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组件、音箱和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556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扬声器组件、音箱和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组件、音箱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移动终端的便携性、超薄超轻的要求越来越高,移动终端的厚度越来越薄但功能却越来越多,无形中挤压了移动终端的音频空间,导致移动终端的扬声器声音小、对低频声音的还原效果差,所以移动终端的外放音频播放效果不佳成为使用中的一个痛点。

现有的移动终端扬声器组件如图3~4所示,包括扬声器单元、音腔腔体单元,其中,扬声器单元包括振膜1、线圈2、磁钢3和磁框4,音腔腔体单元与扬声器单元的振膜1共同构成密封的后音腔5,基于现有的扬声器组件提升移动终端的外放高频声音的播放效果的方法,通常是通过提升扬声器上的功能,更换体积更大的扬声器;提升移动终端的外放低频声音的播放效果的方法,通常是增大音腔腔体单元的腔体体积或者填吸音棉,而上述做法又与移动终端的超薄轻巧的趋势相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扬声器组件、音箱和移动终端,旨在解决在兼顾扬声器组件所在的移动终端的体型超薄轻巧的同时,提升移动终端的外放音频的播放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扬声器组件,包括:发声扬声单元、助力扬声单元和音腔腔体单元,其中,发声扬声单元和助力扬声单元共用音腔腔体单元所提供的后音腔;

通过发声扬声单元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的振膜同步反向振动,增强发声扬声单元外放音频的低频响度;

通过发声扬声单元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的振膜同步同向振动,减弱发声扬声单元外放音频的低频响度。

可选的,发声扬声单元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的振膜同步反向振动,包括:在同一时刻,发声扬声单元的振膜相对于所述后音腔的凹凸状态与助力扬声单元的振膜相对于所述后音腔的凹凸状态相反;

发声扬声单元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的振膜同步同向振动,包括:在同一时刻,发声扬声单元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的振膜相对于所述后音腔均向外凸或者向内凹。

可选的,在发声扬声单元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的振膜的尺寸大小相同的情况下,发声扬声单元和助力扬声单元的数量相等;

在发声扬声单元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的振膜的尺寸大小不相同的情况下,发声扬声单元的振膜形变总空间和助力扬声单元的振膜形变总空间相等。

可选的,发声扬声单元的振膜朝向所述后音腔外侧;

在助力扬声单元的振膜朝向所述后音腔内侧的情况下:

所述发声扬声单元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的振膜同步反向振动的产生方式包括:发声扬声单元的正负极与助力扬声单元的正负极分别加载振幅同向的外放音频电信号;

所述发声扬声单元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的振膜同步同向振动的产生方式包括:发声扬声单元的正负极与助力扬声单元的正负极分别加载振幅相反的外放音频电信号。

可选的,发声扬声单元的振膜朝向所述后音腔外侧;

在助力扬声单元的振膜朝向所述后音腔外侧的情况下:

所述发声扬声单元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的振膜同步反向振动的产生方式包括:发声扬声单元的正负极与助力扬声单元的正负极分别加载振幅相反的所述外放音频的电信号;

所述发声扬声单元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的振膜同步同向振动的产生方式包括:发声扬声单元的正负极与助力扬声单元的正负极分别加载振幅同向的所述外放音频的电信号。

可选的,所述低频为频率小于等于1KHz的声音,所述高频为频率大于等于4KHz的声音。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音箱,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功放电路和上述扬声器组件,其中,

功放电路,用于对输入的音频的电信号进行放大;

所述扬声器组件,用于对经所述功放电路放大后的所述音频的电信号进行声音还原输出。

可选的,所述音箱还包括:控制电路;

所述功放电路在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对输入的音频的电信号进行放大。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包括:音频播放装置和上述扬声器组件,其中,

所述音频播放装置,用于对音频文件进行解码得到音频的电信号;

