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安防监控的多维数据综合应用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36168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安防监控的多维数据综合应用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安防监控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安防监控的多维数据综合应用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视频监控技术已经在各个行业、各种场所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但同时单一的视频监控应用模式也存在许多问题,视频监控网络的图像内容分析还需要依靠人工实时观看、手动调阅。随着监控网络规模的扩大,视频数据海量增长,图像监看和调阅占用的人力很大,成为制约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网络效能的瓶颈。从海量的监控视频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或者情报越来越困难。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考虑,信息应该是可以被检索和查询的,而当前对监控视频的应用大多只是对监控场景的再现和回放,难以满足现代治安防控应用的需求。与此同时,技术的进步使得捕获人脸图片,记录行车信息,获取手机信息都成为可能,这些数据被存储下来,累计起来形成一个庞大复杂的数据库;而如何让这些数据相互关联起来,如何让这些数据与嫌疑人关联起来,如何从这些数据提取出对搜索、定位和追踪嫌疑人有益的信息,减少人力投入,提高工作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安防监控的多维数据综合应用系统及其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获取实时音视频、人脸图片、车辆图片和手机信息等多维度数据,利用时间和空间维度信息让数据相互关联起来;多维数据综合应用系统对多维度数据进行统一传输、统一存储、统一管理和分类应用。具体地说:一、用于安防监控的多维数据综合应用系统(简称系统)本系统包括图文服务器、围栏服务器、智能识别算法服务器、大数据中心和客户端;图文服务器、智能识别算法服务器、大数据中心和客户端依次连接;围栏服务器、大数据中心和客户端依次连接。二、用于安防监控的多维数据综合应用方法(简称方法)本方法包括包括下列步骤:①图文服务器和围栏服务器分别接收信息;②智能识别算法服务器对人脸图片和车辆图片结构化处理;③大数据中心统一存储信息;④客户端上输入嫌疑人的单项信息;⑤分析嫌疑人多维度信息;⑥分析嫌疑人接触人群和落脚点信息。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①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监控手段,采集多维数据,从多方面线索入手追踪嫌疑人,弥补单一视频监控系统信息量单一,追踪手段费时费力的不足;②已知嫌疑人的一种信息,即可碰撞出嫌疑人其他方面的信息,从庞大复杂的数据中智能地搜索到有用信息,减少人力投入,提高工作效率。适用于公安领域锁定嫌疑人、跟踪嫌疑人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系统的结构方框图;图2是本方法的步骤图;图3是多维数据碰撞分析流程图。图中:10—图文服务器,11—接收抓拍图片,12—存储抓拍图片,13—转发抓拍图片;20—围栏服务器,21接收手机信息,22—转发手机信息;30—智能识别算法服务器,31—图片特征提取,32—图片特征比对分类,33—转发比对分类信息;40—大数据中心,41—数据接收,42—数据存储,43—数据碰撞模块;50—客户端,51—用户请求,52—结果展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一、系统1、总体如图1,本系统包括图文服务器10、围栏服务器20、智能识别算法服务器30、大数据中心40和客户端50;图文服务器10、智能识别算法服务器30、大数据中心40和客户端50依次连接;围栏服务器20、大数据中心40和客户端50依次连接。2、功能部件1)图文服务器10图文服务器10是一种服务器;其内嵌有依次交互的接收抓拍图片11、存储抓拍图片12和转发抓拍图片13。(1)接收抓拍图片11:通过网络协议接收人脸图片、车辆图片及其出现的时间和空间信息;(2)存储抓拍图片12:将接收到的人脸图片、车辆图片统一存储于图文服务器10。(3)转发抓拍图片13:将接收到的图片信息转发到智能识别算法服务器30。其功能是从网络接收人员和车辆经过的时空信息及图片。2)围栏服务器20围栏服务器20是一种服务器;其内嵌有依次交互的接收手机信息21和转发手机信息22。(1)接收手机信息21:通过网络协议接收手机信息及其时间和空间信息。