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式耳机及其转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613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头戴式耳机及其转动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头戴式耳机及其转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各式各样的科技产品正不断地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此外,这些科技产品正逐渐地影响并改变人们的生活。其中,耳机作为一种音频输出装置而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对于各种音频播放设备来说,例如CD、MP3、MP4、手机、PAD或者电脑等电子设备,耳机已成为一种必要装置。现有耳机的主要形式,一种是头戴式耳机,另一种是入耳式耳机。其中,由于具备佩戴舒适、音质效果好等优点,头戴式耳机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而对于头戴式耳机而言,仅仅满足音频输出功能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在调节耳机单元时通过增加转动时的阻力感来提升调节手感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及其转动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头戴式耳机因转动耳机单元时阻力感小而导致调节手感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动机构,应用于头戴式耳机中,所述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以及连接于所述头带两端的耳机单元,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头带上的固定座、通过销钉铰接于所述固定座且与所述耳机单元固定连接以带动所述耳机单元绕所述销钉转动的转动座以及套设于所述销钉外以对所述转动座和所述固定座施加抵压力的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包括与所述头带连接的固定板以及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延伸的固定件,所述转动座包括与所述耳机单元连接的转动板以及沿所述转动板的一侧延伸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与所述转动板通过所述销钉铰接,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转动件和/或所述固定件抵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间隔设置且均开设有第一穿孔的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所述转动件包括间隔设置且均开设有第二穿孔的第一转动片和第二转动片;

所述销钉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以使得所述第一固定片与所述第一转动片铰接以及所述第二固定片与所述第二转动片铰接;

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片和所述第二固定片抵接,或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片和所述第二转动片抵接,或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片和所述第二转动片抵接,或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片和所述第一转动片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片与所述第一转动片之间设有转动所述第一转动片时以与所述第一固定片配合定位的第一调节档位,和/或所述第二固定片与所述第二转动片之间设有转动所述第二转动片时以与所述第二固定片配合定位的第二调节档位。

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档位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固定片与所述第一转动片之间且能够相互配合的第一半圆形凸点和至少一个第一半圆形凹槽,所述第二调节档位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固定片与所述第二转动片之间且能够相互配合的第二半圆形凸点和至少一个第二半圆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半圆形凸点设于所述第一固定片的内侧面,各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设于所述第一转动片的外侧面;所述第二半圆形凸点设于所述第二转动片的内侧面各所述第二半圆形凹槽设于第二固定片的外侧面;

或者,所述第一半圆形凸点设于所述第二固定片的内侧面,各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设于所述第二转动片的外侧面;所述第二半圆形凸点设于所述第一转动片的内侧面,各所述第二半圆形凹槽设于第二固定片的外侧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与所述固定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转动片和第二转动片与所述转动板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供与第一紧固件适配连接以使得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头带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孔;所述转动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供与第二紧固件适配连接以使得所述转动板与所述耳机单元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孔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孔间隔布置,所述第二固定孔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孔间隔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机构,主要应用于连接头戴式耳机的头带和耳机单元,通过将固定座与头带固定连接、转动座与耳机单元固定连接以及采用销钉铰接在固定座与转动座之间,这样即可以销钉为轴心转动该耳机单元,由于在销钉外套接有施加抵压力于转动座和固定座上的弹性件,在该弹性件的作用下,转动座与固定座之间具有一个相互抵接压紧的力,这样,能够在转动所述转动座时增加转动座与固定座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加转动所述转动座的阻力感,进而能够显著提升调节转动座时的手感,使用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以及连接于所述头带两端的耳机单元,所述头戴式耳机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头带端部与各所述耳机单元之间的上述的转动机构,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头带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与所述耳机单元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耳机,由于使用了上述的转动机构转动连接在头带的端部与耳机单元之间,如此,可以增加转动耳机单元时的转动摩擦力,从而可以增加转动耳机单元时的阻力感,进而能够显著提升调节耳机单元时的手感,使用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动机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动机构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动机构的转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6为沿图5中A-A线的剖切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动机构的固定座和转动座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动机构的头戴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转动机构 2—头带 3—耳机单元