所述扬声器组件,用于所述音频的电信号进行声音还原输出。

可选的,所述音频播放装置,用于对音频文件进行解码和功率放大得到音频的电信号。

本发明提出的扬声器组件、音箱和移动终端,相较于现有技术,增加了扬声器所输出的音频的低频响度,对低频的效果提升较大,音乐更加动听、悦耳,同时还能在特定应用场景下大幅度减弱低频响度而适于高频输出,比如警报声类特殊场景,因此可以增加对各类音频的表达能力。本发明扬声器组件特别适合于高度集成化或者体型越来越小的移动终端,有助于在提升音频品质的同时减小移动终端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被用户握持的情况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扬声器组件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扬声器组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组件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扬声器组件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扬声器组件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音箱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扬声器组件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外放音频电信号为正弦波信号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第一振膜振动的叠加振幅的增强效果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与图11中的正弦波信号振幅相反的余弦波信号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

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A/V(音频/视频)输入单元120、用户输入单元130、感测单元140、输出单元150、存储器160、接口单元170、控制器180和电源单元190等等。图1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移动终端,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移动终端的元件。

A/V输入单元120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A/V输入单元120可以包括相机121和麦克风122,相机12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51上。经相机12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或其它存储介质)中,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构造提供两个或更多相机121。麦克风122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等运行模式中经由麦克风接收声音(音频数据),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麦克风122可以实施各种类型的噪声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消除(或抑制)在接收和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或者干扰。

用户输入单元130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命令生成键输入数据以控制移动终端的各种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30允许用户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键盘、锅仔片、触摸板(例如,检测由于被接触而导致的电阻、压力、电容等等的变化的触敏组件)、滚轮、摇杆等等。特别地,当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叠加在显示单元151上时,可以形成触摸屏。

感测单元140检测移动终端100的当前状态,(例如,移动终端100的打开或关闭状态)、移动终端100的位置、用户对于移动终端100的接触(即,触摸输入)的有无、移动终端100的取向、移动终端100的加速或减速移动和方向等等,并且生成用于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的命令或信号。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实施为滑动型移动电话时,感测单元140可以感测该滑动型电话是打开还是关闭。另外,感测单元140能够检测电源单元190是否提供电力或者接口单元170是否与外部装置耦接。感测单元140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141等。

接口单元170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识别模块可以是存储用于验证用户使用移动终端100的各种信息并且可以包括用户识别模块(UIM)、客户识别模块(SIM)、通用客户识别模块(USIM)等等。另外,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下面称为"识别装置")可以采取智能卡的形式,因此,识别装置可以经由端口或其它连接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移动终端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移动终端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另外,当移动终端100与外部底座连接时,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作允许通过其将电力从底座提供到移动终端100的路径或者可以用作允许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通过其传输到移动终端的路径。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或电力可以用作用于识别移动终端是否准确地安装在底座上的信号。输出单元150被构造为以视觉、音频和/或触觉方式提供输出信号(例如,音频信号、视频信号、警报信号、振动信号等等)。

输出单元150可以包括显示单元151、音频输出模块152、警报单元153等等。

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电话通话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与通话或其它通信(例如,文本消息收发、多媒体文件下载等等)相关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当移动终端100处于视频通话模式或者图像捕获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捕获的图像和/或接收的图像、示出视频或图像以及相关功能的UI或GUI等等。

同时,当显示单元151和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彼此叠加以形成触摸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用作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显示单元15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三维(3D)显示器等等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显示器中的一些可以被构造为透明状以允许用户从外部观看,这可以称为透明显示器,典型的透明显示器可以例如为TOLED(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等。根据特定想要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显示单元(或其它显示装置),例如,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外部显示单元(未示出)和内部显示单元(未示出)。触摸屏可用于检测触摸输入压力以及触摸输入位置和触摸输入面积。

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在移动终端处于呼叫信号接收模式、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等模式下时,将在存储器160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提供与移动终端1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包括扬声器、蜂鸣器等等。

