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线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6652阅读:8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机线控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耳机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线控结构。



背景技术:

耳挂式耳机或入耳式耳机一般都是通过线控结构来控制音乐的播放或者手机电话的接听,随着耳机功能的增强,使得线控内PCB板的尺寸相应的增大,而为了保证PCB板的连接强度,一般在线控内设置多个支撑固定装置,但是现有的支撑固定装置之间配合使得装配空间偏大,从而使得线控的外观尺寸增大,进而影响其美观性和便携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线控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线控结构装配空间偏大,导致线控外观尺寸大不易携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解决的:一种耳机线控结构,包括壳体和连接在所述壳体内的PCB板,以及连接在所述壳体内并用于支撑所述PCB板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贴合连接在所述PCB板和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所述支撑件包括贴合支撑于所述PCB板上表面的支撑部和沿所述支撑部的侧面且平行于所述壳体侧面的方向延伸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延伸末端抵接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多个按键,所述壳体上对应一个所述按键设有一个开槽。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上对应所述开槽设有与所述按键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有多个连接通槽,所述按键底面上凸设有多个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穿过所述连接通槽电连接在所述PCB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的厚度为所述凹槽的厚度与所述壳体厚度之和。

进一步地,所述PCB板上对应所述按键设有控制元件,所述按键与所述控制元件之间弹性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PCB板上还电连接有Lightning模组,所述支撑部上对应所述Lightning模组设有容置腔。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两端设有开口,所述支撑部上设有封闭所述壳体一端开口的第一封闭盖,所述第一封闭盖上设有可供第一耳机线穿过的第一连接孔,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开口上连接有第二封闭盖,所述第二封闭盖上设有可供第二耳机线穿过的第二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耳机线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电连接在所述PCB板上,所述第二耳机线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电连接在所述PCB板上,所述第一耳机线上还设有防止电连接失效的第一防扯装置,所述第二耳机线上还设有防止电连接失效的第二防扯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扯装置包括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耳机线上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连接在所述第一封闭盖内,且所述第一凸台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面积;所述第二防扯装置包括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耳机线上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连接在所述第二封闭盖内,且所述第二凸台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还连接有便于固定所述壳体的固定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线控结构相对于现有的技术具有的技术效果为:通过贴合在PCB板和壳体内壁之间的支撑件的设置,同时该支撑件包括支撑贴附连接该PCB板的支撑部和保证该PCB板强度的支撑柱,进而该支撑件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得壳体内部的空间被有效利用,进而避免了过多的支撑装置的设置导致壳体的外观尺寸变大,进而不会影响携带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线控结构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线控结构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请参照附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耳机线控结构,包括壳体10和连接在该壳体10内的PCB板20,以及连接在该壳体10内并用于支撑该PCB板20的支撑件30,该支撑件30贴合连接在该PCB板20和该壳体10的内壁之间,该支撑件30包括贴合支撑于该PCB板20上表面的支撑部301和沿该支撑部301的侧面且平行于该壳体10侧面的方向延伸的支撑柱302,该支撑柱302的延伸末端抵接在该壳体10的内壁上;本实施例中,该支撑部301优选为底部为平板的盖状结构,同时该支撑部301的平板部分形状与PCB板20的上表面的形状互补,进而保证壳体10内的空间的高利用率。同时支撑柱302的设置使得壳体10内部结构的支撑性更好,与此同时,该壳体10的材料优选为铝材,支撑件30的材料优选为散热性能好的材料,这样可以保证PCB板20的高效散热。

以上设计的耳机线控结构,通过贴合在PCB板20和壳体10内壁之间的支撑件30的设置,同时该支撑件30包括支撑贴附连接该PCB板20的支撑部301和保证该PCB板20强度的支撑柱302,进而该支撑件30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得壳体10内部的空间被有效利用,进而避免了过多的支撑装置的设置导致壳体10的外观尺寸变大,进而不会影响携带的方便性。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该壳体10上的多个按键102,该壳体10上对应一个该按键102设有一个开槽101;也即在壳体10上设置有多个开槽101,并且多个开槽101并排布置在壳体10的上表面上,同时开槽101的形状与按键102的形状一致,且该按键102与该开槽101之间优选为间隙配合。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支撑部301上对应该开槽101还设有与该按键102配合的凹槽3011,该凹槽3011底部设有多个连接孔3012,同时该按键102底面上凸设有多个连接通槽1021,该连接端1021穿过该连接通槽3012电连接在该PCB板20上。

在本实施例中,该PCB板20上对应该按键102设有控制元件201,该按键102与该控制元件201之间弹性电连接,也即按键102与控制元件201之间还连接有弹片结构(图未示),通过按键102按压该弹片结构使得控制元件201被触发而形成特定的功能信息的反馈。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按键102的厚度为该凹槽3011的厚度与该壳体10厚度之和;这样设计可以使得按键102透过开槽101安装在凹槽3011上时,按键102的上表面恰好与壳体10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PCB板20上还电连接有Lightning模组202,同时该支撑部301上对应该Lightning模组202设有容置腔;该Lightning模组202的设置可以适应某些智能手机将充电接头和耳机接头合二为一的功能。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壳体10两端设有开口103,也即该壳体10优选为两端设有开口103的方形结构,该支撑部301上设有封闭该壳体10一端开口103的第一封闭盖303,该第一封闭盖303上设有可供第一耳机线50穿过的第一连接孔(图未示),该壳体10的另一端开口103上连接有第二封闭盖40,该第二封闭盖40上设有可供第二耳机线60穿过的第二连接孔(图未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第一耳机线50穿过该第一连接孔电连接在该PCB板20上,该第二耳机线60穿过该第二连接孔电连接在该PCB板20上,同时第一耳机线50与该第二耳机线60通过PCB板20电连接,该第一耳机线50上还设有防止电连接失效的第一防扯装置501,该第二耳机线60上还设有防止电连接失效的第二防扯装置601;该第一防扯装置501和第二防扯装置601的设置可以防止耳机线被拉扯时导致其与PCB板20的电连接失效。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第一防扯装置501包括固定套设在该第一耳机线50上的第一凸台,该第一凸台连接在该第一封闭盖303内,且该第一凸台上的最大的横截面积大于该第一连接孔的面积;该第二防扯装置601包括固定套设在该第二耳机线60上的第二凸台,该第二凸台连接在该第二封闭盖40内,且该第二凸台上的最大的横截面积大于该第二连接孔的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形状相同,均为椎体或圆台体,并且椎体或者圆台体面积较大的一端的宽度大于对应的第一连接孔或第二连接孔的直径。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壳体10上还连接有便于固定该壳体10的固定夹70,该固定夹70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10背离按键102的一侧,使用时通过该固定夹70的另一端与壳体10底面的配合将整个线控结构夹设在使用者的衣服或者口袋上,进而可以增加其便携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