4—头戴式耳机 10—固定座 11—固定板

12—固定件 13—第一穿孔 20—转动座

21—转动板 22—转动件 23—第二穿孔

30—销钉 31—限位环 40—弹性件

50—第一调节档位 51—第一半圆形凸点 52—第一半圆形凹槽

60—第二调节档位 61—第二半圆形凸点 62—第二半圆形凹槽

111—第一固定孔 121—第一固定片 122—第二固定片

211—第二固定孔 221—第一转动片 222—第二转动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8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机构1,应用于头戴式耳机4中,所述头戴式耳机4包括头带2以及连接于所述头带2两端的耳机单元3,所述转动机构1包括固定于所述头带2上的固定座10、通过销钉30铰接于所述固定座10且与所述耳机单元3固定连接以带动所述耳机单元3绕所述销钉30转动的转动座20以及套设于所述销钉30外以对所述转动座20和所述固定座10施加抵压力的弹性件40。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动机构1,主要应用于连接头戴式耳机4的头带2和耳机单元3,通过将固定座10与头带2固定连接、转动座20与耳机单元3固定连接以及采用销钉30铰接在固定座10与转动座20之间。这样即可以销钉30为轴心转动该耳机单元3,由于在销钉30外套接有施加抵压力于转动座20和固定座10上的弹性件40,在该弹性件40的作用下,转动座20与固定座10之间具有一个相互抵接压紧的力。这样,能够在转动所述转动座20时增加转动座20与固定座10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加转动所述转动座20的阻力感,进而能够显著提升调节转动座20时的手感,使用效果更佳。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座10、转动座20和销钉30均采用金属件,金属件制造的固定座10、转动座20和销钉30更加耐用,使用寿命更长。

其中,弹性件40优选采用弹簧,弹簧的弹性力好,且易于组装以及成本低廉。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10包括与所述头带2连接的固定板11以及沿所述固定板11的一侧延伸的固定件12,所述转动座20包括与所述耳机单元3连接的转动板21以及沿所述转动板21的一侧延伸的转动件22,所述转动件22与所述转动板21通过所述销钉30铰接,所述弹性件40与所述转动件22和/或所述固定件12抵接。具体的,固定座10通过设置的固定板11与头带2固定连接,而活动座则通过设定的活动板与耳机单元3固定连接,然后在通过销钉30将固定座10的固定件12与活动座的活动件穿设铰接在一起,这样通过转动件22相对于固定件12的转动即可带动耳机单元3的转动。由于弹性件40抵接在转动件22上固定件12施加使得固定件12与转动件22相互抵压的力,或者弹性件40抵接在所述固定件12上施加固定件12与转动件22相互抵压的力,或者弹性件40抵接在所述固定件12和所述转动件22之间施加固定件12与转动件22相互抵压的力,这样增加相互铰接的转动件22和固定件1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在转动转动件22时,可以增加调节转动件22的转动阻力感,从而可以提升对转动件22调节时的手感效果。

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12包括间隔设置且均开设有第一穿孔13的第一固定片121和第二固定片122,所述转动件22包括间隔设置且均开设有第二穿孔23的第一转动片221和第二转动片222;所述销钉30穿过所述第一穿孔13和所述第二穿孔23以使得所述第一固定片121与所述第一转动片221铰接以及所述第二固定片122与所述第二转动片222铰接。具体的,通过销钉30穿过开设在第一固定片121和第二固定片122上的第一穿孔13,以及穿过开设在第一转动片221和第二转动片222上的第二穿孔23来使得第一固定片121与第一转动片221铰接以及第二固定片122与第二转动片222铰接,这样可以确保第一固定片121与第一转动片221铰接和第二固定片122与第二转动片222铰接在转动时实现同步,避免第一固定片121与第一转动片221铰接和第二固定片122与第二转动片222铰接不同步而影响整个转动件22的转动效果。

