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运动数据检测传输、接收处理方法和检测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9465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可穿戴式设备
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个人运动数据检测传输、接收处理方法和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可穿戴式产品的普及,基于可穿戴式产品的个人运动信息的检测、存储和传输,能够实现将个人运动信息用于个人的生活指导、个人健康计划、个人减肥计划等等。例如运动手环、运动手表、运动饰品等产品,用户佩戴以后,能够实时获取用户的个人运动信息、对运动信息作出统计或分析后显示给用户,并将个人运动信息进行存储,在用户需求时将存储的个人运动信息发送给用户的智能终端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并向用户提出个人的生活指导、个人健康计划或建议、个人减肥计划或建议等等。目前运动类的可穿戴式产品的数据检测和存储,通常按照下述方式进行:将检测到的个人运动数据按照单位时间段分组保存,一方面可以实时显示,一方面可以传输给智能终端,使得智能终端的接收软件在接收到用户的个人运动数据后,进一步对运动数据做出统计和分析以实现为用户提出个人生活指导、健康计划或建议、减肥计划或建议等等。以单位时间为一分钟为例,可穿戴式产品在检测个人运动数据后,按照一分钟为时间单位,每一分钟存储一组运动数据。这种个人运动数据存储的方式在传输给智能终端时,存在如下问题:若个人运动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丢包,或智能终端接收软件运行异常,则会导致个人运动数据的部分丢失,则当智能终端的接收软件根据接收的数据进行累加或显示运动数据的时间段详细分布时,统计和显示的数据会与可穿戴式产品的实际检测值不一致,这会导致智能终端提出的个人生活指导、健康计划或建议、减肥计划或建议等都不符合用户自身的实际情况,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技术实现要素: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个人运动数据检测传输、接收处理方法和检测系统,解决现有的个人运动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因为存在丢包或接收不良的情况,会导致检测数据与用户自身实际运动数据不符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提出一种个人运动数据检测传输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统计子周期内的个人运动数据;以及,统计从当前统计周期开始后的累计个人运动数据;判断当前统计子周期是否结束;若是,记录累计个人运动数据为对应当前统计子周期的主数据列,记录当前统计子周期内的个人运动数据为对应当前统计子周期的辅数据列;组装所述主数据列和所述辅数据列为对应当前统计子周期的个人运动数据列;基于接收的数据请求向智能终端发送由个人运动数据列组成的个人运动数据;其中,所述统计周期被划分为多个统计子周期。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接收的数据请求向智能终端发送由个人运动数据列组成的个人运动数据,具体包括: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基于所述数据请求确定要发送的个人运动数据对应的统计子周期;将确定的统计子周期对应的个人运动数据列按序组装为发送数列;将所述发送数列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提出一种个人运动数据接收处理方法,包括:向个人运动产品发送数据请求;接收所述个人运动产品发送的个人运动数据;其中,所述个人运动数据由个人运动数据列组成;每组个人运动数据列由主数据列和辅数据列组成;所述主数据列为对应统计子周期的从当前统计周期开始后的累计个人运动数据,所述辅数据列为对应统计子周期内的个人运动数据;基于所述个人运动数据确定从当前统计周期开始后的累计个人运动数据,以及各个统计子周期内对应的个人运动数据。