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6003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耳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耳机的声音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使得耳机的声音性能好、清晰度高、声音洪亮,就需要增加耳机的磁能量。目前,现有技术中耳机的磁能量相对比较低,导致耳机的音质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然而要增加耳机中的磁能量,就需将现有技术中耳机内部的磁钢更换为更高性能的磁钢才能实现,但是更换成高性能磁钢的同时会带来较高的电磁辐射,而较高的电磁辐射会对人体大脑部位造成伤害。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电磁辐射的耳机,降低磁泄露对人体的大脑部位造成的伤害。一种耳机,包括耳机后壳,与所述耳机后壳扣合连接的耳机面壳,设于所述耳机面壳与所述耳机后壳之间的喇叭,设于所述喇叭与所述耳机后壳之间的面盖支架,及设于所述耳机面壳与所述面盖支架之间的防磁元件,所述防磁元件对所述喇叭中发射的磁力线进行反射,使得磁力线在所述防磁元件与所述喇叭之间形成磁回路。相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耳机中,由于设有防磁元件,所述防磁元件对所述喇叭中发射的磁力线进行反射,使得磁力线在所述防磁元件与所述喇叭之间形成磁回路,从而穿过所述防磁元件的磁力线减少,所以可以减小磁力线对人体大脑部位的辐射。进一步地,所述防磁元件包括基片,及设于所述基片中间的凸起,所述基片包括防磁内凹面与防磁外凸面,所述凸起设于所述防磁内凹面中,所述凸起中设有第一孔,所述防磁外凸面与所述凸起形成第二孔。进一步地,所述防磁元件采用SPCC的冷轧钢板制成,所述防磁元件的含碳量低于0.08%。进一步地,所述耳机面壳为壳体结构,所述耳机面壳的底部中间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中间设有第一网孔,所述耳机面壳的侧壁上设有第二网孔,所述定位槽的底部为圆弧状结构,所述防磁元件固设于所述定位槽中,且所述第一网孔的位置正对所述第一孔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面盖支架包括支架底部,及与所述支架底部连接的卡接部,所述支架底部包括支架内凹面与支架外凸面,所述卡接部设于所述支架内凹面的边缘,所述支架内凹面中设有第一支架孔,所述卡接部中设有第二支架孔,所述面盖支架通过所述支架外凸面与所述防磁元件的所述防磁内凹面贴合连接,且所述凸起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孔中,所述面盖支架通过所述卡接部卡设于所述耳机面壳中,且所述第二支架孔的位置正对所述第二网孔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喇叭上对称设有两个焊盘,所述焊盘朝向所述耳机后壳。进一步地,所述耳机后壳包括壳体,及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穿线部,所述穿线部与所述壳体底部之间形成一容线槽,所述穿线部中设有穿线孔,所述壳体底部设有第一平台,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平台中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平台中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穿线孔的轴线垂直相交。进一步地,所述耳机还设有导线,所述导线穿设于所述穿线孔中,所述导线上设有线结,所述导线的端部留有两条芯线,所述线结在所述导线上的位置靠近所述芯线,所述芯线分别于所述焊盘电性连接,所述线结卡设于所述容线槽中。进一步地,所述耳机中进一步包括阻尼网布组件,所述阻尼网布组件设于所述耳机后壳中,所述阻尼网布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平台上的第一阻尼网布,及设于所述第二平台上的第二阻尼网布,所述第一阻尼网布为“环形跑道状”结构,所述第二阻尼网布为方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耳机中进一步包括背胶钢网组件,所述背胶钢网组件包括粘合于所述第一网孔处的第一背胶钢网,及粘合于所述第二网孔处的第二背胶钢网。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耳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耳机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耳机后壳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防磁元件的结构示意图。