警报单元153可以提供输出以将事件的发生通知给移动终端100。典型的事件可以包括呼叫接收、消息接收、键信号输入、触摸输入等等。除了音频或视频输出之外,警报单元153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提供输出以通知事件的发生。例如,警报单元153可以以振动的形式提供输出,当接收到呼叫、消息或一些其它进入通信(incomingcommunication)时,警报单元153可以提供触觉输出(即,振动)以将其通知给用户。通过提供这样的触觉输出,即使在用户的移动电话处于用户的口袋中时,用户也能够识别出各种事件的发生。警报单元153也可以经由显示单元151或音频输出模块152提供通知事件的发生的输出。

存储器160可以存储由控制器180执行的处理和控制操作的软件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暂时地存储己经输出或将要输出的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静态图像、视频等等)。而且,存储器160可以存储关于当触摸施加到触摸屏时输出的各种方式的振动和音频信号的数据。

存储器16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而且,移动终端100可以与通过网络连接执行存储器16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协作。

控制器180通常控制移动终端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80执行与语音通话、数据通信、视频通话等等相关的控制和处理。另外,控制器180可以包括用于再现(或回放)多媒体数据的多媒体模块181,多媒体模块181可以构造在控制器180内,或者可以构造为与控制器180分离。控制器180可以执行模式识别处理,以将在触摸屏上执行的手写输入或者图片绘制输入识别为字符或图像。

电源单元190在控制器18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并且提供操作各元件和组件所需的适当的电力。

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以使用例如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施。对于硬件实施,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电子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来实施,在一些情况下,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控制器180中实施。对于软件实施,诸如过程或功能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允许执行至少一种功能或操作的单独的软件模块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由以任何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或程序)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并且由控制器180执行。

至此,己经按照其功能描述了移动终端。下面,为了简要起见,将描述诸如折叠型、直板型、摆动型、滑动型移动终端等等的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中的滑动型移动终端作为示例。因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任何类型的移动终端,并且不限于滑动型移动终端。

以手机移动终端为例,用户握持移动终端的情况如图2所示。

基于上述移动终端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

如图5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扬声器组件,包括:发声扬声单元501、助力扬声单元502和音腔腔体单元503,其中,发声扬声单元501和助力扬声单元502共用音腔腔体单元503所提供的后音腔504;

通过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同步反向振动,增强发声扬声单元501外放音频的低频响度;图5中51为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52为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

通过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同步同向振动时,减弱发声扬声单元501外放音频的低频响度。

可选的,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同步反向振动,包括:在同一时刻,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相对于所述后音腔504凹凸状态相反。比如:当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向外凸出时,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向后音腔504内凹陷,发声扬声单元501与助力扬声单元502在振膜振动时仍然能够保证后音腔504的体积不变,即后音腔504内外气压平衡,由于发声扬声单元501是主要的向外发声器件,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的振动幅度不会受到密封的后音腔504体积不变的影响,反而更加能够振动自如,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振幅叠加的效果是增强。而现有技术的扬声器组件中只有一个扬声单元,密封的后音腔504会对该唯一的扬声单元的振膜振动进行限制,所以声音的还原度不好,而本发明实施例的扬声器组件却能够增强外放音频的低频响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音频的外放效果。

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同步同向振动,包括:在同一时刻,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相对于所述后音腔504均向外凸或者向内凹。具体的,当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相对于所述后音腔504同时向外凸或者向内凹时,在很大程度上对发声扬声单元501外放音频的低频响度进行了减弱,相应的增强了外放音频的高频响度,因此更适合高频声音的输出,比如:警报声或者告警声等尖锐的声音。

可选的,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朝向所述后音腔504外侧;因为发声扬声单元501是主要负责向外发声的,所以其振膜朝向所述后音腔504外侧,而助力扬声单元502是帮助发声扬声单元501发声的,助力扬声单元502发出的声音在扬声器组件内部消化掉,或者在扬声器组件所在的移动终端内进行消音,因此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朝向所述后音腔504外侧或者内侧均可,并不会与发声扬声单元501所发出的声音叠加。

本实施例主要介绍在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朝向所述后音腔504内侧的情况下:

所述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同步反向振动的产生方式包括: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正负极与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正负极加载振幅同向的外放音频电信号;