进一步的,基于所述个人运动数据确定从当前统计周期开始后的累计个人运动数据,具体为:从接收的最后一组个人运动数据列的主数据列中解析出从当前统计周期开始后的累计个人运动数据;基于所述个人运动数据确定各个统计子周期内对应的个人运动数据,具体为:从接收的个人运动数据列的辅数据列中解析出各个统计子周期内对应的个人运动数据,并判断是否存在丢失的个人运动数据列;若存在,确定丢失的个人运动数据列的前个人运动数据列和后个人运动数据列;根据前个人运动数据列的主数据列和辅数据列,以及后个人运动数据列的主数据列和辅数据列,确定所述丢失的个人运动数据列对应统计子周期内的个人运动数据。提出一种个人运动数据检测系统,包括个人运动产品和智能终端,所述个人运动产品包括运动数据获取模块、累计模块、统计子周期判断模块、个人运动数据记录模块和数据发送模块;所述运动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统计子周期内的个人运动数据;所述统计模块,用于统计从当前统计周期开始后的累计个人运动数据;所述统计子周期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统计子周期是否结束;若是,则所述个人运动数据记录模块,用于记录累计个人运动数据为对应当前统计子周期的主数据列,和记录当前统计子周期内的个人运动数据为对应当前统计子周期的辅数据列;并组装所述主数据列和所述辅数据列为对应当前统计子周期的个人运动数据列;所述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接收的数据请求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由个人运动数据列组成的个人运动数据;其中,所述统计周期被划分为多个统计子周期。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具体包括数据请求接收单元、统计子周期范围确定单元、发送数列组装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数据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所述统计子周期范围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数据请求确定要发送的个人运动数据对应的统计子周期;所述发送数列组装单元,用于将确定的统计子周期对应的个人运动数据列按序组装为发送数列;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发送数列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终端包括数据请求发送模块、数据接收模块和个人运动数据统计模块;所述数据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个人运动产品发送数据请求;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个人运动产品发送的由个人运动数据列组成的个人运动数据;所述个人运动数据统计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个人运动数据确定从当前统计周期开始后的累计个人运动数据,以及各个统计子周期内对应的个人运动数据。进一步的,所述个人运动数据统计模块包括累计个人运动数据确定单元和统计子周期内个人运动数据确定单元;所述累计个人运动数据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数据接收模块获取其接收的最后一组个人运动数据列,并从所述最后一组个人运动数据列的主数据列中解析出从当前统计周期开始后的累计个人运动数据;所述统计子周期内个人运动数据确定单元包括非丢失列个人运动数据确定子单元、丢失列判断子单元、计算列确定子单元和丢失列个人运动数据确定子单元;所述非丢失列个人运动数据确定子单元,用于从所述数据接收模块获取其接收的个人运动数据,并从各个个人运动数据列的辅数据列中解析出各个统计子周期内对应的个人运动数据;所述丢失列判断子单元,用于从所述数据接收模块获取其接收的个人运动数,判断是否存在丢失的个人运动数据列;所述计算列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丢失列判断子单元判断存在丢失的个人运动数据列时,确定丢失的个人运动数据列的前个人运动数据列和后个人运动数据列;所述丢失列个人运动数据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前个人运动数据列的主数据列和辅数据列,以及后个人运动数据列的主数据列和辅数据列,确定所述丢失的个人运动数据列对应统计子周期内的个人运动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申请提出的个人运动数