要元件符号说明耳机后壳10壳体101第一平台1011第二平台1012第一通孔1013第二通孔1014穿线部102穿线孔1021容线槽103耳机面壳11定位槽111第一网孔112第二网孔113喇叭12焊盘121面盖支架13支架底部131支架内凹面1311支架外凸面1312第一支架孔1313卡接部132第二支架孔1321导线14线结141芯线142防磁元件15基片151防磁内凹面1511防磁外凸面1512凸起152第一孔1521第二孔153阻尼网布组件16第一阻尼网布161第二阻尼网布162背胶钢网组件17第一背胶钢网171第二背胶钢网17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耳机,包括耳机后壳10,与所述耳机后壳10扣合连接的耳机面壳11,设于所述耳机面壳11与所述耳机后壳10之间的喇叭12,设于所述喇叭12与所述耳机后壳10之间的面盖支架13,穿设于所述耳机后壳10且与所述喇叭12连接的导线14,及设于所述耳机面壳11与所述面盖支架13之间的防磁元件15。请参阅图1和图4,所述防磁元件15包括基片151,及设于所述基片151中间的凸起152,所述基片151包括防磁内凹面1511与防磁外凸面1512,所述凸起152设于所述防磁内凹面1511中,所述凸起152中设有第一孔1521,所述防磁外凸面1512与所述凸起152形成第二孔153。所述防磁元件15采用SPCC的冷轧钢板制成,所述防磁元件15的含碳量低于0.08%。所述防磁元件15的厚度大于0.15mm,且小于0.25mm。由于SPCC的冷轧钢板是一种磁导率较大的软磁材料,且磁导率远大于空气的导磁率,所以使得所述防磁元件15具有良好的导磁效果。请再参阅图1,所述耳机面壳11为壳体结构,所述耳机面壳11的底部中间设有定位槽111,所述定位槽111的中间设有第一网孔112,所述耳机面壳11的侧壁上设有第二网孔113。所述定位槽111的底部为圆弧状结构,所述定位槽111底部的曲率半径与所述防磁外凸面1512的曲率半径相等,所述防磁元件15固设于所述定位槽111中,且所述第一网孔112的位置正对所述第一孔1521的位置。请再参阅图1,所述面盖支架13包括支架底部131,及与所述支架底部131连接的卡接部132,所述支架底部131包括支架内凹面1311与支架外凸面1312,所述卡接部132设于所述支架内凹面1311的边缘,所述支架内凹面1311中设有第一支架孔1313,所述卡接部132中设有第二支架孔1321。所述支架外凸面1312的曲率半径与所述防磁内凹面1511的曲率半径相等,所述第一支架孔1313的直径与所述凸起152的外径相等,所述面盖支架13通过所述支架外凸面1312与所述防磁元件15的所述防磁内凹面1511贴合连接,且所述凸起152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孔1313中。所述面盖支架13通过所述卡接部132卡设于所述耳机面壳11中,且所述第二支架孔1321的位置正对所述第二网孔113的位置。请再参阅图1,所述喇叭12上对称设有两个焊盘121,所述焊盘121朝向所述耳机后壳10。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耳机后壳10包括壳体101,及与所述壳体101连接的穿线部102,所述穿线部102与所述壳体101底部之间形成一容线槽103,所述穿线部102中设有穿线孔1021,所述壳体101底部设有第一平台1011,所述壳体101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平台1012。所述第一平台1011与所述第二平台101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平台1011中设有第一通孔1013,所述第二平台1012中设有第二通孔1014,所述第一通孔1013的轴线与所述穿线孔1021的轴线垂直相交。所述导线14穿设于所述穿线孔1021中,所述导线14上设有线结141,所述导线14的端部留有两条芯线142,所述线结141在所述导线14上的位置靠近所述芯线142,所述芯线142分别于所述焊盘121电性连接,使得所述喇叭12发声,实现所述耳机的发声功能。所述线结141卡设于所述容线槽103中,防止拉扯所述导线14时,所述导线14从所述耳机后壳10中脱落,同时所述芯线142与所述焊盘121脱离,导致所述喇叭12不能发声。请再参阅图1,所述耳机中进一步包括阻尼网布组件16,所述阻尼网布组件16设于所述耳机后壳10中,所述阻尼网布组件16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平台1011上的第一阻尼网布161,及设于所述第二平台1012上的第二阻尼网布162,所述第一阻尼网布161为“环形跑道状”结构,所述第二阻尼网布162为方形结构,所述第一阻尼网布161、所述第二阻尼网布162通过采用自备胶分别粘贴在所述第一平台1011、所述第二平台1012上。所述第一阻尼网布161、所述第二阻尼网布162用于调整所述耳机后壳10中声阻的大小。请再参阅图1,所述耳机中进一步包括背胶钢网组件17,所述背胶钢网组件17包括粘合于所述第一网孔112处的第一背胶钢网171,及粘合于所述第二网孔113处的第二背胶钢网172。所述背胶钢网组件17用于防止灰尘进入所述耳机面壳11中,同时对所述耳机进行调音。请再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耳机在工作过程中,所述喇叭12中的永磁铁会沿着永磁铁的法线方向辐射磁力线,磁力线穿过所述面盖支架13时会碰到所述防磁元件15,由于所述防磁元件15的导磁率远大于空气的导磁率,使得磁力线在接触到所述防磁元件15时会发生反射,并沿所述防磁元件15的径向传导,且与所述喇叭12的外表面构成一个磁回路,使得通过所述防磁元件15辐射的电磁波变得非常弱小,达到防漏磁的作用,从而减小磁力线对人体大脑部位的辐射。综上,由于所述耳机中设有防磁元件15,所述防磁元件15对所述喇叭12中发射的磁力线进行反射,使得磁力线在所述防磁元件15与所述喇叭12之间形成磁回路,从而穿过所述防磁元件15的磁力线减少,所以可以减小磁力线对人体大脑部位的辐射。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