所述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同步同向振动的产生方式包括: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正负极与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正负极分别加载振幅相反的外放音频电信号。所述外放音频电信号通常是正弦波信号,与正弦波信号振幅相反的就是余弦波信号。

可选的,所述低频为频率小于等于1KHz的声音,所述高频为频率大于等于4KHz的声音。

本实施例中在兼顾扬声器组件所在的移动终端的体型超薄轻巧的同时,还能提升移动终端的外放音频的播放效果。

如图6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出一种扬声器组件,包括:发声扬声单元501、助力扬声单元502和音腔腔体单元503,其中,发声扬声单元501和助力扬声单元502共用音腔腔体单元503所提供的后音腔504;

通过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同步反向振动时,增强发声扬声单元501外放音频的低频响度;图6中51为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52为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

通过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同步同向振动时,减弱发声扬声单元501外放音频的低频响度。

可选的,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同步反向振动,包括:在同一时刻,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相对于所述后音腔504凹凸状态相反。比如:当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向外凸出时,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向后音腔504内凹陷,发声扬声单元501与助力扬声单元502在振膜振动时仍然能够保证后音腔504的体积不变,即后音腔504内外气压平衡,由于发声扬声单元501是主要的向外发声器件,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的振动幅度不会受到密封的后音腔504体积不变的影响,反而更加能够振动自如,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振幅叠加的效果是增强。而现有技术的扬声器组件中只有一个扬声单元,密封的后音腔504会对该唯一的扬声单元的振膜振动进行限制,所以声音的还原度不好,而本发明实施例的扬声器组件却能够增强外放音频的低频响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音频的外放效果。

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同步同向振动,包括:在同一时刻,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相对于所述后音腔504均向外凸或者向内凹。具体的,当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相对于所述后音腔504同时向外凸或者向内凹时,在很大程度上对发声扬声单元501外放音频的低频响度进行了减弱,相应的增强了外放音频的高频响度,因此更适合高频声音的输出,比如:警报声或者告警声等尖锐的声音。

可选的,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朝向所述后音腔504外侧;因为发声扬声单元501是主要负责向外发声的,所以其振膜朝向所述后音腔504外侧,而助力扬声单元502是帮助发声扬声单元501发声的,助力扬声单元502发出的声音在扬声器组件内部消化掉,或者在扬声器组件所在的移动终端内进行消音,因此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朝向所述后音腔504外侧或者内侧均可,并不会与发声扬声单元501所发出的声音叠加。

本实施例主要介绍在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朝向所述后音腔504外侧的情况下:

所述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同步同向振动的产生方式包括: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正负极与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正负极加载振幅同向的所述外放音频的电信号;

所述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同步反向振动的产生方式包括: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正负极与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正负极分别加载振幅相反的所述外放音频的电信号。所述外放音频电信号通常是正弦波信号,与正弦波信号振幅相反的就是余弦波信号。

可选的,所述低频为频率小于等于1KHz的声音,所述高频为频率大于等于4KHz的声音。

如图7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出一种扬声器组件,包括:发声扬声单元501、助力扬声单元502和音腔腔体单元503,其中,发声扬声单元501和助力扬声单元502共用音腔腔体单元503所提供的后音腔504;

通过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同步反向振动,增强发声扬声单元501外放音频的低频响度;图7中51为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52为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

通过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同步同向振动,减弱发声扬声单元501外放音频的低频响度。

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均是在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的尺寸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的技术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发声扬声单元501和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数量相等;或者,发声扬声单元501和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数量之比接近于1,否则会降低外放音频的播放效果。

本实施例图7中介绍的是在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的尺寸大小不相同的情况下的扬声器组件,在这种情况下,发声扬声单元501和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数量可以不相等,只需保证发声扬声单元501的振膜形变总空间和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形变总空间相等即可。

图7中示出的本实施例的振膜所朝的方向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也是朝向所述后音腔504内侧。当然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所朝的方向也可以设置成与第二实施例相同。