(2)发手机信息22:将接收到的手机信息转发到大数据中心40。其功能是从网络接收手机信息。3)智能识别算法服务器30智能识别算法服务器30是一种服务器;其内嵌有依次交互的图片特征提取31、图片特征比对和分类32和转发比对分类信息33。(1)图片特征提取31:对人脸图片、车辆图片信息进行建模,并提取图片的特征值。(2)图片特征比对和分类32:根据图片的特征值,对图片进行比对和分类结构化处理。(3)转发比对分类信息33:将结构化识别后的数据转发到大数据中心40。其功能是对人脸和车辆图片进行结构化识别。4)大数据中心40大数据中心40是一种服务器;其内嵌有依次交互的数据接收41、数据存储42和数据碰撞模块43。(1)数据接收41:接收智能识别算法服务器30与围栏服务器20转发过来的数据。(2)数据存储42:将接收数据进行统一存储。(3)数据碰撞模块43:根据客户端50输入的请求进行数据碰撞分析,并向客户端50输出分析结果。其功能是对大量数据进行统一存储、分类应用。5)客户端客户端是个人电脑。其内嵌有用户请求51和结果展示52。其功能是负责用户交互,向用户展示分析结果。3、工作机理本系统通过图文服务器10通过网络分别接收车辆和人员经过时的图片及其经过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将图片通过网络发送到智能识别算法服务器30进行结构化识别后转发到大数据中心40进行统一存储与分析。围栏服务器20通过网络接收手机信息及其经过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并转发到大数据中心40进行统一存储与分析。使用客户端50来管理,客户端50既可以主动发起多维数据关联、同行分析、落脚点分析等分析任务,又可以展示分析结果,为公安锁定嫌疑人身份,定位嫌疑人落脚点提供有利依据。二、方法如图2,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图文服务器和围栏服务器分别接收信息-201图文服务器从网络接收人、车出现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及其抓拍图片,围栏服务器从网络接收手机信息及其出现的时间和空间信息;②智能识别算法服务器对人脸图片和车辆图片进行结构化识别-202智能识别算法服务器对人脸图片和车辆图片进行特征值提取、比对及分类处理;③大数据中心统一存储信息-203大数据中心统一存储人、车、手机出现的时间、空间信息及其出现时的抓拍图片;④客户端上输入嫌疑人的单项信息-204客户端上输入嫌疑人的单项信息,发到大数据中心进行数据碰撞分析-204;⑤分析嫌疑人多维度信息-205大数据中心的数据碰撞模块根据嫌疑人的单项信息进行数据关联,分析出嫌疑人其他维度信息,并在客户端展示结果;⑥分析嫌疑人接触人群和落脚点信息-206大数据中心的数据碰撞模块根据嫌疑人多维度信息进行同行分析和落脚点分析,分析嫌疑人出行规律、接触人群,确定其落脚点,并在客户端展示结果。关于步骤⑤分析嫌疑人多维度信息-205所述的数据关联其工作流程包括下列步骤:a、输入某一数据-301在客户端输入嫌疑人已知的单维度数据d1,包括人脸图片、车牌号或手机信息;b、数据检索-302在指定时间段【T1,T2】范围内检索该已知的单维度数据d1,找出d1出现的所有时间点T=【t1,t2,……,tn】,和与时间点对应的地点P=【p1,p2,…….,pn】;c、单点位数据关联-303在大数据中心检索同一时刻和地点出现的另一维度数据,得到结果集D=[D1,D2,……,Dn],结果集中每个元素包含一条或多条数据记录;d、多点位数据关联-304寻找结果集D1至Dn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同一数据记录d;e、确定嫌疑人信息-305该数据d即为嫌疑人的另一维度信息,同理可得出多维度信息。三、实施例为了更清楚的阐述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进行更详细说明。①在一个园区内各个入口和路口安装七个数据采集设备,并与后台服务器连通网络,数据采集设备所在地点名称分别为A,B,C,D,E,F,G;②已知嫌疑人张三的人脸图片,将人脸图片输入本系统;③将张三的人脸图片与时间段[2016-09-23,00:00:00~2016-09-23,23:59:59]内后台服务器中存储的人脸图片进行比对,发现张三在如下时间和地点出现过:时间05:30:2610:06:5415:20:2017:30:1523:18:14地点ACBFA④在大数据中心搜索相同时间和地点出现的手机信息,得到如下五个结果集,由于不同地点不同时刻设备周围的人流量不固定,采集到的数据量也不固定:⑤在这个五个结果集中,每个点都与张三同时同地出现的记录是DA-A1-19-6F-23-AF,该信息即张三随身携带的手机的MAC地址信息;⑥同理可搜索出张三的车辆信息⑦同理可分析出与张三同行的其他人员的信息。多维数据综合应用系统采集人脸图片,车辆图片和手机信息,多维信息追踪,极大地弥补了视频监控系统信息量单一,需求大量人力搜索的不足。输入嫌疑人一个特征,即可从庞大复杂的数据中智能地碰撞出嫌疑人的多维信息、出行规律、落脚地点以及接触人群信息,减少人力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