据检测传输方法、个人运动数据接收处理方法和个人运动数据检测系统中,个人运动产品在获取个人运动数据时,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一个统计周期被划分为多个统计子周期,在每个统计子周期内,将从统计周期开始后的累计个人运动数据设为主数据列,而统计子周期内的个人运动数据设为辅数据列,并组装主数据列和辅数据列成为一个统计子周期对应的个人运动数据列进行存储;当智能终端请求数据时,个人电子产品根据请求数据的时间要求,将对应时间内的各个统计子周期对应的个人运动数据列按序组装为个人运动数据发送给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在接收到由多个个人运动数据列组成的个人运动数据后,从最后一组个人运动数据列的主数据列中即可解析出从当前统计周期开始的累计个人运动数据,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在获取分段存储的个人运动数据后再累加计算出累计个人运动数据的方式,若在传输过程中出现部分数据丢失或接收不良的情况时,现有技术的累加方式则会因为数据丢失而产生计算偏差,而采用本案的检测传输方法,智能终解析出的累计个人运动数据则与用户的实际运动情况相符;在需要显示运动数据的时间段详细分布时,现有技术由于数据丢失而无法反应出真实的数据分布,而采用本案的方法,智能终端能够根据丢失的个人运动数据列的前后个人运动数据列中包含的主数据列和辅数据列,推算出对应丢失的个人运动数据列的统计子周期内的个人运动数据,也即本案中,传输过程中丢失的个人运动数据可以通过其前后的个人运动数据推算出来,显然,完整的个人运动数据能真实反映运动数据的时间段详细分布情况;由此,解决了现有的个人运动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因为存在的丢包或接收不良的情况,会导致检测数据与用户自身实际运动数据不符的技术问题。结合附图阅读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申请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提出的个人运动数据检测传输方法和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申请提出的个人运动数据检测系统的功能架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2所示,本申请提出的个人运动数据系统中包含个人运动产品1和智能终端2;个人运动产品1将自身获取的个人运动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应用,并传输给智能终端2;智能终端2中运行有有关个人健康、个人生活指导、或个人减肥计划等的应用APP,应用APP基于接收的个人运动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和处理,向用户提出个人的生活指导、健康计划或建议、减肥计划或建议等内容。针对个人运动产品,本申请提出一种个人运动数据检测传输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1:获取当前统计子周期内的个人运动数据;以及,步骤S12:统计从当前统计周期开始后的累计个人运动数据。统计周期通常为24小时,符合用户按天运动的使用习惯。一个统计周期被划分为多个统计子周期,统计子周期较小,能从短时间内反应用户的运动情况,例如1分钟、2分钟、10分钟等。以每天的0:00作为一个统计周期的开始点,则从0点开始,实时获取用户佩戴个人运动产品后产生的个人运动数据,并以设定的统计子周期为节点,每一个统计子周期结束时记录一次获取的个人运动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行走步数、消耗热量、行走距离、心跳、血压等等。获取的个人运动数据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统计子周期为单位,每个统计子周期单独统计数据,另一种是以统计周期为单位、以统计子周期为节点,在每个统计子周期结束时按照累计统计一次。步骤S13:记录累计个人运动数据为对应当前统计子周期的主数据列,记录当前统计子周期内的个人运动数据为对应当前统计子周期的辅数据列。步骤S14:组装主数据列和辅数据列为对应当前统计子周期的个人运动数据列。在每个统计子周期结束后对获取的个人运动数据进行一次记录,记录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将从当前统计周期开始后的累计个人运动数据记录为对应当前结束的统计子周期的主数据列,将当前结束的统计子周期内的个人运动数据记录为辅数据列,并将主数据列和辅数据列组装成为一个个人运动数据列进行存储:主数据列/辅数据列。