如图1~2和图5~6所示,进一步地,销钉30的端部可以通过形变形成有限位环31,该限位环31的外径大于第一穿孔13的孔径和第二穿孔23的孔径,这样就可以避免销钉30穿设在第一穿孔13和第二穿孔23时在工作过程中脱落,提升销钉30和第一固定片121、第二固定片122、第一转动片221以及第二转动片222之间铰接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图1和图5~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4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片121和所述第二固定片122抵接,或者所述弹性件4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片221和所述第二转动片222抵接,或者所述弹性件4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片121和所述第二转动片222抵接,或者所述弹性件4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片122和所述第一转动片221抵接。具体的,弹性件40的作用的施加抵压的力到相互叠设的第一固定片121和第一转动片221之间以及第二固定片122与第二转动片222之间,那么根据第一固定片121与第一转动片221之间叠设的位置关系以及第二固定片122与第二转动片222之间叠设的位置关系,确保将弹性件40的两端抵接在第一固定片121、第二固定片122、第一转动片221和第二转动片222四者中的任意两者之间使得相互叠设的第一固定片121和第一转动片221之间具有相互压紧的力,相互叠设的第二固定片122与第二转动片222之间具有相互压紧的力,这样就可以增加第一固定片121与第一转动片221之间的摩擦力以及可以增加第二固定片122与第二转动片222之间的摩擦力。那么,在转动转动件22时,就可以实现增加转动件22转动时的阻力感,从而使得转动所述转动座20时的手感效果更佳。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片121与所述第一转动片221之间设有转动所述第一转动片221时以与所述第一固定片121配合定位的第一调节档位50。具体的,通过第一调节档位50的设置可以确保转动所述转动件22时,将转动件22定位在相对于固定件12的某一角度位置处,那么使用者可以实时感知到调节该转动件22的过程中的阻力感,并且应用在头戴式耳机4上时,能够便于对连接在转动板21上的耳机单元3的角度位置以满足使用者调节耳机单元3至最舒适的位置。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片122与所述第二转动片222之间设有转动所述第二转动片222时以与所述第二固定片122配合定位的第二调节档位60。同理,通过第二调节档位60的设置可以确保转动所述转动件22时,将转动件22定位在相对于固定件12的某一角度位置处,那么使用者可以实时感知到调节该转动件22的过程中的阻力感,并且应用在头戴式耳机4上时,能够便于对连接在转动板21上的耳机单元3的角度位置以满足使用者调节耳机单元3至最舒适的位置。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一调节档位50和第二调节档位60可以同时设置,也金可以单独设置第一调节档位50或者单独设置第二调节档位60。

优选地,第一调节档位50和第二调节档位60同时设置,且同时设置的第一调节档位50和第二调节档位60的调节角度是相互适配的,也即是说,在转动所述转动件22时,第一转动板21与第一固定板11之间以及第二转动板21与第二固定板11之间不会出现相互干涉的现象。而且,第一调节档位50和第二调节档位60同时设置还可以确保第一转动板21和第二转动板21两者在转动时的平衡性更佳,可以进一步使得调节转动座20时的手感更佳。

如图3~4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档位50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固定片121与所述第一转动片221之间且能够相互配合的第一半圆形凸点51和至少一个第一半圆形凹槽52,所述第二调节档位60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固定片122与所述第二转动片222之间且能够相互配合的第二半圆形凸点61和至少一个第二半圆形凹槽62。具体的,采用第一半圆形凸点51和各第一半圆形凹槽52配合形成的第一调节档位50,由于一半圆形凸点和第一半圆形凹槽52均呈圆弧形状的结构,这样第一半圆形凸点51和第一半圆形凹槽52在位置对应的时候能够更加快速的配合连接在一起,也即是第一半圆形凸点51能够快速容置在第一半圆形凹槽52内,从而实现对第一转动片221与第一固定片121之间的定位。当需要继续转动所述转动件22时,第一半圆形凸点51也能够快速从第一半圆形凹槽52内移出,从而可以继续转动所述转动件22。

同理,采用第二半圆形凸点61和各第二半圆形凹槽62配合形成的第二调节档位60,由于二半圆形凸点和第二半圆形凹槽62均呈圆弧形状的结构,这样第二半圆形凸点61和第二半圆形凹槽62在位置对应的时候能够更加快速的配合连接在一起,也即是第二半圆形凸点61能够快速容置在第二半圆形凹槽62内,从而实现对第二转动片222与第二固定片122之间的定位。当需要继续转动所述转动件22时,第二半圆形凸点61也能够快速从第二半圆形凹槽62内移出,从而可以继续转动所述转动件22。

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档位50和第二调节档位60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案是,所述第一半圆形凸点51设于所述第一固定片121的内侧面,各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52设于所述第一转动片221的外侧面;所述第二半圆形凸点61设于所述第二转动片222的内侧面,各所述第二半圆形凹槽62设于第二固定片122的外侧面。具体的,该种结构设计可以使得弹性件40的两端分别抵接在第一转动片221的外侧面和第二固定片122的内侧面,这样就使得弹性件40能够分别将抵压的力作用在转动件22和固定件12上,那么使得第一固定片121与第一转动片221之间增加的摩擦力以及第二固定片122与第二转动片222之间增加的摩擦力更加均匀,转动的阻力感更加平衡,转动时的手感更加良好。

