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安防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远程自动安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682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安防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远程自动安防系统。



背景技术:

从人身安全角度看,在众多国家与地区,针对女性,儿童以及老人等人群的各类犯罪行为一直存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在某些特定场合,用于安防的,被安装在特定位置的视屏记录监控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记录与犯罪活动有关的部分信息,为受害人或加害人的认定等提供信息支持。

当前的安防系统,由设置在固定位置的摄像装置,有线或无线的信息发送装置以及视频信息记录装置构成,通过把包含记录下的视频信息传递到相关接收装置。安防系统的摄像装置往往是被安装在某些特定位置,受驱动电源的稳定性,耐风雨等环境因素限制。可选位置具有一定局限性,使得安防系统有效覆盖范围很有限。当加害人在上述固定的安防系统的有效覆盖范围外作案时,现有的安防系统往往无法奏效。

从车辆交通系统角度看,车辆发生事故,比如碰撞事故,驱动能源耗尽,爆胎并且当事人无法解决等状况下,由于通讯问题或事发地点的不便,而使得当事人无法有效的向外界求助。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安防装置,包括:

预警单元,用于输出预警信息;

控制单元,与所述预警单元连接,接收到所述预警信息后,输出控制指令;

信息采集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依据所述控制指令进行信息采集;

第一通信单元,与所述信息采集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信息采集单元所采集的数据进行调制后,以无线形式输出。

由上,自动检测受害人可能发生的危险,从而触发记录行为,将所记录的信息上传以获得求救,从而降低伤害事件的发生概率。

可选的,所述预警单元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操作按键、声音识别模块和行动轨迹识别模块。

由上,可通过按键、语音、图像、影像或者运动轨迹的突变判断出是否使用者正受到侵害。

可选的,所述信息采集单元至少包括以下之一:GPS定位器,角速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信息采集单元还包括以下之一:图像拍摄记录设备,影像拍摄记录设备,以及声音记录设备。

由上,当危险发生时,可记录受害者的运动轨迹以及危险发生时的视频或音频资料。

可选的,在所述信息采集单元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之间,还包括数据压缩单元。

由上,通过对要传输数据的压缩处理,可以增加数据传输的速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至少包括以下之一:Zigbee通信单元、Z-Wave通信单元和GSM通信单元。

可选的,所述上位机至少包括以下之一:计算机、智能手机和PAD。

对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移动安防装置的远程自动安防系统,

包括上述移动安防装置,以及与所述移动安防装置远程通信连接的上位机。

由上,自动检测受害人可能发生的危险,从而触发记录行为,将所记录的信息上传至远程上位机以获得求救,从而降低伤害事件的发生概率。

可选的,所述上位机包括依次连接的:

第二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耦合,以接收无线数据;

存储单元;

显示单元。

可选的,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至少包括以下之一:Zigbee通信单元、Z-Wave通信单元和GSM通信单元。

可选的,所述上位机至少包括以下之一:计算机、智能手机和PAD。

附图说明

图1为远程自动安防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安防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远程自动安防系统,可自动检测受害人可能发生的危险,从而触发记录行为,将所记录的信息上传至远程服务器以获得求救,从而降低伤害事件的发生概率。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远程自动安防系统包括移动安防装置10,以及其远程通信连接的上位机30,上述二者的通信由分别与二者通信连接的中转基站20负责。所述移动安防装置10可为便携式或车载式。

便携式或车载式的移动安防装置10包括控制单元11,以及分别与其连接的预警单元12、位置追踪单元13、信息采集单元14,以及与所述信息采集单元14连接的第一通信单元15。

所述预警单元12用于判断使用者是否发生被伤害事件,或者使用者的状态是否出现异常,判断发生被伤害事件或异常状态后,向控制单元11输出预警信息。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警单元12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操作按键、声音识别模块和/或行动轨迹识别模块。

当使用者遇到伤害时,通过按压操作按键实现发出预警信息。

或者当使用者遇到伤害时,发出喊叫,所述声音识别模块识别使用者发出的喊叫声,进行预处理以及识别后,与预存的语音数据进行比较,符合时,输出预警信息。上述声音识别的过程可采用现有声音识别技术实现,不再赘述。

又或者使用者的状态的被音频或图片或影像被记录后,出现异常状况时,通过预警单元12输出预警提示。例如使用者在受到伤害而发生的无运动规律的高速跑等情况,基于此,发出预警信息。所述行动轨迹发生突变可采用GPS定位器,角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实现。或者使用者状态通过预警系统的语音相关设备,或图像,影像相关设备分析得出使用者处于异常状态后,输出预警信息。上述语音,图像,影像识别的过程可采用现有相关识别技术实现,不再赘述。

又或者,当使用者的行动轨迹发生突变时,例如使用者在受到伤害而发生的无运动规律的高速跑等情况,基于此,发出预警信息。所述行动轨迹发生突变可采用GPS定位器,角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实现。

控制单元11与所述预警单元12连接,当其接收到所述预警单元12发出预警信息时,控制开启与其连接的信息采集单元14进行实时的信息采集。

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采集单元14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GPS定位器、角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图像拍摄记录设备,影像拍摄记录设备,以及声音记录设备,例如摄像机和/或录音器。

所述GPS定位器用于对使用者的位置进行检测。

所述角速度传感器用于对使用者的行动轨迹进行检测。

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对使用者的行进速度。

所述摄像机和录音器分别用于记录视频数据、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

所述控制单元11在接收到预警单元12发出的预警信息后,输出控制指令,以启动所述信息采集单元14。

第一通信单元15与所述信息采集单元14连接,用于将所述信息采集单元14所采集的数据进行调制后,以无线形式输出。

较佳的,在所述信息采集单元14和所述第一通信单元15之间,还包括数据压缩单元(未图示),用于将所述信息采集单元14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压缩处理,从而可以减轻大数据传输的压力。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15所输出的无线数据经过远程的中转基站20进行数据交换,最终被设于上位机30内的第二通信单元31所接收。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15和第二通信单元31采用以下技术实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Zigbee通信单元、Z-Wave通信单元和GSM通信单元。

存储单元32接收到第二通信单元31所传输的数据,依照时间顺序进行存储。以便于与其连接的显示单元33进行实时显示或者回看。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位机可通过计算机,便携式或车载式智能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或者PAD等设备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所述控制单元11还可用于对信息采集单元14的工作频率进行控制,例如,可控制信息采集单元14在一定时间内连续采集,或者间隔一定时间采集,又或者仅采集一段时间等等。总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