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及其流量分享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56035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及其流量分享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网络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流量分享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已经成为每个人必备的配置;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在连接互联网络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以及各种数据的获取。目前的移动终端同时支持WIFI网络、移动网络以及WLAN热点网络的连接;在移动终端接入WIFI网络的时候,移动终端将默认不对所使用的流量进行限制;在接入移动网络的时候,基于移动网络的自费形式,移动终端内部将默认对所使用的移动数据流量进行一定的限制。

然而在使用WLAN热点分享的时候,现有技术的移动终端上的APP应用程序都默认当前处于WIFI网络状态,因此将不限流量的使用外放WLAN热点的移动终端的移动数据流量,这将直接导致外放WLAN热点的移动终端耗费大量移动数据流量,给外放WLAN热点的移动终端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流量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移动终端分享出来的热点网络作为移动网络,从而限制移动数据流量的移动终端及其流量分享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流量分享控制方法,其包括:第一移动终端连接到一共享网络;第一移动终端判断所述共享网络是否为第二移动终端的热点网络;若是,则在第一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获取共享网络的类型时,返回移动网络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流量分享控制方法还包括:若否,则在第一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获取共享网络的类型时,返回WIFI网络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流量分享控制方法还包括:第二移动终端实时监测分享流量的已使用量;第二移动终端判断分享流量的已使用量是否达到设定的预分享流量阈值;若是,则第二移动终端进行用户提醒和/或停止分享流量。

进一步地,若所述共享网络是第二移动终端的热点网络,则第一移动终端连接到第二移动终端的热点网络的方法包括:第二移动终端进行流量分享时产生认证信息;第一移动终端进行流量需求时从第二移动终端获取所述认证信息;第一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认证信息接入第二移动终端的热点网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连接模块,用于连接到一共享网络;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共享网络是否为另一移动终端的热点网络;返回模块,用于当所述共享网络为另一移动终端的热点网络时,在应用程序获取所述共享网络的类型时返回移动网络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返回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共享网络不是另一移动终端的热点网络时,在应用程序获取所述共享网络的类型时返回WIFI网络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监测模块,用于在进行分享流量时实时监测分享流量的已使用量;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分享流量的已使用量是否达到设定的预分享流量阈值;控制模块,用于在分享流量的已使用量达到设定的预分享流量阈值时提醒用户和/或停止分享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模块包括:产生单元,用于进行流量分享时产生认证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进行流量需求时从另一移动终端获取该另一移动终端产生的认证信息;接入单元,用于根据从另一移动终端获取的认证信息接入另一移动终端的热点网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一移动终端连接到第二移动终端分享出来的热点网络设定为移动网络,使第一移动终端上的APP应用程序依然按照当第一移动终端连接到运营商的移动网络时的设定进行运行,避免对热点网络外放的第二移动终端的流量造成大量不必要的消耗。此外,通过监控移动终端在作为热点进行流量分享时的分享流量已使用量是否超过设定的预分享流量阈值,避免移动终端的流量被超额使用后导致的费用损失。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模块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模块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流量分享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流量分享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本发明,并且本发明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于这里阐述的具体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

本发明的总体构思为:当移动终端A(即第一移动终端)连接到移动终端B(即第二移动终端)分享出来的热点网络时,移动终端A上的APP应用程序将移动终端B分享出来的热点网络认作移动网络,这样移动终端A上的APP应用程序依然按照当移动终端A连接到运营商的移动网络时的设定进行运行。

以下将以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总体构思进行进一步阐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模块示意图。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包括:连接模块110、第一判断模块120、返回模块130。在对移动终端100的各模块的功能进行描述时,需要以另一移动终端200作为参照。在本实施例中,另一移动终端200与移动终端100完全相同。为了便于描述,将移动终端100命名为第一移动终端100,而将另一移动终端200命名为第二移动终端200。

第一移动终端100和第二移动终端200可例如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终端100和第二移动终端200以智能手机为例。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终端100和第二移动终端200同时支持WIFI网络、移动网络以及WLAN热点网络的连接;在第一移动终端100和第二移动终端200接入WIFI网络的时候,第一移动终端100和第二移动终端200将默认不对其所使用的流量进行限制;在第一移动终端100和第二移动终端200接入移动网络的时候,由于移动网络的自费形式,第一移动终端100和第二移动终端200内部将默认对所使用的移动数据流量进行一定的限制。