而且,上述结构设计可以使得转动件22的第一转动片221和第二转动片222与固定件12的第一固定片121和第二固定片122交叉叠设设计,这样对转动件22与固定件12之间的铰接连接更加稳定以及铰接连接的可靠性更加。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作为另一个第一调节档位50和第二调节档位60的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所述第一半圆形凸点51设于所述第二固定片122的内侧面,各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52设于所述第二转动片222的外侧面;所述第二半圆形凸点61设于所述第一转动片221的内侧面,各所述第二半圆形凹槽62设于第二固定片122的外侧面。该种结构设计方式同上述第一调节档位50和第二调节档位60的第一实施方案类似,能够使得第一固定片121与第一转动片221之间增加的摩擦力以及第二固定片122与第二转动片222之间增加的摩擦力更加均匀,转动的阻力感更加平衡,转动时的手感更加良好。以及,可以使得转动件22的第一转动片221和第二转动片222与固定件12的第一固定片121和第二固定片122交叉叠设设计,这样对转动件22与固定件12之间的铰接连接更加稳定以及铰接连接的可靠性更加。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调节档位50和第二调节档位60的设置增加了转动所述转动座20时的阻力感,如此,进一步增加了使得调节转动座20时的手感更佳。

如图3~4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片121和第二固定片122与所述固定板11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转动片221和第二转动片222与所述转动板21一体成型。具体的,第一固定片121和第二固定片122与所述固定板11可以采用锻造、压铸等方式加工一体成型,这样可以确保一体成型的固定座10的产品的一致性良好,且在对该固定座10进行大批量生产时,能够提升对固定座10的生产效率和良品率。同理,第一转动片221和第二转动片222与所述转动板21可以采用锻造、压铸等方式加工一体成型,这样可以确保一体成型的转动座20的产品的一致性良好,且在对该转动座20进行大批量生产时,能够提升对转动座20的生产效率和良品率。

如图3~4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11上设有至少一个供与第一紧固件(图未示)适配连接以使得所述固定板11与所述头带2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孔111;所述转动板21上设有至少一个供与第二紧固件(图未示)适配连接以使得所述转动板21与所述耳机单元3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孔211。具体的,通过在固定板11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11,然后通过外置的第一紧固件穿设该第一固定孔111与头戴式耳机4的头带2之间固定连接,这样即可完成固定座10与头带2之间的固定连接,通过第一紧固件来将固定座10固定在头带2上还可以方便安装和拆卸,且第一紧固件连接的稳定性极佳,一般外力作用在不会轻易脱落。同理,通过在转动板21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211,然后通过外置的第二紧固件穿设该第二固定孔211与头戴式耳机4的耳机单元3之间固定连接,这样即可完成转动座20与耳机单元3之间的固定连接,通过第二紧固件来将转动座20固定在耳机单元3上还可以方便安装和拆卸,且第二紧固件连接的稳定性极佳,一般外力作用在不会轻易脱落。

优选地,第一固定孔111和第二固定孔211均可以是螺纹孔,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均可以采用螺钉、螺栓或者螺丝等,也可以采用螺钉、螺栓或者螺丝等与螺母配合的结构。

如图3~4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孔111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孔111间隔布置,所述第二固定孔211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孔211间隔布置。具体的,固定板11上设置两个第一固定孔111,两个第一固定孔111分别置于固定板11的两侧或者靠近两侧的位置,这样可以确保固定板11固定在头带2上时的两侧位置均能够与头带2稳定连接。同理,转动板21上设置两个第二固定孔211,两个第二固定孔211分别置于转动板21的两侧或者靠近两侧的位置,这样可以确保转动板21固定在耳机单元3上时的两侧位置均能够与耳机单元3稳定连接。

如图1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头戴式耳机4,包括头带2以及连接于所述头带2两端的耳机单元3,所述头戴式耳机4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头带2端部与各所述耳机单元3之间的上述的转动机构1,所述固定板11与所述头带2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21与所述耳机单元3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戴式耳机4,由于使用了上述的转动机构1转动连接在头带的端部与耳机单元3之间,如此,可以增加转动耳机单元3时的转动摩擦力,从而可以增加转动耳机单元3时的阻力感,进而能够显著提升调节耳机单元3时的手感,使用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乃具有以上所述的优良特性,得以令其在使用上,增进以往技术中所未有的效能而具有实用性,成为一极具实用价值的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