:通过第三方应用在图像文件夹下新增一个图像文件,此种情形下,通过扫描得到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信息与所述媒体数据库中的图像文件信息后,将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的文件名、存储路径、文件时长与媒体数据库中对应的记录进行匹配,若在媒体数据库中找不到匹配的记录,则判定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的新增,则将新增图像文件的存储路径、文件时长的相关记录插入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

对于sd卡移入:由于并没有对数据库中的相应记录进行删除,扫描时仍然可以找到匹配的记录,因此,通过比对可以检测到图像文件夹中存在因sd卡移入重新出现的图像文件,此时则更新所述媒体数据库的对应记录,并将此记录设置为激活状态。

2、对于删除图像文件的应用场景:

包括删除图像文件和sd卡移出两种情况,其中:

对于删除图像文件:通过第三方应用(如文件管理器)删除某个图像文件后,由于文件已不存在,遍历图像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时,并没有此条记录,对于这种情况,则更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对应记录,并将此记录设置为未激活状态;

对于sd卡移出:通过比对检测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因sd卡移出而丢失,类似于删除,由于文件不存在,则更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对应记录,并将此记录设置为未激活状态。

3、对于修改图像文件的应用场景:

第三方应用修改某个图像文件,如对文件进行编辑,使文件的修改时间发生改变,但存储路径(path)与文件时长并没有改变:此种情况,若通过比对检测到图像文件夹中存在修改的图像文件,则更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对应记录,并将此记录中的文件最后修改时间更新为所述修改的图像文件的修改时间,其他信息维持不变。

4、对于重命名图像文件的应用场景:

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a.图像文件重命名为其他文件名:

图像文件仍存在,但存储path改变,无法与数据库中已有记录相匹配。将文件的时长与数据库中所有记录的进行匹配,可以找到一条时长相等的记录,此时更新媒体数据库,将匹配记录的path信息更改为现有文件的路径信息,其他信息保持不变。(对于极端情况,若找到多条时长匹配的记录,由于无法判断是否为原文件,此时将把此文件信息作为新记录插入到数据库中)。

b.删除图像文件夹下的某个文件后,拷入一个新文件,并命名为原有的图像文件名:此时文件的path信息与原纪录是匹配的,进一步比较时长信息,一般情况下,新文件的时长与媒体数据库中记录的时长不相等,将此文件相关信息作为新纪录,插入到数据库中。若数据库中存在相同path信息的记录,则先把此记录删除。(对于极端情况,新拷贝文件的path与时长信息与数据库中原有记录均匹配时,将直接更新数据库相应记录的修改时间为当前文件的修改时间)。

也就是说,若通过比对检测到图像文件夹中存在重命名的图像文件,且该图像文件的存储路径改变,则更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对应记录,将匹配记录的存储路径更改为当前图像文件的存储路径;或者,若检测到图像文件夹中存在保留文件名但替换原文件的图像文件,则将此图像文件的相关信息作为新记录插入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

在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被第三方应用修改,如图像文件被重命名、删除、修改、以及sd卡移出等时,实时更新媒体数据库,在完成媒体数据库的更新后,实时更新图像应用的图像显示列表,不显示已不存在的图像文件,以保证图像显示列表的有效性,从而避免用户点击预览已被删除的图像文件,编辑已被移动的图像文件,导致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本实施例的整体流程图可以参照图5所述。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当侦测到图像文件扫描条件触发时,扫描终端系统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以及图像应用的媒体数据库,获取所述终端系统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信息以及媒体数据库中的图像文件信息;将获取的所述终端系统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信息与媒体数据库中的图像文件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根据所述比对结果更新图像应用的媒体数据库,由此,通过该方案,当图像文件夹下的图像文件被修改时,如第三方应用重命名、删除、修改了图像文件,以及sd卡被移出等,实时同步图像显示列表和媒体数据库,保证图像文件信息的一致性、完整性,仅显示已存在的图像,从而保证了图像显示列表中图像的有效性,提高用户体验。

上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图像数据处理装置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描述。

如图6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图像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101,当侦测到图像文件扫描条件触发时,扫描所述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以及图像应用的媒体数据库,得到所述图像文件夹中的第一图像文件信息以及所述媒体数据库中的第二图像文件信息;

本实施例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上安装有图像应用,所述终端的系统配置有基于所述图像应用的图像文件夹、媒体数据库及图库列表。

在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pda或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还可以为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本实施例以手机进行举例。

本实施例在手机等终端上安装有图像浏览应用软件,比如gallery(图库、相册)应用软件,一种可以将数码照片发布到网页上的工具,并可以自动创建带有数码照片的超级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markuplanguage,html)网页,生成数码图片库,即多媒体数据库,支持所有流行的图片格式,实现图像显示并可以实现不同显示效果。

其中,对应多媒体数据库,通常在终端系统中设置有图像文件夹,用于存储对应的图像文件,多媒体数据库中主要记录有图像文件夹中各图像文件的存储路径、文件名称、文件大小、文件时长等,此外,多媒体数据库还为图像文件额外维护了分类tag(标记、标签)、收藏、私密等参数信息。