具体地,连接模块110用于连接到一共享网络。第一判断模块120用于判断该共享网络是否为第二移动终端200分享出来的热点网络。若第一判断模块120判断出该共享网络是第二移动终端200分享出来的热点网络,则返回模块130用于在APP应用程序获取该共享网络的类型时返回移动网络信息。从而,第一移动终端100上的APP应用程序依然按照当第一移动终端100连接到运营商的移动网络时的设定进行运行。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将第一移动终端100连接到第二移动终端200分享出来的热点网络设置为移动网络,从而使第一移动终端100上的APP应用程序依然按照当第一移动终端100连接到运营商的移动网络时的设定进行运行,避免对热点网络外放的第二移动终端200的流量造成大量不必要的消耗。

进一步地,若第一判断模块120判断出该共享网络不是第二移动终端200分享出来的热点网络,则返回模块130用于在APP应用程序获取该共享网络的类型时返回WIFI网络信息。这样,第一移动终端100的APP应用程序按照第一移动终端100接入WIFI网络时的设定进行运行。

应当说明的是,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返回模块130可以被设定为仅在第一判断模块120接入的共享网络是第二移动终端200分享出来的热点网络时工作运行,而在WIFI网络下停止工作。

以下,对当第一移动终端100连接到第二移动终端200分享出来的热点网络时,第一移动终端100的连接模块110是如何连接到第二移动终端200分享出来的热点网络进行说明。

连接模块110包括:产生单元111,用于进行流量分享时产生认证信息;获取单元112,用于进行流量需求时从另一移动终端获取该另一移动终端产生的认证信息;接入单元113,用于根据从另一移动终端获取的认证信息接入另一移动终端的热点网络。

具体地,第二移动终端200进行热点网络分享时,其产生单元产生认证信息。该认证信息可包括第二移动终端200的SSID名称、密码等。第一移动终端100的获取单元112进行流量需求时从第二移动终端200获取该第二移动终端200产生的认证信息。第一移动终端100根据从第二移动终端200获取的认证信息接入第二移动终端200的热点网络。

应当说明的是,以上第一移动终端100连接到第二移动终端200分享出来的热点网络的方式仅为一示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模块图。

参照图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三移动终端300除上述的第一移动终端100和第二移动终端200所具有的全部功能之外,还具有在热点分享时流量监控的功能。

具体地,除具有图1所示的连接模块110、第一判断模块120、返回模块130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三移动终端300还包括:监测模块310、第二判断模块320、控制模块330。

具体而言,当第三移动终端300作为热点进行流量分享时,监测模块310实时监测分享流量的已使用量;第二判断模块320判断分享流量的已使用量是否达到设定的预分享流量阈值。如果第二判断模块320判断出分享流量的已使用量达到设定的预分享流量阈值,则控制模块330提醒用户和/或停止分享流量。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监控移动终端在作为热点进行流量分享时的分享流量已使用量是否超过设定的预分享流量阈值,避免移动终端的流量被超额使用后导致的费用损失。

图3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流量分享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和图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流量分享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310:第一移动终端100的连接模块110连接到一共享网络。

进一步地,作为第一移动终端100的连接模块110连接到一共享网络的实施方式,其中共享网络以第二移动终端200分享出来的热点网络为例,则步骤S310进一步包括:

第二移动终端200的产生单元在第二移动终端200进行流量分享时产生认证信息;

第一移动终端100的获取单元112在第一移动终端100进行流量需求时从第二移动终端200获取所述认证信息;

第一移动终100的接入单元113根据所述认证信息接入第二移动终端200分享出来的热点网络。

应当说明的是,这里第一移动终端100连接到第二移动终端200分享出来的热点网络的方式仅为一示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

S320:第一移动终端100的第一判断模块120判断所述共享网络是否为第二移动终端200分享出来的热点网络。

S330:若第一判断模块120判断出所述共享网络是第二移动终端200分享出来的热点网络,则在第一移动终端100的应用程序获取共享网络的类型时,返回模块130返回移动网络信息。

S340:若第一判断模块120判断出所述共享网络不是第二移动终端200分享出来的热点网络,则在第一移动终端100的应用程序获取共享网络的类型时,返回模块130返回WIFI网络信息。

由上述可知,返回模块130可以被设定为仅在第一判断模块120接入的共享网络是第二移动终端200分享出来的热点网络时工作运行,而在WIFI网络下停止工作,这样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上述步骤S340可以被省略。

图4是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流量分享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2和图4,第三移动终端300除能够进行图3所示的移动终端流量分享控制方法之外,还包括步骤:

S410:第三移动终端300的监测模块310在第三移动终端300作为热点进行流量分享时实时监测分享流量的已使用量。

S420:第三移动终端300的第二判断模块320判断分享流量的已使用量是否达到设定的预分享流量阈值。

S430:如果第三移动终端300的第二判断模块320判断出分享流量的已使用量达到设定的预分享流量阈值,则第三移动终端300的控制模块330提醒用户和/或停止分享流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和设备(系统)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结合信息感应设备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配合信息感应设备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虽然已经参照特定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此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