本实施例中由于扬声单元的振膜与助力扬声单元502的振膜的尺寸大小不相同,因此可以根据扬声器组件所在的移动终端的具体结构形状以及内部空间的已占用情况来灵活设置扬声单元与助力扬声单元502的位置及每个扬声单元的振膜大小,使扬声器组件所在的移动终端的集成度更高,进一步节省内部空间,使移动终端更加轻薄。

如图8所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出一种音箱,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功放电路801和如第一、二或三实施例所述的扬声器组件802,其中,

功放电路801,用于对输入的音频的电信号进行放大;

扬声器组件802,用于对经功放电路801放大后的所述音频的电信号进行声音还原输出。

可选的,所述音箱还包括:控制电路800;

功放电路801在控制电路800的控制下对输入的音频的电信号进行放大。

如图9所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包括:音频播放装置901和如第一、二或三实施例所述的扬声器组件902,其中,

音频播放装置901,用于对音频文件进行解码得到音频的电信号;

扬声器组件902,用于所述音频的电信号进行声音还原输出。

可选的,所述音频播放装置,用于对音频文件进行解码和功放得到音频的电信号。

如图10~13所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介绍一个本发明的扬声器组件的具体产品实例。

本发明实施例的扬声器组件如图10所示,包括:一个发声扬声单元和一个助力扬声单元,发声扬声单元包括:第一振膜11、第一线圈12、第一磁钢13和第一磁框14,助力扬声单元包括:第二振膜21、第二线圈22、第二磁钢23和第二磁框24,发声扬声单元的第一振膜11和助力扬声单元的第二振膜21共用音腔腔体单元所提供的密封的后音腔4。

第一振膜11朝向后音腔外侧,第二振膜21朝向后音腔内侧。

通过发声扬声单元的正负极与助力扬声单元的正负极加载振幅同向的外放音频电信号,以实现发声扬声单元的第一振膜11与助力扬声单元的第二振膜21同步反向振动。该外放音频电信号通常是如图11所示的正弦波信号31,当第一振膜11与第二振膜21同步反向振动时,第一振膜11振动的叠加振幅33的增强效果如图12所示。

通过发声扬声单元的正负极与助力扬声单元的正负极分别加载振幅相反的外放音频电信号,以实现发声扬声单元的第一振膜11与助力扬声单元的第二振膜21同步同向振动。该外放音频电信号通常是如图11所示的正弦波信号31,与正弦波信号振幅相反的如图13所示的余弦波信号32。第一振膜11振动的叠加振幅33的效果是减弱。

可选的,所述低频为频率小于等于1KHz的声音,所述高频为频率大于等于4KHz的声音。

本发明实施例的扬声器组件至少包含如下三种工作模式:

模式一:

外放音频电信号的正弦波信号31输入,第一振膜11按照正弦波振动轨迹振动,第二振膜21不工作,不输入信号。第一振膜11推动空气振动,把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后音腔容积一定,第一振膜11在振动的过程中,相当于活塞运动,后音腔的大小决定第一振膜11的振幅,第一振膜11的振幅越大,低频声音的响度越大,因此,后音腔越大,低频效果越好,声音越动听。这种模式就相当于现有技术中只包含一个扬声单元的扬声器组件的情况。

模式二:

外放音频电信号的正弦波信号31输入,第一振膜11按照正弦波振动轨迹振动,第二振膜21也同步的按照正弦波振动轨迹振动,第一振膜11和第二振膜21同时推动空气振动,把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两正弦波叠加产生叠加波形,第一振膜11的振幅明显增加,因为第一振膜11与第二振膜21的振幅同步,第一振膜11振动时受后音腔的阻力变小,因此,振幅越大,低频的效果越好,声音越动听、悦耳。

模式三:

外放音频电信号的正弦波信号31输入,第一振膜11按照正弦波振动轨迹振动,第一振膜11推动空气振动,把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第二振膜21按照余弦波振动轨迹振动,第二振膜21推动空气振动,把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因后音腔容积一定,两振膜同时挤压或拉伸后音腔的腔体空气,两振膜受腔体气压影响,振幅均变小,适合于高频声音的输出,比如:个性化警报类声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