每个统计子周期的数据对应一个个人运动数据列,以统计步数为例,如下表一所示:统计子周期主数据列辅数据列………………12:01-12:0224005012:02-12:0324494912:03-12:0425005112:04-12:0525505012:05-12:06259848………………存储的个人运动数据列用于个人运动产品的显示、运算、分析等等,在智能终端向个人运动产品请求数据时,按照主数据列+辅数据列的形式发送给智能终端。步骤S15:基于接收的数据请求向智能终端发送由个人运动数据列组成的个人运动数据。智能终端在发送数据请求时,数据请求中包含有时间信息,个人运动产品在接收到数据请求后,根据数据请求中包含的时间信息,确定要发送的个人运动数据对应的统计子周期,然后将确定的统计子周期对应的个人运动数据列按序组装为发送数据列发送给智能终端。还是以上述表一为例,若智能终端请求的是12:01-12:05时间段内的步数数据,个人运动产品确定其对应的统计子周期后,将对应统计子周期的个人运动数据列组装为2400/50/2449/49/2500/51/2550/50的数据列发送给智能终端;若智能终端请求的不止一种个人运动数据,则个人运动产品可以将多种个人运动数据分别按照:主数据列/辅数据列/主数据列/辅数据列/主数据列/辅数据列/…的形式发送,或者按照:个人运动数据1主数据列+个人运动数据2主数据列+个人运动数据列3/个人运动数据1辅数据列+个人运动数据2辅数据列+个人运动数据3辅数据列/个人运动数据1主数据列+个人运动数据2主数据列+个人运动数据列3/个人运动数据1辅数据列+个人运动数据2辅数据列+个人运动数据3辅数据列/个人运动数据1主数据列+个人运动数据2主数据列+个人运动数据列3/个人运动数据1辅数据列+个人运动数据2辅数据列+个人运动数据3辅数据列/…的形式发送均可。智能终端在接收到这些个人运动数据后,针对智能终端,本申请还提出一种个人运动数据接收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21:向个人运动产品发送数据请求。该数据请求中包含有所需要个人运动数据的时间信息。步骤S22:接收个人运动产品发送的个人运动数据。个人运动产品在接收到智能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后,根据步骤S15的方法组成由多个个人运动数据列组成的个人运动数据;每组个人运动数据列由主数据列和辅数据列组成;主数据列为对应统计子周期的从当前统计周期开始后的累计个人运动数据,辅数据列为对应统计子周期内的个人运动数据。步骤S23:基于个人运动数据确定从当前统计周期开始后的累计个人运动数据,以及各个统计子周期内对应的个人运动数据。智能终端在接收到请求的个人运动数据后,直接从接收的最后一组个人运动数据列的主数据列中即能解析出从当前统计周期开始后的累计个人运动数据;例如当前统计周期开始之后的总步数、总消耗热量、行走的总距离等等。以及,从接收的个人运动数据列的辅数据列中解析出各个统计子周期内对应的个人运动数据。这其中,若个人运动产品向智能终端发送数据时存在丢失数据或智能终端存在接收不良的情况,导致智能终端接收到的并不是完整的个人运动数据,则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推算出丢失的数据内容。具体的,在接收到请求的个人运动数据后,根据数据自身携带的信息,例如每个个人运动数据列中都包含有其对应的统计子周期的标识,则根据该标识能够判断是否存在丢失的个人运动数据列;若存在,可以确定丢失的个人运动数据列的前个人运动数据列和后个人运动数据列,然后根据前个人运动数据列的主数据列和辅数据列,以及后个人运动数据列的主数据列和辅数据列,确定丢失的个人运动数据列对应统计子周期内的个人运动数据。还是以传输的个人运动数据为表一中12:01-12:05时间段的数据为例,若其中12:02-12:03的统计子周期对应的个人运动数据列在传输过程中丢失,则可以根据12:03-12:04的统计子周期对应的个人运动数据列中主数据列和辅数据列的数据获知该丢失统计子周期的主数据列数据为2449,然后结合12:01-12:02的统计子周期对应的个人运动数据列中主数据列数据2400,推算得到该丢失统计子周期的辅数据列数据为49,从而恢复了丢失的数据。