在用户启动图像浏览软件浏览图像时,图像浏览软件首先会调用多媒体数据库中记录的图像文件信息,然后,通过多媒体数据库中记录的图像文件信息去调用图像文件夹中对应的图像文件,从而显示相应的图像,实现图像浏览。

由于现有的图像浏览应用软件(以下简称图像应用,以gallery为例)依赖于系统的多媒体数据库,当图像文件夹下的图像文件被图像应用之外的第三方应用(比如:文件管理器)修改后,无法将gallery媒体数据库中的记录、gallery显示列表与系统各个图像文件夹下的文件进行实时同步。比如经常会出现:点击预览已被删除的图像文件,编辑已被移动的图像文件,导致用户体验差。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本实施例设定有相应的触发条件,来对图像文件进行扫描,通过扫描获取终端系统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信息以及媒体数据库中的图像文件信息,以便将媒体数据库中的记录、gallery显示列表与系统各个图像文件夹下的文件进行实时同步,保证图像文件信息的一致性、完整性,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所述图像文件信息可以包括:图像文件的文件名、存储路径、文件时长、文件大小、文件最后修改时间和/或文件是否激活等。

具体地,本实施例设定以下图像文件扫描触发机制:

1、在进入图库应用时,或在启动图像应用后,返回至图像列表主界面时,需要扫描图像文件,更新图像显示列表与图像应用的媒体数据库;

2、当发生sd卡(securedigitalmemorycard,安全数码卡)插入/移出时,需要扫描图像文件,更新图像显示列表与图像应用的媒体数据库;

3、监听注册的图像扫描广播,当收到此类广播时,启动图像扫描,为主动请求扫描的功能提供扩展。

在侦测到图像文件扫描条件触发时,扫描终端系统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以及图像应用的媒体数据库,获取所述终端系统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信息(本实施例称第一图像文件信息)以及媒体数据库中的图像文件信息(本实施例称第二图像文件信息)。

其中,作为一种图像文件扫描方式,可以采用如下图像文件过滤机制:

如图4所示,具体流程如下:

s11,扫描文件;

s12,判断是文件,则进入s13;否则,返回s11;

s13,判断是否为图像格式文件;若不是,则进入s14;

s14,解析文件头信息;

s15,判断其中的mimetype是否包括“image”字段等;若是,则判断是图像文件,否则,判断不是图像文件。

具体地,在启动图像扫描后,对终端内/外部存储器上的图像文件夹逐个遍历扫描,过滤图像文件格式,比如,文件后缀是否为.png、.jpg等图像格式。若不是这些图像格式,则解析文件头信息,判断其中是否包括“image”字段等。在扫描到图像文件后,将图像解析、解码、显示,由此可以提高图像文件的扫描效率。

对于图像应用的媒体数据库的扫描,主要扫描多媒体数据库中记录的图像文件的存储路径、文件名称、文件大小、文件时长等图像文件信息,此外,多媒体数据库还为图像文件额外维护了分类tag、收藏、私密等参数信息。

步骤s102,对所述第一图像文件信息与所述第二图像文件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判断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是否有图像文件发生改变,其中,图像文件的改变至少包括图像文件的新增、删除或修改;

步骤s103,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发生改变,则对应更新所述图像应用的媒体数据库和图库列表。

在获取到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信息与媒体数据库中的图像文件信息后,将两者的图像文件信息进行比对,判断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信息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有发生改变,则对应更新媒体数据库中记录的图像文件信息,同时更新图库列表。

其中,判断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信息是否发生改变,主要判断图像文件夹中是否有图像文件的新增、删除、修改操作等。

当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改变时(如第三方应用文件管理器对图像文件进行重命名、删除、修改操作,以及sd卡移出等),触发图像应用的多媒体数据更新机制。

本实施例考虑到:当第三方应用对图像文件进行了重命名、内容修改等操作,或是sd卡移出/移入操作,而图库的媒体数据库并没有进行及时更新,此时存在这种问题:数据库中的某些记录,无法通过其存储路径找到对应的图像文件,则判定该文件不存在。此外,由于图库为图像文件额外维护了分类tag、收藏、私密等参数信息,用户并不希望删除这些信息。

因此,当进行扫描时,对于不存在的记录,并不执行删除操作,而是更新数据库,将此记录设置为未激活状态,并且更新图像显示列表,不显示已不存在的图像文件。

开始扫描时,启动扫描线程,查询并缓存图库多媒体数据库中所有记录的信息:存储路径、文件时长、文件最后修改时间、文件是否激活等,用于与图像文件夹下的每个图像文件信息进行对比。

具体地,将获取的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信息与所述媒体数据库中的图像文件信息进行比对,判断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是否有图像文件的新增、删除、修改(本实施例将重命名作为修改中的一种)操作。

其中,判断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是否有图像文件的新增、删除、修改操作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若将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的文件名、存储路径、文件时长与媒体数据库中对应的记录进行匹配,在媒体数据库中找不到匹配的记录,则判定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的新增;

