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音质的骨传导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0008阅读:19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高音质的骨传导耳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传导耳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高音质的骨传导耳机。



背景技术:

骨传导是一种声音传导方式,即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传递、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相对于通过振膜产生声波的经典声音传导方式,骨传导省去了许多声波传递的步骤,能在嘈杂的环境中实现清晰的声音还原,而且声波也不会因为在空气中扩散而影响到他人。骨传导耳机依照其用途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医用的骨传导耳机,主要是针对那些听力有障碍的患者;而另一种主要是针对一些喜欢运动的用户,比如跑步、竞走或者健身时,带上骨传导耳机既方便,又不占用空间。但是骨传导耳机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声波传递步骤,使音质尽可能的还原,但是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满着噪音,尤其是在跑步时,马路上的噪音很大,这些噪音会通过耳朵传入到大脑中,对骨传导耳机对大脑所传递的振动波产生较大的干扰,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高音质的骨传导耳机,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具体的方案为:一种具有高音质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是,该骨传导耳机包括本体,本体两侧底部分别设置有相互对称的连接架,连接架的端头处内侧设置有放声器Ⅰ;所述本体的两前端内侧分别设置有放声器Ⅱ,放声器Ⅰ紧贴耳朵前方的颞骨处,放声器Ⅱ紧贴太阳穴。

所述的连接架与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架与本体前端的夹角为30°~150°。

所述的连接架与本体固定连接的方式为粘接或一体式结构。

所述的连接架与本体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所述的铰接力道较紧,防止连接架轻易的转动,该骨传导耳机可以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用户的头形调节连接架与本体的夹角,调节完后,可根据铰接自身的摩擦力固定,简单方便。

所述连接架与本体铰接的转动角度为5°~175°。

所述的放声器Ⅰ和放声器Ⅱ为圆饼形结构,圆饼形结构没有棱角,且覆盖面积最广,音响覆盖均匀。

所述的本体中部内侧设置有软体海绵,用户在运动中会出汗,软体海绵可以吸汗,还可以增强摩擦力,防止骨传导耳机的脱落,而且还具有缓冲的作用。

所述的本体中部两侧分别固定有连接绳,连接绳端头处固定有耳塞,在运动时,用耳塞堵住耳朵,防止声波的干扰,使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最大限度接收骨传导耳机的振动波。

所述的本体的形状为U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两个放声器,可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音效;耳塞可以防止声波噪音的干扰,具有降噪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佩戴示意图。

图中:1.连接绳,2.耳塞,3.颞骨,4.放声器Ⅰ,5.连接架,6.太阳穴,7.软体海绵,8.放声器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具有高音质的骨传导耳机,该骨传导耳机包括U形的本体,本体两侧底部分别设置有相互对称的连接架5,连接架5的端头处内侧设置有放声器Ⅰ4;所述本体的两前端内侧分别设置有放声器Ⅱ8。所述的连接架与本体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所述的连接架5与本体前端的夹角为30°。所述的放声器Ⅰ4和放声器Ⅱ8为圆饼形结构。所述的本体中部内侧设置有软体海绵7。所述的本体中部两侧分别固定有连接绳1,连接绳1端头处固定有耳塞2。

在佩戴时,放声器Ⅰ4对准耳朵前部的颞骨3,放声器Ⅱ8对准太阳穴6,然后佩戴好耳塞2,然后打开开关,达到最好的音质效果。

实施例2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具有高音质的骨传导耳机,该骨传导耳机包括U形的本体,本体两侧底部分别设置有相互对称的连接架5,连接架5的端头处内侧设置有放声器Ⅰ4;所述本体的两前端内侧分别设置有放声器Ⅱ8。所述的连接架与本体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所述的连接架5与本体前端的夹角为90°。所述的放声器Ⅰ4和放声器Ⅱ8为圆饼形结构。所述的本体中部内侧设置有软体海绵7。所述的本体中部两侧分别固定有连接绳1,连接绳1端头处固定有耳塞2。

实施例3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具有高音质的骨传导耳机,该骨传导耳机包括U形的本体,本体两侧底部分别设置有相互对称的连接架5,连接架5的端头处内侧设置有放声器Ⅰ4;所述本体的两前端内侧分别设置有放声器Ⅱ8。所述的连接架与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连接架5与本体前端的夹角为150°。所述的放声器Ⅰ4和放声器Ⅱ8为圆饼形结构。所述的本体中部内侧设置有软体海绵7。所述的本体中部两侧分别固定有连接绳1,连接绳1端头处固定有耳塞2。

实施例4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具有高音质的骨传导耳机,该骨传导耳机包括U形的本体,本体两侧底部分别设置有相互对称的连接架5,连接架5的端头处内侧设置有放声器Ⅰ4;所述本体的两前端内侧分别设置有放声器Ⅱ8。所述的连接架5与本体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所述连接架5与本体铰接的转动角度为5°~175°。所述的放声器Ⅰ4和放声器Ⅱ8为圆饼形结构。所述的本体中部内侧设置有软体海绵7。所述的本体中部两侧分别固定有连接绳1,连接绳1端头处固定有耳塞2。

在佩戴时,首先将放声器Ⅱ8对准太阳穴位置,然后开始转动连接架5调整合适的角度,使放声器Ⅰ4对准耳朵前部的颞骨3,然后打开开关,达到最好的音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为了突出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特点,上述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