可见,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个人运动数据检测传输的方式,智能终端无需根据接收的数据以累加方式得到总运动数据,仅需从接收的最后一组个人运动数据列中解析出累计个人运动数据即可,也即总运动数据;即使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丢失情况,也不会因为数据丢失而产生计算偏差,解析出的累计个人运动数据则与用户的实际运动情况相符;在需要显示运动数据的时间段详细分布时,现有技术由于数据丢失而无法反应出真实的数据分布,而采用本案的方法,智能终端能够根据丢失的个人运动数据列的前后个人运动数据列中包含的主数据列和辅数据列,推算出对应丢失的个人运动数据列的统计子周期内的个人运动数据,也即本案中,传输过程中丢失的个人运动数据可以通过其前后的个人运动数据推算出来,显然,完整的个人运动数据能真实反映运动数据的时间段详细分布情况;由此,解决了现有的个人运动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因为存在的丢包或接收不良的情况,会导致检测数据与用户自身实际运动数据不符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提出的个人运动数据检测传输方法和个人运动数据接收处理方法,本申请还提出一种个人运动数据检测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个人运动产品1和智能终端2。个人运动产品1包括运动数据获取模块11、累计模块12、统计子周期判断模块13、个人运动数据记录模块14和数据发送模块15;运动数据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当前统计子周期内的个人运动数据;统计模块12用于统计从当前统计周期开始后的累计个人运动数据;统计子周期判断模块13用于判断当前统计子周期是否结束;若是,则个人运动数据记录模块14用于记录累计个人运动数据为对应当前统计子周期的主数据列,和记录当前统计子周期内的个人运动数据为对应当前统计子周期的辅数据列;并组装主数据列和辅数据列为对应当前统计子周期的个人运动数据列;数据发送模块15用于基于接收的数据请求向智能终端发送由个人运动数据列组成的个人运动数据;其中,统计周期被划分为多个统计子周期。具体的,数据发送模块15包括数据请求接收单元151、统计子周期范围确定单元152、发送数列组装单元153和发送单元154;数据请求接收单元151用于接收智能终端2发送的数据请求;统计子周期范围确定单元152用于基于数据请求确定要发送的个人运动数据对应的统计子周期;发送数列组装单元153用于将确定的统计子周期对应的个人运动数据列按序组装为发送数列;发送单元154用于将发送数列发送至智能终端。智能终端2包括数据请求发送模块21、数据接收模块22和个人运动数据统计模块23;数据请求发送模块21用于向个人运动产品发送数据请求;数据接收模块22用于接收个人运动产品发送的由个人运动数据列组成的个人运动数据;个人运动数据统计模块23用于基于个人运动数据确定从当前统计周期开始后的累计个人运动数据,以及各个统计子周期内对应的个人运动数据。具体的,个人运动数据统计模块23包括累计个人运动数据确定单元231和统计子周期内个人运动数据确定单元232;累计个人运动数据确定单元231用于从数据接收模块获取其接收的最后一组个人运动数据列,并从最后一组个人运动数据列的主数据列中解析出从当前统计周期开始后的累计个人运动数据;统计子周期内个人运动数据确定单元232包括非丢失列个人运动数据确定子单元2321、丢失列判断子单元2322、计算列确定子单元2323和丢失列个人运动数据确定子单元2324;非丢失列个人运动数据确定子单元2321用于从数据接收模块获取其接收的个人运动数据,并从各个个人运动数据列的辅数据列中解析出各个统计子周期内对应的个人运动数据;丢失列判断子单元2322用于从数据接收模块获取其接收的个人运动数,判断是否存在丢失的个人运动数据列;计算列确定子单元2323用于在丢失列判断子单元2322判断存在丢失的个人运动数据列时,确定丢失的个人运动数据列的前个人运动数据列和后个人运动数据列;丢失列个人运动数据确定子单元2324用于根据前个人运动数据列的主数据列和辅数据列,以及后个人运动数据列的主数据列和辅数据列,确定丢失的个人运动数据列对应统计子周期内的个人运动数据。具体的个人运动数据检测系统的工作方式技术效果已经在上述个人运动数据检测传输、接收处理方法中详述,此处不予赘述。上述本申请提出的个人运动数据检测传输方法、个人运动数据接收处理方法和个人运动数据检测系统,通过主数据列和辅数据列组成的个人运动数据列的形式记录每个统计子周期的个人运动数据,在向智能终端传输后,即使发生了传输丢失或接收不良的情况,智能终端也能够从个人运动数据的主数据列中解析出符合用户实际运动情况的总运动数据,也能根据丢失数据列的前后个人运动数据列的主数据列和辅数据列的内容推算出丢失的数据,使得智能终端在向用户展示总运动数据或运动数据的时间段详细分布情况时,使用和展示的数据都是完整且符合用户实际运动情况的。应该指出的是,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