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墙式智能光网络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6225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入墙式智能光网络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网络终端,具体涉及一种入墙式智能光网络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光网络终端体积都比较大,需要安放在桌子上或着其它专门的地方,通过电源适配器供电。这种光网络终端不但占用空间,而且其电源线和插入光纤暴露在外,很难隐藏,既影响美观,又不利于网络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光网络终端与86盒相结合,提供一种可以很方便的安装在墙上的智能光网络终端。将AC/DC电源模块置于86盒内,光纤线直接从86盒连接到ONT的光纤接口,使得整个光网络终端无暴露在外的电源线和光纤线。光感应器和蜂鸣器使得光网络终端具备拆卸报警功能,提高家庭及企业网络使用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入墙式智能光网络终端,所述光网络终端包括有86盒,以及基于86盒结构安装的电源模块,86盒包括包括有供AC线和光纤线接入的线孔,电源模块置于86盒内,电源模块边缘设有供光纤穿过的光纤孔一,电源模块的后端面设有AC线接入接口,电源模块的前端面设有DC线输出接口,AC线接入接口与DC线输出接口之间连接整流器,ONT模块通过螺丝安装在电源模块前端面上,ONT模块设有与DC线输出接口相连接的电源接口,ONT模块边缘设有与光纤孔一相对应的光纤孔二,ONT模块包括还包括有光纤接入口以及若干以太网插口,ONT模块上覆盖有面板,面板上设有与以太网口相对应的开口。

ONT模块上设有供光纤走线的光纤槽。

ONT模块上还安装有光感应器,感光器连接蜂鸣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AC线和光纤线从线孔进入86盒,电源模块将AC电转换成DC电并提供给ONT模块。光纤从光纤孔一和光纤孔二穿过,通过光纤槽连接 ONT模块的光纤接入口,ONT模块将光网络信号转换成以太网信号,并通过以太网插口供外部连接实用。光感应器连接蜂鸣器,通过感知终端内的光强度,使得光网络终端具有拆卸报警功能,提高网络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光网络终端与86盒相结合,提供一种可以很方便的安装在墙上的智能光网络终端。将AC/DC电源模块置于86盒内,光纤线直接从86盒连接到ONT的光纤接口,使得整个光网络终端无暴露在外的电源线和光纤线。光感应器和蜂鸣器使得光网络终端具备拆卸报警功能,提高家庭及企业网络使用安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网络终端安装方便,省去了电源线和光纤线的布线麻烦,提高了网络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源模块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源模块的前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ONT模块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ONT模块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入墙式智能光网络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网络终端包括有86盒1,以及基于86盒1结构安装的电源模块2,电源模块2设有连接孔14, 连接孔14内安装螺丝使得电源模块2置于86盒1内并与86盒1固定连接,86盒1包括包括有供AC线和光纤线15接入的线孔8,电源模块2边缘设有供光纤15穿过的光纤孔一9,电源模块2的后端面设有AC线接入接口10,电源模块2的前端面设有DC线输出接口11,AC线接入接口10与DC线输出接口11之间连接整流器。电源模块2前端面还设有若干螺纹孔13,ONT模块3上设有相应的安装孔16并通过螺丝连接电源模块2前端面的螺纹孔13。ONT模块3设有与DC线输出接口11相连接的电源接口17,整流器将AC电转换成DC电提供给ONT模块3,ONT模块3边缘设有与光纤孔一9相对应的光纤孔二18,ONT模块3包括还包括有光纤接入口7以及若干以太网插口19,ONT模块3上覆盖有面板4,面板4上设有与以太网口19相对应的开口5。ONT模块3上设有供光纤15走线的光纤槽20。ONT模块3上还安装有相连接的蜂鸣器21和光感应器22,面板4从ONT模块3上拆卸下来后,光感应器22感受光照,蜂鸣器21发出报警声。

AC线和光纤线15从线孔8进入86盒1,电源模块2将AC电转换成DC电并提供给ONT模块3。光纤15从光纤孔一9和光纤孔二18穿过,通过光纤槽20连接 ONT模块的光纤接入口7,ONT模块3将光网络信号转换成以太网信号,并通过以太网插口19供外部连接使用。光感应器22连接蜂鸣器21,通过感知终端内的光照强度,使得光网络终端具有拆卸报警功能,提高网络使用安全。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