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建筑集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3373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信息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建筑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上尚未有完整的强制性的关于楼宇设备管理系统(BMS)的设计与施工的标准,其主要原因是世界上的建筑物设备工程因地域、传统、能源、标准等差异,建筑设备的系统设计方案有很大的不同,以及涉及专业多,规划、施工、调试周期长,要求特殊的工程,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而且很多都是非技术性的因素,诸如管理、工程、用户需求等因素。因此针对楼宇设备管理系统(BMS),其设计方法也会有较大的不同。

传统的楼宇设备管理系统也叫楼宇自控系统(BAS),作为最早和目前应用最广的楼宇设备管理系统,BAS的主要作用仅仅是监控大楼内的机电设备,依靠软件支持下的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数据分析、逻辑判断和图形处理,对整个大楼的机电设备作出集中监测和控制;通过编程及时启停各有关设备,使机电设备按照时间或者预先设定程序进行运转,在节省大楼能耗的同时又可以节约运营单位的运营成本。

当今的系统集成,要求是网络化的集成,而不再以处理器或服务器为中心。计算机环境也正从Client/Server逐步向Browser/Server和Client/Network的方向发展。集成系统的开发也不再是面向过程,而是面向对象,密切结合应用需求,强调综合性总集成。从信息交互角度来看,已经从简单的状态信息组合和基于监控的处理,发展到基于内容的处理和融合,以及基于虚拟和多媒体技术的人机接口。因此,需要开发设计一种智能建筑集成系统(简称BMS),它是在应用层上对整个智能楼宇各个弱电及计算机子系统进行信息集成的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建筑集成系统,本实用新型系统对建筑进行统一的监测和管理,实现必要的联动控制,真正实现整个大楼的信息和资源共享,从而达到最佳的管理水平,且通过建筑自身设计实现智能灭火,保暖防寒,防洪取水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建筑集成系统,它包括二级网络结构,第一级为计算机管理网络,包括控制中心、服务器和数据查询设备,所述控制中心内设有显示器及打印机,所述服务器通过以太网连接远程工作站,所述计算机管理网络为总线型的网络拓扑结构;第二级为监控层网络和现场总线网络,其中所述监控层网络包括卫星通信系统、程控电话交换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智能卡管理系统、保安监控报警系统、消防自动化系统和音响系统;所述现场总线网络包括电梯控制柜、智能化照明箱、智能化给排水控制箱、智能化组合式空调机、智能化新风机组、智能空调冷热水机组、智能变配电系统以及多个采集现场信号的传感器、执行机构和阀门,所述监控层网络和现场总线网络为现场总线控制网络。

所述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包括远程控制中心、会议终端和移动终端,所述远程控制中心通过无线路由器与会议终端控制器数据连接。

所述会议终端包括话筒、音箱、投影仪和摄像头,所述话筒、音箱、投影仪和摄像头分别与会议终端控制器线路连接。

所述智能化给排水控制箱的管道末端设有地漏、排水管、储水柱以及设置于建筑地下的雨水收集池,储水柱内置有传感器,传感器通过线路连接建筑底部的智能变配电系统,升水管道连接储水柱、抽水泵及位于建筑地下的雨水收集池,所述雨水收集池上端连接市政排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统是一个开放、安全、统一的平台,将大楼的楼宇自动控制系统、消防监控系统、安保系统以及一卡通系统等各个弱电子系统进行统一的监测和管理,实现必要的联动控制,真正实现整个大楼的信息和资源共享,从而达到最佳的管理水平,并且通过建筑自身设计实现智能灭火,除烟,保暖防寒,防洪取水等功能,为使用者提供绿色、全面、高质量、安全、舒适和快捷的服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建筑集成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智能建筑集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它包括二级网络结构,第一级为计算机管理网络,包括控制中心1、服务器2和数据查询设备3,控制中心1内设有显示器及打印机,服务器通过以太网连接远程工作站4,计算机管理网络为总线型的网络拓扑结构;第二级为监控层网络和现场总线网络,其中监控层网络包括卫星通信系统5、程控电话交换系统6、办公自动化系统7、远程视频会议系统8、智能卡管理系统9、保安监控报警系统10、消防自动化系统11和音响系统12;现场总线网络包括电梯控制柜13、智能化照明箱14、智能化给排水控制箱15、智能化组合式空调机16、智能化新风机组17、智能空调冷热水机组18、智能变配电系统19以及多个采集现场信号的传感器、执行机构和阀门,监控层网络和现场总线网络为现场总线控制网络。

进一步的,远程视频会议系统8包括远程控制中心、会议终端和移动终端,远程控制中心通过无线路由器与会议终端控制器数据连接。

基于上述远程视频会议系统8的组成结构,会议终端包括话筒、音箱、投影仪和摄像头,话筒、音箱、投影仪和摄像头分别与会议终端控制器线路连接。

智能化给排水控制箱15的管道末端设有地漏、排水管、储水柱以及设置于建筑地下的雨水收集池,储水柱内置有传感器,传感器通过线路连接建筑底部的智能变配电系统19,升水管道连接储水柱、抽水泵及位于建筑地下的雨水收集池,雨水收集池上端连接市政排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统是一个开放、安全、统一的平台,将大楼的楼宇自动控制系统、消防监控系统、安保系统以及一卡通系统等各个弱电子系统进行统一的监测和管理,实现必要的联动控制,真正实现整个大楼的信息和资源共享,从而达到最佳的管理水平,并且通过建筑自身设计实现智能灭火,除烟,保暖防寒,防洪取水等功能,为使用者提供绿色、全面、高质量、安全、舒适和快捷的服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