若将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的文件名、存储路径、文件时长与媒体数据库中对应的记录进行匹配,在媒体数据库中存在的记录,而在图像文件夹中不存在对应的图像文件信息,则判定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的删除;

若将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的文件名、存储路径、文件时长及最后修改时间与媒体数据库中对应的记录进行匹配,文件名、存储路径和文件时长没有改变而最后修改时间发生改变,则判定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的修改;

若将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的文件名、存储路径、文件时长及最后修改时间与媒体数据库中对应的记录进行匹配,文件时长没有改变而文件名和存储路径发生改变,则判定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的重命名。

以下对图像文件的新增、删除、重命名之外的修改、重命名的应用场景下的图像数据同步更新进行详细阐述:

1、对于新增图像文件的应用场景:

包括新增图像文件和sd卡移入两种情况,其中:

对于新增图像文件:通过第三方应用在图像文件夹下新增一个图像文件,此种情形下,通过扫描得到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信息与所述媒体数据库中的图像文件信息后,将图像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的文件名、存储路径、文件时长与媒体数据库中对应的记录进行匹配,若在媒体数据库中找不到匹配的记录,则判定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的新增,则将新增图像文件的存储路径、文件时长的相关记录插入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

对于sd卡移入:由于并没有对数据库中的相应记录进行删除,扫描时仍然可以找到匹配的记录,因此,通过比对可以检测到图像文件夹中存在因sd卡移入重新出现的图像文件,此时则更新所述媒体数据库的对应记录,并将此记录设置为激活状态。

2、对于删除图像文件的应用场景:

包括删除图像文件和sd卡移出两种情况,其中:

对于删除图像文件:通过第三方应用(如文件管理器)删除某个图像文件后,由于文件已不存在,遍历图像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时,并没有此条记录,对于这种情况,则更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对应记录,并将此记录设置为未激活状态;

对于sd卡移出:通过比对检测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因sd卡移出而丢失,类似于删除,由于文件不存在,则更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对应记录,并将此记录设置为未激活状态。

3、对于修改图像文件的应用场景:

第三方应用修改某个图像文件,如对文件进行编辑,使文件的修改时间发生改变,但存储路径(path)与文件时长并没有改变:此种情况,若通过比对检测到图像文件夹中存在修改的图像文件,则更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对应记录,并将此记录中的文件最后修改时间更新为所述修改的图像文件的修改时间,其他信息维持不变。

4、对于重命名图像文件的应用场景:

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a.图像文件重命名为其他文件名:

图像文件仍存在,但存储path改变,无法与数据库中已有记录相匹配。将文件的时长与数据库中所有记录的进行匹配,可以找到一条时长相等的记录,此时更新媒体数据库,将匹配记录的path信息更改为现有文件的路径信息,其他信息保持不变。(对于极端情况,若找到多条时长匹配的记录,由于无法判断是否为原文件,此时将把此文件信息作为新记录插入到数据库中)。

b.删除图像文件夹下的某个文件后,拷入一个新文件,并命名为原有的图像文件名:此时文件的path信息与原纪录是匹配的,进一步比较时长信息,一般情况下,新文件的时长与媒体数据库中记录的时长不相等,将此文件相关信息作为新纪录,插入到数据库中。若数据库中存在相同path信息的记录,则先把此记录删除。(对于极端情况,新拷贝文件的path与时长信息与数据库中原有记录均匹配时,将直接更新数据库相应记录的修改时间为当前文件的修改时间)。

也就是说,若通过比对检测到图像文件夹中存在重命名的图像文件,且该图像文件的存储路径改变,则更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对应记录,将匹配记录的存储路径更改为当前图像文件的存储路径;或者,若检测到图像文件夹中存在保留文件名但替换原文件的图像文件,则将此图像文件的相关信息作为新记录插入到所述媒体数据库中。

在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被第三方应用修改,如图像文件被重命名、删除、修改、以及sd卡移出等时,实时更新媒体数据库,在完成媒体数据库的更新后,实时更新图像应用的图像显示列表,不显示已不存在的图像文件,以保证图像显示列表的有效性,从而避免用户点击预览已被删除的图像文件,编辑已被移动的图像文件,导致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本实施例的整体流程框图可以参照图4所述。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当侦测到图像文件扫描条件触发时,得到所述图像文件夹中的第一图像文件信息以及所述媒体数据库中的第二图像文件信息;对所述第一图像文件信息与所述第二图像文件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判断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是否有图像文件发生改变,其中,图像文件的改变至少包括图像文件的新增、删除或修改;若所述图像文件夹中有图像文件发生改变,则对应更新所述图像应用的媒体数据库和图库列表,由此,通过该方案,当图像文件夹下的图像文件被修改时,如第三方应用重命名、删除、修改了图像文件,以及sd卡被移出等,实时同步图像显示列表和媒体数据库,仅显示已存在的图像,从而保证了图像显示列表中图像的有效性,提高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